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改总结
竹市中学廖志华
教改之春风吹绿了蓝山大地,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通过了对课改内涵的把握,转变了教书育人的观念,树立了《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确立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每位教师对课程计划、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过去单一的教学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立人”教学。在半年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现对本期的课改小结如下:
一、教书育人的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起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行教改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资源,而且还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起和激情。在感知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第二堂自主探究课,学生发言异常积极,一双双手争先恐后,情绪高昂,在激烈争论中产生共识,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
2.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反映了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累累硕果,艺术精品、知识结晶,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增长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的成果。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段的起点不能适应现阶段七年级新生水平。以识字量为例,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并没有达到2500汉字的认、读、写程度,一 1
般只有1500个字左右。
二、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三、教学改革中,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始终放不开手脚。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应再解放一点外,客观因素也受一定限制。
四、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评定不能单独以一次考试而论,应从平时作业,课改教学效果,语文活动、实验、学生成果等多方面综合考评。这样也会更合理、更科学。2011年12月15日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古陂中学 曾剑锋
在半年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现对本期的课改小结如下:
一、教书育人的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起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二、教学改革中,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始终放不开手脚。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应再解放一点外,客观因素也受一定限制。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课改计划
七年级语文课改计划
新桥中学谢志宏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们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在新学期里,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其次,我们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第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本期内我们将安排学生参加“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和“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等综合实践活动,大胆探索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尝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联系学校和家庭生活,沟通平行学科;我们将注意留足空间,增加弹性,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
第四篇:语文课改总结
语文课改总结
海滨第六学校
许广会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一段实践,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第五篇:语文课改总结
内外兼修 创新发展
——白银区第九小学语文课改总结
前言:
学习新理念、携手新教材,我们在课改之路上快乐行走。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为阵地,全面落实课改理念。一年的课改之路,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我们的业务能力,改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观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一、解读教材,感受新理念
伴随着北师大教材实验的开展,我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主旨,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系统开展新教材实验的培训、研讨等工作。
(一)内化教材,把握教材体系
引导教师学习、理解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充分感知北师大小语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特点。
1、组织通识培训,领会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参加通识培训,学习课标精神,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2、参加教材辅导,了解教材体例。一方面,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材培训;另一方面,制度化组织校级教材培训。
3、集体钻研教材,交流心得体会。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全员参与。
(二)优化资源,探索教学创新
1、把握教材特点,合理利用教材
通过学习、钻研,感知北师大教材的三大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课内与课外的整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2、立足课标精神,倡导教学创新
(1)立足课堂提高效率,倡简语文课堂。
(2)综合实践落实到位,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和综合性学习。
3、着眼课题研究,追求理想课堂
(1)系统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申报开展了《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合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专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追求个性课堂。鼓励教师在学习中探究,在模仿中创新,追求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三)活化教材,提高综合素养
1、知能结合,提高语文能力。
力求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将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引导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2、用创结合,拓展语文资源
积极参与语文教材的建设,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3、综合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提升素质,强化基本功
1、强化培训,提升理论认识。
语文课改最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改变。课改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培训工作。以市、区级培训为指导,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自我培训为基础,全面开展全员培训工作。通过系列有序的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努力方向。
2、健全制度,促进专业成长。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改过程中,我校始终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学校建立了优秀教师考核评选制度,从人文素养、科研能力、教学业绩、教学技能等方面全面进行考核。以考核为方式,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目标,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3、科研兴校,开展有效研究。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积极组织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以教育科研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教学竞赛为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语文教育科研,提升科研能力,深化课改成果。先后申报、开展了《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合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三、改革课堂,实践新教法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以构建灵动的课堂为共同的目标,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提倡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语文课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总结出灵动的语文课堂的特点。
(一)灵动的课堂是生命和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是民主平等的,是合作探究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师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开发创新的潜能,共同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灵动的课堂是情感激昂的课堂
语文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充满丰富多彩的情绪和情感的认识过程,灵动的课堂应该充满激昂的学习情感。
首先,语文教学要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或运用磁性的语言,或借助直观的图片,或利用多媒体演示,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巧妙地运用欣赏性的语言、体态、神态„„鼓励学生的点滴成功,激起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昂扬的情感。
(三)灵动的课堂是节奏跌宕的课堂
课堂如诗,语文教学除了追求语言美,还应追求节奏美。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注意力集中规律,巧妙地安排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及时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张驰有度,劳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机地穿插使用个人感悟、小组合作、辩论、情境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掀起学习的高潮。
(四)灵动的课堂是思维激荡的课堂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得到激发。灵动的课堂应该贯穿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发展思维的深度。
(五)灵动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自由灵活的、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及时修正教学目标,调整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
1、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有机地设立教学目标,这种目标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修改,或降低难度,或拓展广度和深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展示学生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优化组合,体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2、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扣住教材来组织教学,而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安排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确立,或调整教学重点、难点,或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来补充理解,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丰富教学内容„„一切都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服务。
3、呈现方式的动态生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既要有一定的预设,也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适时生成,随机应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况采取相应的呈现方式,或顺序,或倒序,或从题目入手,或抓关键词句,或扣住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考,或扣住课文插图引导„„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髓,将课堂学习变成学生放飞思维、展现自我的场所;也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体现。
(六)灵动的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课堂。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六大解放”的理论,今天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充分践行这一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生命个体的灵性,围绕主流价值观充分发展学生自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七)灵动的课堂是训练无痕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而,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灵动的语文课堂的知、能训练我们努力做到无痕、自然。
(八)灵动的课堂是多维延伸的课堂
灵动的课堂讲究拓展延伸的效度。语文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立足于课堂和课本,更重视学习内容的多维延伸,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延伸到其它学科,延伸到学生生活,实现语文学习立体化、综合化、生活化。
1、语文知识的延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不忌讳语文训练。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抓住训练的契机,充分进行字词和句段的训练。如生字组词的扩展、句式的掌握运用,构段方法的学习„„在阅读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汇,比如在词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去拓展研究与所分析的词语相关的词语、相对的词语、相反的词语;在句子的阅读理解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造句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其次,我们在课堂学习、训练的基础上将课堂语文知识的学习向课外延伸。
2、语文能力的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综合发展、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外的语文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落实能力训练的目标。如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我们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身边的错别字练习;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我们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的相关文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我们则布置学生学以致用,如将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学生的复述课文的能力,仿照课文练习写作,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3、学习方法的延伸。
我们经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引导传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训练、应用,就很难迅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练习运用查字典、练习上下文、练习生活体验等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寻找诗歌的诗眼和文章的中心句来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延伸。
一篇文章总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所学课文的思想内容并受到熏陶、感染,更要放眼于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股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的拓展延伸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文本,进一步加深对某一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化巩固外,还注意这种情感相关的文章。不仅拓展了学生阅读的空间,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挑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将努力突破语文教改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成效,开拓语文课改的新天地。
语文教研组 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