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评估报告
浦东新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评估报告
2006年,新区首先在塘桥街道和张江镇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新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列为新区实事项目在所有街镇全面推进。为科学合理地评估各街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成效,自2007年11月上旬起,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对各街镇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
一、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11月初,各街镇对照《关于浦东新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的通知》创建要求,以及本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由专家学者、行风监督员组成评估工作第三方,分为6个评估小组对各街镇进行实地走访和评估。通过座谈、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街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和基层落实情况的成效,以及社区群众对街镇促进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二、评估情况和结论
自2007年初新区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以来,各街镇制定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案和创建指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专项资金保障。各街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促进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本地区促进就业工作。高桥镇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并邀请居(村)委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主题明确,务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化、实效化。各街镇都制定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实施意见(决定),并传达到各部门和居(村)委。浦兴路等街道将新区下达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有的还签订了责任书,每季度对工作进度进行考核。各街镇均设立了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从事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前期垫资,协管类岗位人员的加班费、高温补贴、年节奖励等,部分用于在市、区政策范围外确实难以实现市场化就业人员的岗位补贴。一些街镇根据促进就业工作实际需要,在年初经费预算基础上作调整安排。花木街道、高行镇落实专项资金600万元,曹路镇财政收入的5%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补贴等),保障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劳动力资源。各居(村)委充分利用《劳动保障》专栏和黑板报,及时公布有关劳动保障政策,通过发放劳动宣传资料,传递相关信息。塘桥街道制作了各种政策告知展板和告示牌,并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事大厅公告,取得了较好的政策宣传效果;高桥镇将市、区各类促进就业政策、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传达到村(居)委层面,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金杨新村街道就业援助员实行每周一个晚上值班,开通就业保障咨询电话,解答居民有关问题;川沙新镇结合地区商业发展和居民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扶持发展家政服务、家庭手工业和社区配套服务等创业项目,同时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发展小企业、小商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三)健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困难人员得到及时的就业援助和托底安置。各街镇充分发挥镇级和村(居)委两级就业援助员以及楼组长作用,及时反映居民的就业动态。三林镇针对农村地区就业援助员力量较弱的情况,采取村委会与居委会就业援助工作互动的办法,带动农村地区的就业工作。不少街镇利用各类就业项目和托底安置基地落实就业援助和托底安置工作,如浦兴路、金杨新村、唐镇等街镇都建立了就业援助基地,吸纳部分身体素质较差和两劳释放人员就业,唐镇在开展日常就业援助工作的同时,将两劳人员和外来媳妇作为新重点人群,给予就业援助和安置。社区居民普遍对街镇就业援助工作的满意率较高。
(四)充分整合社区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实现社区内劳动力比较充分就业。各街镇通过加强与社区内企业联系,对企业吸纳就业给予补贴等措施,挖掘企业就业岗位和各种社区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沪东新村街道和金桥镇主动上门与企业联系,开发就业岗位,多次组织集中招聘会;川沙新镇对区域内企业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给予补贴,对意向进驻的企业提出促进就业的要求。沪东新村街道积极探索,加强对流动摊贩进行集中管理,为部分“底层群体”自谋职业提供场地,有效缓解市容与繁荣的矛盾。
(五)积极创新促进就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有效缓解社区的就业矛盾。各街镇结合区域特点和就业形势,围绕减少失业、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探索新方法、新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东明路街道针对社区内2030未就业人群进行调查摸底,并采取实施青年创业三年行动计划、青年就业素质培训、青年见习、青年就业沙龙、建立就业岗位超市等创新举措,促进青年就业;周家渡街道通过与部分物业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帮助失业人员到外区寻找就业岗位;张江镇利用张江技能培训中心的培训资源,根据企业招工用工需求,开展上岗前培训和定向培训,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金杨新村街道开展“真情相助,真心交流”青年沙龙活动,组织青年家长、成功青年、用工单位、开业指导专家和未就业青年一起座谈,帮助他们振奋精神,走向社会。
(六)多数街镇重视资料、档案工作。塘桥、浦兴路、高东、张江等街镇各种资料、档案齐全,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失业人员台帐清楚、规范。
综合上述评估情况,新区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已经在各街镇全面开展。通过创建活动,各街镇进一步增强了促进就业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促进就业各项指标任务,促进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
三、存在问题
(一)社区群众对各项就业培训和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率较低,宣传不够深入,宣传途径和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依靠劳动保障专栏和宣传资料发放,政策宣传工作未能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
(二)部分街镇促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库、资料、档案等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跟踪服务有待加强。街镇劳动部门对社区内失业人员隐形就业的情况掌握不全,存在部分失业人员一面享受低保待遇,一面隐性就业的现象。
(三)就业援助员(尤其是村委基层的社区就业援助员)素质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对就业援助员的不满意见主要集中在“有些政策讲不清,能够推荐的岗位大多层次条件较差”等方面,部分社区居民和失业人员对就业援助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满意度不高。
四、对策建议
(一)从评估情况看,中心城区街道的促进就业工作较边缘地区的农村好。因此,要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加强农村促进就业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包括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后的农业劳动等。各镇在招商引资中应注意产业发展与就业的联动,发展适合本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
(二)建立街镇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财务报告制度。从评估的情况看,各街镇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差距较大,少的几十万,多的上千万。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功能区域及街镇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街镇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规范窗口服务人员和就业援助员的工作。要通过树立榜样、典型,总结经验,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如接待失业登记应告之相关的培训和创业优惠政策、公共职介服务等信息;就业援助员登门或者电话访问应注意询问内容、技巧等。
(四)充分利用就业援助员队伍和现有工作基础,加强对无业失业人员的动态跟踪调查,掌握社区就业基本情况。针对目前失业登记以户籍为主,人户分离较为普遍的情况,就业服务应适时转向常住人口;同时结合相关就业考核指标,关注外来媳妇的就业问题。
街镇就业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表
单 位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外劳综合保险
(月均参保人数)青年职业见习人数
指标数完成数指标数完成数指标数完成数
陆家嘴街道3245 3054 1100020592截至12月底,各街镇均已完成青年见习人数指标。新区共有5676人参加青年见习,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5000人指标,见习生就业累计增至10243人,就业率达到 79.04%。
潍坊新村街道3405 3397 910014706
洋泾街道2442 2071 910016465
塘桥街道1640 1518 55009321
花木街道1520 1504 700010830
沪东新村街道2070 2055 680010330
浦兴路街道2154 1856 27005586
金杨新村街道 2990 2668 50006498
金桥镇310 310 4470059579
曹路镇450 441 1200014375
唐镇250 248 1670020268
张江镇530 527 2300032735
合庆镇330 292 1330020251
高东镇176 168 4950065424
高桥镇1231 942 1300017934
高行镇750 750 850010613
南码头路街道2500 2489 39005701
周家渡街道4202 3979 40003870
上钢新村街道4100 4087 41005921
东明路街道1800 1789 21002924
三林镇2250 1813 1250014789
北蔡镇2600 2508 1040012167
川沙新镇***0026662
第二篇:就业工作评估报告(2013年)
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就业工作评估报告
2013年,经济管理学院不断加强领导与教育,开拓就业市场,强化服务意识,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良好局面的形成,保证了经济管理学院每届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也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工作方法。现将近年来的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设立就业指导机构,加强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协调就业指导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领导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定期就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研究与部署。
2、在学院就业指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认真规划:一是做好就业市场和形势的调研工作,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二是做好计划,在计划中明确就业工作目标——力保就业率达100%,细化工作要点,确定具体的就业指导操作方案;三是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和调整工作安排,有力组织、协调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3、形成班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队伍。经管学院2013年的毕业生人数,而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形成辅导员相结合的工作队伍:一是辅导员、班主任要开展政策性的、日常事务性的指导工作;二是专业教师主要开展实习、求职就业的指导。
4、执行好规章制度,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目标。2013年,我们严格执行《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职责》、《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制度》、等制度,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在人员配备、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等问题上提供较好的指引和依据。
1二、就业指导
我们努力开展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职业,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开展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指导。
1.掌握就业政策,为做好就业指导保驾护航:认真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就业政策,努力准确底把握有关政策;辅导员指导到位,熟悉毕业生就业政策、各种就业事务。
2.开展个性化的、符合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我院实行了“论文指导、毕业实习指导、就业指导”一体化的三合一指导模式,能够在就业指导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较科学、有效的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我院就业指导人员通过面谈、电话、QQ聊天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服务,解惑答疑。
对毕业生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如召开座谈会,掌握其动向、离校后的跟踪调查等。第一类是贫困生的指导,促进其要自强自立,尽快就业;第二类是就业能力较弱的学生树立就业的信心,联系单位,助其就业;第三类是本身就业基础好但不愿意就业的学生,耐心劝说教育,鼓励其先就业后择业;第四类是毕业后仍没有就业的学生。
3、积极开展就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我们学院开设就业指导课,辅导员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对每个班级上三个课时的专题就业课,内容包括就业形势和本专业相关工作职位的供求概况、推荐资料的填写、求职面试注意事项、毕业生的就业派遣政策等。
4、注重连续的职业生涯教育。我们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就业指导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必须从学生入学时抓起,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使我们的教育指导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相适应。在学生毕业前夕主要是以求职前准备、心理调适、提供就业信息、职场适应、角色过渡等内容的就业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职业课
程教育,辅导员在学生求职前开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促进学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心理调适讲座与个别学生指导相结合,调整毕业的期望值。做好就业信息的传递,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3、鼓励学生取得各种专业资格,发展多种职业技能。毕业生在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认证,会对毕业生增加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2009级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较高,居全校前列;有230多人次获得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级会计师、导游证、外销员证、报关员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技能证书。
4、积极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理论的探索。2012年10月份,发表与就业相关的论文1篇。
5、定期反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毕业生的思想动向。利用每一周的辅导员例会,了解、研究毕业生工作情况。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把握毕业生的最新思想动向,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的动态,收集毕业生对教育与管理的建议,反馈教学效果。教师结合检查毕业生毕业实习,了解试工试岗、就业的情况,并向学院领导汇报。这些信息的反馈,能够使学院领导、教师及时市场、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学的改革;能够使我们及时感受到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改善就业指导。
三、市场开拓
我们努力开拓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学生选择职业的成功率。
1、建立较稳定的就业联系单位。通过长期的积累,我们与珠三角、韶关地区的多家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荐学生就业。与已毕业的校友保持联系,以获取就业信息、中介就业单位或招聘我们的毕业生,目前,经常操持联系的各届校友有近50人。
2、发动我们的教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和途径。教职工联系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前的同事、以前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3、大力向用人单位宣传和介绍毕业生。学院一直以来实行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模式,在每一年学生毕业实习就业试工试岗(每年的3月至6月)时,派出教师到实习学生较集中的珠三角地区,一是检查实习情况;二是了解就业市场状况,向企业单位介绍我们的学校及专业,推荐毕业生。2013年,我们派出了5批教师,到毕业生实习地进行检查和推介毕业生。
4、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我们重视学生的就业前的见习与职场适应的培训,除了前面提到的每将毕业的学生要在暑假找一家单位实习一个月外,还采取实习基地与就业见习基地一体化的建设方式,建立有稳定就业见习基地,他们是:中一会计师事务所、韶关核力机电有限公司等。
5、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到我校参加招聘毕业生。组织了5个企业来参加学校的就业供需会。另外,我院自己组织了4个就业供需会,提供了约100个就业岗位。
四、就业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好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1、做好毕业生日常的各项派遣管理工作。按要求认真核查毕业生生源信息,及时、严谨地整理好毕业生档案,无出现过错漏。按时组织毕业生如实上报就业方案。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相关材料。
2、坚持原则,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积极做好就业推荐材料,审查好学生的推荐表,恰当地做好毕业生的鉴定意见。配合用人单位如实地做好各种政治审查。督促学生及时办理就业签约手续。公平、公正、择优地推荐毕业生。
3、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向毕业生发布学校及学院的各种招聘信息,尽可能地介绍用人单位的情
况。我们发布的渠道主要有:班级的QQ群、广东校讯通、班级信息发布小组、辅导员直接联系等。另外,我们在各班级的就业指导课上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经常上学校的就业指导网页,上班级的QQ群,在校期间每天派班级代表到就业指导中心观看是否有最新的就业信息发布。
4、接受毕业生咨询,耐心解释毕业生的疑问。
5、落实好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主要的工作内容有:调查已毕业的学生就业、工作情况,向教学和就业小组反馈相关的工作信息;统计未就业的毕业生联系方式,定期联络中,开展教育,联系就业单位,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就业。
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的就业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最终就业率超过学校的平均水平;有5人考上研究生。这主要得益于学院领导的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
今后,我院将秉承改革创新、学习进步的作风,努力去开创经济管理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新的局面。
经济管理学院
2014年3月12日
附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附:
第三篇:就业工作评估自查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
自查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视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在2013年初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测评体系》和《关于开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估的通知》要求,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切实提升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现向各位专家、领导作出如下汇报。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1、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将就业工作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创新性工作来抓,使得学院就业工作机构、就业工作制度健全,就业工作有实效。
学院总在2007年就组成由院领导、系(专业)主任、辅导员参加的工作机构,明确了院长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实施“一把手”工程。书记为就业工作直接负责人。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专项就业工作会议,部署就业工作计划,总结就业工作经验与不足。每周书记都带领辅导员进行就业工作具体研究与部署。遇到应急工作问题,就业工作小组还会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一年累计召开工作会议达50余次。就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效的促进了学院就业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与推进。
另外,学院的就业工作在院长的积极推动下,已形成全员参加、人人关心就业的良好局面。在就业工作会上,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和教师代表纷纷献计献策,为学院促进就业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很多老师如杨冬云、赵彦龙、黄琼等经常为学生推荐工作。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学院也会发动老师们关心学生就业,为学生做就业指导。在毕业答辩当天,各答辩组还会统计、关心学生就业情况。针对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院也会积极采取措施。
2、学院就业机构健全、就业工作基础扎实,保证辅导员有精力也有能力完成好学院就业工作。
学院在8206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当届辅导员为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就业工作。2012年开始,又增加一名专职就业辅导员负责就业工作研究与引领。现在,有两名辅导员专职从事就业工作。同时,学院学生会还下设就业服务部,有40余名学生干部配合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学院有4名辅导员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并都已参加过北森测评公司举办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讲师(TTT)培训和就业指导(UGG)培训,就业专职辅导员也都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并组织开展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就业辅导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上得心应手。
3、学院十分重视就业管理工作,就业管理工作认真、扎实进行
就业专职辅导员熟知就业工作流程和工作安排,时刻关注就业工作群动态,积极处理就业工作,积极配合就业指导中心完成各项就业工作。无论是就业方案、就业月报表的上报,还是就业信息的统计核实、毕业生生源地的统计等工作,学院都高度重视每个工作细节,第一时间进行准确无误的上报。但由于我院学生人数众多,在信息的反馈、统计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但我们都积极与就业指导中心沟通交流,给就业指导中心添了很多麻烦。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大四学年伊始,学院都要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针对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每年年初,学院还要进行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回访,了解就业市场动态,从毕业生那里反馈学院就业工作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好就业工作吸取经验与教训。
4、台
为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加强招生宣传,拓展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2013年4月15日、16日,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毕伟林、副书记李铁岩、辅导员钱威和许永继一行四人,前往生源相对集中的大庆市,在该地进行招生宣传、市场调研、回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并筹建经管院校友会大庆分会。与大庆市人才服务局招聘办张主任对大庆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就业单位对人才需求、人才引进和大学生创业等相关政策进行交流。还对该市大商集团新玛特商场等大型企业进行考察洽谈,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并推荐本院应届毕业生参加网上报名和考试。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四厂三矿、哈尔滨银行大庆分行等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回访。毕业生单位领导对我院05级学生王蒙、06级边文翰、08级王露欣、09级佟晓雪等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学院为单位培养了优秀人才。通过调研,学院架起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就业桥梁,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有效的为学生搭建就业、实习的平学院十分重视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早在2010年11月,经管院就在五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了经济管理学院实习就业基地签约揭牌仪式,与新建12家基地签约,并对包括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仁皇药业、浪潮集团、长江证券等18家新老基地集中揭牌。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既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认真总结,也标志着财管院校企合作项目的崭新开始。我院还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努力搭建校企、政企合作新平台,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
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数场中小型招聘会,世茂集团、百胜餐饮、邮储银行、平安保险、用友新道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来学院进行招聘,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做好就业管理、服务与指导工作。例如,面对学院专场招聘会数量的增加,学院及时意识到专场招聘会的重要性,积极组织了专业教师和礼仪、心理辅导员进行了职业素养的培训,使得专场招聘会的产生十分良好的效果,签约率很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一致赞誉。
二、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服务
1、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 经管院很早就敏锐的洞察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2008年,学院就开始进行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模式研究,课题组认真调研,先后进行了十余次的研讨,对学院全体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最终提出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四二四”模式。课题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研究报告最终获得了“第十八次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毕伟林、钱威的论文《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获“第十八次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仅凭科学研究是不系统的,更要提高每位学生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力争使每一位辅导员都能成为引领学生职业发展的专家与化解就业心理矛盾的知心人。学院先后分三批将全体学生工作者送到国内顶级生涯培训公司——“北森生涯”进行培训。目前,全体辅导员老师都已完成“北森生涯”公司举办的“高校职业规划TTT课程培训”。四位辅导员老师一直都在承担经管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站在教学一线指导全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五件都已具备,授课效果良好。为了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点面结合,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并开辟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目前已完成两年四期的培养。学院也十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和模拟招聘等活动的开展。2013年,我们动员了40余名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过认真的准备与指导,最终有4名学生进入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复赛;经过学院SYB韩明辉老师和辅导员的共同指导,最终有3组队员参加了校创业大赛复赛,并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指导教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学院还在每年的年末举办“职业梦想秀”等模拟招聘活动。
2、学院及时、大量、高质的发布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做好服务
学院在就业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服务工作,包括在学生组织中设立就业服务部,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组织招聘会、整理档案、进行就业情况统计、做问卷调查等等;定期在就业宣传栏中公布最新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同时,通过QQ群、飞信等现代化手段及时向广大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市场动态;多次组织用人单位到学院开办专场招聘会,先后有百盛集团、百年人寿、平安保险、邮储银行等多家知名企业前来参加;还通过聘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等知名专家为学生做模拟招聘,帮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
三、工作实绩
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工作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的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按照年初《哈尔滨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办法》要求,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职能部门和各系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就业工作任务,使得学院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4.70%。
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共585人,会计专业学生392,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193人。截至2013年7月1日,其中585名毕业生中升学9人,升学率达1.54%; 协议及聘用就业 140人,协议及聘用就业率 23.93%;灵活就业414人,灵活就业率 70.77%。
总体上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会计专业就业尤为困难。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会计专业被列为排名第四位的就业困难专业。我院财务管理及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大、专业集中,就业压力较大。另外,我院毕业生在应聘中小企业时面临缺乏工作经验的困难,在应聘知名企业时,又面临知名企业的门槛高的困难。
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前有所转变,去基层、相对偏远地区工作的学生较前几年增多。由于我院毕业生生源集中在黑龙江省,加之就业形势不乐观,在就业地点方面,有80%的毕业生选择在本省工作,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有48.8%的学生愿意到国家机关工作,17.6%的学生愿意到国有企业工作,表明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是较为保守和现实的。
3、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与往年持平,保持在10人左右,尚没有较大突破。这主要是因为我院三表省较多,虽然有近20%的毕业生准备考研,但由于基础较差,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不够,导致最终的升学率低。4、2013年,金融机构继续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截至目前,我院2013届毕业生中共有22名学生在邮储银行,12名学生在农村信用合作社,5名学生在农业银行,7名学生签约建设银行,11名学生在工商银行,2名学生在交通银行工作等,签约各类金融机构学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0.09%。
第四篇:社区需求评估报告
社区需求评估报告
一、调查情况描述
①社区名称:东门桥社区
②社区基本情况:东门桥社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始建于1975年。范围包括环岛到中枢街的4000多户人家,其中有老年人1500多人。社区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环岛公寓等场所,供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并与城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具有本市户籍老年人定点免费体检医院。与珠江镇派出所建立合作关系,作为青少年社区矫治联系单位。
③社区服务人员:十几年前的社区管理人员主要表现在年龄老龄化,文化程度不高。近几年社区开始招聘年轻有大专及本科学历的管理者,让社区管理更科学。④社区服务项目:过去社区服务项目单一,现在的社区工作的开展主要有劳动就业、文化娱乐、计划生育以及家政服务,老年人社会保障,青少年社区矫正等几项内容。就老年人社会保障方面,东门桥社区有以下几点保障政策:①年满60周岁的男性、50周岁的女性,社区每月补贴160元的生活费;②除自己申请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会走访调查了解低保户信息;③从2009年开始,每年10月组织社区老人(必须具有南京户籍)可以到城东医院进行免费体检。
⑤社区服务质量:由于社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服务项目的扩大,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调查内容描述
社区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是社区工作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指国家无力满足或无法直接提供的、而企业又不愿意以非营利的途径去满足社区居民要求的那些非市场的、社会领域的服务。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展开讨论,就广义的社区工作,关注东门桥社区的老年人社区服务的开展,进行现状描述并对其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并在此调查过程中,关注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
三、调查方法描述
通过走访调查与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本次社区调查,并且结合社区管理人员的相关数据提供,对整个社区包括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评估。
四、社区需求评估
①原珠江镇市民广场由于地铁线路的建设被拆迁,造成原来在此活动的大量老人没有了活动去处,而且社区较少组织老年人活动。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东门桥社区中,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对社区的市民广场的需求特别强烈,正是由于市民广场的拆迁直接导致了社区中老年人没有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以前都是老年人围坐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喝喝茶的,而现在的情况是老年人都自带了小桌子囤积在马路的两边,没有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所以说老年人对社区中居民广场的需求就是一种表达的需要,即他们将自己感觉到的需要转化成对某种社会服务的使用。而社区中如果缺乏必要的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那就可以表达成一种规范性的需要,因为社区需要这样的一个标准,需要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心将广大的老年人集中起来,共同组织一些社区内开展的活动,去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要。②社区管理人员较少,性别比例失衡,没有男性管理者。社区缺乏专业社区工作者,如社区矫治人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门桥社区缺乏专业的社区工作矫治人员,而社区中较多的都是处理社区日常琐事的人员,就连社区主任也要忙这忙那,忙的不可开交。社区管辖范围非常的广泛,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可以说是一种规范性的需要,不符合规范性的社区建设所确立的标准。
③老年人社区生活方面的需求。社区组织要协调有关单位对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及时、优先、注重质量、价格适宜的服务。在社区内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创造条件把小商店、小餐馆、小修理、小副食、小书店等引进社区,以方便老年生活。引导、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低龄健康老人以市场经济为营销方式创办贴近老年生活的第三产业。将小商店、小餐馆、小修理、小副食、小书店等引进社区是一种表达的需求,而且是明确可以实施的,是可以做到的,是社区将老年人感觉到的需要转化为对某种社会服务的使用的一种需要。
④老年人社区娱乐方面的需求。社区组织要以“平等、互利、协商”的原则、协调驻区单位将他们的诸如健身场、娱乐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各项文化娱乐设施对社区老年人开放使用。这是一种规范性的需要,是社区的一个规范性的建设标准,建设目标。社区应单独或者联合驻区单位新建、改建、扩建一些活动场所,实现共驻共建、难题共解、责任同担、资源共享。开展文体活动要在各级老年体协和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要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在活动的项目和内容上,既要丰富多彩,又要健康向上。寓教于乐、乐施于教。对老年人起到强身健体、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第五篇:就业评估材料
就业评估材料
1、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就业工作计划和总结
2、参与教学改革方案、专业设置、招生等方面讨论,查看会议记
录
3、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领导机构及专题研究就业工作会议,会议记录
4、就业工作人员名单、学历、职称
5、专职人员参加校内、校外培训情况
6、待就业毕业生登记名单、联系方式及跟踪服务材料
7、提高就业率具体措施
8、市场开拓计划
9、专业介绍、专业宣传材料(包括影像)、生源情况
10、建设就业基地材料,建立就业基地名单(连续两年招本院毕业
生)
11、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12、网站体现就业各种情况(生源库、就业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
库)
13、专题讲座情况
14、参加职业测评情况(总结)
15、开展毕业教育情况,书面材料(包括就业观、择业观、职业道
德、诚信教育、文明离校教育)
16、毕业生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毕业生跟踪材料调查分析报告,各
专业对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17、在中高年级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实训材料或记录
18、走访用人单位材料(包括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跟踪反馈意见)
及总结(包括影像资料)
19、各专业校友事迹材料及校友联络方式
20、学院就业工作文件及规定
21、开展就业工作的原始资料(包括邀请用人单位讲座等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