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虽然短短几年,却让我感触颇深。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较多,但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品德课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大问题,是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初中思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也有了我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素质
政治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强。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觉悟要高。这是搞好政治教学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三点:
1、多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面对当今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教育反思,汲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升华,让学生乐意接受。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更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推陈出新,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都要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
在教学中才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
2、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还要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同时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哪些不足。要尽量改善。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哪些做得好,学生喜欢,要继续发扬。哪些还欠缺,需要怎样改善更好。
3、多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我抽学生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可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就说错了一个字,当时就有位胆大的学生直言不讳的提了出来,我对这位学生并不气恼,而是虚心的接受学生的意见,还表扬了这位同学。后来学生还陆续的给我提过很多建议,我都虚心的接受。受我的启发,学生基本上不懂都会互相请教。
二、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思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讲大道理、讲空话、为政治需要而进行宣传教育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这种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的枯燥乏味,人人对政治课望而生畏、昏昏欲睡。如何营造“愉快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习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是政治课堂实行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下,专制、高压、充
满火药味或硬棒棒的、唯师命是从的课堂气氛会不会有“愉快”的教学?所以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敢干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思想品德是一个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以达到师生共进,共悟的课程,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真正“愉快”起来。
(二)关注生活,搜集充分的“愉快”素材。这是初中政治课“愉快”教学的必备条件。“愉快”教学离不开“愉快”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愉快”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不管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等待上课要用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三)精心备课,构建“愉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愉快”教学。
(四)对每一位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总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艺术,让每一位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体会思想品德课的真谛----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学期以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老师,我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同时还十分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学习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面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针对毕业班,能制定复习计划,培养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做好充分的迎考准备。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三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路 宁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较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下面就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一谈我的肤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部分青年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二是一部分年长教师,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求稳、求实,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而忽视其他两个目标。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那末,如何才能进行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呢
我们认为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要与知识的学习、训练联结在一起。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也发现,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更有的根本不敢谈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
三、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本人所听的课堂,几乎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进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或六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类似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如几乎没有什么思考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时间和效率失调;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不善于捕捉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是第一种现象问题的解决,就既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又需要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好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通过学生的感悟与思考,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也不是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认知的进程,思维的障碍,合作的效果等等。在反馈意见这一环节,教师尤其要认真聆听,及时鼓动学生补充或是自己做出补充,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如何解决教学深度、广度和教学进度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删除了原来繁、难、偏、旧的东西,而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东西。在使用课改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反映:新教材知识容量大,按照课时规定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我们在听课中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新课程已经将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货币与金银的关系、货币的其他职能等内容删除了,但是有不少老师尤其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仍然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做详细的分析;另外,对某些在教材中以辅文形式出现、课程标准仅作一般性了解要求的知识,有的老师则又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对学生提高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是影响教学进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太深奥了,有的学生因此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反感。不难看出,这些老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老师必须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加强对《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以《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尊重教材,备课之前,首先列出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细目表,做到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五、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目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有:(1)让问题进课堂;(2)让合作学习进课堂;(3)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4)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老师们在说课中都谈到这些策略,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活”起来。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课堂,尽管老师竭尽全力想要把课上得活跃一点,如观看媒体演示、设计问题导读、组织讨论、进行表演等,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以致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
第四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故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政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
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
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
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
第五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感悟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感悟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实施者,但是新的问题也不断的出现,让人难以适从。特别是中考政治学科推行开卷考试,试题趋向开放性试题后,很多学生的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如: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由此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兴趣 目标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我们师生要共同发展,共同学习,争取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取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比较信服,也觉得丰富了只是,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兴趣。
二、稳扎稳打,稳中求新,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
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别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目前,我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所以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兴趣。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三、加强师生交往,转变教学方法
目前,从考试分值的角度说,该门课程在无形之中定位了“小课”的地位,每周就二节课,按传统方式精打细算安排时间,学新课的问题能解决,往往考试、考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就必须丰富师生交往形式,重过程,以过程为主线,巧妙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整合多媒体资源,从分发挥多向交往的功效。如: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课前准备的作用,让他们课前预习,学会收集资料等,创设情景,适当的让学生执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强交往,共同讨论。此时,他们觉得自己将可能会象老师那样为同学们上课就会更认真的做好预习、分析教材的工作。这些工作做细做好了,相应的思想观念也会留在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而实现该门功课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增加些活动课,也可把一些教学的任务安排到班会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思维能力、判断力、表现力、组织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扩大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增强师生交往的多维性。
总而言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以及价值观的核心。在所有学科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变革创新。惟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才能被赋予更强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学科功能。但是,当前的考核制度不做适当调整,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心里必须想着下节课如何复习,或许也会影响到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美丽就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我们都希望师生都能在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学生品行端正,学习非常刻苦,但一考试,就不理想,思想政治也不例外,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还是坏?简单甚至是唯一的考试方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权利,“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声,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说心理话,眼看着某些学生一天天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却无能为力,再好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