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家访的五忌与五策
教师家访的五忌与五策
一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的一无事处。教师家访是为了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大计,探究医疗方案,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好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若早在家长面前一味地大谈学生的不是,容易引起家长的情绪波动,对子女进行蛮横的指责或粗暴的痛打,这样教育的效果不但达不到,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厌恶对立情绪。认为老师借家长压服自己,无意中就在师生之间设下一道隙沟,老师事事教育,学生处处设防,感情的纽带越来越难以融洽,这样的教育非失败不可。正确的做法是家访时留学生在场,实事求是地讲出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信服,让家长知晓,三方面牵制,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既可避免学生对老师的猜疑,又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缺点容易反省,改正较快。
二忌在家长面前用分数压学生,使家长和学生都丧失信心。教师家访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要谈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若谈及他在班里及年级的分数名次,容易使家长感到失望,学生感到没有进长的希望,往往会使学生厌恶或者弃学。一个年轻教师在家访时用消极的口气谈了差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前程进行了预测,第三天这个孩子流失了。后来找到家长得到的回答是:“既然不是学习的料,就早一点让他放羊吧!”可见家访方式不对头,教育效果则适其反。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家访时应该着重弄清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态度,完 成作业状况及有无外界因素干扰等情况,引导学生排除非智力因素的障碍,与家长建立督学措施,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应该一味用分数去衡量学生,要想方设法提高差生上进的信心。
三忌家访的短期行为。家访的短期行为是指对学生身上的某种毛病有觉察也深知需家长配合,而不去家访,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这种家访有害于学生:一是没有达到重 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二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很可能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许多有利时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家访,虽有可能遏制矛盾激化,但却不能根治。学生某种袒习一经养成,往往很难更改。所以家访必须克服短期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建立长期的家访制度,包括初访、特访、定期访问等;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经常碰头,有利于把受教育者身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四忌对学生的隐秘性心理在家长面前夸大渲染。中学生处于发育高峰,他们对人生 世界的看法标尺多异,内心世界感情丰富多彩,教师通过学生作文、日记等阅读和谈话、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旦窥探了他们的隐秘性心理,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在家长面前过分渲染。有的可以敲警钟,促其醒悟;有的可通过父母和风细雨地交谈引导,且不可火上加油,捕风捉影地在家长面前大事渲染。这样的话好心常会办坏事,教育不当反成祸。特别是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学校若能解决,不必告知家长,若要告知家长,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家长风风火火地与学生正面接触,帮助受教育者渡过困惑的青春期。
五忌讨好家长,无目的家访。教师家访必须目的明确,为解决教育对象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谈,而不应借家访之名与那些居其位,有其权的学生家长,套近乎以图私事之实,这样的话必然引起家长的不悦,必然降低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所以家访要目标专一,态度端正,注意职业道德。为学生所及,为学生所想的家访次数越多,家长接待越尽情,彼此感情越深。确实需要家长帮忙的事,可安排在家访之外进行,这样公私分明,与人与己都好。
第二篇:有效家访需“五忌”
有效家访需“五忌”
“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的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它增强了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使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增强了教育合力;同时也宣传了学校办学思想,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但目前不少教师的家访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部分教师没有明晰的家访目标,走进学生家庭不知道如何与家长交流,不知道访前、访后应该做什么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家访工作将会是低效率的,也将无法达到其应有的高度和效果。笔者认为,要使我们的家访活动更具有实效性,需做到“五忌”:
一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得一无是处。教师家访是为了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大计,探究教育方案,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好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若在家长面前一味地大谈学生的不是,容易引起家长的情绪波动,对子女进行蛮横的指责或粗暴的痛打,这样教育的后果,容易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厌恶对立情绪。认为老师借家长压服自己,无意中就在师生之间设下一道鸿沟。老师事事教育,学生处处设防,感情的纽带越来越难以融洽,这样的教育非失败不可。正确的做法是家访时留学生在场,实事求是地讲出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信服,让家长知晓,三方面牵制,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既可避免学生对老师的猜疑,又可使学生较快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忌在家长面前用成绩压学生,使家长和学生都丧失信心。教师 家访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要谈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若一味的只谈孩子的学习成绩,容易使家长感到失望,学生感到没有上进的希望,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家访时应该着重弄清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状况及有无外界因素干扰等情况,引导学生排除非智力因素的障碍,与家长建立督学措施,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应该一味用成绩去衡量学生,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有一双慧眼,多多发现学生的优势,及时反馈给家长,通过发挥孩子优势提升孩子自信,以促进学业水平提高。
三忌家访的短期行为。家访的短期行为是指对学生身上的某种毛病有觉察也深知需家长配合,而不去家访,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这种家访有害于学生:一是没有达到重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二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很可能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许多有利时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家访,虽有可能遏制矛盾激化,但却不能根治。学生某种恶习一经养成,往往很难更改。所以家访必须克服短期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建立长期的家访制度。包括初访、特访、定期家访等。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经常碰头,有利于把受教育者身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四忌把学生的隐秘性心理在家长面前夸大渲染。中学生处于发育期,他们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标尺多异,内心世界感情丰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作文、日记与他们谈话和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 旦窥探了他们的隐秘性心理,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在家长面前过分渲染。有的可以敲警钟,促其醒悟;有的可通过父母和风细雨地交谈引导。切不可火上加油,捕风捉影地在家长面前大事渲染。那样的话好心常会办坏事,教育不当反成祸。特别是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学校若能解决,不必告知家长,若要告知家长,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渡过困惑的青春期。
五忌讨好家长,无目的家访。教师家访必须目的明确,为解决教育对象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谈,而不应借家访之名与那些居其位,有其权的学生家长,套近乎以图私事之实,这样的话必然引起家长的不悦,必然降低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所以家访要目标专一,态度端正,注意职业道德。为学生所急,为学生所想的家访次数越多,家长接待越尽情,彼此感情越深,而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得以解决。
第三篇:家访的五“要”五“忌”
家访的五“要”五“忌”
家访是家校合作育人、统一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否适时、科学地进行家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和对家访工作的研究,浅谈一下家访时机的把握和家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家访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访氛围。
班主任要舍得感情投资,在日常生活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是源源不断的,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为家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争取给每位学生送去关爱与温暖,让每位学生乐意接受家访,甚至欢迎家访。
二、家访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不是与他交流的适当时间。班主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安排家访时间,应考虑到家长的客观实际。家访前就应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家访。家访最好是在家长的休息时间内,并且一定要通过学生事先约好家访的时间,不搞突然袭击。这样家长会认为教师是真诚的,从而主动、认真的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认真教育好孩子。
另外,家访时,切忌在公共场合下向其家长讲其子女的缺点。否则,家长会表现出极不合作的态度,令老师无台阶可下,彼此弄僵关系,问题就难解决了。试想,谁希望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教训呢?所以,家访时要讲究时间和地点。
三、家访要注意讲究语言艺术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一切教育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家访时要出言谨慎,原则上是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交流中要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切不要告状式地贬低学生,甚至责骂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受到伤害。对学生的弱点、缺点要尽量委婉,客观地指出来,让学生有改正错误、发挥优点的余地。五年级新生入学不久,我发现班上一名叫马欣的学生上课不守纪律,作业经常不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觉得他脑瓜机敏,别人答不出的问题,他却能一语道破。而且,他动手能力强,绘画颇有才气。“孺子可教”,他的问题主要是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安排了一次家访。当晚,我拿着他的图画本上了门。谈话一开始,我就充分肯定了马欣的优点,并拿出他的作品给家长看。家长虽然嘴上谦虚着,但看得出很开心,尤其是妈妈,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气。谈话的气氛融洽了,我顺势提出塑造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家长痛快地表示,一定配合教师,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作业。后来,马欣很快纠正了自己的缺点。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可见,家访时讲究语言艺术,可以使班主任拉近同家长的距离,赢得家长的依赖和配合,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家访时班主任要学会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很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这样的谈话,其效果可想而知。班主任家访要讲究一个“诚”字。教师一旦来到学生的家里,应该立即转换角色,不要把自己在学校里学生面前的威严带到学生家里来。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结果又如何呢?刘明是五年级的一名男生。他成绩优秀,品质良好,一直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一段时间以来他变得郁郁寡欢,上课老走神。我首先找他本人谈话,了解到其父近来母经常吵架。我得知此情,觉得有必要跟其家长谈谈。家访时我向刘明爸爸简单介绍了刘明近来的反常表现,然后以询问的眼光等等他的回答。他是一个坦诚的人,承认夫妻不睦的情形,并表示今后注意维护家庭团结。后来刘明上课专心了,并以成绩更加优异。倾听不仅可以营造平等的谈话气氛,也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可见家访有时多说不如少说,甚至做个听众也不错。
五、家访要引起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
现代社会竞争激励,有的家长往往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总是这样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有教师看管呢。更何况,我们不去挣钱,又哪来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呢?他们往往用这些借口推卸育子女的责任。有一年,我班上有一个叫刘和的男生,他上课无心听讲,又不交作业,常缺课上游戏厅。去家访时才了解到:他的父母到异地做生意,他由奶奶来看管。我找到他父亲说:“你们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孩子,但现在不管孩子,将来孩子坏习惯养成了,那时有了钱又有什么用呢?”后来那家长回到本地工作,以便管教儿女。家长的合作使那学生悬崖勒马,改邪归正。
同时家访时还要注意避开五个误区
一、家访切忌走过场,计划周密记心上。家访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忌走过场。一些班主任家访目的不明确,为家访而家访,像走马灯一样,在不长的时间内,一连家访十几位学生的家庭,每家不过十分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了解不清,学生在家里的情况,班主任也没有了解清,家访就匆匆结束了。这种“拜年式”家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保证家访的实效性,每次家访的人数不要贪多,还应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分出个轻重缓急,还要根据学生的居住区域,来决定一次家访哪几家,但一定不要贪多,否则,会严重影响家访的效果。草率的家访,家长是不会满意的,把孩子交给这样的班主任管理,家长是不放心的。
二、保护亲子自尊心,谈话艺术最要紧。
更多的情况下,班主任是带着学生的“不足”去家访的,而家访的目的则是想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向家长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是不丢面子的。这样的家访,家长满意,学生也会更满意。因为,“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孩子总是看着自家的好”,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共同的心理倾向,他们都不想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评价。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传递具有艺术性,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这样做,家长会高兴地、充满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议,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在家长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努力进步。从而,达到家访的应有目的。
三、精心备好家访课,胸有成竹不乱说。
做老师的都明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样,要想成功地进行家访,班主任也要备好“家访课”。家访的目的是什么?想收到什么效果?家长对自己的建议不理解怎么办?怎样交流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已失去信心又该怎样开导?诸如此类的问题,班主任家访前都要设计到,以免陷入尴尬的境地。家访时,班主任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谈吐稳重。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据。要让家长听得心里高兴,口服心更服,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要让家访在亲人挚友谈心对话般的温馨氛围中进行。这样的家访,无疑将与成功相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访谈模式去家访,从中可提育人方。
家访和上课一样,应力戒“注入式”、“满堂灌”。家访时,班主任要留给家长发表自己观点的充分余地,应像记者主持访谈节目那样,悉心聆听家长的育子观,并适时插话,给予补充,以完善家长的教育思想,优化其家教理念。这种让家长处于主体地位的家访,便于引发
家长的情感共鸣,使其更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家教建议,班主任也更能从中汲取家校合作育人的良方。
五、家访主旨勿偏离,无关话题切莫提。
家访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通过家访能密切师长之间的私人感情,建立起鱼水般的关系,熔铸成人世间最纯真、最久恒的友谊之一。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家长不喜欢班主任家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班主任的家访动机不纯。他们打着家访的幌子去见家长,不是因关心人家的孩子而来,而是是为了让家长帮其办私事。这样的班主任去家访,往往是让家长“闻访色变”,躲不及防。为保证家访的效果,班主任家访时一般都要让学生在场。如果家访时班主任一味地只谈自己的私事,学生也会顿生厌恶之感,班主任的为师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心中丧失殆尽。这种可怕的身教将遗患无穷,成为家访的一大悲哀,为人师者一定要戒之又戒。
总之,家访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班主任要掌握家访艺术,充分发挥家访功能,力求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四篇:教师德育工作五忌
教师德育工作五忌
一忌做“扑火队员”。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目标就是“不出问题就行”,经常充当“扑火队员”,对违纪学生采取体罚、赶出教室、向家长告伏等简单粗暴的方法,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仅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还很容易使差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忌德育工作流于空泛。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一般说教多,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少,满足于表面上的东西。不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密切结合就难以取得成效。
三忌教师仅以自己的好恶评定学生。老师的话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特别重。
所以,老师切莫对学生妄加评论。有的班主任总是把他喜欢的成绩冒头的学生看成是人才,当作掌上明珠天天表扬,而把自己讨厌的后进生看成是“朽木”,横加批评。这样势必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对德育工作极为不利。
四忌把自己的尊严凌驾于一切之上。有的老师容不得半点异议,特别是对敢于指出自己缺点错误的学生,更是不满,甚至将这种学生当作坏学生极力压制。
一旦学生有不同意见,教师的责任是因势利导,让同学在不同意见中辩出真、善、美;教师自己错了就应大胆承认,坚决改正;是学生错了就耐心帮助,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维护真理,改正错误”的优良思想品质。
五忌对人不对己。有一所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几位班主任却坐在休息室打扑克。后来学校再组织看爱国主义影片时,不少学生就上街玩去了。可见教师自身的品德如何,对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完完全全成为学生效仿的好榜样。
第五篇:评价学生“五忌”
评价学生是大学问,因为学生在客观上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在主观上具有伪装性、掩饰性,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气候和小环境的影响。对老师来说,要正确评价学生,必须注意以下“五忌”:一忌以貌取人面对一个学生,特别是初次面对,老师往往会在心理上对其外部特征、外在表现产生一种带有感情成分的看法,进而对其总体素质产生一种感性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很容易形成定势,在日后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影响对此学生的评价。客观地讲,从一个学生的初次表现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内在素质,但毕竟是肤浅的。要真正地识别一个学生,不仅要观其行,听其言,而且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至于学生的容貌和仪表等外部特征,则与学生的内在素质“风马牛不相及”。以第一印象评价学生,很容易产生误区,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评价学生时要“慎始”,不要凭初步印象就急于下结论,只有正确地对待第一印象,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考察,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正确的评价。二忌一叶障目在教学中,时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平时表现很好,老师信任、褒奖有加,但因其偶尔一两次过错,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便一落千丈:反之,一个学生平时一贯表现较差,但偶然做了一件好事,立刻便得老师刮目相看。这种一好遮百丑、一丑压百好的评价方式都是不全面、不积极的,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看面前的一叶,更要看远处的森林,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正确处理一时一事与一贯表现的关系,掌握好评价学生的基本尺度,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忌求全责备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大部分老师也百分之百地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在具体到评价学生时,有些老师便忘了这句“古训”,变得用理想化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总是叹息学生这方面不中,那方面也不行,以至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等到学生在别的老师手里一个个成为良材时,才认识到学生这方面也中,那方面也行。一个学生的长处与短处总是相关联的,往往优点的另一方面就是缺点。有的学生本份老实,非常听话,上课从不违犯纪律,也往往有对班集体不关心,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的毛病;有的学生天资聪颖,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可往往学习不用功,容易骄傲自满,导致成绩不稳。这就要求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看主流,通过全面的分析,给他一个恰当的评价,以其长处抑其短处。四忌成见羁绊成见是一种很不好的东西,掺进评价学生里面,带着有色眼镜评价学生,更是害人不浅。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老师依成见评价学生造成的后果:老师对学生形成成见,对学生来说,比判刑还厉害。当然,这说的是否定性的成见,肯定性的成见带来的后果恰恰相反。对学生否定性的成见多了,会使学生产生悲观情绪,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肯定性成见多了,会使学生滋生骄傲情绪,不利于他的进步与提高。两种情况的危害都不可等闲视之。这就要求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决不能以老师的好恶去下结论,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多看积极面,以防形成成见。五忌感情用事人是情感动物,有感情才是人,但“情”不能乱施,尤其是在评价学生时,感情因素排除的越干净越好。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感情丰富”的老师:有的学生是自己亲戚、朋友的孩子,对他便格外关心;有的学生的家长请了一顿客,送了一点礼,便关爱有加。除此之外,有的老师好感情用事:同样一件事,在自己情绪好时,即便差也是好,相反,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即便好也不好。可见,感情会干扰评价学生的公正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排除感情的干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