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可爱的小猫
王立年
习作内容:语文乐园
(六)习作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发挥想象,抓住小猫的特点,突出小猫的可爱。
2、引导学生追忆生活中观察到小猫的点点小事,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和口语交际课,展开我喜欢的小动物的想象和描写。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小猫的特点和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习作话题
在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认识了那只可爱的小猫,看,老师今天把它请来了。仔细瞧一瞧,它哪些地方长得最可爱。
二、观察想象,自由表达
1、看一看,小猫哪些地方最可爱
出示小猫图片,让同学们自由说出小猫最可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
2、说一说,聊聊生活中可爱的小猫。
你们的家中养过猫吗?没养过猫的同学见过猫吗?看来大家对猫也不陌生了!
3、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
同学们自由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
4、夸一夸,你最喜欢的小猫的特征。
三、联系生活,抒发真情
1、激趣,引出录像
是呀!听了大家这么一说,我觉得猫长得太可爱了,不过,猫除了长得可爱,它与我们一起玩耍、生活时的动作表现也让我们觉得可爱。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2、看一看,初步感知猫的动作习性。
同学们自由叙说他们所见到的小猫的可爱之处。
3、再次感知录像中小猫的可爱,强调观察仔细。
4、说一说同学们在录像中印象最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说完整的句子。
5、想一想,生活中的小猫可爱的地方,能把它说给同学们听。小组交流,互相说!
6、夸一夸,每人都夸自己的小猫好!
同学们意犹未尽,你们就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观察思考 尝试写作!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习作三教学案例)
导言:
写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口,表自己的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也有很多语文教师烦作文。学生不会写作文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内容问题;其二是不知道怎么写,这是写作技巧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知道作文可以写哪些事,然后指导学生怎么写,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写作文了。下面是我在三年级上册习作三的部分教学实录。
案例: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幅秋天的图画)这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图上画了什么呢? 生:有苹果树。生:有稻子。生:有菊花。
师:大家观察仔细,发言积极。下面谁能用一两句话吧你看到的景物,说具体。可以用你积累的好词好句。例如,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样了。生:秋天到了,苹果红了。
师:非常棒。你用“红”这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告诉我们秋天苹果成熟了。还有谁会说?
生: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
师;你真了不起,连续用了四个颜色词语。这么多颜色在一起,大家感觉菊花怎么样?
生齐答;非常美丽。
师:对。大家把“非常美丽”连起来说一遍。
生齐说: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白色的,有黄色的,由紫色的,有红色的,非常美丽。
师:谁还会说?
生:秋天到了,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
师:说得也很好。大家想一想,金黄的稻子像什么? 生:像金子。
师:对。谁能补充“像金子”把句子再说一遍?
生:秋天到了,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师:真棒。大家注意这个句子我们是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们在说话写作文的时候,不仅可以引用学过的好词,还可以引用学过的好句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说话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使句子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秋天的景色除了这幅图上画的,还有那些呢?
生:秋天到了,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生:秋天到了,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生:秋天到了,菜园的辣椒红了,白菜绿油油。````` 师:苹果、稻子、菊花、柿子、高粱、辣椒、白菜,他们生长的地方相同吗? 生:不同。
师;谁知道他们分别生长在哪里? 生:苹果生长在果园。生:柿子也是在果园里。生;辣椒、白菜长在菜园里。生:菊花种在花园里。
生;稻子、高粱种在田野里。
师:秋天的美景真多啊!但按照地点的不同可以归类为田野里、果园里、花园里、菜园里。那么谁会用几句话说说,秋天到了,田野里怎么样?
生:秋天到了,田野里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玉米地里的玉米又大又多,农民正在忙着收玉米。
师:你说得真好。不但说出了田野里的景,还说出了人们的活动。`````` 师:我们这节课是学习写一篇秋天的景色作文。大家现在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吗?同学们只需要把刚刚交流的秋天的景物写下来就可以了。这么多景物从哪里开始写呢?我们只要按地点的不同分段写具体,然后连起来就是一篇作文了。这篇作文难写吗? 生:不难。师:注意我们写作文通常开头就要让别人明白你写什么。这篇作文开头可以直接写秋天的景色多么迷人告诉别人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我们写作文还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因为秋天的景色美丽,所以喜欢秋天。因此,表明喜欢的句子要写在结尾。这篇作文结尾加上我喜欢秋天。有了开头和结尾,文章的结构就非常完整了。下面老师要求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大家会写了吗?(同学们纷纷拿出作文本和笔,跃跃欲试了。)作文教学水到渠成。
反思:
课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针对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两个问题,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两个模块说秋天、写秋天。在说秋天时,采用诱导法,先出示具体图画,让学生说出图画中秋景,再引出图画外实际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大量秋天的景。说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说出词到说出句子最后说出一段话,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学结果真正达到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口,表自己的心。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百花园二”作文教案
小动物素描之《可爱的小鸭子》
习作要求: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点。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把小动物可爱的地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句与句要连得起来。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并能有顺序的写下来。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观察所得进行具体、规范地说写。课前准备:录制一段小鸭子的动态录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前些天老师去了趟医院,遇到了一位可怜,却很坚强的小男孩。他叫小军,他跟大家一样在上三年级,他平时也非常喜爱小动物。可前几天因意外事故眼睛失明了,现在住在医院里。今天,他想请善良的你们为他做一件事?
(出示小军的请求:我的眼睛看不见了,可我好喜欢小动物喔!小朋友们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可爱的小动物告诉我呢?)生:小军请我们把小动物可爱的样子告诉他。师: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二、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要求。
师:为把小动物可爱的样子说给小军听,今天,我们就练习说、写小动物(出示课题)。要把小动物的可爱的样子说清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出示学习要求):1.仔细观察;2.按顺序说写;3.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生齐读课题及学习要求)三.指导观察,说写小鸭子。1. 指导观察说话。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动物,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小鸭子并板书:小鸭)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小鸭子的感觉。生:我觉得这只小鸭子毛绒绒的,真可爱。生:这是一只又活泼、又可爱的小鸭子。生:这只小鸭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真逗!
师:这只小鸭子哪些地方长得可爱呢?(根据学生所述板书:眼、嘴、翅、毛、脚掌)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特地给这只小鸭录了象。(放录象)师:(选择小鸭子头部特写镜头定格)大家看看小鸭子长着怎样的嘴? 生:小鸭子长着一张扁扁的大嘴巴。
师:观察得很仔细,说出了嘴巴的形状和大小。(板书:形状、大小)谁还能从其它方面说说小鸭子的嘴巴? 生:小鸭子的嘴巴是淡黄色的。
师:好,这个同学说出了小鸭子嘴巴的颜色。(板书:颜色)谁能连起来清楚地说说小鸭子嘴巴的样子? 生:小鸭子的嘴巴是淡黄色的,又宽又扁。生:小鸭子长着一张淡黄色的、扁扁的大嘴巴。师:刚才同学们从形状、大小、颜色这几方面去观察描述小鸭子的嘴巴,说得很准确、很清楚。这样观察就叫仔细观察。(板书 :细观察)下面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去观察小鸭子的其它部位,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部位说楚。(继续观察电视上小鸭子活动的画面)
生:这只小鸭子毛绒绒的,远远看去好象穿着件黄色的毛衣,真漂亮。生:小鸭子有一对桔红色的脚掌,像两片枫叶似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真可爱。
生:小鸭子的眼睛又黑又小,圆溜溜的。
生:小鸭子长着一对毛绒绒的小翅膀,像两片黄叶。生:小鸭子浑身长满了黄色的绒毛,又细又软,摸起来会很舒服。
师:下面我们把小鸭子的样子连起来说给小军听。但是如果像刚才那样一会儿说翅膀、毛,一会儿说脚掌、眼睛,想到哪里说哪里,你们说,小军他能听得清楚吗?(生齐答不能)那么连起来说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要按顺序说。
师:说得好。(板书:有顺序,头——身——脚掌)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把小鸭子的样子说给小军听。(生练习)
生:小军,我来告诉你这只小鸭子的样子吧。这只小鸭子很可爱。它的眼睛又小又圆,骨碌碌地转。一张淡黄色的嘴巴,又扁又大。小鸭子的身子圆乎乎的,长满了淡黄色的绒毛,又细又软,摸起来很舒服。小鸭子长着一双枫叶似的大脚掌,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非常逗人。小军,你喜欢它吗?师:我们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这个同学说的很有顺序。师:这个同学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生:他先说小鸭子的眼睛和嘴巴,再说身子和毛,最后说小鸭子的脚掌。生:他说“小鸭子长着枫叶似的脚掌”,说得很具体,用词很准确。
生:他说小鸭子的眼睛“骨碌碌地转”,还有“逗人”这个词也用得很好。师:同学们听得很专心,评得非常好。2. 指导写片断,评议。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小鸭子的样子写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用词准确,把句子写通顺。写小鸭子的一个部位,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写了几个部分,就用几句话。对于观察很仔细、很感兴趣的那个部分,可以用一个长句子来写,中间停顿时用逗号,写完后才用句号。(板书:——。——。——,——。)3. 归纳学习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把小动物的样子写清楚,要注意:(指板书)仔细地观察,有顺序地说写,还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并且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这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下节课我们继续练习说和写,选出写得好的进行录音,然后我们把录音带送给小军,让他听听。他一定会很高兴的。下课。
【板书设计】 细观察:毛 嘴 翅 眼 脚掌
形状、大小 颜色
有顺序:头——身——脚掌
——。——。——,——。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编童话故事
李春绵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教后反思:
学生对写童话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本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三年级的孩子乐于编想象作文。
但是,当我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批阅时,却发现学生在写童话中海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一、是作文审题不清。本次作文要求是写几个动物之间的童话故事,但有小部分学生写成了一个动物的自述,不符合作文要求。今后在作文讲评中应多进行审题的指导。
二、故事的内容比较单一,甚至雷同。三有的学生故事情节叙述不太清楚,也没有总结出道理。这部分同学要进行再次指导,让他们再认真修改。
四、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出现的毛病比较多。如:双引号的使用出现的毛病最多,有的在描写到对话时,应该使用双引号却没用;有的前半部分的对话中,开门的双引号用了,可后半部分对话中关门的双引号却又不见了。说明学生的双引号的使用范围和用法还没弄懂,今后在作文指导上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给予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009-05-12 18:24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花钟》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32篇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
《灰雀》说课稿
《灰雀》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效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宁喜爱公园里三只美丽的灰雀,更爱知错改错的诚实的孩子。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对小男孩的爱护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小男孩,从而促使孩子放鸟归园。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我分为三部分来进行教学的: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
1、学会本课生字,着重理解“欢蹦乱跳、自言自语、可惜、坚定、果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做诚实的孩子,知错就改,并注意保护鸟类。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难点是感悟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放鸟归园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
下面我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读中悟,悟中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可以说,琅琅的书声是阅读教学的畅想曲。《灰雀》一文语言朴实,叙述含蓄,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十分真挚,十分感人。没有在“朗读”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学生很难悟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真真切切悟情。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从初读到细读到精读再到品读,学生由浅入深地读书,在读书中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比如教学课文第二、三部分内容时安排了这样的读的训练:
1、初读,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这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
2、细读,想一想,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列宁和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列宁从找不到灰雀时的着急担心(“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到为灰雀的失踪而难过、婉惜(“„„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再到明知故问的略显惊讶(“会飞回来?”);小男孩从一开始回答列宁“没看见,我没看见”时的支支吾吾,到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肯定灰雀“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再到下决心改错的坚定态度――“一定会飞回来的!”这些情感的变化都只能在细细的读书中体会。
3、精读,当学生学完这部分课文内容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部分内容该怎样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完以后说一说。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语言的情感,感知语言的表达形式。比如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一句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婉惜,而读“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男孩的坚定是从“一定”和“!”看出来的。
4、品读,在引导学生对这部分课文内容进行初读、细读、精读之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即为品读。品读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真正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进而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训练语感,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课文中列宁对灰雀的爱学生容易体会到,而列宁对男孩的爱却含而不露,这就必须让学生进入文中的角色却朗读,去感悟,去体验,并在读书中感受列宁人格的魅力,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已经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1、本课时的教学中,围绕“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读书、思考、讨论之后,老师让他们自由发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的思维、表达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体验,去获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智情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进行第三部分内容教学时,当学生读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来”之后,让他们再细细地读课文,想想从这部分课文内容还能知道什么,体会到什么?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讨论中,学生之间一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许多学生可以克服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学有所得。
三、巧用多媒体,激趣导思,突破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完成随机性交互式操作。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列宁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枝头歌唱”这一动态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为之惊喜,仿佛自己也来到白桦树下,看到了灰雀欢蹦乱跳的身影,听到了灰雀悦耳的歌声,喜爱灰雀之情油然而生。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果然回来了,这是因为男孩知错改错把它放回来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错改错是因为列宁对灰雀充满了喜爱之情,对男孩充满了爱护之心。这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知,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灰雀的归来而高兴,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列宁对灰雀的爱,对男孩的爱,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说写训练,培养创新。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那么,男孩是怎么把灰雀放回来的呢?这是课文的空白,利用这一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让学生从说到写,可以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文能力。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五课《灰雀》,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我的说课将分五部分。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三年级上册阅读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情的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A、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C、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小男孩城实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诚实的可贵,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净化,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方法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感悟的结合。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新教材,对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时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基于这些,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
五.说板书设计
灰 雀
列宁
爱
男 孩
通过以上简单明了的板书,揭示出本课的审美主旨——爱的教育,突破本课的难点。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教案设计:刘娟
我的妈妈
训练要求:
在口语的基础之上规范书面语,通过母女之间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母女之间的真挚感人的亲情。要求作文格式规范,语言流畅,感情真实。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易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通过课堂作文这一有效形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达到训练目的。
教学方式:
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换位思考式、情景带入式等综合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听、读、看、思、说、写的训练,在欣赏、感悟、思考、实践中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1.首先提出问题——关于妈妈的歌曲。抛砖引玉,随即将学生带入“爱”的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引出话题。
二、明确要求,锁定话题。
老师给出题目:《我的妈妈》
三、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明确作文话题后,组织同学们讨论,谈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难忘的、感人的事,同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从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引发其他同学的联想与思考。
四、指导方法,实践训练。
1.老师板书总结方法,提示学生作文中应注意的地方:
1).题目:我的妈妈
2).开头:妈妈的整体形象、总体印象、等等
3).中间:通过事例来说明
4).结尾:表达自己的感情
2.提示学生各种表达技巧、修辞技巧的运用: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比喻、拟人、夸张„„
3.好词好句的拓展与积累:(三年级学生积累的词汇量还太少,好词好句的出示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好词:
和蔼、慈祥、温柔、严肃、伟大、勤劳、朴实、急匆匆、慢悠悠、暖烘烘、瘦削(xuē)、凝(níng)聚、操劳、憔悴、惬(qiè)意、哽咽、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珍贵无比、操劳、如愿以偿、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夺眶而出、和蔼可亲、语重心长、眉开眼笑、忧心忡忡、容光焕发„„
好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母亲的爱是一缕阳光,亲切而温暖,让我的心灵即使在冬天也不会感到寒冷。父亲的爱是一片大海,深沉而广博,让我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也依然能够笑着面对。
5.范文解说(视学生实际接受情况而定)。
五、学生课堂写作,老师巡回指导。(也可布置为家庭作业)。
六、课后评析作业,指出习作问题。
七、总结。
1.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能够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献给爸爸妈妈。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给你们提提意见、写上批语。
2.结束语:同学们,这次老师和大家一起重温父母之爱,多么真挚感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努力学习,回报你们的父母。因为你们的进步就是给父母的最好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