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节课培训心得
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常常问,你是怎样想的?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不同的想法吗?设计问题也要注意:
1、设计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
3、设计问题要注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4、提问题要必须建立了调控机制。
现对提问题要必须建立了调控机制这一点作详细分析:
提出的问题要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最容易接受的区域,教师要理解新旧教材的内在联系,知道新知识的基础。‚设计问题一定要目标明确,问到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必须要言简意赅赅。说到这里,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特别是在教材主题图方面的提问,更是缺乏生动和关键,提问不够明确,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有达到好的提问效果,因此在语言方面还要做到精炼,提问恰到好处才好。ƒ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会提疑问,培养学生喜欢问:为什么?”的习惯。„教师还要洞察课堂,善于应变,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问题。…选择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是上好一节课的有效途径。
学习方式主要是探究式学习和传授式学习两种。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方式的使用范围是:
1、直观性强的知识。(例如:几何图形的认识,年月日等内容。)
2、迁移性强的知识。(例如:计算方法(多位数加减、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异分分母分数加减法),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等)
3、学习方法相似的知识。(例如:几何知识中,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环形)。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4、规律性明显的知识。(例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
5、开放性强的知识,也就是答案不唯一的知识。接着是传授式学习,但这里的传授式学习不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而是通过老师对教材的精加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的开始。具体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设问导入
4、以旧引新导入
5、创设情境导入
6、类比迁移导入
7、生活经验导入
8、实物演示导入。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有效地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证。
正确处理讲和练的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突破口。现在都倡导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用黄金时间将课堂知识传递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并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训练,真切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闭幕曲,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做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思考讨论式总结
2、前呼后应式总结
3、悬念式课末总结
4、图表式的小结
5、游戏式总结。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核心、重点、难点,同时可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把一堂课推向高潮。总结方法多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学生共同总结,也是师生对这节课的评价。
讲台就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如果能做好这三幕,那么你的课堂效率肯定会高,教学效果也就肯定会好了。
第二篇:如何上好一节课培训心得
今天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朴实高效的数学课,让我更能认识到自己这两个月的教学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这堂课中,看到的是霍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是那么的透彻,过渡是那么自然,在她整节课教学中,你能感觉到她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即使学生犯了很低级的错误,甚至是一年级的学生就懂的口算题,学生做错了,老师还是能够用宽容的心,细心而又耐心地去引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而且还需要好好实践的。尽管霍老师对学生是充满了爱,但是对学生也是有严格之心,并且是该严格时即严格。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学生把错误的答案没有擦干净,这是老师就用严厉的语气说:“把错误的答案擦干净,这样看起来很不美观。尽管老师只是一个眼神,带着严格语气的一句话,但是学生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对于老师这样能宽能严,能紧能驰的课堂教学,我真是深深的敬佩。回想自己这两个月的教学,直到现在还是感觉没有进入到正轨,感觉自己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自己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影响,学生不听话的时候,自己还很容易地就要发火,自己对学生的严格方式也没有掌握,不仅没有能很好地控制学生的不良习惯,加强课堂管理,有时候还会因为调控方法和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除了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之外,我认为自己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也是很重要的。而霍老师今天上课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教会我们如何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懂问题情境
教师要能够通过课本的主题情境巧妙地引入数学问题,既要分析问题情境的直接信息,也要分析其间接信息,还要能挖掘主题图后面的隐含信息。我们要认真研读编者的意图,面对不合我意的情境时,不要着急更改替换,因为只有真正认清该情境的作用,正确把握价值取向,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有领会情境的用意,才能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教学资源,才有可能改造它、替换它,使我们的课堂增值。这让我想起了周校长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的时候说过,你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参,理解编者的意图。自从周校长说过这句话之后,我备课的时候都要好好地去认真看教参,发现原来真的是有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知道你到底要干什么,要以什么形式,什么方式去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知识。
二、读懂练习的内容与层次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好好研究课本上的习题,研究他们之间的变化,以及能力层次的提升在哪里体现出来,研究每一道题目和例题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样的也是要通过教参好好地研究编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够有目的地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听了霍老师的讲解之前,我的课堂练习都是纯粹的只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以为学生做了就可以了,得到了训练,其实这是错误的。如果我能够很好地分析各练习题之间的关系,读懂他们的内容和层次,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训练,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总结,这样才是真正地符合编者意图,使学生得到应该的好的发展。
三、读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说到这一点,我感觉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迷茫的,对于全新型的知识,掌握的还好一些,毕竟一年级的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都是比较少的,所以都尽可能的从基点开始,但是对于后继型的知识就有点难把握了,这可能跟自己对小学教材的不熟悉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之前也没有研究教参的意识,导致前面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可是由于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了解还是不够,导致了我在教学6和7,8和9的用数学这两个课题中,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应用题。由于自己对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和起点掌握的还不准确,在教学中存在了一定的困难,学生也不能表达出题目的意思,也不能够很好地把握题目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只有了解了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不会降低或拔高教学目标。
总之,以后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好好研究教参,读懂问题情境,读懂问题的内容和层次,读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把教学搞好。
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周校长也通过很多案例,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和指导。周校长对一堂课分为前奏曲,进行曲,闭幕曲。
在前奏曲,周校长指出: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认真钻研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所谓大目标,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大处着眼,要有利于学生智慧发展。小目标则是指三维目标,或者思维目标,只有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指导你对整节课的把握,使得教学行为有的放矢。
在认真研究教材的时候,要尊重教材,研究编者意图,理解表面材料的意思也要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意思。优秀的教师会把复杂的问题教的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则会把简单的问题教得非常复杂。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对教材的研究深度存在差异,周校长将其总结为:大(目标)处着眼,小(目标)处着手。
接着是要提升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教材进行精加工,将教材中承载的教学思想,教学意识,情感方法释放出来,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这都需要平时自己的认真研究和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最后是改编教材呈现的方式,教学之前,教材知识知识处于静态的储备状态,我们要通过恰当的形式,将这些静态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知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推导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得到算法法则和规律。
进行曲,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是上好一节课的灵魂。在讲台上,教师就是表演者,你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投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来。而教师的热情则来源于你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师的思维才永远处在激活状态,不停地捕捉信息,并与学生交流,用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新颖的,能唤
第三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郑素娟 周广胜 添加时间:2006-6-28 10:52:00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如何上好一节课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下苦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能;而对于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该提倡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物理女教师,自己学习时觉得物理好象挺容易的,不知道怎么的,教起学生来觉得很吃力,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每次学生考试成绩并不是如我理想。为此,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我需要主动跟学生产生沟通,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做学生时代的难处,思路,就比较容易给他们讲明白。
其次,大胆放开了讲,增强信心,树立自信。
然后,结合实际,理论的东西有的时候是不好理解,最好能够结合实际。再举个例子,我们高中时候的物理老师,他的讲法就很生动,结合实际,结合解题窍门,所以受到一致好评,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最好能融入自己对物理的理解去讲课。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积累,讲课应该会逐渐地得心应手。
第五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课(第六十一中学,宋秀芳)
要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大的希望。那么一节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新课程改革,好课不再是单指老师教的一方面,更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验证一节课的好坏。毕竟一节课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多么高深的专家,而是坐在教室听课的学生。
所以,我想,如果把一节好课比作一场盛宴的话,那么,以前我们认为的好课是要色、香、味俱全。而今天,我们的口味高了,我认为一节好课不但要有厨师精心准备的美味,色、香、味,还要很必要地想办法让饭菜合乎客人的胃口,考虑到饭菜的营养状况,当然,如果能采取什么有效的途径给客人提供一种舒服的进餐氛围,让客人更迷恋于这些美味,那想必就更完美了!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课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审视自身
不要以为上好一节课只是那45分钟的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就要不断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师素养。
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工作不是一味的机械重复,要知道我们还是那个老师,而学生却是一届届的来,一届届的走。时代在进步,我们岂能不变?所以我认为在具备了学科专业素养的前提下,我们要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生活中多加关注报刊、杂志,有关生物知识方面的讯息,了解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成果,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与杂志。还要读一些能丰富自己阅历的书籍。不断的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要注重个人魅力的积累。生动风趣的教学,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同时保持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让学生紧跟教师轻松愉悦的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学有所获。
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热爱这一事业,更要热爱学生。工作中要投入我们无私的爱,要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更使课堂氛围民主、和谐,这样也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二、立足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授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意义不在于把书本印在脑子里,再倒给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提高、有所获得。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他们。
在介绍一个新的知识前,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要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状况,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学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在生物教学中若能密切联系身边实际生活,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活动,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体悟中提炼学生的所得和感悟,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灌输给学生。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研究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真正从学生需要角度出发,做到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发展。
三、关注教学
要明确教学目标。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知道自己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在这三个目标的侧重点的区分上,教师必须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要做到心领神会,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方能灵活把握。
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当然教学设计,不能只追求形式、花样,华而不实,教学设计要为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应想办法让新课程的知识吸引学生。生物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生物学科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维持学生的兴趣,让生物学成为学生身边的科学。让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与生物世界不断的对话中主动的寻求知识,运用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素质教育,应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 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注重评价
教师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及课后的作业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工作也可以灵活变化。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于课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无论答案对与否都应先给予肯定,也许这位同学平时不爱回答问题,但是他今天勇敢地站起来了;也许这位同学没有答到点上,但却很有思想;也许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完美……我们要根据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加以表扬或鼓励,而不能一味的“好、不好、对、不对……”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很认真的对待他的回答或作业,老师也要告诉其他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给予尊重,认真倾听,使其他同学感觉到回答问题是一件很棒的事。
其次批改作业时不要只写“日期、优、良、中、差”我们可注释一些赞扬、鼓励文字。再者我们可适当展开特殊评价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对课上练习展开组间评比,考查学生知识吸收情况,对于获胜小组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我们还可以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来激励学生更好的表现。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身学习的成果,从而爱上上课,这样也就更保证了我们上好课。
五、做好反思
上好一节课,课堂的最后环节不可轻视,课堂的最后,除总结好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还要做好课堂信息的反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光要上好这节课,更要上好下节课。
教师可建立教学日志,记录不同教学方法在同一水平班级的教学效果,记录每一节课当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失误,找出教学中的成败,做好教学小结和课后反思,帮助自己进步。
对于有平行班的教学工作可根据及时的总结、反思,改变或者优化教学策略,并进行再一次的课后反思,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课堂和自身的教学,不断地创造出好课,更好的课。
……
总之,上一节课,容易,上一节好课,难,而要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则是难上加难。这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用爱心、细心、责任心、上进心不断地致力于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有一天老师们都能做到: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