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饶初中贫困寄宿生评定细则
烈山区古饶初中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评定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07]337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08]59号)精神,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管理工作,不让贫困学生失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实施原则:
(一)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行量化考核推荐;
(二)坚持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一年一评审;
(三)坚持上级补助和学校特别扶持及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资助范围、对象及标准
第三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发放范围:在校寄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放对象:
1、农村特困户和城镇低保户;
2、孤儿及残疾人家庭;
3、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习费用;
4、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
5、家庭收入创造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
6、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
7、父母双方或一方失业的家庭;
8、其他家庭经济困难。
第四条 已接受社会捐赠等专项救助的学生,原则上不能重复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但却因家庭情况特殊的可以特殊处理,安排寄宿生生活补助。
第五条 资助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4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即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1000元/生、年。
第三章 申报及审核程序
第六条学校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上报寄宿生生活补助需求计划。
第七条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上级下达指标结合各地寄宿生人数及家庭贫困程度下达各年级各班补助指标。
第八条 学校发布相关信息,由学生本人书面申请、班主任组织班委会在自评基础上进行民主推荐、班主任签署意见,报学校评审小组初审,学校汇总量化评分表对学生进行排序,最后由校长审定,将审定的名单在学校醒目处公示一周。同时,公布学校监督举报电话。学校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如发现问题,应在当地及时解决,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第九条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学校将发放名单上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通过后按名单发放金额。
第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逐年申请、逐年评定。如家庭经济已发生变化,不符合评定条件的,下年度予以取消申报资格。
第十一条 对转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其有关档案资料应一并转入新的就读学校,并参加转入学校评审。跨区域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当期插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同等对待。
第十二条 学校应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和量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审,认定评分表,公布一票否决家庭经济困难条件,将有限资金落实到最需要资助的对象。
第四章 资金管理及发放程序
第十三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由区财政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学校在收到市财政拨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二十个工作日内,必须将资金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履行相关签领手续。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学生及学生家长乱支乱用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促使学生及学生家长按规定标准和规定用途使用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第十四条 学校应结合寄宿生生活补助评审、发放,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教育。
第五章资料上报及档案整理
第十五条学校有专人负责资料上报及归集整理。
第十六条 学校将学生申请、公示说明、收支凭证、发放签领等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存档。
第十七条 学校接受市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执行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将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古饶初中学生资助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烈山区古饶初级中学
2010年8月28日
第二篇:古饶初中财务公开制度
古饶初中财务公开制度
为了使学校的财务工作达到公开、公正、透明的目的,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杜绝乱收费现象,提高学校的社会信誉,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1、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不搭车收费,在校内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
2、设立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学校财务,重大开支必须由民主理财小组研究通过。
3、每学期末清理教辅用书款,多退少补。
4、及时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5、利用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收费政策、项目及标准。
6、帐目日清月结,每月做好报表,不设“小金库”,每月公示学校的收支情况。
7、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包括执行集体购买、现金管理、单据审批等。
8、公款不准私人借支。
9、外出人员的差旅费、住宿费、车票等,按上级有关文件办理。
10、报账人员要对本单位的财务加强监督,对内容不真实、不合法、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予处理。
烈山区古饶初级中学
第三篇:2012贫困寄宿生总结
峰口镇二中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
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2012年春、秋两季镇中心学校下达我校专项资金:春32500元、秋20500元共530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春季115人,其中六年级20人,人均375元;七、八、九年级50人,人均500元。秋季43人,其中六年级8人,人均375元;七、八、九年级35人,人均500元。惠及我校贫困寄宿学生,为控辍保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和班主任及工会组成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贫困学生的排查筛选、公示调查等工作,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放及监督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广泛开展宣传
为了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学期开学初和召开的家长会及课间,传达贯彻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标注和对象
条件等政策,同时,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力争让政策深入人心,妇孺皆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对政策有了全面了解,有力的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三)严格操作程序
操作流程的规范,是政策落实到位的保证。为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我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实施细则》,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明确申报资助学生条件为:①革命烈士子女;②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③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的家庭子女;④父母重大病症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⑤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⑥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⑦因建灾返贫家庭的学生;⑧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按要求在收到中心学校的经费控制额度和资助学生数后10天内,按资助条件及时将资助名额分配到班级。学校根据指标数,按照的界定标准在全校申请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中摸底,得出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名单及家庭贫困的原因,贫困生本人或监护人填写“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登记表”,经学校、村委会调查核实,由学校张榜公示5天以上,公示无异议的学生造册登记,学校统一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发放花名册”。有学生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后学校把贫困住宿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发到了受助学生的手中。为加强资料建档管理工作,我校贫困学生数、贫困生经济状况和受助情况贮存电脑中,动态管理。
(四)强化资金管理
我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入专户管理,实行封闭运行,保证专款专用。
(五)严肃操作纪律
为确保资金及时、按月发放至每个贫困学生手中,同时没有出现一例超出学校规定的享受标注条件。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我校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较多。由于国家资助名额有限,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资助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受助对象存在偏差。在受助对象的确定上,引起少数群众误解。三是村委会的个别领导私心太大,不配合学校工作。
四、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凸现出了一些问题来,结合我校实际,下一步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事情。一是进一步加大“两免”和“一补”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局面。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工作的监管,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坚决杜绝不规范操作现象。三是注重对受助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为确保救助取得实效,在救助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有特色有影响的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受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四是要进一步拓宽贫困救助资金筹措渠道,广泛发动社会、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贫困助学,以筹措更多的资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享受到救助。
2013年1月9日
第四篇:贫困寄宿生证明
贫困寄宿生证明
同学,是
班主任签名
2009年11月24日
贫困寄宿生证明
同学,是
班主任签名
2009年11月24日
贫困寄宿生证明
同学,是
班主任签名
2009年11月24日
贫困寄宿生证明
同学,是
班主任签名
第五篇:2010贫困寄宿生总结
九村中学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
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2010年春秋季乡中心学校下达我校专项资1035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138人,人均750元。惠及我校贫困学生,为控辍保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9月8日成立了由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和班主任及工会组成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贫困学生的排查筛选、公示调查等工作,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放及监督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广泛开展宣传
为了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学期开学初和召开的家长会及课间,传达贯彻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标注和对象条件等政策,同时,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力争让政策深入人心,妇孺皆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对政策有了全面了解,有力的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操作流程的规范,是政策落实到位的保证。为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我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实施细则》,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明确申报资助学生条件为:①革命烈士子女;②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③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的家庭子女;④父母重大病症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⑤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⑥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⑦因建灾返贫家庭的学生;⑧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按要求在收到中心学校的经费控制额度和资助学生数后10天内,按资助条件及时将资助名额分配到班级。学校根据指标数,按照的界定标准在全校申请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中摸底,得出享受生活补助费学生名单及家庭贫困的原因,贫困生本人或监护人填写“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登记表”,经学校、村委会调查核实,由学校张榜公示7天以上,公示无异议的学生造册登记,学校统一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发放花名册”。有学生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后学校把贫困住宿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发到了受助学生的手中。为加强资料建档管理工作,我校贫困学生数、贫困生经济状况和受助情况贮存电脑中,动态管理。
(四)强化资金管理
我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入专户管理,实行封闭运行,保证专款专用。
为确保资金及时、按月发放至每个贫困学生手中,同时没有出现一例超出学校规定的享受标注条件。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我校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较多。由于国家资助名额有限,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资助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受助对象存在偏差。在受助对象的确定上,引起少数群众误解。三是村委会的个别领导私心太大,不配合学校工作。
四、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凸现出了一些问题来,结合我校实际,下一步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事情。一是进一步加大“两免”和“一补”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局面。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工作的监管,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坚决杜绝不规范操作现象。三是注重对受助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为确保救助取得实效,在救助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有特色有影响的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受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四是要进一步拓宽贫困救助资金筹措渠道,广泛发动社会、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贫困助学,以筹措更多的资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享受到救助。
201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