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1摘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幼儿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会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的。经过研究分析,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从而开拓思维,提高反思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反思的契机,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反思的水平。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二、营造轻松的探讨氛围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与理解,都需要有同伴与之真诚交流。然而在大部分幼儿园,管理层习惯对教师进行命令式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教师情绪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与教师研讨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幼儿园相关部门应当学会尊重并聆听教师的心声,引导教师说出自身的想法,鼓励其挖掘自身潜能。指导者应当学会转变观念与角色,努力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探讨氛围,帮助教师缓解情绪,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重视教育记录工作
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是反思的全过程。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达成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有助于教师快速地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若记录不详细,反思就没有事实依据,无法指导实践。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记录工作。在幼儿园中,应当让教师定期做教育记录,使其对幼儿的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日后研究。
四、加强教师对反思能力的理解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的教师愿意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幼儿园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定期进行研讨,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并及时付诸行动。这种方式能够对教师的内部动机形成冲击,激发其自我成长的意愿,帮助其认识到反思对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反思。
五、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教师逐步完成对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探讨。这些内容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当教师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时,就能够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深入的分析。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当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时,幼儿园应当加大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协助教师解决难题。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幼儿园应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另外,应当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成果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幼儿的日常状况与发展水平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六、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幼儿园管理层应当创建合作式的情境,为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搭建平台。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作为教学研讨及反思的主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阐述,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获得新的收获。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研究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取决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而教育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思与实践的开展情况。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带领教师学会反思,使其不断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成为研究型及反思型的教师,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运颜.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xx(10):170-171.[2]蔡秋美.幼儿园备课审阅工作的调研与优化[J].新校园(理论版),20xx(4).[3]郭秋容.“城乡师徒结对”模式下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xx,2(14):34-35.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2我园幼儿园教师教学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协商每位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为一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教学岗位,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幼稚型幼儿园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协商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时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规范,最后由幼儿园教师教学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偏重,比如:
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
二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
三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在二级幼儿园教师基础上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示,制定有效指导战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我们在指导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身的工作写反思笔记。幼儿园教师教学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幼儿园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协商的?”为了防止讨论结果的空洞、笼统,我们会为一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发现他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然后幼儿园教师教学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幼儿园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
在结合幼儿园教师实践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计划之前,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幼儿园教师教学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自身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假如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研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假如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幼儿园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幼儿园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幼儿园教师教学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考虑、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
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假如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幼儿园教师教学再自身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协商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生长离不开对自身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和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身的生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一起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1.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随机教育中,他的行为都应该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因此以目标为引领,可以协商我们确定反思的空间。在实施行为之前,这个目标是幼儿园教师预设的,是期望能达到的。但行为实施之后,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不相符。无论是哪种情况,实际与预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别,这就构成了我们反思的空间。
2.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长是反思的两个方面
活动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映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幼儿发展状况,一个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以预期目标为动身点,并回归于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反思活动,可以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生长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资料、同伴以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研究幼儿的能力: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研究学科的能力:是否能掌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和其发展线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身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结合目标的制定和对达成情况的分析展开的层层深入的.反思,不只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考虑如何更好进行活动设计和指导战略的制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还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分析自身行为的闪光点(比如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指导战略以和瞬间发生的教学灵感等)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在螺旋式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中不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目标、战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个重点
反思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反思都要有具体的落点。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生长的行为、现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与目标、战略和效果有关的可以涵盖其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目标、战略和效果可以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
(1)反思目标,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掌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
因此活动后对目标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对领域关键概念掌握和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的了解是否适宜、准确。而通过对目标的不时反思,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的能力。
(2)反思战略,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活动中指导战略是否适宜有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论如何复杂都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战略的制定要符合、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另一个是幼儿园教师教学应具备将头脑中预想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能力。
做到前一点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学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到每个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的,这是建立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个案观察。所以站在这一层面来反思活动中的战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认为的对幼儿的了解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的了解中“想当然”、“也许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假如我们能很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对幼儿的研究肯定是深入而实际的。
而要做到后一点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有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经验方面的支持。假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则可以在活动中不时绽放“智慧的火花”,发生“教学灵感”,这些都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反之,预想的战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通过反思在活动中实施战略的情况,将“灵感”进行和时的记录、整理,将“失误、缺乏”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学对自身在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探究和剖析,从而促进自身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所以反思战略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了我们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对目标、战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与缺乏,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这里的效果就是围绕既定目标实施预期战略的实际情况,是活动结束后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骤上,对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讲就是“活动上得怎么样”)很容易成为反思的起点。因为通过对效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这些都将引领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虑。
假如活动是胜利的,我们要在反思时把活动中促使预期目标达成的战略、做法,包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随机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时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假如活动尚有缺乏,则要回到前面所提和的对目标和战略的反思上,在反思中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并在不时的反思性实践中提高自身研究学科、研究幼儿和研究教育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3跨班区域游戏是指打破班级界限,实现跨班互动的区域活动。我园根据两个大班活动室互通的特点,结合大班幼儿喜欢探究与交往等发展特点,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跨班区域游戏环境。两个班共同创设了益智区(2个)、图书区、科学区、积木区、拼摆区、水果加工区、美工区、表演区,按照一个班动、一个班静的特点,把区域巧妙地安置到了两个班中。这种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游戏空间,拓宽幼儿的交往面,增加幼儿与周围环境充分互动的机会,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每到区域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在两个班自由选择各种游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班的幼儿经常在活动区中走来走去,看看这个,动动那个,急急忙忙的,却好像不知做什么才好。当老师问孩子们想玩什么、打算做什么时,幼儿也说不出自己的游戏目的,表现很盲目。
怎么才能提高跨班游戏的有效性呢?针对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尝试引导幼儿学会“做计划”,以增强跨班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发挥跨班区域活动的更大价值。
1.入区前引导幼儿说一说“我要玩什么”
我们首先增加了口头做计划的环节,让孩子说一说“我要玩什么”。每天早晨幼儿来园时就走到自己要选择的区域前,把名字填写到表格中,然后就到这个区域所在班级的老师跟前说一说,打算玩什么以及怎么玩,老师会结合幼儿的想法进行鼓励和完善,并且适当调整区域里的材料和设施。活动之前有了计划,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就越来越有序,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瞎逛了。慢慢地,孩子们的计划表述得越来越详细,由最初的一句话“我要搭积木”,逐渐扩充为“我要在左边用长积木搭一座游泳馆,右边用纸板、小棍搭一座游乐园……”
2.引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随着每个孩子表达自己计划和想法的话语增多,所用时间越来越长,出现了需要排队表达的现象,影响了晨间幼儿的活动。孩子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每个孩子都大声地说:“老师我要……”这时老师适时引导幼儿说:“我们这样排队说很浪费时间,那怎样做大家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都表现出来呢?”婷婷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孩子们都同意这个方法。于是,我们在活动区记录表旁边增添了记录游戏想法的纸和笔,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想法,形成入区“小计划”,并且在旁边放上一个盛小计划的盒子。这样既节约了与老师交流的时间,还增强了入区的目的性。
3.引导幼儿学习做计划
幼儿初定计划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不了解邻班区域的内容及材料,计划中的内容也杂乱无章。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定期串门”的方法。“串门”的时候,两个班的幼儿互相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对方来班内区域中参观,一起了解区域游戏的材料和主题内容,为制定计划奠定基础。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两个班的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计划表的内容,以此保证计划的一致性。通过讨论,大家确定了计划中的内容,即要有“时间、内容、方法或使用的材料、姓名”,记录要有序。
4.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计划
幼儿做完各自的计划,教师会引导大家交流各自的计划,说一说“我想玩什么”。在幼儿的解说中,在幼儿与老师、与幼儿的互动解读中,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参与游戏时的方法。
5.引导幼儿按计划游戏
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幼儿落实跨班计划奠定了基础。但是当孩子们走进活动区时,面对着自己同区的伙伴,面对着丰富多样的材料,如何来完成计划,是每一名幼儿所面临的挑战。
落实计划的时候幼儿的表现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计划抛一边型。这种类型的幼儿制定计划就是一个形式,进到区域里早把计划抛到脑后了。针对这种类型的幼儿,老师采取计划提示法。老师会从计划盒子里拿出计划表问一问幼儿:“你的计划是什么?怎样来完成计划?”从而提示幼儿有目的地做事,落实计划,减少盲目性。
第二种是计划圣旨型。这类幼儿能够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落实,非常好,但是随之也会出现争抢玩具和场地,或者是不与幼儿合作交流的现象,缺少灵活性。人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针对这种类型的幼儿我们引导其计划要能够灵活变通。比如,欣欣制定计划是搭建一个超市,结果同区的幼儿计划搭建小学,他们产生了分歧,争执不休。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把两个计划都完成。他们商量后决定合作创作,搭建完小学后,在旁边搭建超市,为小学生购买学具提供方便。
第三种是计划多变型。这类幼儿能够记住自己制定的计划,但是在完成过程中随时会调整与变化。比如,计划中说是用纸盒制作公园中的船,结果用毛笔绘画了一艘船。针对这种类型幼儿,老师会在收活动区前五分钟,播放一首轻音乐,提示幼儿把有变化的计划进行修改与完善,便于交流。
针对幼儿落实计划中的表现,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始终是幼儿完成计划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倡导“我的游戏我做主”,支持幼儿完成计划,增强幼儿参与跨班游戏的成就感。
6.引导幼儿“画画说说”,学会做总结
跨班区域活动后,幼儿会从计划小盒子中把自己的计划表拿出来,并用“√”或是“×”表示计划完成情况。大班幼儿对自己完成计划情况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所以在评价的时候,除了让幼儿用画符号方式记录完成计划的情况,老师还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交流计划完成的情况。
第一种是“集体说说”,让在同一个班级中游戏的两个班幼儿坐在一起,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说一说:“你的计划完成了吗?你是怎样完成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教师和其他幼儿会对其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
第二种是“自由说说”,教师鼓励两个班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每个幼儿既是计划完成的解说者,又是倾听者,自由说说的环节减少了幼儿交流的压力,氛围比较宽松,有利于幼儿互相学习好的方法。
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的重点不是计划完成与否,而是引导幼儿说一说,完成计划时自己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丰富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有按计划做事的成就感。同时鼓励未完成计划的幼儿说一说未完成的原因,并讨论方法,鼓励幼儿再次尝试完成,增强幼儿按计划做事的信心,同时再一次拓宽在跨班区域游戏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4新课标的研制,向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赏识学生的优点、进步和个性;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缺点;期待、耐心等待学生转变、成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表现、发展。
2、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商谈者、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有新思想,要拓宽教学视野,做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在新课标要求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为此,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任重道远。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5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倦怠 对策
摘要:导致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反思不见成效。因此,学校应帮助教师从微观问题入手进行反思,并配以行为跟进,让教师能及时见到实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增进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反思可以将经验提升为理论,通过在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生成知识。但是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教学反思倦怠,具体表现为反思心理疲倦、不愿反思、对待学校的反思要求持消极应付态度等。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那么刚刚建立起的这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将会变得越走越窄,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教师反思倦怠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使教学反思真正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症因分析
1.教师时间紧、工作压力大是其中重要因素教师一天正常的工作包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做学生思想工作等,这些工作让教师感到非常疲倦,坐下来也就不愿再思考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了。
2教师对反思实效感觉不明显
新课程改革以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被学校制度化,多数学校要求教师“天天有反思,周周有札记,月月有案例,期期有论文”。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工作一天后,即使没有遗憾,没有亮点,一般也就没有反思,但是还得写,于是,就出现了应付、敷衍了事现象,反思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简单回顾而已,成了应景式的反思。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最终导致反思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平凡重复,反思无新意、空洞无物。这样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反思也就成了没有效果的行为,教师对反思的认同感和新鲜感也就日益减退,对反思感到厌倦。让反思制度化的出发点虽好,但要求过度,容易使教师疲于应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反思的形式化、表面化、无效化,从而导致教师对反思丧失兴趣。
3.当前的唯成绩论导致教师反思归因不当,偏离专业发展方向
大多数学校的考评制度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要指标,成绩上升教师就很少去反思,成绩下滑才引起教师反思,这种关于成绩下滑的反思往往又归因不当,教师常常归因于作业布置得少了,对学生要求得不严了,而很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不当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当的反思让教师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不足,而这给教师反馈的信号就是反思无成效,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师的反思情绪。
4.反思自身的局限性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反思是很难形成的,是相当深奥的要求,他们认为反思对于他们掌握那些一般认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没有什么作用。而一些老教师也认为反思对教学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学上的重复了。另外,反思一般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但只进行问题的反思而不关注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即便是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反思后缺乏行动跟进,同样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难以改变现状和显现实效,教师自然就没有积极性,感到厌倦。
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
改变教学反思现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变强制性反思为鼓励性反思
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思维,可以简单地将教学反思理解为对过去的教学过程或教学经验的再思考,所以,通常意义下教学反思不是当下发生的,也不是即时作出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行为作出之后,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或经验的再审视和再思考。也就是说,教学行为发生之前,教师通过备课活动这类的教学思维对采取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思考,并认为如此教学是可行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实际反应,又回头审视当时做出如此行动的想法的不足或英明。它不是与教学实践同时发生的,而是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显然这种理解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这种理解意义下,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觉的自我行为反思,这种反思属于基于教师自觉性的一种反思;另一种是学校要求的反思,属于学校行为,有学校督促检查,这种反思属于基于学校要求的反思。这两种反思,一种出于自我,一种出于制度。反思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也就是说,后一种反思必须转化为前一种反思,才能产生实效,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高压下的反思多数是应付的反思,是没有功效的反思。所以,学校应重新考虑对教师反思的具体要求,改强制为鼓励。同时,教师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适当的反思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反思可能是虚伪的。
2.从微观问题着手进行反思
首先要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反思作用观,那就是反思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常期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炼,使之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形成理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教师如果仅仅对经验进行反思,那就更难以感受到反思的实效性。其次,引导教师的反思方向。事实上,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可以说反思产生于以往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无知境界”。所以,要将反思引导到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上。当然,问题的内涵应该扩大化,凡是能引起自我信念的疑难或心理上的不适都应该看作是问题。如果教师没有遇到现实问题,而经验也没有明显增加,也就难以反思。“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即使“好”教师也难做无反思对象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从微观层面和局部视角去分析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反思。这类反思容易见到实效,容易激发教师反思的兴趣和热情。
3.反思后要有行动跟进
教学反思不是为回顾而回顾,而是要在回顾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修正行动方案,进入新的行动尝试。只有反思后进行行动跟进,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改变和成长。许多教师感觉不到反思的效能,就是因为反思后缺少行动跟进。所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的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二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行动跟进”构成教师专业成长一个小周期,如下图。
每天都要求写反思日记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教学行为技能需要巩固、熟练。意识到问题了,要认真反思;发现问题了,要深度反思。每次反思,都要调整改变教学行为,要有行动跟进。
4.反思定位要明确
在对教师反思的目标要求上,往往是要求教师指向更新教学观念,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但一开始就把教学反思定位在改变和重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要求有点高。刚开始应该把反思目标定位在改变教学行为上,这样就更直接具体一些,更容易见到实效。因此,对教学反思应适度要求,让教师慢慢养成习惯。
5.反思不等于写反思日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教学后的反思活动,而不是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是反思成果外化的一种形式。要区分反思和写反思的不同,只要反思之后认识提高了,行动跟进了,也未必要写出来。写反思日记、叙事写作,会产生关于被评价的日记或叙事的真实性和伦理问题,而目前学校可能还没有这样一个呈现真实反思的环境,所以,反思日记一般都是写些空泛的话,难以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学校要创造真正有利于教师反思活动的机制和环境,促成教师经常反思的习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想交流,而并不一定仅仅是每周都提交一份反思日记。
6.给予反思方法的指导
反思需要方法的引导。当前,在教师心目中,好像反思就是写反思日记。其实,反思的方法有许多,如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思形式。同样,反思的内容点也很多,可以对经验进行反思,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每次反思不一定面面俱到。对经验的反思应该呈现阶段性,即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而更多的是鼓励教师对具体某堂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如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存在多少差距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智慧的火花’护迸发以及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刚开始时,反思可能只是点滴的,但慢慢地会逐渐深刻和丰富起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6论文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由上可见,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反思一实施教学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得到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每天重复性进行常规教学工作的机器,而是具有发展能力的个体。教师通过反思,不断从工作中发现和学到新的东西、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7一、自我分析:
作为一名新教师,注定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把握教材。同时自身的教科研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措施:
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因为这份工作面对的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并且还没有定型的孩子。老师一定要有师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要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了自己而留下任何遗憾。因此作为老师要做学生的榜样,树立自身的行为规范。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多听,多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对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教学感悟反思。
3、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
能够自如的驾驭教材,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更要力求逐渐做到: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然后联系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教材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4、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参加网络教研。
电脑现已被运用到教学中,电脑的运用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效率的提高。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课件使用,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古人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简而概之,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我要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给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认真撰写个人发展规划。
2、熟悉、钻研教材。
3、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反思、案例,鼓励自己多动笔,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多向前辈学习,多和同事交流,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5、认真研究适合班级学情的教学方法,总结各种课的讲授方法,如复习课。
面对新学期和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8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监控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和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研究指出,许多专家型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即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记得有一位名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二十一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由教书匠向科研性教师转变,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 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教学反思使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的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经常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实践;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即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或同伴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后,教师可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让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从而促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长。
二 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相融合:
教师自己可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不断总结以便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思路。但是单纯的个体内省反思活动,通常带有个人片面认识、难以形成规律性的教研信息。
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教师要善于合作,将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反思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教研组所有成员的教研能力,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三 经常写反思教案
备完了课,并不等于有好的教学效果。教案只是个教学思路,需要精心备学生后及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师可以在教案旁边设计一张反思表,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对学生的分析,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兴趣情感。对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对教学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包括环节目标、问题预设、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对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是否有艺术性,能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来个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等细致的记下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9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就幼儿园本身来讲,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的帮助来自同事和业务园长都参与的园内教研活动。但是,这仍然存在教师的反思以及同事和业务园长的帮助是否有效及时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真正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师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曾经习惯了以指导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谈,以命令式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往往会使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两种中现象都不利于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更渴望理解。因为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希望别人能与自己真诚交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尊重教师并聆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质疑自己的实践,就等于给了教师一把开发自我潜能的钥匙。
有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我园,无论是教育研究工作还是教育实践工作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到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与管理者为一个问题争相阐述自己观点的情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争论中,教师的思考变得更加开放了,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了,对自己的实践也开始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了。
二、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园长之友《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如全园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育记录,教育记录的内容由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教师的工作体会逐步改变为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
三、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有很大差别——有人愿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推动教师反思。
我们选择了几个愿意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讨完就付诸行动。
这种榜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中击力,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教师们开始思考:别人跟我差不多,这样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反思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欢迎别人来看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自己反思。
四、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们的手中开始有了一篇篇详细的教育记录,记录后面出现了简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对——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认真探讨。这些内容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当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教师就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继续深入就遇到了困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也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教师最需要帮助的时』矣。于是,我们加大了指导力度,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日常进班指导教师工作以后,会有意识地请教师对自己当日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针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再如,我们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合作群体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实为教师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们经常鼓励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她们有了新的收获。
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它,让它燃烧,永不熄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依赖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管理者带着成果走向教师,不过是“授人以鱼”,只有带着教师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渔”,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10有人说经验十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这里的“反思”就是指“教后感或听后感”。听课也使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如: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和成熟。勤写听后感,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听了如此多教师的同头比较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1.学生见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长此以往,对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日后的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必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在课堂上,作为英语老师,经常用这样的课堂用语:Do you have anything else to say?anything else?(还有别的要说吗?)。鼓励学生多说,以发表不同的见解或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讲解练习答案时,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尽量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2.记作业问题。学生的作业情况,不仅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暴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反映出学生在此年龄段上思维的特点、对事物认知的程度、观点及思维能力等。例如,通过作业发现有困难,我就训练他们进行推理:着重强调每组词的关键区别所在,如用法上的、人称单复数上的、词性上的等等,然后加以巩固,使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把这些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一定能成为教师今后教学参考的第一手借鉴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及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记自身体验。
1.记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一堂气氛活跃的课,往往会出现一些精彩难忘的片断及能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简洁明了的板书、对突如其来问题的处理、瞬间产生的灵感等,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这些课堂上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只要长期坚持,教学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2.记失败教训。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我们在记录教学成功之处时,更应找出不足,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教然后知困”,通过对教学失败之处的反思,能使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去寻找不足之处: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中的各个过程,讲授内容的清晰透彻度,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等。3.记再教设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每教一篇课文之后,总要写下次再教时的做法。我们应该象于漪老师那样,每上完一节课之后,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写一写“再教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常教常新。
三、记他人评价。
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平时应多邀请其他教师随堂听课,或是向其他教师谈一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虚心地请其他老师指出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通过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使自己的课越上越好。写教后感,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长此以往,必将促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11一个稳定的兴趣,总是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我们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我们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
如我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了一幅“苦难的母亲”的漫画,画面上愁容满面的母亲不但手里牵着,背上也背着孩子,而且她的胀得酷似地球的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将降临人世,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为争食物还在打架呢!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我们也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填图比赛。公平合理的竞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紧张、活跃而有序的地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多样性,可以改变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现代媒体能提供海量信息,这种资料的丰富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
第二篇: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1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倦怠 对策
摘要:导致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反思不见成效。因此,学校应帮助教师从微观问题入手进行反思,并配以行为跟进,让教师能及时见到实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增进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反思可以将经验提升为理论,通过在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生成知识。但是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教学反思倦怠,具体表现为反思心理疲倦、不愿反思、对待学校的反思要求持消极应付态度等。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那么刚刚建立起的这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将会变得越走越窄,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教师反思倦怠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使教学反思真正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症因分析
1.教师时间紧、工作压力大是其中重要因素教师一天正常的工作包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做学生思想工作等,这些工作让教师感到非常疲倦,坐下来也就不愿再思考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了。
2教师对反思实效感觉不明显
新课程改革以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被学校制度化,多数学校要求教师“天天有反思,周周有札记,月月有案例,期期有论文”。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工作一天后,即使没有遗憾,没有亮点,一般也就没有反思,但是还得写,于是,就出现了应付、敷衍了事现象,反思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简单回顾而已,成了应景式的反思。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最终导致反思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平凡重复,反思无新意、空洞无物。这样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反思也就成了没有效果的行为,教师对反思的认同感和新鲜感也就日益减退,对反思感到厌倦。让反思制度化的出发点虽好,但要求过度,容易使教师疲于应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反思的形式化、表面化、无效化,从而导致教师对反思丧失兴趣。
3.当前的唯成绩论导致教师反思归因不当,偏离专业发展方向
大多数学校的考评制度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要指标,成绩上升教师就很少去反思,成绩下滑才引起教师反思,这种关于成绩下滑的反思往往又归因不当,教师常常归因于作业布置得少了,对学生要求得不严了,而很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不当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当的反思让教师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不足,而这给教师反馈的信号就是反思无成效,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师的反思情绪。
4.反思自身的局限性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反思是很难形成的,是相当深奥的要求,他们认为反思对于他们掌握那些一般认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没有什么作用。而一些老教师也认为反思对教学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学上的重复了。另外,反思一般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但只进行问题的反思而不关注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即便是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反思后缺乏行动跟进,同样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难以改变现状和显现实效,教师自然就没有积极性,感到厌倦。
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
改变教学反思现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变强制性反思为鼓励性反思
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思维,可以简单地将教学反思理解为对过去的教学过程或教学经验的再思考,所以,通常意义下教学反思不是当下发生的,也不是即时作出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行为作出之后,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或经验的再审视和再思考。也就是说,教学行为发生之前,教师通过备课活动这类的教学思维对采取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思考,并认为如此教学是可行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实际反应,又回头审视当时做出如此行动的想法的不足或英明。它不是与教学实践同时发生的,而是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显然这种理解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这种理解意义下,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觉的自我行为反思,这种反思属于基于教师自觉性的一种反思;另一种是学校要求的反思,属于学校行为,有学校督促检查,这种反思属于基于学校要求的反思。这两种反思,一种出于自我,一种出于制度。反思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也就是说,后一种反思必须转化为前一种反思,才能产生实效,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高压下的反思多数是应付的反思,是没有功效的反思。所以,学校应重新考虑对教师反思的具体要求,改强制为鼓励。同时,教师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适当的反思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反思可能是虚伪的。
2.从微观问题着手进行反思
首先要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反思作用观,那就是反思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常期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炼,使之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形成理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教师如果仅仅对经验进行反思,那就更难以感受到反思的实效性。其次,引导教师的反思方向。事实上,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可以说反思产生于以往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无知境界”。所以,要将反思引导到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上。当然,问题的内涵应该扩大化,凡是能引起自我信念的疑难或心理上的不适都应该看作是问题。如果教师没有遇到现实问题,而经验也没有明显增加,也就难以反思。“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即使“好”教师也难做无反思对象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从微观层面和局部视角去分析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反思。这类反思容易见到实效,容易激发教师反思的兴趣和热情。
3.反思后要有行动跟进
教学反思不是为回顾而回顾,而是要在回顾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修正行动方案,进入新的行动尝试。只有反思后进行行动跟进,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改变和成长。许多教师感觉不到反思的效能,就是因为反思后缺少行动跟进。所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的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二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行动跟进”构成教师专业成长一个小周期,如下图。
每天都要求写反思日记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教学行为技能需要巩固、熟练。意识到问题了,要认真反思;发现问题了,要深度反思。每次反思,都要调整改变教学行为,要有行动跟进。
4.反思定位要明确
在对教师反思的目标要求上,往往是要求教师指向更新教学观念,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但一开始就把教学反思定位在改变和重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要求有点高。刚开始应该把反思目标定位在改变教学行为上,这样就更直接具体一些,更容易见到实效。因此,对教学反思应适度要求,让教师慢慢养成习惯。
5.反思不等于写反思日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教学后的反思活动,而不是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是反思成果外化的一种形式。要区分反思和写反思的不同,只要反思之后认识提高了,行动跟进了,也未必要写出来。写反思日记、叙事写作,会产生关于被评价的日记或叙事的真实性和伦理问题,而目前学校可能还没有这样一个呈现真实反思的环境,所以,反思日记一般都是写些空泛的话,难以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学校要创造真正有利于教师反思活动的机制和环境,促成教师经常反思的习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想交流,而并不一定仅仅是每周都提交一份反思日记。
6.给予反思方法的指导
反思需要方法的引导。当前,在教师心目中,好像反思就是写反思日记。其实,反思的方法有许多,如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思形式。同样,反思的内容点也很多,可以对经验进行反思,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每次反思不一定面面俱到。对经验的反思应该呈现阶段性,即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而更多的是鼓励教师对具体某堂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如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存在多少差距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智慧的火花’护迸发以及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刚开始时,反思可能只是点滴的,但慢慢地会逐渐深刻和丰富起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2
论文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由上可见,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反思一实施教学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得到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每天重复性进行常规教学工作的机器,而是具有发展能力的个体。教师通过反思,不断从工作中发现和学到新的东西、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3
摘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幼儿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会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的。经过研究分析,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从而开拓思维,提高反思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反思的契机,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反思的水平。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二、营造轻松的探讨氛围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与理解,都需要有同伴与之真诚交流。然而在大部分幼儿园,管理层习惯对教师进行命令式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教师情绪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与教师研讨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幼儿园相关部门应当学会尊重并聆听教师的心声,引导教师说出自身的想法,鼓励其挖掘自身潜能。指导者应当学会转变观念与角色,努力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探讨氛围,帮助教师缓解情绪,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重视教育记录工作
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是反思的全过程。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达成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有助于教师快速地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若记录不详细,反思就没有事实依据,无法指导实践。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记录工作。在幼儿园中,应当让教师定期做教育记录,使其对幼儿的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日后研究。
四、加强教师对反思能力的理解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的教师愿意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幼儿园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定期进行研讨,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并及时付诸行动。这种方式能够对教师的内部动机形成冲击,激发其自我成长的意愿,帮助其认识到反思对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反思。
五、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教师逐步完成对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探讨。这些内容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当教师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时,就能够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深入的分析。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当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时,幼儿园应当加大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协助教师解决难题。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幼儿园应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另外,应当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成果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幼儿的日常状况与发展水平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六、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幼儿园管理层应当创建合作式的情境,为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搭建平台。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作为教学研讨及反思的主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阐述,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获得新的收获。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研究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取决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而教育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思与实践的开展情况。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带领教师学会反思,使其不断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成为研究型及反思型的教师,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运颜.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xx(10):170-171.
[2]蔡秋美.幼儿园备课审阅工作的调研与优化[J].新校园(理论版),20xx(4).
[3]郭秋容.“城乡师徒结对”模式下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xx,2(14):34-35.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4
我园幼儿园教师教学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协商每位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为一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教学岗位,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工作5~的为二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幼稚型幼儿园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协商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时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规范,最后由幼儿园教师教学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偏重,比如:
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
二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
三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在二级幼儿园教师基础上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示,制定有效指导战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我们在指导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身的工作写反思笔记。幼儿园教师教学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幼儿园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协商的?”为了防止讨论结果的空洞、笼统,我们会为一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发现他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然后幼儿园教师教学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幼儿园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
在结合幼儿园教师实践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计划之前,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幼儿园教师教学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自身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假如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研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假如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幼儿园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幼儿园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幼儿园教师教学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考虑、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
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假如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幼儿园教师教学再自身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协商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生长离不开对自身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和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身的生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一起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1.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随机教育中,他的行为都应该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因此以目标为引领,可以协商我们确定反思的空间。在实施行为之前,这个目标是幼儿园教师预设的,是期望能达到的。但行为实施之后,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不相符。无论是哪种情况,实际与预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别,这就构成了我们反思的空间。
2.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长是反思的两个方面
活动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映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幼儿发展状况,一个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以预期目标为动身点,并回归于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反思活动,可以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生长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资料、同伴以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研究幼儿的能力: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研究学科的能力:是否能掌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和其发展线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身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结合目标的制定和对达成情况的分析展开的层层深入的反思,不只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考虑如何更好进行活动设计和指导战略的制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还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分析自身行为的闪光点(比如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指导战略以和瞬间发生的教学灵感等)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在螺旋式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中不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目标、战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个重点
反思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反思都要有具体的落点。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生长的行为、现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与目标、战略和效果有关的可以涵盖其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目标、战略和效果可以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
(1)反思目标,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掌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
因此活动后对目标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对领域关键概念掌握和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的了解是否适宜、准确。而通过对目标的不时反思,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的能力。
(2)反思战略,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活动中指导战略是否适宜有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论如何复杂都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战略的制定要符合、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另一个是幼儿园教师教学应具备将头脑中预想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能力。
做到前一点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学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到每个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的,这是建立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个案观察。所以站在这一层面来反思活动中的战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认为的对幼儿的了解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的了解中“想当然”、“也许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假如我们能很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对幼儿的研究肯定是深入而实际的。
而要做到后一点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有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经验方面的支持。假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则可以在活动中不时绽放“智慧的火花”,发生“教学灵感”,这些都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反之,预想的战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通过反思在活动中实施战略的情况,将“灵感”进行和时的记录、整理,将“失误、缺乏”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学对自身在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探究和剖析,从而促进自身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所以反思战略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了我们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对目标、战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与缺乏,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这里的效果就是围绕既定目标实施预期战略的实际情况,是活动结束后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骤上,对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讲就是“活动上得怎么样”)很容易成为反思的起点。因为通过对效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这些都将引领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虑。
假如活动是胜利的,我们要在反思时把活动中促使预期目标达成的战略、做法,包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随机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时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假如活动尚有缺乏,则要回到前面所提和的对目标和战略的反思上,在反思中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并在不时的反思性实践中提高自身研究学科、研究幼儿和研究教育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5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就幼儿园本身来讲,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的帮助来自同事和业务园长都参与的园内教研活动。但是,这仍然存在教师的反思以及同事和业务园长的帮助是否有效及时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真正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师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曾经习惯了以指导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谈,以命令式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往往会使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两种中现象都不利于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更渴望理解。因为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希望别人能与自己真诚交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尊重教师并聆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质疑自己的实践,就等于给了教师一把开发自我潜能的钥匙。
有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我园,无论是教育研究工作还是教育实践工作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到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与管理者为一个问题争相阐述自己观点的情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争论中,教师的.思考变得更加开放了,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了,对自己的实践也开始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了。
二、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园长之友《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如全园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育记录,教育记录的内容由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教师的工作体会逐步改变为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
三、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有很大差别——有人愿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推动教师反思。
我们选择了几个愿意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讨完就付诸行动。
这种榜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中击力,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教师们开始思考:别人跟我差不多,这样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反思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欢迎别人来看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自己反思。
四、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们的手中开始有了一篇篇详细的教育记录,记录后面出现了简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对——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认真探讨。这些内容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当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教师就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继续深入就遇到了困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也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教师最需要帮助的时』矣。于是,我们加大了指导力度,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日常进班指导教师工作以后,会有意识地请教师对自己当日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针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再如,我们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合作群体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实为教师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们经常鼓励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她们有了新的收获。
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它,让它燃烧,永不熄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依赖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管理者带着成果走向教师,不过是“授人以鱼”,只有带着教师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渔”,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6
教学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与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一样,反思能力更是新理念带给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也是当今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为此,我概括为“四要”:
(一)要提高个人的科学反思素质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积极开展教学反思,而且还要进行科学的反思,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只有科学的教学反思,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科学的反思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具有积极的情感素质。教师要具有科学而坚定的教育信念、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自卑、不漂浮,工作扎扎实实;要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具有合作精神,善于听取同事甚至学生的意见。二是要具有教师应有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四大方面的知识:教育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此外,还要适当地扩大知识面。三是要具有科学的反思方法。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找准参照目标;记反思日记(尤其是不足内容);与同事或学生交流;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探索教学经验,不断吸取教训,以指导自己的实践);阅读教育期刊。
(二)要形成超前反思的良好习惯
反思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三)要在研讨教学反思中得到提高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是一种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
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可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后备课
课后,教师要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反馈自己的教学情况,然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提炼、升华自己的经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
在一天繁忙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要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与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
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调查和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四)要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写作水平
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的写作也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课后反思——研究性反思——专题性反思报告”,这三个类型是教师写作教学反思的发展过程。
1、课后反思
写课后教学反思,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主观性强,但也要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
成塔”的收获。
如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体会、教学小结、教学日记等,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发性反思、前反思水平的反思。这种教学反思,如果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后思,思后教。
·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还可以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写不足之处
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最有效的形式。只有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才能得到提升。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再教学积累经验,吃一堑,长一智。
·写教学机智
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迸出“智慧的火花”。这些不由自主、不期而至的灵光,急需课后捕捉,以反思的形式去提炼。否则,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俯首长叹不已。教学机智是师生共同体验、感悟后创造出的“奇思妙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更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丰富今后教学材料养分。
·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什么教学规律;教法上有无创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重新整合,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研究性反思
这种教学反思属于理性式反思、准反思水平的反思。教师可围绕着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分析教学的症结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试图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澄清个人的理解。这类教学反思比较客观,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它积淀的时间要长,非“厚积薄发”不可。
3、专题性反思报告
此类型的教学反思属于发展性反思、反思水平的反思。它是以报告的形式撰写的教学反思,理论性要强,含金量要高。这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教学反思。实验学校的教师、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等课题的教师都应运用这种类型的反思。既要结合学校实际,也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来认识、研究。要努力尝试着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下审视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揭露潜在这些问题中的意识形态,为教学改革呼吁,从教学理论上支撑教育的发展。
教师个人情况的不同,写作教学反思的形式必定不同。新型的教师要多写教学后记、教学小结、反思日记型的反思;经验型的教师,要多写研究性反思,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专家型的教师要将目标锁定在教学改革方面,写出更深刻、独到的专题性反思报告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7
反思也叫反省,它是认识主体对已发生过的认识返回去在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教‘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这里,李老师的“教育思考”,其实就是“教学反思”。
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常常是口头说的多,记录整理的少,反思教师自身的多,反思学生表现的少。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反思的效果很差,只是流于一定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很多教师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
一、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意义
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意义存在诸多误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教学片段、一堂课、一句话、一个动作等都能引起我们反思。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教学反思,人人可以为之,人人都在
为之,只不过许多教师审视、思考多、记录、整理少,这样就不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实在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一大憾事。做好教学反思至少有如下好处:
1、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不断提高。以备课为例,备课是课前思考,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的重大意义大家早有公识。如果把备课与反思放在一起来思考,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反思与备课的关系,对过去教学的反思可以为日后的备课提高强有力的支持,所谓“常教常新”,不思何来?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备课的智慧源泉。
2、将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和反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3、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使师生更好的进行有效沟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4、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更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
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现。在有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
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的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学生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教学环节还需改进等等。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记录,主要记录三点:①教学的成功经验。每一节课都会有精彩的片段,教师要学会做有心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教学中的成功、精彩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长此以往,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②教学的失败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在教师的施教过程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可能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趋完善。③学生的活动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可能会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互相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2、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师要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的运用理论知识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及时付诸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税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深厚的教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3、在互相借鉴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一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听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从课堂结够、教学方法的选择、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的每一节都要进行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想创新。
4、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反思性学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在认识。关注认知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对经验型教师依赖于经验和技术主导的课堂讲授法的超越。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提升。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与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我园幼儿园教师教学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助每位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为一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教学岗位,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熟练把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成熟型幼儿园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帮助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最后由幼儿园教师教学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
二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
三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在二级幼儿园教师基础上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指导策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我们在指导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帮助幼儿园教师教学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反思笔记。幼儿园教师教学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幼儿园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为了避免讨论结果的空洞、抽象,我们会为一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发现别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幼儿园教师教学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幼儿园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
在结合幼儿园教师实践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计划之前,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幼儿园教师教学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自己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帮助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探讨怎样做可以更好。2.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幼儿园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幼儿园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幼儿园教师教学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 3.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如果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幼儿园教师教学再自己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1.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随机教育中,他的行为都应该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因此以目标为引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思的空间。在实施行为之前,这个目标是幼儿园教师预设的,是期望能达到的。但行为实施之后,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不相符。无论是哪种情况,现实与预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距,这就构成了我们反思的空间。
2.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反思的两个方面
活动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映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幼儿发展状况,一个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以预期目标为出发点,并回归于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反思活动,可以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研究幼儿的能力: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研究学科的能力: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结合目标的制定和对达成情况的分析展开的层层深入的反思,不仅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断思考如何更好进行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的制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还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断分析自身行为的闪光点(比如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指导策略以及瞬间产生的教学灵感等)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在螺旋式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目标、策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个重点
反思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反思都要有具体的落点。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行为、现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与目标、策略和效果有关的可以涵盖其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目标、策略和效果可以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
(1)反思目标,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把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
因此活动后对目标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对领域关键概念把握和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的了解是否适宜、准确。而通过对目标的不断反思,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的能力。
(2)反思策略,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把握及运用情况。
活动中指导策略是否适宜有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管如何复杂都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策略的制定要符合、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另一个是幼儿园教师教学应具备将头脑中预想的策略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能力。
做到前一点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学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到每个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是建立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个案观察。所以站在这一层面来反思活动中的策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认为的对幼儿的了解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的了解中“想当然”、“也许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如果我们能很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对幼儿的研究必然是深入而实际的。
而要做到后一点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有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经验方面的支持。如果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则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绽放“智慧的火花”,产生“教学灵感”,这些都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反之,预想的策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通过反思在活动中实施策略的情况,将“灵感”进行及时的记录、整理,将“失误、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学对自身在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探究和剖析,从而促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所以反思策略的直接成效就是提高了我们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这里的效果就是围绕既定目标实施预期策略的实际情况,是活动结束后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骤上,对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讲就是“活动上得怎么样”)很容易成为反思的起点。因为通过对效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这些都将引领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活动是成功的,我们要在反思时把活动中促使预期目标达成的策略、做法,包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随机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如果活动尚有不足,则要回到前面所提及的对目标和策略的反思上,在反思中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并在不断的反思性实践中提高自身研究学科、研究幼儿和研究教育的能力。
第四篇: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范文模版)
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摘要:
知识在一次次反思中更新,教师在一次次反思中成长。一名教师如果能在每一节课,每一课时中,经常反思课堂得失,整理教学思路。那么他就能发现真知,在普通课堂中有新发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提高,怎么发展?一直以来都在探究,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那么教学经验是什么?教学经验是特定形态的知识。知识可以分为缄默知识和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有相当一部分是缄默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主要指实践性知识,即个人的体验,所思所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经验的养成可以是几年,也可以是几十年,那如何加速经验的积累?如何加快教师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教学反思着手,不断地在反思中增加经验,在反思中不断发展。
1、何谓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2、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由于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因此,它既要求教
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其次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通过多种途径,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
3、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4、教学反思的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②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5、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四种:
①内部自我对话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是短时间内,比如一堂课上,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及时反应。
②外显自我对话方式:主要通过培训、写教学反思日记表现出来。③同事讨论:通过教师间的协商与探讨、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
问题。
6、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实施
①课后反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青年教师非常重要;
②单元反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月后反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作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④期中反思 :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这样实施教学反思:首先让教师对本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在文本的“问题集锦”中;然后选出本周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流程,简单地填写在“教学流程设计”中;第三部分是让教师先取自己本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第四部分是反思一周中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第五部分是理论结合实践,谈清楚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以上五部分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反思缺少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这种评价与反馈有教师自我的、有来自学生对老师的,于是,我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虽然这样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是有我们对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再加上不断的熟练,相信它会大有用武之地。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青年教师通往优秀教师的道路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总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反思的过程,即是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五篇:抓实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素质
抓实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素质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校逐步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举措。要从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
下面简介我校在教师教学反思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仁。
一、建章立制,教学反思持久化
其实,教师由不成熟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总结过去的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就是反思。但是这种反思是否能持久?是否能促进教师成长?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课改初期,我校一些年轻的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感于新课堂,常有一些教后反思,向我们课改领导小组汇报。当初,我们感到这一创举挺有新意。但时间一长,我们发现这些教师只是反思了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显得浅显,且没有一个标准。这种反思可能只是出于偶然,所以,成功感或失败感也就只能称为感觉,更不具有持久性,也将无法对教学产生
深远的意义。我们担心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反思也会演变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校决定将教师教后反思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通过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实验教师现身传教,全校教师逐步认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对教后反思做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在寻求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持续不断的批判性的思考。按照“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锤炼自我,逐步提高。反思的形式必须以一种写作文体呈现。这种文体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感想、启示、教后记的形式。
学校对教学反思做到了既有量的规定,又有质的要求,形成了具体的管理制度,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日渐规范化、持久化。
二、拓宽思路,反思内容具体化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总结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我们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
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可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吸取教训,让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以及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生成不曾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的“亮点”。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出乎意料、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对这样的教学机智进行反思记录。
如:我校语文教师邹海燕在教学六年级课文《第一场雪》时,一位学生情不自禁的在下面轻声哼《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这位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的行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根据这首歌的旋律,结合课文内容,来重新填词一首《1962年的第一场雪》。同学们热情高涨,填的词异彩纷呈。课后,这位老师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在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其它班级效仿后,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
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源。
如:我校一语文教师教学完古诗《游子吟》后,检查学生默写时,一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误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成“慈母手中钱,游子身上衣”。这位老师发现这一错,反而更贴近现实,连连称赞这位小诗人改得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结合现实情形将《游子吟》进行改写,课堂其乐无穷。课后,这位教师及时将课堂情况记录下来,后来刊登在《随州日报》“科教周刊”上。
(5)写“二度设计”
一节课下来,教师可以静心沉思,看看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总结这些得失,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再重新写出教学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这就是“二度设计”。
三、不断创新,反思形式多样化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一方面摸索教学反思的形式,力求更丰富,更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校的做法是:
(1)教师集体的反思
一种情形是某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讨论交流。我校的网站上有反思论坛专栏,教师可以发帖、跟帖参与讨论。
另一种情形是召开备课会,经过教师集体讨论形成某种方案,待该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这种集体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指导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
(2)教师个体的反思
①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是上课前的反思。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态经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教法会有什么收获?如果我是学生,对课堂提问会怎么回答?当教师这样换位思考后,教学的设计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文本后这样的设计应叫“学案”,比“教案”更妥帖,也更适用教学。
②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观摩同年级其它老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来量度自己的教学。
③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
大部分反思都属于这种方式,如写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回
顾,课堂教学录像自我观察分析诊断等。
④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
⑤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们要求教师不定期地向家长发出问卷调查,每学年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收集家长的意见来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
⑥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们要求主讲教师对同事的听课评价作出直率认真的分析、鉴别,分清哪些属于自己课堂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哪些属于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应找出原因,思考对策。
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让教师在问题意识中成长。
现在,我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已形成习惯,小有收获。学校教科室每学期征集优秀教学反思进行评比奖励。近几年来,我校共有23篇教学反思发表在《随州日报》上。教学反思已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