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戴新良
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分别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现将一学期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2、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
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另外,课上完后即对该节课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的次数很少。这样,就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4、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和对学生的口头问询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还是喜欢以教师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或者说,课堂的民主气氛还不够浓,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保守陈旧。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加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并努力使“合作式学习方式”成为我的教学课堂上的一个法宝,让“合作”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种习惯。
第二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绪论...............................................................2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阐释.........................................2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3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3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3
(四)帮助学生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3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
(一)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4
(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4
(三)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力度不够...................................4
(四)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4
四、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建议与策略.......................5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5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5
(三)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6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6
(五)转变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7
(六)教师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7
五、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方法和措施,而且更需要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配合,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该改进的措施。以期能够为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给予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研究
绪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新时期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模式成为一个很好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课堂互相帮助的机制,实现了学生跟学生之间、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当数学老师也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能够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时候掌握数学方面的知识。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的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途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阐释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新时期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模式成为一个很好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课堂互相帮助的机制,实现了学生跟学生之间、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当数学老师也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能够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进行小组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1]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重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强化团队彼此间的协作分工,更好地提升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势的多样性,既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有效的小组活动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来说,首先就是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学习内容,并不是他们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就需要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来提升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合作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社交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合作学习,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乐趣所在,也为后期进行日常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性。[2]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展示出来,同时还能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认可,这样就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的动力。还有就是合作学习还能够将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展示出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进行相互的交流过程中,更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为了能够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个方面,他们都能够不遗余力的来将自身的能力展示出来,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地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竞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增强。班级可以看作是社会一个小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们进入未来的大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帮助学生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能够对于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就是,在相互之间进行了解之后,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成绩水平,让他们自身能够对于自己的学业水平有一个相对的了解和认识,这样的话就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竞争意识的进一步展示。
其次在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这种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的不一 样,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交际过程中,就能够将这些自己不熟悉的内容相互进行帮助和支持,所以就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的集体主义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品格。
最后,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来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目的性相对较差,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合作学习所带来的目的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看到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的目的性,让他们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在。为下一步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认识水平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小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认识往往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在。对于知识的认识水平上面可以看到,只有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由于小学数学教师的编制问题以及小学数学教师的现行待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对比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这里主要表现在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小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农村小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还没有能够达到教育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师资力量的要求。
(三)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力度不够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其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之后,往往很少关心的是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消化程度,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力度还没有能够达到要求,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师往往不关注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样的话就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极端现象的产生,这种极端现象就存在于教师只管教学,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和领悟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这样就容易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这种被动局面的产生对于学生而言,难以达到将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的目的。[3]
(四)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 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的不争取,很多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而往往忽视的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个人的思想的表现,没有能够很好的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梳理清楚,导致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另外就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半途而废的现象,从刚开始的时候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相对高涨,到后来的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感觉像是任务一样,这些都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新的特点,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四、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建议与策略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 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经验协调各方关系,发掘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首先就是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相对弱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开,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自由程度。在进行合理分组的时候,教师应该掌握合理分组的一个科学的规划,在进行合理分组的时候,尽可能的将优秀的学生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在合理分组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自愿程度,只有学生自愿分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不然。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控整个分组过程的全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能够搭建好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的效果。[4]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在开展积极和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从这一点上来看,对于活动的开展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开展,这样的话才能够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好的展示到学生的面前,同时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中我们必须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学生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来掌握,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遇到这类内容时放手让孩子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对合作内容的把握不准甚至单纯“为合作和合作”,这种合作学习的课堂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合作内容如果过于容易,学生们早就驾轻就熟,那么 这种合作学习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要么成为组员们比拼嗓门的擂台要么他们根本不屑开口;如果合作学习内容太难,学生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最后可能会干脆放弃,打击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如果为取得学生参与度高涨的表面繁荣,一有问题就抛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老师的指令下忙于来回做出合作学习的样子,真正的合作效果怕是不能保证,另外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也会逐渐厌倦,心生排斥。由此可见,学习内容的选择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它关系到实际合作有效与否的问题。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很多,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也有很多,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5]合作学习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一般说来,简单的识记背诵的内容不需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一些超出个人能力,需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的问题,比如探究题、分析题、综合题等等,就十分适合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下集合他人智慧获得观察、分析问题的新角度,走出自己思维的小圈子,来到集体智慧的大世界。
(三)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出现学生的问题行为,干扰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规范学生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课堂管理要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但在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学生的问题行为,如有的学生不参与合作或者不服从教师组长的管理等等,这会直接扰乱课堂或者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正常进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低效甚至失效。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并加以制止或者处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对于教师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于教师的角色的定位,对于教师而言应该转变过去家长式的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成为在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学生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时才能够积极稳妥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项目的开展。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积极和有效的评价是保证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成果的一个有效形式。从小组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所取得成果来看,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他们在课堂上的辛勤劳动所得,这些劳动所得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达到提升小学生面对困难、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这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对于小学生课堂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包含的内容 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的内容,这里不仅仅涉及到的有对于整个小组的评价,同时也有涉及到对于班级小组的评价,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最终还要建立起的是对于各个小组内的有效评价,这些评价的内容往往就是提升小学课堂数学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一种表达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的就是随机评价或者是一种鼓励与表扬的形式开展,同时配合以适当的奖励和惩罚。[6] 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学习知识的认可,和对于已掌握内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思考。
(五)转变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来说,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本职的岗位定义上面,还应该从平等的角色定位上面进行认真的思考教师的角色,这样才能够构建起教师对于学生的角色的定位。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来说,学生希望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按照这种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疏导、沟通、协调的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小学数学教师的真实价值所在。[7]另外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自身角色定位来看,往往还需要有一个更大范围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仅需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而且还需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更加积极的关系。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出发,以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定位。
(六)教师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更多的取决于小组整体的成绩,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小组在成绩排名上获得好名次,全体小组成员都会各尽其能的为本组的成绩而努力,组间的竞争可以加强组内的合作,组间的竞争越激烈组内的合作氛围也会越高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予相应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中。[8]成果展示后,教师要根据每个组的具体表现,结合小组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对这次合作学习的成绩作出总结,评出最佳小组,这一过程能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小组成员的互相学习。小组间的互评和小组内的互评会帮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小组和自己在小组里的表现有更清醒的认识自己,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五、结束语
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 问题和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总结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以便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
[1].李祖寿.教学原理与技法[M].北京:大洋出版社,1979.169 [2].朱文雄.班级经营[M].高雄: 复文图书出版社,1989:11 [3].田慧生等著.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32 [4].陈琦等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97 [5]闫春景.浅议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8期
[6]虞巧芳.加强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实效性[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6期 [7]宋国忠.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J];新课程(小学);2010年10期 [8]段军.数学课堂上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2期
第三篇:小议“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任恒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悄然兴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议题。那么,我们在组织“小组合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者,做了多年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首先,学生缺少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上开展小组活动,时常会出现讨论“冷场”的现象。老师布臵合作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之间既不商量,也不讨论,要么自己看书,要么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合作”,小组合作的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使合作变成了“单干”。合作完全流于形式。
其次,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在数学课上,学生由于对数学中的公式、定理等了解不深,导致他们在课堂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小组成员想到哪说到哪,而且有时候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深入开展,甚至无从合作。
第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会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由于组员之间的数学基础相差 太大,而且,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数学基础较好、语言表达也流畅的同学往往参与度较高,他们发言的机会往往较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也较多;而对那此数学基础不理想、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的同学参与度往往较低,在数学小组合作中,他们多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第一,科学组建数学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前要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
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通常一个小组的成员以4—5人为宜。在布臵座位时要特显“小组”的“独立性”,并且,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组员都能相互讨论。同时,我们在组建小组时,要将数学基础好、中、差的学生相搭配,要把性格外向与内向相搭配,男女相搭配,以便充分发挥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第二,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1、合作铺垫。有一部分数学老师为了追求在形式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对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生加硬塞”上的讨论,也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探究,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使合作学习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数学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哪些问题学生自学就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合作才能解决,哪些问题要老师讲解才能解决等等,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可以把基础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读教材,看例题,对相关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初步的理解,为下面的合作讨论做好铺垫。
2、诱思讨论。对那些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结对交流,再由学科长牵头进行组内“对与对”交流,并由小组总结方法与规律;在整个合作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及时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在学生遇到一些有争议的、无法进行下去的问题时,要及时点拨,引导组员找出问题的症结,指引他们如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成果展示。课内展示是给小组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完 成后,老师组织各小组进行课堂成果展示。各小组可以选派小组成员进行讲解,同组内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和质疑。展示结束后,老师要及时进行必要的纠正、点拨和评析,对正确的予以表扬,错误的也要予以鼓励。
4、及时训练。课堂训练是检验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是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训练的题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要结合教学内容,从而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习题还要注重基础性,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迁移力,要特别重视书本上的练习题,可以对书后习题再进行变式训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高效。
数学专题讲座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运
任
恒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0—2011)学第二学期阶段性总结
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分别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有得有失。现将一学期以来课题开展情况及下阶段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在重难点的突破、做题方法的掌握,算理的探究等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属于偏远地区,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如不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技巧来有效地突破难点,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讲清楚某一个难点,会采用大量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给学生听,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突破难点时缺少有效的策略、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因而才出现了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断地讲解,学生埋头苦记,课下苦背,这样机械的教学学生感觉枯燥,老师也感到无味。现在我们把一些学习任务交给小组进行讨论,课前小组合作预习,课后合作复习。尤其在课后的复习中,小组成员互相提问,互相补充,形成竞争的局面,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记忆。学生在方法掌握方面也很牢固,学习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三、综合性学习的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与实践,继而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四、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互助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养成自觉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建立互助学习合作小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2011年6月对实验班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学生的座谈,看到当前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充分,老师提出的合作讨论的问题较有价值,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为根本,仅仅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作为课改精神在课堂上一种时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⑴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⑵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
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另外,课上完后即对该节课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的次数很少。这样,就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⑷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和对学生的口头问询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还是喜欢以教师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或者说,课堂的民主气氛还不够浓,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保守陈旧。
五、下个阶段的努力方向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应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者、记录员、资料员、评分员、汇报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2、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给小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就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3、不图热闹,讲究实效。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例: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学习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的现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合作学习“假”与“浮”;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既要注意预设,更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等等。
4、继续进行理论学习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阶段性总结、研究心得体会以及论文。
河东中心小学 2011年7月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0—2011)学第二学期阶段性总结
学
校:河东中心小学
学校领导:
严泽东
课题负责人:郭建军
时
间:2011年7月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本人自实行小组合作教学以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进步,所以在这里略做总结.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小组,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适应各种学习风格,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方法。早在1979年,美国的以为教育学家约瀚逊就论述了这种方法的种种好处。他这样写道:
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材料……
学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态度和经验,他们就越是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追求明确的学习目标,越是相信学业成败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为优秀的学生和获得优异的成绩,越是认为学习新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与只有班集体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经验的学生相比,有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师,更容易把教师当作激励者而接纳教师,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功用的探索及成果:
1、让每个学生抓住学习的机会
《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说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面对着眼前五四十多人一个班的学生们,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课堂中游戏的快乐体验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难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往往是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的各项内容,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旁观者的局面。
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起初,我试用同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同桌进行操练。但不久我发现以两人为一组全班仍然有三十组左右的学生,而且虽然同桌学习比单人学习好,但是成对学习的对象始终是同一人,形式单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我最后试用了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织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全班变成了四人为一组。无形中,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演变成为了有十五个小学习小组组成的小班级了。四人小组中,每个学生在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四人一组的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操练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每个成员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这样一来,从数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使完成《标准》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课堂有了实现的可能。
2、让每一个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并得到合理发展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学生,疑问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等到老师注意到他们,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才愿意开口。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通过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着仪现象是有帮助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平时不敢在全班级面前发言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面与其他同伴交流,会在小组中得到同学的赞赏或者得到同学的帮助意见。通过交流,基础差的学生得到了较优秀学生的帮助从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对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树立 了自信。最终学生们都敢于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分好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才刚刚试用了不长时间,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对它的研究仍有很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让1+1+1+1大于4,创建一个真正具有实效的数学课堂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研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