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报告会资料用
我没有别的什么兴趣爱好,一直到现在为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和看电影。想当初,我的梦想是当个作家,为别人写书,但这个美梦做得很短暂,读中学时自从接到了一些薄薄的退稿信后,我就从美梦中清醒过来,一心一意只想当个读书的人。那时我最向往的职业是图书管理员,报考大学时就想填图书管理系,幼稚的我以为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就是读书,幻想着读尽天下好书,但天意弄人,阴差阳错,我又一次与美梦擦肩而过,成了一名语文教师。个中曲折,一言难尽,我只能安慰自己,好歹语文教师也算半个读书的人,一半读,一半教。读书(尤其是文史类书)对语文老师来说算是分内事,即使上班时间看,也不算不务正业,校长也不会扣我奖金,自此心才算安定下来。
我当初读书非常杂,且缺乏系统性。大学时,算是一文学青年,痴迷于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作品,追捧当时的小说家和朦胧诗人的劲头不亚于现在的90后“追星”,因为书不易得,也干过抄整本书这类“傻事”,(当然,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干点傻事也不足为奇)那时还是我男朋友的涂老师也帮我抄,记得抄过整本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飞鸟集》等;教书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喜欢读史书及人物传记,如《史记》、《梵高传》之类;有了女儿后,把小时候没条件看到的童话故事和《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儿童百科全书都看了一遍,而且读得津津有味;年纪渐长之后,喜欢读散文,尤其是台湾的一些散文家的作品,如席慕容、龙应台、张晓风等人的作品;我读书也很能“与时俱进”,经常与学生交流读书书目,学生爱看的书我一定会找来读读,如80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家的作品,我都读过,与学生交流起来也就有了发言权。
读书杂,自然有杂的好处,什么都知道一些,起码能把学生“忽悠”得一楞一楞的。但“杂”也很容易成为“半桶子水”,哪方面都不精不深。近些年,一想到我已经超过四十岁了,不像男同胞四十岁正是“鲜花绽放”的年龄,我就很有紧迫感,所以打开一本书便格外慎重。因为一本不适合的书,夺去的不止是时间,还有可能加剧思考的肤浅化。我想我自己是在读书上走过了一些弯路,才导致了今日的难有所成。我是个后知后觉的人,20岁就应该明白的道理我到40岁才知道,我现在说出我终于明白的事,希望朋友们以我为“前车之鉴”。
一、读书要有一个长远规划,要有适合自己的书目
读什么书,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很有关系。现在我们都在吃教书这碗饭,为了让这碗饭更好吃些,读些教育方面的书是必要的,特别推荐:《陶行知教育文集》和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经典。阅读教育经典,就是直接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请他们走进我们的心灵。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这些“有用”的书,还可来点非功利的“没用”的阅读,如文史哲等方面的书。读书既要专也要杂,专可深,杂可广,让我们这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更饱满充盈些。
克服随意性的毛病,有计划地阅读,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专著。最好具备一种能力,就是能够迅速地找到本专业最好的和最有用的一批图书,并能在一
定程度上跟踪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诀窍是,寻找本专业最优秀的人,看他们读过什么书,正在读什么书,经常谈论的是哪些书,哪些名字,留意你喜欢的书后面附录的参考书籍,据此列出适合自己的书目。
当然,“再好的书目,都只是睡美人,需要吻醒。要知道,在睡美人的周围,荆棘丛中死掉了许多匆匆赶来的王子。因为他们是在不适合的时间,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以不适合的方式接近睡美人的。”(铁皮鼓的话)
归根到底,还不是书目引领你,而是好书引领你,从一本好书徜徉到另一本好书,沉醉不知归路„„
二、专题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式
围绕一个专题,搜集相关重要书籍,攻克之。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攻克下来,你会读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深入,在不知不觉间,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因为各个主题往往相关相联,相互启发。而在这种时候,选择书籍将变得更为容易。
例如,心中的疑难问题可以算是一个专题,有段时间我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当一名语文教师等问题,就阅读了刘彭芝的《人生为一大事来》,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常作印的《不做庸师》,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王崧舟《诗意语文》,以及钱梦龙、魏书生、程红兵等人的书,去构建自己心中理想的教育花园。
自己做的课题也可以是一个专题,我自从去年开始做“运用博客进行一主三自活动式写作”这个课题后,就阅读了薛涌的《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精英教育》,魏智渊的《语文课》、王开东的《深度语文》、美国的中学课本《美国语文》等书籍。
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我经常与女儿交流读书问题,本想教训她或成为她的榜样,但后来反被她教训。她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思考不够,写得太少”,我倒吸一口凉气,真是不给老妈留一点情面,弄得我灰头土脸,下不了台,可我又不能不承认确实是一针见血。所以现在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大逆转,我每写一点小东西,都要发去给她过目,让她督促我写。
其实写点东西也不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我每个学期开学前,都必翻翻的书,而且每次都会有收获。如第46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作者谈到了他的感想:“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我感慨不已:没有令人敬畏的“理论框
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于是,我也试着以日记的形式写我的教育手记了。”我深深感叹:名师原来是这样炼成的,只要愿意,完全可为啊!写些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就会知道自己缺什么而应该看些什么书了。
书籍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滋养人的灵魂。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阅读能让我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也许我的地位很普通,工作很平凡,收入不太多,但精神不能贫乏,要从容身的狭小世界通达壮丽的精神宇宙,活出生命的尊严。
我们一中有很好的读书氛围,有不少老师都很善于读书,大家会一起交流自己正在读的好书,也会相约一起在网上购书,我常被这样的人文环境所感染,与大家同行,我获益良多。
谢谢你们!
什么能使教育工作永葆活力:阅读最给力!
各位领导、兄弟姐妹们,大家下午好:
26号下午,新入编的老师一个个亮丽登场,带着朝气,带着活力,带着对教育的激情,当着十足的干劲和信心,就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热情的来到了我们四中这个大集体,我在欣赏羡慕的同时,不由得想起自己的20几岁,啊,已经那么遥远了,就这么快四十了,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号: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要想不这么早的趴在沙滩上,只有奋力向前闯!这力量从哪里来,从向身边的同仁中学习得来,从新来的弟弟妹妹学习中得来,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向书本学习:因此,今天我想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什么能使工作永葆活力——阅读最给力!假期里翻看了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课》《我的教育苦旅》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于丹《论语》感悟《仰望教育的星空》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丁如许的《给班主任的建议》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国画鉴赏》《古石鉴赏与收集》等书籍,我读书杂而浅,准确的说,那是翻书,今后我会慢慢沉下心,找最有价值的去细读。这其中,很多书籍都是从我向的阅览室借的,这点我特别感谢我校领导,能让我们不花银子就能读到这么多好书,赚大了。每次宋校长一发校信通说阅览室又购进一部分新书,请去借阅,我就异常的兴奋,赶紧去借阅。看到借来的书放到床头,一种无上的满足,人言人类是一种贪婪的动物,对事物和财富有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占有欲,显然,贪婪这并不是对人类的褒奖,但我认为唯有一种贪婪最值得夸耀,那就是对书籍的渴求。
言归正传
1、阅读能使课堂常有源头活水
现在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老师如果不读点书,依靠教参那点可怜的知识完全达不到孩子们的要求,捉襟见肘,寒酸的知识会让学生耻笑,对自己的敬意也会大打折扣。相反,则会赢得孩子们信服。上学期系统复习李白杜甫的诗作,课堂中提到:李白杜甫是唐诗星空中的双子星座,又如两根大柱撑起了唐朝的诗歌殿堂,没有了这两根柱子,唐朝的诗歌殿堂就轰然倒塌。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人们总爱将李白杜甫相提并论,两人同生在唐朝,为何李白总那么潇洒,杜甫那么悲苦?我的天,这个问题确实大,其根本是研究两位大诗人的风格为何不同?这在大学里也得整两个专题吧!教参上没呀,学生也讨论不出来啊!幸好,亏得读过看过一些,李白杜甫的身世经历,考虑到初中阶段让学生简短浅显的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及时给学生解释,之所以形成李白杜甫不同的诗歌风格,一个沉郁顿挫一个雄奇飘逸,跟他们的出生时代和家世经历有很大关系,李白出生在盛唐,走的是上坡路,仰望的是无尽的青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和狂放,杜甫走的下坡路,看到的是“城春草木深的破败”,经历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贫困,浸满了血泪和痛苦。再说李白家境富足,25岁仗剑远游,其父肯定给足了盘缠,也不用高考凭诗名和道士吴筠的举荐来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天子身边,相当顺达,就算被逐出长安唐玄宗也是赐金放还,李白云游四方兜里从不缺银行卡,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源自于他的富足,源于煌煌盛唐气象。而杜甫一生仕途困厄,贫病交加,自然形成了他现实主义的诗风。在解答学生这个疑惑的时候,我看得到看见学生眼里的闪耀的满足的光彩和喜悦,通过补充相信学生对李白杜甫的诗也肯定加深了理解。感谢阅读,是阅读让我的课堂有了生机从容的解答学生的疑问。
2、阅读让班级工作多了新方法
三四年级是中学生叛逆最严重的时候,每个班里都有几个问题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姿,迟到的总是他,不交作业的总是他,上课没劲下课亢奋。我们往往看这样的学生头也不是身也不是腿也不是脚也不是,反正浑身都毛病,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为什么不注意听,为什么迟到早退,为什么头发理不到位?处处时时都想教育他,口中经常念念有词,就像武侠中小拳师们勾拳直拳左脚踢右脚踹围着对手团团转,时时点打,刻刻敲击,殊不知,这无疑是帮助学生练成金钟罩铁布衫,学生的逆反心理会促进他功力的形成。一旦练成,那他可是百毒不浸,你真想扭转他,真是难上加难,况且很多学生在她妈妈哪儿基本上都练得差不多了。在班主任管理方法一书中提到:对这样的学生教育应该像打太极,不要时时发力,先站个桩、温眼看看他,再云个掌,亮个翅,让他们越瞅越高深莫测,老班是有一定的招数的,只不过不轻易出手。这样造势,他会觉得时时不可造次。直到你瞅准时机,不发力则已,一发力就中要害,坏习惯让他立马改掉,并且心服口服。因此对于毛病多的学生,不要时时去打击教育他,找准时机。感谢阅读,让我的管理有了新方法。
3、阅读让学习多了快乐和活力
笑一笑,十年少,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会青春永驻,活力四射。压抑逆反的心态下工作会度日如年。学习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不愿上学,甚至儿歌都有了改编版,“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一拉绳我就跑,我要把
学校炸飞了!”虽然夸张但是的确反映了当今素质教育喊震天响,应试教育抓的结结实实的现状下孩子的无奈,为什么如此仇恨学校,就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枯燥,不快乐。中小学为了分数让孩子过量的做题,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学生感受不到大量新鲜的知识,了解不到新鲜的事情。孩子苦不堪言,我们也倍受煎熬,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为孩子一生打的色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时候,但是我们却以帮助他们考高分为借口过早的打消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师生想看两无奈,压抑苦闷生生的扼杀了师生的活力?能不能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影响考高分,又能使学生学的快乐?
阅读,也只有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的思维,好比是整理的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好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阅读,他内心因此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广泛的课外阅读,形成了学生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学生学习起来就越轻松。因为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力,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有千千万万个接触点。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一旦这些课外的接触点与教科书中得知识对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就如同看图画书一样浅显容易。学生学会了阅读,乐在阅读,又极大的促进了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题海中探出头来,让他透透气呢。很多语文老师都有同感,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室最安静,孩子最投入,下课还不愿离开,孩子的精神最自由最愉快。孩子阅读看似费时大浪费时间,殊不知阅读时正是学生深翻他思维的土壤的时候,一旦必修的知识点作为种子落在上面的时候,他就会长的风快!比那些没经过阅读的,板结的土地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所以制度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快乐的阅读空间。在快乐中享受知识的润泽,用阅读深犁过的头脑轻轻松松接受新知识,学生高兴了,师生关系自然融洽,快乐多多,学生把每天到校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师生的相处是在共赴幸福的知识探索之旅,这样的工作只能产生一个“可怕”的后果,那就是活到80仍像18!
我们都知道,姜太公80岁才参加正式工作,一上岗就得到了文王用人单位的认可,一工作仍保持着20几岁小伙子的精力和激情。为什么能这样,就是因为姜太公80岁以前只做两件事情,一件是阅读,一件是锻炼身体。
兄弟姐妹们:生命机体的成长也许会催发我们脸上的皱纹,但读书会让你变得睿智、豁达、优雅、健朗和美丽,静下心来,与书为邻,以书为友,饮食珍贵的文字,使心灵得到犒劳,使人生改变气象,是教育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一起向阅读出发吧!
第二篇: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
初一(11)班池汉慈
大家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本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多读书,加上一点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书给了我们对过去的沉思;科普书给了我们对未来的幻想;小说让我们畅游在主人公的情节;散文让我们流动在清新的文字。世界在进步,书籍也在伴着人类进步。人随书籍对知识、事件的传播,有了更宏观的思想与视野。读书变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前面的一些日子里,我读了不少书籍,算不上读通,但我希望能与各位分享。我要推荐的第一套书籍是蔡志中的中国古籍漫画,有《老子说》、《庄子说》、《孔子说》、《孟子说·论语》、《中庸·大学》、《韩非子说》、《孙子说》、《列子说》、《史记》、《世说新语》、《六朝怪谈》、《六祖坛经》、《禅说》、《唐诗》、《宋词》、《菜根谭》共16本。蔡志忠老师将原本看去枯燥无味、繁杂难懂的中国古籍与幽默的漫画结合,让他们变得不难理解。而看完此书后,与原著对照一翻,发现这些“之乎者也”变得简单起来。此套书的最大优点就是将文字转换成我们习惯的图像。而了解了这些中国古籍文化后,便有一种“中国人读中国书”的成就与自豪感。
接下来,我要介绍几本文言文的古籍读物。强烈推荐《论语通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五套书。这也是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之一。那为什么我大力推荐这几本书呢?是因为这些书都以文言文叙述,文言文有简洁的特性。读多了,可以让我们的语言也变得文质彬彬,作文也会有一个质的突破。另外,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继续延续刚才讲到的中国文化。我们是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祖国过去的文化。《论语通译》和《四大名著》含金量都非常高。《论语通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孔子与他弟子的思想;《三国演义》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壮丽画面;《水浒传》让我们体验到众好汉的动人传记;《西游记》将唐三藏西行过程完美记录;《红楼梦》写出了封建民生的悲欢离合。这几本书也许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读会,而是读精,就跟掌握四书五经一样。
下一个要介绍的,是几本散文与杂文,散文方面,本人推荐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他的《苏东坡突围》相信大家都看过。其文笔之雄壮,令人钦佩。还有林清玄,他与余秋雨的风格比较不同,更为婉约。两者好比一火一水。若是将两本结合起来读读,那是前所未有的享受。随后是杂文,与散文不同,杂文更加记实,所以我推荐鲁迅的杂文。他的笔就是一把尖刀,刺进敌人的心脏。鲁迅的杂文将当时的黑暗社会赤裸裸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读了之后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只能说句:伟大。
接着我要介绍几本关于科学的书,其中,《最后的熊猫》是美国作家夏勒的作品,讲述了他与妻子在中国对熊猫的考察,文笔真挚感人。对熊猫这可爱却濒危的动物,作者写出了美丽的悲伤。提及到许多环保的知识,是纽约时报书评十四大好书之一。还有一本杂志值得推荐,那就是CHINENE GEOGROPHY——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到了许多动物、地理环境的知识,很适合喜欢科学的朋友一看。
另外,有两本关于学习与成长的书。分别是《学习的革命》、《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十一条准则》与《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两本的参考性都很大,分别对学习的方法进行论述。而前者相对来说语言较沉稳、严肃。后者则是针对青少年编写的,语言生动活泼,也容易懂。所以,我建议先读《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再读《学习的革命》、《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十一条准则》。
好了,介绍完那么多书,我的读书报告会也该结束了。我希望,大家会喜欢我介绍的书,并多读它。从而与我一起携手,从读书开始,作个走向世界的现代人!谢谢。
三、怎样读书?
.读思结合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在科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自古以来,从荀子的《劝学篇》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经典佳作、再到我们今天苦口婆心的父母、亲人和老师口中,我们已经读过和听过很多很多关于读书的教诲。相信每一位同学
或多或少都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读写笔记。写读后感,写随笔。(送给自己的礼物、红叶谷的变奏、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那一地清凉、老家的菜园、爷爷三周年祭、让阅读提升品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之一二
三、春芽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名人的读书方法】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
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
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
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
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
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读书法
数学家王梓坤的读书方法也很有风格。一是抄读法。王梓坤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面几何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初等代数则主要研究代数运算。因此,耐心地学好前一两章,初步掌握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样读下去才会有兴趣。他拿到一本书后,开始总是读得很慢,边读边做笔记,做习题,想一想,算一算,细细阅读,认真理会,先慢
后快,慢中求快。
6.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
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7、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
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8、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9、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
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10、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
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
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11、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
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12、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如何实施上述设想呢?
1、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确保书籍的来源、质量、读书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一是老师要对图书馆藏书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分批推荐优秀书目,二是要经常查阅学生借还记录,及时点拔,有效监控,三是督促上阅览课,确保高效阅读。
2、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用伟大人物、事业成功者的事迹熏陶、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方面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制订阅读人物传记计划;二是在平时师生共同查找、选择精彩的人物传记片断,或印发,或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体会。
3、教会学生有计划地读书,撰写读书笔记或书评。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多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苏东坡说,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书;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都是指读书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但是使学生真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殊非易事。我们坚信一条:人的读书必分两个阶段,初为纪律约束,逼他读,引他读;后为尝到甜头,自得其乐,我爱读。中学生大多属于前一阶段,所以需要老师艰苦细致的工作。当然,防止学生读他们不宜读的书也是我们的工作。读书是一种心灵活动。只要我们用心去指导,一定能使学生由视读书为苦事而逐渐成为雅事、乐事。
鲁迅读书的八种方法
鲁迅短暂一生的伟大成就,与其博学苦读、勇于实践的精神分不开。其独特的读书方法更给
人们以启迪。
背书法。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鲁迅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这样,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
盖完,鲁迅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抄书法。《尔雅》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字典。鲁迅为了认识并记住这部字典中的生字,便从《康熙字典》中摘出有关部分订成大本,为经常查阅、运用这些字提供了极大方便。多翻法。鲁迅在翻阅书时要求自己:不只看一家之书,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不只看本专业的书,也看专业以外的书;不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书,也看不愿意看的书包括论战对手的书;
不只看本国的书也看外国的书,以便得到更多的启发。
博览法。鲁迅认为,读书“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在精读时,主张博览群书。他在年轻时,除规定的功课之
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之书,无所不读。
立体法。鲁迅阅读文艺作品时曾说过:“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家的专集,最后再从文艺史上看看他的历史位置。倘若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这种读书法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
剪报法。鲁迅在读书中,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他积累的一种方法。鲁迅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批注。鲁迅曾借鉴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
利的杂文。
问读法。鲁迅读书爱向自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问题去全面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就能更
有效。
五到法。鲁迅读书提倡五到法。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心到,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眼到,指细心浏览,目光敏锐;口到,指诵读朗读,声情并茂;手到,指勤用笔墨,勤记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这种精力高度集中的读书方法,知识记得牢,用得活,效率高。
第三篇:读书报告会
《狼图腾》读书报告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医学院学生代表xx,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书目是《狼图腾》。这是一部在十多年前风靡全国的一部著作,引发我们对人性和狼性的深思。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被其中的故事吸引,和作者一起追忆那段难忘的草原时光。
在介绍本书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
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为什么只信奉狼图腾呢?狼与人有着怎样的什么关系?有狼的风景会给你怎样的冲击和震撼?什么是“天葬”和“图腾崇拜”?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请跟我一起走进腾格里,走进狼图腾!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和大分享此书。
一、作者简介;
二、书目简介;
三、内容概述;
四、自身体会;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姜戎,30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插队到内蒙古额伦大草原,这一呆就是11年。在草原,他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之缠绵过。正是这些小狼,陪他度过了青春时期的“游牧”。
二、书目简介
这是一部奇书,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
识的大书。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煌煌50万言,50万只狼群汇合,显示了作家的阅历、智慧和勇气,更显示了我们正视自身弱点的伟大精神。这是一部讴歌草原战狼的绝诗,这是一首直逼人性最深处的魂曲,这是一部颠覆历史观念的巨著。
三、内容概述
以下我将按照自己对本书的理解将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从草原上最壮观的狼群和黄羊的大战开始,描写狼的性格。“狼图腾”即草原人对狼的崇拜。但作者却描述人狗与狼的夜战和狼群给陈阵上的一节清晰直观的军事观摩课——狼群围捕黄羊的经过。紧接着又是一群狼群破坏军马的场面,一群奔腾的、待命出征的生命戛然而止,变成草原战场上的炮灰。纵观前几章的镜头,仿佛狼是草原上所有生物的天敌,是牛、羊、马、人的克星。狼似乎是头羊贼,是破坏牧民生活生产的罪魁祸首。草原人为什么崇拜狼图腾呢?毕利格阿爸、乌力吉老人一直在向我们,向陈阵解释图腾崇拜,为草原上凶猛、顽强、智慧的草原狼申辩:草原狼其实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和草原人的。
第二个方面,主要从草原生态平衡为出发点,阐释图腾崇拜的原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草原得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定律。先说黄羊,草原上是速度最快的四蹄动物。它食量极大,专门挑选最好的牧草,是草原的一大祸害。狼捕食黄羊,黄羊的数量减少了,草场便保存下来了。牛羊过冬的食料才能保存,牛羊才能存活,牧民的生活才有保障。当然,狼也捕食牧民的牛羊,这样,人和狗一起下夜变成了
必须。与狼战斗的历史,也形成了草原狗勇猛、强更通人性的血统。草原狗也成了居无定所的牧民的知心伴侣。同时,草原狼也捕食草原的天敌——鼠和癞子。速度极快的草原狼把其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草原便得以保存。因此,草原狼给牧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同时,也为牧民提供了生存的环境,维持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姜戎写作本书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草原也未能幸免。本书的第三个方面讲兵团进驻以后,汉人大量流入草原,农耕文化对草原文化的冲击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所在。由于不懂得草原各物种间生存关系,不懂得狼图腾,以包顺贵为代表的军区领导打着毛泽东“打不尽豺狼不归还”的口号开始大肆消灭草原狼。掏狼崽、杀小狼、围歼大狼,不到两年的时间,草原狼的数量急剧下降,给牧区带来的厄运也未能避免:黄羊多了,草原的优质牧草被破坏;草原鼠多了,鼠洞随地可见,马腿折断的事情连续不断;马和狗失去了竞争力,变得懒散,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牧民开始圈地放牧,加之草场的大量破坏,草原沙化现象严重。往日牧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草原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本书最后几个章节讲到毕利格阿爸力求天葬,乌力吉老人无奈的离开草原,陈阵、杨克20年间没有勇气重返草原,嘎斯迈满肚子的委屈,种种都向我们控诉草原破坏以后带来的恶果。
我也无能为力,只能和陈阵一起为最后一位有幸实行天葬的毕利格阿爸祈福,希望黑石山下那个千年古洞能够得以幸免,毕竟它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在世的唯一遗迹了。
四、自身感悟
合上此书,似有怒火中烧的感觉。我为草原鸣不平,为虔诚的草原守护者鸣不平:草原狼走了,草原狗消失了,草原马也悄然离开,草原的牛羊呢,当有一天牛羊也消失了,草原又怎能称之为草原呢?
《狼图腾》是作者姜戎对农耕文化冲击草原文化的含泪控诉。如果不是此书,狼,特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古代文明的图腾崇拜和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就会像宇宙中的某些暗物质一样,开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类,消失在不可知的未来里。
在这本旷世书里,有人从狼的身上学到了为商之道,开始成功的打拼与商界;有人对草原的遭遇愤愤不平,对环保有了新的认识;我也在本书的启发下懂得了些许的人性应追的本源,每个人都应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长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恋曲。
草原狼期待你的探望,草原人等候你的光临。来吧,和陈阵一起走进额仑草原,重温那段温馨的草原生活。
第四篇:读书报告会材料
让书香飘满军营,让读书充盈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宝贵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读书这个话题。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飘满军营,让读书充盈人生》。
说起读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道理,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过程。大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凡学有所成者必是读有所得。
犹太人家庭教育孩子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当房子被烧光,财产被抢光时,你带什么东西逃跑?”对回答不出的孩子,母亲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这一切都是智慧的产物。
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也可以说一支不重视读书的部队是一支不可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部队。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优劣、综合素质的高低、个人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与少。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很缺乏修养,给人很差劲的感觉。这句话着重说明读
—1—
书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不读书的后果,甚至是会打败仗的。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品位、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怎样化妆和打扮都无法改变老去的事实,唯有读书能让人永远不老,能使生命之树常青。人,要想有气质,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你穿再贵的衣服,买再高档的化妆品,仅仅都是外在的修饰,经过岁月的打磨,还是会像电影《手机》里说的那样“产生审美疲劳”。一个人读书读多了,内心就丰富了,感觉社会、人生、周围的一切是那么有意思、这么多姿多彩!跟着作者和主人公痛苦的时候,我哭过了,化作了一次沉甸甸的人生经历。看书看多了,你觉得自己不止活过一回,而是和书中的男男女女一起,活了上百回、上千回,甚至获得生命的厚度和审美的愉悦,人生多带劲儿啊!我常想:巩利和冰心都 75岁的时候,谁漂亮?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条“知识折旧率”是这样说的: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灵魂知道。确实,不学习,不思考,不实践,就会落后,被时代淘汰。
“选择了军人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军人就是把你的生命、你的智慧同祖国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人是要有脊梁骨的,军人是要有军魂的,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奋斗不息。奋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育人先育己,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提升自己要有养料,要读书!”
—2—
一名现代军人,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说是我们每名官兵的看家本领。如何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唯有时刻不放松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追求,才能强化读书的意识,抓住点滴时间提升自己。
军人读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职业上的挑战。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我们不要指望凭一张过时的旧船票登上今日经济大丰收的客船。军人怎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读书学习做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句名言说:“栽种思想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行为”。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生命更光彩,因为读书事业更出彩,因为读书人生更精彩。亲爱的战友们;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历史责任已落到了我们肩上,在党带领下我们如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唯有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做现代化的知识型军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3—
第五篇:读书报告会
“给力”用起来很给力
“给力”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甚至有网友给他取了个英文名,叫做gelivable,反义词:ungelivable。
到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的报道,这是网络热词“给力”第一次在党中央机关报的显著位置露脸,引发了网络围观,不少网友感叹,人民日报越来越潮了。
“给力”不仅上了党报,而且很给力地登上了著名的《纽约时报》。文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
“给”与“力”都是很简单的词语,但组合在一起却有陌生的新鲜感,有点紧凑,有点铿锵,在词义的指向上充满弹性,在许多时候还有着调侃、戏谑的游戏感,激荡出丰富的意味与别样的情趣。从目前来看,“给力”至少有三种常见用法:
1.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劲”、“酷”、“棒”、“很有意思”等。常作感叹词。用法如:“这游戏真无聊,不给力呀!”、“这部动作片真精彩,实在太给力了!”、“好不好玩?给不给力?”。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有内涵的歌曲或视频,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给力给力”。
2.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使动用法。随着被网民用得越来越频繁,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也可作为“加油”的意思来形容。例如:“大家给力啊”,“要给力啊,后面靠你了”。
3.作为名词使用,“给力”也相当于“震撼”的意思。“不给力啊!”可以译作:不够震撼,不够精彩。
我们回过来看人民日报是怎么用的。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显然,“给力”在此被用作动词了。而这也引发了多方的质疑,由网友称:“给力”在网络中是形容词,而在《人民日报》中用作动词。面对此类怀疑,《人民日报》总编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篇文章的大标题并未出错,“给力”用作动词也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很显然,这一回答并不给力。
不过网络上真还没有发现“给力”一词有人民日报所创造的用法。“给力”是形容词么?网民们可能认为“给力”前可以加副词“很”字,就认定“给力”是形容词。正如“很高兴”中的“高兴”是形容词一样。但是,“很生气”中的“生气”是形容词么?“给力”在词形结构上和“生气”一样,如果用英文表示,可以是最新创造出来“gelivable这样的形容词”,但在汉语中却不是形容词,只是一个动宾结构短语(给+力),它们和“高兴”有明显的不同。
《人民日报》总编某编辑说“给力”是个动词,这是有待商榷的。既然是动宾短语,那么,只要加一个主语,就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了,如“这个方案很给力”。但是如果再加一个宾语,读来就很纠结。而“江苏给力„文化强
省‟”正是这种令人纠结的表述。当然,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创造性可以为“给力”的“错误”用法提供一定条件。
“给力”一词源于日本动漫的中文配音,夹杂了日语及东北话的韵味,被用来表示“精彩”、“加油”等意思,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表达而风行网络。而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在用语上素以严谨平实著称。所以,当二者联系在一起时,必然产生惊异反应。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杨溟说,人民日报的“给力标题”是一种信号,今后传统媒体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媒体的词汇,这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能很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11月12 日一天,全国至少10家媒体不约而同在标题里用了“给力”。对于传统媒体更多更频繁地使用网络词汇,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朱强表示非常赞赏: “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修正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人们不需要莫名惊诧。”他举例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但它的《风》这部分,就是完全来自民间的土风、风谣。但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委婉地提醒有些媒体“不要盲目跟风”。他指出,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约定俗成的,要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懂。“给力”这个意思的词,在传统的语言词库里,其实还是有现成的、规范的词汇可以表达。“不分场合,硬是要用网络上流行的„给力‟,并不一定就是代表贴近读者。”陈颐说,就他个人感觉,如果“给力”没用好,有的标题反而会有点不伦不类,令人费解。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和考量一下,“给力”的兴盛并不突然、并不偶然,不过是一个“给力的时代”的反衬和缩影罢了。如今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频出的时代。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网络词语充斥于互联网上与现实社会。几乎每一个网络流行语,都让我们对一起关乎公共诉求的公共事件记忆深刻。在对传统语言规则颠覆的背后,在搞笑表象的背后,其实蕴涵着或悲凉、或无奈、或乏力、或愤怒的形形色色的大众情感,寄予的是对社会公平和公共道德的渴望和诉求。例子多得数不过来,从流行短句 “神马都是浮云” 开始吧,“神马”不是一匹马,而是 “什么”的谐音。与 “虾米”等词汇类似,诞生于拼音输入法的误选。“浮云”其实单独流行了一阵,“菖菖都是浮云”,意思是 “菖菖不值一提,犹如过眼云烟”。没想到有人把 “神马”和 “浮云”两个流行词汇放在了一句话里,立刻产生神奇效应,很多人奉此句为“万能用语,放诸四海皆准的警句”。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但让他们意外的是“给力”正在被“众娱众乐”。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个词语可以同时表达如此多的意思呢?我想这个问题只能由“网络时代”来回答。
最新流行的还有 “非常艰难的决定”。这是来自著名的 “3Q大战”。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迅速掀起模仿之风。甚至还有网民模仿腾讯公开信,写起了所谓 “QQ体”。此外,随着近几个月物价广受关注,“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神马”等等,新词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上涨的物价还催生了“海豚族”,指喜欢海量囤积的人。
说到这里,意义不言自明。我们盘点的不只是词汇本身,更是一年来的各种时事热点、民生话题。着力点在词汇身上,好处显而易见:流行词本身就很有趣,吸引眼球;每一个背后都能让人联想到一大串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小说的术语来形容,那就是 “留白的魅力” ;最后,这些词汇直接道明了一种态度和情绪——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既然无力改变,只好用戏谑代替愤懑,以自嘲纾
解压力,化无奈为笑料。
网络词汇流行的动力,正是对常规的逆反。在逆反的双关意义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时事的矛盾情绪。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许多网络新词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一类社会现象,但它们却总是只精炼成一个词或者一句短语。
语言实际上是一个十分灵活的东西,它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淘汰,也会不断地补充。网络新词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用语,淘汰了那些陈旧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它更能反映我们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语言早已存在着,只等待着人们的唤醒,“给力”就这样为我们的时代心情所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