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家访探析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家访探析
摘 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勤于家访,善于家访,精心选 择和把握家访的有利时机与方式,注重对家访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技巧,才会达到最佳的家 访效 果。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积极参与,从而使学 校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后王晁小学校;班主任;家访
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与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 方式,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最直接的桥梁。勤于家访,善于家访,精心选择家访 的有利时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家访方法、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教育 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高效、灵活、选择性强的家访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我们 应根据时代特点,根据教师、家长的不同需求,探索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家访新模式。
一、家访前的准备
家访前,教师要做一些案头准备工作。首先,要选定家访的对象。一般来讲,教师不可 能也不必要一次访问全班所有学生的家庭,教师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家访。其次, 家访之前要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最好能与家长沟通,在家长比较方便的时候,登门家访, 这样可使家长有个思想准备,同时,也表示出对家长的尊重。再次,如果是第一次家访,教师要对家访对象的家庭情况
做初步了解,这可以通过查看学生 档案 来完成,以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和优缺点做一个梳理,写出
一 个简短的家访备忘录,并对家访的目的、目标、主要内容做一些设计,并做 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总之,家访准备工作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家访的效果。如果你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 ,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也比较了解,则可以简化准备过程。
二、家访的主要内容
1.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是家访的重要目的。当前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 较过去已有了很大提高,有条件有能力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责任和角色。现在的中小学生大 部分是 独生子女,这就使得家长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但不可否认,家庭教育中仍存在诸多误区 ,这时,教师 就应该通过家访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在家访内容上,要改变家访即“告状”的做法。家访时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对家 长的教育 方法进行指导;要帮助家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正确实施家庭教教育的信心,提高家长 施教水平;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形成正确的亲子观、教养观、发 展观和成才观;要学会发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做长远规划。
2.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
班主任在学校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而且,一些孩子的表现还具有两面性,在 家 里和学校表现并不一致。而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则是比较细致的,容易发现问题,相对于孩子 在学校表现, 学生在家的表现可能更真实。如果教师能通过家访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就有利于及时发现 问题和 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由于教师得到家长的配合,会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从 而有利于减轻教师管理班级的难度。
3.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家庭与学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家访是师生沟通情感、建立家校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家访中,教师要通过与家长的近距离接触,努力获得家长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 认可。如果教师获得家长的认可,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师做出好的评价,这会对班主任工作有 很 大帮助,同时,教师也会很容易得到家长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社会 和家长的意见不少,教师如何积极宣传课 改理念,进而得到家长认可和支持,关系到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教师应通过家访有意识地引 导家 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让家长了解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现状,使家长支持新课改。
三、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然而,失败的家访也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给老师增添新的烦恼。因此,家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失去了家访的意义,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家访过程中必须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被家访的学生要有很深的了解,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家访只是形式而已的想法。另外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
其次,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再次,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最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 ;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总之,适时的家访会融洽师生的感情,减轻班级工作的压力,建议每个老师能牺牲暑假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效地督促假期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篇: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大家访
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
访活动的意见
各市(区)教育局,厅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加强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推进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的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和“三问三解”活动的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
一、活动主题
大家访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走进家庭开展家访是沟通三者的桥梁纽带,教师、家长和社会携手育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开展大家访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育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大家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开展大家访活动要以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群关系为目标,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弘扬“教育服务人民、教师服务学生”的风尚。
三、活动内容
1.对象及范围。大家访活动的对象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主,要求实现“全员参与、全生覆盖、全程跟踪”,即所有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参与、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所有在校少年儿童全面覆盖、大家访过程全面跟踪和评价,逐步形成大家访长效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幼儿园可参照执行。
2.工作重点。大家访活动要重点关注六类家庭:一是经济困难家庭,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四是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家庭,五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六是残疾学生家庭。
3.任务要求。大家访活动的任务要求,一是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二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三是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及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赢得家长对 2 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宣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五是以六类家庭为重点,开展帮扶、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及其他助学活动;六是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我反思与评价,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方法与途径。
4.活动形式。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访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家访工作。学校所在县(区)域内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和就近家访的形式,县(区)域外学生家庭,要充分利用电话、信函网络等多种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使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大家访活动是我省教育系统转变作风、强化师德、落实纲要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制定活动方案,做好统筹管理、督导检查等工作。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是开展大家访活动的组织主体,具体负责当地活动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指导和督促各中小学校开展大家访活动,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大家访活动以校为单位组织实施,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方案制定与组织实施的责任,带头家访,既要确保家访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又要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力求取得实效。各中小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访前组织动员。广大教师要把大家访作为践行师德、了解社会、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长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并积极改进工作;要深入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并注意保护学生及家庭隐私;要对学生家庭状况和校内外表现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见附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
3.确保出行安全。各地、各学校组织大家访活动要把确保教师安全放在首位。家访采取就近原则,要照顾特殊教师的困难。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师家访安全报告制度;各中小学校组织大家访活动要实行安全零报告制度;教师家访前要向学校报告家访对象、地点及所需时间,家访期间要确保通讯畅通,严禁搭乘“三无车辆”,家访结束后要及时告知学校。4.形成良好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做好宣传动员,让社会充分了解大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要对大家访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5.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大家访活动激励机制,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都要对大家访活动做出专题安排,对大家访活动适时进行总 4 结,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要将家访工作情况列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大家访活动反馈机制,认真研究分析,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提高。要建立大家访活动督导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定期上报、发布活动简报,逐步推进大家访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和“一阵风”。
各地、各校在开展大家访活动中,如有好的做法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
联 系 人:韩润社
联系电话:029—88668691 电子信箱:sxsfc@126.com
附件:家访手记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 西 省 教 育 厅 2012年3月26日
第三篇: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
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密切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协同家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8号)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现就我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如下:
一、各中小学校的领导要重视教师家访工作,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家访工作,为教师树立榜样。
二、班主任每学期登门家访数量原则上应达到所任教班级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做到两年内对全班学生家庭普访一遍。对新接班级应于当年对全班学生家庭普访一遍;对特殊学生的家庭要常访、多访。科任教师也要参与家访工作,每学期要对所教学生登门家访不少于10人次。
三、家访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要坚持“七个必访”,必访家庭是:班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病残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等。要建立家访登记制度,记录教师家访简要过程、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下步随访建议,以及家
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确定家访的目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事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家访时间,主动取得支持。
五、家访中,教师要注重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宣传我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政策、规定及做法,宣传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家访要以表扬为主,多提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讲学生缺点,要注意语气,以建议的方式表达。要尊重家长,耐心倾听家长的介绍与意见,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切忌训斥学生和家长。
六、家访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坚决杜绝家访中的不正之风,不得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托请家长办私事,不得发表有损学校和其他教师形象的言论。
七、教师应正确处理登门家访与电子家访的关系。在建立和实施登门家访,与家长见面沟通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家庭实际,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及时的联系。不得随意一个电话、一张便条或一个口信便请家长到学校。
八、家访工作要建立制度规范。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学校领导牵头,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参与的全员家访制度。做到学校(班级)每学期有实施家访的方案;家访过程有记录,建立家访档案;期末学校有检查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职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篇:浅析新时期教师家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浅析新时期教师家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家访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战场
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刘艳朋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目前,“家访”这个概念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心中正在淡化、转型,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工作越来越忙,学生住得越来越分散,家长越来越注重隐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话联系、约家长来学校的“校访”等形式悄然而生,使得人情味儿很浓的家访变成了平平淡淡、公务性的“有事说事”等形式。
即使现代通信再发达,电话、电脑及网络再普及,家访还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为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心对心地密切相连。学生的许多校外表现及家庭背景是难以“一线牵”的,而教育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则需要借助家访直接渠道获得,家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教师家访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战场,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如果孩子们自认为目标不可能达到,就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方向。所以,要争取家长的了解到这一点,并从生活中发掘他们的点滴优点,加以扩大,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下茁壮成长。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让家长听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
我们中学,因为地处农村,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我认为家访的措施和方法有如下:
1、接手新生班时要“普访”。
当接手一个新生班时,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状况有个大概了解。首先,家访时准备要充分。班主任应先确定家访的目标和家长讨论的问题,同时要对被家访的学生以前在校的表现及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点等都了如指掌;其次,家访要提前预约。家访必须提前与家长约定好家访的时间,提高家访的时效;第三,家访要善于观察。老师在进学生家门前时,应注意观察学生家庭周围的社会环境,进学生家里后,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家庭环境等,以此来了解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因素;第四,家访时要总结反馈。老师在家访时应当把自己观察的问题、与家长交流的问题以及家长提出的问题做详细纪录,以便做出客观的总结,并作为资料为以后分析比较打下基础,从而了解家访效果。同时要把家长对学校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领导,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2、面对老生班时要“常访”。
面对一个熟悉的班集体不能说就不家访了,更要常访,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访和重点的访。一是要选访“品学优等生”。在对这类学生进行家访时老师应对家长和学生一起研究对策,帮助提出更加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探索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二是要详访“性格内向生”
仔细倾听家长意见,探究形成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制定出最佳教育方案,便于及时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里误区,重塑自我;三是要重访“典型问题生”。在家访过程中要明确向家长及学生说明不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他们找出“病根”,并制定出详细的纠改计划和严格的督促措施;四是要多访“家庭贫困生”。家访生活贫困生时,要针对贫困生家庭的不同情况,力所能及的帮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难题,还要帮他们树立“家贫志不贫”的信念,鼓励他们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3、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家访。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作为一般的常规家访,通过电话、家校通、电子邮件、班级博客等方式进行“电子家访”,是一种及时、便捷的家访途径。一方面建立QQ群聊。为学生建立专属的QQ群,在QQ上学生没有任何心里压力。可以真实的表白自己,老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如果从中发现了什么不良的苗头,还可以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另一方面建立家校通。
制定具有针对性家访方案。在家访前,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学生表现记录以及现有成绩现状,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从思想到学习方法,给家长和学生全面的建议。家校教育力量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力促学生积极上进。
在具体家访活动中,家长们表现的都十分积极,都十分希望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学生们都十分乐意让老师们来家访。我想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是自己工作的肯定,这些热情让我的家访工作很有幸福感。
电话提前打过来或打过去,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热情和兴奋。学生本人表现让我有很多感触。一个内向的孩子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会被老师遗忘,在老师的心目中可有可无,今天我发现老师是爱我的。我会好好学习,就因为我的老师这样爱我。”一个外向的学生严肃的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吧。”还有一个较为调皮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想法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
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过家访,我认为教师要具备爱心和童心,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要以平等之心关注学困生。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教师家访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战场,对学生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家访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
第五篇:读书随笔——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
读《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随笔2012年4月12日参加了潜江市初中德育中层干部培训,在培训
过程中,我细细的研读了培训教材《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
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
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最根
本的建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
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
成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
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
用。做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
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
生。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
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功的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我在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
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授知识。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因此,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
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职业理想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人们朝着职业生涯的高层次不断攀登的强大动力。职业理想对一个人全部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信念,把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为己任,树立为中华腾飞而努力的职业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就会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看作是崇高的事业,而全身心的投入,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淡泊名利,奉献自己,把强烈的责任感化为强大的动力,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身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
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前,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政府呼吁建立学习型社会。倡导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并在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转变传统教育观,树立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重新思考、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学习好的教育理念,内化有益的教学经验并自觉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技巧。教无定法,不进则退。因此,教师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自身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那一套”,只有把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普通的教书匠,才能不负国家、人民对教师寄于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