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城镇化建设包括了哪些方面
农村城镇化建设包括了哪些方面?
1、发展的基本方针。由注重小城镇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发展;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多方面的力量;尊重经济规律,不搞一刀切。
2、促进的配套政策。
一是户籍制度。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不受“农专非”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
二是土地使用制度。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中心建制镇建设。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免收农业税、特产税和集体提留。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
四是税费政策。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3、繁荣小城镇经济。要同壮大、发展、推进、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要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
第二篇: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XX镇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摘要: 农村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做好做大强城镇支撑产业,解决好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工业产业化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关键词:城镇化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升级
目录
一、农村城镇化的涵义解析和人口现状.......................31.1、城镇化的基本涵义............................31.2、农村人口居住现状............................3二、XX镇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3三、XX镇城镇化建设的策略..........................43.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43.2、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43.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3.4、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43.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53.6、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
性..............................5四、我镇城镇化建设的意义......................54.1、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我镇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54.2、农村城镇化为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6
4.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6
4.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6
参考文献:............................6
一、农村城镇化的涵义解析和人口现状
1.1、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集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城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 “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不足两大制约,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城镇化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1.2、农村人口居住现状
人口的定居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基本的定居形态:一是分散定居、独门独户;二是集中定居,农村人口属分散定居,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单位投入的利用率极低,不能得到分工带来的利益,不利于信息交流,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服务产业的发展。总之,人口分散而居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困难,教育难以推进,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难以产生聚集效应,这一切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二、XX镇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XX镇作为原有体制的产物,XXXX年成立XX乡,XXXX年撤乡建镇,XXX年XX乡并入XX镇,全镇面积约XX平方公里,人口约XX万人,辖XX个行政村和X个居委会,XX镇作为XX县的边贸重镇,也是林业大镇,农业主导产业是棉花,2011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3%,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被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主导,城镇化建设滞后。
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但由于技术的落后,我镇现代化产业得不到升级改造,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而且由于大多数劳动力,为寻求更高的经济报酬,都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农业基础产业后劲不足,无法提供初始的工业化积累。我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是矿业和纺织业,真正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导致我镇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缓慢
三、XX镇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3.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XX镇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较大,近几年产业结构虽有所升级,但还是出于农业区生产粗放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XX镇需利用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吧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农村工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合理的聚集。
3.2、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
3.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建立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3.4、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
要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深入研究本地居住方式和
风俗民情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创意构思,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要注重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城市为核心统筹规划,实施规划全覆盖,不能盲目建设,每一块土地都要列入规划,不能留下空白,形成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为重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总之,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储备后开发的原则,以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的水平。
3.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招商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6、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
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我镇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4.1、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我镇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民转移到城镇后,彻底割断了同土地的“脐带”,耕地可以向种田能手和农村产业化种植集中,从而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成为农副产品的购买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解决当前对农产品需求不旺,农副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加快小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可以直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机化、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2、农村城镇化为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4.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
首先,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小城镇适当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乡镇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4.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
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龙头企业天然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3]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4]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三篇: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表现和成因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工业污染逐步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国家环保总局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评价是[1]: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农业污染加剧
据统计,我国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3],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重金属、化学农药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4]。另据检测[5],我国农村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地表水为40.44%,地下水为45.94%,集中式供水为40.83%。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均已经劣于城市[6]。
(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1.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乡镇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另外,由于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近年来,城市普遍加强了环保监管,工业企业退出城市,不断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工业园区也多选择在远郊农村建设。这给农村地区带来自身发展的动力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特别是造纸、塑料、电镀和水泥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农村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相互衔接,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形成沿公路的带状集镇或呈现与工业区混杂的分布。这些小城镇由于缺乏垃圾填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生产废弃物聚集于居住区域,行成沿居住地分布的污染带,致使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是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为基本处理方式,许多垃圾填埋场都选择设立在城郊地区,由于许多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导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
3.旅游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够规范,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环境。(三)点源与面源污染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对工业领域严重污染企业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突出,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比重远大于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 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7]。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具有间歇性,还受到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监测、评估和控制,整治难度更大。
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5107.8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其余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造成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8]。另外,目前我国已经废水灌溉面积达361.8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由于缺乏常规监测及科学管理、排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染物质极易被作物吸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污染。全国畜禽粪便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 化肥[9]。
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秸秆,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组成特性,逐步与城镇相似,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 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10]。不仅数量猛增,收集与运输困难,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一)国家法律层面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多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12],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与条款几乎为空白。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部分,仍为立法盲区;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只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造成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村办、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行为缺乏有针对性的 法律法规,使得执法机关无法可依[13]。
2.行政执法力度不足。目前乡镇、农村的环境保护机构效力低,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加上一些存在于行政机关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低下等,使得农村环境监管乏力。
3.司法界定尚待明确。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公共利益或介于产权不清境地的纠纷利益受到了侵害,“公益诉讼”问题尚有待明确的解决。4.公众法律意识亟待提高。2005年因环境污染上访的案件68.972万起,是1995年的11倍。2006年和2007年也是70万件左右。上访的主体为整村或几个村联合上访的占多数[14]。尽管我国农民群体的环境意识正在被唤醒,但与城市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比较,仍有较大差距[15]。由于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缺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对环境污染侵害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足,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政策体制层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城乡社会采取和实行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因此造成农业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难以以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政府依赖型”。另外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 基本原因[16]。
(三)环境监管层面
我国以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因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而失去其可操作性。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农村工业污染监管,对于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涉及很少。另外由于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而且在农村环境政策方面,强制性规范少[17],而一些奖励性环境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又相矛盾。(四)治理技术层面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较高的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有些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而开发的技术,也因污染源分散、污染物的收集与运输困难、运行成本高方面的问题而难于推广。(五)资金投入层面
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资金扶持与承担环保责任上存在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城市在大量投入资金的支持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沿河流排放,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环境,农村的环保政策的效度和合理性就受到质疑,环境管理更加困难。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投放的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性不够,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合理的城乡布局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引入环保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工业源,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实现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不仅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的影响,还应从污染扩散角度考虑对农村的环境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规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政府要从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尽快建立乡镇环保监管体制。建议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加强研究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活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农村环保运行体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技能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依靠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具有专门技术的环保科技公司,他们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污染防治实践,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另外,还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四)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促进公众参与 应加大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和地方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要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良好环保氛围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发布、环境质量公告、违法行为举报及污染排放和污染事故通报等制度,推行环保监督员制度,对涉及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要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公众广泛参与,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汇报
关于城镇化建设政策
对接和落实情况的汇报
xx市卫生局
2012年5月14日
市政府督查室:
现将我市卫生系统城镇化建设政策对接和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卫生厅与我市的政策对接和落实情况
(一)对接过程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若干政策》,卫生局积极与省卫生厅沟通、联系,并先后三次赴省卫生厅专题汇报我市城镇化建设涉及卫生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省卫生厅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省卫生厅下发了《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加快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工作卫生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政策措施,省卫生厅副厅长xx和省卫生厅农村处副处长xx亲临我市专题调研对接城镇化建设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市发改局的《任务分解》,卫生局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定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吸纳农民进城优惠政策》。一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后,当地居民自愿参加新农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将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分成参加级别,一个级别是新农合缴费的标准,另一个级别是城镇居民和城镇 1
职工的缴费标准,让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哪个保险就享受哪个保险的报销标准,但不允许重复参保;二是打破区域限制,市合管办对参合农民的门诊统筹报销,由以往只能在户口所在地的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享受新农合报销,变为参合农民持三证(身份证、户口本、合作医疗证)在市内各村卫生所和各乡镇卫生院均可享受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待遇。
(二)落实情况
一是在城镇化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原有政策范围内,我市能够落实的政策及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对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建筑总面积13,313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市医院住院大楼按期于2011年10月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xx镇卫生院26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完工。xx乡卫生院26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基础工程已经完工。积极整合村级卫生资源,合并了xx、xx、xx三个村医较多、合并难度较大的三个村卫生所,规范了村医队伍,全市各村均达到一村一所的要求,对符合要求的村卫生所全部统一发放了营业执照。以市直4家医疗机构为龙头,组建四个医疗集团,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全方位管理,形成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持的良性循环,构建县乡医疗服务共同体,带动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在保证乡、村卫生机构公益性质和充分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前提下,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卫生院分别与xx林业局人民医院、xx林区人民医院、xx农场职工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通过业务合作形成联合体,促进区域内农民就医的合理流动,实
现资源共享,发挥最佳效能。
二是依据城镇化建设实际需要,经与省卫生厅沟通、对接,已落实的政策及项目。x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落实,今年开工建设;xx建设项目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已上报省发改委,待国家批复;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是依据实际需省卫生厅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还应该落实的政策及项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至2015年,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室)54个;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的投入,购置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发展的设备;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定向培训,重点培养全科医生,对合格的人员发证,实现业务人员从专科向全科方向发展;做好对口支援,确定省市医疗条件好的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单位,规定对口支援的时间和年限及对口支援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加快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结防所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单位的建设,确定其公益单位的性质,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其有效发挥公共卫生建设及监督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短缺,近十年来,未得到充分补充,造成专业人员短缺,年龄结构偏大,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二是村卫生所投入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和建议
(一)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乡、村卫生机构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纵深发展,逐步达到医疗用房、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五配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按照虎林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xx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到2015年,撤并3个乡镇卫生院,24个行政村卫生所,29个自然屯卫生室;建立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保留原乡镇卫生院名称不变的前提下,纵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推进社区化卫生服务。利用1-2年的时间,实现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向发展,将乡镇卫生院转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转变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一体化管理,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整合规模小、医疗条件差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将人员相对集中在中心镇和中心村,建立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合理安置人员。在推进社区化进程过程中,一些合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人员需得到合理安置。要将合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人员编制划归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得到合理安置。
(四)实施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实施区域卫生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消灭农村区域卫生服务空白区。在保证公共卫生任务的前提下,医疗业务应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持的良性循环。在人员调配上,集团内部可以竞争上岗,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市直医疗机构的优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竞争担任乡镇卫
生院院长,集团内部可通过定期轮岗的形式,实现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交流,促使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的提高。
(五)培养和引进卫生人才。要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对原有的乡镇和村卫生所人员要到县级卫生机构进修学习,重点人才要派送到省、市卫生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提高在职人员的诊断及医疗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要对口进行培训,到城市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六)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城镇化建设后,当地居民自愿参加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让经济条件不同的居民享受到不同的医疗待遇,将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分成参加级别,让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哪个保险就享受哪个保险的报销标准,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五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从 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不利于“三农”的方向发展。我国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等现实国情,决定了在我国进行农村城镇化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感。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的吸收返乡农民工,缓解失业与城市压力,加快城市工业的转型,同时可以推进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工业的聚集和结构升级,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关键字: 三农农村城镇化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表现
农村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镇规划,叫农村城镇化建设,具体说是指县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中过程。
1、人口的分布由原有较为分散的农村居住点逐步向相对集中的小城镇集结。其结果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比重日益下降,城镇与农村的差别不断的缩小,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2、农村土地由原有比较单纯的的从事农业生产逐步缩小,出现大量的住房用地和以工商业为主的建设用地,农村土地逐渐的流失。同时,随着农村公路的修建,出现住房逐渐向交通方便的路段发展,以至于特别是在山区或丘陵坡上大量的空置房,无人居住,其结果严重浪费了农村土地。
3、在金融危机下,政府实施的4万亿投资建设以拉动内需的政策,主要用于了农村公路、工业区开发等固定资产的建设。各城市先后规划建设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使城郊农村城镇带来发展契机,在城镇规划及农民自主创业的拉动下,出现了城乡结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加快农村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大量的闲置农民劳动力得到有效的就业,同时返乡农民工也在家乡就业或自主创业,对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当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为以城市功能区建设为动力,带动农村城镇化
近年来,萍乡实施万亩工业园计划,其工业区向北发展,位于北部的赤山镇万新、横板、院背等村被划为开发区,带动了该镇部分农村的改造,加快了区域内城镇化进程。
三、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1.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建设投入的加大,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城市建设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占该镇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住宅区面积有所增加,城镇经济更加活跃。
2.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城市交通和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城市公共交通投资累计有所突破2城市道路总长度快速增长,运营车辆的增加以及运营线路网的扩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显著缩短,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和效率。
3.城市供水供气能力增强
随着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加大了企业改革力度。如建成了天然气供气项目,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批投资,而且提高了市民生活用气质量。同时,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及城镇设施的完善,城镇供水项目得到完善,可喜的是大部分村已铺设管道,在未来一两年内将会覆盖全镇。
4.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对全镇生产总值(简称GDP)增长率和城镇化水平这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镇GDP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呈高度相关关系,表明城镇化对城镇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促进作用。
5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人数
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能增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改变产业和就业结构。2
6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科教文卫、人口及劳动力素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科教文卫、人口文化水平也得到同样快速提升。
以上分析表明,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1城市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集聚效益和城镇经济的扩散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大城市有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它们能够迅速吸收和大量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孕育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产业,形成巨大的生产和流通能力,极大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效率。因此,相对于小城镇而言,大城市更能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带动一大片区域的繁荣和进步。
2、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城镇基础设施缺乏,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企业落户,不利于城镇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影响城镇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城镇工业集聚效益不强,影响城镇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并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迅速转移,造成了农地的大量减少,同时由于缺乏治理污染的措施,小城镇的企业所排放的“三废”还污染了大量农田,严重影响农地质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
五、加强农村城镇化的措施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赤山镇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较大,近几年产业结构虽有所升级,但还是出于农业区生产粗放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赤山镇需利用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吧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农村工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合理的聚集。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
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建立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4 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
要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深入研究本地居住方式和风俗民情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创意构思,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要注重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城市为核心统筹规划,实施规划全覆盖,不能盲目建设,每一块土地都要列入规划,不能留下空白,形成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为重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总之,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储备后开发的原则,以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的水平。
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转变。
7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六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1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城镇化能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成为启动中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问题的“切入点”。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转移到城镇成为市民后,彻底割断了同土地的“脐带”,耕地可以向种田能手集中,从而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成为农副产品的购买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解决当前对农产品需求不旺,农副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加快小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可以直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机化、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乡镇企业向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首先,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小城镇适当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乡镇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龙头企业天然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许多地区正是通过“城镇兴龙头,农村建基地”的方式,充分发挥城镇在拓展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空间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