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怎样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投入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就需要变课堂为学堂,使课堂活跃起来。如何改变数学课堂的沉默现象,让课堂活起来昵?我认为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当好课堂的引导者。
2.教师要学会赏识和激励学生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赏识学生,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走下讲台俯下身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俯下身来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老师放下架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4..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以往的课堂每一堂课呈现的方式都一样,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很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新课改下要求采用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课堂气氛也就自然而然活跃起来了
总之,一个有效的课堂是一个活跃的课堂,一个活跃的课堂应有以下三个特点。
(1)课堂上要有“笑声”
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让学生快乐学习。课堂上要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所以,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上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代替批评声,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上要有“惊讶声”
课堂上有没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能否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
课堂上真正的活跃是教师以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生动的教学、丰富的情感带来的激情投入,从而吸引学生,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课堂的活跃,并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当然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了。
第二篇: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
一 前言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交往交流场所,如何让课堂更加活跃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生动、开放,让教学活动摆脱过去的枯燥呆板,进而更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实在的生命感受过程、享受过程,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知识,而现代课程教学则更重视将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开放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作为基础。
本文从让课堂活跃立意,从爱出发,在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管生命体验过程中,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思索如何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自由,进而让课堂发散出独特的魅力,又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二 如何评价一个课堂的活跃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一个活跃的课堂是成功的课堂?活跃课堂的标志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2.1 课堂要有活跃氛围
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心心相连”,即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一个课堂才能够活跃。一个课堂活跃与否,往往有很明显的表现,笔者认为课堂活跃概括起来表现在要有笑声、赞美声、惊讶声。
2.1.1 笑声
在我们很多教师的课堂上,往往都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教师在上面传授知识,学生往往因为害怕老师而正襟危坐,或者整个课堂闹哄哄,不时出现教师大声呵斥的声音,看起来一个课堂活泼热闹,但是却收不到教学效果,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无效或者低效的。一个活泼有效的课堂,首先要有笑声,这个笑声是通过教师的幽默语言,或者教师设置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由心的欢笑,这样的欢笑是师生和谐的明证,并且有笑声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加期待这位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1.2 赞美声
再来说说赞美声。有的教师,由于教学心切,往往对学生出现的差错很难以容忍,在课堂上不时出现呵斥声或者批评声。这样的教师教学出发点是负责的,但是往往收到的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在教师多次的“纠错”下,往往会更加拘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善于发现学生做好、作对的事,给予激励和赞美,催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课堂的互动,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2.1.3 惊讶声
这里指的惊讶声不是简单的哄闹、故弄玄虚,在有的课堂上,教师过于按部就班,授课缺少特点和亮点,学生对学习没有激情,只有枯燥和接受教师的强迫性机械记忆;或者有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吵闹无从管理,整个课堂不时出现无序的喧哗,这些都是课堂失败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堂教学内容里面的新颖之处,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的天性,在学生出现听课疲惫的时候适当地给予新鲜的激发,引发学生的惊奇感,引起学生由衷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教学效果。
2.2 课堂要呈现出有效性
现在教师要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呈现出有效性,笔者认为具体表现在学生有参与热情、体现出学生思维有效性、体现出学生学习感情、结果体现出学生能力形成。
2.2.1 学生有参与热情
一个课堂在上面说得有“三声”之余,考察其是否具有活跃良好教学效果,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热情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观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是否普及,能够查看学生参与热情度。并且观察学生的参与深度,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2.2 体现出学生思维有效性
在教学里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产生与教师教学的共鸣。这一点,教师要根绝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方式,适当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多提“为什么”的效果远远大于提“是什么”的效果,通过这些学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暂时性思维转化成为有效的思维。
2.2.3 体现出学生学习感情
课堂有了活泼积极的气氛背后,有很多实际的内涵,比如可以看出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学生是否吸收知识等等。现代教学活动在追求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成功其中80%是因为有情感因素,而智力因素只占据2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会自发地努力学习,有对学习的迷恋。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在合适的时间促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推动教学,课堂气氛自然会呈现出积极活跃。
2.2.4 结果体现出学生能力形成
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而学习能力形成就是一个课堂成功与否的直接表现,现代教师要尽力避免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或者出现“高分低能”的局面,虽然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比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学生记忆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自由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培养出考试之外的终生发展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 培养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
3.1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想要培养出一个成功自由活跃的气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更且还是给予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引导学生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且教师要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教学研究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伴随着对学生的教学不断发现问题、改变问题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教学不仅仅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将来,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教师要把握学习的发展性,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枯燥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发展的流动过程,掌握好这些原则,是形成一个气氛活跃课堂的前提条件。3.2师生关系良好是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基本的现象:在同一个班级,不同教师进入教室,学生的表现大相径庭,对有的教师反映热切友好,对有的教师反映冷淡。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听课的效果也大有差异。
这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 课堂气氛活跃的一个关键点,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铺垫,有助于课堂形成相互信任、尊重与理解,就为形成一个活跃生活的课堂气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教师不应该再是传统的“古板严格”的代名词,而应该随着时代发展,为自己融入更多新鲜的时代特征,让学生能够感觉是一个便于沟通,并且在生活、学习上值得敬佩的老师,加之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对学生多加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和信任。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的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的学生成绩好或者更乖巧而表现出更多的关爱,这样会丧失掉学生沟通交流的愿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润滑剂。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要抛开传统的古板面孔,做一个阳光激情型的教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才有助于师生形成亲切、有好的双向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整个课堂在轻松课愉悦中度过。
3.3 多鼓励学生
千人千面,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特质,有的学生安静,有的调皮,成绩也各有千秋,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多加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质疑、见解独到、标新立异、有创新精神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们会更加喜爱这个老师,从而更认真听教师的课程,并且向正面的方向发展。
3.4 呵护学生的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然而我们看到,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上面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严肃有加,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安静规范,但是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敢保证。现代的学生,更多了创新、标新立异的精神,更加敢想、敢说,那么教师就要认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呵护和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种开放自由的环境下,激发对学习的乐趣,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多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教师尊重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自我,教师也会收获一个平等、自由、活泼、友爱的课堂。
3.5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因材施教是一个在教学研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但是在实践中却并不容易做到。课堂仅有限定的时间,学习知识量固定,很多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课堂”,这样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话教学方式,譬如对活泼好动的学生着重于培养其注意力,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多提加鼓励,对自卑胆怯的学生多加鼓励,对较为懒惰的学生在教学中多加促进和激励等等,都能够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学更加生动、教学层次更加丰富,课堂气氛也良好积极。由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而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感和参与兴致来听课,教师往往会面对很多突发的问题,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期待,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教过要求。通过教师倾注的关爱,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让每个学生在大学习效果达成的前提下都有不同的收获和灵感。
通过有效的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现在人们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学”上面,对“如何教”还缺少更多的探索,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是改变课堂无效的有力方法,通过教学中努力探索方法,总结成功的方法和经验,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让教育有重大的突破,也为教育改革带来新鲜的血液和生机。
四 总结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要探讨了如何让课堂更加活跃,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一种固定墨守的方式方法,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精彩简洁的激趣语言和优美灵活的肢体语言,加上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来造就一个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进而完成完美的课程教育。
第三篇:浅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跃起来
浅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跃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个理论性、知识性极强的学科,其中概念甚多;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从教学目标来看主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往往高中政治课堂很多时候就显得呆板、无趣,死气沉沉。这是许多高中老师深感头疼的事,经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现在谈谈我对此的一点教学心得。
为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我们不防来做以下尝试:
一、寓教育于情感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应该根据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作过多的抽象说教。作为政治教师,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如: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感人材料、故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漫画、图片。其次,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直观、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思想政治课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我们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比如:我在讲《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框时,我就设计成了一堂课堂晚会的形式。让一部分学生在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消费问卷调查。其他的学生就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进行节目设计和排演(这些节目的选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和国家时事)。准备完毕后,开展了一堂课堂晚会。通过这堂活动课,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通过节目排演,学生在自我的参与中获取了知识,并受到了教育。
三、寓教于幽默
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就有了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幽默感,是教师运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的富有艺术性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离不开幽默。教学幽默在教学领域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幽默的作用:
一是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二是能消除教学疲劳。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身心紧张的活动,课堂上出现疲劳现象是正常现象。尤其是许多学校将思想政治课大多安排在上午第3、4节或下午第1、2节,学生的疲劳现象就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幽默,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状态。
三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的话语或事例进行教学,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如:我在讲授“通货膨胀”时,针对有些学生思想上的疑虑,采用了虚拟的手法:“有同学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好,就是因为经济收入不多,要是我当上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就多印些钞票,发给人们改善生活。”这样的话语一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惬意的笑声。
四是能深化知识理解。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思想政治课讲授的正是“严肃的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幽默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无缘。实践证明,如果在叙述概念时列举一个幽默的事例,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显著提高。
五是能和谐师生关系。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情感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们难免不会面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此时,教师不应厉声斥责,而是婉言曲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次,几位学生伏在课桌上打瞌睡。这时,我停止了讲课,用诙谐的语言讲道:“听说有一个小企鹅,在跟师傅学垒巢时,总是爱把头和长长的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它师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说:‘我是对师傅的礼貌’。由此我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上课总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这也是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刚落,学生哄堂大笑,几个睡觉的同学在笑声中被惊醒,羞愧自惭。
课堂上适时使用幽默的作用如此显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防在恰当的时候“幽它一默”。
四、联系生活实际,切岂空谈理论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作为高中教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知识,切忌空谈理论。如:我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框时,根据该框可操作性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特点,我选择了学生以自学为主并指导他们参加社会调查和排演节目等活动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而不是教师把课本知识活生生地强加在学生头脑中。.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篇:参与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参与”
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摘要】:“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在“参与”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在“参与”中展示个人的创新价值,使枯燥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关键词】:新理念
重参与
重过程
重个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理解的同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种新理念,我校顺应课改也进行了大阔步的改革,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参与了课堂改革,在反复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导、读、问、讲、练、测”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主要思想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趣味性”
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课前“导”这个环节中往往要费很大功夫找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进行代数式教学时这样做: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将来的身高,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两个公示,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生成人身高=(0.9X+Y)/2,其中x表示父亲身高,y表示母亲身高,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报出了个人将来的身高,有些同学惊讶的跳起来了说:哇!我能长到2.01米,接近姚明了,此时,我给同学们说,你们刚才所求的身高值就是在各自父母不同身高的情况下的代数式的值,大家刚才的计算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学生恍然大悟,在学生参与中让学生理解了数学概念,还有像学习算术平方根概念时用“神舟六号飞船”的升空过程所体现的数学问题,在讲“无理数”概念时,介绍其所包含的的数学史料典故,在镶嵌教学中用蜜蜂蜂巢的正六边形、学校广场的花色地砖等身边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量数学问题,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著名学者费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 ‘再创造’,即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在运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时,在“读”“问”“讲”“练”四个环节里,我先根据教学内容给出自学提纲,提出适当问题,鼓励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手、脑、口并用,实现数学问题的“再创造”。如:讲“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课,我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先个人再小组的动手摆放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三视图,而且总结出:“俯视图定位置,主视图、左视图定高度”的发现。如:《图案设计》一节中,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学生完成一副手抄报,内容以“世园会”为主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世园会会场图,并要求在小组里解说自己的设计理念等,同学们兴趣盎然地创新了许多有个性的美丽图案。学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应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课堂上,我采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所教概念为载体,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经历概念的抽象、生成、应用、升华的过程,在闻物细无声中将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创造性问题随之纷纷提出来并得到解决。这样以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后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了学数学的价值。
三、注重动手-------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木匠教学法”曾是美国流行的一种教学法,即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绝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师生的角色换过来,例如在“概率初步”一章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感知、体验出各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再如:“将正方形钢坯”锻造成长方形,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用橡皮泥捏一个正方形,再捏成长方形,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了,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我总是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说数学”指的是在“六环节课堂模式”中的“问”环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过程,通过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先说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的特点,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把这些实物获模型进行归类比较并通过讨论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区别,最后选派一些代表做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五、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图案设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的企业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在“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我号召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哪些,学生收集到了“地砖铺设”、“银行的利率问题”、“股市走势图”、“打折销售”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当堂检测-------让学生感受“成功美”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测”,这一环节主要是老师根据所学内容编制一些有坡度、有启发性、巩固性、挑战性的题目进行当堂测试,检测结果先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交流,形成一种团队合作的氛围,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然后,有小组组长汇报小组同学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这样也无形中渗透了小组之间的竞赛,从而激励每一位学生都努力为小组争光,因为学生已经通过了“六环节教学”的训练,对当堂知识基本掌握,所以,在检测中成绩一般都比较好,即使有点问题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使大多数学生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自己利用“六环节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一改过去的满堂灌,教师的一言堂等缺陷,把数学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乐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同时,也通过这种模式增强了师生友谊,创造了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业成绩和个人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内 容 提 要
课堂是一门艺术,我不能让我的艺术殿堂没有味道,没有值得回味的地方,没有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学习心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一、让课堂教学“实”起来
二、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四、课堂的活跃离不开教师的幽默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课堂“源头活水”的方法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定能找到这股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语文教师,若在语文课堂中用活语文教材,贯穿新课程理念;促活学生,回归孩子的世界;激活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必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模式。课堂是一门艺术,我不能让我的艺术殿堂没有味道,没有值得回味的地方,没有魅力!但是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光彩有是极其困难的。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把你所教的学科作为一种乐趣?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调枯燥的弊端,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学习心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一、让课堂教学“实”起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确立,必须牢固建立在学生学习语文习惯的养成和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备课要“实”,上课要“实”,各种教学措施要“实”,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
步应用语文的各种基本技能,为真实运用语文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阅读、写作、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和中外名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也有学者说:“最宽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语文学科内容的广阔性、体裁的多样性、语言的鲜活性、作品风格的差异性等,都不能靠老师一个人的简单传授,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的感悟体验。很难相信在课堂上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我们固然不可奉行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随意站立、走动,甚或可自由出入,但我们的课堂气氛至少应该是在不摒弃严肃、庄重的同时多一些宽松与和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是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创设者,是引发“主体”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是课堂气氛的“调色板”。例如:通过语文课上的教学朗读,激情洋溢的范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如果再配上情调和谐发展的音乐作背景,就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为强烈的情感氛围。如教学《傅雷家书两则》,可用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还有一些课文的学习,如《孔已己》、《变色龙》等文章的教学,如果能让学生在预习了解原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模仿人物的语气、语调、神情,学生的兴致会很高。再如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人物的角色,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 的话剧舞台”。如学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文章,可以让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自评的方式,学生扮演得有声有色,不但使他们的情趣浓,课堂气氛宽松和谐,课堂的教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人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倍增。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在学习《藤野先生》一课理解藤野这个人物形象时,我有这样一段表述:“昨天我们到了日本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礼节性的拜访了一下鲁迅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今天我们要和藤先生做一下亲密接触,探究探究他的为人。看看藤野究竟有如何的魅力让我们这位现代文学泰斗鲁迅在有生之年念念不忘。”这一段表述之后,学生都笑了,还在议论:“藤野又黑又瘦,还有魅力?”我接着说:“有啊,美丽无限啊!赶紧阅读课文,为藤野的魅力找证据。”这段话的独到体现在:“藤野究竟有如何魅力”一句话上。以往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会这样问:XXX是个什么样的人?XXX的人物性格是什么样的?从课堂效果来看,这句“藤野究竟有如何魅力”确实激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所以我想说:独到的往往受关注。而这段话中的“牵一发动全身”,则体现在“阅读课文,为藤野的魅力找证据”这一问题上,他串联了许多知识点,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从同学们对学习成果的交流来看,解决了这些问题:分析人物从事件入手,分析事件要抓住细节,选材要生活化典型化。这样的牵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做到优质高效。
四、课堂的活跃离不开教师的幽默
著名的大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便是幽默。”教学幽默可以是语文课堂教学多一份轻松,平添一份愉悦。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自觉地、扎实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知识的吸引力提高了,进而学习的效果也是高效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可以造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比如,开学初我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就设计了一段开场白,因为我比较瘦,又戴了一副眼镜。我就自我介绍道:“虽然我戴了眼睛,但是老师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你们(不歧视你们),我是这
个学校里最‘忧瘦’的语文老师。”学生们以为老师发音不准,马上纠正:“老师,是‘优秀’吧?”老师补充说:“是‘忧瘦’,因为我很瘦,担忧自己会再瘦下去。”学生至此恍然大悟,微笑起来。笑声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这就是仿词所起到的幽默效果。又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时候,有意把唐雎的话“否,非若是也”改为洋味十足的“No,不是这样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也使学生在笑中记住了这句话的翻译。——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对话是不可能用英语的,教师让唐雎说英语,是有意犯错,这一“错”,错出了强烈的幽默感,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增加了几分生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接受知识更快,教学效率会更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课堂“源头活水”的方法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定能找到这股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语文教师,若在语文课堂中用活语文教材,贯穿新课程理念;促活学生,回归孩子的世界;激活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必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