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修改后1
滕教字〔2011〕号
关于印发《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教委办、市直及民办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探讨新形势下教育学生的新方法,架起家校桥梁,按照市教育局师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2011年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现将《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附:
1、《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
2、滕州市中小学家访问卷调查
3、滕州市中小学家访情况记录表
滕州市教育局
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修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全员岗位育人、德育导师制,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广泛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理解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推进教育和谐发展,提升我市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活动形式和时间
以实地家访为主;对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可采用“信件家访”或“电话家访”的形式;对工作较忙的家长,可采用电话预约的形式,由家长确定恰当的时间、地点,进行家访。
全市各学校集中活动时间定于5月3日统一进行。
三、活动内容
1、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学校课改实验等内容,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向家长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听取和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
4、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
5、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达到配合、支持学校教育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教师家访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对象,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孤儿、单亲家庭的学生、外出务工家庭的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进步生、潜力生等。班主任每学期家访人数应不少于本班人数的60%,任课教师每学期家访人数应不少于所教班级总人数的20%。
2、提前与家长预约,定好时间。
3、做好对家访学生近一阶段在学校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4、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访目的、家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
(二)教师家访时,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1、教师要按照与家长的约定时间,按时家访。
2、教师家访时要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对学生的情况要一分为二地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鼓励为主。
3、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决不允许教师只讲问题,不讲方法。
4、教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5、教师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必须在家访结束后5日内给家长进行答复。
6、教师家访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允许接受家长的礼物等。
(三)教师家访结束后,要做到以下要求:
1、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反应的问题、建议及时汇总向学校汇报。
2、教师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家访学生情况记录。
3、家访后要及时把了解到的学生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各任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地教育。
5、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五、总体要求
1、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各校要认真贯彻《滕州市教育局2011年“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成立校长任组长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各校要保证活动经费需求,落实会议、用车、通讯、建立资料等项费用。要把此项活动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2、要确立广大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是广大教师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关注民生,亲近群众,增进师生情感,关爱学生成长的有益尝试;是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的难得机会;是调查教育资源,把握教育形势,破解教育难题的一次调研过程。各校领导干部、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确立广大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全员参与,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主动走进学生家庭,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教师要严肃批评,经批评仍然不改的将给予相关纪律处分。
3、要建立“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台帐,并作为教育统计资料归类存档。做到所有学校校校有台帐,教师家访次次有记录,学生、家长人人可联系。台帐内容真实详尽,做到“一要就拿,一查就实,一核就准”。
4、坚持普访、专访、随访三结合制度。普访就是面对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专访就是重点对流失倾向生、学困生、问题生,尤其是孤儿、单
亲子女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家访,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随访是对在学习中、纪律上经常出问题的学生随时家访,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留守学生,学校要由各科任教师进行结对帮扶,全方位关心其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变化情况,防止学生流失。
5、加强督查,确保成效。教育局成立“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督查组,由局党委成员带队,随时深入各校,对活动的开展进行现场督促指导,听取活动组织、实施情况及效果等情况汇报,查看活动资料与家访台帐,并将此项活动作为2011年度教育目标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
2滕州市中小学家访问卷调查
班级: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访教师:时间:
一、学生在校基本情况(由家访教师填写)
1、到校情况():A、按时到校 B、偶有迟到或早退现象 C、经常迟到或早退
2、听课情况():A、好B、较好C、一般
3、作业完成():A、好B、较好C、一般
4、遵守纪律():A、好B、较好C、一般
5、心理素质():A、好B、较好C、一般
6、学习成绩():A、优秀B、良好C、一般
7、薄弱学科():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等学科
二、学生在家基本情况(由家长填写)
1、学生回家情况():A、按时B、比较按时C、经常很晚
2、在家自学情况():A、好B、较好C、一般
3、在家学习环境():A、好B、较好C、一般
4、和家庭成员关系():A、好B、较好C、一般
5、是否听从父母或监护人的正确管理和教育():A、是B、否
三、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由家长填写)
1、家长受教育程度():A、大专及以上B、高中C、初中及以下
2、教育孩子方法():
A、平等、民主、交流B、不管不问C、简单、粗暴、偶有体罚
3、是否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A、一周一次B、一个月或一学期一次 C、没有联系
4、是否为孩子请家教():A、是B、否
5、是否给孩子零用钱():A、每天或每周都给B、孩子要的时候给C、从来不给
6、是否与孩子经常谈心():A、每天或每周谈心B、孩子有问题时谈心C、没有谈过
7、对孩子基本情况是否了解():A、知道孩子喜欢做什么B、一般不知道孩子喜欢做什么C、从来不关心孩子喜欢做什么
8、是否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A、每天或每周做家务 B、一般不 做C、从来没做过
四、教师在共同教育方面对家长提出建议
1、希望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加强与孩子沟通,提高教育效果。
2、希望家长加强与学校配合,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3、希望家长关注孩子学习与生活,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4、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督促孩子不进网吧和游戏机室。
5、其他
五、家长对学校工作、学科教学工作、班级工作的建议
1、学校工作:
2、学科教学工作:
3、班级工作:
家长签字:
附件3:
滕州市中小学家访情况记录表
第二篇:“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民情家访—万名干部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做好各学校(单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教群组字【2014】3号文件精神以及《关于做好开展“民情家访——万名干部教师访万家”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不断完善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学校党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经研究,将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关爱学生携手育人
二、组织机构:
三、活动形式
1、教师上门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面对面交流
2、召开家长座谈会或约见学生家长
3、电话或短信家访
4、网络家访(网上家校平台
5、成立家长委员会
四、活动内容
1、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状况、个性特点等,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
2、了解家庭、社区育人环境,督促家长或监护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对学
生在家庭和社区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提出意见和建议。
3、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宣传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 法。
4、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课改实验等内容,广泛听取社会、家长或监护人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
5、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6、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7、加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五、活动要求及原则
1、开展“三个一”活动:学校制定一份活动实施方案、各班拟定一份特殊情况学生名单(上交学校、各班制定一份家访计划。
2、做到“六个必访”:留守学生必访、孤残学生必访、单亲家庭学生必访、家庭困难学生必访、学困生必访、有心理问题学生必访。
3、班主任每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或约见家长不少于8次,电话或短信家访不少于每生每学期一次。科任教师每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或约见家长不少于4次。
4、教师要按照学校活动方案和班级家访活动计划,组织实施家访活动,认真填写《教育局“万名干部教师访万家”活动典型案例说明》、《教育局“万名干部教师访万家”活动个人家访手记》,撰写1~2篇家访日记。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是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民情家访”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实现家校沟通、构建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把开展家访活动作为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组织,统筹安排, 要通过《告家长书》、校信通等形式告知家长家访活动的安排,确保家访率达到100%。
2、全员参与,建立机制。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精心策划家访方案,统筹安排家访时间,明确职责,建立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学校行政干部参与的家访制度。要以经常性、广泛性、针对性为目标,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群体,探索富有成效的家访措施和方法,提高家访工作质量。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要对教师家访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新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的访前培训。教师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注重宣传学校工作的亮点,树立良好教育形象,激发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确保家访的实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家校联系簿或设计好家访记载表,教师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并及时反馈学校。学校要对家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运用校报校刊、校园网、广播、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家访活动情况,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对家访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要给予重点推介报道。
5、强化督查,确保落实。将家访作为教师评优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强化考核。要进一步加强家访质量监督和评议,通过发放《家访情况反馈调查表》、随机电话访问等形式了解家访的到位率、满意率。
第三篇: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先进典型教师事迹材料
——梁山县徐集教办潘庄小学杨东孔杨东孔杨东孔男,梁山县徐集潘庄小学六二班班主任。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的教师,以其勤恳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所在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学校遵照县教体局和镇教办通知文件精神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积极主动,身先士卒,不仅圆满高效地完成了家访工作,还影响到了其他教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精心设计规划,力求家访活动见成效
杨老师在每次家访前,他都要按照计划进行充分的准备,对被访学生全面了解,明确谈话主题。首先,把家访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特困、孤儿、单亲、留守、再婚、家长对孩子读书漠不关心或丧失信心等特殊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言行异常、性格特殊等人际适应困难的学生家庭;学困生、待优生、偏科生、谈恋爱、痴迷网络、进入游戏厅等场所这类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家庭;其他在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庭。
对这些学生,杨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现状、父母文化背景、教育态度等,全面掌握家庭中的教育元素。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便于针对学生家庭成长环境进行因材施教。第二,认真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部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并有意识地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目标、日常管理要求等,努力使家长理解并产生认同,从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达成教育的合力,加强家校间沟通,发挥出综合效应。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在家访中杨老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赏,对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家访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多种方式并举,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六二班共有32名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杨老师主要通过重点家庭积极上门走访,配合电话、短信,学校校讯通平台甚至QQ视频或语音聊天对全班包括远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父母的各个家庭全部进行了家访,做到不漏一生,不缺一家。在进行家访时,充分尊重家长,以诚恳的态度,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和学生的父母拉家常,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家长因不了解情况而提出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杨老师耐心诚恳地加以解释,推心臵腹地与家长交流,积极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走访中,学生和家长见他去了,都很高兴,并热情地端茶倒水。杨老师清正廉明,遇有吃请或馈赠礼物的家长,他都委婉的加以拒绝,树立和维护了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本学年,杨老师班上有个叫潘庆辉的学困生,学习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性格有些偏激,常常因一些小事主动攻击他人,杨老师屡次口头通知或打家里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进行沟通配合,但是学生家长每次都不露面。经打听了解才知道潘庆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潘庆辉现在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由于隔代教育的原因,爷爷奶奶根本不懂学习辅导,更别提什么心理疏导了,只知道一味溺爱,所以才造成潘庆辉现在的状态。在了解情况后杨老师先对学生做了心理辅导,与他远在外地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告知他们这一段时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能让孩子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无法健康成长。终于,在几次电话交流后,杨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潘庆辉的母亲几天后就从外地返回,到家后马上到学校与杨老师当面交流。家长真诚感谢杨老师对潘庆辉的辅导教育以及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保证以后积极配合学校的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该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及时记录总结,坚持家访的长效性
杨老师并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家访。除了在学校组织活动期间进行家访外,在平时也坚持经常性的家访。2012年杨老师还积极参与了《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其中家访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家访时,杨老师针对班上一部分“问题”学生专门建立了追踪对比记录,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交换意见。在进行家访时,杨老师认真地填写《教师家访记录》,记录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进行研究,还积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取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信任。现在这些学生无论是在成绩上,还是在行为习惯培养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总而言之,杨老师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做好家访活动中的每一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促成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梁山县徐集潘庄小学
2014年5月30日
第四篇: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教师家访手记
今天我去了苟浩家,这个孩子生活中属于沉默寡言类型,不是特别顽皮,不过在学习上的问题很大,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影响别人听课,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及时完成,完成质量差,时刻需要老师监督。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
与妈妈的交谈中得知,苟浩的父母都是农民,都在外打工,靠婆婆、爷爷在家监护,没有文化,无暇帮助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采取的是不加过问或放任自流的态度,爷爷奶奶的溺爱包容,因此使得孩子在学习上的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进步?所以我很担忧。
所幸我们及时进行了家访,对监护人“晓之以理,教之以法”,监护人认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虽然每次家访走得脚跟发痛,可以说苦不堪言,但家访让我对学生后了解了更多,对家长了解了更多。让我发现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能成材。总之,家访让我走近了学生,走近了家长,彼此缩短了距离。
我想:老师尊重家长,给孩子成功的感觉,孩子高兴,家长也高兴。毕竟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骄傲和希望。特别是对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第五篇: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校响应上级的号召,组织了“万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这是去年千名教师访万家工作的继续。有了去年的经验,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因为平时家长比较忙,我就利用下学的时间或看看学生家长在家的时间到学生家家访,难度还是有点大。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了解了学生的另一片世界。
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他们真诚的品质让我们感动至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为配合我们的家访,很多家长没有外出,而是在家等候我们老师去家访。虽然对每户家庭的家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很多家长提前准备等半天之久 我们的家访,因为家长的全力配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家访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孩子在家做作业很不主动,作业做的很差。家长的苦恼,也是让我们很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的家庭作业为什么那么难完成,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生活照顾的确是无微不至,可是学习他们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有的父母白天工作忙,晚上还有应酬,精力有限。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的。我对每个家长也是同样的回答,对你们的孩子一定不要放弃,不管他成绩怎样,品质如何,他们现在还是成长期,请你们在忙完自己的事后,多管管他们的学习。我们老师一定会全力的配合。
家访让我们感觉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力量,我们感到不虚此行。
课外访万家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沟通。以后,我将持久的进行家访,关心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按照“一个也不放弃,一个也不遗漏”的原则走进每个家庭,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家长、温暖学生,聚活家校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