第一篇: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定稿)
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
优化;激发兴趣;直观形象;想象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一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激流而澎湃,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对邱少云那种严守钢铁般的纪律和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
感受漓江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管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由静变动,生动悟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在教学《 燕子》时,第三段中讲到“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适时地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词语,更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课堂上的构图可以是课文原有插图由静变动,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构造新的图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自难达到,重点依然在,难点亦未克。
例如,《詹天佑》一文第三部分写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二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三张图片,即:“人 字形线路图”和“两端向中间凿进法”与“中部凿井法”。此图表明了山势及坡度,突出了工程的艰巨,箭头则标明了凿进的方向。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3、演绎成趣,融生达情。
所谓“演绎”就是将合适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把课堂当剧场,让学生当演员,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突破课文的重点。但要想使学生进入角色,演得成功,还需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将此文改编成课本剧,利用成套教学幻灯片,将幻灯片的画面逐幅映现在屏幕上。在一幅幅引入入胜的画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角色配音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课本剧表演,既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西沙群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像亿万颗彩色的珠子在滚动,海底里有山崖、峡谷,海参在蠕动,还有大龙虾在爬行„„这些奇妙的景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进行配乐叙述:在我国的南海上,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岛上有葱茏的树木、茫茫的沙滩、丰富的水产和矿藏,真是风光如画,物产丰富,她像一串珍珠在南海上闪耀着光芒,同学们想到那儿去游览吗?学生边眼观画面,边听其中之解说,深深地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万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电教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小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
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学古诗《示儿》,通过展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陆游临终前用颤抖的双手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的绝笔诗,以此训导儿子不忘报国之志后与世长辞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陆游的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可敬的爱国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3、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增强记忆力。例如:小学语文《雷雨》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按正常方式背诵,有一定的难度。如有机使用《雷雨》一课录像带,先后播放出了雷雨前、中、后的画面。学生耳闻了风、雷、雨、蝉、蛙的声音,目睹具体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让学生试背,由于画面形象,声音传真,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学生便能很快地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如《瀑布》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2)、运用多媒体的文本功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
如在教《燕子》这一课介绍燕子的外形时,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学信息的独特功能,把这样两段文字输进计算机:其一,全身的毛都是黑的,还有一双翅膀和一个小尾巴;其二是课文的原句,并在“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活泼机灵”几个词用不同颜色表示。教学时我不断将两个句子切换,让学生对比、分析、理解比喻
句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描绘的优美、形象,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练、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置身在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炉峰上的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在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上挥舞的银纱,美极了。”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第二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唐河县实验高级中学 黄书艳
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1.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3 1.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3 1.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 1.3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4 1.4.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 1.5.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完善课堂教学结构......................6 1.6.运用信息技术,关注个体差异,及时进行反馈讲评.............6 2.信息技术应用与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7 参考文献........................................................9
教学的状况,来概括阐述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1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多媒体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把语言、音乐、文字、图象、动画等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表达的技术。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以丰富而直观,生动而形象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单
一、固定、课容小的特点,促进了语文课堂现代化的进程,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鲜气息,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重点赏析四、五段的画面美、语言美时,先配乐动画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再配乐动画朗读第五段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则小声跟读,随文入境!使同学们在体会美、欣赏美之后,畅所欲言谈自己所感受到的美,最后用ppt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用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使学生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这样,视觉上的愉悦,听觉上的快感,产生了语言无法直观表现的良好效果,充分地让学生感知作者的心情变化:由颇不宁静――寻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重回不宁静。因此,更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创造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如此典型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魅力,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优化了语文
生在审美中获得情趣,获得知识,在美的熏陶中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与手段的制约,语文课堂总给人死气沉沉、寡然无味的感觉,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其超强的媒体功能、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对提高语文审美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例如学习《石钟山记》一课,石钟山“山形如钟”的形象学生很难想像,难以获得审美愉悦。教师可利用3Dmax制作一个石钟山三维动画立体图形的演示软件,把作品中的意境之美、精神之美有力地烘托出来,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以俯视、平视、仰视等不同角度,从立体的空间位置感受石钟山“山形如钟”的特殊地形地貌,获得一种视觉享受。同时,还可以利用Flash制作苏轼游览的路线图,在字体、字型的搭配,图像、动画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学生可一边阅读课文,一边体悟苏轼的游览,在审美享受中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如果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反而比多媒体教学要低效得多,多媒体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1.4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也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热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世纪的客观要求,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鲜感与过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新课程改变了教学和评价传统的一元化为多元化,取得了教学思维上的巨大突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样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想象,正是这种独特的个性体验,才是语文课堂真正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构成了语文课堂中的美的艺术世界。一位教师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巧妙地借助于投影创设课文情景,在课文结尾部分,她根据小说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扩展练习:先在投影上打出了浓妆艳抹、悲痛欲绝的杜十娘怀抱百宝箱的场景,提出问题,假设杜十娘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她会这样做吗?要求续写人物未来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人物性格,塑造鲜
标准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运用信息技术设置个性化作业,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作业,才能体现出个性、体现出实效。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习题,如:一星题、二星题、三星题、挑战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后进生布置做一星题和二星题,给中等生做二星题和三星题,给优等生做三星题和挑战题等。而这样的作业布置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以至于许多教师望而却步。然而在信息技术平台下实施起来又是如此的轻松自如,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发送”一下就可布置下去了。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于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而多媒体技术功能之一是信息传播快,反馈及时,它能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及时地反馈和评价。如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投影仪进行反馈讲评,既能让学生本人清清楚楚地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答题的优、缺点,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这些题,让其他同学也能清楚、明白地了解到答题的缺点所在,以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运用投影仪进行及时评价,既便于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更好的巩固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与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成功课堂的标志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们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目的就是建构高效率的课堂。本来二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不应存在矛盾。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于人为的原因,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却成了高效课堂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或“电灌”。
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才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如果教师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只进行简单的媒体替换,穿新鞋走老路或新瓶装老酒,是难以摆脱低层次低水平的。这样只能人随“机”转,大部分时间里教师不顾学生的“学情”,机械地点击,不停地放映,彻底由“人灌”变成了“机灌”。落入“灌”的老套,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2、过分依赖课件,喧宾夺主。
叹!同时感到可悲,他准备这么内容有什么用呀?一节课只是点呀,点呀。教师不停地点击,课件不停地翻页,教学的内容在点击与翻页中散逸了。整个一节课,教师手忙脚乱,到下课铃声响起时,自己一脸汗水,课却没有进行完,剩余很多。这是滥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典型的例子,他忽略了关键性的一点是“适度”这一教学的原则。
总之,信息技术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师生,突出了师生、生生互动,它把抽象的知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激荡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同时,也更新了教师的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了自由、自主、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包办替代语文课堂,应该为语文教学服务,诚如案例中技术先行的语文课,不如封杀。而是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一定要把握好运用的“度”。多媒体运用得当,可以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运用不当则如画蛇添足。因此,我们要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教学效果为准绳,以教学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寻求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现代性与优越性,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最优化、最佳化。
参考文献:
[1] 文萍著.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2]朱敬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弊端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5-20.257 [3] 邵泽义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国电化教育,2001 [4]耿建民.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5]陆忠《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阅读整合的反思》,《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
第三篇:灵活运用电子白板 优化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电子白板,优化培智语文教学》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张丽娟
【内容摘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近年来国际上新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高科技多媒体教学工具,它很好地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保持了传统的普通黑板这一教学手段的特点,因而更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潜能。交互白板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交互白板的特有功能,如屏幕遮挡功能、探照灯、照相机、回放功能、批注功能等,设计出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交互白板 培智 语文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近年来国际上新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高科技多媒体教学工具,它很好地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保持了传统的普通黑板这一教学手段的特点,因而更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潜能。交互白板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交互白板的特有功能,如屏幕遮挡功能、探照灯、照相机、回放功能、批注功能等,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尤其是交互白板的交互性很好地弥补了ppt课件交互性差的缺陷,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交互白板教师还可以灵活地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可以直接调用交互白板内置的多种资源库,如活动挂图资源库、图片库、动画库等。
交互白板这一新技术应用于我们特殊教育培智课堂教学,使得培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主动学习的情感被充分地激活,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电子白板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激发兴趣,激活情感。
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原动力,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缺陷,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用通俗地话说那就是“算盘珠子拨一下,才能动一下。”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培智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学才会有生命、才会有效。因此在教学教师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走进文本并浸润其中,与文本进行对话。
例如在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中,教师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班上?”一边用白板笔点击白板显示小燕子飞来了,结合课文插图中的小燕子,通过学生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接着说“今天呀小燕子说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到她的家乡,一座小山村去看看。”这时教师播放《小燕子》动画歌曲,此时教师轻轻地带头哼唱歌曲,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哼唱,显得特别开心,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接着教师点击白板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并说:“你们看小燕子的家乡美不美?”“美”学生大声回答,显得很兴奋“那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啊,写成了一首诗。”此刻播放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出示古诗,就这样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智障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头脑中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理性认知。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依据智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电子白板适时、合理地呈现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创设学生具体可感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中自主探究、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愉快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使所学知识通过具体的情境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时,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智障学生从来没有过在大海边生活的经验,所以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更不知道“山崩地裂”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轻轻在白板上一点,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大海视频呈现在学生眼前,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这是什么呀?”“大海”学生兴奋的大喊,“现在同学们已经来到了海边,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老师,我听到了波浪的声音。”“对,这就是波浪撞击岩石所发出的声音。”“老师我还听到了鸟叫的声音。”一个男生说到,“你真棒,听得很仔细!这是什么鸟呢?谁知道。”这时另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男生举手:“是不是海鸥的叫声啊?老师。”“太棒了,你懂得还挺多呢,这就是海鸥的叫声。”教师又将视频的音量再调高些,教室里顿时惊涛拍岸、波涛汹涌,许多学生兴奋地捂起了耳朵,“哇,真响啊!”教师适时点拨:“你们听,大海的波涛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声音那么响亮,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就叫——”“山崩地裂”学生大声回答。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通过白板播放的大海视频深深地留在了学生脑海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读这段话,智障学生虽然语句读得没有那么流利、动情,但是他们读的是那么认真、投入!在接下来的句子训练中,“我来到大海边,看到了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
三、直观演示,增强互动
在现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运用PPT、FLASH等制成的语文教学课件,因其内容无法更改而使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对于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即使老师有预设但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可在课件界面上进行选择、标注,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这是传统多媒体课件无法做到的。
仍以《学会查无字词典》为例,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关于“典”这个字比较难写,智障学生总是搞不清笔画顺序,教学时,教师在白板自带的资源库里,拖出一个田字格,利用白板画笔功能,该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画笔的颜色、笔的粗细。在白板上直接范写生字“典”,写的时候对于重点笔画可以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让学生看得更仔细,写完后请学生说说老师的书写步骤,对于仍然搞不清笔画顺序的学生,启用白板回放功能,再播放一遍,学生就明白了。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对写字充满了好奇、乐此不疲。教师请学生轮流上来在白板上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好看,学生跃跃欲试,写完后再用回放功能,集体讨论,看一看同学们的笔画顺序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对白板充满了好奇,对识字、写字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二下语文教材中《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蝴蝶赶到山谷聚会的情景描写得准确生动,特别是一连串动词的运用,非常精确。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学生,他们对这些动词的理解是模糊的,至于这些动词的细微差别他们就更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琢磨作者用词的准确,分清楚这些动词的区别,教师在教学中用白板创造出争奇斗艳的花丛、翠绿茂密的树林、清澈透亮的小溪,在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上台来帮助白板上色彩斑斓的蝴蝶到山谷中聚会,在学生拖拉被无限“克隆”的蝴蝶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辨别“飞过”“穿过”“越过”这些动词的细微差别,从拖拉速度上引导学生感受蝴蝶们赶到山谷聚会的迫切心情。也理解了作者用“赶”这个词的精妙。同时学生被白板的“神奇功能”所吸引,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少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培智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的体会和感受。其实白板的功能很多,刚开始使用时,教师不一定很快就能掌握白板的特点,只有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才能了解白板的各项功能,一旦真正掌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就会发现白板的优势。它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
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白板这一新技术将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极大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但是这一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其再先进毕竟也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有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对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 陈云英主编 华夏出版社出版
2、《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杨湘宁 尤学贵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灵活运用电子白板_优化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电子白板,优化低年级语文教学 张胭脂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班班通、网络、多媒体等软硬件设备相继进入课堂后,交互式电子白板也于今年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认识和掌握电子白板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电子白板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如屏幕遮挡功能、探照灯、照相机、回放功能、批注功能等,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白板 优化 低年级 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班班通、网络、多媒体等软硬件设备相继进入课堂后,交互式电子白板也于今年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认识和掌握电子白板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电子白板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如屏幕遮挡功能、探照灯、照相机、回放功能、批注功能等,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谈谈电子白板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激发兴趣,激活情感。
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原动力,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贪玩,上课不能坚持。所以我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学才会有生命、才会有效。因此在教学中我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走进文本并浸润其中,与文本进行对话。
例如在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中,我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班上?”一边用白板笔点击白板显示小燕子飞来了,结合课文插图中的小燕子,通过学生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接着说“今天呀小燕子说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到她的家乡,一座小山村去看看。”这时我播放《小燕子》动画歌曲,此时我轻轻地带头哼唱歌曲,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哼唱,显得特别开心,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接着我点击白板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并说:“你们看小燕子的家乡美不美?”“美”学生大声回答,显得很兴奋“那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啊,写成了一首诗。”此刻播放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出示古诗,就这样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头脑中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理性认知。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依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电子白板适时、合理地呈现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创设学生具体可感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中自主探究、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愉快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使所学知识通过具体的情境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例如在教学S版第一册课文《16.浪花》时,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我们这的学生从来没有在大海边生活的经验,所以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时我轻轻在白板上一点,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大海视频呈现在学生眼前,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这是什么呀?”“海边”学生兴奋的大喊,“现在同学们已经来到了海边,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我看到了浪花。”“对,这就是海边的浪花。”我又将浪花的不同图片和声音进行播放,教室里顿时浪花翻滚,许多学生兴奋地跳起来,“哇,浪花真没啊!”我适时点拨:“你们看,淘气的浪花来来去去,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读,这就叫——”“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学生大声回答。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通过白板播放的浪花视频深深地留在了学生脑海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接着我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读这段话,小学生虽然语句读得没有那么流利、动情,但是他们读的是那么认真、投入!在接下来的句子训练中,“我坐在沙滩玩耍,看到了_______,听到了_______。”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
三、直观演示,增强互动
在现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我运用PPT制成的语文教学课件,因其内容无法更改而使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对于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即使老师有预设但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可在课件界面上进行选择、标注,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这是传统多媒体课件无法做到的。
仍以《16.浪花》为例,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关于“出”这个字比较难写,小学生总是搞不清笔画顺序,教学时,我在白板自带的资源库里,拖出一个田字格,利用白板画笔功能,该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画笔的颜色、笔的粗细。在白板上直接范写生字“出”,写的时候对于重点笔画可以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让学生看得更仔细,写完后请学生说说老师的书写步骤,对于仍然搞不清笔画顺序的学生,启用白板回放功能,再播放一遍,学生就明白了。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对写字充满了好奇、乐此不疲。我请学生轮流上来在白板上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好看,学生跃跃欲试,写完后再用回放功能,集体讨论,看一看同学们的笔画顺序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对白板充满了好奇,对识字、写字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
四、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提倡精讲多练,而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极有限,平时教师在黑板前书写与在讲台间走动时耗费一些时间时,很容易对一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学生造成消极影响而破坏他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这点尤其应避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但电子白板能整合多种多媒体技术,老师也不再空间位置的控制,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和学生的交流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
又如在教S版一语文教材中《石榴笑了》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呼---呼---呼---秋风来了,书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露出牙齿,笑了。”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石榴成熟的情景描写得准确生动,特别是一连串动词的运用,非常精确。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这些动词的理解是模糊的,至于这些动词的细微差别他们就更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琢磨作者用词的准确,分清楚这些动词的区别,我在教学中用白板创造出石榴树遇到秋风石榴成熟的样子。在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回放石榴成熟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咧开嘴、露出牙齿”这些词语的意思。也理解了作者用这个词的精妙。同时学生被白板的“神奇功能”所吸引,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少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的体会和感受。其实白板的功能很多,刚开始使用时,我不一定很快就能掌握白板的特点,只有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才能了解白板的各项功能,一旦真正掌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就会发现白板的优势。它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
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白板这一新技术将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极大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但是这一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其再先进毕竟也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有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还有待于我们对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杨湘宁 尤学贵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虚拟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激活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科学课,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臵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上课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副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腾起熊熊烈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更燃烧在学生的心田。目睹此景,学生禁不住发问:圆明园是一处怎样的景观?为什么会被烈火燃烧?是谁点燃了这可恶的烈火?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习兴趣陡然高涨,教学过程有“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疏通“卡壳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三种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就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难点,疏通了学生的“卡壳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而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例如《观潮》一课,若仅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观潮的气势。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尽情的欣赏雄伟壮丽的潮水画面,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理、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别董大》古诗教学中,我在总结全诗后出示了一道小练笔: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学生写来写去,都是把这首诗的意思铺展开来,没有一点“故事”味,小练笔的有效形式触礁了。这时我出示了“北风呼呼、黄沙漫天、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从这凄凉悲怆的画面中,对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场景所感染,有的同学泪眼花花,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篇篇感人的小练笔诞生了。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激发感情、引起共鸣的作用。我经常运用教育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并且让学生也经常模仿,模仿这篇课文语气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句读停顿等。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内互读、优秀者领读等,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巧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