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课听课报告
品德课听课报告
四月二十二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文登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的 “威海市小学平的与生活优质课比赛”的听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寓教于乐、手段多样。教师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的课堂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和探究,在活动中获得情感和认知的提升。荣成实验小学于燕青老师执教《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中,设计《森林舞会》环节,学生戴头饰上讲台前介绍自己,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展示自己的勇气,也让其他孩子在认真倾听中对这种植物的特点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你还想认识教室里的那位植物朋友呢?”学生走到自己想认识的植物面前,大部分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孩子兴趣进一步提升,介绍完握手又渗透了德育知识。文登第二实验小学蒋仁玲老师执教的《我喜欢的动物》一课中,让学生模仿一种动物的声音,动作等其他学生来猜,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注意力集中,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快乐中认识了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威海第二实验小学徐晓飞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培养了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也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有效运用资源,演绎课堂精彩。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材料,应该大有文章可做。乳山市黄山路学校隋晓冬老师在讲《我又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中,在解决“生活中还有哪些危害眼睛的行为”这一问题时,出示小朋友用木棍追赶打架,凑到跟前看放鞭炮两幅图片,选取孩子身边现成的资料,贴近孩子日常生活行为,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获得认识上的提高。《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有效利用动画,整堂课采用长颈鹿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好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比老师单纯的提问更有效。《不乱倒垃圾》一课中,视频故事就像孩子日常发生的事情一样,充分体现了“生活即课堂”。
第三,精心设计,教师成为活动中的一员。徐晓飞老师一上课便以环保宣传员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一下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孙晓华老师更是戴上了红领巾,让孩子们谈感受,与孩子一起整理红领巾,让孩子采访老师有关红领巾的故事,教师融入快乐的集体中,成为孩子活动中的一员。
第四,板书设计的别出心裁。蒋仁玲,于燕青和孙晓华三位老师都采用了简笔画的方式板书,板书设计符合课堂内容,活泼形象。
第五,重视课堂孩子的点滴亮点,精彩评价让课堂生辉。表扬就是对学生的赞美,表扬是必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形成技能,提高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综合这几节课,我觉得老师们的表扬既多元又有激励性。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感受,又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强化,适度的表扬调动了学生潜在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看到了一帮综合素质很高的老师,让我看到了高效愉悦的品德课堂。如何才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如何应对课堂突发情况,驾驭自如?我想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而这些都是我缺乏的。我觉得自己急需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肯钻研,多学多问,就一定会进步。
第二篇:小学思想品德课创新大课堂听课报告
小学思想品德课创新大课堂听课报告
作者:赵彩玲(榆阳区耳林中心小学)
如果把品德课堂教学比作高塔的话,有效的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梯子。这个梯子如果能适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将会更加容易。那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追问如何去把握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准备
1、教师角色要“正”。上品德课,教师应当是一个合作者,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行为的培养,促使孩子自我进步,而不是一个权威者,告诉他必须怎么做。教师必须具备品德教师的一般品质——宽容、乐于接纳学生。
2、把握资源要“透”。
特别是对品德课程标准,课文的提示语、关键词、和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反复钻研教材,调查、收集的教学资源,在用于课堂的教学资源中找到追问设计的“焦点”,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道德观。
3、设计问题要“精”。
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注重“问”的质量,研究“问”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点拨、启发,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二、把握原则
追问一定要能暴露学生深层的想法,挖掘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品德课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扉,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唤醒他心灵深处的德性。怎样触动学生的心弦呢?
1、对学生,尊重是基础。人际交往中,人们最希望得到的莫过于理解了,它会给人一种极大的尊重和安全感。这时学生往往愿意表现出与你敞开心灵真实的对话。与之相反,当学生发现自己诚实的回答得不到一点同情的时候,他会对下面的内容兴味索然,甚至出现对立情绪。这样的话,教师就自动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道德认知的灌输,道德情感的激发都无从讲起了。
2、对问题,开放是前提。
封闭式问题只要求给出“是”或“否”的答案,迫使学生作出选择,只能提供较少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在品德课教学中,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无所顾忌的说,畅所欲言是培养学生真、善、美人品的基础。与其在压抑中沉默,不如在抒发中升华。还是上面的问题,学生说要装病骗爸爸妈妈,如果教师问“这样做合适不合适。”那还要学生回答什么?他当然只能根据从小所受的教育说“不合适”。开放式问题则可以引出多个答案,如果教师愿意的话,可以带有一定的指向性。例如问:“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有相当的自由说说自己的感觉,“可以逃避惩罚,可以受到关爱„„”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也给教师找出漏洞,引入下一个话题的机会。
3、递进是关键。追问要有层次,层层递进,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情感人。对追问,还应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和品德课教材安排的螺旋上升都显示了品德课中教师的追问必须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追问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与规律。教师要按照课程的顺序,考虑学生的道德认知程度,心理接受能力,而有所区别。总体来说,宏观上要求教师追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微观上要求教师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总之,追问是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催化剂,是品德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品德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实施课堂追问,既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情感的激发,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在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下,使品德课堂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品德课听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品德课听课记录---《寸金难买寸光阴》
2008-9-16 听课记录:
一、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话题
1、猜一猜谜语。
2、聊一聊时间。
3、看一看动画片
小结:时间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一不留神,就会悄悄地溜走了。所以,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又是宝贵的。
(二)、体验交流,感悟时间宝贵与价值。
1、(出示: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交流课前做的关于一分钟的调查。
2、教师课件出示:
专业打字员,一分钟可打220字以上。司机叔叔,一分钟能开汽车2000米。银行阿姨,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网络公司,一分钟能做成37791笔生意。看了这些数据,你想说什么?
3、“一分钟我能行”体验活动
活动内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分工并担任裁判,其他同学从拍皮球、做口算、查字典、写数字四个项目中选一项参加,小组长记录成绩,准备汇报)
小结:仅仅一分钟时间,同学们就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把10个一分钟,100个一分钟,甚至更多的一分钟都好好利用起来的话,那样就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4、学生观看视频《生死大营救》,感悟出:时间就是生命。
5、出示农民伯伯收割粮食的图片:感悟出:时间就是丰收。
6、以刘翔参加2009年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的事例,感悟出:时间就是胜利。
7、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出:时间就是知识。
8、引导,时间还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的重要,多么宝贵。它的价值将是无法计算的。(板书成小闹钟)
(三)、实话实说,懂得珍惜时间
1、认识一个不珍惜时间的小朋友小宝。
2、引导孩子说出自己不珍惜时间的故事。
3、教师深情讲述自己不珍惜时间而耽误比赛的故事。
4、看小闹钟,听滴答声,感悟时间的稍纵即逝,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5、学习《明日歌》。
(四)、格言激励,延伸行为
1、学生交流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谚语。
2、学习课本48面的珍惜时间的格言。
3、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
全课总结:不经意间,我们这堂课又快结束了,时间真的就像小马车一样飞速地奔跑着。同学们,就让这小闹钟印在我们心上,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抓住一分一秒,当好时间的小主人!
二、听课点评:吕倩云老师:
1.目标定位准确。
导课时,谢老师以孩子感兴趣的猜谜语入手,将孩子一下子就拉到了本课的学习中,切入学习主题;再通过观看动画片,感受时间的稍纵即逝,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再通过一分钟的课前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时间的重要性;然后聚焦5.12地震的施救现场,把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推到了顶峰——时间就是生命,主题得到了升华;最后通过课文小剧场的学习和辨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时间的宝贵,懂得要合理安排时间。整个课堂教学,“点”清“线”明,每个环节都为目标服务,而且层层递进,直到课的最后,还提出了后续行为。可以说是课虽尽,意犹在。
2.联系生活紧密。
在课堂教学中,谢老师通过学生已有的真实生活体验激活了教材中的生活,达到了课堂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目的。
首先,“动”境生活化。一分钟挑战赛,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比赛方式,拍皮球、读古诗、查字典、写数字这些内容,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一分钟的体验活动中,切实体验到时间的重要性。
其次,“情”境生活化。“5·12”汶川地震学生刻骨铭心,谢老师从地震当中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以视频的形式出现,通过解放军叔叔争分夺秒营救受伤人员的事例,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时间真是宝贵呀!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将课堂推向了最高潮,时间就是生命!比赛场上,刘翔的出现,更让每一位同学,包括我们每一位在座的老师都感受到了抓紧时间就能获得胜利!潘老师点评:
我认为,剧情生活化。小剧场《快!快!不能快点吗?》跟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小宝其实是好几个孩子的生活缩影。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文中的小宝相比较,与其说是辨析小宝,还不如说是辨析自己,谢老师还勇于以自己的事例现身说法,讲述了一件浪费时间而后悔的事,学生在老师一步步地引导下,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他们会说:“要好好珍惜时间。”“我要把浪费时间的行为改掉!”正是学生心里产生了强烈的珍惜时间的驱动力,才能说出这样的感受。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有效性。
另外,谢老师的课堂机智也随处可见。谢老师追求课堂的完美性精神也很让我感动。余淑贞老师点评:
为了这次上课,谢老师在其它班进行了多次试教,每次都出现同一个问题:在一分钟体验活动时,学生对要求不够明确,体验不够有秩序。谢老师也确实在这个环节下足了功夫,今天的体验要求交代清楚、要求明确,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序的、有效的学生体验活动。谢老师这种对课堂的要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对课程的深度感悟,也很值得在座的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有这样的老师引领我们的孩子学习,真是幸福。
谢老师在教学中回归了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动景象,使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第四篇:思想品德课马站听课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马站听课心得体会
闫方
2012年2月28日,我们一行三人去马站初中听了两位政治老师的研讨课。一节是李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另一节是专题复习课,题为《学会交往,合作共赢》。收获颇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联系身边生活案例,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自己学习的新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组与加工的能力,使教学材料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课上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就像呆头鹅一样坐着听,没有自己的思维,学生总是被牵着走,完全没有主动权。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的开拓,也影响了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听了各位领导以及教师们的精彩点评后。让我茅塞顿开。的确,给与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也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四、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往的课堂老师们的评价很少,而且语言单一,往往吸引不住学生,特别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评价就更少了。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弱,从而不利于教学的实施。如果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评价,从而会使整个教学起到一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学校的李新老师在讲课时,就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说:“你回答的真棒”、“你真聪明”、“下次再努力”等一些激励的话语。这些教学语言的使用都有助于教学的实施,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老师上课也会很轻松。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以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我的课堂教学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
参加思想皮的课的听课活动,受益匪浅。本文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的心得,欢迎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一:
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近距离的感受每位教师的教学风采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次参赛课呈现的亮点和优点:
一、能够突出主题。即对于教学目标把握定位准确,能正确认识和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表现为:(1)参赛课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2)参赛教师能着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互动关系;(3)参赛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4)参赛课注重实践环节,践行法律和道德。
二、全面贯彻“三贴近”原则,教学设计新,提供的信息新,引入的情节新,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是教学的载体。这次参赛课展现了选手们独具匠心的设计。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如:小组讨论、辩论、现场采访、调查报告、你说我说大家说、诚信卡、实话实说、小品表演、漫画、小品AB剧、才艺展示等等。既增加了课堂容量,也增强了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众的才华,一个比一个精彩。让听课的老师和评委们都不由自主为他们鼓掌叫好!
三、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评价和点拨。有的教师评价自然而贴切,教师及时评价“你能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很难能可贵!”对学生长时间的舞蹈展示评价“你的舞姿很美,因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欣赏吧”。有的教师针对材料充分预设问题之后,又能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与点拨,让学生由具体事例形成理性的知识,水到渠成。
四、教学手段新颖。所有参赛教师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新颖活泼,动态精致,实用性强。本次优质课比赛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每当老师讲完课后便有很多人围上前去要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复制课件以做参考。既体现出大家积极学习的劲头,更说明参评老师的课确实有过
人之处。课件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社会热点相连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色。
五、注重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这次讲课,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当然,我也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略谈几点:
一、没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引领功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有的老师上课时,抛开课本上的经典事例不用,自己费尽周折找寻材料,反而不如教材上的通俗易懂。正如专家所说的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即抛开教材、课本的课才是好课。不要迎合时髦去随意添加内容。有的老师整堂课都侃侃而谈,环节一个接一个,事例、故事让人目不暇接,而课本却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看。再有,事例的选取应多用正面材料,血淋淋的反面材料让学生触目惊心,反而是一种误导。
二、情景设计没有很好的进行优化,生成的东西少,预设的东西多,教学的探究性与开放性不够。粗略统计,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一节课不下六七个,过多过滥,有的视频故事很好,探究却没有充分展开,浅尝辄止。课件制作效果很好,却一闪而过,让人来不及反应。有的环节设置过于简单,却偏要学生讨论交流,白白浪费时间。再就是教师过于强调传统,强调课本知识点,对学生冒出的思维的火花视而不见,面对生成缺少理智点评,不能及时捕捉,没有做到“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在思品的舞台上”。
三、没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只是简单的重复。
评价要从态度上、价值方式上,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激励鼓舞。不少老师让学生发言、活动不少,但学生表现后老师的评价却很让人失望。如有的活动小组讨论后,要学生总结,学生总结的很经典,老师点评的却很失败,引来一片叹息。
再就是学生说的不怎么样,老师却给予高度评价,明显有失公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还有就是不管学生怎么说,老师总是用“很好”、“ 不错”几个字敷衍过去,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再者通过老师评价学生也能很好的看出一名老师素质的高低。课、课件可以提前准备、话可以背过,但对学生的反映却不好提前准备,结果就出现评价不当的问题。老师在充分准备课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师生真正互动,教学才会精彩。
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的参与度与深刻度不够。
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有的课存在偏快、偏难现象。只有几个或少部分学生反映过来,老师便急忙处理,而大部分学生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长此以往,他们肯定会失去信心与兴趣。老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反映的程度,提问时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尽可能多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不要变成精英教育。张志勇厅长说过“要看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刻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五,对问题的设定层次性不够,太笼统或模糊不清。
如:出示材料或视频后,问学生“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认识到什么”等等,让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或学习什么。还有的甚至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如有的老师“情趣”与兴趣、爱好都搞不清。有的老师把《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上成了普通的环保课,没有紧扣“依法”二字,让法律发挥作用。有的课件非常粗糙,出现掉字、漏字、错别字,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的。以上观点只是我的粗浅认识,因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不当之处,请谅解!
总之,这次难得的机会犹如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更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不断学习、时时创新的思想。我会努力,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二:
开卷考试已成为今后初中政治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趋势对我们初中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思品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
1.教师提问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思品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过比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三:
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综合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我根据一年来在政治新课程教材运用过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应用中的感悟与收获
1、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明显增强。课改前,课堂上我们以讲为主,使劲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却不一定领情,老师也累得要命,费力不讨好。我也曾苦苦思索怎样改变面临的困境。新课改的试验和尝试,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赋予我比较全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把课设计好,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探讨,效率会明显提高。当然,老师要把握好课堂得控制力,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课改前,教学内容知识性很强。课改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资源。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品德课上积极参与的态度最重要。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学生讲得精彩的地方,我给予及时称赞。对于讲的不太好的学生也总是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也会受社会上不良影响,反映在课堂上,想法有错误有偏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理解、宽容,很难想象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将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和学生的交流,我有时有和朋友聊天的感觉。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有话说、想说话;真情流露,说真话,说心里话。教师要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我的思品课上,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愿意起来交流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也是轻松和谐的,我想这就是课改带来的新变化。
3、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指导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
我坚持搞时事演讲活动。鉴于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我在每节课的开始1分钟,学生都要进行时事演讲。政治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来设置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明显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很少,有时也能让学生讨论一下,但那基本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想一想,学生被动式学习没有太大改观,在学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大背景统一安排下,我根据政治课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小组间的互相检查。每节课前都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由组长对调互查,检查上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掌握程度给出一个分数,当场公布。掌握不好的小组要提出批评,由组长课后组织组员反思与改进。第二个模式是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根据每节课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间讨论的环节问题,这是一个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自尊自信得过程。通过兵教兵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现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很大,课上通过对一些活动题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让他们带着问题再去交流,有时候,会从学生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尽管他们的语言不是那么丰富,条理也不是那么清晰,但能超出老师的预期效果。
二、遇到的困惑与不足
1、教师角色的转换需要更彻底。尽管尝试了一年的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作了很多探索,但我自己觉得,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这种或隐或现的旧思想仍然时而影响着我,左右着我。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始终不敢放手让开,生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到,尽管我每节课后总要反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垄断和霸道的现象,其实说到底,这是我自己思想观念没有很好更新的结果,不相信别人,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别人就不会有创新,不愿意为之突破,学习起来自然就不会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2、如何育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这一观点。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文化成绩差一点不要紧,只要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一种进步。但在考试是指挥棒的影响下,从我个人的影响来说,是很难改变这一状况的。
3、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目前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方式重在学生个体评价和课堂评价,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带有功利主义的错误趋向,甚至会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苗头。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上学期我们在稷下中学听了一节展示课,课上老师的评价之一就是要给学生买笔芯。在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就问,给学生买笔芯是谁买?这位老师说是自己掏钱,在肯定了这位老师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之后,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就提出来这样做也不对,因为教育以育人为目的,既然是育人,就不能单纯以物质奖励为主,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谁而学,怎样学,懂得了这个道理,才会达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这位老师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所有评课老师的认可。但与会老师都对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一困惑感到无奈。我也是深有同感,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长效得激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如何更为有效地创设适合教材内容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及如何顾及到学生体验水平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这也是一个难点。
5、导语和过渡语的设计比较困难
政治课是让学生明理的,而每一课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如何做到上下知识点的自然过渡,让学生能在上一个情境中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有好几次都是生吧吧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接受起来有些生硬。
6、小组合作的困惑
小组合作是好事,但我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合而不作”、“作而不合”。要不就是光听别人的,自己主动不参与,只是假装在小组内合作,什么都不做,别人说啥他就是啥。另一种就是他也在作,只是自己独立做,不去与别人合作,我行我素。
7、如何与学生沟通,这是一个难题。人与人需要理解,师生之间更需要沟通。在校园中如果处理不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但难以提高教学成绩,还有可能使师生关系走向对抗。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说轻了不管用,他不当回事,无所谓的样子。说重了又说伤害了自尊心,弄不好会走向极端。给弄出个惊天动地来让我们难堪,这就需要管理的艺术和技巧,这一点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力求提高自己,但鉴于我能力所限,实在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希望同行们能给与指导。
初中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