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踏进课改之门
踏进课改之门,品读其中滋味
各位老师(上午或下午)好。
很珍惜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从事课改教学已一年半的时间啦,它是新生事物,也是挑战。刚接触教材时真的是一头雾水,如还是新教材老套路,那“改”字又体现在何处,可新又是怎么个新法,怎么教,如何教,我也曾一度茫然。但我并没有回避,而是应改而上,不断的学习、探索,逐渐的品读到这“改”中的滋味,要说是经验不敢当,只把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汇报给大家和各位老师交流。只当是抛砖引玉共商课改大计。我还清楚地记得我校第一位从事课改教学的一位年轻教师的发言题目《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从这题目中我解读到一位年轻教师的探索精神。我觉得这点太重要了,从事课改教学如果没有求索和进取的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之中我清楚了“改”字的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材的编定结构变了,二是教法也变了。尤其是这第二变是真正展现课改魅力的一方面,也是最难操作一方面,更是我苦心求索的一方面,所以我很珍惜每周一次的语文教研,因为这是唯一一条和外界联系的途径,是呼吸新鲜空气获取教学信息的可贵渠道。在那里我感悟很多,下面我把我的两位教研员的话转述给大家,因为这些话对我启发很大。(两位教研员一位是研修学院的张院长,一位是毛老师)他们曾经说:“语文老师是杂家”我的理解语文教师应是博闻多识,应尽最大努力来完善自己。“语文教学不但是技术更是艺术”我的理解是艺术的再现语文知识才是最高境界。“语文课想怎么讲就怎讲”看似宽松的一句话,实则是最难操作把握的,因为我要对学生负责。岂敢马虎儿戏。“语文教师是疯子”就是说语文教师要沉醉于语文,要投入最大的感情。“语文教师是幸福的职业”所以我很庆幸因为我从事的是语文教学。于是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在思索。也曾经寝食难安并非虚谈。-1-
课改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爱语文,希望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用教材来提高能力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它应该是指导语文教学的宗旨。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它有着方方面面的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挖空心思来思考自己的语文教学。因为讲精彩一堂课并非难事,而堂堂都出色就不容易或说是太不容易了。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师身上的重担重有千钧。我经常在沉思,不多言辞。
在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中,我尝试了几种做法。和大家共同研究。
一、要敢于取舍。①“舍”既要有选择的大胆放弃,这一点很多语文老师是不敢做的,因为多年的传统语文教学已形成规律,一定要面面俱到,唯恐有疏漏,仿佛只有这样心里才安宁。这也正是传统语文教学一弊端,培养了一批等饭吃的惰性学生。永远被动去接受。不能自己去学。而我在初一就已把字词的教学完全的放手给学生,我的课堂很少去讲字词。而是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去抽查和重点点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只要你敢放学生就能够接受,新初一的语文测试字词这方面几乎很少丢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这实在难得!②要舍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因为学生的欣赏习惯是很容易厌倦的,如果课堂教学不能以新的面孔呈现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说:“老师你的课我也会讲。”这岂不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悲哀。所以要在“变”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总有新鲜感。让学生摸不透你。学生自然就服你,心服则信其师。③要对课文大胆取舍,这套语文教材的文章并非十全十美,我认为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舍去。只要对学生有益哪怕是课外也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讲。这一想法在教研员的指导中得到印证。传统的语法教学已淡化,但我认为一名学生如没有一定语法积累实乃一大缺失。所以我认为不可放弃,就把这枯燥的语法知识以灵活而富有趣味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这种大胆的取舍能否是一进步呢?
还望各位老师给以指点。
二、情感教学法。语文教师是多愁善感的,是情感丰富的。因为一个缺乏感情的教师又怎能去感动文章?又怎能去感染学生?事实证明语文是美的,是净化人们心灵的,是需要真情去品味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优秀文章值得学习,它们是最好的情感载体。朱自清的《背影》给我们展示的是亘古不变的父子情怀,伟大的父爱让人潸然泪下。诸葛亮的《出师表》同样催人泪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成为千古美谈。也成为很多人效法的榜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优美的诗句那缠绵的情感,陶醉了不知多少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同样让人心灵在流泪,为那位伟大的母亲而心生敬意。这些美文不胜枚举,都是进行情感教学的范文。初一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朱自清的《背影》如何把这篇感动了几代人的优秀文章教授给学生成了我苦思瞑想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学生毕竟没有如此丰富的情感积淀,没有如此丰富的生活阅历。让其泪流满面实在太难。也曾记得进校的一位女教师感慨说过这样一件事,她说当她饱含情愫去朗读让自己多次感动的课文时,竟然有同学笑出声来,真让人不理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呢?只有先营造情感前奏才容易进入角色,于是我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朗诵了我的一段情感经历,没有草稿,文从心生,情郁于中,一气呵成。全班同学鸦雀无声,有的同学甚至哭出声来。然后再转入课文的学习,水到而渠成,情真而意切。在以后的作文仿写中也取得可喜成绩。很多同学都自觉使用《背影》中的语言。我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废,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另外我还尝试其他情感教学法:如诗配画、情感互动等。
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变演员为导演。课改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它要求教师必须精确地把握知识点,要指导到位,正中肯綮
胜似千言万语。比如我在讲修辞的作用时说:修辞说到底是对语言的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得更好便是修辞,这样一说学生便掌握了修辞的实质,在给定的话题训练中纷纷说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各抒己见就是对表达能力的最好的锻炼。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和辩论型的课堂。通过这一系列让位于学生的训练,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参与课堂的意识大大增强,表现欲也大大提高。许多同学课下围住我说:“老师你怎么不叫我。”而且很失望。我暗自高兴。这也不正是让位于学生课堂模式的成功。
初中的课改已全面铺开,既然是改革,就意味着有可能失败,但只有认识到失败因素的存在,才能尽最大努力去完善它,让它走向成功。我责无旁贷,感谢方校长给我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在我成长的道路中我不能忘记赵校长、杨主任的得力指导,这使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在失望时增添了勇气,在无助时找到了依靠。我有信心做得更好。改革的大潮不可阻止,高中的课改即将来临,这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我是走在了前面,但愿我的一点心得能给同行一些启示,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课改路漫漫,吾应上下而求索,要问我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我说:“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第二篇:踏进宫崎骏的童话世界
踏进宫崎骏的童话世界,吉卜力工作室展览亮相首尔
首尔
前阵子关于吉卜力工作室将解散的传闻引来无数粉丝伤感,而日前一场吉卜力工作室展览已在首尔 I'PARK MALL 拉开序幕。这场展览以原比例尺寸再现了《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吉卜力经典之作的剧中场景,让观展的粉丝们仿佛一步踏进了宫崎骏的童话世界,而此外一些需要透过猫眼才能观看的微缩场景,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展馆的布局图也是很有吉卜力风格呢。
这场展览将会持续至明年 3 月,而吉卜力工作室也暂未透露未来是否会将展览带到更多地方与粉丝见面。有机会去到首尔的同学不妨去体验一下。展览地址:韩国首尔龙山区汉江路 I'PARK MALL 展览时间:截至 2015 年 3 月 1 日 展览官网:点这里
第三篇:2013课改
陈家滩小学2013--2014小学新课程改革实
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 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 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
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 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
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
程的实施水平。
陈家滩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雷榜柱
副组长:陈团
张茹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
第四篇:课改材料
理念引领教学
模式导引课堂
阳城三中是省级示范初中,担负着阳城县初中教育示范的重任。实施新课程以来,全校师生群策群力,潜心实践,多年来,我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教育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晋城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晋城市科技示范校”、“晋城市学校管理年先进单位”、“晋城市学校管理年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中国教育》、《现代教育报》、《山西教育报》、《太行日报》、《晋城教育》等多家报刊介绍了我校的课改经验,阳城电视台进行了追踪报道。我们的做法是: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一、理念引领教学。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我把它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工程:一是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三是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是处理好“四个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知识传承与探究教学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的关系;五是大力倡导“五种教育新理念”:生态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念,合作学习理念,个性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新课改中有10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这就是:平等、自主、探究、合作、对话、互动、体验、建构、个性、创新。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下理念:
只为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
教育是教师的幸福事业,学习是学生的快乐需求;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首先要有好习惯。
第二是确立课堂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从少讲开始”这一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备好每一堂课,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精讲多练提高效率。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出风格,创出流派。
第三是确立“好课堂”的标准:衡量一节课成功的标准是五个“让”,即新知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探究,作业让学生选择,着力构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活力课堂。强调关注课程标准比关注教材、关注练习更重要。离开成绩去谈改革是没有说服力的。我校倡导立足课堂主阵地,坚持“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学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小于80%、当堂达标要在80%以上”的指导思想,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第四是确立“以课题来引领课改”的理念。确立“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的学校总课题,课堂中的教学困惑通过课题来解决。具体的指导思想有: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出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的课堂。教过了不等于学过了,教完了不等于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是确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我们破除了原有“以教论教”,制定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重点是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师上课的好坏不再是单一地由成绩来决定,而是通过同行、家长和本班学生的评价来确定的。
十年来,我校先后有王凌义等6位教师获“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称号;张良蒲、吴书霞等28位教师获“市、县教学能手”称号;吴红卫等35位教师获省、市、县“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称号;常周元、延小软、刘群等5位教师被评为“阳城县名教师”,教师有86人次在各级教学观摩、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有140多篇论文在各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二、模式导引课堂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关键点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的课堂,是“学、思、用”相结合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它借鉴了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先进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变学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产物。
具体流程为:
(一)导:创景导入,明确目标。这一环节约5分钟。开课后,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明确本节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背景、场景、情景(三景)的作用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教师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自学教材,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约1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根据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充分自学、独立思考,圈画重点、标明疑难。在此基础上,同桌、小组合作互动互议教材,研讨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试做教材上的习题,不会的可再看教材上的提示、例题或互相讨论、询问老师,初步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或个别指导。
(三)问:师生互动,讲析研讨。这一环节10—15分钟。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及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并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片断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归纳,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矫正感知过程中认识和做题的错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教师采用的方法有释疑解惑、典例精讲、点拨提升等。
(四)练:达标训练,巩固提高。这一环节约15分钟。根据学情,对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分层达标活动。训练题要精选习题,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时要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达标测评要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测评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达标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文科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理科采取展示和书面练习同步进行,可让学困生展示(展示面要大)、中等生纠错、优秀生讲评。
(五)评:课堂小结,评价延伸。这一环节大约5分钟。学生、教师对本堂教学内容、研究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小结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同步发展,要指导学生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选择和确定专题,以多种形式进行研究,以达到能应用、能迁移知识和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巩固加深知识,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当然,“导、学、问、练、评”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各教师、各班级、各学段、各学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特点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我们提倡模式,但不是要教师死套模式,更提倡教师自创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致力于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十年来,我校就是这样不断强化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研究,用理念引领教学,用模式导引课堂的。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教育佳绩:学校连续九年中考成绩居阳城县第一名;县市中考状元连续四年花落该校:2008年中考段海燕同学以668分夺得全县第一、全市第二名,2009年中考郭凯杰同学以664分夺得全市第一名,2010年中考吴云燕同学以667分夺得全市第一名,2011年中考赵婧宇同学以656分夺得全市并列第一名;2011年中考,阳城三中616分以上118人,全市650分以上11人,阳城三中4人。时代在进步,课程要改革,观念须更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为走出一条有阳城三中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努力奋斗
理念引领教学
模式导引课堂
祁县三中是祁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单办初中,担负着祁县初中教育示范的重任。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教育强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做法是: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一、理念引领教学。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我们把它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工程:一是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三是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是处理好“四个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知识传承与探究教学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的关系;五是大力倡导“五种教育新理念”:生态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念,合作学习理念,个性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二、模式导引课堂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关键点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的课堂,是“学、思、用”相结合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它借鉴了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先进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变学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产物。具体流程为:
(一)导:创景导入,明确目标。
(二)学: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三)问:师生互动,讲析研讨。
(四)练:达标训练,巩固提高。
(五)评:课堂小结,评价延伸。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致力于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十年来,我校就是这样不断强化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研究,用理念引领教学,用模式导引课堂的。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教育佳绩。时代在进步,课程要改革,观念须更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为走出一条有阳城三中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课改
课改 催生教学新常态
——仙源学校2014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仙源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是: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推进“三步·六环”模式化课堂教学,促成教学、教研滚动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工作目标,学校着力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我们引礼仪进课堂,建礼仪生态,创魅力教学;
二、为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我们鼓励教师教学“三贴近”〔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创造性用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
三、为促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课堂,我们坚持赛课与论坛,用赛课引领,借论坛推进。
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是,教学拉动了教研内需,教研促进了教学创新,教学与教研的滚动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教研,进课堂,已催生出集体备课的新常态,大周课时管理的新常态,合作学习的新常态,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新常态,赛课评课的新常态,自主评价的新常态,等等。这些行之高效的教学管理,我们天天做,周周做,月月做,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注入其新元素,使其常做常新。这些新常态激活了思想,和谐了课堂,保护了热情,提高了效益,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回顾过去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反思教学实践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重要认识——
一、创建礼仪课堂,打造魅力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阵地上的主体人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课堂阵地用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摆得正不正,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怎样让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彰显?对此,课改实践给了我们新认识、新回答,那就是,让礼仪进课堂,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我们制定课堂礼仪10条,从师生的站姿、坐姿、举止、表情、言语、合作、交流、展示、评点等方面,充分体现“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让全体师生懂得:有礼的课堂,人心怀敬畏,气氛是和谐的,没有伤害;有礼的教学,人心怀尊重,师生是平等的,没有冲突。有礼的课堂,有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有礼的教学,有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
为保证礼仪课堂建设,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礼仪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第10条明确指出,“课堂规范,文明礼仪自然彰显”。要求质疑、答辩,以理服人;互动、展示,以礼相待。仙源的课堂里没有傲慢、悲观,没有歧视、边缘。“好,非常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感受的最强音;“棒,你真棒”,成为教师课堂评价的“口头禅”。自主、自尊,在以礼施教中体现,自信、自强,在以礼受教中形成。敬、雅,和、合成为仙源独有的一种课堂礼仪文化。
礼仪课堂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礼仪课堂环境好,氧气足,适宜关爱与尊重孕育。礼仪教学适度高,魅力强,适宜兴趣与激情成长。礼仪进课堂,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尊重与平等,自然与和谐,培植的是一个个健康、安全的教学新常态。
礼仪不是文明课堂的标签,它是师生内在思想,外在行为的集中表现。礼仪能影响人的思想,礼仪能改变人的行为,礼仪能丰富人的情感,礼仪能生成课堂魅力。“亲其师,信其道”。“信”必先“亲”。礼仪就能让师生拉近距离,和谐关系。没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平衡就必被打破,“亲”与“信”也不复存在了。
仙源学校礼仪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由师生共建,教学由学情牵引,成果由师生共享,评价由学生结论。教学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自己的地位;学生做了教学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教师的评价。当学生对课堂在乎了,对教学敬畏了,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魅力就开始形成了。
二、推进“三步·六环”,保障教学定力
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学思维,可以影响教学生态,可以转化教科成果,可以固化教学定力。保障师生的教学权利,应成为我们打造教学模式的重要思考。仙源今天运用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是多年“讲学稿”教学实践经验、成果积淀的产物,是仙源人虚心学习、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学洋思,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找到了课堂的基本架构--“三步”,即先学-后教-检测;我们学精英,从“6+1”中找到了教学支点--“六环”,即导、思、议、展、评、检。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有架构,有支点的教学模式。
“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创建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个教学法根基,它又反过来服务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尊重两主地位,教学“退耕还林”,培植激情基因,增添幸福元素,让教师的教权与学生的学权在教学程序上得到固定,受到保障。“六环”中的“思、议、展”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时间,“导、评”是老师主导时间。“三步·六环” 不仅是个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教学维权武器。我们制定的与其配套的听评课细则10条,有效、有力保证了教学双方谁也不想越位、谁也不能越位。
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行为不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思想就很难了。怎样让“三步·六环”进大脑,进课堂?怎样使一个新教学模式产生定力?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是:
一、让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模式的便捷;
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赛课。每大周各分校向总校报告赛课学科、节次、人数、教者。保证天天赛,人人赛。
二、用好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师生模式不熟悉的,一律不能授新课。
三、建设小组。要给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命组名、建组规,树立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自信、能力自信。
四、做好评价。评价分两块:一是学案叙写,“三步”结构清晰;二是课堂实践,“六环”运作链接。
五、结果通报。整个赛课分三个赛区,即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学部校长是赛课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节节有人评,天天有通报。
推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仙源人感受创新、收获快乐、坚定自信、提升自我的过程。实践“三步·六环”,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起点就在学生的现有学力不及的困惑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节点--教学的节点就在各环节学习的结果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终点就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着力点--教学的着力点,一是对学生现有学力的高度利用,二是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深度挖掘。“三步·六环”模式教学生成了极大、极强的教学定力。陈杏安老师在第四届教学论坛中对“六环”运用价值的阐释,丁卫荣、刘世涛、尹 伟、汤海清、张金洲、李永忠、魏斯、王文娟、万津、陈良军、张春娥等一大批老师的教学展示,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激情与效果告诉我们:原来,课堂教学可以这样构建,教学权利可以这样保障,学习激情可以这样唤醒,师生关系可以这样融洽,学生潜能可以这样挖掘,教学魅力可以这样生成。“三步·六环”正在改变仙源人的教学思想,在翻转仙源的常规课堂,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课堂价值。
三、改革备课方式,力求简洁高效
备课是教学前的必需,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的结果。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简洁高效的,可信可行的,不折腾人的备课方式。有人说,我教材熟,有经验,不用备课也能上得好。这些教师根本不知道备课的“课”指的是什么。“课”,指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材的段落等。据此,备课要研究学科特点,要思考时间配置,要决定内容取舍,要审计教学成本。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情是一项重要的备课内容。学情是动态的,有些要素还是隐形的。备学情没有教辅资料,远比备教材难。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发要关注学情,因为他们最容易被经验牵着走。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咬住备课方式不放松。我们强调教师的自主备课,挖掘教师的“小聪明”;我们强化小组集体备课,集中教师的“大智慧”。“自我思考--集体交流--资讯互享--质疑思辨--形成共识”的备课流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准备时间,大大增加了资讯信息流量,大大提高了问题研究效率。现在我们推行的备课叙写样式,融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于一体,两项叙写一并呈现。教师集体备课中倾听的、思考的、修改的、增补的内容,与自主备课“六环”叙写一一对应,便于课堂教学时直接运用。这样,“三步”节点明晰,层递推进;“六环”内容丰满,着力有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这一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获得有力保证。小学部三场集体备课影像展示就是很好地说明。
备课,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做加减法。教学形式做好减法,减少那些多余的累赘的环节,让教学程序紧凑,进而带来教学节奏的紧张;教学内容做好加法,把那些有用的必需的内容予以浓缩,打好“教学包”,让教学内容丰满,进而带来教学的高效。
由于教学准备中的加减法做得好,所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乘除法效果也明显。我们的课堂,学生激情高,教学效率高,精细化程度高。市教科院专家在教学巡视督导时,听了高中部的18节课,那是节节被肯定,人人受好评。教研员们感叹地说,这样的模式课堂,教学自然,没有做作,学生主动,没有包办,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检测,一气呵成。看了我们的教学教研资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每次到仙源总有新发现,每次来检查,总有新经验。仙源重教学研究,重教师培训,重教法创新,有学不完的东西。这些评价,我们是受之无愧的。
本学期,以“三步”为架构,以“六环”为支点,以结果为节点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得到有效运用。总校赛课报告台信息显示:2014年秋季学期,小学部赛课76节,初中部赛课192节,高中部赛课96节。三部赛课展示台信息显示:听课人员达标,评课客观公正,“天天赛课”得到了落实,“堂堂打假”得到了执行。赛课,把以“三步·六环”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引向深入,也引领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2014年课改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创新是仙源的特质,保先、创优是仙源发展的硬道理。学习,就是借智;创优,就是追求。在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思考着—— 自主备课怎样高效服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怎样着实引领自主备课?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的不同要求,哪些内容必须集体备课研究,哪些内容必须统一制卷检测?集体备课成果怎么互享?怎么构建一套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新常态保障机制?
“六环”间的教学节点怎么构建,怎样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并通过教学链接使“六环”体现出节奏感、层递感?怎样构建一套“三步·六环”模式教学新常态评价机制?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怎样合理预设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时间?或要不要对每个教学环节配置的具体时间作硬性规定?要不要把环节配置时间的运用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怎样处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统一的问题?在研究教学形式服务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的问题,不要走进了教学研究的怪圈。我们的很多次教学,为什么教师难推进,学生难跟进,上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不能成为下一个学习环节的节点,教学出现碎片化。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做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有些内容在一定的形式里是学不出预想的结果的。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热烈?那是“思”的内容没有设计好,引发不了思考,激发不了追问。为什么学生展示不积极?那是“议”的不充分,没有“议”出结果,没有“议”出自信,没有“议”出表达冲动。为什么老师的点评不知所云?那是“展”的学习结果模糊,老师得不到准确的学情信息,找不到评价的切入点。
2015年教学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在反思2014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利用改革成果,思考改革路径,坚定改革决心,创新改革方式,首先把2014年教学工作留给我们的问题思考好,有的问题,我们将作为小课题立项研究,再把2015年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研究好,实现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可深化。
为落实2015年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做好下列工作:
严格大周教学课时管理。各备课组教学计划以大周为单位设计,包括大周周次、课时总量、教学内容、课型名称〔新授课、练习课、检测课、评讲课〕、课时分配等,确保大周课时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实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严肃教研组备课纪律。没有自主备课的,不能进行集体备课,没有集体备课的,不能形成导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自主教案没获教研组通过的,一律不能进行教学。自主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集体备课是自主备课的深化。先自主后集体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严格按“三步·六环”框架备课。以大周课时为标准核算,自主备课多少节,集体备课多少次,内容要在计划中规定下来,叙写清楚。集体备课的研究结果记录要与自主备课中的六环节一一对应,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自主备了些什么,小组集体研究了些什么,你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了些什么,对集体研究成果,你准备运用些什么。
继续坚持赛课。要变“要我讲”,为“我要讲”,要把赛课变成自我教学创新成果的展示台,确保赛课质量。
继续办好教学论坛。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引思维在这里碰撞,引观察在这里聚焦,引成果在这里共享,让论坛成为教学经验的传播地,教风展示的大舞台,教学交流的好去处。
建设好学科备课组,紧紧依靠备课组。把各年段备课组的工作结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
回顾2014,我们的成果是丰硕的;展望2015,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理念自信,模式自信,特色自信,能力自信,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就会更宽,创新的意识就会更强,实现目标的决心就会更大,新的教学常态就会不断生成。让我们在“孝雅立德,礼乐育人”办学思想指引下,善于思考,积极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的老师、学生们在创新教学,打造品牌的实践中分享更大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