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

时间:2019-05-12 12:5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

第一篇: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

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人与动物

1、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了解单元主题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能阅读完推荐的相关文章和书目,查字、词典,掌握字音,词义;记录自己的收获和心得;利用上网查询、搜索学习信息与资料;准备表演和展示的内容。

教师方面: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训练;为增强教学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准备其他教具;预先安排学生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2、教学目标:

⑴、学生展示主题导学课上布置的任务。

⑵、通过展示,取长补短,巩固自己本单元所学知识。⑶、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别人。

⑷、鼓励学生能从多角度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3、教学过程

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具体谈一下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情境导入

教师情境导入并板书单元主题“人与动物”,提示学生在主题导学课上布置了什么任务?指名回答,然后准备交流。

第二阶段:交流展示:

⑴、展示读书收获:(可介绍书的题目,人物,梗概,插图,佳句或者自己的批注,心得等)先个人介绍,再小组补充交流。如本单元主题导学课上老师推荐的书目中(《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斑羚飞渡》《骆驼王子》),大部分同学都读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于是交流这本书的读书收获。

⑵、展示口语交际:根据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要求展示。可以创设情境表演等。

如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劝说,可以这样做:

①指名同学讲关于动物的故事,其余同学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来评价,进一步感受动物的情感世界。

②情境对话:找同学模拟打鸟的对话练习,其余同学评价劝说的同学有没有说出很充足的理由让想打鸟的同学心服口服,若有好的理由可以进行补充。

③拓展:小明的爸爸听了小明的劝说下决心不再打鸟,但实际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伤害动物的事情,你知道的有哪些?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该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

⑶、展示习作: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展示,要进行有效评价。

⑷、自由展示:其他的阅读收获如:手抄报、图画、诗作、朗诵、演唱、表演等。(这个环节看时间而定,时间充足可以展示,时间不充足,第二节课继续展示。)

如本单元围绕“人与自然”这个主题,学生可以展示展示a.带动物的词语b.动物诗文背诵

c.保护动物宣传标语d.单元资料手抄报e.动物文学的资料f.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第三阶段:总结升华:

教师课堂小结,并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现状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现状与思考

江苏省东海县牛山小学教育集团 唐东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新课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其理论的精粹和现实操作经验乏力以及理论同现实操作尚少必要的磨合期间,给学校、教师在管理该门课程过程中感到从未有的压力和困难。

一个完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问题的产生、计划方案的制定等)、活动实施阶段、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作为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具有对主题活动总结、反思、交流、评价、提升等的目的要求,那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其价值,也即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与评价课该怎么上呢?

一、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现状现状:

1、汇报课侧重于实践活动成果的汇报。课一开始,各个小组就选择的子课题轮流上台汇报活动的成果,你方唱罢我登台,尽管汇报的形式各小组有所变化,但汇报大都是些活动的“结果”。甚至有些成果并非“真成果”,无须亲历实践、调查、访问、观察,无须参与一个完整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只要在汇报课前上网查一下资料、写一份倡议书、编一段舞蹈、排一份小报、唱一首歌。这样的汇报课注重有形结果的汇报,忽视学生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思想意识和良好个性品质这些无形结果的交流,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

2、汇报侧重于表演式、展览式的汇报。用诗、歌、舞、小品、倡议书进行汇报,这类的汇报形式也容入学生的劳动智慧,并且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艺术地表达某些活动的成果,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喜闻乐见。表演、展览一幕接着一幕,表演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结束。这种纯表演、展览式的成果汇报缺少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广泛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面貌是单向、维一,缺少双边互动,使课堂不具生成性。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什么,重新得到哪些认识、问题解决的方法,获得哪些感悟体验则不得而知。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新课堂追求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学习交流方式不相吻合,更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使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行反思,重新体验活动方法,提升总结,发展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汇报课中教师的指导地位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在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现实课堂中,习惯于“讲授”的教师往往难于胜任“导师”角色。对于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常常没有目标性和策略性,感到无所适从,要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就象溜到马路的西瓜,溜到哪就算到哪,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要么从学生的汇报内容到汇报形式都由教师统一规定安排,硬性导演汇报程序和内容,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二、如何改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存在的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呢?

首先,教师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的教学目标与其在整个活动中的地位、意义。现实中教师往往单纯地将成果展示汇报理解为学生本次活动主题所得到的结果汇报。孰不知,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果展示汇报课正是对学生这些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的手段、方法的整合再现以及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吸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展开对本次活动效果的评价,使课堂真正动起来。由于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的感受、认识、体验、结果是多方面的,也是不尽相同的。有喜,有忧,有花,有果,因而我们的汇报也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获取的体验、成果展示给其他人并进而评价他人的活动,促进再次提高。

其次,摆正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的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过程、探究方法、结果呈现方式等都起到引领、导向作用。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不做学生的“靠墙”、“守护神”。应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提升,有所感触,真正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也不能因为其自主性而放任自流。教师应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支持者,迷失方向时的导航人;在学生遭遇困难、受到挫折,山穷水尽、不知所措时及时给予指出光明道路,现出“锦囊妙计”。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结合起来,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正确地位。

再次,让课堂成为课外延伸的主阵地。“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力的发展与品质的形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把情感放在重要位置,引领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激起学生再次参与活动、参与探索的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激发其实践欲望,探索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向课外延伸的主阵地,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形式

当一个活动结束后,进入总结交流阶段。针对不同的活动主题,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静态的交流,也有动态的交流。活动主题、活动方式不同,活动过程也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静态的交流,如,一次作品展、甚至一盆植物、一件小制作的展示,也可以是动态的,如,一次讨论会。有很多交流是综合性的,在这种交流中,既有多样的作品展示,又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既有方法的交流,又有热烈的讨论;既有活动的总结,又有活动的反思,既是前段主题活动的总结,又从中生发许多新的主题。

由于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认真、灵活。

活动主题不同,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有差别,同一活动不同的探究者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发现。因此,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既要符合活动的主题,又要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项目与应用设计应以展示作品(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设计图)自己的探究过程辩论为主,参观与考察的展示可以办摄影展、放录相,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为主。”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集,写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办板报。现场制作(如炒菜、绣花等),主题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实验展示,写调查报告,小论坛等形式。现列举“捞刀河镇的花卉苗术”这一主题的展示交流的部分实录:“老师:我可以看看你的工具吗?(学生把种花小铲递过去)黄玲说:我们还有创新工具。(背喷雾器的同学上)花卉苗木除草的问题是很烦人的,苗小草长的时候,想除掉杂草,小花苗也受到损伤,我们就想了个办法,用一次性塑料杯把小苗罩住。(喷雾示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代新:苗大草小的时候,除草的药雾偶尔会溅到苗木上,我们就设计了“喷雾调节盖”(出示冰淇淋杯子做成的样品),把它装在喷头上(学生动手安装),请看,把喷头再压低些,这样花苗就安然无恙了。这一案例主要是展示自己的小发明。”

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刚开始的展示交流,最好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己的自信。如:“家乡的特色经济”这一主题,有的学生家里藏书多,搜集的资料也多,他就自编资料集来展示。有的学生能说会道,在展示时他以小小推销员的身份来推销家乡产品,有的学生还学会了做风味小吃、手工艺品,当场展示作品或当场炒做。总之是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另外,每一主题不同,学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应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在“社区调查”中,有的学生收获最大的是胆量大了,你就让他尽情地说一说,有的学生调查表一塌糊涂,无法展示,但他却对调查中的一个小故事感受颇深,不妨让他讲讲这个,有的学生对健身器材情有独钟,竟然还自创器材,相信他对介绍这一点定会津津乐道。

展示形式从另一角度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则应注意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例如:一篇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些体验日记或报纸等;而有的展示是动态的,例如: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节目、一场比赛、一次讨论、演示操作过程或谈心得体会。静态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墙壁和橱窗的作用,如把报纸摆出来,把小制作放在教室里展示出来,举办论文、报告、摄影展,静态展示利用课余时间,可小组也可全班组织。如:有组学生在“研究植物的一生”这一主题活动总结时,有的小组办了一份报纸,内容是观察日记——白菜的生长,有一个小组则办了摄影展,他们把植物的生长变化全拍下来。有的展示的方式也可动静结合,例如:在让同伴欣赏一件模型时,还可介绍甚至动手制作这个模型;在展示调查报告的同时,可以谈谈调查的结果,在展示时还应特别注意互相合作。如:在研究“奶牛养殖”这一主题时,研究“牛奶与包装”这一主题的学生上台展示,一个同学当场动手做包装盒,另两位同学介绍材料和他们的探究,做完后还冲泡奶粉试效果,他们组的展示由于动静结合,分工合作非常成功。

四、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内容贵在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成果展示只是把这些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有些学生或老师把展示作为整个活动过程的最终目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学生活动的动机主要由活动本身来激发,而不能靠外在条件的激励,否则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是不会长久的。以展示为目的必将阻碍活动进程,出现搞形式主义。为展示而展示的现象,如:有的小组在操作过程中,觉得自己收集的资料不如其他小组多,指导老师如果对学生这样说:“你们的资料那么少,到时候拿什么展示?”那行就把学生引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追求攀比。如果教师这样引导:大家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还可以从哪方面来研究呢?这样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学生为了展示甚至借他人之成果,如:抄袭报告、请非组员帮忙,这些可能会导致了学生做假,懒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和探索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作品真实展示出来。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真实资料,展示只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评比或获奖。

活动成果的展示由学生自己决定呈现方式,应该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一种真实反映,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切忌教师把成人化的语言强加给学生。更不允许一遍又一遍地精心排练。教师在展示中千万不要过多的干预、预设。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做我事。如果学生不太会展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展示,把大致的思路或方法说给他听,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摸索。在总结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决定结果的呈现方式。避免代替学生完成一些展示的作品;精心排练交流方式;使交流总结的过程仅仅变成呆板的、完美的展示,忽略展示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活动过程中生生交往中的思想碰撞和动态生成。

五、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成果展示的开放性。成果展示则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对内是指向本组本班,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一台节目,论文答辩会等”。对外展示是指向家长、全校、社会。对家长展示又可分为亲子展示和家长座谈会展示。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发现、成果主动在家里向家长随意展示,分享快乐和体验,融洽感情,得到家长的鼓励和帮助。利用家长座谈会进行展示更能督促学生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使家长进一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支持综合实践活动。对全校的展示主要是带有宣传的目的,如:“关于美化校园环境”这一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认为非常适合向全校展示,号召全体师生共同美化校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目的,于是,组织学生向全校学生进行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社会的展示也主要是为了宣传、号召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并为今后的活动争取社会帮助。如:有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社区”活动的展示时,指导教师特意请来社区居委会主任。学生展示时讲到了社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谈了自己的设想,有的还画了规划图。虽然学生的见解不成熟,但这位主任却是感受很深,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学生成立“护绿队”、“喇叭队”等活动组织,为社区服务。对外展示还可走出校园,到社区选择场地展示,这种展示最好是结合社区的大型活动,开展的可能性才大些。对外展示有利于赢得其他群体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有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有利于主题的深入,拓展。对内对外,动静结合,但成果展示教师指导应适可而止,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的思索与践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的思索与践行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以《大家来看限塑令》为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展示,进行深层的交流。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的自主探究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成功,进而把自主探究当作一种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自主探究

一个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成果展示汇报既是对自己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产品和收获的集中展示与体现,也是师生、生生开展学习、交流的重要机会,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成果展示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近几年中,我们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自己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此类型的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流程:回顾活动主题→汇报小课题,说说选择的原因→组内交流,确定展示形式→分组汇报,多向互动→总结提高,生成主题。

我们觉得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展示,深层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活动主题的课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大家来看限塑令》为例来谈谈我们的践行。

一、前期指导要细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控。及时关注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做好相关的指导,毕竟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困难重重。如果不及时地了解与帮助,活动很可能中途夭折。教师要俯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细致考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应当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合作者,观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参与、合作和鼓励。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让学生在磨练中成长。

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主题,在大主题分解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了适合的小课题,并分组进行了探究。小主题分别是:(1)有毒、无毒塑料袋的区分;(2)塑料袋的危害(分成两个小组);(3)世界各国限塑的做法;(4)关于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5)塑料袋与环保袋的较量。应该说第一小组“有毒、无毒塑料袋如何区分”这一问题,查找资料十分容易。学生也很快找到了资料。

资料找到了,如何进行汇报呢?如果只是把收集到的资料读一读,那就失去了研究探索的意义了,也毫无趣味。于是,我们试图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指导。

〖指导回放〗

师:你们小组真不错,这么快就找到了资料。(学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把资料呈现给其他同学呢?

生1:我们可以把资料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

师: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沉默了)我们在展示交流的时候可以增强一些趣味性,互动性。你们看区分塑料袋有这么多方法,比如说沉浮法,我们可以动手演示啊!

生2:是啊,我们可以准备一个透明的器具,里面装上水,采用演示的方法。

师:那其他区分塑料袋是否有毒的方法可以怎么样呢?

生3:观察法,我们可以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然后一边说一边演示,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

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这一小组的学生很快找到了适合的展示方式,他们小组采用一人说一人演示的方式进行汇报,他们还让其他的小组的同学准备好塑料袋,还说课堂上还有互动的环节。老师的点拨指导显得极为重要,在学生的关键处、困难点进行稍加指点,学生的潜力会开发出来的。教师前期的指导是上好成果展示交流课的基础。

(二)展示形式要多样

活动的成果展示是重要的一环。成果展示主要是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现场展示,让别人了解他们在主题活动中所获得知识和碰到的困惑。成功的展示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循环。多样化的展示是学生所期待的,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活动的魅力。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静态的,如一些观察日记、一幅漫画、一张自编的小报等;展示的形式也可以是动态的,如边说边演示、小品表演、辩论等形式。在选择采用何种方式展示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主题的类型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材料的特点,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

〖展示回放〗

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主题,“有毒、无毒塑料袋的区分”小组在汇报时采用一人说一人演示的方式,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与观看,收获不小。学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塑料袋,细心摆弄一番。“塑料袋的危害”这一主题有12人喜欢探究,于是又把他们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着重从环境污染的角度研究,一组着重从危害健康的角度研究。根据主题不同类型的特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小组不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还从实地拍了不少的照片进行展示;而塑料袋对健康的影响小组除了收集相关的资料外,还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视频资料,在成果展示时还播放了代表性的视频,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世界各国限塑的做法”这一小组则采用了PPT演示的方式。“塑料袋与布袋的较量”小组则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

学生汇报的形式多样,有解说,有演示,有表演,有视频。应该说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发与教育。特别是塑料袋与布袋的较量采用小品的方式进行汇报,学生非常喜欢。小品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班同学不仅为他们精彩的表演喝彩,更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到塑料袋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及该小组的同学通过资料收集后,进行再创造,不仅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真是一举多得。其实,汇报也有一个小插曲。在六(3)班试教时,每个小组在汇报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把搜集到的资料读一读的方式,没有对资料进行再加工。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我想问题出现在第一课时上。因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没有对学生提出如何汇报的要求。于是在六(1)班执教第一课时时设计了成果预期形式,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而且对每个小组进行一定的指导。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汇报的形式能够多样化。在多样化的汇报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还增加了趣味性,提升了参与深度。

(三)展示交流要互动

我们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这是反馈交流的过程,是经验分享的过程,我们要强调多向互动,使学生的交流是深层次的,而不是浮在表面。缺乏趣味性的展示,往往是上台展示的同学兴高采烈,台下的同学无精打采。那这样的展示就失去了意义。

1.充分交流

我们在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在汇报时,不仅要交流成功的喜悦,交流结论,还要交流面临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可以说说失败之处。这样的交流可以启发其他小组的同学,下次我们遇到这样的困难可以怎么解决,引发别人思考。如:“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小组本来是打算以录象的形式进行展示。他们小组里有一位同学的邻居刚好在西区菜场卖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本来已经联系好了,那位阿姨已经答应采访了。但是当听说要拍录象时,又拒绝了。他们就来求助于我,我告诉他们可以换个方式进行汇报的,可以采访时记录下来,变成访谈录,还可以拍一些照片。

〖展示回放〗

师:接下来有请第五组的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

这是我们拍的一些照片。我们发现很多人没有挎篮子买菜的习惯。我们在一个小摊前做了统计,短短三分钟就有五位顾客前来购买,没有一个人使用篮子。卖菜的人还是免费提供塑料袋。买一个洋葱也用塑料袋……

师:你们在预期的展示方式提到录象展示。

生:本来是拍录象的,但是那位阿姨听说要拍录象时拒绝了。后来我们就换了别的方式了。我们做了一份访谈录。

……

展示成功的一面固然重要,但是展示遇到的困难,并且把这个困难解决更能打动别人。在总结交流过程中,活动成果的展示必须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真实反映”。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表演,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深度体验。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包括在活动中的困难、活动中的不足以及各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展示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和收获等。

2.细细倾听

有了倾听,才有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因此,在学生小组汇报前,我总是会提出要求。在别人汇报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个倾听者。互动交流时,你才有发言权。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汇报中,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当一组汇报完毕时,我总是会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互动。如: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中,第三小组的同学研究的是关于塑料袋对身体的危害。他们采用解说和播放视频的方式。在视频播放完毕时,我就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正是因为认真倾听和观看了,谈得都很到位。有时候,我也鼓励展示的同学可以穿插互动的环节。这样有助于交流不仅增强趣味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关键之处要挖掘

展示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趣味性。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趣味性。我们更加要关注的是孩子深度的交流。有时候,学生看问题或许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进行挖掘、点拨。

〖引导回放〗

在第五组“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汇报完毕时,学生认为限塑令没有很好地执行,其实自限塑令实施以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师:其实,自限塑令实施以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们的行为还是有变化的。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有哪些变化?

生:(沉默)

师:比如我们到超市买东西……

生1:我到世纪联华超市买东西,那里购物,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

生2:我和妈妈去超市,我们带上了环保袋。

生3:现在去超市购物,自备袋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

师:(出示图片和资料)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限塑令”实施3年,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累计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这个限塑成效相当于节约石油360万吨,折合标准煤510多万吨,折算成二氧化碳1000万吨,尤其是商场、超市三年使用塑料袋减少2/3。

师: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孩子更深层的交流。

体会:关注学生的深度体验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转变真不小。原来学生对于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而采用懒惰的办法――直接将资料堆砌。在一个个活动专题的开展后,学生对于如何展示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哪些资料、主题是适合静态展示的,哪些资料、主题是适合动态展示的,通过小组的交流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开展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了解活动进程,适时地进行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空间,学生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实践学习、互相学习,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被拓宽。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的自主探究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成功,就会强化这种愉快的情绪,进而把自主探究当作一种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艳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课程研究,2007(7):19-20

[2]刘锋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05(1):33

[3]应汉良,章利江.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3-254

[4]朱海月.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教学实践研究,2015(30):178-179

[5]孙桂萍.对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再认识.文教资料,2015(31):187-188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江西省安远县龙布中心小学赖忠有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人物描写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描写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言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深度。教学中,在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同时,体会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的特点。并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 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 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

【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在课文中找出:①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②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提问学生回答所读时提出的问题,适当引导,归纳。

(4)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5)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三 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

(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

(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笔】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如《小白杨》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 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

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听写有关词语:戈壁 清晰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大伞 抚摸、介绍、边疆、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 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学习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

【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三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

预设:

(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四感情朗读 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以读启思,读中体验,读中表达情感】

五、板书设计

高大借物 白杨挺直生长范围广

生命力强

爸爸表白心愿扎根新疆

建设边疆喻人

教育子女

课后反思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而《白杨》这篇课文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人的交谈,借助白杨,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首先先读课文,让学生说讲了什么事.然后理解白杨精神.最后教育要做一个向孩子爸爸一样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人. 学生对白杨的精神理解不深刻。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备课 训练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复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师过度:第一单元,我们走进西部,领略了西部神奇的风光,一定对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肃然起敬吧。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怎么样?

1.指背课文第12自然段。

2.师: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愿)什么心愿?指名学生回答。

师:是呀,学了课文,我们都知道了爸爸其实是借白杨来勉励自己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

3.像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文中还有,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1)读课文第16自然段:在高大的白杨树,几棵小树„„

(2)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课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回顾文本

1.交流:相机出示 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 相机复习“白杨树”指(),”几棵小树”指()“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指(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经受考验,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1.这一单元的其他3篇课文都写得很好,也有好多含义深刻 的句子,你可以选一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先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

交流(见书上)随机进行朗读的训练。

小结:通过这几课的复习,我们不但再次领略了西部风光,而且温习了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是先 „„再„„

三、拓展练习(详见《荷叶青青》

过渡: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学习,已经能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了,现在让我们学以致用,用这一阅读方法来读懂文章。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短文,请大家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

四、总结提升,感受优美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师:学习了《草原》和《白杨树》,在写作方法上大家一定也有不少收获,你能选一篇课文从写法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A.《白杨》学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1.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像这样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喻人。

2.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落花生》,借花生赞美了 3.练习:师: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我相信大家在课外也经常读到,你能把下面的物与它所对应的人连起来吗?

把物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

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

青松 品质高尚的人

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

B.《草原》 语言大师老舍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一碧千里和蒙汉情深,里面的好多句子都特别优美,请找出自己最喜欢句子和段落美美地读读,并且想想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1.通过形象的比喻描写景物

2.“情景交融” a 指读有关句子 作者在草原上看到的景:天空——小丘——草地

过渡: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

师:表达的情------浓浓的民族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浓的民族感情结合起来,景更美,情更浓,写得自然真切。让人陶醉其中,这样的表达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么好的段落要牢牢地记在心中。

四、小结

1.同学们,西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这神奇的风光中,就让西部风光在我心中吧。

练习纸 “西部风光在我心中”

走进西部,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部神奇的画卷中,有()的大草原,()的蒙古人民()的大戈壁()的白杨树()的丝绸之路()的西部建设者()的黄河()的大漠风光

2.最后,让我们在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结束我们这单元的复习课。

下载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成果展示”课实践活动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与动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