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现代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浅谈现代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现代技术媒
体在其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现代技术教育信息技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作为学校现代技术教育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更是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课本知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以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新的现代教育体系,而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现代技术媒体在其中的独特作用,与大家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二年级《日月潭》一课,是一篇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主要描述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我国的台湾省、阿里山、日月潭都是学生未曾到过的,那秀丽的风光、童话般的仙境更是许多学生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难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有限。于是,我上网收集了大量的台湾省、日月潭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和美丽的日月潭,让他们看到了清晨的日月潭飘着薄雾;中午的日月潭美景清晰;雨中的日月潭一片朦胧;把学生带到了令人向往的台湾宝岛,领略着风光无限的日月潭,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令他们目不暇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发出了众多的感叹:“哇,多漂亮,日月潭真美呀!”“这么美丽的日月潭!要是我们能去就好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绝不能达到的。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二、转化师生角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搜狐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小语第四册课文《葡萄沟》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知道新疆葡萄沟的特色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发动同学们都来动手动脑,一起查找资料,把课文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新疆、吐鲁番和葡萄沟以及葡萄沟盛产的各种水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葡萄的产地及生长情况、葡萄的食用和营养价值、果农收获葡萄时的丰收景象、欢快情景、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同学们看着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的劳动果实,是那么认真、专心,是那么兴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解课文、分析课文,更没有单调的抄写、背诵,而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储存,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以前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要怎样学得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教育,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如二年级课文《看月食》,这是一篇知识性课文,其中月食的变化和产生月食的原因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特别是产生的原因这个科学性的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运用了多媒体,利用计算机中光盘中形象的影象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亲眼目睹屏幕上月食的变化,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通过阅读课文的环节,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再如课文《葡萄沟》,课文仅用了几句话叙述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和形成原因,这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单靠教师采用传受、口述等一般媒体设境进行这一段语言文字教学,是难以掌握课文内容的,还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而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动画的动态演示,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同学们观看葡萄干过程的动画,通过看、读、议、想,顺利地理解在制作过程中关于“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等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葡萄干的形成原因和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目标。由此可见,计算机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确实能促进课堂状态的和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
总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21世纪的一名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
3.王永固彭立,“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01.5
(好范文整理)
第二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万龙乡中心小学
王丽莹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题名称: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进展情况:
本课题经过研究组成员近二年的努力,实验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马上进入研讨阶段。摘 要: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显身手,加快学生与语文知识的相融相通。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在感知教材方面,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在辅助学生理解语言方面,在辅助学生获取信息方面,在辅助作文教学方面,在辅助习题训练方面,体现了其传导、输出、设计等高效作用,是它物无法比拟的。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走出了语文教学单一的课堂形式,创造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形式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凸现教学的重点。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唤起学生写好字的欲望
一、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说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长征》诗时,事先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整理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以及爬雪山、过草地等故事,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通过这样的阅读过程,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充满千奇百险的长征,理解了长征途中毛泽东超人的谋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理解了《长征》诗本身的磅礴气势和蕴涵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产生好奇,而且它能利用外部多方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第一场雪》,孩子们没看到过雪,对此非常陌生。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胶东半岛看一场大雪”。然后通过电脑屏幕把下雪的美景一下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音乐中,雪花铺天盖地,漫天飞舞,给山峰、树林披上了白袍,给田野铺上了银毯,给房屋穿上了棉袄。学生眼盯屏幕,情绪激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图画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直观、易于感知的特点,能使人的认识走出直接认识的范围,认识那些未曾感知和不易感知的事物。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设计清晰可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屏幕上展示几幅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大榕树的画面,同时播放鸟儿婉转清脆的叫声。这时,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视屏精彩亮丽、声情并茂的画面而流光溢彩,生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继而提问:“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榕树的?为什么说它是‘鸟的天堂’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运用信息技术感知教材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把语文课本中的文字与鲜明的视听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感官作用于大脑,充分发挥大脑“接触、判断、贮存、想象”四个智才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充分感知材料。如教学《怒吼吧,黄河》这一课前,我先利用网络技术下载了《黄河大合唱》《南京大屠杀》《松花江上》《七七卢沟桥事变》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去观看。让他们体会到几十年前日寇对我国所犯下的惨绝人寰暴行,知道了当时的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了解到当时中华儿女激昂、愤慨、保家卫国的抗日热情。这样,学生学习起该课时,不但易于理解课文,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运用信息技术启发思维
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见解。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一只画眉鸟在枝头叫唤的动画,让学生边欣赏边想鸟在说些什么。要求学生揣度鸟的“思想和行为”。这时学生思绪飞扬,答案是各式各样的。这节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说话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1、激发写作兴趣
电教媒体借助现代化的声兴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通过多种媒体信息来表现作文教材内容,因而形象具体、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话说清楚、把作文写具体,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在作文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观察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以致学生对事物仍然会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或条理不清,或内容空洞。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些不足。
3、拓展写作思路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不乏鲜活感人的习作材料,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只是没及时记下而轻易地“放”走了。待到要用时,印象淡忘了,便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是少年儿童记忆的火花是最易被点燃的,这时,如有类似的事情在眼前展现,那么就会激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发掘出写作的题材。作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音像资料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起学生对相似活动、相关内容的回忆,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运用信息技术唤起学生写好字的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并使之得到维持,强化和巩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如教写“朵、果、梨”三字时,教师先映示这三个字,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逐字给它们加田字框,要求学生“读帖”,先分析这三个上下结构的字上下部分所占比例再仔细观察每一部分,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重点讲解字中关键笔画的占位情况,讲到要紧处就用红光闪动几下,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学得有趣,而且个个都能按照田字格里范字要求把字写好。教学中若能根据动态再配上一点声响,那寓教于乐的效果就更加显著了。
总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进语文教学课堂,对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 长知识、丰富阅历和拓宽视野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现代教学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学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教学媒体而言的,传统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标本、仪器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等。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才能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合理的使用传统教学媒体,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地引进现代教学媒体,使二者相辅相成,及时传递教学信息和反馈教学信息。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浅析现代教学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视听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主要是由音、形、义、象结合而成的书面语言文字作品,这些作品文质兼美,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然而,作品所反映和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情景(如人物、故事、画面等)以及思想感情意蕴(如人的思想、情趣、意志等),都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声、光等第一信号系统还原为生活,再现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和描绘的情境。这样,无声的文字就变成了有声的音像和生动的视像,向学生提供了闻所未闻,见所难见的情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给学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在雄浑奔放的旋律中感受到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曹操的《观沧海》,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既向学生展示苍茫无际、波涛澎湃的壮阔画面,又给学生播放海浪拍打岩石和洪波涌起时惊涛裂岸的声音,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欣赏与体会诗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图文并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能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与传统教学教师的板书、口授要生动形象得多,它能使教学内容与它所反映的事物相互联系和映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学《白毛女》、《泰坦尼克号》、《土地的誓言》等课文时,向学生播放有关影片,显然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直观的、生动的、立体的感知,又可以更加准确的、深刻的、细致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看云识大气》、《中国石拱桥》、《万紫千红的花》等说明文时,可以通过教学片的展示,化抽象为上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跨越时空,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信息原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原先看不到和听不到的事物,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展示得以看到和听到;教师难于讲解的内容和难于讲清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演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显然有利于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一般授课三个课时,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幻灯、录音配合教学后,只需一个课时就能讲解和评议了,而且教学效果相同;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播放有关探索月球的形象画面,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与遥远月空的距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也就缩短了学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配合学习比单纯依靠视觉或听觉的学习效果要好。而现代教学媒体能够使各种信号同时传递,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配合学习的平台,激发学习兴趣,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学、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能够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是重点,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难点。没有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特点只能借助文本的语言文字凭空想像和理解,似懂非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播放有关描绘桂林山水的优美画面,使图文有机结合,同时还可以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和解说词,让学生如亲临其境地游览桂林山水,这样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及漓江水的清、静、绿的特点就自然而然地凸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秀丽迷人的景色之中,享受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此时热爱桂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川的思想感情也由油然而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去设计和选择,科学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和最佳效果。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教学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信息为一体,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新课标思路的影响下,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直观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的持续,并通过人机互动操作,改变普通的接受性学习,倡导接受、体验、发现、探究和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向创造意识转变,从而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体会音乐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定会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管弦乐合奏曲《在钟表店里》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了解乐曲里面的各种乐器的形状结构和音色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别插播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展示每种乐器的图片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每种乐器从形状到音色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的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在钟表店里》的欣赏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六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欣赏课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变化不大,教师往往采取先介绍作者、背景、乐器、然后就是听赏每一段后分析情感这个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在上课的时候还能勉强听,到课后能说出点东西来的还不多见。那么,我们能不能试着运用探究发现式的方法来学习呢?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活动,特别是在进行浏览性欣赏与增大课堂容量的教学活动中。如在课例《渔舟唱晚》的教学中,教师在欣赏了本课曲目后有让学生欣赏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教师举例使学生感受了音乐中的动与静之后,学生便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在因特网上搜寻以动为主的音乐以及以静为主的乐曲,同时将自己的收集成果展示给全班欣赏。这样,不仅即时反馈了学生对静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了许许多多的曲目,使课堂容量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的增加了。
在学生上网搜寻曲目时,必须指定网站并指定内容。如:古典音乐。由于学生平时上网听到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在任何一个网站随手可拣的也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素质良莠不齐。为了确保让学生欣赏精品音乐,唯有指定范围。这样同时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另外,在欣赏课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视听相结合的效果,把一些非造型的音乐配上了很生硬画面。这样不仅歪曲了音乐,同时更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感受、体会。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视听教学模式而给音乐配上了很生硬画面。
信息技术在音乐学科中的运用的确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我们既要用好信息技术,又要注意信息技术可能给教学带来的弊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思路,不断学习琢磨,才能在长期的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时正确的把握好“度”使之为教学的最优化服务,以此实现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音乐教学流光溢彩。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增强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独特魅力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现今的教育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了。信息也以它高效、迅速、快捷的方式,传递着新的知?R,所以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谈谈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却能很方便地营造这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因特网这一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计算机还能为学生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上机测试。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阅读学习情境
阅读教学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观察得全面而仔细,在课文中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新鲜的图画。这时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教育局教学资料网站,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如春天的景物、春天的摄影、春天的童话等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图片、照片、文字、录像等)。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地自主浏览,从而熟悉、感悟春天,拉近与课文的距离。这样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选择来重点感悟,感悟时将计算机提供的资料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结合,教学软件中的资料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重点,为下面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情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课文的作者把乐曲由舒缓到高昂的变化与大海由平静到汹涌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了《月光曲》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谐美。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一定熟悉这个曲子,且他们的想象力有限。这时,我就结合课文实际制作了一个小课件,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演示,随着乐曲的节奏播放与之同步的录像画面,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信息是教师和学生间沟通的重要方式。
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就像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不管对错,都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都需要用信息来传递知识,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在计算机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师生当面对话时学生的恐惧,使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每次上信息课时都能收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但无论对错,我都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对于正确的我会虚心接受,并对提供信息的学生表示感谢;对于错误的则向学生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五、信息也是学生间相互交往的重要方式。
曾经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两个很要好的学生已经好几天没有说话了。听别的学生说,原来他们两个因一点小事情闹矛盾,谁不愿意因开口向对对方道歉。两人同一个班,又住得很近,却不说话多别扭呀!有一天,他俩中的一位由于生病没能来上课,于是我在信息课时发了一条信息给另外一位学生:“请你今天放学后到××同学家,告诉他我们下节课要进行检测,并把今天课上的内容给他讲一讲,让他安心在家养病,你会每天去看他。”过了几天,生病的学生来上课了,在那次信息能力检测结束后,他也在信息课上给另外那个学生发了一条信息:“谢谢你的帮助,我考的很好,我们和好吧!”看着他们两个人又手拉手的一起走出计算机房,我高兴的笑了。短短的一条信息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我真是没有想到,看来信息魅力真是无穷无尽的!
结语
信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它的魅力是不可预知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研究,不断去开发。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教师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大力发展信息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信息教育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和多种才能的人才。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