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几乎是一件天大的事,人人关注、人人想办法。对大学生就业难我有几点看法。
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很正常。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就业难是永恒的问题,每年新增就业人口2、3000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50%的就业缺口这么多年一直存在,只不多原来就不了业的人中大学生少一些罢了。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新增就业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迅速增加,相应地,就不了业的人口中大学生比重必然会逐步增加,所以说这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在高等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之后,大学生就业会越来越难,一般人就业肯定比精英要难,这是常识。大学生和大学生的家长们在享受大学越来越容易考上的幸福的同时,必须接受考上大学后就业越来越难的痛苦。
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不能太急功近利。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但不能急功近利。首先,客观上每年1000万左右的就业缺口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急也没用。其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也都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观念问题,得慢慢来。比如就业期望不切实际的问题。大众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但学生和家长还期望做精英,这就是最大的不切实际,表现在就业薪酬的期望值上往往像天方夜谭,西宁市一般事业单位工作5年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工资大概在两千三、四百元,可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定的目标是低于两千五不干。再比如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问题。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大家都把大学生就业难挂在嘴上,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弄得大学生一进校就好像面对的是世界末日一样,主要精力不是放到学习上,整天都在想毕业即失业,学校更可笑,不想办法抓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搞什么就业指导从入校抓起,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就业难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实际上认真调查一下,大学生毕业3、5年之后绝大多数还是能就业的,少数就不了业本来就是正常的,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就业,就如同希望把所有的企业都搞好一样可笑。
急功近利只能治标,解决就业问题这种系统工程更需要标本兼治,越急效果越差。对每一个学生的而家庭而言,就业问题等不得,但对全社会而言,就业问题急不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治本之策必须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难看法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热点,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我对此也开始关注。从表象上看,当前大学生似乎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扩招后大学生已经太多了。但从实际的横向对照中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尤其是大学生的数量还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那么,在高素质人力资源这么稀缺的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大量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那么在我深入了解之后总结了以下几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是大学生抛不下“精英情结”。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据一份在高校毕业生中,45%的学生钟情于外企,而只有28%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织出来的“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大学生的观念。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观念,更是加重了大学生们“精英情结”的“泛化”。
二是学生就业渠道不畅通。目前来看,学生就业的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种: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校园就业网,人才网站,报考公务员,志愿服务西部等。而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报考公务员,志愿服务西部这些就业渠道均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并不具有普遍性。
三是大学生就业壁垒重重。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当前,基层和西部地区需要大学生担任公务员和教师,但如果大学生去工作,他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不少大学生还担心,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放弃了去基层的念头。
四是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对于自己我们需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充沛的精力、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有对新事物较强的敏锐性和较迅速的接受度,对信息较强的分析、整合和处理能力,也要有旺盛的创新热情和精神,培养这些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大学生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展示出应有的风采,从而可以避免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眼睛只停留在政府和外资企业局面的出现。
而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各部门要积极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己创办中小企业。要通过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践见习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为大学生迈开创业第一步提供有效的帮助。
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
近几年来有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高等教育人才的主力军,他们大都经过了国家十几年的培育,花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照常理来说大学生应该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与发展前途,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能加,国家逐渐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力度。2001年全国各大高校的毕业大学生数量为110完,而到2010年当年毕业生数量为652万,数量增长了近5倍。但与之相反的是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难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应是国家未来希望的大学生面临着如此艰难的困境呢?我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应从客观和主观上来看。
客观上,一、从政策上来看:首先部分省市对于大学生落户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与限制,很多大学生由于户口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进退两难。其次就业程序比较复杂,就业市场还不成熟,学生缺少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
二、从高校方面来看:有部分高校盲目的进行扩招,不考虑自身的师资环境与师资力量的问题,单纯的扩大招生,扩招后许多用人单位不承认某些高校的毕业生。还有学校热衷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热门专业大学生人数飞速增长,使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热门反而成为冷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进轻出”的现象。既然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那么高校就是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产品的销量。目前部分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甚至有的大学生仍人认为进了大学的校门等于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三、从用人单位来看:近几年来,用人单位逐渐提高了用人标准,这和高校扩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很多用人单位单纯的看重学历,盲目的要求高学历、名牌大学生,要求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去年新闻报道,某知名国企招收门卫,要求毕业院校为985且英语必须过六级等,这让大部分大学生都望而却步。还有的单位甚至拒绝招收非名牌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外地毕业生等,这些歧视性的规定不但有失“三公”的就业原则,还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主观上,一、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好多学生非大城市、大公司不去,希望能取得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有大的发展机会等。但目前世纪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和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这就造成了能去的单位毕业生不去,不能去的单位却人满为患的现象。
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额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和能力素质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还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因此,学生干部和党员以及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而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知识却忽略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面试,有些学生因为多次面试失败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丧失自信心造成恶性循环。还有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意识,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容易随大流,错过了好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正是由于这众多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难题,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应从根本入手。首先,政府要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高校要调整好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加强毕业考核制度,使大学生更加努力的学好自身专业的专业知识。最后,作为大学生自身来讲,大学生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己以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当然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家、高校和大学生都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相信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和大学生自身危机意识的加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得到很好的改善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难
1.近几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Recently, it gradually formed a phenomenon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is hard to find a job.The low rate of the employment make the graduated depress.To have an ideal job, the student ought to explore the essenc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o reverse the situation.Firstly,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who can combine fundament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make it difficult for enterprises to recruit the proper man.Thus, the vital thing we should do is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professional study as well as applying them on the practice.Secondly, more and more students tend to find the job in the senior year.So, acquiring the job information early can help them claimed to select a favorite job.Lastly, they should low the outlook of salary.In my view,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low employment, we have confidence in hunting for a job.Equipping us with abundant skills means the chance of being employed.Following the above suggestions, we can own a fruitful future.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就业问题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主力军。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有句话常常挂在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嘴边“毕业就等于失业。”
上大学以后,我就开始关注各种大学生就业的新闻和就业形势,包括每年我们学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不胜数,但是就业岗位却是少之又少,是有限的。一些用人单位还会对院校、学历、专业等进行筛选,更甚至有的对于样貌、身高、性别等个人原因有着苛刻的要求,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所以,这无疑是加大了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一些企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之外,还需要其具有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高校对学生这些相关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使我们在这一方面处于劣势。这些都是企业单位给我们带来的就业难。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诚信意识淡薄、求职途径把握不准、自身定位偏差、整体素质低。一些学生因为平时没有好好学习,又缺乏实践经验,在应聘的时候就会投机取巧或者造假来通过面试,这就对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平时努力学习又有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公平。同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里定位也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应该有一份既有高薪水又轻松好玩的工作,试问:天上掉馅饼的事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所以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就业致命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在近几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浪潮。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企业单位、高校、学生个人、政府四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企业单位应该尊重每个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性别,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让应聘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也要减少学历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的大学毕业人才。其次,高校在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高校也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当的调整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再次,学生个人来说,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信心,加强社会实践,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盲目,正确的定位就业方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远大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求职心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最后,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更要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解决就业难这一问题是一个长久而又浩大的工程,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马上能够面临就业的问题,无疑内心是忐忑的,但是,我相信,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以及我们自身的调节和沟通,就业将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