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个案观察
幼儿个案观察
个案姓名:小A
性别:男
年龄:6岁
观察者:H
个案分析:
小A是我们班一个热情开朗、聪明可爱又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他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老师教的本领总是很快就记住了,上课时能积极开动小脑筋举手发言。但是他缺乏耐心和静心,上课坐了几分钟能够之后就坐不端正了,小屁股像抹了油,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小手也管不住了,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容易分心。玩玩具时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他每次都说别的小朋友不对,扭曲着脸孔来气呼呼地骂人,甚至还会举起椅子作出砸人状,或者发脾气把玩具扔得一塌糊涂,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因为幼儿园以早期阅读为教学特色,所以我们很注重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经常利用午餐后、起床后、放学时等一些零星的时间请孩子们自由翻阅图书。当别的小朋友津
津有味地看书和好朋友一起讲述书中的内时,他却静不下心来仔细看书,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这时最喜欢无所事事地和班中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打打闹闹,有时还会钻到床底下。
个案指导设想:
1、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小A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2、教师给予他特殊的关爱,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3、家园联系,调整小A的家庭教养方式。
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自由活动时小B哭着跑过来,“小A打我”,只见小B的脖子上有一条指甲抓伤的痕迹,别的小朋友见小B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小C也跑来告诉我“小A打我,还抢积木”。只见小A若无其事的样子,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
看到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人,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措施:
因为小A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许多次了,他觉得反正我打小朋友、抢小朋友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所以我觉得必要的时候也要让他受到一些惩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我趁他不注意,一下子把他在玩的积木抢了过来,他马上一脸凶相地瞪着我,气呼呼地说:“这是我的积木呀,为什么要抢我?”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高兴了吧?你抢小朋友积木的时候小朋友是不是也向你一样不开心呢?这样吧,如果你把刚才抢过来的积木还给小朋友,我也会把你心爱的积木还给你的,你说好吗?”小A想了想,很不情愿地说:“好吧。”他把积木还给了小C,我笑眯眯地摸摸小A的头说:“这样才是乖孩子呢,赶快向安安道个歉,大家还是好朋友。”小A爽快地向小C道了歉,两个小朋友还互相握了握手,又开开心心地玩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让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实录三:
午餐后,小朋友们都津津有味地拿起自己带来的书看了起来,可是小A却笑嘻嘻地和俊俊、鸣鸣钻到了床底下,不肯出来了。我批评了他们,小A说:“是他们先钻到床底下去的。”我说:“你有一个聪明的小脑袋呀,你有没有想一想,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做错了,你怎么还要学呢?再说,老师也批评了他们了。”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有说:“你今天带书了吗?为什么不看?”他说自己忘记带书了,我提醒他可以想什么办法看到书呢?他说可以向好朋友借一本,我赞同地点了一下头。他真的向好朋友借了一本书,认真地看了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
反思:
当孩子调皮犯错时,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有什么样具体的办法可以改正。小A在我的教育下明白了自己做错在哪里,心服口服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结语:
经过一学期中的自身努力、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小A在各方面都有可喜的改变,特别是在自控能力、和同伴的关系及做错事能及时承认与改正方面,都有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基于小A的转变,我决定从现在起结束对他的跟踪观察记录。但是对他的关心不会结束,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他,帮助他向更和谐、更完美的人格方向发展,让这个可爱的孩子茁壮成长!
第二篇: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大三班阅读区域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李薪慧
日期:2015年10月27日下午 地点:大三班教室阅读区 名称:我的名字 观察实录:
经常听到本班幼儿互相探讨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是什么意思,有时还因为名字小朋友之间出现不愉快的事。
今天我们开展幼小衔接的活动就是《我的名字》,你大方地站起来告诉小伙伴你的名字是爸爸起的,还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引得大家哈哈笑。
区域活动开始了,今天的建构区不再看到你熟悉的身影,只见你悄悄从自己的小抽屉拿了铅笔盒和本子,安静地坐在桌子边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老师走进看,原来你在写自己的名字。写完后,你举着本子很骄傲地说:“老师,这就是我的名字!”接着到处找小伙伴展览。这是老师第一次看到你完整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虽然有点歪歪扭扭,这就是你呀!很棒!活动反思:
1.活动通过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2.幼儿园大班阶段处于幼小衔接阶段,虽然不应过度“小学化”,对幼儿书写、学习的要求可以到小学阶段再重视。但培养阅读书写的兴趣也是必要的,以愉快游戏的方式来让其接受这一技能,效果也挺好。创作照片:
第三篇: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二)时间:2005年3月9日
行为表现:
今天,我对小杰一上午情绪进行了观察:
1.入园:小杰笑眯眯的说:“老师早!”并且高兴地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边跳羊角球一边大声笑着,我提醒他:“有汗,请你休息一下。”他摇摇头,继续跳,我又说了一遍,他笑眯眯地拿着球走了。2.做早操:小杰眼睛看着地面,我提醒他:“小杰,做早操!”他面无表情地抬头看看我,手慢慢挥了两下,不动了,眼睛看看我又看看地面,直到早操结束。
3.集体活动:大家都在念儿歌,小杰的眼睛一直望着前方的窗户,我提问,他看看我,不动。“小杰,起立回答我的问题。”他看看其他小朋友,摇摇头“我不会。”“请你认真听。”他点点头。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望着窗外。
4.游戏时间:小杰边跑边喊:“南南,快来!”我提醒他:“慢慢走。”他望着我笑个不停。一会他又从我身边跑过,我拉住他:“请你慢慢走。”他一边笑一边把我的手拿开,跑了。
原因分析:
从观察中发现,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小杰的情绪很好,甚至过于兴奋,即使我提醒他也没有稍微安静。游戏容易让孩子兴奋,虽然孩子的兴奋大于抑制,但是过于兴奋也是有害的。小杰在家中没有同伴一起玩,只是在店里玩店中的东西,而幼儿园的玩具很多,他也非常期待在幼儿园玩游戏,也很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因此,他在游戏时的情绪很兴奋,即使我给予提醒他也没有觉察到。
对于游戏后的早操和集体活动,小杰的情绪一下由很兴奋转为安静,他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因此,在安静的活动中他的情绪还没有调整,没有适应活动,会发生思想不集中的情况。
第四篇: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教师:XXX 幼儿姓名:林萱
幼儿情况:娇气任性,容易发脾气。个案观察记录:
一、2017年9月14日
生活活动
午餐前,小朋友分两圈倒U形坐在教室中间,为了避免造成盥洗室内拥挤,小朋友卷好袖子后由老师轮流请去洗手,你坐在里圈的线上,这时候老师先请外圈的小朋友去洗手,你突然大叫着“我不要!我不要!”接着你便躺到地板上打起滚来,哭声越来越大,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被你吓到了,老师越安慰她,她哭得更凶。
二、2017年9月20日
集中活动
老师播放集中活动的音乐,请小朋友搬椅子坐下来,当其他小朋友都坐下来以后,你还在玩你感兴趣的玩具,老师请你把玩具收起来,你拒绝收玩具并开始哭,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三、2017 年9月28日
午餐
午餐时间,大部分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尝试自己拿勺子吃饭,你却迟迟不动手,想要等老师喂饭,老师喂你吃了几口后,手把手教你自己拿勺子,然后便去看看隔壁桌小朋友吃得怎么样了,你看到老师走开于是又大叫起来:我不要!我不要!然后开始故意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分析研究:
林萱小朋友娇气、任性、不讲道理,没有集体的规则意识。和家长沟通了林萱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这些表现后,从家长那得知,原来林萱小朋友是家里的独生女,而且是家族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所以家里人都十分宠爱她,有一次她发脾气大声哭,用力咳,使得满脸发紫,家人看到后吓到了,从此只要林萱想干什么,家人都顺从她,讨好她,免得她发脾气。了解了林萱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后,我们得知了林萱性格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育对策:
一、家园共育,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一致。
和家长沟通林萱在幼儿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引起重视,配合老师在幼儿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家长们也要以榜样示范、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和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困难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人相处时要和气、讲道理、有礼貌。
二、实行短时间冷处理。
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例如:当她发脾气满地打滚时,老师不要去制止她,而是让她继续哭,当她发现哭并没有用时,她自然就不哭了,这时候再开始和她讲道理。
三、多开展集中活动进行行为矫正。
虽然孩子的感受可以理解,但是不代表他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一个人不能一不顺心就耍赖。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法疏导、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1.倾诉心声
倾诉能化解烦恼。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孩子的感受,并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加以分析。有研究表明,描述情绪对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有舒缓作用。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应多问一问:“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讲给我听一听吧?”这样,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倾诉过程中不但锻炼和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从中获得自我调整的力量与方法。
2.转移注意
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新奇、有趣的事情上。如,孩子走到玩具柜台前要求买玩具,你拒绝了,他很生气。你可以立即转移他的注意力:“看,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看一看!”这样,边走边看边讲故事,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孩子往往会破涕为笑。但同时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告诉他,当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坏情绪时,就在心里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想想能让自己高兴的事。
3.适度宣泄
有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空间、一段时间,让他适度地宣泄一下,情绪自然就会好转。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宽松的心态让孩子“闹就闹吧”。比如孩子非常生气时,塞给他一个枕头供他泄愤;随他在自己房间里吼一吼,叫一叫……但这之后,一定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明辨事理。
总之,正确的认识加上科学的方法,能帮助幼儿逐步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疏导、宣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第五篇: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教师:xxx 幼儿姓名:叶峰 幼儿情况:
叶峰小朋友内向,胆小,很少有同伴交往,不愿意做早操,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对数字很敏感。
个案观察记录:
一、2016年3月15日 交了好朋友
今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叶峰小朋友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玩了,而是和林予小朋友一起,两个人合作着玩平衡旗的游戏,非常开心。
二、2016年4月13日 愿意站上台
今天班级“小小表演家”的时间又轮到了叶峰小朋友表演了,之前邀请他,他怎么都不愿意上台,今天我抱着不放弃的心态,又尝试着邀请他上台表演,没想到他犹豫了一下竟然起身站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他还是没能开口做自我介绍,但是愿意站在集体面前就是有进步了。
三、2016年5月19日 想做早操
今天早操活动的时候,发现叶峰小朋友终于伸出手,跟着音乐在面前笔画,虽然动作的幅度很小,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想做早操,只是还不好意思做
四、2016年6月3日 有创意的画
今天我请小朋友自由发挥画一幅画,叶峰小朋友的画让我很惊艳,他在纸的中央画了一辆车,给车画了车牌:闽H36888,在纸的下方画了转速表、时速表,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了:中四班 1号 叶峰。
分析研究:
(一)年龄偏小。
(三)缺乏安全感。
(四)喜欢数字,对于数字比较敏感。教育对策:
一、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请家长不要心急,给孩子多点时间,不要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在他人面前谈论他的不足,积极的引导鼓励他尝试一些他认为有点难度的事情,在成功之后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有时间可以多带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加入其他幼儿的活动,比如周末可以约幼儿要好的朋友一起玩。
二、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他参加小小表演家活动缺乏安全感,老师可以允许他邀请好朋友一起陪他表演,这样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能感受上台的心情与成就感,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策实施:
(一)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叶峰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虽然他很少和我说话,但是每一次和他交流之后,都会发现其实他很愿意听我说话,谈话结束时都是蹦蹦跳跳的跑开。
(二)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他对数字很感兴趣,数学集中活动他听得特别认真,有很多知识他都懂,老师请小朋友上台示范时,他会愿意举手,班级有关于数学的区域活动它都很感兴趣,而且每次进行区域活动他都非常认真,并且能够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
(三)用耐心期待蜕变: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你期待他变好他就会沿着你的期待慢慢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叶峰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
3.发现他的优点,经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的进步。4.允许他邀请朋友和他一起进行表演。
5.早操请小朋友站他前面带他做,教师也站他面前师范动作。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近两个学期的家园配合训练,叶峰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适应集体生活,喜欢参加户外活动,有固定的好朋友,愿意参加画画活动,愿意做早操,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对于内向的幼儿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变化过程,我相信只要家园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叶峰会成为一个聪明、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