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01班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301班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王志明
本学期我任教303 304班数学,因为从一年级带班上来,对于班级孩子的脾性比较熟悉,教学方面已经较好的磨合。但由于我个人身体特殊因素请假了将近一个月,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并且非常担心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回校后的教学和复习期间,我尽量查漏补缺,辅导差生,鼓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的成绩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也基本保持原有水平。现对本学期两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作简要分析: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的)解题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3、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4、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5、进一步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200723阅读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以来主要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在老师的努力下,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较好的基本技能。大多数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答题比较细心,例如,题中的单位换算、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填单位名称;计算中求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按要求画图形和设计图案等,都完成较好。现对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在解答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目时,有的题中单位不统一,学生只顾着考虑计算方法,却忽视先要统一单位;再有就是题目计算完之后,单位带错,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混在一起,造成失误。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判断题、应用题上,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学生对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没有分析出信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能综合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进而没能正确思考解答。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有不少学生出现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二、主要原因
1、平时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造成学生审题、计算不细心。平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训练不够全面、扎实。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照顾还不够,所以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
2、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有的学生 属于确实不会做,而有部分学生属于没有认真审题,没有真
3、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手段单一,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完成。
三、反思及改进措施: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正弄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导致出错。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马坤大坪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赵帅
一、试卷分析
1、测试结果汇总:
参考人数18及格人数4 及格率 21%。最高分79分。
二、主要成绩
1、基本知识
从试题数据统计可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不够扎实,也就是基础打得不扎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填空和选择是期中测试中出错较多的正确率达70%,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后,我从理论上、感情上进行训练,使学生真正加以理解、掌握、期末试卷中学生正确率比较高,不过还是不少学生丢分。
3、学习习惯良好。
从全班整体的试卷中,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生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当然,看到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存在问题。
三、存在不足
1、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不够透测。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及应用题得分率相应低些,其中部分学生分析不认真,导致了错误率较高。
3、学生应试能力差,审题不认真观察较重。
从试卷出错的现象来看,审题仍存在较大问题,马虎的现象,虽然比期中有改进,但仍是本次存在的问题之一,坚式计算题、甚至是口算题、应用题中的最后一题
提出问题并解决,虽然提出的问题正确,解决正确。但学生脱离母题的现象较严重这与学生审题心态有很大联系。
4、学生学习水平造成两极分化。我班学习水平差距形成两极分析有鲜明的趋势,优等生的潜力越来越得到开发展现。他们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善于合作、富于想象,敢于否定,而弱势学生只有被动的看,被动的学,长此以往,两者差距日渐明显。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弱势学生成绩出现了“越来越下降的”现象。
改进措施。
1、立足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生学习方法,该积极放手,在40分钟的课上关注学生的吸收理解,应用能力,从点滴中训练学生审题,应变能力。
2、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审题习惯,细心习惯是导致失分的重要原因。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它将使学生受备终生。因而,今后坚持“补心”与补课丰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展。
六、今后命题建议。
数学试卷要更加科学化,体现人文化,减少客观命题和教材的死知识,增加阅读量,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开拓学生的视野。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高岭镇中心小学2013年秋季五年级数学期末统考
卷面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年级应考人数165人,参考人数165人,参考率100%。优秀率56%,及格率86%,平均分77.6分。这次考试,学生能在检测中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也是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真实反映。
二、卷面分析
这次数学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面,难易程度适中,考查知识覆盖面广,题目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如实考核出学生对数学知识地掌握情况。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的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具体检测情况如下:
第一大题,填空题含9小题,考得最好的是第1、第2、第3小题。学生只要失分在第4、7、8、9小题。尤其是第9小题,约有60%失分。第4小题失分的只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第7小题是学生不会从身份证号码中找出其出生日期,并按这个身份证号码称呼他为谁或谁,大部分学生不会称呼,并且不知道这个身份证号码是男性或者女性,如:有的填“小明、小姨、姑妈、小弟、小妹。”而正确答案应该填“大伯、叔叔”。第8小题,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求面积和斜边上的高,求斜边上的高约有86%的学生失分,原因是计算马虎,有的不会计算,乱填或者不填。第9小题判断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填写正确的学生约占20%,大部分学生只要错在填写等式这一方面。学生不理解等式还包含方程,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概念模糊不清。
第二大题判断题,共有5小题,占5分。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和第5小题,这两道题都是概念题,说明学生对概念不理解。
第三大题,选择题,共有5小题,占10分。此题考得比较好,有94%的学生获得满分。失分原因是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综合运用不理解。第四大题,计算题,共有4小题,占25分,第1小题直接写得数,约有90%的学生计算正确,少部分学生错在第①题和第②题,第2小题脱式计算,要求能简算的简算,约有85%的学生计算正确,其余学生不会计算而失分。第3小题,解方程,部分学生错在第②小题,解答此题不能根据天平平衡道理来解答,而要根据减法的关系式来解答,是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少部分学生不知道减法的关系式,而写成“0.5x=2.76+19”。第4小题列式计算,此题失分较多,大部分学生列式错误,少部分学生列式正确而计算过程错误而失分,只要原因是有的学生对一些数学术语不理解,如“的和”“的差”“的积”“的商”等。如第①小题“3.25加上0.87的和乘以5减去0.84的差,积是多少?”大部分学生都列式成“(3.25+0.87)×5-0.84或列成3.25+0.87×5-0.84”而正确列式应该是“(3.25+0.87)×(5-0.84)”。
第五大题,实践与操作,含有2小题,第1小题观察图形,要求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约有90%的学生能正确完成。第2小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使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约有60%的学生画错。只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空间想 像能力,没有想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不是很容易地画出来了吗?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共有5小题,占27分,此题失分较多,每一小题,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如第1小题,求“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才能将这些苹果全部运走?”这题应该采用“进一法”求出结果,而有的学生采用“四舍五入法”。第2小题,应先求出第二周做了多少套童装,再用总米数除以两周共做的套数的和,而大部分学生求出第二周做的套数后,直接用总米数除以第二周做的套数,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第4小题,问题是“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学生都会求出平行四边形广告牌的面积,然后用面积除以0.8.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第5小题,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对这种类型题可能训练太少,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列式错误而失分。
三、建议和要求
1.建议任课教师对后进生加强辅导,不能让他们成为边缘学生,努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2.加强对综合运用题 的训练。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6.重视概念的理解并背诵。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石嘴山市第九小学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体系,出题全面,题量适中,难易适中,紧扣课标要求,重视基本知识,题目形式多样,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也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才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学生答卷分析:
1、填空
本道题考核了学生的数感,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掌握的很好。但在第六小题上:估计一下,林老师每分钟跳绳197下,3分钟大约跳绳()下。有20%的学生出错,失分较多,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审题能力差,凭感觉、经验较多,认真分析较少,意识淡薄。本来是一道估算题,因为马虎算成了准确结果。
2、判断题
本部分涉及面广,着重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误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概念和难点问题的理解上,学生还是比较模糊,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强化,但仍不乐观。如:第四小题: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有65%的学生出错,失分最多。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对平均分的概念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是学生缺少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通常看题只看一遍或只看一半就盲目“下手”,导致丢分。
3、选择题。
本题考核学生的知识面较为广阔,其中第1、2题学生失分较多。原因有两种:一是:对第1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200()。此类型的题平时练习有长江、黄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等,学生对这些题产生模糊混淆,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说明学生平时接触的这方面知识过少,阅读面窄,产生记忆混淆与课外知识欠缺现象。二是:思维上有限制,不能够正确做出选择。考核了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题:告诉绳子的总长度和两次分别用去的长度,求现在绳子的长度比原来缩短了多少?90%的学生就搞不清楚问题到底在问什么?搞不清楚题意,不能反复读题、审题,理解题意,就胡乱猜测选择,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去认真读题了,认真思考了,但仍没有弄清题意,搞清问题,导致做出了错误选择,这些学生选A和B两种答案的较多。
4、计算(包括直接写得数和用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动手操作)。
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多,考核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这里的计算准确率较高,失分率较少,说明我们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用竖式计算学生完成很好,能准确计算,数位对齐,书写
工整,做到进位退位,致使准确率提高。85%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没有失分现象。但有15%的学生仍存在错误,有抄错、漏抄数据、看错符号、不进位不退位的现象,原因是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计算不仔细,运算正确率还是比较低。另外还是学生不良习惯造成错误较多。学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随意性大,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或得数写错等。还有部分学生计算时不摆竖式、直接口算、计算好了之后没有及时把计算的答案写到横式上出现了一些错误。
计算题的第四小题列式计算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年级中有17名学生漏做此题,原因是:
1、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马虎大意,还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错误。
2、试卷分布密集,尤其是此题显得有些拥挤,没有留给学生答题的空间,导致一些平时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更容易漏题。
画一画,涂一涂,看图列式,准确率比较高,基本没失分。钟表的考察知识要求学生既认写时间又算时间段,有26%的学生在认识时间上出现错误,相应的计算时间上出现一连串的错误,失分也较多,原因是部分学生对二年级所学知识认识时间存在遗忘现象,在复习时教师也忽视了加强学生在对钟表认识的训练,光单纯的进行时间段的讲解与复习,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5、解决问题
本题共7道,从卷面上看,内容较灵活,做题的细心程度,失分的学生都是不能认真理解题意的学生,也考察了学生养成没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个别学生没有加单位,导致了失分。分析、判断能力差,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有的学生不认真读题和根据题的意思去审题来确定解题方法。在答题过程中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如:解决问题中的第5题,学生在解决第一步问题的时候都比较好,可是第二步问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去解决,有部分学生就没有仔细分析、没有认真读题、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就去做题导致出现比较多的错误,失分比较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不够,自主解决问题的经验缺乏。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加强。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认真检查、学会倾听、善于动脑筋分析和思考的好习惯。加强“诊断”练习,采取奖励与惩罚并用的方法端正学生做题的态度,提高正确率。
2、加强学生对应用题的读题、分析、理解、比较、综合的应用以及题型的变换的教学,始终注意通过直观教学和引导学生操作,揭示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掌握好解题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要营造和谐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4、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5、针对差异,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辅导,分层次布置作业。根据学生认识的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认识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6、深入钻研教材,参加各种教研和教改活动,把握住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课堂上有详有略,力争留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思维,鼓励探索、研究、创新,为他们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