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学习
通过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结合今天专家的视频学习和自己的体会,我感觉自己平时的教学有许多理念需要更新和完善,现简要谈收获如下:
1、新课程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我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某些时候课堂上把学生活动当成摆设环节,学生的活动存在应付现象。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后,我的观念有了大幅度地转变,学生的活动有目标、有内容、有方式、有评价,基本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活动规律,有实效性。
2、真正体现出探究的课堂,以往的课堂怕学生学不会,进行满堂灌,怕学生学不会,练习题的每个题都进行讲解,从而造成了一刀切,优生体现不出来,差生补不回来。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我转变了观念,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大胆把问题放给学生,大胆让学生来讲解、来辩解、来实验,课堂活跃了,学生不再拘束了,变得感兴趣了、主动了、积极了、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3、把化学引入生活。以往的课堂学习,基本上是以本为本,以教材为中心,为做题而做题,全然不考虑化学的利用价值。通过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我转变了观念,大量涉猎了与每部分教材有关的实用素材,重新进行取舍和加工,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把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进去,学生学习和练习时感兴趣了,知识有内容了,实用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化学不再乏味,主动性、积极性逐步提高。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困惑:
1、化学知识太零碎,学生学习层次不均,差别大,有时候一节课很难把握重难点知识。
2、教材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好界定,器材、场地所限,很难让全体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3、一节课40多分钟,学生水平不一,讨论、合作、交流的时间难以把握,经常出现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全部达成的现象。
4、有时候,学生的交流合作流于形式,不少学生在做与讨论无关的事,优生不帮差生,差生捣乱的现象也经常出现,甚至有不少学生在装样子敷衍老师,课堂实效性难以把握
第二篇: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教学体会
九年级化学新课改教学体会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或者说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者。因此,新一轮的课改就更明确更有力地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要放弃以前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对新课改和新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我们的教学。
下面是本人对初中化学课改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总结: 首先,转变了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发展、生活、学习的最佳环境。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管理者、讲授者、解释者、评判者,现应转变为组织者、指挥者、咨询者、服务者、合作者、协调者、促进者。教师角色转变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教师的负担,责任是:研究教材与学生生活、学生发展三者关系,全面把握学生在学习时随时产生的需要和心理变化。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映教师的教育思想。例如:教师课堂上常说的语言:“你给我读”“希望同学配合”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学生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育是社会性的问题,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还应该对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唯升学为目的。争取让学生学到真正对自己有帮助有充实感的知识。因此,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外,还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用教材、备学生。
新课改与新教材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显然改革是看到了问题,初衷都是想更好,更好意味着更大的努力,这也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教学开始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使用新教材后,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逐渐开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的备课更注重“备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挖掘课程资源,千方百计组织好探究性活动,全程性地、多方面地评价学生,所有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转变了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从化学实验教科书中也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从教科书随地可看到“活动与探究”的字样,给出活动形式,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三方面:社会实践、学生生活、教材。问题的提出,倡导学生提出,制订探究问题的方案:学生制订、教师制订、师生一起制订。探究形式:讨论、调查、查资料、实验、交流、思想归纳、应用。
与学生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成为我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这种有活力、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不论是在知识的记忆方面还是在理论的运用方面,都比原来提高了效率。例如:在学习第八单元第一节内容时,主要采用的是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联系生活实际,举出许多有趣的例子。有的学生说在青铜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武器、生活用具都是用青铜制造的,因为青铜有耐腐蚀的性质。还有同学说在八九千年前就发现了金,因为它在自然界中是以纯金形式存在,那灿烂的金光容易被人发觉,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这也说明金元素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常温下以单质形式存在。诸如此类的讨论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将知识掌握了。
我还注重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课后小结,传统的做法是“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而我现在的问法是“本课研究什么内容?从这些知识中你想到了什么?”“运用这些知识你想做点什么?”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学生会信口开河地说一通,因为课堂时间比较少,学生很难做出让人满意的回答,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提问还是很有价值的,很科学的。它是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让学生展开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下今后乃至一生都想来回答的问题。智慧的火花往往是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的,这也许是学生通向成功道路的关键一环。
2012年元月4日
第三篇: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体会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体会
摘 要:新课改的实行正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科教学有了新的体会和经验,本着学习的态度,作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 改革 体会
化学是初中学习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到知识的神奇,物质的变化和奇妙的变化。新课改让我们广大教师学习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思路,将知识更加立体,更加趣味性,更加柔和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受和体会:
一、融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每接一届学生的第一节课,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在课堂上叫我黄老师,课后可以叫我姐姐,如果你们认为我还年轻的话,可以叫我黄小姐。如果你们讲绅士风度,可以叫我。总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还将陪你们一起慢慢长大”。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尽力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与大师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课堂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善于思考,敢于发言。[1]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培养的主阵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其结果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思维训练。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模式顶层设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强调以?W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生成为主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课堂训练为核心。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通过课前导读、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五个环节,将“学”和“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教师的教变成一种指导,一种对话;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其结果是课堂活了,学生笑了,老师轻松了。[2]
三、化学生活化―――新的兴趣增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我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把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豆腐为什么不可与菠菜一起煮?为什么在菜要出锅时才加盐?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怎样防止食盐潮解?怎样轻松清除水垢?为什么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记得有一次在讲稀释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热量知识点时,我就给学生放映了一段中央二台几个工商人员与一农村卖农药的老板发生争执的视频。老板给他们几个泼了浓硫酸,那几个工商人员惊慌失措,居然跳进路旁的池塘中想洗掉身上的浓硫酸,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7%,学生看得目瞪口呆。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不仅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师―――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元素符号、化合价的口诀、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等。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将成为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以化合价的学习为例,之前我是教学生先背口诀,再教他们如何应用。后来我发现有的学生口诀背得很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现在,我是先引导学生应用。等到学生熟练运用自如后,再去背诵口诀,结果教学效果好多了。在讲固体溶解度时,传统教学强调概念中的四个要素反复讲解,十分详细,并配以相应的例子说明。但在应用过程中,学生总是想起这个要素,忘了那个要素,让教师十分头痛。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在已学过溶解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比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我以生活中熟知的白糖和食盐为例,问学生二者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用什么实验来比较?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得十分热烈,很快就把概念中的几个要素说得清清楚楚。由于这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学生自己实验思考的结论,所以他们掌握得非常好,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不同的教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互动过程,它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就一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幸福教师,又幸福学生。[3]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旺金.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2]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饶??.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年01期
[3]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杨孝华.中学时代 2014年21期
第四篇:通过此次新课程改革培训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沿河第四中学:谢强
通过此次新课程改革培训,真让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同时,也让我在反思我们以前教学方面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传统教学,用石绪军专家的所说,我们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特别闹热.,津津乐道,可以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我们的学生却无动于衷,结果是事倍功半,对牛弹琴,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必须得改变一下。
面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气候,以及学校多次提出要进行教育改革,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要真实的行动起来,充分的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把它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去,努力探索!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国教育的将来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当前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就是怎么改的问题。高效课堂突出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就是要求教师交出课堂的权力还于学生,实行一次角色的转换,即由以前的教学的主体变为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目前,让我非常纳闷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去探究性的学习?该怎么去上才算是打造高效课堂呢?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写好导学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这一环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整个高效课堂可算是起到一个龙头的作用,整个课堂就是围绕它在旋转,然后就是如何去引导学生怎么自主,怎么合作,以及怎么去探究,与此同时,它也是让我们教师非常头痛的问题,即就是如何去写好导学案?如何设置问题?怎么引导?这就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值得去探索的一个问题了。
2014年4 月28日
第五篇: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
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
教学的做法
怀化市洪江市双溪中学 吴吉瑛、黄幼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要面临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本文就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力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形要求下如何才能满足新课程化学教学的要求,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我结合多年从事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通常要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培养的是部分高分低能的“尖子生”。所以,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转轨,即从传授知识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向培养能力、挖掘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在教学评价上,从某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向看学生智力状况达到的层次转变。在教学质量上,从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优劣来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教育质量观向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在教学主体上,从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明确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中,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用品设计出能完成课本中探究问题的实验,这种方法比单纯讲习题的方法要直接而又让学生明白。如夏天天气热,我们指导学生自制各种味道的汽水,并要求每组同学根据自制汽水的特点写一句广告词,评出最佳广告词,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适应生产和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胆改革实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革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各种媒体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更新了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去。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在45分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适当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势在必行。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由我们化学教师自行设计,或搜集相关的多媒体素材电脑动画辅助教学。在化学实验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裂、有害气体溢出等现象,现场实验不安全,而这部分内容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通过视频音频图画音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剌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有时候,我们在教微观领域内容时如分子原子内容,或者碳还原氧化铜时,要让学生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并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一个难点,运用flash化学教学软件,学生就比较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
四、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化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大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
例如催化剂概念的学习,先让学生设计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实验讨论,学生可能得出两个观点:一是二氧化锰是反应物;二是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方,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展开探索,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和评判,经过实验验证,事实胜于雄辩,经过验证,胜方欢呼雀跃,败方心悦诚服,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像化学的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制取、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许多化学实验等,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更要使学生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是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根据化学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三个方面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给予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的化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理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课堂指导
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参入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弄清本节课的目的要求,二要在注重资料收集,部分学生在收集、分析资料时,工作不够深入,只是利用网络或图书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有些学生热情很高,但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到最后结论的得出,都是家长代办,削弱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三是积极参入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懂的地方及时得到同学的帮助。四是听重点及教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及时把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提升。
3.复习及作业巩固指导
指导学生一定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使条理清楚,字迹清晰。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