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应如何进行家访
班主任应如何进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经常家访不仅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家访呢?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1、要准备家访资料。
老师要备妥孩子的具体资料(如:孩子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上课时很认真听课,勇于表达意见,写字很漂亮,作业很工整等),要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才能让家长相信:老师是热切且负责的。
2、要选择家访的时间。
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般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闲暇时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宜太久,以免影响家长第二天的工作和学生第二天的学习。如果方便的话先预约会更好。
3、要把握访谈要点。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详尽而可行的计划。有些老师未考虑访谈重点,见面纯聊天,实属浪费时间。家访之前,老师要先拟好访谈要点,以下几条可作参考:
(1)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感受;
(2)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及亲子关系;
(3)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交友情形;
(4)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期望与意见;
(5)其他。
4、切忌“告状”式访谈,要多说优点。
家访时,班主任应实事求是的介绍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要一进门就滔滔不绝的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对学生的成绩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对家长说他孩子的缺点,从人性的观点来看,只会加深其“老师讨厌我的孩子”的疑虑,甚至容易激起学生家长的反感和怒气。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只有当家长觉得老师真心与他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家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5、要掌握家访的时间。
有时老师会遇到喜欢聊天或谈话没有重点的家长,这时既不能直指对方毛病,也不能任由对方剥夺你的时间,所以最好一开始就说好时间。你当然不能强调自己时间宝贵,而应先为对方要付出时间感到抱歉。约定的时间是权宜的时间,老师可以视交谈内容作弹性调整,如果交谈不得要领,应礼貌地拉回重点或试作总结。有些家长会表示,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和老师无限制地畅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应该暗示时间:“和您交谈很愉快!不过,待会儿我和别人有约,可能只能谈15分钟。”这时语气很重要,要诚恳地表现礼貌或歉意,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倨傲无礼。
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避开学生本人,尽可能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家访。老师要以自然、聊天的方式和家长交谈,不要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否则会破坏气氛,甚至让家长怀疑:你只是在完成“作业”,不是真的关心孩子。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进行家访(推荐)
班主任如何进行家访
家访主要是指班主任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或书信等手段,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方式。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高度重视家访,是班集体建设的起点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
三、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四、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时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明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
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其
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也是双向的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知以礼,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其
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们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五、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让学生在场,家长、老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六、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经常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经常沟通确保学生的、健康全面地发展。
七、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
家访时的内容必须要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让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实现许下的诺言,确保家访的真实性,切实可行性,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使两者得以配合协调。同时,班主任要及时总结,善于总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家访作为沟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具有复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所以家访同时更使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其内容及形式均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该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工作将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不断根据实际的需要想方设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善教育,实现教育的目标
第三篇: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的一些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些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任。
第四篇: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
精选范文: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共2篇)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共同教育好学生和子女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在家访中能注意与家长和学生的谈话艺术,能提高家访的效果,也能使家长、学生避免对班主任或教师的到来反映冷淡、尴尬的局面。如何把握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艺术呢? 在家访中谈话,是班主任与家长、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以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启发、鼓励;反之,也可以使学生消沉、迷惑,甚至一蹶不振。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才能较好地使用这一教育手段呢? 我觉得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遵循谈话的五有原则,即:有礼、有趣、有据、有数、有度。
(一)有礼 俗话说:人到门前都是客。班主任作为一种特殊的客人到学生家庭进行家庭访问,是多数家长欢迎的客人。我们不谈家长接待我们时的礼仪(如何具备待客接物礼仪),也不要期望学生家长接待我们时具有合乎我们心意的、较为讲究的礼仪。作为班主任或教师到了学生家庭进行访问,首先自身要做到有礼。见面主动问好,称呼,微笑对待家长或学生,做到一团和气感染家长或学生,家长才会客客气气,这是打开话匣子,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推心置腹交流的关键一步。
(二)有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感兴趣的信息易于接受,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学生谈话的时候,要坚持有趣的原则,从家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这样才能使你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才能使家长乐于接受你的观点。
(三)有据 如果班主任向家长或学生灌输某个道理时,举例纯属子虚乌有,或驴头不对马嘴,家长或学生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嗤之以鼻。班主任的威信,在家长及学生心目中将会大大下降,如果班主任批评学生的事实不确凿,理由不充分,家长、学生不仅不会违心认错,反而会据理反驳,使班主任处境尴尬,所以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据。家访时班主任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尽量不要伤及家长或学生的自尊,即使要谈除了有据,也应有趣地谈。
(四)有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家长、学生谈话,当然也不例外,找学生谈话,事先班主任要明确谈什么,怎么谈;要达到什么目的,并在备课本上记录一下,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时,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有个大概的估计。要力求谈一次,成功一次。良好的准备能确保谈话的成功。
(五)有度 班主任家访时的谈话,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长或学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高兴,说一些有损学生家长自尊心的话,甚至进行恫吓或辱骂,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法令,以及道德规范为准绳,不能在学生面前散布偏激的言论,发一些不着边际的牢骚,谈话也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家长的性别、性格、年龄等不同,对其谈话的内容、方式也应不同。班主任家访谈话,固然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但也离不开好的教育方式、方法。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的谈话效果,班主任与家长和学生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握谈话的时机 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中,会产生不同的心境,一个人处在愤怒、烦躁的情绪状态时,往往听不进劝告和批评,只有当他们心情平静下来了,恢复了心理平衡,就容易接受批评帮助。因此,班主任谈话的时候要选择在对方心平气和时进行。(班主任工作)但当学生的思想比较固执,一时难以说服,班主任可以采取冷处理,等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再继续谈。或者学生对班主任有某中成见或偏见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暂移接触法,即改由一位最受他尊重,或者平时和他关系较好的人,先进行辅助性的谈话,等时机成熟了,再由班主任出面谈话。
(二)要选择适当的谈话场所 与学生交谈总离不开具体场合,交谈场所虽然不是谈话的具体内容,却是语言交谈赖以进行的外在环境,而且对语言交谈有很强的制约作用。首先,谈话场合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对语言交谈有诱发作用和暗示作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令他兴奋的场合会侃侃而谈;相反,一个很爱说话的人,在特殊的场合中,也会沉默不语,这充分说明谈话的背景对说话情景的诱发作用;其次,谈话场合会影响人的语言行为,对语言交际有控制作用;再次,谈话场合还可以丰富词语意义,使现象交谈语言含有言外之意。因而,作为班主任,在抓住最佳谈话时机的前提下,必须精心选择交谈环境。谈话的场所,可选择在办公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视谈话的内容而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切忌在众目睽睽的课堂或学生家庭中进行,因为这样做,学生往往会认为是教师故意给他们难堪,有意和他们过不去,弄不好齿未启,僵局已定。
(三)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语言要委婉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碰撞。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谈话的态度要尽可能平和,平易近人,尤其是对差生。可是,作为班主任往往能对好同学和蔼可亲,可一遇到差生,总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稍有顶撞,便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结果,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深了师生间的矛盾和隔阂,这是不足取的。大家知道,差生好比患了病的人,而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希望得到关心和温暖,班主任在与差生谈话时,如能态度温和,平易近人,把他们看成是受了伤的花朵,恨其错而更爱其人,不嫌弃他们,用滚烫的语言去温暖他们,伸出温暖的手去挽救他们,他们就会把班主任当作亲人,在心里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同时,谈话的语言要委婉,对学生的批判指责可以用提出希望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说,你在某方面还有待加强、有待改进、做得还不够,等等。这些字眼都比较委婉,带有鼓励性。这样谈话效果会更好些。
(四)要平等地对待谈话学生 班主任谈话时,必须平等待人,坚持用民主的方法、说服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绝不能拿班主任来压人。特别是对犯有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应该看到,这些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往往与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隔阂的状态,他们对周围的训、讽刺、冷眼十分敏感。因此,班主任谈话时,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友爱,父母般的温暖,从而在心灵上唤起共鸣。如果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批评人,教训人的架势,即使谈的句句在理,听者也会产生反感。即使有的人表面上认错,心里仍会不服气的。
(五)谈话时要进行角色转换 学生犯错误或做错事,原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时,不要一味地责怪学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客观地想想对方的处境,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只有将心比心地分析问题,谈话又能谈到点子上,学生才会接受。如果班主任和差生谈话时,一味地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学生有了进步不去及时鼓劲,一旦犯了错误(即使很轻),便大加指责,结果使学生心灰意懒,一蹶不振。其实,犯了错误的学生正象有了裂缝的瓦罐一样,班主任亲切的交谈,平易近人的态度,正是一贴弥补裂痕的黏合剂。这时,班主任如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多为学生想想,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各种条件及时加温,学生心中的上进之火,定能熊熊燃烧起来。
(六)要有耐心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应积极主动,但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认为今天谈毕,明天就变好。学生听了班主任的谈话产生了思想波动,或在改正错误过程中出现了反复,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学生顽固或屡教不改,而要作具体的分析。比如,有些学生爱面子,在批评和劝告面前,心服口不服,对这种学生不要逼得太紧,可以先让他回去再想想,以后再谈,逐步弄通思想。有的原先口服心服,后来经一些人的挑拨,又变得不服气了,对这种学生要耐心等待,持之以恒地谈话,做工作。但对少数执迷不悟,无理取闹的学生,则不能姑息迁就,一味等待,要采取有效措施,给对方以心灵上的震慑,促其猛醒。与学生谈话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做好。但谈话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提高。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共2篇)]篇一: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 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共同教育好学生和子女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在家访中能注意与家长和学生的谈话艺术,能提高家访的效果,也能使家长、学生避免对班主任或教师的到来反映冷淡、尴尬的局面。
如何把握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艺术呢?
在家访中谈话,是班主任与家长、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以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启发、鼓励;反之,也可以使学生消沉、迷惑,甚至一蹶不振。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才能较好地使用这一教育手段呢?
我觉得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遵循谈话的五有原则,即:有礼、有趣、有据、有数、有度。
(一)有礼
俗话说:人到门前都是客。班主任作为一种特殊的客人到学生家庭进行家庭访问,是多数家长欢迎的客人。我们不谈家长接待我们时的礼仪(如何具备待客接物礼仪),也不要期望学生家长接待我们时
具有合乎我们心意的、较为讲究的礼仪。作为班主任或教师到了学生家庭进行访问,首先自身要做到有礼。见面主动问好,称呼,微笑对待家长或学生,做到“一团和气”感染家长或学生,家长才会“客客气气”,这是打开话匣子,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推心置腹交流的关键一步。
(二)有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感兴趣的信息易于接受,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学生谈话的时候,要坚持有趣的原则,从家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这样才能使你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才能使家长乐于接受你的观点。
(三)有据
如果班主任向家长或学生灌输某个道理时,举例纯属子虚乌有,或驴头不对马嘴,家长或学生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嗤之以鼻。班主任的威信,在家长及学生心目中将会大大下降,如果班主任批评学生的事实不确凿,理由不充分,家长、学生不仅不会违心认错,反而会据理反驳,使班主任处境尴尬,所以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据。家访时班主任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尽量不要伤及家长或学生的自尊,即使要谈除了有据,也应有趣地谈。
(四)有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家长、学生谈话,当然也不例外,找学生谈话,事先班主任要明确谈什么,怎么谈;要达到什么目的,并在备课本上记录一下,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时,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有个大概的估计。要力求谈一次,成功一次。良好的准备能确保谈话的成功。
(五)有度
班主任家访时的谈话,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长或学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高兴,说一些有损学生家长自尊心的话,甚至进行恫吓或辱骂,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法令,以及道德规范为准绳,不能在学生面前散布偏激的言论,发一些不着边际的牢骚,谈话也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家长的性别、性格、年龄等不同,对其谈话的内容、方式也应不同。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共2篇)] 班主任家访谈话,固然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但也离不开好的教育方式、方法。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的谈话效果,班主任与家长和学生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握谈话的时机
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中,会产生不同的心境,一个人处在愤怒、烦躁的情绪状态时,往往听不进劝告和批评,只有当他们心情平静下来了,恢复了心理平衡,就容易接受批评帮助。因此,班主任谈话的时候要选择在对方心平气和时进行。(班主任工作)但当学生的思想比较固执,一时难以说服,班主任可以采取冷处理,等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再继续谈。或者学生对班主任有某中成见或偏见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暂移接触法,即改由一位最受他尊重,或者平时和他关系较好的人,先进行辅助性的谈话,等时机成熟了,再由班主任出面谈话。
(二)要选择适当的谈话场所
与学生交谈总离不开具体场合,交谈场所虽然不是谈话的具体内容,却是语言交谈赖以进行的外在环境,而且对语言交谈有很强的制约作用。首先,谈话场合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对语言交谈有诱发作用和暗示作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令他兴奋的场合会侃侃而谈;相反,一个很爱说话的人,在特殊的场合中,也会沉默不语,这充分说明谈话的背景对说话情景的诱发作用;其次,谈话场合会影响人的语言行为,对语言交际有控制作用;再次,谈话场合还可以丰富词语意义,使现象交谈语言含有言外之意。因而,作为班主任,在抓住最佳谈话时机的前提下,必须精心选择交谈环境。谈话的场所,可选择在办公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视谈话的内容而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切忌在众目睽睽的课堂或学生家庭中进行,因为这样做,学生往往会认为是教师故意给他们难堪,有意和他们过不去,弄不好齿未启,僵局已定。
(三)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语言要委婉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碰撞。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谈话的态度要尽可能平和,平易近人,尤其是对差生。可是,作为班主任往往能对好同学和蔼可亲,可一遇到差生,总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稍有顶撞,便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结果,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深了师生间的矛盾和隔阂,这是不足取的。大家知道,差生好比患了病的人,而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希望得到关心和温暖,班主任在与差生谈话时,如能态度温和,平易近人,把他们看成是受了伤的花朵,恨其错而更爱其人,不嫌弃他们,用滚烫的语言去温暖他们,伸出温暖的手去挽救他们,他们就会把班主任当作亲人,在心里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同时,谈话的语言要委婉,对学生的批判指责可以用提出希望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说,你在某方面还有待加强、有待改进、做得还不够,等等。这些字眼都比较委婉,带有鼓励性。这样谈话效果会更好些。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班主任应如何进行家访
班主任应如何进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经常家访不仅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家访呢?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1、要准备家访资料。
老师要备妥孩子的具体资料(如:孩子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上课时很认真听课,勇于表达意见,写字很漂亮,作业很工整等),要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才能让家长相信:老师是热切且负责的。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家访?(共2篇)]
2、要选择家访的时间。
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般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闲暇时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宜太久,以免影响家长
第五篇:如何进行有效家访
如何进行有效家访
一、家访交流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知识;
5、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家访交流技巧
家访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从而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进一步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有的教师家访时常常在家长面前一五一
十、毫无保留地将学生的缺点数出来,这会令学生的家长感到脸上无光,十分尴尬。事后,家长往往对孩子严厉地责骂一番,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大棍侍候,这会留下更大的后遗症——令学生今后一见到教师来自己家里,就误认为又来“告状”,心里不安,因此对教师的感情越来越淡,甚至怨恨老师,这无形中让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家访本来是一件好事,却成了学生变差的催化剂。因而家访技巧十分重要
1、要态度谦和,不要盛气凌人
老师和家长,从工作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不要上门盛气凌人,好像自己是来传达“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也一概不睬,好像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已给家长留下了主观武断、心理浮躁的不佳印象。
2、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对表现差、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家访,要坦然大方,开诚公布的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含糊其词,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像老师对学生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这样家长会觉得老师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不可信赖,从内心里瞧不起你。
3、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
老师工作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小孩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老师啊”,什么“他一想什么坏主意,我一看就知道”等等。家长就会想你如此神通广大,何必家访;你未卜先知,何必进行调查研究。过头话同样会损坏老师的形象。
4、要褒奖老师,不要转嫁责任
老师家访,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任课老师关系的任务,要力求褒奖任课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重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老师,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任课老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使家长认为老师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小孩调走。
5、要胸有成竹,不要随意发挥
家访前,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要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特别关心和了解,又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他们产生仰慕之心。不要心中无数,随意发挥,一会儿说学生某方面好,一会儿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前后几次家访也不“接轨”,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使家长觉得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
6、要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把喜爱的学生说成一朵花,没有任何瑕疵,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小孩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增加小孩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显然,这样的家访语言也是失败的。
7、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孩子正在成长,可塑性极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小孩考大学绝对没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升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小孩已无法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小孩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8、要言出必果,不要轻诺寡信
对家长的要求,老师要首先考虑是否合理。合理可行的要言出必果,否则不能轻易答应,要婉言谢绝。如果有的家长要求小孩跟指定的成绩好的同学同座,但这个学生的家长却不同意小孩和这个成绩差的同学同座,你能答应吗?你若答应家长的事办不到,岂不变成“轻诺寡言”,以后家长还能信任你吗?当然,对于能办到的事,也不能不讲情理,例如学生眼睛近视,家长要求座位向前调整一点,老师说:“那后面的座位留给谁呢?”小孩感冒了,家长来请假,老师说“就你家小孩娇气,一点小病都不能坚持。”这样家长会认为班主任不通人情。
9、要掌握时间,不要“点水”“穷聊”
家访要掌握谈话的时间,该谈的问题谈清楚了,已收到预期的效果,即可适时地告辞。不要三言两语,如“蜻蜓点水”,这样会使学生家长认为老师并非特意家访,只是顺路“拢一拢”,因而效果极差。与此相反,有的班主任往沙发一靠,香烟一抽,天南海北,说得天花乱坠,讲得忘了时间、忘了任务、忘了场合,耽误了别人休息,损坏了自己的形象,即使家长嘴里不说,心理已有看法。
10、交流时,要有艺术:
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为痛苦的孩子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孩子说句温暖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豪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迷惘的孩子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解围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