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奇斐中学教育第一届教师培训会议心得
中学教育第一届教师培训会议心得
一周忙碌而充实的培训会议圆满结束了,在这一周里,我同时感受到了体力的透支和精神的愉悦。通过这次培训,我清晰地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一、培训收获
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后的一些认识:
1.出发角度
“我们应该从老师的技巧出发,以学生的角度来解决学生的困惑。”唐宇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课。我们遇到的学生并不都是成绩好的,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基础很薄弱的同学占多数。因此,有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往往会阻碍他们的理解和吸收。以后我在准备课的时候,要时刻铭记“眼高手低”,从师者的技巧来出发,分析解题过程时则把自己当做一个基础中等的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题目和正确解题。
2.分析题的方法
历年真题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题我一直都在做。不过听了李威老师的培训后,我发现自己对于出题思路这一方面思考得还不够深。今后,我要反复研究近5年湖南高考阅读题所有选项,并研究:1)正确答案为什么对。2)错误答案为什么错。3)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有时我们会发现选项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出题人心中的标准和思路。
3.提炼规律的标准
各位培训师均反复提到了解题技巧规律不在多,而一定要精且实用,而衡量其是否有实用性的标准便是看它有没有“可移植性”。这几天培训师批课时,也多次强调了课程的可操作性。要提炼出有“可移植性”和操作性的规律,意味着老师不是只要简单找几个能印证自己观点的例证就了事了,而要搜寻足够大的样本,将规律放到实际题目中去操作以验证其可移植性。
4.精心设计课堂互动
刘畅老师认为,好的老师,并不是一直讲,而是能让学生一直想。这种思想层面上的集体互动才是高境界的互动。要做到这种互动,老师需要不停抛出问题,牵引着学生一起思维互动,这种题目的选择很有讲究:“伸手够不着,踮脚
就够到,及时送垫脚石”。也就是说,选择的题目要超出学员的现有能力,但要在其理解范围内,且在解题时老师应及时给些提示指引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在今后的课里,我要以这3个标准来设置习题练习。
5.不断修改、完善课程
王玘老师在培训中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一定要反复修改,不断探索和完善,甚至颠覆以前的内容,不要自欺欺人。”惰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坏毛病,然而,不管是出于教师自身的职业操守,还是本着对学生前途负责的出发点,身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竭力与惰性作斗争,详尽办法让自己的课变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二、改进方法
1.认真做大量真题,以学生的眼光去解题并总结出有可移植性的解题技巧。以往我做题的时候,多是不自觉地依自己现有的水平来解体。今后,应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做与学员同龄的学生的眼光来做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更实际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2.精心选择练习,留作业,重视课后练习,下节课检查。
学生当堂课理解的知识如果不及时练习,很有可能遗忘。因此,练习在维持学生记忆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一直都有布置作业的习惯,然而有些学生不会完成。为了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我自己首先就更应重视,所以,我今后要在开班课时强调习题的重要性和细化练习的操作,并在下节课时适时检查上次作业的完成情况。
3.录音
在自己的课程上录音,是我一直都坚持了一件事,不过在上完这次培训后,我觉得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对于这些录音资料也没有充分利用。以后,我要认真听自己的录音并做一些几件事:1)推敲自己课正确性,一旦发现自己口误,有错必改。2)记录灵感,有时在课上会有一些灵感,事后再想又记不起来。所以,录音可以记录下上课时的神来之笔,方便以后改进课程。3)总结出学生常错,真正深刻的了解学生需要我们平常多留心学生常错的知识点,对于经验尚不足的我来说,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一些点可能会在课上载学生中体现。所以,录音可以作为我课后记录和整理的依据。4)记录自己成长,通过对相隔一段时间的录音比较,更
能看出自身教学的变化,我希望自己在做了这一系列的整理以后,能够欣喜的在不同阶段的录音比较看到自己的成长。
还记得在培训期间,有一位老师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比较这两种人谁会更成功?--是聪明人?亦或是蠢人?”她的答案让我印象深刻:“能成功的既不是聪明人,也不是蠢人,而是能坚持的聪明人和善于总结的蠢人。”其实,成功需要的并不多,天资、努力、坚持足矣。
第二篇:教师礼仪教育培训心得
《教师礼仪与学生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桐木镇周田小学 阳喜
11月16日,远道而来的蔡慧琴和汪小琴老师为我们进行的教师礼仪以及学生心理辅导培训。在培训中,老师们用她独有的风趣培训了我们教师礼仪,让我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收益匪浅。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有“礼”,而且还要有“仪”。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办公室工作是一扇亮丽的窗口,从接人待物到一颦一笑,都影响着整个团市委机关的整体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单位的个人形象就是一个组织的整体形象,也代表这一个人整体面貌与素质。礼仪小则影响自己一个人的形象,大则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形象,所以重视礼仪就要从自身做起。相见礼仪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礼节,相见礼节,不论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中外是不太一样的,目前国际社会,最通行的相见礼仪是拥抱、亲吻,而中国人一般则不讲这些,我们顶多就是握手,告别时候再握一次手。外国人的礼节基本千篇一律,有些国家喜欢拥抱亲吻,有些国家则对此不太讲究,比如美国人对亲吻、拥抱,有时候能接受,有时候也不太接受。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工作和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追求完美,力求把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岗位上提供文明服务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服务技巧,让自己和同事们真正感受到一种良好礼仪习惯的生活环境,如果每个人都能树立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下午,我们又学习了汪小琴讲的《学生心理辅导》通过学习,本学习我懂得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清楚了职业压力给教师的影响;掌握了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调适等有关知识。
我们认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才能正常日常工作,才能培养出好学生。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期望比较高,认为教师就该比一般人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要强,可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长期的超负荷运作正在吞噬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以课程改革为内容,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培养教学科研能力使每个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表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是大家得到共同发展,获得最起码的职业心理满足。教师自身要学会自我调适:合理思维,多进行正向思维与客观思维,积极面对矛盾和困难;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信赖、友好、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减少消极情绪;主动和社会的其他领域交流;鼓励教师多参与群体与社会活动,扩大心理交往空间;学校应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扫除不合理管理带来的压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用自己优点和积极因素感染他人,根据个性特点,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教师应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看待事物的角度要多元化,因为当今社会给每个人的空间是无限的,客观世界改变不了的时候主观世界就要改变,不改是不科学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通过蔡老师的培训,我的收获很大。我要把蔡慧琴老师给我们培训的知识用于日常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冬,我有幸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周的学习,不仅让我结识了很多教育教学一线的同行前辈,还真真切切学习到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我你很大的启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际,对这次培训有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的充实。培训期间交流得知,来参加培训的很多老师都不是专职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绝大多数都是兼任学校心理保健室管理员一职,所以大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都没有完善具备;甘应心协的讲师也介绍,心理学也是一门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学科,社会各界对它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尽管各种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伤害自杀事件层出不群,但是由于缺乏条件,长期没有开展更有效的更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种原因,我觉得来参加这次培训,对我们这些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也收获良多。
五天充实的培训中,有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会长谢桥老师主讲“找一个杠杆撬动学校的幸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述,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并利用三个晚课的时间做了团体心理辅导实操训练,不仅为我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打下基础,更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了辅导训练,学练结合。谢老师还解答了学员有关心理学如何入门的问题,建议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开始最好从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入手;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职业发展,以及推荐了许多教育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及心理学入门书籍等。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的刘悦老师主讲“用心护航,因爱而爱”——学习心理需求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穿插了大量她亲历的心理辅导案例,生动丰富,让人印象深刻。军医大的杨群老师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课程,让我明白其实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从医学层面,从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例如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如何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等,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以后面对工作、生活的时候更积极地暗示自我,更有效的发挥效率。作为学校从事心理健康辅导的老师,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进一步发展,这次培训所打下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必不可少。
其次,多形式多内容的丰富实操训练。因为这次培训的形式丰富,三个县区的培训教师们都被打乱编成六个小组,很多培训实操课程都是通过小组进行的,所以区别于以往其他培训最为明显的就是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组内成员积极发言,深入交流,默契配合。培训第一天,充满能量的杨康老师就组织大家开展了一整天的以团体游戏体验为主的培训课程,闯三关、思维创新等新颖的游戏体验,让这次培训别开生面,生动活力开了一个好头,让我对接下来几天的培训都很期待。通过团体游戏体验活动,让我对团体凝聚力建设、团体辅导,团员积极心理训练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切实的感受。接着三天晚课谢老师团体心里辅导实操课程的讲解与演练,都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在学校里面开展此类课程的适用性。最后一天的六个小组各自设计的一节团体心理辅导演练课,更是点燃了全体参训学员的热情,“盲人与拐杖”、“逛三园”、“寻找有缘人”、“宝贝座椅”、“松鼠搬家”、五组“人际交流中听与说的重要性”等课程相继亮相,大家积极配合,积极讲评,积极谈参训几天来的心得感受。整个培训,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受益良多。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刻不容缓,通过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深切地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学习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深深的感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与关注。
我心有所动,我行有所动。
第四篇:教师网络培训教育心得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对于些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专家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倾听专家教师点评,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思路开阔了很多,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可谓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培训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如自我介绍、写写心里话、个别谈话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交流,只有当你真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她们才会真正对你敞开心扉,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摸清他们的脉搏,知道拨动哪一根琴弦才能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鸣。
我们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就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认为我们施教于他们,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并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就要听我们的。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同我们一样渴望得到尊重与呵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上从小为他们拨撒下理解、尊重与信任的种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在教学条件来讲,给我的体会如下:
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效率也越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
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象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网络学习优点突出,是时代的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地,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课件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按需进修。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成人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然而,好的教师是极少的,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现在多数采用课程主编与主讲教师合一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
以上就是我此次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智障教育学前教师培训心得
智障教育学前教师培训心得
2013年的11月14日至21日,我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育学前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结合实际案例和特殊学前教育的现状,开展的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14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开班典礼,有90多名培训班学员和有关领导参加了这一盛大的仪式。会上,南京市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庆祖杰和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陈蓓琴主任为我们做了重要的讲话,对我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强调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我们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严格的纪律要求。
这次培训邀请了一些国内和台湾的特教专家学者,以及苏州金阊培智学校的领导、名师为我们讲座、授课。他们都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特别认真、敬业。每个讲座、实际案例研究都细心备课,精心制作了PPT,耐心细致的为我们讲授。我深深的被他们的专业精神所感动,全神贯注的听课,专家们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和我们之间的互动交流,经常提问我们和我们交流经验,并派送了精美的小礼物。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对教学的困惑和期盼而来,所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争取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使自己真正的得到全面的提高。历经7天紧张的学习,我聆听了众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苏州金阊培智学校,聆听金阊培智学校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使我在理念上得到了提升,对学前、培智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这7天来我的收获:
首先,我有幸聆听了林美瑗教授的台湾融合教育、早期疗育现状及模式,我获得了许多理论的熏陶。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台湾关于融合教育是怎样实施的,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林美瑗教授不仅从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也从一位家长的角度来和我们谈论融合教育以及如何正确与家长沟通。我们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明白需要拿到拿掉「专业权威」,还给家长尊严,让家长尽快走过创伤历程。我们需要告诉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没有必要羞耻与自责,因为他们只是还不懂如何养育这个特殊需求孩子,不需低声下气—平等才有机会沟通;家长也不要抱怨别人,没有太多委屈,孩子是自己生的,要勇于承担养育责任,但不需全部心力付出,要平常心享受当父母的角色。在讲座中,林教授还提到了台湾孙嘉良博士争取独自生活的事例,让我很是感动,同时也看到了他想要争取自由想要为自己争取独自生活的权利和决心。蔡教授还提到,在台湾的融合教育中要以家庭为中心,6岁以下的孩子最需要信息的提供和专业的指导,在台湾国小附设幼儿园中让发展迟缓儿全时入班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国中小学这种状况约76%学童全融合—需评估该学童的障碍程度。随后,蔡教授从一个家长的角度运用实例、实验和我们谈了与家长间的沟通问题,谈的十分透彻和实在。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家长的心理创伤历程:震惊—否认—讨价还价—愤怒—接纳—面对。通过林美瑗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不需要培养一个不会生活的专才,家长不要带着孩子每天做康复,灰头土脸的生活,要教会孩子生活、学会交流。
其次,台北的蔡昆瀛教授也给我们做了有关融合教育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蔡教授给我们看了一个有一个实例视频记录。让我感触最深的是
在这7天的培训中,我们还听了来自南京特殊学院的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的精彩讲座。谈教授给我们分析了现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趋势。现在仍然还有很多残疾儿童无法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因为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普通幼儿园的家长也害怕这些残疾孩子会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学习以及人身安全,由此他们产生抵触,想尽办法排挤这些残疾儿童。其实,早前学前教育对残疾孩子而言同样重要,他们不能错误最佳疗育的时期,在日本对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残障的判定和对家长的指导。二是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和训练,对被发现的障碍儿童劝导其进入幼儿俱乐部接受指导或在障碍中心、医院等处接受治疗和训练。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特殊学前教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特殊教育事业。今后我会学以致用,不断的去完善自己,会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会去多多锤炼自己,会去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学校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特教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