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文言文自传《五柳居士》
卢柳兴—五柳居士传
卢柳兴,毋字,自号五柳居士。
客甚惑曰:"五柳,此古人陶渊明之号。何谓其名也?"居士笑而应曰:"此"五柳"非彼"五柳"也,汝其不知"枊"谐音为"留"也,古人诗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乃留住且挽留之意焉。"
客益惑曰:"吾良知柳作留之意。而汝谓"五柳",奈何?"居士曰"此吾之希冀也。吾愿以之自谓而留五物也。"客曰:"五物为何?"居士曰:"其一,留心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世间胜景胜事何其众也。而光阴易逝。且世殊事异,无物可留,惟有留心,以心记山水之美,怀人间之乐,因无往而不快哉。其二,留德也。人无德而不立,国无德而不兴。俗语云:厚德载物。所往之处,处处留德,以德行天下,天涯何处毋佳友。其三,留人也。人世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吾固知交心挚友,宗贞贤士之难留也,刘禹锡曰:谈笑有鸿儒。陋室随陋,然留以贤士,何漏之有?其四,留情也。孔子曾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盖其为留情之意。人非圣贤,孰能毋过?而过责其人,则伤人且悲己,非知也。宜留以情面,宽以待人,拥傲人之胸襟于天地。其五,留兴也。虽古人常曰:功名乃身外之物,轩裳珪组劳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心于内,不可追也。可吾以人固有可追之物,无此物,人生亦毋意也。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贤士之志哉。惟使己兴,家兴,国兴,万事兴。尽吾志以得之,亦可谓无愧于世哉。"
客曰:"妙哉,汝得五物,必能称快于世。"
第二篇:五柳先生传仿写陆游居士传
自传
学生乃三中学子一枚,因喜海之包容万象,故名曰海容;因喜鱿鱼之鲜,故以陆游(鱿)自居。性格开朗,言语颇多。好读书,多多益善,但又恐贪嚼不烂;每逢空闲,便魂游书界。居室屡乱,父母收拾百遍亦无用,常无落足之处;或推门而观,满目狼藉,不堪入眼,唯吾不以为耻。常著小说自娱,颇示己志,因学艺不精,言语不通之处比比皆是。
赞曰:其母尝曰:“其爱书之痴,多于学习三分,忘寝之事常有。”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自识字至今,已阅书无数。听曲啃书,不亦乐乎。此不为书控欤?此不为过欤?
第三篇:《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五柳先生传》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下面是文言文的译文欢迎参考!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第四篇:文言文自传
吾生于建国四十四年,癸酉年,辛酉月,庚申日,酉时三刻。姓宋名曰舒赟,平安美好之意也。族立江阴淮阳,安徽滁州人士。父斌,尝为账房先生,后转行保险。母张氏,祖籍江苏遂宁,性率直,喜诗文,尝执唐诗宋词,令余记诵之。故余幼时即能念诗诵文,邻人赞余曰能。
建国四十九年,戊寅年,未足五周至小学,因幼于同窗两周有余,形体之于同伴如奔牛之于绵羊,至课间每每被同伴冲倒,母怜之涕泪粘襟。虽幼于砚席,但性坚韧,乖巧伶俐,恪守规矩,孜孜不倦,深得师之信,遂委以副班长之职。然,因余之幼,常受欺,莫能服人。逾三载,至余八岁时,从母之言,习二胡以怡养心性,从而懂稳,懂行,懂孝。
建国五十五年,甲申年,余经乡试,至初中成绩名列前茅,出任政治科代表。逾一载,至金钗之年,心性初成,性娴静而隐忧,不与人争,喜助人,行事善,人缘佳。
建国五十八年,丁亥年,余会试因他校泄题,吾以一分之差未中市重点中学也。今思之,痛矣,后几经辗转得以入。以余文之优,委语文课代表。因理科之弊,成绩有所降,但生性愈挫愈勇,加之扬长避短局面扭转。逾一载,文理分科之时,因好文恶理,遂择文。余擅著文,尤好以文言志,师亦赞余,复诵余之文于班,砚席慕之。时余之成绩有所进,余亦攻苦食淡,夜习至子时,乃眠。
建国七十一年,庚寅年仲夏,余赴殿试。十二载寒窗苦读,终到节选之日。赴考当日,余病。父慈,曰:考场之上,不可多虑,在难易之间,择易从难之道,方可。母亦曰:切不可心浮气躁,否他日思量,自叹悔不当初。曰道:谨记。
笠月,余由大父召回祖,家中长辈骤然逝世,悲痛而疾。
夏秋交替之时,发榜,因殿试之日身体欠安,加之志愿失策,仅中湖南文理,择汉语言文学。初至校,余喜。白马湖畔,草本之葩烂然,藏书阁内,书香之气悠然,学堂之上,文化之韵雅然,皆学习之佳所。闲暇之时,仍以琴棋书画为伍,乃可仁,可义,可礼,可智,可信。随余嗜欲,以见心之志向。
年复年,日复日,至今余已十有九矣,因祖父母皆为人师,双亲从教四十载有余,余承袭了书香门第之衣钵,立志从教。余以为,有志不在年高,学优不在名校,唯勤也,专也,能耐寂寞也,方能成大器。
第五篇:文言文自传
吾本顽童,生于乡村,长于田野,苟且偷生于童年,不求提名于金榜,常为鸡飞狗跳、落井下石之作蛹者;熟当儿童群殴、夫妻吵架之挑唆者。家父不以吾顽劣,猥自枉驱,三顾吾于床榻之上,施吾以长拳短脚。由是恐惧,遂许家父以趋驰,受教乎拼音数字、加减乘除,不觉二度寒暑,自认已学有半车、才有一斗,故仿二郎之举,从孔孟之道,捧圣贤之书,踏恩科之路,凛然乎入学堂。本想以苦作舟,方不致于人后,不料同窗皆顽劣未教化之徒,非手脚指并用未能识数之辈,吾竟轻轻松鹤立于鸡群,笑傲乎课堂!偿得小红花不可胜数,获奖状裱于四壁,荣誉证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可谓出师就捷矣!如是再接再厉,加之冰雪聪明,灵能补惰、智能补懒,吾从学之路甚为平坦,时至今日已累计寒窗十九载尔。
遥想当年,伏案十二载突觉了然无趣,遂心生一念,仿班超投笔以从戎,故考取军校,不想自此从乎戎,却未能投诸笔,真乃憾事!从戎岁月,三更鼓角,征尘漫漫,实为苦矣,竟将吾文弱少年磨成铮铮铁汉!峥嵘八载,如歌、如梦、如昨!为学员,为助理,为教员,偿亲手引爆炸药十余块,*几十发,轻武器射击上千弹,理研究生事时,管师职大校数名,经历颇丰。
今为形式所逼迫,退戎拾笔,转业从教,做传道、授业、解惑之事,成身高八尺之巨烛!吾之为师,不求封妻荫子,不念名利金钱,唯图教化顽劣子弟,无愧予心,旦求后生以良师、益友谓之,此诚平生之
快慰事矣。即立良师之志,方倍感资历浅薄,学识不足,恐误人子弟尔,遂恨家父挥老拳之日晚矣!
予情感多磨,恰好事亦多磨也,历相亲无数,失败打击重重,尚能屡败屡战,孜孜以求,终有所斩获,于去年成好事,得娇妻一名,然无美妾入册,距妻妾成群之宏愿相去远矣。娶妻之后不再感叹‘如何鲜花朵朵,都与牛粪结果‘之无奈,吾身为牛粪亦即心安理得、自甘堕落尔。
此吾二十八载之经历,想吾已近而立之年,膝下尚无儿,事业尚未立,同志仍需努力!呜呼哀哉,顾往昔慨而慷,展未来苍茫茫!虽不言凄凉,亦略感沧桑。前路之上,还须诸友人鼎力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