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学习与反思“生本教学”
杜林回一小学王玲
观摩名师巧妙的课堂预设,幽默的课堂语言,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无不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专家的风采。但真正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而是名师们的课堂中能真正的“以生为本”,能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思考,课堂中能情智共生,能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老师在课堂中抓住知识的难点,引导孩子争论,互相提问。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争辩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话题中去,不仅要搜集论证自己的观点,还要时刻注意对方的观点。为此他们就要去读书,并且要把书上的东西搞懂,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他们乐此不疲。争辩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较为明晰的结论,还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展延伸了。
(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
(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
(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几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就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
(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
(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
(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
(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借用叶谰老师的一段话小结一下我的听课感想:“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二篇: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朝阳沟中心学校 刘春莲
我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课前的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2)讨论过程中多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多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老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4)老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几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我想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1)认真备课,设计好前置性作业。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情况。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4)设立金话筒奖。为了学生发言不积极,我用评选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每发言1次记1分(多发言多记),一周一评,累计分多者可以获得金话筒奖。(因为刚开始奖的多一点男生5名,女生5名)。
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反思
朝阳沟中心学校 刘春莲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在上面积极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在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即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把学生引上课堂主体的地位,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本教育的观念正是迎合新课改的改革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理也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学生的帮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一讲到底的宿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改变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捷,生本课堂下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换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对生本课堂的几点反思。
一、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
生本课堂是从教师教、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真正的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甚至让位于学生,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讲,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教师不应该拿知识的权威来自居而是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和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同时教师要肯定以及鼓励学生的一些看法或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学生,比如在数学教学中会一题多解,要把学生当朋友一样让他们先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找出最好的解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教师的做法。而且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还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生本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二、从学生的“保姆”变化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过去教师然是学生学习的保姆。对知识的传授是反复演练,生怕学生没有听懂没有记住;对作业更是精批细改,唯恐有所疏漏。所有问题都一个人扛,从来不知学生心中的想法,更谈不上让学生去创新。生本课堂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和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应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的师生间互动,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取得满意的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自学的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使教师在传播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成为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伙伴”,从而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三、从“学”中来“教”
生本课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所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关系——“民主平等、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和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研究的发展。为此,教师应放弃“教师至上”的传统理念,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应当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教师就全身心地去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从而及时地引导、鼓励,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人,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珍惜时间和享受生活。其次,教师应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讲述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学习。在学习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任何一方都应积极地时刻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教师才能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互相促进。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而是每个学在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状态。教师参与到学习中来,从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再次,教师应做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尤其是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多样化,学生懂得的东西,教师未必懂得。那么,教师就应该“不耻下问”,走进学生当中,把他们所提的问题“还”给他们,和他们一起探讨,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并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与此同时,教师要诚恳、勇敢地向学生请教,大胆地吸收学生的“合理内核”。
这样,教师的那桶水在多股清泉地注入下,定会不断地“鲜活”起来,变得更清、更净、更甜。然后,师生共饮这杯甘泉水,相信事半功倍的奇迹会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学习中产生,那真正地教学相长也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很完美。
营造“以生为本”的课堂背景
朝阳沟中心学校 刘春莲
我认为 “生本课堂” 就是以生为本,为了学生发展的课堂,为了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许多成功的课例都十分注意新课学习前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学习新知时的心理环境布设,这是生本课堂背景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若学生的学习情绪高、兴趣浓,则课堂上积极主动,踊跃表现,思维活跃,课堂效率高;反之,则表现为消极被动,懒于思考,启而不发,课堂效率低。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背景这一环节的展示。
例如,优美的画面既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也是设计课堂背景的一种有效策略。上次我在执教《九寨沟》这篇课文时,在上课前先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九寨沟的优美的图片,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九寨沟来,把他们带进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童话世界。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对她们接下来的上课有一定的帮助。当然,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导入方式,比如上课刚开始,师生之间的谈话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也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上新课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竞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又能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有些感情色彩较浓的课文可用相配的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情节有趣的课文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等等。总之,课堂背景设计只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造“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
朝阳沟中心学校 刘春莲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否则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时候,在新课一开始,会很形式地对学生发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或者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等类似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以学生为本,鼓励他们敢想,看起来似乎是个好的开头。但是,纵观整个语文课堂,学生并没有围绕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来共同探讨问题,相反,是老师一直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如此被动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一味思考老师的发问,而自己不敢说自己所想的,更不敢做自己想做的。
生本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要敢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与碰撞,强调对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善于对同一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着力点应是学生主动地学习,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性,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三篇: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沙湾五中段素梅
我们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几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就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
1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四篇: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评选
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高城镇李官小学
岳兴琴
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走进新课程,走进生本教育,我们不难看到: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程的主题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过程,走进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堂价值,当务之急,教师必须敢于从课堂中的主角色的位臵上走下来,成为后台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大胆充分的演绎,丰富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4年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了高城镇,周村区,桓台县联合组织的小学英语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并有领导和一线教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评价。一上午的学习,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所展示的三节课都得以充分体现。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生本教育呢?我认真进行了反思:
一:让学生做小老师,老师做旁观者,倾听者,引导着
在‚同课异构‛ 活动中,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是令人欣赏。她在教学‚How to send an email‛时,并不是老师一边演示,一边教说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而是教师演示,有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把这个过程说出来,例如:老师用幻灯演示,点击‚Email‛,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个过程‚Click on ‘email’‛.再下面的过程‚Click on ‘write’‛‚write your message‛‚ Click on ‘send’‛全部
由学生独立说出来,并有学生教读,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倾听者,学生成了小老师。感觉非常不错。
而我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是包揽各项活动,生怕学生学不会,学不好,都有我来教唱英语歌曲,歌谣,教读单词,教读句子。这样被动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犹如蜻蜓点水般,印象特不深刻。自从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以及对优质课的观摩,我对我的方法作了改进。例如,在英语的课前热身中,我让学生领唱歌曲,chant,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依然唱得很好。唱完之后,再有班长或小组长领读单词。或者个人读,有其他学生仔细听准备给其指错误。由班长或组长点名xxx纠错。Xxx说:‚我听到他xx词读错了或读的不准,应该这样读(示范发音)‛。组长或小组长:‚好,请跟他读,还有错误吗?‛我看到之后,心中暗喜:真是个小老师!
再如,学生学习新单词时,有些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自学,跟家长朋友)学会了,可由他们来教这些新单词。这样不仅肯定了该同学的能力,也大大促进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总的说来,就是学生会读的,教师绝不再教,学生能答的,教师绝不作答,学生不能回答的,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作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思维更活跃,课堂参与更为强烈,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学生也自然乐于接受。
二、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
新授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授新知识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若一味的让他们读字母、单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欲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导演设计生动活泼的、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出色的演绎出老师导演的每个活动,寓教于乐。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课题为‚Let’s send an email‛。新课前的情景交际是这样设计的: A:I want to send an email.B:I’m not good at it.C:Let’s ask teacher.学生们说的非常流利,表情动作也很到位。当然,这是老师导得好,老师早就给学生们提供了剧本,让学生把剧情演出来,学生们也不负老师的期望,演得非常成功。由此引入新课,不仅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是‚一箭双雕‛!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开展‚千里传音‛ 游戏:教师把写有本单元重点句子的纸条,让全班学生念几遍。然后教师让每组最后一位学生看一张纸条并说:‚Go!‛该学生必须将纸条上的句子轻声告诉前一位学生,依次递至第一位学生听到句子并举手
表示完成。按照各组完成的先后次序,每组第一位学生说出句子。句子意思和结构都对的的2颗星,句子意思对但结构有小问题的,得1颗星。两者均错误的不得分。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游戏。而老师就安静的欣赏学生的表演好了。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以往的教学偏以教师评级为主,教师的评价即为终极评价,教师不当的言行往往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现在我们提倡的分组教学中更应该多提倡学生合作评价,共同营造‚同伴支持网络‛,各小组之间、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公正评价,在相互学习和评价中查找别人的失误之处,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这种坦诚公正合作评价的方式,能够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如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老师就运用了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老师运用的是‚星级评价‛方式(即在活动中以得星的多少来评价小组的表现),当进行完某个活动时,并不是有老师武断的决定该小组得多少星,而是有学生决定的。老师会问:‚How many stars?one or two?‛(说的没有错误且流利得2颗星,说的基本正确1颗星)当学生说出后,根据学生的评价得星。这样,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也凸显了评价的民主,公平性。
在生本教育里,老师扮演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激励者,合作者……将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真正的从主角色上退了下来,做了一个幕后导演。正如郭教授说的那样,教师应当是‚牧者‛,他把‚羊
群‛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的,自由自在的吃草,而他自己却在不断的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反思学习中做一个优秀的‚牧者‛与‚导演‛。
第五篇: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在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大家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同时在学习和教学中我思考了很多,收到了很多。
1、生本教育落到了实处
老师们在上课中都能围绕前置性小研究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抓住了生本教育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注重了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的表现和小组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能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很好的进行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学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方式多样。
3、关注了教学过程中和练习中的纠错
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学生自己进行自我纠错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提醒和引导。特别在练习中学生,关注了小组之间的相互检查、全班纠错。
4、通过学习我感觉到 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做出反应。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针对讨论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讨论的功能和作用,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首先教师对讨论目标的定位,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其次是启发与诱导相结合,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是保证讨论成功,充分发挥讨论的优越性,确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