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而且错到这么笨,错的这么蠢,错到那个知识不好我的结论就不教,正确的做法是,那个知识不好我就换个知识来教。
语境学、语用学、语体学、接受美学、文体论、叙事学、现代文论等等。关于理论前沿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语境学、语用学、语体学、接受美学、文体论、叙事学、现代文论等等。关于理论前沿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青年教师如何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我想说几句大实话。第一、教学上要站得住脚,要把自己基本功打扎实;第二、科研上要名声在外;第三、同伴能接受,千万不要和同伴对着干。虽然你是对的,也不要与同伴对着干第四、要让领导赏识你。还有几点感触也想跟大家作个交流。第一、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在我看来,现在的语文教师好像还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我现在是中学语文教师,现在我敢这么说了,因为现在的语文老师缺少话语权,那些话语权全被那些大学教授霸占了。第二、勤奋和刻苦是每个成功老师的必由之路。这可是我的血泪教训,现在怎么没人提呢?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语文教师很光鲜,其实在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艰难故事。我认识上海一个很有名的语文老师,原来是某省某市某县某镇的第二中学教书,每周都要骑车到镇上,把车寄放在朋友家,然后坐车到县里去把自己一周的教学实录给自己的师傅看,听完批评还要连夜赶回村里,赶上第二天早上上课。这样的时间持续了两年半。第三、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远的主题。现在很多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我就感到很奇怪。读书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方便最有效、最简捷、最不可或缺的途径。
第一是文学的阅读量和感悟力。我听过一些课,五十来岁的一些同志,很难说他的上课体现了什么新课标,很难说他这堂课体现了什么新理念。他用的方法也比较老,但是课堂教学效果不差,学生学得也津津有味。靠的是什么呢?我发现,无所谓是这个老师看的多,而且有领悟。然后他直裸裸的把自己的领悟讲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能让学生佩服。这堂课差不到哪里去。我也听到过一些名家的课,基本上都是三十来岁四十来岁我这个年龄的,很花的。如果要说起
来它里面有很多新名堂的。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学习下来的那个效果不怎么好。这是因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感悟力比你对它的感悟力要好。这样的老师最大问题还是多看些文学作品吧。
第二个方面是文言文的阅读量和名言名句的记忆程度。最近我做了一个关于语文教师的代递传承的一个研究。我把语文教师分为五代,我自己大概属于第四代。然后我把第四代和第三代于漪、钱梦龙老师比,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语文素养。和上一代乃至上两代的前辈比啊,有多远就差多远,不是差一点。差到什么程度呢?差到不配当语文老师。我之所以把话说得这样激烈,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我说的是最平常的话,但我说的是实话。你不要去想,我阅读多少文言文,然后我记住多少名言名句,可以在多少第二天的时候用,不是这么回事。是你读了很多的文言文,读了很多的名言名句,“满腹诗书其自华”。然后你的精神力量精神魅力一下子镇住学生,从而有了学生对你这个语文老师的“向师性”。有了这一条,语文课怎么上学生都能接受。如果不是这样,这个班上的一部分聪明的学生一听你上两堂课他就知道你是个傻子。老师们,你这个学期的课你会上得很艰难。
第三,我称之为语感力,是对语言的敏感力。我们凭什么可以当老师,当语文老师?不是凭我们的拥有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凭我们有多么敏感的语感力。因为我们在跟学生分析作品,引导他们解读或者鉴赏作品的时候,我们凭语文知识来教学生怎样解读和领悟鉴赏作品的时候不多。我发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什么呢?孩子们,我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什么感觉,往往是这样讲的时候,同学们会特别有感觉。我们动用语文的知识去解释语文现象的时候捉襟见肘。更多的靠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语言的那种精细、细致而且充满个性的那种语感力。
最后一点,是表达能力。语文老师确实是靠嘴巴皮子吃饭的。数学历史他们这些老师,至少他们还可以尝试动用别的东西。比如数学老师表达能力不好,但是他说你们能够认真看一看我是怎么解题的,然后在黑板上把这个题解出来。都能够吸引一部分学生,惟有语文老师不行。课文上面就这么一句话,学生看了一点感觉没有。然后我声情并茂地把这句话重新说一遍,学生就有感觉了。这就是你的本事。
第二篇: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课又有何区别呢?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第三篇: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1
最近几次参与了王xx教授在西青实验小学的三场和谐教学课改大讲堂,受益匪浅。其中,王教授向我们语文老师推荐了一本由王晓龙先生编著的《拨开语文教学迷雾》,最终有幸在西青区实验小学的图书室里借到了这本书,让我能跟随着王晓龙先生一点一点拨开了语文教学的层层迷雾。语文教学的研究,特别是阅读教学的研究始终是一个难题,以至于大多数语文教师觉得语文是最难教学的一个学科,常常是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能准确的理解“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一般教学方法”等这些理论层面的问题是影响语文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
看完整本书,我并没有真正吸收,因为有很多我能力不及而理解和学习不了的地方,但是这本书也真正给了我启发。王老师在他的书中写道“我们必须重申:教学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教学总是先设法使学生弄懂、学会,然后再引导他们总结、改进、创新和触类旁通。教学只能在遵循自由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的异彩纷呈!”这句话不仅让我明确了一名教师对教学这门科学和艺术应有的追求,同时也给了我重要的启发:只有掌握了“教学”这门科学,才能让自己对教学的热情和理想扎根教学沃土,之后方有资格去期待在遵循规律、得法的耕耘下收获“教学艺术”的果实!王老师在探求本质、返璞归真的过程中能紧紧抓住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结合先人优秀成果,从理论上进行阐述、从本质上去分析,从普遍的教学现象中去发现教学规律、总结教学规律,然后又在实践中去检验这些规律成果,我想这就是一个探索、开拓的过程。
在围绕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语文教学”等一些大家有争议的问题,王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如,他对语文课程做出了这样的定义:“语文是以识用规范的汉字及标点符号,读解典范的汉语作品,品味、积累精粹语言、学习准确、生动、连贯、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探求和运用言语规律,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主要达成目标的课程。”这个见解不仅仅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如何把握语文课程指明了方向,拨开了迷雾。再比如,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人生发展所必须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理念等核心文化内容的落实为基本点,以展评学习成果,探究学习心得为基本对话方式,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更有效地学习语文与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师生双边或多边活动。”这样明确的定义为我们正确理解语文教学,实施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的理念更清晰,认识更深刻。
如何引导一线教师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王老师说:越是被老师们看好的优秀课(尤其是特等奖课),五个建构性常规环节体现得越好;越是不被老师们看好的课,五个建构性环节体现得就越不好!略有不同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体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也为了进一步追求语文实效,这五个建构性常规环节,常常需要伴随三种抛锚式随机学习方式来体现。另外,他还强调学生的读写练习不能少于“半”节课时间。他将这三种要求合称为“五、三、半”语文教学常态常法。其中,五个一脉相承的常规纵向环节是:
(1)创境启学;
(2)展学评赏;
(3)读解明意;
(4)析路品语;
(5)拓展查验。
“拓展”即指一个重要的语文“学点”理解后的拓展练习和巩固运用,“拓展”可以是课外拓展,也可以是课内拓展;“查验”,意在反馈、检验、矫正、强化,做到既有“得”,又有“理”。最简单、最易于操作的拓展,大概是续写、改写以及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练习。这样做,最有利于学生此时情感的抒发,也能初步考查学生读懂文本的程度。最常用、最有实效的拓展大概要数将教学中筛选、甄别、品味过的新词妙语及同义词语运用于自己的写话、仿句和基于课文段落的变式练习中,以此反哺习作。这样做,最有利于考查“当堂教、当堂会、保目标、减负担”理念的实现程度。最立竿见影、最见课堂活力的拓展,是用齐声朗读、师生对读或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展现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做,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容易形成教学高潮。
。三种常见的便于生成的抛锚式学习方式是:
(1)依据初读情况,抛锚互动精导;
(2)读文产生疑问,小组合作探究;
(3)品味细节描写,同学讨论交流。
这样明确的教学方法为一线教师找到了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简明的教学流程,对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缺少教学经验,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遗憾,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缺少学习的热情,不要直接把教学当作一门自己眼中的狭隘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其深邃的科学,其中还有更多的迷雾等待着我们去拨开,不是单纯地更换一个形式或盲目地突出一个点就能简单实现的,我们必须把语文教学的形式和重点在一个科学、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尽可能全面、自如、高效地展现出来,如果缺少一个科学的目标和方向做指导,那么我们的行动就会茫然,我们的努力也会徒劳,我们所谓的“成果”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值一提,不堪一击!我想王老师这本书给我收获最多的不仅是知识性的东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思维上的启发!这也激励着我在漫长的探索教学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钻研、去质疑、去开拓!语文之路漫漫修远,信念携吾上下求索!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2
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来说是重点,是识写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为语文素养提供基础养料的阶段,因此,合适的识字教学策略意义非同小可。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孩子们需要什么呢?他们惯听韵语,故而喜爱歌谣;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求知欲望,所以愿猜谜语;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孩子,玩乐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要游戏。
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歌谣,如:“木旁一个老公公,好像黄山不老松。”“有女迟早要出嫁,有禾就是长庄稼。”“有口少争吵,用手把书抄,火少菜难炒,金少也是钞。””有水来泡茶,有手能拥抱,有足能长跑,有衣穿长袍”等,孩子们学起来就饶有兴趣。
利用造字法知识进行识字教学,也要注意两点:一、不易向上追溯至繁体字及大小篆、金、甲骨文的形体进行解释,而应以现行的规范形体作为分析的依据。如“舂米”的“舂”字。就不要分解上面的部件为“两只手拿着一个稻米棒”;讲“惊”字,不必恢复到繁体“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3
理论是天,实践是地。有了实践中的摸索,也须有理论的充电。近来,在空闲时间中读完了由董蓓菲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在书中,编者采集了当代小语界的名家主要事迹,尽显小语名师风采,让我大饱眼福。有语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有甘当孩子王的斯霞,有在作文教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贾志敏······这里我仅选择自认为值得探讨的几段话语。
1、斯霞的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学生丰富的口语基础来识字,促进学生的联想,温故而知新。识字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使读、说、写、用密切结合起来了。
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基本工具——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以提高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要随时掌握学生知识情况,接受能力,做到该快则快,不可一成不变地看待学生的识字能力。
早在1958年,斯霞对旧的识字方法进行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力量,大胆实验。半个世纪过后的今天,斯霞的教育思想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斯霞前辈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流派,我对它是理解如下:
ⅰ边识字边阅读。该流派的最主要观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再加上句不离段。把识字教学和培养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课程提出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是有一定道理的。
ⅱ儿童识字的初期,主要矛盾在于字音和字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拼音教学和掌握字形结构规律的训练,识字的主要矛盾转向字义。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指导下,教师重在加强汉字的音、形、义间的联系,据说这样做是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的。
2.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智者、示范者、敬爱者,甚至是权威者。这么一个从儿童的眼里看来最鲜活的,应该辐射着美的人体形象,它是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感受其美的。
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②
李吉林情境教学在目前的小语界还是应用广泛,说明它的科学性和具有的时代特征。我认为,情境教学不仅仅适用于小学语文学科,而是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数学、英语、科学等各门学科。大学里,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小语的教学理论是否可以和小数的合二为一呢?像情境创设上,两者是不谋而合。有人说,情境教育是真正的儿童教育。因为它考虑到了儿童的特征,了解儿童、体验儿童,在此基础上提出。李吉林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借鉴心理学中的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情境教学基本模式。它相对于之前的教学理论而言,先进性在三个方面:ⅰ拓宽了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改造;ⅱ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ⅲ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ⅳ注重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当然,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称其为理论,怎样把情景教学更好地实施于日常教学中?这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①中庸之道情境的吸引力不能太弱,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情境的刺激不能太强,学生的精力都花在感受情境上,弄巧成拙。②适合的才是最好。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教学内容和具体学生的情况分析。③目的明确。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知识学习得更快、更好。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知识学习服务,切忌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本末倒置。
3.对于教师角色的理解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总之,是个杂家。③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是个既没有技术性有很需要有技术性的职业。说“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技术性,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人人可以是老师,而且人人本来是老师。父母、兄长、朋友这些在担任着自己角色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教育着他人。听说,以前农村里把什么活不会干的人安排当小学教师,看来有真实性的成分。至于教师这一职业很需要技术性,那是显而易见的。甚者,教师必须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那得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十足的杂家。当然,横向的充分发展阻碍了教师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只能称得上是“半个杂家”。教育是教师的着眼点,也是归根处。足够多的“半个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教育家。
早期,有人关于教育是门艺术还是科学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其实,教育不仅是门科学,有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理工科学问为它奠基,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讲究艺术性。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4
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悉新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我拜读了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从中我了解了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本书内容包括语文课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及讨论,综合性学习及讨论,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语文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评价,新时代语文教师的素养,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十二章。本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以教育科学的规律为支撑点,把握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育的导向,围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案例,致力于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此书对我所研究的课题《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有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融入学法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便于学生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语文文化的广阔天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传统教育赏识尊重,激发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盼望着得到赏识和尊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情绪变化,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努力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多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实施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创造条件利用网络,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网络途径,努力创造条件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精心创置情景,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像等现代化电教设备创造逼真的情景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里充当课文里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既适合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又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学习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充满激情。
二、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扮演着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严肃刻板,与学生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总是高高在上。学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在课堂上,逐渐丧失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丰富的想像力,缺少创造性思维,个性丧失,成为学校的“制式产品”。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课堂上教师使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同时教学过程中,多用亲切的`微笑,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创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
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仅仅依靠黑板、粉笔和教科书就可以完成教学的全过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出路。面对着现在的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生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抽出大量的精力投入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充当了语文信息传递的载体,能长期储存大量的教学音像资料,供师生随时检索。它能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口授或板书不易表达清楚的,可借助多媒体系统图像、动画、文字、音响等形式表现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晰观察,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并逐渐展示了它的主要优势。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5
今天我拜读了杨松老师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初探》,文中这样描述:
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给学生发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注入活力。例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选用了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中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来导课:一家三口在攀崖时,发生了意外。为了减轻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了悬挂自己的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们。这个片断体现了人性的美丽、父爱的崇高、伟大。其内容和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也极其相似,这样的导入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将斑羚飞渡制成了动画:随着猎人、猎狗渐渐缩小包围圈,头羊果断地指挥羊群按老年和少年分为两群,然后走出一老一少一对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老斑羚正好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随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山涧的上空架起了一座用死亡做成的生命之桥。在这悲壮、逼真的场景和音乐声中,学生沉重地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文本的主题已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多媒体校园网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李时珍》一课时,我下载了网上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装到教师机上,并设计一个问题:请你评价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供学生探究学习。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资料完成了作业。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信息加工的方法不同,答案也丰富多样。我从中发现不少作业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精神。有的学生输入:“《本草纲目》并不能称得上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因为清代有人写了一部《本草纲目补遗》,就是针对《本草纲目》的缺点重新编著的,比《本草纲目》更进了一步。况且新药不断被发现和发明,因此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没有,有也只能算是比较完善的。”然后无能过网络将学生的见解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即改,互相启发。激励着所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读完这些内容,觉得杨老师在语文课上运用了教学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情景,感悟语言文字,发挥信息优势,培养探究精神,我也不妨做了一些尝试: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上下了一番功夫。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尝试给学生建立“电子作文本”,将学生自认为优秀的作品全部在网络上保存,学生对这一做法很感兴趣,即使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每一次也都能认真的完成,并独立设计版面,做得一丝不苟。
我曾教过一节关于“倡议书”的写作实践课。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环境”的资料,在课上进行演示。然后在此基础上,我给大家介绍“倡议书”的写作内容和基本格式,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直接完成向全社会呼吁环境保护的“倡议书”。这节课,跟以往的作文教学有着天壤之别:学生搜集的材料来源广泛,丰富多彩,介绍方式也多种多样;在电脑上创作,比写在作文本上更规范,速度更快;将稿件了到网上,学生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仿佛是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样。
我们必须明白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忽略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过多失当的使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互动。只有把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6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课又有何区别呢?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读书笔记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目前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内容空洞、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是不无关系的。事实上,阅读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论》指出: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学习、吸收知识不可缺少的能力。同时,阅读过程伴随着思维等心智活动,也是一种智力的锻炼和开发。学生如果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就训练了他们的语言文字的习惯。可以说,阅读是学习之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两个基础,一是阅读,一是生活,但学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亲自体验,只能通过读书来增加阅历,所以阅读是增强语文能力最根本的环节。语文教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理解课文是训练自能读书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教材,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1、做到多读、多思,“熟读”与“精思”相结合。
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作品时,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扫清阅读障碍。同时借助工具书,将生字难词辨形,理意,正音。诵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大声诵读以至反复吟咏,容易入境入情,帮助理解。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与“精思”相结合。朱熹曾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想作者之所想,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一味地强调多读,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我们要反对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到“熟读”与“精思”相结合,我们花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例如,备课时备读;学生每次读书有明确的目的,避免为读而读;根据每次读书的目的确定读的形式;朗读、默读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全体学生切实受到读的训练。
2、阅读教学与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话、阅读教学,着重进行理解能力的训练;说话、作文教学,着重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阅读教学与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既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其他语文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一个听、说、写能力都较强的人必定也是一个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人。
(1)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说得很多,学生却由于听讲抓不住要点而有点云里雾里;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却只有“半截话”,甚至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听、说天天有,而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强。我力求为学生作出示范,用准确、生动、规范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听、说的训练。
A、重述。课堂上教师提问、讲述或学生发言之后,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强化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说话。
B、听辨。有时候为了突出对课文中某一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可以采用换词、换句的办法。如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词、原句的理解并体会到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
C、评价。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的发言水平参差不齐或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展开讨论,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D、结合课文说话。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谈谈体会、收获,续说故事等,不但训练了说话,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多写。
A、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首先要进行读的训练,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一篇课文只能从某一方面、最多是一两个方面学习表达,不可贪多求全,否则只能是蜻蜓点水,一无所获。当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时,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B、多读、多写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多写。这是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为同学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能力提高。
多读: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有多种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每周三去校图书馆借阅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每星期的读报时间,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的目的。
多写:笔勤出好文。我们几个班坚持每周一篇读后感及一篇周记,两周一篇大作,这样,每周动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才会开、笔头才会活、文章才会精。
(3)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以外的书籍报刊,达到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独立阅读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阅读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
1、培养边读边想边动手,认真读书的习惯。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他会激发
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的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⑴要鼓励学生敢于发问
⑵要引导学生善于发问
“善问”是会学的一种具体表现。每一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高质量、高层次的问题。如:
①从文章线索发问;②从题目发问;③从人物性格发问;④从写作角度发问;⑤从比较入手发问;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思维清晰有条理,提高归纳能力,得到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观点。除此,我们还可从关键句子发问、从悬念发问、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等等。
3、培养课外勤于阅读的习惯。
4、培养正确、有效的预习、复习的习惯。
总之,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即使在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发展的现代和将来,阅读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
第五篇:语文读书笔记整理
人生
其实树跟人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是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所有人来到你生命里自有他的意义。人最难的就是学会怎么平静地面对离别,而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当你学会平静地对待离别时,那个人已经在你心里永远不会走了。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生命的常态,其实就是平稳和深邃,还有暗流。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或许,有尾巴的风筝才是完整的风筝; 犹如有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最怕永远面对的是过去,背朝的是未来。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显得很了不起,那就说明你今天做得不够好。
——美国加州某中学教导处送给学生的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独自去做。
——《革命之路》理查德.耶茨 你觉得相貌美丑无所谓,是因为你已经有了一张好看的脸;你觉得有没有钱无所谓,是因为你家庭富裕;你觉得胖瘦无所谓,是因为你身材很好;你觉得排名在年级倒数无所谓,是因为你学习不差。人不就是这样吗?你所不在乎的,其实都是你已经拥有的。
——幾米 我怎么才能始终保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敏清晰?这真是一个极好的问题,答案就是在熟悉的地方也能发现美和惊喜。
--毕淑敏 《蓝色天堂》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柴静《看见》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成熟、世故,但是心却不会变。即使你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也一定不要扔掉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要知道,倔强是时光在心上留下的疤,厚厚的孤独,让你变得更坚强。
人的目标不能太多,人的要求不能太多,人的心思不能太多。越是快速变幻的今天,生活越是需要简化,精神越是需要过滤,心灵越是需要减负。
——《像南瓜 默默成长》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也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西西弗斯的神话》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所有竞争的主题不是聪明与能力的高低,而是为了达到目的,你能牺牲到什么程度。
北极,天寒地冻的北极,生活在这里的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下去呢?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哪里呢?
不是征服,不是因为它征服了北极的冰雪,征服了北极的自然,而是顺应,因为它顺应了那里的冰雪和自然,那身白亮的皮毛与北极冰融为一体,与那里的环境同生共存。
过去,我一直以为,死海是指海水干枯了,海不存在了。后来才知道,所谓死海,是指海里没有生物,生物无法在海里存活下去,最后偌大的一个海,谁也容不下,只容下了自己。
谁也容不下,让谁也活不下去,这样的海,在人们看来已经“死”了,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一滴水,投进水里,是生;一滴水,投进沙里,是死。
有时,决定一滴水生死的,不是其自身的强大或弱小,而是看它选择了跟谁在一起。有时,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由自己决定,还要看这个人选择跟谁在一起。朋友的力量,环境的影响,往往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毕淑敏《我很重要》 我记得我自己曾爱她,那是遥远的过去了。所谓爱着谁,只不过是比对别人少了一点戒心。
——《变身》
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正是因为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霍乱时期的爱情》
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的,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定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以及面对生活的挑战。
——《霍乱时期的爱情》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目送》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有很多人终生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
——毕淑敏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所谓大人物,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所谓敌人,不过是那些迫使我们变得强大的人。所谓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
所谓梦想,不过是一锅凉水,如果你想让它沸腾,那就必须加足够的柴火。所谓愚昧,就是你在重复相同的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所谓知识,就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所谓信任,不是指没有误会,而是总会给对方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机会。所谓未来,不过是现在的另一个名称。
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 只剩小小一块。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里才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如果我们处于苦难的绝境,那正是彰显最大自我价值的时候。处于太平顺境之时,大家都相差不多。
孟子英明,把成败因素分为“天时”、“地利”、“人和”三项。这就打破了人类封闭的自足系统,重新仰赖于天地的力量。但是,囿于视野极限,他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轻重模式,其实,更宏观的结论应该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人太渺小,怎么强得过天。
——《我的山河》余秋雨 如果说,生命的过程就像是一盘磁带,录满我们每个人的话语,若生命结束的时候,听到自己一生所说过的话,有用的比没用的多,那就是无悔的人生了。
——《热爱说话》
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禅精竭虑毫无保留。
——毕淑敏《我很重要》
时间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时间收割了很多的事物,唯有爱,就像季节,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绵延不绝,亘古不变。
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的向前推进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径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刘慈欣《三体》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时光的纸笺,在秋天清凉地铺展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沧桑,而是落叶的静美。
其实往事早已苍绿,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依旧可以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和一株青嫩的草。
还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毕淑敏《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我的山河》余秋雨 只有出世,才能得到真正的沉静。人潜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不问世事。当人脱离了当下的时间和空间,与所有已经逝去的人,书和思想在一起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沉静。
——《沉静与狂喜》李银河
文学给人知识,也交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的人。
——朱自清
不要以为平庸的书无害,世界上平庸的书太多了,它们会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
——周国平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三毛
文字原本就无言,那些被记录的足迹,像是命运埋下的伏笔,我们依旧用单纯的眼睛,企盼错过的可以重新珍惜。
——白落梅《相思 莫相负》 读这本书时,你的灵魂觉醒了,你灵魂中本来就有的东西。你自己以前没有察觉到,在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这是我们喜欢一本书的原因。
优美景物
清晨山间的微风扫过,使颤抖的树叶轻松愉快地飘落于大地,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笑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
——林语堂《人生自然的节奏》
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灰苍苍的天幕,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渐渐地不见,仿佛是人们朝来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余秋雨《阳关雪》
沙中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目送》
竞争
1.企业在竞争中失败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看不见对手,第二是看不起对手,第三是看不懂对手,第四是跟不上对手。
2.美国NBA的球员为什么能越打越好?因为旁边的板凳上坐了12个人。3.我们是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不平凡的事。
4.非洲草原上,只有饿死的大象,只有饿死的狮子,没有饿死的蚂蚁。
——《马云演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