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

时间:2019-05-12 12:4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从高校角度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十分关心,且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找出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新的制度,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出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教育缺失

引言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各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成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张局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因综合素质较低、心理素质较差、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差或因病、因残被招聘单位歧视,而在大学毕业时没有顺利就业的学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困难群体”,而是以能否顺利就业为标准来加以界定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和“就业难”三

[1]种类型。

(一)“有业不就”者

是指依据自身的条件有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而因学生本人或家庭的原因不去就业者。这一部分学生包括:一是因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或个人感到学历低而暂时不想就业,打算提升学历或到国外进修者。二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跳来跳去,不是被单位炒,就是自己炒单位;赋闲在家的时问多,在单位上班的时间少。在这一类型中,就业期望值过高者所占比例最大。

(二)“有业难就 ”者

是指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岗位,但因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偏僻、缺乏吃苦精神、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者。如因强烈自卑心理,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参加应聘时没有自信心,不敢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又如,因就业压力过大,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不能迅速做出有效的选择,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2]再如,因学业成绩差,缺乏专业技能,而不受单位青睐。

(三)“就业难”者

这里特指因受歧视而造成的就业难。这是一个为人们所同情的群体,也是一个备受歧视的群体。他们因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身高、容貌、健康甚至工作经验等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失去了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在这一类人中,性别歧视最突出,身

[3]高、容貌歧视最无奈,健康状况歧视最残酷。

二、从高校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就业环境的因素,又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同时还有政府法律政策的缺位,但是无论如何高校都难逃其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所生产的产

[4]品、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做到适销对路。产品的不合格或产品的积压,都只能说明高校教育的缺失。因

此,如果不尽快填补教育与市场之间的缝隙,不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形势是很难得以缓解的。

(一)招生宣传不到位

据了解,每年新生报到后都有近2%的同学要求调换专业。这种情况与学校招生宣传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高校招生简章过于简单,对专业建设、专业主要课程、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技能,以及

[5]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等,都很少有详尽的说明。学生在入学时不了解所学专业,入学后

对专业学习无兴趣,毕业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就业这一难题。

因此,作为高校要解决就业难,首先要从招生做起,通过有针对性的招生简章、学校网站、报纸、电视、电台等做到宣传到位。有条件的学校在招生期间要设立招生咨询室、咨询电话,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学生及家长对所报考专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方便考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避开某些行业企业对用工的苛刻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专业设置未能贴近市场需求

近年来,虽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一些行业企业却人才匮乏,急需一些技能型人才。其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的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

[7]的高校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作为高校要

下大力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在专业设置上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注意具有前瞻性,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用特色、品牌赢得市场,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获悉:一些毕业生认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难以同工作实际相结合,实际操作技能欠缺,无法胜任岗位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可塑性虽然强,综合素质不错,但上岗前还必须对其进行再培训。一个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高校虽然加大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培训,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的改善明显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不顾专业特点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一二百人,教师根本无法兼顾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指导。

因此,要改变大学生“有业难就”的状况,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市场需求出发变革教学模式,变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为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理论为技能服务,通过技能提升理

[8]论。同时要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努力做到通过“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实现与企业囤竺的零距离对接,通过对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免费再培训制度,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

(四)缺乏有效的就业技巧指导

毋庸讳言,学习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而具备了这些能力,却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同样也会沦为“就业困难群体”。有些学生书生气十足,对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不善于与人交流。加之缺乏基本的自我推销能力,使得有些学生尽管有些才华,也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赏识自己。对此,除了学生自己注意加强自身锻炼外,学校要把自我推销能力列入素质和能力培养计划,结合各专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列入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采取开设就业技巧讲座、举办模拟招聘面试等各种有效措施,丰富学生的社交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9]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应对能力,了解不同性格的人的接受心理,掌握就业技巧,提高自我推销能力。

(五)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患亚健康心理疾病者,大学生最多。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中的一员,这与我们的高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们的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把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简单地归咎于家庭遗传,对一些性格偏执的学生,没有做细心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是青年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时期,作为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品质的养成教育,尤其是要做好毕业生

[10]就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建设,定期进行讲座及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

疏导和治疗。职业指导人员要全面客观地把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学生树立良好心态,排除诸多负面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正视挫折,树立自信心,变压力为动力。

(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停留于在表面工作上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至今才走过了不足20年的时间,但在整体上也算取得了比较大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就目前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现状和形势来看,创业教育仍然处

[11]于起步和试点阶段,而在我国各高校教育中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

教育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比如我国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也仅限在创业实务的表面工作上,创业教育的实施规程也相对不完善不科学,没能把创业教育的思想意识融入到学校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体系中去,且我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我国高校很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觉得高校是否开展创业教育在于学校和个人时间宽裕的程度,然而高校是否置创业教育在我们大学生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无所谓地位,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三、改革高校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技能与知识并重

完善专业设置,加快学科建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所设置的专业没有自身的特点,开设的专业都太过于大众化、普通化、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相应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改变目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和科研两套评价体系,教学归教学,科研归科研。对擅长科研与擅长教学的大学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制定适合教学型教师的薪酬体系和晋级晋升通道,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授们回归教学讲台,鼓励教师潜心教学,专心培养人才。

人民日报曾报道,温州近几年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经营管理的大学生,工作并不好找,月薪至多两三千 ,掌握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则是众多企业争抢的“宝贝”,月收入通常在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已是迫在眉睫。但这里应当注意,一要专业设置合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二要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改变目前大学考试“严进宽出”的现状,实行“宽进严出”的高校淘汰机制,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后才能毕业,让大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敢懈怠,专心学习。即降低进入大学的门槛,实行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严格把关,增加淘汰率,让学生不敢掉以轻心。同时,高校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应进行改革创新——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高大学“含金量”。

(三)推行“订单式”的教学方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合作“订单”这种形式,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问题、技术应用性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直接

[12]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提升就业指导

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是关乎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大环节。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就业工作,开设有关大学生关于指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选修课,提升就业能力和培养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做好就业信息的服务工作,建立良好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加强对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市场预测,为毕业生提高充分的就业信息,拓展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就业桥梁,组织大型的双选会等,将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走出校园;加强国家、企业、高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探索定向培养和人才输送等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就业数据库,增强就业人员信息的流动性和全面性、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和就业率。

(五)密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学校学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也是学生是否能比较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因此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就更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去寻找和加强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契机

[13]。

高校要牵头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作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虚心的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深入参与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所积累的经验,准确定位企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密切联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激励机制,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总结

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政策上给与必要的支持,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解决供给的需求矛盾,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加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队伍”中,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毕业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综合能力的强化,转变就业观念,拆掉原有的“就业之墙”。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助力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想.业大学生就压力与择业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55-56.[2]史海琦.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分析[J].价值工程,2011(29):247-248.[3]高瑶,马润宝.基于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态探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31-33.[4]霍晓亮、张正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报,2007(1):67-68.[5]张珊,吴珍.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与对策[J].才智,2010(16):262..[6]张光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240.[7]王琪,方焕新,曾杰豪.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1152.

[8]夏建军,郭飞,王学军.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6:110~1113.

[9]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0]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1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10.[12]刘向锋,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35

[13][日]金子元久著.刘文君编译.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179.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

赞同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一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难;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高于社会需求,不能认识自身不足,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个人原因是内因,社会环境是外因。而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是由于大学生信誉低,不诚信现象十分普遍。

1.大学生在应聘中过度包装自己,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虚假证件,以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导致招聘单位难辨真假,难以找到真正符合条件的人。

1.1.求职前简历掺水。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在这些真假难辨的简历中,一些高校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不得不要求学校对自己的荣誉证书加盖公章进行公证,以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能找到工作。

1.2..面试中自我拔高。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不失去机会,他们对于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给以过于虚假的回答,或者夸大其词,或者胡编乱造,在极力掩盖自己的缺陷的同时投用人单位之所好。其实,就是把一个“非我”展现到了用人单位面前。而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远没有之前夸夸其谈的能力和水准,并且由于自身并不符合要求,也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业率也大大增加。

1.3.诚信资源的极度缺乏,增加了人才市场的动作成本,影响就业。假学历、假证书、假经历等等的泛滥,促使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上门调查、验证学生在校表现,无形中拖延了招聘的流程、增加了招聘工作的成本。

2.大学生普遍认同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很多人不会在第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很久,毁约率居高不下,影响就业秩序。

2.1.大学生签约后随意毁约现象浪费单位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单位招聘不仅是在招聘过程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自己想要的人才,还要对招聘上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一边尽快投入工作。然而大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增加面试或工作的经验,一旦有更好的工作单位就另谋高就。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影响用人单位计划,影响就业秩序。

2.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人才市场秩序,使就业情况畸形发展。毁约的行为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不能按时结束,增加人才流动频率。而双方因不诚信所带来的劳动纠纷更是严重危害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就业难度。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3.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直接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评价。使大学生声誉不高,影响就业。

3.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群体修养的表现。当前就业中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虽说只是一少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个别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仍然带来了人们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诚信现状的整体否定,在外界看来,好像大学生整体就是一个不诚实,缺乏信用的代表。这使招聘方对大学生的整体评价降低,从而越发提高招聘要求,增加就业难度。

3.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学校声誉,直接影响企业在学校的招聘情况。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自然会受到用单位的好评,也使得用人单位跟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本校大学生的就业。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失信行为,用人单位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心理,也会很自然的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责任推向学校,从而对大学生所在学校产生不信任感。这样学校会失去一个合作伙伴甚至是损失一批潜在的用人单位。

4.诚信就业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失去诚信,大学生将难以在职场上的到长远的发展,甚至难以立足,从而大大增加失业率,也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4.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通行证。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到了进入社会,施展才能的时候,只有诚信做事才能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赢得用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的信任,给自己找到施展工作才能的最佳平台,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结合。而就业中缺乏诚信必然会导致自己信用扫地,哪怕以前自身并没有有违诚信的记录。这样就不但会阻碍到大学生当下顺利的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还会危害到长远发展。

4.2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事业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应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这也是赢得招聘单位注意的最佳法宝。

4.3.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个人人格的体现。拥有诚信的品质不仅仅是一个人博弈市场、社会的资本,更是一种道德操守,是做人的美好境界。在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拥有诚信这一人格魅力,不仅是发展事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必备品。

第三篇: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论文)

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_1312763 姓名:张英伦 成绩:_________

以“闯先生”为例,从创业者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摘要: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放弃就业机会去选择创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可谓是利己又利人,对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起了不小的带动作用。但是创业不同于稳定的就业,它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个人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创业做好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做不好,等待你的将会是失败和债务,这对个人的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考验。通过学习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我们以后的创业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创业者;创新;政策;自身发展

以“闯先生”为例,作为创业者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

首先,当今社会的创业不同于以往,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创业为主导的世界,尽管还有部分创业者能避开科技创新在市场空缺处寻找到一定的切口,但不可否认,科技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创业的必经之路。闯先生是2014年1月由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基于新媒体的社会化创业服务平台。覆盖了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在闯先生上,创业者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找到自己的伯乐,并寻求法律、税务等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宣传还是其实质上的运作,都和网络新兴媒体平台做到了很好的契合和衔接,使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很快地扩展自己的影响力,不仅其宣传和推广上对新兴媒体平台的利用,值得现在每一个创业者去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种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与最新科技和创新理念的契合和衔接的理念值得我们去挖掘。

所谓创业就离不开创新,而创新也离不开继承和学习。“闯先生”像“淘宝”网一样,它为创业者提供四大产品:资讯、问答、服务、团购,最能够体现其“淘宝”性能的是“服务”和“团购”功能。其运营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是“闯先生”最大的一个亮点,其类“淘宝”的运营模式,正是在“淘宝”理念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而来的,而“淘宝”卖商品,“闯先生”卖“创业服务”这一理念又使其完全不同于“淘宝”。理念的创新永远是一个创业者赖以生存的灵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闯先生”要做的是把金子擦亮的事情:它主要从大学校园里搜集创业项目,把它们孵化成企业,再输送到校外的各类孵化器。怀揣创业梦想的学生、持有专利的老师,以及校外的草根创业者,都是潜在的客户。这个创意使“闯先生”今年获得了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金奖无疑是对他们的创新最大的肯定。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奖杯的作用却不仅仅于此,“闯先生”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自我宣传和推广,而金奖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号召力,这才使得“闯先生”创业团队得到了更广发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类似于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这里不仅汇聚了各种创新创业的新点子,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汇,同时也能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和理念。一旦成功更会省下很多宣传和推广的力气,并且更容易得到社会上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说到这里,就转到另外一点上了,那就是创业者对于身边平台,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经过团组织牵线,“闯先生”成为在杭州举行的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赛后服务商。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刘亚男告诉记者,得到团天津市委和天津市学联支持,“闯先生”发起了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爱闯会”,将进一步助推天津高校中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共青团组织将通过实施“大学生创业阳光助力行动”、“创业贷款快易免”计划等项目,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提供培训和帮扶,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创业。

如上述提到的天津市团委,天津市学生联合会,以及“闯先生”的大本营南开大学都可以说是给了“闯先生”巨大的支持,在闯先生的发展初期起到了十分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青年创业者大多除了少量的专业知识和略高于大众化的文化素质创业初期并不具备太多自身上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资源和资金上。但大学生恰恰可以利用其学生的身份优势充分利用起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团委甚至政府鼓励创业的相关部门为机构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取得支持和帮助。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政策。政策可以说是创业者生存的土壤,今年来,由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也由于经济转型等原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创业,也不同程度的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因此,能否利用好这些创业政策也是创业者成败的关键所在。天津市的创业政策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由自主创业的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可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保留学籍两年。三.创业培训指导大学生 四.企业家倒是签带徒授业协议 五.实践基地为创业搭平台 六.专项资金保障创业

七.在高校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且租赁房屋的,给予房租补贴。八.无息贷款与贴息贷款“双保证”

常言道,智者当借力而行。再好的创业者个人能力也是有限的,如何扬起创业的风帆,借好政策的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需要创业者们对最新出台的政策有着全面而及时的了解,创业者们必须要保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同时,也应尽可能对政策的深层含义有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懂得如何合理地去运用政策与创业者自身实际相结合。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要有深刻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的洞悉市场行情,合理进行市场选择,对自身进行准确而清晰的市场定位,抓住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着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对市场解读的能力常常决定着创业者的创业选择方向,所以,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对市场信息有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应尽量避免进入陌生行业,如果进入陌生行业至少要进行一定的系统化学习和信息获取。

当然,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创业者主观因素也常常在创业初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创业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胆量。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创业者最忌讳的是试试看的心态,安稳的退路往往容易使人丧失斗志。个人性格上的优势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的性格不具有先天的优劣,每种性格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可能在创业中取得成功。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说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我们都比须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获取新的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理想,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受到企业的束缚,他们崇尚发挥和实现自我,从而选择了创业道路。但是在那么多创业者中成功者却并不占多数。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在2%-3%,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创业成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前提的。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都有一定的国家政策扶持,但很多的政策是难以操作的,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创业的大学生们很难得到真正的扶持。并且虽然大学生在创业中具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优势和旺盛的精力,但是他们所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是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有的喜欢纸上谈兵,不去实际实践;还有的是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改善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要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的创业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需要他们给予支持,给创业者继续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就是大学生自己需要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在校期间学好知识,构建起较完备的创业知识机构。如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另外就是培养一些必要的创业素质。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有可能在创业道路上有所进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及分析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及分析 山东艺术学院

张学星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带有战略性的民生问题。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找出社会、学校、学生各个层面 的问题,据此分析原因与改进措施,有助于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 现象 分析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6-05-0153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共识。就业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概括起来。这与我国社会大环境因素、高校培养及指导、学生 个人就业观念等因素有关。

一、社会大环境因素

1.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加,往届毕业生未就业总量大

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2005 年为

338 万人,2013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 699 万人,而 2015 届毕业生 达到 749 万。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毕业生数已翻番。应 届毕业生找工作已属不易,往届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就更难了。在各类招聘会中,都有众多往届毕业生的身影,既有一直没有 找到满意工作的,也有辞职二次就业的。2.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

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国经

济增速低于年初预期,GDP 增速已落到 7% 以下,未来几年有 可能继续下降。重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速均有下降。受大环境及企业利润下降影响,一部 分企业、单位新招聘人数减少,甚至裁员。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外企转移国外的情况,这都影响社会就业环 境,加剧就业难。

二、高校教育与培养因素

1.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各企业用人实际安排上来看,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基本 上要试用或者学习培训半年至一年。有关企业招聘人员透露,除去业务开展经验需要从头学起外,应届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企 业业务水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所代表 的专业知识水准,在市场上基本用不上。这也给了各高校一个 办学启示,那就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高校不能只顾埋头办 学,导致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高校应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培养更多的适销对路的人才。2.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一方面缺乏就业指导人员,万人以上规模的高校基本维持在 1~4 人,甚至更少。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教 材编制、师资培训等还停留在文件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多忙 于事务性工作,无暇于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工 作人员无就业指导专业背景,大多是党政干部或辅导员兼职,就业指导内容仅停留在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政策宣传、简历制 作和面试技巧等浅层次方面。在指导学生实践实习、职业类型 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深层次工作方面则无能为力。另外,高 校就业指导大多采取讲座和集中上大课等群体辅导方式,无法 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就业咨询需求。

三、大学生个人因素 1.就业观念落后

目前在大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他们对就业压力估计不足,不能真正了解社会就业形势,遇到 稍不如意的岗位就轻易放弃。不愿意到小地方、小企业就业,参加三支一扶、村官选任、其他援助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有些 学生还不愿意转行、接受不了暂时低薪等。业务能力、工作经 验的积累与成长,这决定以后的薪酬调整。要积极引导学生转 变就业观念,树立“小”观念,“从小单位小企业做起、从小 事做起、从挣小钱做起”。

2.部分大学生个体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笔者所在高校某学院曾组织过专场招聘会,从很多参会企 业的用人需求来看,绝大部分企业提供的岗位以与专业技术紧 密相关的岗位为主,此类岗位约占 70% 左右。其余岗位如客户 经理、业务员、行政文员等,也是要求有相近专业学习背景和 一定的专业能力。故毕业后如果不考虑转行,无论是进入专业 类公司从事专业还是行政、营销等岗位工作,都要求有较强的 专业水平与能力。这就说明,大学生在读期间,专业学习还是 第一要务,专业学习搞不好,就业竞争就已失去了优势。在要 求学生具备较强专业水平的同时,部分企业提出让学院推荐素 质较高的学生进行面试。明确提出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或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经验丰富的学生优先考虑甚至直接签 约,可以看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也不亚于专业学习。3.学生创业风气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形成有效规模

为更好地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国家除了扩大就业外,近年 来出台多项鼓励创业的政策。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个 人独资企业,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国务院还发文从教 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创业指导服务等 9 个方面促进大 学生创新创业。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难,还能带动就业。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普遍具有畏难情绪,由于经验比较 少还容易导致失败。以上因素造成现在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形成 有效规模,对就业难的缓解作用不突出。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高校需有所作为。笔者 所在学院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创业,例如在学生会成 立创新创业部门,设置学生干部团队专门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模 式探索、项目发掘、项目策划、实施指导与管理,建立实际意 义上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另外,积极申请政策支持,加强我院 创业工作与省金种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对接,引导与鼓励学 生积极申报创业项目。选拔专业拔尖学生进入相应专业工作室,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养,鼓励他们参与校企合作与各层次专业 实践。

总而言之,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学生个 人等多层次联动,需要各个层面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需要全社 会的参与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包括高等教育改革,用人机制、保障机制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高校要大力推行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认清形势,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实事求是,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新形势下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模式浅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高等

教育的结构规模不符合社会岗位和需求的要求,大学生就 业难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据统计,2011 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 达到了 6 60 万,初就业人数占总数的 7 0%,也就是说,仍有 198 万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内蒙古地区高校毕业生今年 也首次突破了 1 0 万

人,达到 1 0.2 万

人,内蒙古劳动力市场

形势显然是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因此,针对当前情况,总结出我 区当前大学生就业模式的利弊并探索新的模式显得尤为 必要。

一、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模式

大学生就业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 密不可分。根据国家未来人事制度宏观改革的趋势,通过 分析大学生就业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可归纳为“学校 主导型”、“学生自主型 ”、“用人单位订单型 ”就业模式。笔

者认为,目前,我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依赖“学校主 导型”、“学生自主型 ”就业模式。

(一)“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 “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引导大

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内强学生素 质,外拓学生就业市场。“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在学生就

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就业的资源和经验相比 学生个体要丰富得多,因此,使学生就业选择的路更多,选 择的面更宽,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目前,我区各单位,特别是各高校高度重视,把大学生 就业问题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工程来抓,作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采取 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比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去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另外,为提 高大学生就业,很多高校,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交通职

0 1 4.6-8 KAO S HIYUZHAO S HE NG近

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 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 中,以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加就业筹码。研

究生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意 义上所讲的 “ 考研 ”

就是参加全国硕士学位研究 生招生考试

(以下简称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生

招生考试政策性强、环节多、时间跨度大,为了

使同学们有一个简单直观的了解,这里就研究 生招生考试的主要环节及相关知识给大家做一 简单介绍。一、关于报考条件

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按照培养目 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 两种类型;根据考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国统 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和农村师资计划几种。当然

还可从录取类别或学习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划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 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 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教育部 《

全国硕士学

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以下简称招生简章)中对

考生报考不同类型、选择不同考试方式都有着

具体的要求,例如对于报考单独考试或工商管 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等部分专

业学位的考生,不但在学历方面有明确要求,还 要求考生具有相应年限的工作经验;对于报考 法律硕士(法学)、法硕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 的考生,除学历要求外,对其之前在高校所学的 专业也有具体的要求等等。

各招生单位也可根

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也会对考生提出具体的业 务要求,同学们在正式报名前应按照教育部招 生简章、拟报考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及相关业

务条件要求,认真审核本人报考资格,遇到不清 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咨询,以免影响正常 的报名考试。二、报名环节

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加现 场确认的方式进行,报名和调剂的指定网站是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以下简称“研招 网”)。

同学们注册用户名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后,应认真阅读相关公告信息,根据系统页面提示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招生单位、考试 方式、报考专业、研究方向、报考点等项目,填写 个人相关信息。

所有栏目填报完毕,再三核对确 认无误后,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即可。

这里需提 醒大家,“

招生单位 ”、“ 报考点 ”、“ 考试方式 ” 三

项为报考的关键信息,不论是否已支付报名费(选择北京、河北、四川等省份报考点的需网上 支付报名费,选择其他省份报考点的需现场支 付报名费),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此三项 信息是不允许修改的。

同学们若要修改报名信

息,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注册用户名 进行报名、缴费。

(一)关于报考点的选择

不同于其他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研究生招生 考试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考生在选择报考点

方面也有着具体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在进行网上 报名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教育部发布的招生简 章,拟报考招生单位、拟选择报考点以及该报考

点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网报公告及关于网 上报名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正 确选择具体的报考点,以免因错选报考点而耽误 报名和考试。

———“ 考研 ”

流程指南 >>>多兵 大学之后,路向何方 189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现在大家都在说,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一点从人们的学历越来越高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学生多了,或者说高学历的人多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二三十年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无比崇高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进入了国有单位,有一份令他们骄傲的“铁饭碗”,过着让人羡慕的“高知识分子”的生活。而反观现在的毕业大学生,几乎人人都在汹涌的就业大军里奋斗着,想要挤向一份令自己满意,令父母满意的工作岗位面前。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现在社会上普遍的观点就是,高校扩招了,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以前可以数的上的高校也就那么几间,但是现在的高校遍布大江南北,大学生更是遍地都是。以前受过教育的都少得可怜,而现在随手拉一个人出来都有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不仅指本科,还有各种大专技校等等),可以说,大学生已经不稀罕了,不值钱了,所以大学生就业困难了。

但是在课程视频中间,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子的一份数据,尽管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但是中国大学生占全国人口的比例10%都不到。2009年底全国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仅仅是

6.8%。反观欧美各大国,甚至日本,他们的大学生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都不低于30%,更有甚者是50%以上。我们其实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的大学生人数其实不多,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那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此严峻呢?在演讲中,徐老师提到这以下几点:1)政府政策的限制,包括地方贸易及人才壁垒,户口限制等问题; 2)国家、地区以及各领域之间人才价值的不平均;3)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低下; 4)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的思维困境。

对于第一第二个问题,这不是我们大学生能改变的,国家正在进行教育改革以及各种就业政策的完善,相信未来几年这一状况会逐渐好转。我们能做的改变,在第二到第四点上。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素质问题,其实归根究底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毕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觉,就是所谓找工作,就是写一份完美而漂亮的简历,附上各种能力证书或者获奖证书,复印个几百份,装订好,然后一份份的投递出去就可以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找工作未免也太舒心了吧!

在外国,每一位毕业大学生都把找工作当做是一份全职工作来尽力的。他们会认真筛选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熟悉这个单位以确保他是一个适合双方的选择,然后他们会写一份求职信,以某某先生、小姐起头,然后写上自己自己选择这个单位的原因以及自己想要竞争的岗位,还有为什么自己适合这个岗位,最后在信上附上自己的履历表,这才发出去。他们投的简历不多,但是每一间都做足了功课。当然,也许这样的方式在中国也许不太行得通,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的,你不可能把求职信寄到外交部去,人家也不应定会看你的东西,但是从外国的这种求职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求职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反观中国的毕业大学生,拥有这种态度的可是少之又少啊!

所以说,就业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怎么样算是提高就业素质?首先的一点,就是要认真严肃的对待“找工作”。很多人在网上投的简历就乱七八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用艺术照代替一寸照,再比如,简历写得实在太“简”了,从简历里人家都看不出他有哪些经验或特长是可以对单位招聘的职位做出贡献的。还有,打电话通知面试的时候,大部分人一点儿礼貌用语都没有,没头没尾的好像人家在求他一样,并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投的是什么公司和什么职位。没有人要求投简历的人必须得记住他都投过哪些公司。但是至少,应该有个记录,什么公司,什么职位。面试的时候,不要答非所问。想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的前提是,把找工作当成一份工作来做。认真,细致。不高估自己,也不低就。低职位也不见得就不好。

说到不高估自己,也不低就,这就是一个就业观念的问题了,或者说,这就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思维困境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精

力念完大学,理所应当的要找一份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就有人把自己的期望值抬得太高,以至于很多机会都看不上,最后甚至还不如一些不如他们的学生。

现在找工作有这样子的一种说法,就是“骑驴找马”。大学生本身,尤其是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是觉得自己非常厉害的,他们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但是说实在的,没有一间公司或是单位会找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管理阶层的。也许大学生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面,其实我们接触的都只不过是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罢了,就算有一年的实习时间,我们的经验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的工作其实正是最适合我们的,因为在这样子的一个阶层里面,我们能够接触足够大量的工作,但我们很好的把我们的知识和工作上面的经验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合格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去谈更高水平的工作。

而且,是谁说学管理的就一定要进大公司当管理层的人员的,又是谁说学外语的一定要当翻译的;为什么学经济的不可以当作者发表一些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为什么学表演的不能自己开一间艺术学校呢?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都被社会上普遍的想法给束缚住了。

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在面临三个主要的出路,出国,考研还是找工作。出国,在很多同学看来,不少国家的就业环境不中国要好得多。没错,国外的就业政策的开放是他们的就业环境会相对宽松,但是他们对于能力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更高的。考研吧,对于一些对实践经验更看重的行业来说,考研知识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已,工作,好吧,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上面,就业困难。

说到底,想要在毕业以后找到好的出路,就是让我们的能力和工作,或者说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证书或者奖状的问题,而是企业或单位对你的要求,理论的或是经验上的。一个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的同学也有可能口语不太流利,这个时候,也许你觉得自己的资格很高,但很多企业就看不上他们了。不仅单位自己创业?这样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又更高了不是吗?所以还是那句话,想要找一份高水平的工作,首先就要拥有高水平的能力,不是吗?

长篇大论的这么多,其实要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除去客观因素,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总结下来也不过两点,就是转变就业观念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罢了。相信做到这两点,对于能力越来越高的现代大学生来说是不难的。

下载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角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公共政策分析 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9日表示,就业是民主之本,我国非常重视女大学......

    大学生就业难

    1.近几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2.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Recently, it gradually formed a phenomenon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is hard to find a......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就业问......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

    尴尬的大学生群体今年对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是最亚历山大的一年,因为今年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不仅如此而且今年很多知名企业都在大幅度的进行裁员,这无疑对今年的毕业生沉重......

    大学生就业难 文档

    “大学生就业难”出现新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8日发布报告称,尽管大学毕业生的心态已经发生转变,能够接受更低薪金的岗位,且采取多种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是仍难以避免在......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论文 现今大学生就业前景姓名:潘升学号:1101510217【摘要】当今大学生从乌托邦的理想中醒来,摆在面前的是就业问题。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

    大学生就业难spss分析调查报告

    前言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据统计,2......

    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分析

    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分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今年高校毕业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