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初探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初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一)、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在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二)、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三)、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既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或超过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已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一)、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
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二)、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三)、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四)、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一)、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学生中流行口袋书、漫画书。这些书中,有些充斥着暴力、色情,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选书时的正确价值取向。
(2)、益智性原则:学生选择的书必须能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
(3)、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令人费解,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不管是动漫书,还是小人书,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
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
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樱桃小丸子》等书籍。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新的跨越》,明确了消息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
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第二篇: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
浅析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
石莱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
关键词:课外体育;设计思路、项目价值、活动内容、主要技术、练习方法、组织形式、场地器材、安全要求、运动负荷、效果评价
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外活动的宣传力度和组织管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及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阳光体育,健康成长”指导思想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更好的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全民健身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价值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严重的束缚,所谓“重文轻理”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将来考所好大学,学校本应占有的课外活动的时间往往被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所占用。重课内,轻课外。谈起教学改革,只注重课内教学的改革,对教学评定进行的也较多,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的多功能作用。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课外活动是副业,不能因此耽误了学生学习,因此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认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是耽误学生的学业。本次活动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家长了解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具体安排活动内容:
1、一、二、三年级:
①有趣的瓶子。(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可用砸、滚、拼、搭等方法进行活动。如:保龄球、砸瓶子、换物接力、盖房子、把瓶子当成障碍或目标进行游戏、掷远、套圈等)
②神奇的报纸。(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报纸,可用顶、翻、踩、折、掷等方法,用报纸做游戏。如:踏石过河、纸飞机、过障碍、接力跑、翻斗龙等)
③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爬、、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
④短绳游戏。(每位学生准备一根短绳,可用夹、甩、拉、拼、折等方法,用短绳做游戏。如:踩蛇尾、抓尾巴、拼图、掷准、拉力赛等)
⑤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跑、各种形式的手持器械的迎面接力跑等 ⑥练习体育课所学广播操及其它内容。
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2往返跑)、跳绳等。
2.四、五年级:
①游戏(贴烧饼、跳皮筋等)
②长绳。(每班两根长绳,可进行各种方法的长绳练习。如:单人单跳、双人单跳、双绳跳等)
③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定跳远、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各种形式的手持器械的迎面接力跑等
④排球、极限飞盘等 场地器材
许多体育活动需要借助硬件设施得以完成,学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需要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学生可以有条件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来。那么如何完善硬件设施,达到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呢?首先作为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学校,除了在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更要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使学生真正有地方锻炼,有条件锻炼,从而达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重大,作为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完善校园的体育设施,从政策上予以支持,经济上予以保证,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基础。
练习方法
以班或锻炼小组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领导和帮助下,由班体育委员和锻炼小组长主持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班级体育锻炼把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好胜和朝气蓬勃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组织纪律的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其形式活泼,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班委会设体育委员1人,负责领导和组织全班的课外体育活动,将全班同学按性别、体质状况、技术水平、体育爱好组成若干个锻炼小组或与体育课分组统一起来。设正、副组长各1人,锻炼小组长是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助手,是实施课外体育锻炼的基层组织者。体育教师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小组长订好锻炼计划,指导组织实施,注重培养能力。
节、假日体育活动是指除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以外的全校性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到大自然中去组织进行。校内活动,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等活动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外活动可组织郊游、旅行、登山、游泳、野营等活动。
课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性,活动丰富性,因地性以及锻炼性 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较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各人个性心理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都在室外进行,能充分利用自然力因素(阳光、空气、水),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改善身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取得动态平衡,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如学生对篮球、乒乓球项目喜欢的人数比较多,但由于受场地器械的制约,许多学生较难实现愿望。因此,一方面要搞好体育场地建设,充分合理使用器械,同时,要利用现有的场地,合理调配,一场多用。另一方面要多开展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具有新颖性、健身娱乐性等内容的体育项目。以分散学生对球类的集中兴趣,提高场地器械的利用率。
学校抓体育课外活动同时,结合举行受到学生喜爱的、形式多样的娱乐性单项比赛。
如:1分钟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健美挑战赛等等。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并树立典型,以发展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运动负荷
课外体育活动课的运动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在活动中,随着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在每学期的开始几堂活动课课,运动负荷可适当小些,以后逐渐加大。具体安排一堂活动课的运动负荷时,要遵循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的要求,在活动开始阶段,运动负荷适当小些,在课结束前,也要逐步减少运动负荷。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加以分析(一般脉搏指数保持在120次/分以下为轻微运动负荷,140~160次/分为中等运动负荷,170~180次/分为较大运动负荷),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内容、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时间、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练习的顺序和组合,改变活动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安全要求
1、组织活动前一定要向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有关负责人报告,并做出活动安排,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坚决不准盲目安排活动。
2、组织者事先要了解活动前经过的路线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注意事项,做到安全第一。
3、参加有身体接触的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将球乱扔乱踢以免伤及他人,更不能故意伤害他人。
4、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项目时,不嬉戏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5、做单(双)杠、跳高、跳马等跨跃式运动时,要按要求放置垫子,要有安全员站立保护,以防不测。
6、参加径赛时,要按规定的跑道行进,不能串道以免绊倒他人。
7、不违规进行体育活动,不违规使用体育设施。
8、活动的强度要适度,不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活动课时精神饱满。
9、参加活动课要服从指挥,按班级有序地入场和退场,不得拥挤起哄。
完善体育课外活动的考评制度。
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大队长对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行为与表现进行考评,并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对没参加课外活动和表现消极的同学及时进行思想工作,以提高课外活动的整体效益。
另外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效果评价,怎样的课才算好的活动课课?如何对活动课进行评价,这对活动课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让学生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课才是一堂好的活动课。在活动课上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我们应该看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上学习过程中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是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体活动课育的乐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为他们而服务的,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了解学生主体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教法,进行指导和帮助,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技能在愉悦之中得以提高,让学生和睦相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作为一堂好的体育课,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让体育委员带领练习,教师巡回观察、适时引导、及时纠正,在自由练习时,让学生们找出自己的得失,互教互学、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利用间隙集中学生观摩动作,强调技术动作细节,抽生示范练习、分组练习或观看其他组成员练习,通过各种练习,增强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教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以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愉悦中技能得到提高;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和睦学习,并能使学生有所发现,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生龙活虎,使之产生对下一堂课的渴望,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才算是好的体育活动课。
总之,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的保证,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反馈,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在持续下降,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软、硬、笨、晕”。国家体育总局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66%的学生锻炼不足,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充分说明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或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造成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所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各地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这充分证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只有真正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做到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014年11月18日
第三篇:浅谈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辅导
浅谈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辅导
【内容摘要】阅读能使学生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激发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其挖掘书源,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成了农村教师的又一重任。
【关键词】兴趣环境 书源 引导
农村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象样的图书室,不能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好书引读法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
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
1、做好读物推荐
①、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
②、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
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樱桃小丸子》等书籍。
③、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新的跨越》,明确了消息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④、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2、争取家长的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3、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三、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
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 80
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四、做好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2、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第四篇: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静不下心来看书。笔者从教师、读物的选择、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进行等方面谈了个人在做好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个人在学生阅读个性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点灯人;活动;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g读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点亮儿童的阅读兴趣,首先是自己要爱阅读,会阅读。我们不但要自己爱读书,还要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诵读童谣诗句,为孩子讲述中外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来说,老师就是激发全班孩子阅读兴趣的榜样。我们平时一定要多阅读,多读儿童文学,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经典的童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二、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
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这一时期,尽管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他们开始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不同,对是非善恶也有自己粗浅的认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这期间,孩子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绘本等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
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
五、六年级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进行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根据不同年龄、学段,我们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形式。
一、二年级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其阅读的欲望。
三、四年级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六年级的孩子已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同时,通过课外的专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活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
五、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能让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前提是学生能读懂,只有懂了才能体会到书中的乐趣。然而在读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字或词语。这时就需要查字典,我们要多创造机会着重培养孩子自己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这样扫清了拦路虎,阅读起来自然就会轻松。
课外阅读指导的落实到家,关键还在于是否做到了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通过课内外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力,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大家的共识,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跳读等,对于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文,对于一些精彩短小的美文,就要求精读,对于那些篇幅长,生僻字多的长篇小说,可以引导学生跳读,这不仅能加快了阅读的速度,而且保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保证了阅读量。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随笔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随笔
胜天中心校胡德芬
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好,可以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及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现下小学生能做到有良好习惯的自觉阅读 的很少,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
一、家庭因素: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二、家长盲目指导阅读,由于家长对课外阅读理解的局限性,可能会认为只要读了会背了就是课外阅读,就能把把语文学好;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三、应付作业式阅读和理解能力低下的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是带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有用心的去读,效果可想而知。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
针对以上的各种问题,要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每天下午到校时,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课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之间自觉交流读书体会,或教师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故意吸引一群“小听众”,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其次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现在课外读物的品种繁多,如果强迫他们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学生就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们去选择先例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如一些畅销书籍及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书籍,这样就能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最后指导他们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注意力不够集中,受控因素小。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总之,在激起 1
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