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案《奇妙的对联》
【课题】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做对联练习,在对联写练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初步的对联练习。
【知识链接】
1、诗歌的体裁。
2、修辞中的对仗。
【教法、学法】
提问 启发 讨论
【教具、实验活动】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疑有讽己之意,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对联很奇妙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对联,揭开她的面纱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
1、什么叫做对联?
2、对联由哪几部分组成?
3、对联的要求是什么?
4、怎么书写和张贴对联?
三、走近对联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相“联”。
对联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的特点是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
2、对联的起源:
(1)、秦汉以前,人们就有悬挂桃符的风俗。后来人们在大门上左右两边位置张贴神荼郁垒的画像以驱鬼。这就是门神。到了唐代,人们把桃符上门神的画像换成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他二人也被奉为门神。
(2)、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在一次新年到来之际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奉长春”两句,此被视为中国第一副对联。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四、欣赏对联
1、合字联: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2、拆字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3、隐字联: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4、镶字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5、同偏旁部首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6、叠字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7、顶针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8、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9、谐音双关联: 狗啃河上骨
水流东坡诗
10、谜语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五、做趣味对联练习:
1、猜人物: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2、游名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猜行业:千秋伟业千秋福一寸光阴一寸金裁缝店
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照相馆
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心理发店
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钟表店
体态须眉都活泼心神毫发不参差眼镜行
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中药铺
六、掌握写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教材上对于对联的要求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1、对仗工整
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内容相关、上下句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下一句就不能写成“小狗尾巴弯”)
2、平仄协调
提问:
(1)、什么是平仄?
<明确>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
古代汉语: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去、入即为仄声)
现代汉语: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板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平阴平、阳平
仄(上、去、入)仄(上、去)
(2)、在对联中对平仄有什么要求?
<明确>平仄相异,仄起平收。
(二)、对联口诀歌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七、小试牛刀,学写对联。
(一),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1、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
2、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3、(),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
画亦精,字亦精,()。
5、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
良言入耳三冬暖()六月寒
备选成语:恶语伤人、自知之明、海阔天空
(二)、听故事对对联。
“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
“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
“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
“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野兽”
“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
“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
“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石先生”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作为下联。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D丁香初绽悠悠云
(四)、删改对联的括号部分,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1、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2、(苟有恒,又何必三更才入眠,五更忙起床。)
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3、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进行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五)、尝试对对子。
1、河北——海南(湖南)
2、地——天
厚地——高天
脚踏一方厚地——眼观千里高天(头顶千里高天)
3、考文科考理科文科理科科科有英秀——师孔子师孟子孔子孟子子子是宗师(做这行做那行这行那行行行出状元)
八、回忆古诗文中的对偶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处理课本上练习。
十、以“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作结。
第二篇: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对联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小处说,它是一种文字游戏,往大处说,它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课本上:文辞真比丰年玉
气味还同幽壑兰
对联又往往同律诗、书法等文学形式联系在一起,书香墨韵,就这样绵延了千年。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大家学过的律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天下第一联:新年纳余庆,嘉杰号长春(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对联先产生还是律诗先产生?
律诗。对联是借用了律诗和骈文的形式,从春联中诞生的。
二、对联规则
1、对仗工整(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2、平仄相异
古汉语:平、上、去、入(仄)
现代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
3、内容相对或相近
三、对联的书写与张贴
1、竖行书写,从上到下,不要标点
2、书写美观,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3、上联右边,下联左边
四、笠翁对韵
五、楹联分类赏析
1、写景:山水名胜之地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宁鹏年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
一径飞红雨
千林散绿荫
【注】题云南昆明西罗汉山的龙门。
山中奔日月
地底激风雷——富好礼
【注】题四川峨眉山清音阁。
2、言志:住宅书房之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学生上去书写)
3、记事: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山西霍县韩信祠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飞墓)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郭沫若武侯祠)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秦皇岛姜女庙: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第三篇:高中语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学习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二)课堂教学步骤
(事先邀请同教研组老师听课,其中包括准备写毛笔书法的黄同异老师。体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课程资源分析:福建的名人,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林则徐)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课程资源分析:七中书记室悬挂的此联书法横幅,拍出照片课件展示,提问学生:作者是谁?答案周恩来)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课程资源分析:七中高三年段五楼走廊张贴着此教师书法联,拍出照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蒲松龄)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
(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
答案: 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暮鼓对
(课件放映)
答案:暮鼓对(晨钟)
结合“晨钟一杵醒尘梦”。(课程资源分析:泉州崇福寺钟鼓楼对联之上联,以课件放映照片)
(3)鱼书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
答案: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草舍对
(课件放映)
答案:草舍对(柴扉)。
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
答案:(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骑马踏花归
(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
答案:(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7)秋露横江,月明
;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答案:(苏子)月明(游赤壁)
教师启发:唐朝韩愈有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下联写的就是这情境故事。上联与我们本学段学到过的苏东坡的文章有关。
(注:在对的过程中,结合的诗句可在引导学生时或学生自行对出后使用,视课堂即时情况。结合诗句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还在于感受文化,加深文化印象)
7.奇联妙对欣赏(课件放映各联)
(1)猜猜有谁
①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其中有孔子的两个弟子名字)
②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这是一幅挽联,挽的是谁?挽秋瑾)(藏字)
③二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猜猜内中有何人名?)(谐音,鲁肃、狄青)
(2)猜猜是什么地方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桃花源)
(3)猜猜下面什么行业
①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是什么行业?理发店)
②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唯言此处高(是什么行业?酒家)
(4)欣赏艺术
承接前面讲到“刘伶”
①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妙对张灵,谐音。对联可以戏)
②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地名国名,抗战胜利后的对联,双关。对联可以欢)
③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叹,谐音,“怜子”、“离儿”。对联可以悲)
④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谜联,上联扣“秃”字,下联扣“驴”字。对联可以讽)
(注:欣赏时或介绍其中手法,或介绍对联故事,或介绍字谜猜法,言简意赅带过)
8.以同学名入对出上联,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根据要求对出下联。
(1)(板书)春留柳青林佳利
(上联嵌入本班同学刘柳青、林佳利名字,且有谐音。教师引导学生看出此联特点,不仅嵌入本班学生名字,而且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也以班上学生名字入对,且用谐音,考虑平仄。)
(2)学生讨论。
(3)请同学主动上黑板写出下联。正确答案有两种情况:
夏无冰寒李颖华(嵌入吴冰寒、李颖华两同学名字)
冬无冰寒颜劲松(嵌入吴冰寒、颜劲松两同学名字)
(注:教师事先要利用学生名字作为课程资源,创设此对联,考虑可能出现的下联。视课堂即时景观,对学生的答案点评,去伪存真,指出以上两对较好,并辨明“李颖华”对“林佳利”在平仄上更工整)
(4)对联与书法艺术是分不开的。好的对联加上好的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邀请我们学校高三年语文组的黄同异老师把这幅对联写下来。我们刚开始上课时看的那幅高三引用越王勾践的励志联,就是黄老师书写的。他的书法是学朱以撒的,写得很好。
(5)黄老师已备好笔墨纸砚,上讲台书写上下联。
(6)黄老师书写期间,教师再讲讲“绝对”,与同学们再欣赏几个绝对。
①先点明“绝对”的含义:独特,古往今来几乎没有比较工整的对。
②(板书上联)烟锁池塘柳
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成为绝对的特点(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③后人有对“炮镇海城楼”(板书)较为工整。
④(板书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⑤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称为绝对的特点(嵌入诸葛亮的名和字,且“葛”“格”谐音,上联情境天衣无缝),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⑥后人有对“风送幽香,郁郁婉华梅兰芳”(板书)尚属工整。
⑦教师:上面两联还可以说后人有一些比较工整的、公认的好对,但我下面再出一对,真的是至今也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下联。清同光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上联:
(板书)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不用问学生此上联特点,教师故意把它多读两遍,让学生心领神会笑出来)
激发兴趣: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过后去尝试对一对。
⑧与黄老师一起将写好的上下联展示给学生看,并赠送给班级,请班长接过。
9.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10.(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泉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板书设计
望梅止渴,缘木求鱼。
画饼充饥。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春留柳青林佳利,夏无冰寒李颖华。
冬无冰寒颜劲松。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婉华梅兰芳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班同学名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第四篇:教案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授课人:吕艳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板书:奇妙的对联)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都比较好,你最欣赏哪个?(课本P78)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回答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你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帖的对不对?
门左:春夏秋冬方方吉; 门右:东南西北路路通
横批:喜迎新春(学生可能看得出来张贴的不对,老师就追问“为什么”)
教师明确:对联的张贴,以面对读者右边为上,左边为下,对仗工整的对联要求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的尾字是平声。我们简称为“仄起平收”。
刚才出示的对联原来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需要调换一下,那就要靠我们运用平仄的知识来做出判断。
再如:一帆风顺年年好,四季平安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什么叫内容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有一年高考对春联 不少考生惹笑话: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竟用“生由命死由命生死由命”作为对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 内容相关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故事)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无东西)
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通过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我们的文化大观园,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多采撷。
四、板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古代开始,对对子就好像是文人骚客的一种文字游戏,出句对句,信手拈来。
1、苏轼请佛印到船上宴饮。苏轼看到岸上有一只狗跟在主人身后,专捡主人扔的骨头啃,就说了一个上联让佛印对下联。他说的上联是“狗啃河上骨”,苏轼说了一个“河上”,佛印知道苏轼又要恶搞他了。于是把一把有苏轼亲笔题诗的折扇扔到河里,慢慢吞吞地道出了下联:“水漂东坡诗”。苏轼听出了佛印在回敬他,说的是“东坡尸”,知道自己没有赚到便宜。二人心照不宣,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2、有一个苏小妹三考秦观的故事。传说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双手推开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廊。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院子的池塘里。秦少游听到“扑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一石击破水中天。苏小妹闻声大喜,于是把房门打开,笑盈盈地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
你们看,对联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学习一下对对子。
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古人一入私塾就要学《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我们课本中也有一段《笠翁对韵》(课本第77页下),我们来齐读一遍。其实对联并不难,掌握好平仄跟对仗,我们也能像东坡一样,随意就能说出 几句对子来。
下面,我们就来对对子。看一下谁反应快,对得好。
3、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1)A.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 神州面貌新
2)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老师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最实用的方法:繁简法 由少到多 由宽到工 由生到熟 由熟到巧
例:三朋四友朝游黄鹤楼,千军万马夜渡黑龙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写对联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①审清“出句”结构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4、课堂演练 1)改联: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2)对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3)十载寒窗,百天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
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4)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沥血呕心琢美玉;
为学校争光,为青春添彩,卧薪尝胆跃龙门。(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去黑板,如果时间不够,直接让学生口头回答。)
五、结束语
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第五篇:《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交界一中 赵丽伟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前的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货真价实的“别无分店,独此一家。” 不仅如此,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上自风流儒雅之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之下里巴人,无不对其另眼高看、青睐有加。古有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单联征对、三难情郎;今有巴蜀鬼才魏明伦万元求联、发难文坛。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洞房花烛无对乃难以融融。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工精巧;或悼或贺;或斥歪,或颂正。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长至数百言,短至无一字。既有如此奇妙的一方花海,又岂能不亲睹其芳,亲品其香,以怡情阅性,游目骋怀。
1、(幻灯片1)课题《奇妙的对联》
2、郑板桥做知县时看见一户人家上帖着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他看后回家拿了一袋粮食给那户人家送去,为什么?(幻灯片2)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3、对联的起源:教师提问讲解。
对联是由南朝的桃符发展而来的,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对联的意义及种类: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又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上至君主大臣,下至平民走卒,都有很多它的爱好者、追随者。从名胜古迹到寻常百姓家, 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民间使用最多的则是春联-春节时张贴的对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贴春联就像吃饺子一样,已成为我国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种类,边让学生练习。①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②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③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④挽联
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⑤赠联
赠给友人表达祝愿和激励的意思。⑥堂联(名胜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⑦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落第后自勉)
小结:对联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名山古寺,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对联大展风采;逢年过节,送嫁迎娶,祝寿贺喜,对联各有妙用;官宦百姓,粗人雅士,男女老少,对联深受喜爱。对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写出一副好的对联是很不容易的,许多古时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晶。
5、(幻灯片9)对联的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请看下面歌诀:
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春花对秋月,皓月对长空。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
6、实例分析: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7、对联寻亲: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8、修改对联,牛刀小试: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9、听故事扑对联:
1.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2.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10、古诗中的对联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时要注意积累。没有丰厚的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同理,一定数量对句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作对联奠定基础。古诗中的大量对仗的句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过渡: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它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灵活,其中有不少对联用法奇特,令人称妙。
11、读对联猜人物:教师出示对联,学生猜人物。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这幅对联是美国著名进步作家爱德加·斯诺在鲁迅去世后撰写的一副挽联:很好地帮助了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思想界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识记鲁迅的主要作品。
12、赏对联游名胜,学生猜名胜。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黄鹤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醉翁亭
13、观对联,知行业:让学生根据对联猜行业。
“笑迎八方旅客,喜送四海宾朋”是宾馆的,一“笑”一“喜”体现了宾馆高档的服务质量;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是照相馆的,“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体现了高超的摄影技术;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是开酒店的;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是开茶馆的; “巧缝千家衣,美化四时春”是开服装店的;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饭店)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同时也可增加2005年春节晚会对联赏析。
14、对联解读练习: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正确读法应该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三、课堂小结:
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了解它,珍视它,更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凭籍自己的努力使之更加发扬光大。真正是“对对联对出新天地,学学问学来妙篇章”。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余每人收集10副对联.《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交界一中 赵丽伟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