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学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学的提高
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在课堂上对几分之一的含义和1/2与1/3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讲解,学生当时也懂了,但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发现学生答错的情况很多。课后我对我班学生进行了访谈,他们说了说自己的想法。1,、对于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师强调“平均分”,我们也懂了,但是做题时就忘了。
2、关于1/2与1/3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总结规律后强调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但是做题时我们就又搞不清楚分母大的分数到底是大还是小。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就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对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对知识没有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关。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我想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强调结果的运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再教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几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总结出知识和规律,学生学的快乐,也体验到了成功感。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只有个别学生答错。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的成与败,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教师在反思中逐渐对新课程的理念加深了理解,有利于课改的进行,并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真正含义,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
第二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在反思中收获
大黄乡教育办公室 杜永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依凭其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适应教师“学会教”和学生“学会学”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解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教学反思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以理解为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所改进和提高。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笔者就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中不断提高自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对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大黄乡实验小学的杜永老师在教完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后,按常规上习题课: 有这么一道题:做同一种零件,师傅2小时做15个,徒弟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不一会儿工夫,学生都列出了:师傅15÷2=15/2=45/6(个),徒弟20÷3=20/3=40/6(个),45/6>40/6,所以师傅做得快一些。学生列的算式我给予了肯定,正当我准备练习下一道题时,平时喜欢动脑筋的学生甲站起来:“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做,不过我不能列算式。”“不能列算式怎样判断哪一位做得快一些?”我打断他的话,众学生也点头称是。“可以,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学生甲也急了。我心想:不列式怎样判断?好,看他有什么说法。于是我说:“好!你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甲自己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边说边写:“我是这样想的:我把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6小时做成45个;徒弟3小时做20个变成6小时做40个。这样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师傅做45个,徒弟做40个,当然师傅快一些。”
“哦,原来他把两人在不同时间内做不同个数零件,转换成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个数的零件,还真的不用列式也能判断,很有新意。”我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
“老师,我也有另一种方法,我是这样想的:我把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8小时,徒弟3小时做20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9小时,他们做同样多的零件师傅用了8小时,而徒弟用了9小时,当然是师傅快一些。”学生乙受到启发有了新的发现。“哦,他从另一个角度想的,把两人在不同时间做不同个数的零件,转换成做同样多零件需要不同时间来判断的,不错,也有新意”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解法”学生丙的话打断了掌声,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学生丙径直走上讲台,自己动手列出算式:2小时=120分,120÷15=8(分),3小时=180分,180÷20=9(分)师傅快一些。“怎么回事?你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我用不相信的口气对他说。“我是这样想的:120÷15=8(分),这是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180÷20=9(分),这是徒弟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他们做一个零件,当然是需要时间少的就快一些。” “可以吗?”“可以”学生大声说。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一片掌声。
可以想象课后学生肯定会意犹未尽,还沉浸在刚才浓郁的课堂氛围中。应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练习课。但留给我们反思的地方却很多。课前教师也许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该如何吸引学生,却在学生不经意的抢答中改变了这节课,这是我这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是未曾预料的,如果这节课老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其他的题,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循环了老路,课堂会按照教师的预想发展下去,无非是千篇一律的教学。
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众位老师都对执教教师的“等待”赞口不绝,更对自己的教学展开了反思。可以想象在今后的课堂上,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更多的老师选择等待,会有更多的学生站起来,会有更多的掌声在课堂上响起来。
二、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完善教案
作为一个常年在第一线“教书”的教师来讲,每个人都有一笔丰富的教学财富,那就是一个个成功或者失败的教学案例,这笔财富运用得当,及时抓住,将一生受用,如果不去认真把握,那就将与这笔财富擦肩而过,白白丧失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身教学设计、学生反应、教学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能使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大黄乡实验小学的吴凤军老师撰写过这么一篇教学案例:
连续几年教九年级的数学课,习惯了沉浸在解题、出题、编题的氛围中,对一个个难题的解决教师是乐此不疲,学生也习惯了在题海中寻找解题的乐趣,每一次看着写了满满一页的答案,常常是内心愉悦,成就感油然而生。当我在新的学期去教起始年级---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时,看着自认为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习题,欣喜了一阵,不必再为难题而苦苦思索了。而当我课后看着学生的作业时,傻眼了,“这么简单的题学生都不会?”。现状迫使我去反思教学的过程。
在“分数与除法”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分数的认识,为便于学生理解,我预先准备了两个圆形的纸片(见下图),在折纸的过程中认识了1/2,1/4,课堂反馈学生掌握较好。把圆形纸片看作一块蛋糕,分给两个人吃和分给四个人吃,每个人吃到的蛋糕是1/2和1/4,再次巩固了分数的意义。但是在作业的反馈中,填空题“一根绳子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学生的回答错误率高达75%,提问做错的学生,回答是:究竟是8÷5还是5÷8我搞不清楚的。提问答对的学生: “对是对了,不过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显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模棱两可,模仿成分居多,理解不足是导致出错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六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思维差别很大,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形成逻辑的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当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动作思维。认识到这一点,在后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段60—100厘米长的绳子,预先量出绳子的长度,然后设计了以下几个操作:
⑴ 是怎样量出绳子的长度的? ⑵
如果要你把它平均分成2段,怎么分?每段多长? ⑶
如果要平均分成4段呢?
⑷
分成8段呢?除了分好后测量以外,还有什么办法? ⑸
又如何平均分成3段呢?每段长多少?
通过操作和计算,学生对这一题形的掌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后来的练习中。出错的人数仅2—3个。之所以学生掌握的较好,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反思,适时地改变教学的策略,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自我的否定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反思是优化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活动更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优化活动的有效途径正是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让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
一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两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当课堂真正归还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教学反思,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情景设臵——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分享快乐”的教学风格。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通过教学反思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人文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关注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开全开足了全部义务教育课程。而且大力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由此,激发了学校活力,提升了师生境界,促进了学校和谐。不仅使教学成绩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德州市组织的学生创新作品比赛中,我乡王浩同学的作品“苍蝇诱捕器”获一等奖。在齐河县教育局组织的课本剧表演和学生主持人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四、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进行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进行的反省与审视,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
在08年全县教师说课比赛中,我乡总体成绩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我们深刻认识到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平时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于是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听报告、看录像、临现场、促学习等各种有效手段,使老师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快在2009年的齐河县第二届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五名的成绩。且杜永老师、王孝娥老师说课成绩分列全县物理组和语文组第一、第二名。
在2009年全市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代表我县参加的我乡白希永老师最终获得一等奖。2008——2011年初,我乡先后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著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有40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
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教学,收获洞见;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学生,解放教学;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自我,提高素质。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今天的反思。
反思昨天、感悟今天、精彩明天〃〃〃〃〃〃
第三篇: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范文模版)
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摘要:
知识在一次次反思中更新,教师在一次次反思中成长。一名教师如果能在每一节课,每一课时中,经常反思课堂得失,整理教学思路。那么他就能发现真知,在普通课堂中有新发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提高,怎么发展?一直以来都在探究,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那么教学经验是什么?教学经验是特定形态的知识。知识可以分为缄默知识和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有相当一部分是缄默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主要指实践性知识,即个人的体验,所思所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经验的养成可以是几年,也可以是几十年,那如何加速经验的积累?如何加快教师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教学反思着手,不断地在反思中增加经验,在反思中不断发展。
1、何谓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2、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由于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因此,它既要求教
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其次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通过多种途径,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
3、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4、教学反思的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②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5、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四种:
①内部自我对话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是短时间内,比如一堂课上,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及时反应。
②外显自我对话方式:主要通过培训、写教学反思日记表现出来。③同事讨论:通过教师间的协商与探讨、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
问题。
6、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实施
①课后反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青年教师非常重要;
②单元反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月后反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作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④期中反思 :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这样实施教学反思:首先让教师对本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在文本的“问题集锦”中;然后选出本周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流程,简单地填写在“教学流程设计”中;第三部分是让教师先取自己本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第四部分是反思一周中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第五部分是理论结合实践,谈清楚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以上五部分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反思缺少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这种评价与反馈有教师自我的、有来自学生对老师的,于是,我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虽然这样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是有我们对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再加上不断的熟练,相信它会大有用武之地。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青年教师通往优秀教师的道路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总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反思的过程,即是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四篇: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
为了培养一支思想品德优良、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精于教书、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善于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为目的,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为构建优秀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一)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敬业、勤业、精业”的教师队伍后备力量。
科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敬业、勤业、精业”为主题,开展“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以学习讨论《教师法》、《教育法》、《职业道德修养》等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二)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建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平台。
把提高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作为培训的立足点,强化青年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改革的认识,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工作;以“以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新老结对子”等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带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促使其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积极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铺设实践和进修学习的平台。
三、具体措施
1.岗前培训。为了使新教师适应新环境,了解学校,融入学校,尽快完成身份转换,顺利地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学校应对当年补充的新教师集中进行培训。以“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实事求是的学术品德教育和团结拚搏的团队精神教育为重点,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帮助他们学习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现状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申请、研究生培养、人事、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尽快熟悉学院、学科情况。
2.教育理论学习。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班,主要内容为:《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 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学习。
3.教学能力培养。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法活动、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相应的教学岗位职责要求,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教学方法,熟悉教学内容,学习授课艺术。
各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学示范课,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规定在一定的时限内要组织一次全校教师授课竞赛。学校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学校举办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各校均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
4.科研能力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应拿出一定的科研资金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
5.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了进一步更新、拓展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学校可制定一些评选奖励措施,通过跟踪培养,引导他们在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创新研究。6.外语培训。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措施
1、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
2、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
3、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4、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象带、参加教学观摩和到外地参观学习。
5、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不断讨论、交流、总结,以求共同提高;学校要布置适当的听课任务。
6、教研组里要有比较浓厚的教研气氛,每学期要有教学成果。
7、用大约三年时间,使新教师达到基本的任职要求,并从中发现优秀苗子,形成新的教学骨干队伍。
8、开展“传帮带”活动,通过业务渠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
9、学校要派专人从事收集最新教学资料、教育教改信息,并整理保存,供学校和教师学习研究之用。
10、教研组每周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学校每两周组织业务学一次,及时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动向和教育方法。
11、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12、建立学校业务考核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按照考核标准,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存档。
13、检查内容:
(1)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五项24条要求。
(2)课堂教学。包括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应变能力五项18条。
(3)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基本功、编制试卷、指导第二课堂、教育教研、统考成绩五项。
14、检查考核办法,由学校教学部门组织考核,考核结果要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15、制定奖惩措施,业务能力和业务成绩要与个人收入挂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当今社会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市民素质的竞争。而人才资源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水平、教师的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行,对教师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有效机制,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建立有活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尽快提高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锻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基本观点
重学历更重学力,重理念更重行动,重个人更重团队,重眼前更重未来。
三、发展目标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应确立“有效学习、适时发展”的理念,掌握新一轮课改所必备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能力,有高尚的师德、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学生、勇于奉献。教师还应具备广阔的视野,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
四、具体内容 ㈠、专业知识
教师要饱学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等,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面对新课改,教师应具备:
1、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
2、具备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
3、新增教师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职教师学历在“十一五”期间95%达到大专水平,45%达到本科水平。
㈡、专业技能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要具有学科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成为学科教学方面的能手,教师应具备以下技能:
1、信息运用能力: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吸收存储与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并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利用最新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目的,同时还应具备信息时代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职业特殊能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个案研究能力;筹划组织能力。
3、教育科研能力: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运用课题带动的策略;注重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找不同的教育 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
4、创新反思能力:反思目标的适切性;反思过程的周密性;反思问题的针对性;反思行为的可行性;反思结果的成效性。
5、教学实践能力: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能力;理解把握及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灵活、智慧地运用教学策略、方法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掌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的能力。
㈢、专业情意
专业情意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认知认同程度,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和奉献精神。教师应具备:
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珍惜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2、教师要增强教育的使命感,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3、教师要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4、教师要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5、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五、保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学校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
㈡、做强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根据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到:
1、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探索教研组管理和教研活动的创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完善教师文化结构。
2、确立培训专题,发挥教师论坛的作用,探讨教改策略的有益更新,点燃教育创新的思维火花。
3、切实合理用好教育资源,如利用校园网及时吸纳最新信息;依托社会各方资源为教师培训提供物质及人力支持;
㈢、完善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帮助优秀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起好引领作用。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把此项工作列为教师晋级、评聘任用、选送学习、提拔干部的必要条件。
㈣、加大经费投入 ㈤、提供多元保证
为保证教师的有效学习和适时发展,我校实行“六多”的学习培训机制:
1、多方法:自学和组织学习相结合;
2、多时段:学期内学和假期内学相结合;
3、多形式:教研组学习和集中业务学习相结合;
4、多内容:规定内容学习和自选内容学习相结合;
5、多渠道: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
6、多层面:学历培训和职后培训相结合。
第五篇: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明确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看,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习和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论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把反思界定为:“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提出了“反思”的五步:(1)觉察问题情境;(2)澄清问题;(3)提出假设;(4)形成推理;
(5)检验假设。杜威的思想作为教学反思的一个理论依据,为我们理解教学反思提供了基础。美国学者萧恩强调了反思与实践的关系,倡导反思应是一种“实践性反思”,并根据反思与实践的关系,提出 “行动中反思”和“对行动反思”两个概念,将反思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加强教学反思内容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形成专业意识和品质
2.1 反思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正确导向
教育理念反思主要是对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思。发展的教师, 应该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这是对新课标下教学理念学习和反思的必然结论。
2.2 反思教学-学习过程,促进教学相长 [2][1]
《礼记·学记》中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展教学反思途径,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1 撰写教学反思录,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长年累月,水到渠成。其次,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提炼。教学反思有其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掉,甚至捉也捉不回来,想记录的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可以对一堂课或一课书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作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经常及时地记录所感所思。教学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时间上看可以“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一个阶段考试后,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还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3.2 同事间观摩讨论,确保教学反思及时有效
了解同事的感受也是帮助教师反思的有效策略,而且同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专家专业化点评,摒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倡导深度的反思分析和交流,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做一个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的新生代教师是当前的必然要求。
3.3 擅用先进信息化工具,加强教学反思交流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时期,各种信息化手段丰富了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手段。在学生积极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教师应首先做到利用先进信息化工具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排头兵和领路者。通过电子邮件、博客可以将人们的观点进行及
时、准确的表达与交流。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形成的文字材料或者将课堂全程录像发表在博客、微博上,阅读者的留言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反思得到升华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