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3年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成绩的公示
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绍县教发[2014]2 号
关于公布2013年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成绩的通知
各镇街中心小学(升格学校):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安排,于12月21日进行了35周岁以下,5年教龄以上的语文、数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现将比赛结果公布如下:
语文:一等奖(14人)
陈玲芳(马鞍镇中心小学.低段)濮彩君(鉴湖小学.低段)丁庆芳(实验小学.低段)屠铁琴(陶堰镇中心小学.低段)石元晓(富盛镇中心小学.低段)张小燕(柯桥小学.低段)唐春丽(夏履镇中心小学.低段)蒋立勤(实验小学.高段)任妹(柯桥小学.高段)陈升阳(安昌镇白洋小学.高段)钱熔杰(柯岩中心小学.高段)金春英(中国轻纺城小学.高段)孟王芳(鉴湖小学.高段)俞慧琴(实验小学.高段)
二等奖(21人)
沈若芬(稽东镇中心小学.低段)张虹(钱清镇中心小学.低段)蒋银珠(杨汛桥实验小学.低段)顾永丽(实验小学.低段)沈文琴(安昌镇吉生小学.低段)王敏娟(兰亭镇中心小学.低段)章丽美(柯岩街道阮社小学.低段)裘秋华(马鞍镇中心小学.低段)袁银飞(杨汛桥紫薇小学.低段)金丽(杨汛桥紫薇小学.低段)傅红芳(中国轻纺城小学.低段)金建娣(稽东镇中心小学.高段)郭春燕(杨汛桥实验小学.高段)吕海芳(陶里小学.高段)
刘学(杨汛桥紫薇小学.高段)潘晓艳(华舍实验学校.高段)周秀琴(兰亭镇中心小学.高段)陈晓莺(马鞍镇中心小学.高段)魏丹鸿(湖塘镇中心小学.高段)何军燕(漓渚镇中心小学.高段)何晓颖(中国轻纺城小学.高段)
数学:一等奖(14人)
林文(轻纺城小学.低段)方芳(柯岩中心小学.低段)李佳(实验小学.低段)边敏珠(湖塘中心小学.低段)周红梅(安昌镇中心小学.低段)郁丽丽(实验小学新校区.低段)马建平(华舍街道蜀阜小学.高段)石柳(轻纺城小学.高段)张盈菲(鉴湖小学.高段)金洪芳(实验小学.高段)魏文(湖塘中心小学.高段)高英(轻纺城小学.高段)王国荣(兰亭镇中心小学.高段)葛锦晶(齐贤镇中心小学.高段)
二等奖(21人)
王菊(轻纺城小学.低段)丁秋君(陶堰镇中心小学.低段)叶绿(柯桥小学.低段)高伟芬(陶里小学.低段)
张亚平(马鞍镇滨海校区.低段)陈爱红(孙端镇中心小学.低段)任飞英(稽东镇中心小学.低段)尉菊芳(平水镇中心小学.低段)唐月华(双梅小学.高段)尹黎(安昌镇吉生小学.高段)李迪雷(柯岩中心小学.高段)叶华红(华舍小学.高段)
朱琳(漓渚镇中心小学.高段)姚蓓蓓(马鞍镇中心小学.高段)蒋钰炯(钱清镇中心小学.高段)陈金江(实验小学新校区.高段)杨建凡(紫薇小学.高段)张江祥(王坛镇中心小学.高段)孙文芳(秋瑾小学赵家畈校区.高段)孙燕红(杨汛桥镇学伟小学.高段)薛剑秀(柯岩街道州山小学.高段)
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4年1月8日
第二篇:风筝比赛成绩公示 - 副本
“亲近自然、放飞心情”襄阳市第四十中学
第四届放风筝比赛成绩公示
一年级组比赛选手成绩 一等奖:金俊善康静茹刘佳仪 二等奖:程伟杰周智峰涂必先三等奖:向宏志张俊鹏涂展弈龙冰冰王荣郭欣怡
二年级组比赛选手成绩 一等奖:李坤雨徐帅赵家祥 二等奖:张奇缘孙世博沈逸鸿三等奖: 田国威钟思哲崔建坤肖颖月李慧欣王雨涵刘凯妍朱曼怡王佳欣三年级组比赛选手成绩 一等奖: 刘圣贤袁琳钰王栀祺 二等奖: 周子奥罗笑然袁荣怡三等奖: 范少坤张青龙李润浩张浩泽徐格刘香情四、五、六年级组比赛选手成绩 一等奖:刘一萧何健毅王亘旭 二等奖: 李采文周培鑫康飞三等奖: 周文韬毛开宇刘晨亮翟春雨张晨欣莫双洁张雅婷张悦涵柯梦月七、八年级组比赛选手成绩 一等奖: 曾锐周超玥张琴 二等奖: 张伟迪赵忠义袁荣睿三等奖: 谢少豪乔昊天王枭鹏周梦月蔡君兰杨芷沁
李博妍
张振宇王苗苗陈嘉黎王忠乾龚馨阳鹿欣悦
董笑阳习茁莹张丹枫彭昊月谭耀文刘晓天张晓晨莫少林李浩文李莹莹雷淑贤
赵子康闫美婷康裕桐张诗涵
刘思怡 郭鹏举闫博文 郭文欣
袁诚
周凤成 曹星阳郭文康 雷嘉鑫
曾紫悦
沈永娇 张发辉李步青 吴非凡张玉丹
滕瑞雪
王娟 王纪龙李丹阳 苏欣儿
张雨晴
襄阳市第四十中学2013年4月23日
第三篇:小学作业公示制度
XX小学作业公示制度
为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特制定本制度,并请各班严格执行。
1.每天放学前,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在教室作业公示栏中公示。学生当天家庭作业,接受家长与社会的监督,注意作业布置语句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2.保证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每天课外作业量(按学业程度中等学生完成时间计算)不得超过60分钟。
3.由班主任调控各科作业总量,对超负担的作业,班主任有责任进行调控。
4.在常规型作业、习惯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布置的基础上,要求全体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减少机械重复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
5.严禁教师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6.提倡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学校的减负工作,学科教师自觉减缩作业量、精编作业题,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XX小学作业公示栏
日期:
周次:
班级:
星期
语文
数学
英语
时长
(预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双休日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诸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把握作业设计这个环节,运用作业这个工具,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解放学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1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有利于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多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采用了“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导致很多学生每天都面对繁重的作业,毫无学习兴趣和乐趣可言。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老师们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观。通过提高作业设计的效果,使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目少而精,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苦学变乐学,最重要的可以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学生从行为到思想的全面解放,健康快乐的成长。
1.2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生通过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养成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而且本身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老师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语文作业,增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完成作业,久而久之,也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1.3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使作业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难易梯度合理,学生在完成这些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2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效果的几点建议
2.1作业的呈现形式要灵活多样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或者是老师自身素质的不高,虽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的提出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但是,?是有一些老师不重视作业设计工作,往往每次语文课结束后都是让学生抄写生字、生词等,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不但让学生感觉厌烦,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付了事,不会认真对待,无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在作业形式上动脑筋,即使同样都是检测学生字词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变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一看题型就产生一种新鲜感,有兴趣继续下去。例如,对于小学二年级的生词检查的题目,可以设计成让学生“找朋友”的形式,把生词中的两个字拆开,通过几个形近字,还可以使学生形近字的对比中,寻找不同,增强学习的效果。通过不断的创新,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升语文学习活动的效果。
2.2作业包含的内容要丰富有趣
作业不仅要在形式上不断的变换花样,在内容上也要丰富多彩,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只有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到乐趣,才能真正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由苦学到爱学再到乐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看玩,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在语文作业的设计时,就要遵循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内容。
2.3作业要进行实践性设计
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实践服务,新课程也重在实践,同样丰富多彩的、创新开放的语文实践性作业,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
2.1以观察生活为主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如教学《松鼠》一课后,因松鼠不是常见的小动物,但在附近的花鸟鱼虫市场看到过,于是就布置学生利用休假日到那里看一看,了解小松鼠当下的生活状况,并让学生针对保护动物开展专题讨论,同学们既对松鼠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对动物贩子的可耻行为提出了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2以诵读为主的实践性作业设计。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学科,就需要通过“说、读、问、演”等形式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读一读,如古诗;叙事性较强的,可以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利于表演的,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演一演,像《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还可以让孩子对家长进行采访;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加深体会,如听录音、看视频等,如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就可以从影片中深深体会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不怕牺牲的英雄精神。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2.4作业的创新性设计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不足现象,?榱思せ钛?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就应在语文的创新作业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并且不断创新。
2.5作业的特色性设计
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性,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也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其内容、形式应更加丰富多彩。如学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喜欢绘画的,可以用五彩的笔画各种字谜;喜欢朗读的,可以为《我爱你,中国的汉字》选配乐曲,配乐朗读,表达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喜欢写作的,可以将优美、生动的词句收集在自己的摘录本上,然后熟读成诵;喜欢作诗的,还可以作一首小诗,赞美中国文字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然后给大家朗诵,喜欢书法的,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用书法作品展示出来,喜欢电脑的,可以将中国的字谜、对联、歇后语、汉字的历史、有趣的汉字故事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要从简单重复变为灵活多样,要从单一的知识复习变为知识、能力、情感的创新综合训练,从被动完成作业的苦涩,变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们乐于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从此爱上语文作业,更加乐于去完成语文作业。
参考文献:
[1]周文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6,29:51-52.[2]宁雪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45-46.
第五篇:淄川区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淄川区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评选结果公示
淄川区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评出全能、课堂教学、专业素养(包括基础知识测试、书写展示、现场答辩、技能展示)一等奖各15名,二等奖各23名。现将获奖情况予以公示。
一、获奖名单:
高名杰(杨寨中心校)付加永(实验小学)张安霞(杨寨中心校)吴海虹(龙泉中心校)赵林渊(城南中心校)张玉秀(北关小学)张晓康(般阳路小学)刘 荔(洪山中心校)刘丽曼(昆山小学)翟淑斌(西河中心校)杨 丽(商城路小学)李 敏(洪山中心校)张丽娟(龙泉中心校)高名杰(杨寨中心校)国洪新(太河中心校)房桂霞(双沟中心校)岳小磊(般阳路小学)张玉秀(北关小学)全能 一等奖
国洪新(太河中心校)肖翀燕(北关小学)成 雪(开发区中心校)刘红苹(罗村中心校)岳小磊(般阳路小学)二等奖
高庆兵(东坪中心校)王少青(黑旺中心校)王其菊(峨庄中心校)刘明辉(双沟中心校)王孝海(淄河中心校)王艳青(岭子中心校)贾子亮(昆山小学)张 进(寨里中心校)
课堂教学 一等奖
肖翀燕(北关小学)成 雪(开发区中心校)李玮玮(开发区中心校)刘苗苗(寨里中心校)刘红苹(罗村中心校)孙国栋(实验小学)李玮玮(开发区中心校)房桂霞(双沟中心校)刘苗苗(寨里中心校)王文婧(师专附小)
牛传明(磁村中心校)梁 霞(昆仑中心校)郭琳琳(师专附小)吕磊磊(岭子中心校)孙玉燕(商城路小学)刘楠楠(淄河中心校)孙 婷(张庄中心校)孙国栋(实验小学)付加永(实验小学)张安霞(杨寨中心校)吴海虹(龙泉中心校)郭琳琳(师专附小)
二等奖
张晓康(般阳路小学)赵林渊(城南中心校)王其菊(峨庄中心校)高庆兵(东坪中心校)王文婧(师专附小)孙玉燕(商城路小学)王少青(黑旺中心校)刘 荔(洪山中心校)吕磊磊(岭子中心校)李 敏(洪山中心校)梁 霞(昆仑中心校)牛传明(磁村中心校)刘丽曼(昆山小学)刘明辉(双沟中心校)张 进(寨里中心校)陈秀娟(罗村中心校)刘楠楠(淄河中心校)翟淑斌(西河中心校)杨 丽(商城路小学)王艳青(岭子中心校)孙 玉(黑旺中心校)
专业素养 一等奖
高名杰(杨寨中心校)国洪新(太河中心校)贾子亮(昆山小学)王文婧(师专附小)贾宝伟(城南中心校)李玮玮(开发区中心校)赵林渊(城南中心校)王艳青(岭子中心校)梁 霞(昆仑中心校)王少青(黑旺中心校)二等奖
高庆兵(东坪中心校)孙国栋(实验小学)杨 丽(商城路小学)刘红苹(罗村中心校)吴海虹(龙泉中心校)刘丽曼(昆山小学)赵玉萍(西河中心校)刘明辉(双沟中心校)房桂霞(双沟中心校)刘苗苗(寨里中心校)肖翀燕(北关小学)成 雪(开发区中心校)张晓康(般阳路小学)王立新(磁村中心校)王其菊(峨庄中心校)岳小磊(般阳路小学)
二、评委、算分:
王年超(区研究室)满玉霞(实验小学)翟
静(北关小学)
孙 婷(张庄中心校)王孝海(淄河中心校)付加永(实验小学)牛传明(磁村中心校)王孝海(淄河中心校)张安霞(杨寨中心校)翟淑斌(西河中心校)
刘 荔(洪山中心校)张丽娟(龙泉中心校)李 慧(太河中心校)刘楠楠(淄河中心校)贾万锋(张庄中心校)张玉秀(北关小学)吕磊磊(岭子中心校)
三、公示期:2011年5月6至5月13日
四、监督电话:5181292 5180821
淄川区教学研究室 201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