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小班化方案
青口镇第二中心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优质教育权利作为小班化教学的价值定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差异发展,遵循教育公平性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提高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程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实行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学,即通过控制班级人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运用最少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向每个学生最优化发展,突出教学过程细节,构建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二、组织管理
教育局高度重视小班化工作,为了工作高效开展,我校首先成立 “青口二小小班化研究工作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保证小班化工作的顺利展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构成小班化教学推进的中坚力量,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切实体现“以点带面”的工作实施策略。对全镇的研究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分层指导、具体跟进,切实为小班化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个性化保障。
三、工作目标
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小班化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建设一部分胜任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队伍。
2.我们在“发挥小班化优势,关注每个孩子发展”的指向下,克服应试教育背景下单纯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漠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弊端,全面提升小班化的教育品质,实现学生个体与班级集体、小班老师和小班学生共同发展。
3.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为牵动,深入探讨小班化教学的规律性,实现从教学理念到具体操作的全面转型。
4.在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的精细化水平,优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5.结合新课程改革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学、管理模式,总结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为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借鉴。
三、实施步骤及要求
1.准备阶段
时 间:2012年3月——5月
(1)在全镇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县教育局下发的小班化教育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小班化教育成功理论和经验做法。分不同侧面和着眼点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提高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全面认识,进一步了解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优势和方法,让教师在思想上走近小班化、接受小班化,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2)各校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掌握本校教师配备、普通教室数量、入学适龄儿童人数等基础数据,制定符合各校实情的“小班化教育”工作方案及政策标准;
(3)召开全镇小班化教育工作会,做好课题研究的启动工作
2.推进阶段
时 间:2012年5月—2012年12月
(1)按照规定的小班化标准确保每届每班30名以下的班额定员。挑选精干师资力量,充实小班化教学第一线,确保我校小班化教育改革有效进行。
(2)加强对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检查、指导和评估工作。
(3)持续开展教师“小班化教育”系列培训,做到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多次培训。
(4)开展示范课系列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小班化教学研讨会.(5)确定科研课题,践行科研引领实践。注重科研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以“课题牵动”为主线,提升我校“小班化”研究的深度。在课题分解、研究过程中提升学校的科研之风,争取做到校校有审批立项课题,加强过程管理。
(6)通过座谈沙龙,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将以对话式的座谈与教师面对面,针对教师在实践中产生的操作层面问题进行探讨,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小班化的“精致教育”,加深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深层认识,让教师真正走进小班化。
(7)开通“青口二小小班化网页”,各校网页增设“聚焦小班化”专栏,动态展示我校小班化研究推进工作的过程及成果。
(8)搭建展示平台,助推学校发展。以小班化研究过程为契机,通过各种展示会、研讨会、现场会的召开展示我校的风采,助推学校的发展,实现“走出去学习,打出去展示”的目的。
(9)关注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小班化”教学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通
过研究、互动和科研等科学有效的途径,切实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可操作性舞台,为“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10)加强小班化教学、教法、评价等研究工作。要重视借鉴学习外地小班化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小班化教学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的研究这一项重要工作
3.巩固、普及阶段
时 间:2013年1月—2013年2月
总体要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引领和推广,规范改革行为,注意学段衔接。首先是率先在样本班所在学校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其次是进入小班化课题研究的结题环节,接受成果的评估验收。
四、保障措施
我校将为小班化工作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的各项支持与保障,并出台相应政策、制度及外出考察计划等,确保研究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青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二O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第二篇: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易 芸
我们益强小学的办学特色之一是“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作为小班化试点班级的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的想法如下:
一、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3.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教室里的每一堵墙都“说话 ”,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二、班级文化具体内容:
班级名字:智慧之光
班级口号:今天我为我班而自豪,明天我班为我而骄傲。
班训:自信 自律 自尊 自强
班级公约 :
1.进校: 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2.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3.锻炼:两课两操要参加,动作规范做好操;持之以恒是关键,体魄健壮素质好。
4.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 学会学习讲方法。
5.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6.安全: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7.公物: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校园花草勤护理,三化建设靠大家。
8.生活: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讲卫生;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9.离校:值日卫生勤打扫,离校熄灯关门窗;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0.目标: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守法班风好。
三、班级管理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将教室布置成阅览室、活动室、作品展览室、学习园地、竞争舞台等综合场所。
1.心愿墙:把它设计成海洋的形态,而每位学生的理想、目标、心愿等都写在一张鱼形纸片上,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放飞梦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波逐浪,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
2.智慧之光班:班级整体面貌,班级口号、班训,班级公约等。
3.公告栏:课程表、报刊杂志名单、临时通知等。
4.雏鹰争先: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劳动、听讲、作业、发言、纪律、单元测试等等)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
5.书画天地:张贴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优秀的习作等等。
6.班级图书角: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各种绘本、桥梁书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7.荣誉榜:孩子在课外取得的一些成绩,展示出来给大家,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
8.美好生活: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班级的布置让学生一起商量、参与,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四、具体内容安排 :
1. 可根据学校活动确定每月主题,如
3月,勤劳月,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4月,自信月,组织活动开展,提高学生自信心
5月,读书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6月,练字月,开展各种活动,促使学生把字写好,为假期练字做准备
7月,冲刺月,结合期末考试,让学生品尝冲刺后的喜悦,为假期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2.主要措施 :
① 抓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② 抓班级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班级考核,定期和家长结合,促进学生上课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使课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 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使家长、学校拧成一根绳,合力对学会上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良性成长;
④ 和各任课老师紧密结合,多表扬,表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关注,发现并和学生中不良行为斗争。
2011.2
第三篇:英语小班化教学方案
英语小班化教学方案
惠州一中实验学校初中部
黎晓姗
七年级英语课,听起来似乎很轻松,很多人都认为七年级课程浅显,而且学生好管理,老师当然要轻松一些。其实不然。七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以后初中英语学习很重要。因此,我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重大,教学上不敢有一丝的懈怠。而我校最大的教学特色之一就是小班化教学,现将我对七年级小班化英语教学所做的一些事归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使差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小班化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2.互动教学。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
3.合作教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分小组就坐,各个小组是由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这样做不仅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合作完成各项任务,还可以在课后的学习及作业完成方面互相帮助,以此来达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实施形式
1.课前预习。查出生词,标出读音,弄清词性,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通读全文,摘出课文中主要的词组和常用短语(包括已学过的);记下重难点,文章或者对话有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记,上课注意听,或者直接向老师请教。每一天预习一节,周末预习一单元的语法。做到以上这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有的放矢,有信心参与,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2.小组分组。调查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把学生分成几个水平相当的相对固定小组,每个小组4-5人,并确定每组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监督和管理其他同学。小组命名可以固定,也可以临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起名,比如本单元学水果,那这个星期就用水果命名,学交通工具可用交通工具命名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
3.合作方法训练。采取先让学生集中了解小组个人任务和基本合作模式,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专项训练。比如训练课前交流合作,合作学习单词,合作表演对话,合作背诵全文,合作完成作业,合作订正错误等,小组长需提前进行培训。
4.培养小老师。培养几位能力好的学生充当小助手,帮助老师辅导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活动,人多力量大。课堂里也可选几个临时小老师,有时学生自己的方法比老师的可能更受欢迎,更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评价手段。充分利用小班班额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让评价不仅反馈教学质量,而且充分发挥激励、导向功能。如:即时评价,当场面批,及时订正;多元评价,摒弃书面考核的单一做法,全面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6.作业布置
(1)建立作业抄录本,每周检查一次。学生有统一的作业登记本,登记作业时标明日期、学科,以免忘记,特别是听、读作业的完成,由小组长签字。
(2)分层布置课后作业,按照学生能力,成绩较好同学的作业要有适当的拔高和挑战性,中等层次的同学完成作业应该体现学以致用,学困生的作业目的是本课最重要的知识点掌握。
(3)建立作业批改记录本,记载作业批改情况(普遍知识错误、好差典型)、分析综合、及时反馈并跟踪督促。
(4)建立错题本,要求学生每次考试测验后将错题摘抄到错题本,并做到温故而知新。每学期作好优秀作业展,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建立优秀作业奖励制度,激励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以上是我对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做好小班化英语教学工作,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第四篇:关于小班化
关于小班化教学及管理的感受
2010年我校因学生数量锐减而开始实行小班化,对于小班化,通过学习及实践,我有几点感受。
一、小班化在学校方面,是一种理念的彻底更新。实行小班化教学及管理,是学校每一个老师都应有的理念,具体由学校制定实行办法,班主任及课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的小班化理念,并形成许多步调一致的做法。如班级采用分组形式,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这样,在学校形成一种小班化管理的氛围。
二、分组方式。小班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分组合作式学习。班级学生五至七人一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每组尽量按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均衡分组,以形成势均力敌的竞争条件,分好组后,明确组内成员的职务,拟好组名及小组的口号。之后小组就在学习、卫生、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进行评比并定期表奖。
三、课堂学习方式。小班化的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组内合作学习,加分制的方法,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知识。
四、精心布置课前预习,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否则,很难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展示预习情况,自学成果。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的墙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如名言板、班级论坛、作文展台、书法作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艺展示,如摄影、绘画、剪纸等,让学生尽可能的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信心。
实行小班化特色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关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在校期间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放学后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尤其到了初三,我们便会感受到因课排得过满而带给学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细想一下学生生活,怎一个“苦”字了得。老师们也常常抱怨,某某学生学习不用心,讲过多少遍的知识也不会,甚至刚讲完的题考他都不会。学生说累,老师更因为学生的不用心而感到身心疲惫。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的因素有很多,但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失去学习兴趣,将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总是被别人安排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永远成为了学习的仆人,即使考上了高中,已习惯了耳提面命式学习的学生也便难以适应高中老师放手式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便开始不适应,迷茫,成绩下滑,有的学生甚至一蹶不振,曾经的好学生销声匿迹了。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不是教育的罪过吗?
我认为初中阶段应该是学生大量地汲取知识的时期,每天被课本知识困住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信息基本中断,每天“唯有教科书”,此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学生因长期不充电,易产生对课本知识厌倦的情绪,没有了源头活水,也便没有了思想,没有了创造力,在语文学科上的表现是阅读理解能力差,畏惧写作,在无奈的情况下
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人一面,缺乏立意和语言上的创新,学生的作文中,能看到的好文章凤毛麟角。学生思想浅薄,不热爱读书,即使有时间的时候,也没有了读书习惯,书被束之高阁,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他的发展肯定是极其有限的。这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吗?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任凭老师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学生依然无动于衷,缺点依旧,不思进取。在我们抱怨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想过教育好一个学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影响外,还离不开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来源于阅读,读书是一种思考和认知的过程,学生不断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认知到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学会了自谦低调;认知到了道德伦理的尺度,于是学会了原则礼法;认知到了自由的局限,于是学会了对自由的把握;认知到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学会了坚韧坦然地面对;认知到了仁义礼智信,于是学会了诚实敬重。读书,会提高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平衡能力,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而一个不经常读书的学生,思想深度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与家长的教育,自然与他的思想难以接轨,学生也便难以教化了。试问,学生离得开阅读吗?
仅靠老师的勤奋,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效果的体现是事倍功半的,可见,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我们学校目前的情况来开,学生的能力很一般,大众化的学生
多,如果靠以前那种题海战术恐怕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以我们班的情况为例,32个学生,学习习惯好的屈指可数,有的学生家长都觉得难管,尽管家长也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却管不了,他本来就有厌学情绪,如果我们还用一种枯燥的方法教他们,老师付出了很多,却难以看到我们所期望的的效果。还有的学生在期末复习阶段我问他晚上学习到几点,他说家长向来不让他超过十点睡觉;还有,我听班级的一个家长说,他们当初选择我们学校的时候,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有人说“上那个学校干什么,十中现在也不如以前了,我们家孩子上六中,我们可不去十中。”等过了一阵子,再互相交流一下新学校,平时,我们作业写到九点,他家孩子写到十点,期末我们写到十点,他们写到十一二点,从此,再也没有听到那个人反对的声音。通过这些,我想,现在家长和学生欢迎的是,能快乐轻松的学习的学校。有的人可能会想,既快乐又轻松,谁不想啊,可那只是美好的理想罢了,在现在的考试制度下,成为现实太遥远。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人做到了。
2010年,我们那一届老师去过凤城六中和大连七十一中,通过参观,听课,感觉凤城六中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如走廊一条条耐人寻味的励志警句,校训,尤其凤城六中的男生女生校训,各个班级的文化墙,教室内的文化建设,以及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堂上所体现出的青春的活力和求知的快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一个老师上的一节课《春望》,课前有学生的自学展示,在预习时,要求把这首诗写成一篇短文,上课时展示的同学写得非常好,有对景物的描写,有对作者苍老的形象的描写,并且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课堂也十分生动活泼,教学内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的课堂效率是很高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
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有为小组争得荣誉的积极性,课堂上能动起来,真正的实现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充分的预习,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都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学生,碰上作业多,时间紧的情况,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连文章都不能读一遍,别说对文章的理解了,就连查字典认识生字,学生茫然的来学习这一课,只等老师领着分析,让他讨论,发表意见,他连课文都不熟,所以也说不出什么,为完成教学任务,做过尝试的老师只能又回到从前的方法上来,老师只能是领着分析课文,记下重点。由此,我想到,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就谈不上小班化课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2、老师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对教学模式的熟练应用。这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布置预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是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服务的。
凤城六中班额很大,每班有五六十人。
去大连七十一中的学习也让我有很深刻的感受,即使学习时间只有一天。我总的感受是:学生在学校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生是幸福的。
每班三十几人,校园的每个角落都透露出人文的气息。进了教学
楼,在三楼的平台上,有几十盆盆栽,看了让人赏心悦目,使得教学楼内的环境十分优美,班级的走廊墙上,有每个学生的分担区编号,教室、走廊十分干净、整洁,能够看出学校在学生劳动方面的重视,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了我们班,有时候学习任务紧,就忽略了对学生值日生工作的强调,要求也不够严格,细想,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工作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再说这个学校,每个班级各有千秋,从墙上就能看出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真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大连七十一中,也曾经历风雨飘摇的时期,从校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学校曾濒临消亡,他们有生源学校,但是由于学校名气不大,小学生到了初中,就转到比七十一中更好的中学,学苗质量下降,再靠以前的办法,无论怎样也拼不过生源好学校,这样下去,尽管老师们都很努力,也看不到希望,也没有什么信心,毕竟,做老师的都知道,尖子生是需要一定的潜质的,眼下手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资质很平庸的学生,所以,他们不得不改革,那就是实行小班化特色教学,全校老师齐心协力,在实行了几年小班化教学之后,教学成绩由大连市西岗区倒数变为第一名,我们去学习的那个时候,七十一中已经成了大连市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有活力的,是乐学的,是勇往直前的。
第五篇:小班化
“让每一个学生绽放个性光彩”
——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把个性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科学理念。因此,张扬学生个性,已成为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封闭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个性,而大容量班级又使得学生的个性的发展雪上加霜。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贯彻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小班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在新课程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小班教学下的个性化教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潜能。小班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在和谐的班级生活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张扬,实现每个人的和谐发展。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农村小学已出现“小班”,但并不等于就是“小班化教育”。就我们的调查来看,农村小学的“小班”教育还是沿袭着过去“大班”的教育教学模式,“小班”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体现,“小班”学生的素质并没有优于“大班”。因此,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引进,推广先进地区的“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立足农村小学的实际,构建适应农村小学实际的“小班化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拟定进行“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
较少到底指多少呢?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已广泛实施,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法国小学为23人,瑞士小学为19人。关于小班的教育效果,据美国学者对过去50年间发表的论述学生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近300篇论文表明:班级规模下降至30名以下,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生能力普遍增强。
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些尝试也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2010年,小班化教育追求进入国家、各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四、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构建小班化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2、探索小班教育资源、环境配置,使之更具育人功能
3、构建小班化教学评价系统。
4、在提高小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明确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确定个性班级特色。
班级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并尊重学生的兴趣倾向,慎重确定本班的特色。班级个性的确定建议从体育、艺术、科学三方面着手。
2、开展个性化活动。
课题目标的实现最主要依赖于一次次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能性实践活动,另一种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围绕本班个性发展的目标,开展个性活动。课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活动设计和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使他们的能力得以锻炼,个性得以张扬。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逐渐成为有思想,有创见,尊重真理,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人。
3、布置个性化的环境。
首先校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应该体现对个性的尊重。在学校的走廊、草坪、宣传窗、墙面„„可以逐渐留下师生个性创造的痕迹。其次,班级教室的布置能充分展现本班的个性。黑板报、墙面、书柜„„都将成为展现班级和学生个性的舞台。最后,个性班专用教室的硬件建设和适当的布置将为班级个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4、挖掘班级个性文化的内涵
班级特色的确立都必然有其可供挖掘的人文内涵,而真正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有其教育意义的并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这技能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是教育者应该担负起的责任。这种品质的形成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课题实施老师要充分挖掘本班特色项目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在特色活动的开展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逐渐形成班级学生的共识,形成班级的个性。
研究思路:
1、使小班化教育实验成为更新全体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打造一支师风正、业务精、口碑好,适应小班化教育和高素质、有个性的教师队伍,培养和涌现一批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2、建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主体参与、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管理体系。
3、初步构建科学性强、便于操作、适应小班化教育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
4、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小班化教育真正成为让每一个学生描绘自我发展轨迹,张扬个性,呈现特长,充满活力的大舞台。
5、通过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争取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通过现场会、观摩活动等方式,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借鉴。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
根据实验学校及教师的实际需要,把该实验的有关经验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教学问题,深化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互连网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并归纳用于研究。
2、实验研究法:在实验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
3、调查访谈法:通过对参与推进小班化教育行动的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访谈获取客观详实的资料。
4、建立课题科研档案,运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分析实验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幅度。
八、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1、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组建课题组,落实研究成员。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3、拟定活动计划,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3年4月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1、开展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内容的教研活动
2、开展小班化教学交流活动。
3、学校小班化教育课题实验教师培训
4、“小班化”课堂教学现场会
(三)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1、搜集实验阶段的有关材料、推广应用方案
2、课题成果展示与汇报
3、总结课题实验成果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十分重视科研情况,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同时对科研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学校里有浓厚的研究氛围,教师自觉地向研究型教师靠近
本课题主持人所主持的县级课题《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在2010年12月顺利结题,同时参加了学校其它几个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课题组其他同志,大多组织、参加过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此课题都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每个人都是志愿兵。课题组成员能够科学地处理完成本职工作与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系,在乐于研究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课题的完成。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多年从事一线工作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高的科研理论基础。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管理规范。
2、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小班化教育”重在教育过程层面上更充分地体现出教育公平精神,使每一位学生提高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3、课题组建立研讨例会制度,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研究进展情况,布置阶段性工作,进行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
4、加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管理,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第一线随堂听课,参与评课,并定期向全校教师推出小班化教育交往教学研究课,推动全校的教学改革。
5、以科学的专题研究为手段。选择专题进行攻关,从而有力推动小班化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