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

时间:2019-05-12 11:5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

第一篇: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

兰州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2、米勒兰入阁事件

3、《文学和生活》

4、实践哲学

5、《劳动与垄断资本》

二、原著理解(每段6分,共计30分)

1、“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因为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虽然对历史联系得出了片面认识,毕竟提供了对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

回答:(1)这段文字的具体出处(2)为什么说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

2、“所以,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相互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回答:(1)这段文字的具体出处:(2)怎样理解“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

3、“费和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事业归结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呢。”

回答:(1)这段文字的具体出处:(2)为什么说“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

4、“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个人的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代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回答:(1)这段文字的具体出处:(2)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社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5、“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阶级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使毫无意义的。”

回答:(1)这段文字的具体出处:(2)自由买卖的言论为什么对中世纪的市民有意义?

三、知识点考察(每题10分,共计70分)

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历史背景。

2、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3、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4、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5、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6、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7、斯大林的经济规律理论。

四、综合概括(本题30分)

写出马、恩《共产党宣言》的结构体系的较详尽框架。

2007年兰州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本题共计20分)

1、哲学的贫困

2、主观社会学

3、法德农民问题

4、辩证理性批判

5、普鲁东主义

二、原著理解(每段10分,共计40分)

1、说出这段原著的作者、原著的名称.2、指出文字中注出下划线的部位在整个段落中所表达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段内容

(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 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二)但是每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能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三)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时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辞的。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十八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站统治地位罢了。

“诚然”,——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但是,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

此外,还存在着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这些真理是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所共有的。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的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矛盾的。

这种责难有什么意思呢?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无能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不管这种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人对另一部分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种共同的形式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四)私有制使我们变的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在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尽管私有制本身也把占有的这一切直接实现仅仅看作生活手段,而它们作为手段为之服务的那种生活是私有制的生活——劳动和资本化。因此,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及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这个存在物必须有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这样他才能够够从自身产生出他的内在丰富性。

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了人的。眼睛变成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而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

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因此,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力量,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它自身。

三、知识点考察(每个10分,共70分)

1、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2、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的提出和内涵

3、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4、柯尔施对资产阶级社会精神结构的批判

5、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6、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7、柯亨对唯物史观的解读

四、综合概括(本题20分)

抽绎出马、恩著作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

2008年兰州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笔试试题

注意: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笔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原著选读)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本题共计30分)

1、“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2、致辞《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

3、“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4、“欧洲社会主义”

5、《进一步,退两步》

6、《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二、原著阐述(每题15分,共60分)

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怎样论述“认识是一串圆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

3、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怎样批判费尔巴哈的偷学唯心主义观点?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三、知识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马我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

2、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

四、综合理解(本题20分)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第二篇:历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真题

2002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名词解释(4*5=20)

马克思主义

《反杜林论》

实践哲学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2、论述题(25*2=50)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3、论证题(30*1=30)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 2003年

1、名词解释(5*5=25)

普鲁东主义

伯恩斯坦

《哥达纲领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验批判主义

2、简述题(15*5=7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3、论述题(25*2=50)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及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启示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04年

1、名词解释(5*5=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普鲁东主义

伯恩斯坦主义

2、理论综述题(15*5=7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讨综述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评析 列宁《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评述

3、综合分析题(25*2=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 举出马恩著作中至少两个观点的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5年

1、名词解释(4*5=20)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超帝国主义论

垄断资本学派 《“论俄国社会问题”跋》

《哥达纲领批判》

2、原著理解(10*3=30)

马克思指出:“品二重的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既一方面作为一定的产品而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的包含着(潜在的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货币)存在,而这个交换又抛弃了同产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一切联系。”

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谁不是按照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的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请说明:

其一,这三段各式哪两位经典作家在阐述什么理论时讲的 其二,各用最精炼的一句话对上面三段分别作出概括 其三,分别指出这三段话的现实意义

3、基本知识题(10*8=80)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列宁归纳的辩证法十六要素

卢森堡在世纪之交对伯恩斯坦理论的批判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普鲁东主义的批判 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基本内容

4、归纳论述题(20*1=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006年

1、名词解释(4*5=20)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米勒兰入阁事件

《文学和生活》

实践哲学 《劳动与垄断资本》

2、原著理解(6*5=30)

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因而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虽然对历史历史联系得出了片面认识,毕竟提供了对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为什么说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

所以,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怎样理解“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矛盾”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跋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它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工作还没做呢

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为什么说“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做”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代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社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阶级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自由买卖的言论为什么对中世纪的市民有意义

3、知识点考察(10*7=70)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历史背景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斯大林的经济规律理论

4、综合概括(30*1=30)

写出马恩《共产党宣言》的结构体系的较详尽框架 2007年

1、名词解释(4*5=20)

《哲学的贫困》

主观社会学

《法德农民问题》

《辨证理论批判》 普鲁东主义

2、原著理解(10*4=40)

(1)说出这段原著的作者、原著的名称

(2)指出文字中注出下划线的部位在整个段落中表达的含义(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段内容

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科学开始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只是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二、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本质的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想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人的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三、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诚然”——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

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相矛盾的。”

这种责难归结为什么呢?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四、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一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因此,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一花及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这个存在物必须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这样他才能从自身产生出他的内在的丰富性。

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

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因此,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

3、知识点考察(10*7=70)

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的提出和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科尔施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结构的批判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柯亨对唯物史观的解读

4、综合概括(20*1=20)

抽绎马恩著作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 2008年

1、名词解释(5*6=30)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致《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欧洲社会主义

《进一步,退两步》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原著阐述(15*4=60)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怎样论述“认识是一串圆圈”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怎样批判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唯心主义观点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3、知识论述(20*2=40)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

4、综合理解(20*1=20)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2009年

1、名词解释(6*5=30)

《历史与阶级意识》

《新经济学》

伯恩斯坦

卡夫丁峡谷

《“论问过社会问题”跋》 2.原著阐述(10*6=60)

《共产党宣言》中体现的共产党先进性思想 试述《提纲》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哥达纲领批判》中按劳分配思想 《矛盾论》写作思想,内容,历史背景 《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卡·马克思(1848至1850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写作背景及内容

3、知识论述(20*2=40)

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并对其进行分析

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4、综合理解(20*1=20)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第三篇:考研真题

华 中 师范 大 学二○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理论 考试时间:元月6日上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25中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莲鹤方壶(5分)

2.龙门石窟(5分)

3.“马一角”、“夏半边”(5分)

4.永乐宫壁画(5分)

5.《苦瓜和尚画语录》(5分)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15分,共75分)

1.试比较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器型、流行纹饰与审美特征的异同。(15分)

2.敦煌壁画中“本生故事图”的代表作有哪些?简要分析其艺术特点。(15分)

3.试比较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差异。(15分)

4.谈谈你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并梳理这一论点在后世的发展线索。(15分)

5.“扬州八怪”的画家身份分为哪三类?简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和精神特征。(15分)

三、论述题(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述完整,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历代代表画家及作品概述中国古代肖像画的发展和演变。(25分)

2.从北宋、南宋、元代和明末清初的山水画代表作品中各选取一件加以分析并比较其在风格、样式和意境上的差异。(25分)

华 中 师 范 大 学二○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理论考试时间:元月6日下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64外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高贵的单纯(5分)

2.《艺苑名人传》(5分)

3.加洛林文艺复兴(5分)

4.浪漫主义美术(5分)

5.象征主义(5分)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要论述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15分)

2.简述荷加斯的艺术特色与成就。(15分)

3.结合作品分析格列柯的艺术特色。(15分)

4.试述20世纪上半叶现代艺术观念的变化。(15分)

5.试用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作品。(15分)

三、论述题(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述完整,共50分)

1.试述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区别与联系。(25分)

2.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南欧意大利和北欧尼德兰美术的异同。(25分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定稿)

一、198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性变革》,进一步阐述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要点:

1、根本改造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

2、为社会民主党恢复名誉,宣布社会民主党也是社会主义政党

3、重申全民国家论,主张实行人民自治与代表值、议会民主机制的结合

4、公开宣称“列宁”根本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完整纲领

5、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联的奋斗目标

6、鼓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似性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以政治多元化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来推行妥协外交。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2、内因一:历史因素,即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沉积。

2、内因二:现实因素,即执政党提出并贯彻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际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4、坚持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警惕“和平演变”并坚决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变化: 1921、3-10初期: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形式; 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

实施内容: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区别:一个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另一个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有四种具体形式:其一,租让制;其二,合作制;其三,代购代销制;其四,租借制。

四、“苏联模式”: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分全面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计划在30年代后逐渐指令性计划)。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方面

1、一党制(1922年11大确定)

2、高度集权(以党代政、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

3、行政强制手段(组织处理和肉体消灭;强调“一长制”;监督权架空:党的监察委员会由选举的产生的平行组织改为任命,工农检察院由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苏维埃监察委员会替代)

教科文方面

1、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同时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教;但搞自然科学阶级性划分,搞“文化革命” 苏联模式评价:历史地位:

1、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环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2、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3、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4、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重大缺陷:

1、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2、长期优先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

3、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后果。

五、西马的4个基本特征

1、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马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理论构建方式上,西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内容上,西马研究的焦点从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早期西马不同于后来的西马:

A、仅仅是共产国际内部的流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

B、矛头指向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机会主义,政治上与共产党没有根本分歧

C、关注现实,积极探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重视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特征,较少受资产阶级哲学影响

六、1、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反对科技“中立性”观点,认为科技体现的工具理性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造成异化、物化和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操纵的深层基础,科技正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政治统治进行辩护。马尔库塞:“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高兹: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既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又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普兰查斯: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让步瓦解被统治阶级,换取长远经济利益。米利班德:掌权的政治家不同于资本家短浅的眼光,国家不简单地服从资本家时时刻刻的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利益。

奥菲:福利国家不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七、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资本主义面临四种危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政府输出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输入危机)和动因危机(文化输出危机)。

八、奥菲:福利国家矛盾理论: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九、2、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社会主义应该以人为目的,关心人、尊重人、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工人自治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

兰州大学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异化劳动

3、亚细亚生产方式

4、普列汉诺夫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题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问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简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3.简述“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

4、简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胜利与挫折 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历史事实题(每题15分)

1、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著作及其重要思想

2、列举列宁的重要著作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3、葛兰西《狱中札记》的主要思想

二、简答题(每题20分)

1、为什么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中是怎样论述两种生产理论的?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三、论述(45分)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

2、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转向黑格尔主义并超越黑格尔哲学的?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走向黑格尔哲学的?

4、如何评价《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7、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8、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如何深化和发展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是如何得以验证和发展的。

10、《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如何?

11、简述《资本论》中的生产力思想。

12、《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如何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的?

13、《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

15、分析《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16、分析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是基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哲史上有何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8、《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与体系的矛盾的?如何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性的?

19、恩格斯是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何特点?

21、阐述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22、普列汉诺夫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23、说明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4、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

25、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经典作家那里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26、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如何发展唯物史观的?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评价异化劳动理论?

2、述评《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3、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规定的“现代唯物主义”?

4、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辨证发的思想。

5、恩格斯的如何阐述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6、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7、如何评价《唯物主义河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在马哲史上的地位?

下载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6-2008年兰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目录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点参考[精选]

    马克思 恩格斯 1、如何看待《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 NO1:《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 NO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书里的学问,而是工人阶级的战......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07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原著 1、“人......

    政治学考研真题

    政治学考研真题 政原 名词解释:5-8行 1、公共选择 2、政治选举 3、政治决策 4、民主集中制 1、政治动机 2、合法性政治社团 3、国家元首 4、政治协调 1、政治分析的新制度......

    2013考研数学一真题

    201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试题xarctanxc,其中k,c为常数,且c0,则 x0xk1111A. k2,c B. k2,c C. k3,c D. k3,c22331. 已知极限lim2.曲面x2cos(xy)yzx0在点(0,1,1)处的切平面方......

    2013考研英语真题

    2013考研英语真题:难度稍降 分数线预计持平2012年考研英语已经结束,好学网考研辅导专家第一时间为你提供真题解析,以帮助广大考生及时估分查询,希望考生能顺利进入复试,最终考上......

    苏州大学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 二〇〇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 考试科目:微观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