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标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课改后,我听了很多的语文公开课,每节公开课几乎都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本人认为既有其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其不足之处是: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
2、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3、小组合作学习的滥用。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感想
小班化教学,是我校一直以来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使多数学生同步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开学前期,我就查阅了大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资料,对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做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借鉴前辈的一些教学经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案。方案中制定了明确的分组标准,组长的选择,组员的组成,都是经过和班主任进行多次商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每组成员的搭配都本着均衡,科学,互补的原则。为了充分调动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竞争的意识,分组完成后,就开始制定详细的评价机制。在课堂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把问题分为ABC三个等级,由相对应层次的学生回答,并进行得分记录,每个星期累计一次,取总分排在前两名的组为获胜组,进行奖励。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使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获取他能接受知识。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组成员之间交流非常频繁,非常和谐,原来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参与到讨论中,而在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当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例题设立有时不合理,学生之间会出现配合不好,组长的积极性有时不够高,等等,然后我会随时调整,改进,只有在探索中前行,才会使我们的研究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
春天已经向我们招手,温暖的春风徐徐吹来,将化做绵绵细雨,滋润着万物。我们为学生创造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将如这春风一般,终将化作春雨,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秋季收获累累硕果,我期待着与他们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第三篇:小组合作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标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其不足之处是: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
2.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3.小组合作学习的滥用。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相信我们只要勇于尝试、勇于改进,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第四篇:小组合作感想
团队感想
经过两个多月的小组学习,曦光小组真的获益良多。两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个课程之前,原来以为,学习科学与技术又将是一个很无聊很闷的,每天都在课室里听着老师讲课,讲台上老师有老师讲,讲台下大家各顾各的。到期末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在匆忙的背诵书本知识的一个科目。可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科学之处。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单纯认识了解,它更加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一门其他任何科目都不能给予的感觉。
在刚刚成立小组的时候,小组里很多同学都感到很不适应,纷纷表示自己做自己应该完成的那一部分就比较合适。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
经过几次的团队合作团结培训之后,大家都似乎渐渐爱上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几次的会议上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开始,大家都对这个课题的建立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经过几次会议的洗礼。一条清晰地头绪终于被我们理清了。大家都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开题报告也就这样被我们完满完成了。
新颖的团队展示方式,团队每位成员的非常诚挚的交流,明确的课题。团结的小队也为着这样一个目标而发展下去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的过程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课题的分论点如何设置,如何开展研究学习,一直在我们队内有着分歧。由于我们教育技术学的课程比较繁重,期中考,期末考都一课接着一课。很多同学都要忙着复习各个科目的期中考试,而对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作业都比较忽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失去了当初组队的激情。
经过研究生导学和本科生导学们的指导,我们知道,学习科学与技术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它更是指导我们学习其他科目的一个指南,它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去科学地学习其他的科目。随着几次会议的举行,以及老师的一节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总结我们团队合作的优缺点的课程,我们都重新提起了对小组合作的热诚,积极地投身于这个科目的学习当中。
正如某位组员所说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最为优秀的人才,可是我们加起来就成了最为优秀的团队。”
到了冲刺阶段,也正是面临期末考试的时刻,这个时候,我们小组并没有出现其中考试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我们的研究这种事情。可能是因为这个科目真真正正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应付如此紧迫的学习生活。
完成的报告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我们的各个成员都对它十分爱护,十分关怀。十分重视。完成报告也意味着,这两个多月的团队研究学习的到此结束。一方面,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另一方面,我们队这样的一个团队都感到依依不舍。
正如老师一开始所说的一样:“我们这个团队学习研究并不是真正要我们研究出一个真切的值得夸耀的研究成果。而是让我们学会什么是团队合作学习,该如何去团队合作学习。”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仅仅是以为团队学习只是几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任务。经过这两个月真真正正的团队学习之后,我们学会了,原来团队学习更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不同人的时间的安排。
是团队学习让我们小组走在了一起,伴随着研究的结束,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但我们在这个课上面学到的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沟通,如何协调时间,是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
我们曦光小组感谢这样的一次团队合作,不仅仅加强了我们的友谊,而且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谢谢我们每一位成员,谢谢本科生研究生导学们为我们的辛勤付出,更要谢谢老师让我们脱离了如此沉闷的一门课程,让我们学到了如此的多。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
刚开始在班级内实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还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小组合作,上课时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己认为重点或难点的地方讲解一下,当然,也是借助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最高效的,各组的负责人由于对组员的情况缺少直观的认识,也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责。这时我开始留心“预习提纲”式“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健康成长开辟的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以“小组导学案”引领课堂教学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新课程有效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一:走进黄河
(一)资料整合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文字、图片、音乐均可)
2、将查找的资料存入小组课时包。
3、小组同学对资料进行学习并分类
如:(1)黄河的地理位置
(2)历史上的黄河
(3)今日的黄河
(4)有关黄河的成语、古诗和文章等。
(二)课程整合(音乐欣赏课)
欣赏《黄河大合唱》
1、以讲故事的形式简介词、曲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并板书课题:
[黄河大合唱词 光末然 曲 冼星梅]
师生共同交流,了解并熟悉(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和八大乐章。
2、导听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播放带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1)导听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2)导听第四乐章《黄水谣》
(3)导听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以上乐章边听边做必要的讲解。)
3、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感受。
过程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小学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原题是《筏子》。文中通过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景象,向大家展示了机智勇敢、勇于同大自然抗争的艄公的伟大形象。目标任务:
1、对课文要多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需认识,不要书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为什么把艄公誉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通过资料和欣赏,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教师讲解引导过渡
3、板书课题
二、检查读书情况
1、学习伙伴互相检查读书情况并评价。
2、出示生字词,指一小组汇报字音、字形。
3、指一小组同学汇报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生成问题(出示导学案)
1、小组学习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汇报
分别指不同小组进行汇报搜集的资料和不懂的问题,引导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汇总问题
1、对本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
2、读一读本节课没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便于课下思考。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幻灯片出示黄河图片。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3、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还留下什么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请一小组读课文,思考问题
2、出示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的填空,并划出重点语句进行体会。
三、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到展台前展示,并评议解答。
2、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
(1)出示中心句,指导读
板书: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2)出示描写黄河壮美的句子,指名读,并播放黄河录像,谈看后感受,指导朗读。
师旁白: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3)体验羊皮筏子的惊险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谈体会,读中感悟。
(4)领略主人的风采
出示第6自然段,自由读,抓词语谈感受。
板书:沉着 胆大心细 技艺高超
3、出示中心句,完成答疑
四、教师总结,拓展练习
1、老师出示赞美艄公的诗句。配乐范读。
师旁白: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还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驾船经验,让人肃然起敬,老师想用一首诗来赞美他,请看。
2、你想怎么赞美艄公?
五、再读课题,加深感悟
请带着对艄公的敬意,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黄河的主人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艄公沉着 胆大心细 技艺高超(此为学生板书)
过程三:黄河伴我行
一、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课时包中的资料
2、根据分类自由组合小组再进行交流
二、汇报展示
1、对黄河的了解
2、有关黄河的诗文
3、教师出示《黄河颂》,配乐朗读。
三、小练笔
1、你也来赞美赞美黄河,可以是诗歌或文章形式。
2、展示交流。
课后反思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围绕上节课生成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我不禁提心吊胆,为什么艄公却很沉着,而且皮筏上的乘客也都谈笑风生呢?”,依据“先学后导”的教学思路,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出示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线,谈感受为辅,让学生走进文本。还恰当运用媒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壮美。在课堂上出现了灵机一动的生成,王超同学在谈到羊皮筏子的小、轻和危险时,我脱口而出:“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他说不敢。我抓住这一生成,下面的环节就让学生讨论理由,来说服王超同学。结果明显看到学生的兴趣高昂起来,纷纷找课文中能表现艄公机智、胆大心细、驾驶技术高超等语句来谈,这也正是解决课文中关键问题所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我不禁暗自高兴。现在想来,这就是所谓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备课走,在课堂上需要老师跟着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附小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漂、系”两个多
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及《袁鹰散文集》等。
第一课时
【我学会的生字词】
磁力 艄公 漂流 整个 吞没 体积 竹篙 滚滚
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凭系
【小组内谈一谈】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1、2、3、第二课时
【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中的“黄河的主人”指。因为他
所以成为黄河的主人。
2、再默读课文,想想从哪儿体会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划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艄公的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示:选择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或两个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段来朗读、体会,还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