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时间:2019-05-12 12: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第一篇: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积极推动城乡就业均衡和谐发展

**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现辖*个街道,**个村居、*个社区,人口**万,区内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其他各类企业近**家。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横向扩展、纵向下延”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就业工作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创新了为民服务的模式,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水平,有力推动了全区城乡就业均衡和谐发展。

近两年来,开发区畅通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四级网络”,创新实施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构筑起上下配套联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了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为各类失地失海农民、失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近年以来,依托新平台共发布各类岗位信息**余条,为**余人次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推荐**人次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余人次;推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次。由于工作成效显著,开发区管委会被评为全市就业先进单位,**路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社区等*个社区荣获“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称号。

一、健全完善基层劳动就业信息“四级”网络

2011年,开发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从完善政策和基础设施配套入手,制定出台了《就业信-1-

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按照“规划、网络、软件、标准”四统一的原则和“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市联网、信息共享”的目标,为全区**个村居、*个社区配备电脑,并全部安装使用“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系统”,将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每个村级劳动服务站,形成市、区、街道、村居(社区)“四级网络”,保证就业信息向村居延伸,实现实时联网、资源共享。建立了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做到农村富余劳动力信息、企业用工信息与市、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的有效对接,统筹协调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促进科学有序转移就业。一是开展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状况摸底调查。每年开展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状况摸底调查,逐户逐人进行登记并建立档案,准确掌握全区*万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二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登记和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发布工作。开展技能提升及预备制、学历制培训;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自主创业培训,将劳动力继续教育情况及时纳入数据管理;同时,将区内企业用工需求收集整理、动态对接、及时发布。三是做好 “双零家庭”的调查登记和就业援助工作。对新摸排出的 “零就业家庭”进行重点专项帮扶,确保实现“动态消零”。开发公益性岗位**个,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二、创新实施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

健全完善对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经济开发区村居(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办法》,实行

培训、考核、聘任上岗制度,率先实现岗位工资财政补贴制度。全区站、所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人。劳动保障协理员不仅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登记、本辖区零就业家庭的调查登记工作,还担负着组织村劳动力参加农民自主创业培训、岗位开发等方面的帮扶职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定期对全区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聘书和上岗证;实行统一聘任,一年一聘,每人每月给予岗位补贴的管理方式,建立半年一测评,年终总考核的评先树优激励机制,每年评选十名区级优秀劳动保障协理员或星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颁发证书并进行奖励。全区根据考核情况每月给予**元的岗位补贴,从就业资金中列支,由财政列入年度预算,近年来已发放协理员岗位工资补贴达**多万元。各村居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收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开展职业介绍、组织劳务输出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几年来,先后组织了**蔬菜大棚培训、渔民转产转岗培训、果树栽培、**路街道的渔业养殖、农村妇女创业培训、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社区的绢花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余期,实现培训转移就业**余人。

三、打造基层平台力促城乡充分就业

结合开发区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做好发展项目扩大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提供服务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服务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围绕区内大项目建设及新入驻区企业开展各项就业服务,突出机械制造、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浆纸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适龄劳动力摸底调查,通过开展免费订单式、储备式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与企业用工实现有效对接,建立项目与就业部门良性互动机制,扩大了全区就业容量。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帮扶特殊群体就业。通过基层平台,积极开展“春风送暖”、“就业援助月”等各项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入户家访,开展登记认定,送岗位和政策到人,提供即时岗位援助,并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并实行跟踪帮扶。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等开展针对性、政策性帮扶。三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结合机械制造、电工、焊工、服装加工等行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用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四是打造基层创业服务机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街道、社区基层平台积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每一个创业者都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经营场地、小额担保贷款等贴身式服务。如**路社区开发社区理发、百货、餐饮等临街商业小门面**多个;在社区内开设了早市一条街,开发早餐、小百货、蔬菜副食等临时性摊点**余个,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四、强化统筹实现就业服务均等化

在搭建好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努力做到三个“统筹”,实现了就业服务均等化。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基础服务设施。投资**多万元建设成了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建成室外**平方米的全彩LED电子屏,服务厅内配备了电子大屏幕、电子小屏幕、触摸屏查询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一流就业服务平台。着力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管理水平,努力向基层延伸公共就业服务。2010年,集中开展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信息化建设年活动,投资**万元统一为各基层平台更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同时为有条件的村居配备了电子屏幕,适时播放信息。二是统筹就业信息的搜集和管理。通过就业信息“四级”网络平台,加强对全区劳动力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了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与省市及周边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与村居联网,及时传递输送各类信息。三是统筹劳动力供求衔接。大力开展职业介绍,积极进行劳动力供求信息匹配,努力开展推荐就业工作。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办各类大型招聘会,仅2011年就发布招聘信息**条,提供就业岗位**多个,求职登记**人次,有效辐射带动全区就业。

虽然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就业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措施,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努力构建结构更加优化、环境更加宽松、岗位更加稳定的就业再就业体系,为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规范(试行)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年1月

目录

1.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职责 2.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流程 3.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试行)

4.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章制度 5.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图形标识部分(初稿)

6.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7.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为规范(试行)

8.省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标准

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职责

一、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所服务职责

(一)公共就业服务

1.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在辖区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咨询。

2.人力资源调查。组织开展辖区内用工单位及人力资源信息调查统计、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

3.就业失业人员管理。负责审核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手续,组织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4.就业援助。开展就业援助,负责就业困难对象的审核认定,辖区就业岗位开发工作。

5.职业指导介绍。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

6.就业培训。组织和推荐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协助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7.就业创业服务。负责审核、上报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情况,协调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做好创业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8.推进充分就业,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 — 和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乡镇活动。

(二)社会保险服务

1.组织辖区居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负责辖区内社会保险经办有关服务工作; 3.负责对辖区内享受社保待遇人员做好日常稽核;

(三)劳动关系服务

1.逐步建立健全街道(乡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研究和解决本辖区劳动关系领域重大事项。

2.督促指导辖区内用人单位及时到所属地劳动用工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配合上级部门对各类用人单位用工实行动态管理。

3.配合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对拒不改正的,及时报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查处。

(四)劳动保障监察服务

1.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掌握和采集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发现和报告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生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 — 3.接收、报送辖区内劳动者举报投诉材料;

4.协调解决一般性劳动纠纷;

5.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书面材料审查和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等工作;

6.对辖区内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控制,早上报;

7.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其他工作。

(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1.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本辖区各类企业及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服务,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有效预防劳动人事争议发生。

2.遵循自愿、平等、公正的调解原则,负责协商、调解、处理本辖区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人事争议: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2)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 3.在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敦促劳动人事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督促劳动人事争议双方当事人认真履行调解协议。

4.协助辖区企业建立企业调解委员会。

5.建立、完善调解制度,管理文书、案卷、档案。6.完成县、区劳动人事争议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7.了解、掌握本辖区劳动关系状况,及时向县、区劳动人事争议部门报告争议发生、调处情况,并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案件即时上报。

(六)社会管理服务

1.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查询服务。

2.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适时更新离退休人员信息,对离退休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3.跟踪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流动状况,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4.帮助死亡离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抚恤待遇。5.集中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6.对受刑事处罚而应停发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及时上报处理。

(七)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务。

— —

二、行政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所服务职责

(一)公共就业服务

1.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在辖区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咨询。

2.人力资源调查。组织开展辖区内用工单位及人力资源信息调查统计、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

3.就业失业人员管理。负责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承担就业失业人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4.就业援助。开展就业援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受理就业援助申请,建立管理台账和及时更新信息库;协助落实就业政策,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援助服务;协助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5.职业指导介绍。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

6.就业培训服务。了解、掌握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推荐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7.创业服务工作。掌握有创业意愿人员的信息,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8.灵活就业服务。调查、核实和登记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 — 9.推进充分就业。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活动。

(二)社会保险服务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业务

(三)劳动关系服务

1.全面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用人单位数量、单位性质、行业类别、经济类型、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

2.对辖区内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日常监测,督促落实国家及省工资支付法律法规,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并上报。

3.对本辖区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情况进行摸底掌握,建立花名册,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对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及时上报街道(乡镇)公共服务平台。

4.对辖区内集体停工等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进行日常监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四)劳动保障局监察服务

1.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2.掌握本地用人单位的用工数量、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等劳动用工情况;

— — 3.协助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做好举报投诉受理、调查等工作;

4.发现和报告本地用人单位的劳动违法、劳资纠纷和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

5.反映对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五)社会管理服务

1.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查询服务。

2.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适时更新离退休人员信息,对离退休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3.协助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流动状况,帮助进行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4.协助死亡离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抚恤待遇。5.组织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6.建立离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7.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

8.建立特困退休人员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最低生— — 活保障工作,对辖区内高龄、鳏寡、重病及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的退休人员实行定期走访慰问和上门服务。

9.定期集中整理离退休老同志反映的问题,报有关领导或部门,供研究参考做出决策。

(七)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务。

— —

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平台服务流程

一、咨询服务

1.服务内容: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咨询、业务咨询和引导服务,解释、解答相关问题。

2.服务对象: 3.工作依据: 4.服务流程:

(1)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的工作人员,接待并询问服务对象咨询的政策、业务问题,引导服务对象到相关窗口或科室。

对服务对象询问或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应告知所询问事项的主管部门。

(2)受理咨询的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咨询登记,填写〘咨询服务记录表〙。主要包括接访日期、咨询人姓名、人数、单位或住址、联系方式、来访内容、处理意见、处理结果、接访人签字等。对咨询简单政策业务问题,工作人员应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给予答复;现场无法解答或需情史研究的,应详细记录咨询人联系方式、答复的主要问题等内— — 容,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函件等方式给予事后答复,并做好登记备案。

(3)咨询结束后,检查需要登记事项,及时补充漏填内容。对尚未解答的问题,单独列注明。已实行计算机管理的,要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计算机。按立档要求,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备查,以利检索和日后查找、总结和跟踪服务。遇有重大或涉及面较大的事项,应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或形成书面统计分析材料,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咨询的问题比较集中、频率较高的应及时总结归纳,并采取张贴宣传材料或手册的形式进行宣传。

(4)回访是咨询服务的后续服务,要将回访情况记录在咨询服务档案中。

5.工作时限:一般咨询服务现场完成;需事后答复的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二、信息发布

1.服务内容:收集、整理、审核并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求职和招聘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创业培训信息、创业项目信息、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信息、工资指导价位信息等。

2.服务对象: 3.工作依据: 4.服务流程:

信息收集: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调查— — 收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信息、辖区内服务对象信息等。

信息整理:建立信息登记表,对所收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形成服务对象电子信息档案和公共就业信息数据库。

信息发布: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通过公共招聘网、短信、显示屏、信息栏及时向社会实时发布求职和招聘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创业培训信息、创业项目信息以及相关社会保险服务信息。

三、就业服务类

(一)人力资源信息采集 1.服务内容:人力资源信息采集 2.服务对象:

3.工作依据:〘关于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6号)

4.服务流程:

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组建队伍→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动态跟踪。

(1)制定方案。方案包括信息采集的对象、内容、方法、时间、地点、要求以及队伍建立、经费保障等内容。

(2)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张贴通告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召开社区(村)或者居民(村民)小组会议进行动员。

(3)组建队伍。组建调查队伍,组织进行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培训,使调查人员准确掌握调查范围、内容、要求,熟悉工作流程,深刻理解各项调查指标的含义、口径和信息录— — 入的操作要领。

(4)信息采集。上门采集信息前,准备好要填写的表格、笔、告知信等材料,佩戴好胸卡,调查员实行包楼包片(农村分组包干)的方法进行入户信息采集。入户采集出示工作证件,告知身份,并简要说明此次信息采集的意义及主要项目,在征得被调查对象同意后入户进行信息采集。

(5)汇总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分类整理,录入系统。

(6)动态跟踪。调查后要定期不定期走访,及时了解人口及就业变动情况,填写跟踪服务表,及时更新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

(二)用人单位信息采集 1.服务内容:用人单位信息采集

2.设定依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指标集与代码〙

3.服务流程:制订方案→用工调查→建立台帐→录入信息→动态跟踪→发布信息。

(1)制定方案。信息采集的对象、内容、方法、时间、地点以及队伍建立、经费保障等内容。

(2)用工调查。依据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结合本网格内的街道、门牌号的结构,逐一进入用人单位经营(办公)场所;向用人单位出示相关证件,并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 — 内容;要求用人单位出示相关证件和资料,根据用人单位出示的相关证件和资料依次填写相关内容;填写完调查表后,请用人单位经办人员阅审签字,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3)建立台帐。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调查表台账,同时填写调查日程记录,交负责人复查。

(4)录入信息。经负责人复查完毕的信息,按软件要求进行录入,形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5)动态跟踪。调查后要定期不定期走访辖区用工企业,及时了解单位用工变动情况,填写调查表,及时更新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

(6)发布信息。对用工信息及时发布到用工信息宣传栏等,帮助居民更好的就业。

4、提供材料:〘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三)失业登记 1.服务内容:失业登记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服务流程:(1)初次失业人员失业登记操作流程:受理申请→指导填写→初审材料→登记上报。

1)受理申请。失业人员持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或常住— — 地)社区(村)服务站申请。

2)指导填写。工作人员指导失业人员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一式两份。

3)初审材料。工作人员对失业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初审无误后在〘失业人员登记表〙加盖公章并留存一份。

4)登记上报。将失业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相关台帐,并初审后的材料和信息通过〘金保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上报所属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审核通过的由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打印发放〘就失业登记证〙。

(2)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登记操作流程:受理申请→指导填写→登记上报。

1)受理申请。失业人员持用人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服务所申请办理失业登记。

2)指导填写。服务所工作人员指导失业人员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表〙,并对失业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3)登记上报。工作人员将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录入台账,并通过〘金保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上报所属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审核通过的由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打印发放〘就失业登记证〙。对已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可由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原证件上做失业登记并打印。

— — 4.提供材料:

(1)初次失业人员失业登记需提供的材料:①户口簿、身份证、〘失业人员登记表〙、〘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表〙;②毕业证书或学校毕(肄)业证明;③被征地农民需出具“被征地安臵人员身份证书”;④2寸证件照1张。(以上材料一式2份)

(2)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登记需提供的材料:①户口簿、身份证;②〘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失业保险待遇审核表〙;③原有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或2寸证件照1张;④非本地户籍失业人员需出具有效的居住证。刑满释放、假释、缓刑、监外执行或解除劳教人员,需出具司法(公安)部门证明或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证明。

(四)跟踪服务 1.服务内容:跟踪服务

2.设定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平台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37号)、〘关于加强就业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0〕29号)。

3.服务流程:人员认领→制定计划→入户调查→建立台帐→分类跟踪→个性服务→完善台帐。

(1)人员认领。工作人员从信息系统认领在街镇办理失业登记的本辖区内的失业人员,下载失业人员信息,并打印成册。

(2)制定计划。对失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前要制定详细的— — 调查计划,包括调查时间、调查目的、调查的主要内容等。

(3)入户调查。对辖区内的失业人员通过入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就业再就业状况。

(4)建立台帐。将入户调查情况填入〘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表〙,并建立〘失业人员动态跟踪管理服务台帐〙同时录入信息系统,形成失业人员数据库。

(5)分类跟踪。“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每月跟踪一次;失业有就业愿望人员三个月跟踪一次;不充分就业人员、暂无就业愿望人员每半年跟踪一次;充分就业人员、认领后无法联系人员、空挂户一年跟踪一次。

(6)个性服务。对“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失业有就业愿望人员、不充分就业人员、暂无就业愿望人员、充分就业人员等进行个性服务。

(7)完善台帐。将动态跟踪服务内容及时在台帐中进行记载和更新,并上传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库。

(五)就业登记

1.服务内容:就业登记包括灵活就业登记、自主创业登记和用人单位录用备案操作流程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业务流程:

(1)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登记操作流程:就业申报→— — 材料初审→指导填写→记载信息。

1)就业申报。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应当由本人在就业后30日内,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到户籍或居住所属地的服务站申报就业登记。

2)材料初审。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申报人基本情况,审核申报人提供的所需证件及相关材料。

3)指导填写。材料审核无误后指导填写〘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人员申报就业(失业)登记表〙。

4)记载信息。工作人员在〘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登记情况栏”中记录就业信息并加盖服务站公章(或就业失业登记印章)。

5)登记台帐。填写完〘就业失业登记证〙后即时登记〘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人员申报就业(失业)台帐〙。

6)录入系统。工作人员即时录入信息系统,按季上报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花名册。

(2)用人单位录用备案操作流程:受理申请→资料审核→情况记载→登记上报。

1)受理申请。用人单位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填写〘职工录用备案登记表〙、〘职工流动就业备案登记表〙、〘职工录用流动备案花名册〙。

2)资料审核。审核用人单位提交的相关材料,查验〘就业失业登记证〙、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审核无误后在相应栏目签署意见并盖章。

— — 3)情况记载。工作人员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建立台帐,并将需说明事项加以记载。

4)登记上报。将用人单位信息及审核后的资料上报上级业务部门。

4.提供材料:

(1)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需提供的材料: 1)劳动者的户口簿、身份证;

2)填妥的〘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人员申报就业(失业)登记表〙,并经劳动者本人签名或盖章;

3)属已办理失业登记且失业登记仍有效的人员,还需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

4)属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民办非企业的自主创业劳动者,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的原件、复印件;

5)属从事灵活就业或在个体工商户就业的劳动者,须提供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签订的劳动协议书或证明。

(2)单位录用备案登记需提供的材料:

1)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无〘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提供有效身份证;

2)非本市户籍或在本市求学尚未落实户的大中专毕业提供有效报到证(或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有效身份证;

3)〘职工录用备案登记表〙或〘职工流动就业备案登记表〙;

— — 4)〘职工录用流动备案登记花名册〙。

(六)职业指导(求职)

1.服务内容:对求职者的职业指导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服务流程:工作准备→接待登记→咨询了解→就业指导。

(1)工作准备。准备好求职登记表、纸张、笔,本地区失业人员数量状况资料、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资料、岗位信息资料、经过职业指导已经就业的人员的情况资料,准备好接待桌椅等。

(2)接待登记。即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服务接待,并指导求职者进行求职登记。

(3)咨询了解。即通过协理员询问、求职者口头描述,了解求职者基本情况。

(4)就业指导。针对求职者对求职愿望的描述,详细介绍人力资源市场具体岗位供求情况、专业工种要求情况和从业条件;根据求职者的具体选择,为求职者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技能培训信息、推荐就业岗位等,供求职者选择;向求职者进一步提出实现就业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建议。

(七)职业指导(用人单位)1.工作内容:对用人单位的职业指导

— —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业务流程: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指导包括帮助用人单位进行岗位用人设计和对用人单位进行用工指导。

(1)岗位用人设计的操作流程:岗位信息收集→岗位信息分析→核实用人需求→汇总收集意见→总结反馈信息。

1)岗位信息收集:做好日常辖区内用工单位岗位信息收集,建立辖区内用工单位岗位信息库。

2)岗位信息分析。分析总结岗位用人需求,包括岗位所属的职业、岗位的基本工作性质、岗位用人所需要的知识、操作技能、性格特征、岗位用人所需要的身体条件、岗位用人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资格、岗位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空间。

3)核实用人需求。对第二步骤中总结的岗位用人信息进行核实后,总结为岗位用人需求。

4)汇总收集意见。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或与岗位工作人员面谈等方式,收集岗位工作人员的意见,主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否说清,同事之间协作是否顺畅,岗位工作负荷是否过大或不足,对个人今后发展方向认识是否清楚等。

5)总结反馈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写出岗位用人设计信息反馈意见。

(2)用人单位用工指导的操作流程:工作准备→接待— — 登记→询问了解→用工指导。

1)工作准备。准备好用工登记表、纸张、笔,准备好本地区失业人员数量状况资料、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资料、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求职者的信息资料,准备好接待桌椅等。

2)接待登记。对接待用人单位情况进行登记,形成工作日志或台账。

3)询问了解。了解用人单位用人合法资格、行业归属、生产经营状况、规章制度、单位地址等情况。了解用人单位招用岗位数量、工种专业要求、基本能力、员工待遇以及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情况。指导用人单位编写招聘简章并发布用工信息。

4)用工指导。就本次招聘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分析,根据用人单位综合情况和用人需求情况,帮助用人单位确定合理的招聘方案,组织现场招聘,并指导用人单位办理聘用手续。

(八)岗位信息采集与登记 1.工作内容:岗位信息采集与登记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操作流程:咨询登记→上门调查→系统录入。

1)咨询登记。使用规范性服务礼貌用语拨打询问电话,— — 认真做好记录,对有招聘需要的用人单位,约定上门登记服务的时间、地点。

2)上门调查。佩带工作胸卡,携带好〘空岗招聘申报表〙和相关资料,进入用人单位经营(办公)场所,主动出示工作证件,简述来意。指导用人单位如实填写〘空岗招聘申报表〙,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对填写的申报表进行审核,根据用工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审核通过后请用人单位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员签字。

3)系统录入。建立〘空岗招聘申报表〙台帐,录入信息系统中,形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2)岗位信息登记的操作流程:日常接待→电话接待→系统录入。

1)日常接待。准备好相关表格和有关工具书等,指导用人单位如实填写〘空岗招聘申报表〙,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对填写的申报表进行审核,并请用人单位加盖单位公章。推荐用人单位通过现场招聘或网上招聘等形式满足招聘需求。

2)电话接待。使用规范性服务礼貌用语接待询问电话,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提问,并做好咨询服务记录。告知用人单位招聘登记须知,服务流程。

3)系统录入。建立〘企业用工招聘信息登记表〙台帐。录入信息系统中,形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 — 4.提供材料:〘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

(九)求职登记 1.工作内容:求职登记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业务流程:做好接待准备→指导填写表格→进行审查校核→输入信息系统。

(1)做好接待准备。1)准备好相关表格和有关工具书等。2)工作人员热情、礼貌接待求职者,认真听取提问。

(2)指导填写表格。指导求职人员填写〘求职报名登记表〙,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

(3)进行审查校核。对求职表格进行审查,根据求职意愿、学习工作经历、技能特长以及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开展职业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4)输入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将求职信息输入信息系统,形成求职人员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建立人员求职基本信息数据库,同时建立〘求职人员信息台帐〙。

4.提供材料:持身份证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等有效证件和一寸近照1张。劳动保障协理员要按照提供的相关证件,仔细核对求职人员的基本信息是否属实。

— —

(十)职业供求信息发布 1.工作内容:职业供求信息发布

2.设定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业务流程:做好工作准备→确定发布方式→进行信息编辑→实施信息发布→收集反馈意见。

(1)做好工作准备。社区应按照发布职业供求信息的最基本要求,设臵社区用工信息栏、社区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公开本部门工作网站或本地区人力资源网站资料等,要有供召开座谈会和张贴海报、招用工通知的场所。

(2)确定发布方式。针对不同的职业供求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分别确定不同的信息发布媒体。除非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出了明确要求,协理员在基层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好本部门的发布设施来进行信息发布。

(3)进行信息编辑。根据发布媒体的需要,将职业供求信息整理、汇总、打印,或者进行其他的文字、图片、图像等编辑处理。

(4)实施信息发布。确定信息发布的时间、地点或参加人员。

(5)收集反馈意见。信息发布后要注意收集反馈意见,使职业供求信息发布既不脱离实际需要,又能及时修正补充。

4、提供材料:〘单位招聘登记表〙、〘求职报名登记表〙。

(十一)职业介绍

— — 1.工作内容:职业介绍包括推荐介绍和组织招聘会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

3.业务流程:

(1)推荐介绍操作流程:接待登记→提供信息→职业指导→信息发布→推荐介绍。

1)接待登记。求职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应进行求职登记或用人单位用工登记。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确定服务形式,并引导他们进入相应服务程序。

2)提供信息。通过职业供求信息发布渠道,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和求职信息。

3)职业指导。提供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引导调整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指导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和招聘技巧。

4)信息发布。根据求职者求职登记和用人单位用工登记情况,发布求职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5)推荐介绍。根据接待和登记的求职者的求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推荐。

(2)组织招聘会的操作流程:做好准备→查验资料→组织洽谈→开展指导。

1)做好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场所、工具和材料。2)查验资料。从洽谈会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求职登记和— — 用工登记要求,查验确认相关证件、材料,指导填写相关表格。

3)组织洽谈。组织职业供求双方见面互相了解信息,按双方认可的选择对象组织面谈,根据职业指导和用工指导的内容,提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确求职和合理用工。

4)开展指导。根据职业指导程序和方法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根据用人单位用工指导程序和方法进行用工指导。

(十二)培训意愿调查 1.工作内容:培训意愿调查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

3.业务流程:意愿调查→建立台帐→情况反馈。(1)意愿调查。掌握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和职业期望,对有具体培训意向和择业期望的人员,了解其基本状况,汇总培训人数和专业。

(2)建立台帐。将意愿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建立辖区内具有就业培训意愿人员台帐,并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3)情况反馈。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反馈情况,加强与培训机构和具有培训意愿人员沟通。

— —

(十三)协助开展失业人员技能培训 1.服务内容:协助开展失业人员技能培训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

3.业务流程:摸底调查→组织报名→后续服务(1)摸底调查。掌握本辖区失业人员的数量、年龄、学历、职业技能和培训就业创业意向等情况,采集失业人员培训信息,汇总整理,建立培训需求情况台账;了解掌握本地社会生产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者职业(工种)技能的需求形势,建立职业(工种)需求情况台账。

(2)组织报名。指导有培训意愿的失业人员选择确定培训专业、培训等级、培训地点和培训形式;组织失业人员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3)后续服务。及时与相关用人单位取得联系,推荐培训合格学员;为取得证书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对实现灵活就业或自谋职业的人员,指导其落实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档案代管、社会保险补贴、自谋职业扶持等各项优惠政策。

4.提供材料: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报名表〙;〘居民— — 身份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及特殊对象的相关证件复印件。

(十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 1.工作内容:就业困难人员认定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关于加强就业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0〕29号)

3.业务流程:受理申请→初审→建立台账→推荐上报→跟踪服务。

(1)受理申请。受理、核实申请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的相关材料,指导填写〘失业登记及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表〙。

(2)初审。对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初审,符合认定条件的在申请人所在辖区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在〘失业登记及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3)推荐上报。将初审材料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县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条件成熟的进行认定,并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予以注明。

(4)建立台账。对本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登记造册,通过广泛的入户走访调查,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台帐〙。

(5)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失业状态和具— — 体情况,做到人员底数、困难类别、援助需求、参保情况、政策享受情况清楚,及时更新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

4、提供材料: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困难类别相关证件(证明)及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等。

(十五)公益性岗位开发

1.工作内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

2.设定依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关于加强就业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0〕29号)

3.业务流程:受理申请→初审→建立台账→推荐上报→跟踪服务。

(1)受理申请。受理并指导申请人填写〘公益性岗位申请表〙和〘享受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人员承诺书〙。

(2)初审。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3)建立台账。对本辖区内的申请公益性岗位人员登记造册,入户走访调查,建立相关台帐。

(4)推荐上报。将初审材料上报上级业务部门。(5)跟踪服务。按季对享受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回访和服务。

4.提供材料:〘公益性岗位申请表〙、与社区签订的〘享— — 受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人员承诺书〙一式三份、申请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三份。

(十六)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1.工作内容: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2.设定依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

3.业务流程:受理申请→情况审核→推荐上报→跟踪服务。

(1)受理申请。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须携带所需相关材料到其居住地或户籍地的服务站进行申报,同时填写〘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表〙。

(2)情况审核。认真核实其〘就业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收入证明、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凭证及个人社会保障卡等材料,对于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予以办理;不符合条件的则说明情况,告知其原因;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表〙的内容录入信息系统,并打印反馈单,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3)推荐上报。对录入系统的申报人员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打印〘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花名册〙和〘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汇总表〙,加盖公章后上报。

(4)跟踪服务。对享受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回访和服务。4.提供材料: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失— — 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灵活就业证明;本人办理的社会保障卡原件及复印件。

(十七)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受理 1.工作内容: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受理

2.设定依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进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关于规范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贴息比例的通知〙(财金〔2009〕41号)、〘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财金〔2009〕72号)。

3.业务流程:接受咨询→受理申请→情况核实→推荐上报→跟踪服务。

(1)接受咨询。设立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窗口,及时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相关问题,为其说明政策适用范围、对象、条件和申请程序,提交的证明、材料等。

(2)受理申请。受理并指导申请人或单位填写〘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等。

(3)情况核实。初步审查申请人或单位提交材料的齐全性、真实性、是否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资格。

(4)推荐上报。对申请人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在申请表上签写受理初审、调查意见,经办人签字后加盖公章。将签署意见的相关申请资料向上级业务部门推荐。同时—

— 建立管理台账,并登记在册。

(5)跟踪服务。协助借款人制定还款计划,指导按时归还贷款本息,防止出现失信记录。按照还款计划,当贷款即将到期时,提醒借款人提前做好还贷准备;贷款到期时,与借款人取得联系,落实还款资金到位情况。

4.提供材料:

(1)个人申请贷款提供的资料:〘居民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民政〘民办非企业单位执照〙;〘税务登记证〙;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提供反担保方式及担保机构所需的资料;填写〘失业人员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

(2)合伙企业申请贷款提供的资料:企业法定代表人〘居民身份证〙;合伙投资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合伙协议〙以及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书〙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验资报告〙;〘税务登记证〙;人民银行出具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报告;提供反担保方式及担保机构所需的资料;填写〘失业人员合伙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

(3)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的资料:企业法定代表人〘居民身份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认定证明〙;人民银行出具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报告;提供反担保方式及担保机构所需的资料;填写〘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申—

— 请表〙。

四、社会保险类

(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 1.服务内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 2.服务对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3.设定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7〕3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豫政〔2007〕68号)等有关规定。

4.服务流程:

1)城镇居民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张1寸免冠照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重度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老年人还需分别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领取证、残疾证、低收入家庭证明等)到社区服务平台申报参保(变更)登记。

申请材料:居民身份证和户口

1寸免冠照片2张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重度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应分别提供最低生活保 障领取证、残疾证、低收入家庭证明等。

填写表格:〘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

(社区)〙

〘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信息变

更表〙

〘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增(减)变

动申请表〙

〘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核定表〙 2)社区工作人员审核居民资料后,将符合条件的居民信息录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填写〘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社区)〙(或〘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信息变更表〙)上报至辖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3)经办机构复核并验证社区报送的参保居民证件或资料,在10个工作日内为符合规定的城镇居民办理参保登记的确认工作,审核通过的,经办机构对服务平台的录入信息进行确认,将有关资料归档,并未参保居民制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IC卡;未通过审核的,应向服务平台说明原因。

4)经办机构根据参保登记信息确定参保居民的缴费信息,填写〘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核定表〙,由社区服务平台通知参保居民缴费。

5)社区服务平台在收到〘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核定表〙后,通知参保居民到规定的缴费网点缴费,居民缴费后将银行回单送交社区确认。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 1.服务内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2.服务对象:

3.设定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61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2011〕7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58号)、〘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农保〔2012〕8号)

4.申请材料: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特殊参保群体人员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5.服务流程:1)协办员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公章,于当月20日前将〘参保登记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上报街道(乡镇)服务所。2)街道(乡镇)服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在〘参保登记表〙上加盖公章,于当月25日前将〘参保登记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并上报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3)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应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可与公安、计生、残联等部门及有关社保机构的信息库进行信息比对,复核无误—

— 后,对参保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三)变更登记

1.服务内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 2.服务对象:

3.设定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61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2011〕7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58号)、〘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农保〔2012〕9号)

4.申请材料: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本人居民身份证; 公安部门出具有效证明。

5.服务流程:1)参保变更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所在地址等。以上内容之一发生变更时,参保人员应于当月20日前,携带公安部门出具有效证明、身份证和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到街道(乡镇)服务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2)街道(乡镇)服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将需要变更的信息录入城乡居保信息系统,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生成〘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表〙(以下简称〘变更登记表〙),—

— 经参保人员签字确认后,在〘变更登记表〙上加盖公章,于当月25日前将〘变更登记表〙及相关材料上报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3)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对变更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四)待遇核定与支付

1.服务内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 2.服务对象:

3.设定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61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2011〕7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58号)、〘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农保〔2012〕11号)

4.申请材料:〘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单〙

5.服务流程:1)街道(乡镇)服务所按月(或季、半年)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查询生成下月(或季、半年)符合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名单,交协办员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同时提醒参保人员缴纳当年保险费,应于年满60周岁当月10日前到指定金融机构—

— 缴费。2)协办员收到街道(乡镇)服务所提供的下月(或季、半年)符合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名单后,应进行公示,并逐一通知当事人准备相关资料及时办理待遇领取手续。3)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在到龄当月15日前,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户口所在地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填写〘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一式两份)。4)协办员负责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材料,在〘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上加盖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公章,于当月20日前将相关材料一并上报街道(乡镇)服务所。5)街道(乡镇)服务所应对参保人员的年龄、本人参保缴费情况等待遇领取资格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情况进行初审,初审无误后,在〘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上加盖公章,于当月25日前将〘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上报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6)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应对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定,确认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对其个人账户进行年内计息结存,计算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领取金额,生成〘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单〙。7)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从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起发放养老金,参保缴费人员滞后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的,从到龄次月起计发待遇。

(五)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1.服务内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2.服务对象:

3.设定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61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2011〕7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58号)、〘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农保〔2012〕12号)

4.申请材料:户籍关系转移证明 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服务流程:1)转入地协办员负责检查其提供的材料,于当月20日前将〘转移申请表〙及有关材料上报转入地街道(乡镇)服务所。2)转入地街道(乡镇)服务所初审无误后,于当月25日前将〘转移申请表〙及有关材料上报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由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将有关信息及时录入城乡居保信息系统。3)转入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应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开具〘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接收函〙(以下简称〘转入接收函〙),并将〘转入接收函〙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发给转出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

— 构。4)转出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在城乡居保信息系统中收到〘转入接收函〙后,应对申请转移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符合转移规定的,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向转入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开具〘个人账户明细表〙,并于15个工作日内通过指定金融机构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划拨至转入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终止申请转移人员的城乡居保关系,同时保留申请转移人员的参保信息。5)转入地县(市、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收到〘个人账户明细表〙并确认转入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足额到账后,应及时告知转入人员,并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进行实收处理、为转入人员记录个人账户。

五、劳动保障监察类

1.服务内容:劳动保障政策宣传、监察和调处服务 2.服务对象:全体劳动者

3.设定依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79号)。省政府〘关于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劳动用工监管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2号):“进一步充实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壮大县级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尽快在乡镇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 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豫劳社监察〔2007〕6号):在每个社区(行政村、新型农村社区)设臵—

— 劳动保障监察服务站,聘任2-3人为劳动保障联络员。

4.服务流程:

1)受理事项:A.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C.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D.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E.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F.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G.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H.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I.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2)不予受理:A.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B.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的;C.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3)提交材料:

A.举报人应当据实举报并提供被举报人的名称、地址和被举报人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

B.劳动者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荐代表投诉;

投诉应当由投诉人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

— 投诉人签字。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C.举报投诉人如果掌握举报投诉事项相关的证据材料(劳动合同、工资表、考勤表、工作证、社会保险费缴费清单等),请尽量收集齐全如实提供,以利于案件的及时准确查处。

4)审查方式: 书面审查或调查核实。

六、劳动争议仲裁类 1.服务内容:劳动争议调解 2.服务对象:劳动争议当事人 3.设定依据: 4.服务流程:

1)调解申请。当事人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申请争议调解。书面申请需填写〘调解申请书〙;口头申请由调解委员会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事项、理由和时间。

2)调解受理:调解委员会应当在申请人提交〘调解申请书〙后3日内,做出调解或者不予调解的决定。

A.当事人调解申请不符合调解规定,决定不予调解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制作〘不予调解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 B.接到当事人单方调解申请且符合调解规定的,应当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不得调解,并作好记录,制作〘不予调解通知书〙,在3日内送达申请人;

C.经询问当事人同意调解且符合调解规定的,由调解委员会指定或由当事人共同选择的调解员调解争议。

3)调解结果

经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A.〘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署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B.当事人共同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并经当事人签字认可予履行。

4)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争议事项不属于本委调解范围或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制作〘调解意见书〙,经调解员署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在3日内送达当事人。

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

1.服务内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 2.服务对象:企业退休人员

3.设定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

— 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我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4〕2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2006〕29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印发街道(乡镇)社区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流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09〕87号)。

4.服务流程:

(一)退休人员接收

1.退休人员在完成所有必备退休手续后,携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见附表1)和身份证到常年居住地的社区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手续。

2.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接收退休人员,并与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利用信息系统或书面转递的信息进行核对。

3.按照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的编码规则,确定退休人员联系卡编号,制作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发放给退休人员,并进行发放登记。

4.按照退休人员居住地点和就近原则,将新接收退休人员编入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5.与退休人员核对基本信息,尤其是退休人员的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等,建立准确无误的退休人员完整基本信息库。

— 6.按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明确的70岁以上高龄、孤寡老人、特困、重病等特殊群体类别,将属于特殊群体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记入相应的特殊群体服务台帐。

7.向退休人员征求意见或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退休人员在养老护理服务、日常文体活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并登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需求台帐。

8.社区在办理完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所有接收手续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书面形式,向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报告接收情况及已确认的退休人员基本信息。

(二)退休人员的转移

退休人员纳入社区后,因长期居住地发生改变,应及时变更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办理跨社区转移。

1.转移申请。退休人员本人或委托人到所在社区填写〘企业退休人员跨社区转移申请表〙(见附表2,以下简称“跨社区转移申请表”),所在社区审核同意后,在〘跨社区转移申请表〙签章同意转出,同时收回退休人员〘联系卡〙。

2.转出。所在社区通过社会化管理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向转入地转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变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构。

3.转入。退休人员本人或委托人持〘跨社区转移申请表〙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到新社—

— 区报到,转入地社区按接收程序办理接收退休人员的相关手续。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确认接收。

4.清理资料。转出地社区及时将转出的退休人员从本社区的自管组织中移出,在待转出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中,以及相关的特殊群体、管理服务需求等台帐中注明“正在转出”字样。退休人员转出本社区满一年后,转出社区可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注销。

5.建立台账。转出、转入社区建立退休人员转移情况台账。

6.定期报告。定期向街道报告本社区退休人员转移的有关情况。

(三)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1.定期指纹信息认证

①制定计划。依据经办机构关于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指纹信息认证工作的统一安排,制定开展指纹信息认证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步骤的时间进度。

②组织指纹信息认证。召开自管组长会议,布臵指纹认证工作,明确参加指纹认证的时间、地点,提出要求。对于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协助经办机构进行上门指纹信息认证。

③督促指纹信息认证。对于未按时进行指纹信息认证的,如找不到退休人员本人,应及时与其家人或联系人取得联系,了解退休人员情况,通知其尽快完成指纹信息认证。

— 社区应设立指纹信息采集比对点,方便离退休人员进行指纹信息认证。跨统筹区域居住离退休人员的指纹比对认证,可在本社区或就近指纹比对点进行认证。

开展异地退管系统协助认证的按经办机构要求办理。2.动态资格认证

①发现情况。通过走访慰问、自管组织或社区居民报告、自管组织开展活动等形式了解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

②核实情况。接到退休人员死亡的信息报告后,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必须上门进行核实。

③出具证明。通知死亡退休人员家属在规定期限内开具医院的死亡证明或公安机关的户籍注销证明。

④按时上报。退休人员死亡7日内,要将死亡退休人员信息报告经办机构。

(四)申领丧葬抚恤待遇

1.查看资料。了解到退休人员死亡消息后,查看死亡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初步了解其家庭情况。

2.告知权利。告知死亡退休人员家属、亲属享受丧葬抚恤待遇的有关政策规定,发放待遇申请表。向其家属详细说明待遇项目以及申领条件和手续,避免申领时材料缺失或不合格。并告知其开具当地规定形式的退休人员死亡证明。对不符合申领条件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3.按时报告。退休人员死亡后7日内,将死亡退休人员有关情况报告街道。

— 4.申领待遇。指导死亡退休人员家属准备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协助办理该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注销和丧葬抚恤待遇申领手续。

申办资料:(1)死亡证明;

(2)公安部门的户口注销证明。

(3)经办机构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和资料。5.记录退休人员家属申领丧葬抚恤待遇情况。

附图: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流程图 2.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般程序流程图

3.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服

务流程

附表:

1.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社区)2.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社区)

填表说明

3.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信息变更表 4.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缴费增(减)

变动申报表

5.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核定表

第三篇:关于加强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报告

关于加强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报告

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前沿阵地,承担着镇(街道)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协调及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xx年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出台了《印发关于加强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县人社局把镇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人、财、物等成建制划转给镇(街道),并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完善了xx个镇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办公场所。但体制改革后历经5年多的实践,弊端日益显现,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水平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一、管理体制不畅。目前我县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实行属地管理,受当地镇(街道)党(工)委、政府领导,主要负责人由当地党委任命,同时接受县人社局的业务指导。但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不是当地党委、政府“三定”方案所设定机构,当地党委、政府普遍以中心工作为主,相对于该项工作不够重视,造成县人社局与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信息沟通不畅,业务指导不灵,管理督查不到位,这种体制对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不利。管理体

制不顺这是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镇(街道)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据了解xx市其他县、区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都没有实行属地管理,仍由当地人社局垂直管理。

二、编制不足、人员紧缺。根据(xx号)精神,镇(街道)服务机构应按每7500名服务对象配备1名工作人员。但实际上我县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只有2名编制(属镇政府社会事务办编制),并且xx、xx等8个所的实际从业人员还只是1个人。此外,部分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还身兼数职,在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本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安排的中心工作任务,无法全身心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如xx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所长还在镇政府兼任生猪办副主任、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农医农保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督员、驻村组长。编制不足,人员紧缺,这是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镇级难以推进的直接原因。

三、服务范围不广。体制改革后,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应承担着镇(街道)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协调及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县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只是办理一些简单的就业、培训政策咨询、困难人员认定工作,至于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等项目开展的不理想,特别是劳动争议调解、劳动关

系协调、人事人才服务、劳动监察等工作很多服务基本上没开展过。

为进一步提升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水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公共平台的双重管理现状,职责不分、权限不明,成为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议从以下两种途径中选择1种重新理顺管理体制:一是将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由属地管理改为由县人社局垂直管理,作为县人社局派出机构,将人、财、物等成建制划转给人社局。以便强化对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的直接管理。二是如果不改变属地管理,建议将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列为当地党委、政府的正股级内设机构,所长为主要负责人。

二、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县上相关文件规定,根据各镇(街道)人口总量、工作任务量合理核定工作人员,定岗定责,避免1个服务所只有1个办事人员的局面。在不新增编制的情况下,允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从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基层人员聘用、培训、考核、监督机制,加强制度管理,保证基层人员专职专用和队伍的稳定。

三、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所的工作职责,扩大服务范围。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工作内容首先是开展法规政策宣传,确保城乡居民及时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有关法规政策、工作制度和流程等。其次,搞好就业服务,定期开展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调查,建立基础台账;负责就业失业登记、申请、初审和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服务;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创业服务;组织有转移和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增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第三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推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四篇: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前言

从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上,国家测绘局表示将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半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平台建设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平台建设案例,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建设规范。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2010年的国家测绘局局长会议上再次重申“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的力量,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最典型的省份就是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运行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有效地破解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难题。这对其他尚未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地区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也离不开各个业内企业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在建设各地平台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也使得各个地区在建设平台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启发,避免再走弯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深远意义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统筹规划和大力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一、平台总体构架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一)数据层

主体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等。其是在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在线浏览标注和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信息空间化挂接等需求,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整合处理,采用分布式的存储与管理模式,在逻辑上规范一致、物理上分布,彼此互联互通,并以“共建共享”方式实现协同服务。

(二)服务层

主要包括平台门户网站、服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库。门户网站是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访问界面,提供包括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地理信息数据存取与分析处理等多种服务,并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普通用户主要通过门户网站获得所需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专业用户则可通过调用二次开发接口,在平台地理信息上进行自身业务信息的分布式集成,快速构建业务应用系统。

(三)运行支持层

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存储备份、安全保密系统、计算机机房改造等硬环境和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等软环境。

“公共服务平台”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组成。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三级节点分别依托国家、省(区)、市(县)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具有相同的三级技术架构。节点间通过网络实现纵横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向用户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图4-2给出了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的连接关系。

二、主要建设内容

各级节点和信息基地的建设需依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规划》、《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设计指南》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数据层、服务层、运行支持层的建设,同时需结合各自的空间尺度和服务特色确定建设重点。

图4-2 “公共服务平台”节点的连接关系

(一)主节点建设

一是开发并部署“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总体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其中门户网站是普通用户访问地理信息平台功能的入口;总体服务与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支撑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实现分级服务注册管理及用户注册管理,并负责信息交换与服务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组织管理、符号化处理、地理信息查询分析、数据提取等功能以及符合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接口,支持在线服务的发布。

二是根据在线服务的需要,以1:5万及以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内容提取等整合加工,形成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持续管理维护与更新。

三是建设与主节点规模相适应的数据存贮和服务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安全保密体系,并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办、防总、国家减灾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各分节点的联通。

(二)分节点建设

一是部署分节点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要基础,整合加工并管理维护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件、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与主节点、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及信息基地的联通。各分节点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级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本级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及相关信息基地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

分节点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自己的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三)信息基地建设

一是部署信息基地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2000、1:1000、1:500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加工并维护管理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对本区域公共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存贮管理,实现与分节点及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的联通;

四是作为主节点的信息基地,为平台提供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数据资源,并负责其更新与维护。

信息基地可以直接利用主节点或分节点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信息基地的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信息基地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平台服务与管理模式

一、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直接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可靠、适时更新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多种开发接口鼓励相关专业部门和企业利用平台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开展增值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表5-1给出了平台的基本服务模式。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公众和企业三大类用户,每类用户又可依据使用方式分为一般用户和开发人员。

二、平台管理模式要实现平台主节点、分节点、信息基地协同服务,必须按照一致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对服务和用户进行管理。各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需要制作符合平台要求的服务内容、部署各类符合标准接口规范的服务软件系统来实现服务发布。还要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完成服务注册,并对自己发布的服务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和管理。平台运行管理机构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对平台中各类注册服务和注册用户实现综合管理,包括对服务注册信息审核、用户信息审核、用户权限管理、服务状态监测以及用户行为审计等。对服务的管理依托多级服务注册中心进行,主节点、分节点与信息基地采用星形拓扑连接方式。各服务注册中心负责所辖区域网络内服务的分级注册、服务状态监控、服务组合,并向上级服务注册中心汇集注册信息。对用户的管理采用分布注册、集中认证和分布授权的方式,用户可以按照行政归属在任何服务节点或信息基地进行注册,其注册信息统一集中存放于平台主节点。通过统一认证中心的身份和权限认证,用户即可在全国范围实现单点登录。

对特定服务访问权限的申请和获取,由该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地处理

第五篇:进一步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九三学社海淀区委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战略方针。海淀拥有最优越的科技发展能力,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海淀区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海淀区企

业成长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建设一个能为企业、研发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多种困难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自主创新、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基础研究、小试、扩试、中试到产业化,需要整合各种资源,汇集多个学科的技术人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面向产业和政 府决策机构公共的科技服务平台将是十分必要的。林抚生区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方针。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员会对当前国内、北京市和海淀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对海淀区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关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新的技术变革带来新的理念,“共享”和“服务”带来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概念。资源“共享”能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新技术高速发展。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用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产生“共享”概念最直接推动力。政府的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向“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服务型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有效措施。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由政府主持办理的、面向企业、帮助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我国省、市一级已经建立的综合性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有上海、辽宁、江苏等省市。在地级市一级建设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则有青岛,苏州等城市,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为促进公共科技服务管理平台的发展,还专门制定了科技服务管理平台管理条例。张江科技园为了促进动漫产业在上海的发展,建设了“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配套软件,包括30台HP9300,HP6200等工作站,100个CPU的HP刀片式渲染服务器、软件方面还包括AVIDSD和HD非编系统、电影格式的实时处理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由于这一平台的建立,上海发展动漫产业就比其他地方具有了明显的优势。

北京最早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当属海淀区,比如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新园、孵化器。而现在除海淀园以外的北京经济开发区等其他中关村园区也都陆续发展了自己的科技园区,为创新性企业提供服务。近年来,北京市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又有新的发展,在北京市科委的主持下,陆续建设了20个功能性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仅今年6月北京市科委就为中国生物技术研发服务联盟(ABO)、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北京集成电路测试科技条件平台等15家科技条件平台授牌。这20个科技条件平台共整合资源61.5亿元,其中各平台建设单位自身拥有的资源价值约为6.28亿元,但引导整合的资源达55.224亿元,大大扩展科技资源的可利用范围。

二、关于海淀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概念是广泛的,既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其主要特点是向社会开放,为科技发展提供服务。实体的可以是一座建筑物,也可以包括其中的设备;虚拟的如一个网站,可以从网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按照这个定义,海淀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起步是很早的。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创办的留学生创业园

是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海淀园内各类孵化器也属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海淀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既有政府主办的,也有高等院校和企业主办的。如各高校的科技园区,企业的科技孵化器。有一些科技园区发展得很不错,部分科技园较早地就突破了单纯提供办公用房这样一些较简单的服务模式,如留学生创业园很早就引进了项目评估信息系统,生物医药园提供了很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材料库房,为入驻创新企业提供优秀服务。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型科研设备的共享和服务、科技文献的提供、科技数据和科技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信息等。有关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海淀的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一)科技文献服务平台

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科技情报所这些国内最大最好的图书馆、科技情报资料库都在海淀,海淀又是信息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海淀很早就拥有科技文献服务平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万方数据(集团)公司为基础,建立的“万方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是集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

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清华大学建立起的“中国知网”网上图书馆,走产业化的道路,在基础研究领域已经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文献资料平台,基本确立了其在国内科技文献服务方面龙头老大的地位。所以在海淀,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是已经获得良好发展的一类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二)政策、资料信息服务平台

企业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和其他有关信息。在政策法规、各项优惠政策方面的信息提供方面,北京市、海淀区各类政府网做得比较好。市、区政府在大约10年就开始了信息化进程,致力提供政策法规、办事流程。企业需要的有关政策文件、管理信息都可以从政府网站得到,有些业务也可 以通过网络办理。政府的信息化进程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的信息比如专利查询,在北京市范围内建设也是比较好的。北京市的企业也可以得到比较完善法律服务,所以在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上海市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把这些政府信息归纳到其平台里面,如果这样也很好,但我们认为这也不是必要的。

(三)科技数据和科技信息

很多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数据支持。位于海淀区的国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搜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数据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大部分归部门或单位所有。这些数据中有部分是专业性的数据,比如气象、地震方面的数据,对于企业发展并不重要,但比如人口、教育、收入水平、消费等方面的有一些 数据对企业发展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但目前这些数据开放得很少。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开放利用,希望政府能进行一些调查,看那些数据即是企业需要的,也是可以向公众开放的,尽快组织好其开放利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有很好的动、植物标本库,种质资料库。这些资料库现在都是有条件地对外开放。部分资料也进入了计算机资料库,他们是否对企业发展有用,如何利用,由于专业性很强,需要进一步在行业内调研。

(四)大型科研设备的共享和服务

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中最感困难的是大型科研设备的共享。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学科,但从整体上说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大型、先进的科研实验室、科研设备无论从数量和设备的先进程度上都没有那个省、市、自治区能和北京相比。而且这些实验室和设备相当大的一部分就坐落在海淀,但在北京市范围内的实验室、科研设备的开放程度、利用程度却是相当差的,原因就在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体制上形成的“条块分割”。为了促进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国家对实验室建设是非常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和购置仪器设备。在这方面国家投入的经费主要是面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由于部门所有制和缺乏“共享”的理念,尽管这些设备都是用国家财政资金买的,却被单位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其他单位和企业要想使用这些设备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投资的高端设备的单位所有制,设备的利用率又很低。但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科技创新项目离开了这些大型设备有是根本做不成的,这些设备又是科技创新必须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无力购买这些高端、大型设备造成创新工作无法开展。进入市场经济后,也存在高端设备如何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的问题。海淀区政府在大型科研设备服务平台的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8年2月海淀区开始创建“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测试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科学仪器设备、专用软件开发平台和引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小型机和网络设备。

三、对进一步加强海淀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几条建议

只有建成良好、完备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才能为自主创新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这对于吸引创新型企业来海淀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海淀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起步早,规模大,在扶植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必须随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海淀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根据海淀产业发展的趋势 采取一些新的步骤。

1.海淀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数量是不少的,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象生物医药园已经向企业提供多方位的综合服务,但也有一些孵化器仍然停留在提供办公用房,资金等条件比较初期的阶段上。应该推广生物医药科技园的经验,使科技园的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2.建议在管理方式吸取苏州工业园管理的经验,使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更加规范化,同时促进目前尚停留在简单提供办公用房和资金支持的孵化器向高层次发展。

3.确定产业方向对专业化公共科技平台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张江科技园建设动漫产业服务平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关于动漫产业,在四、五年前海淀的呼声不断,可是什么具体事情也没做。现在张江科技园把服务平台做了,优势地位一下就确定了,海淀再想做也就难了。海淀不一定非要做动漫,但确定自己的优势项目却非常重要。海淀科技园区确定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先发展领 域,这都是包含很多很多内容的领域,现在真正做得好的项目也就是那么几个,如网络安全、企业管理软件、移动存储等。专业性很强的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必须与政府计划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相互一致起来。在海淀象用友、同方等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自己增加所需要的设备,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对于一些新兴的尚处在 初期阶段的项目来说,类似张江科技园的动漫产业服务平台就是十分必要的了。这就要求政府的科技园区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有前瞻性。通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来帮助产业发展。

4.海淀区创办的“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不到一年,以租赁方式取得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否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涉及到目前的一些政策,比如很多国家拨款的科研课题,只有仪器购置费而没有设备租赁费的预算,购买的仪器可以作为固定资产入帐,花钱去租就不好说了。以合作方式共同利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经济发达国家是比较普遍的,那里有适合“共享”的文化氛围与体制,我们国家在文化上和体制上都有不适应的地方。而且设备租赁在如何引进设备的类型和种类方面也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前瞻判断力。“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不能运行得好,要有多方面的因素的配合,这一项目能否成功尚有待观察。希望政府密切关 注这项工程,随时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

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政府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展早期,从政策层面上扶植创新企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在规划、公共设施(交通、环境)建设、资金等方面做了不少实事;现在,正在努力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已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政府的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当然我们不是说,政府服务已经尽善尽美了,没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了,政府服务仍然需要近一步改善。比如如何充分利用海淀及其优秀、丰富的设备资源和智力资源,构建更好的服务平台,但仅依靠改进政府服务来促进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余地已经不大。我们认为,政府未来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关键是抓两头,一头是自主创新,一头是市场。2007年九三海淀区委在调研报告《自主创新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和推进模式的研究》中已经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对“自主创新”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青年以知识创业的精神,把他们的才能组织起来,努力探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这应该是具有海淀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即政府要抓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努力为海淀优秀的科研成果开拓市场,只有创新产品有了广阔市场,自主创新也才能有广阔发展前途。进一步加强海淀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淀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希望海淀区政府能在此方面做的更好。

下载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

    益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推进我市中小企业快速、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和“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实现,迅速扩大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提高工......

    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试 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

    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和《自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汇报材料 今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简 介 **镇位于**县正南端,105国道贯通南北,辖57个行政村,版图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我X产业集群转型升级,X年X月,由XX、XX、XX组成......

    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陈军 丁明柱 蒋捷 周旭 翟永 朱武 摘 要:在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救灾、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飞船上天等重大事件中,地理信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