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故事《学习小组阶梯量化管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教育故事
学习小组阶梯量化管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部郭锐
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到分组教学,把同学们按照水平等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分层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教学难度,掌握更高的运动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从基本功练起,打好基础。保证学生人人有提高。但是,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个别学生训练热情不高,态度不好,懒惰思想较重,特别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样的学生比较多,对这样的学生,我一般都是单独叫过来批评教育一下就完事了,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有时对个别学生不太管用,批评教育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错了,表示要认真改正,但事情过后马上就忘记了,依然我行我素。对这样的学生缺乏行之有效地教育管理方法。
本学期以来,学校推行学生学习小组阶梯量化管理,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这一举措对我启发很大,我发现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但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也开始在意本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了,因为每名成员的表现都会纳入到量化考核中,每加一分或扣一分都会影响到本组的周排名,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加强了。我想,如果把这种管理模式运用到体育课中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于是,我在七年级首先实行了这种学习小组的阶梯量化管理,把同学们按照体育课的特点先男女分组,然后结合班级的学习小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把班级的小组长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体育委员总负责,小组长各司其责管理各自小组,其他班干部协助管理。从上、下课的列队,到课中的分组训练,都由小组长和班干部负责监督管理,训练不认真、偷懒,以及不守纪律的表现都将受到考核,考核分数纳入到班级小组周考核分中,并且小组中一人犯错,小组成员全体受罚。训练任务完成后,别的小组可以玩游戏,自由练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但犯错的小组却要全体反复练习因一人不认真而没完成的训练内容。因此,在训练中,一旦有人训练不认真,不守纪律,还没等老师和小组长开口教育,组中的成员就会一起对犯错的同学进行批评,犯错的同学也会因自己的不认真连累大家而感到惭愧,无形之中,大家的集体主义观念被培养起来了,训练时大家会互相提醒,互相监督,自觉积极地训练,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我再加以表扬和鼓励,长久以往,同学们的训练热情被调动起来,训练习惯也养成了。体育课上我只用布置好训练内容,学生练习时加以纠错指导,其他的一切小组长和班干部会全部搞定。
我发现,如果把学生干部充分利用起来了,体育课教学可以变得更加轻松!
第二篇:故事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故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岑溪市第五中学谭德清
[摘要]:
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达 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可以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可以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用故事弘扬高尚情操塑造人。
[关键词]:故事 ;想象力;创造力;高尚情操;学会做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讲党纪国法、讲校规校纪、讲学习、讲做人的道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遵纪守法的时代新人。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孜孜不倦地钻研功课,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诸如此类,教师若苦口婆心把课本知识、条文法规等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置若罔闻。如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诠释“枯燥”的条文法规和各种大道理,让它们鲜活起来,效果会更佳。我认为,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故事寓意深刻,思想深遂,又富于趣味性,在教育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新的教学理念,还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到学生到思想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任何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行动和不同的结果,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一只兔子被猎人打伤了脚,猎人命猎狗把兔子捉回。猎狗出去追赶,兔子拼命逃跑。一转眼兔子便逃得无影无踪,猎狗空手而归。猎人责之,猎狗辩解:“我已经尽力了,没追上,我也没办法呀!”兔子回到窝中,其它兔子大为惊讶,“那猎狗可是出了名的凶狠,你拖着受伤的脚居然还能逃脱它的魔爪,你是怎样做到的?”兔子说:“对狗而言,它是执行主人的命令,尽力就行了,达不到的目的,顶多回去挨一顿骂。而我是为了逃命,必须全力以赴,达不到目的,我命休矣!”很明显,目的不同,付出的努力和结果大相径庭。做事要明确方向,学生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存本领及做人的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成为社会的负担,更不能成为社会的渣滓。
若来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父母、长辈、邻居,免遭他们的责怪、嘲笑,来学校是因为学校里有伙伴玩,日子过得轻松,寻得开心,学习的动力肯定不会大。某次考试成绩好了得到赞扬,家里给的零花钱会多一点,心里高兴一阵;考得很不好了,回去最多挨骂,就辩解:“我笨,我已经尽力了,你们还想我怎么样?
我又不违反学校纪律。”父母拿他没办法,他们在校就得过且过。在课堂上认为有趣的就听听,与老师对对白,出些难题考考老师;没趣的,就与同学聊天,或者搞小动作或者打瞌睡等。作业喜欢写就写,不喜欢写就不写。混过三年,然后加入打工大军的行列,自己去养活自己。而一些家住山区的,田地很多,他们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父母指望着他们周末、假期回来帮忙干活,这样他们来学校读书既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享受一下学习的乐趣。他们会努力拼搏,想着将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和农民从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勤奋着、不畏艰苦、披荆斩棘,朝着明确的目标奋斗,将来要为建设祖国,报效社会做贡献。
二.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遗传和变异,外因则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了,能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要被淘汰。我们不能选择遗传和变异,不可能要求父母给予我们高大的身材和好高的智商,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形象高大,拥有智慧,变得聪明,更能与社会前进的潮流融于一体,推动社会的发展。如这个故事中主人翁的命运令人牵肠挂肚,发人深省。在某草原,狼甲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狼乙则每天气喘吁吁地练跑步。甲问乙:“为什么你总是没完没了拼命地跑呢,有人追赶你吗?”“没有,听说狮子要来了。”狼甲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好怕的呢?”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变得极快,狼甲不易捕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狼乙则生存下来。狼的不同命运就成了学生的省世警钟,在想懈怠时提醒自己,要在充满竟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永不懈怠。我们人类虽然不会像狼甲这样被饿死,但在同样是竟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一个没有知识时时安于能不挨饿就行这种现状的人,其实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父母养着他时,不努力学习,天天讲究如何才能有开心的享受。等到知道缺少知识和技能难在社会立足,生活不轻松,必须付出比别人双倍甚至几倍的力气才能养家时,就后悔当初自己不努力,但太迟了。我们让学生明白必须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与生存技能,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并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三.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
人们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要通过发挥想象力,把知识综合起来,使之升华出某种创造发明并把它变成现实。把课本的转基因作物和饲养动物及转基因食品和药品的知识与学生交流后,讲这个故事:贝尔,电话的发明人,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任务电报机,一个偶然故事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的电报机的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
间。贝尔的思路豁然开朗,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在想象力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耐心实验,终于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才有现在这么方便快捷的通话方式。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种电话。
此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书上讲,番茄、马铃薯的亲缘关系很近,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它们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让马铃薯的苗上面结番茄果实,地下长马铃薯。”
“好啊!” 学生一片欢呼。
“老师,那我们把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只给猪喂水,把猪拉到阳光下,猪就进行光合作用而长大。这样猪不但不跟我们抢粮食了,我们还有猪肉吃。”一学生说。
“还是把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藏羚羊身上,我们直接利用水、无机盐、阳光就可以得到比金子还贵的羊绒了。”另一学生说。
“哈哈”学生笑成一片。
“老师,我们干脆把人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猪的心脏、肾脏等器官就可以移植到有需要的人的身上,这样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就不用为没有器官供应发愁了。”学生异想天开的热烈地讨论着。
“等等,这些想法我们的先人已在三四十年前想到,目前我们的转基因技术还没达到同学们所说的水平。”我截住他们说。
“那什么时候就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学生问。
“不知道。也许我等不到这样的美好时刻。”我说。
“我们会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有学生说。
“非常好,不过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我回答道。
“我们会为这些努力拼搏的!”
“老师,你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学生情绪高昂回应。
“那我先替我们这一辈人及将来的受益者谢谢你们了!”我高兴地说。“不客气!”学生又笑成一片。
每一届都有一群这样的学生,他们很用功学习,不懂就问,现在有的在重点高中学习,有的还在初
三、初二,他们都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着、奋斗着。
四.用故事弘扬的高尚情操塑造人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许多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在给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本校特点具体化、制定一系列校规校纪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如乱扔垃圾乱吐痰情形,采取谁扔谁吐谁清理的措施,这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给学生讲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将能形象生动地教育学生讲卫生、讲文明,认识文明礼貌表现的程度也能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如:194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六万人参加的会场经过几个小时后竟然没有一张废纸,其文明程度令人惊讶,令人肃然起敬。世界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此事,都表示惊叹:“可敬可畏的日本大和民族”。相比之下,我们2010年12月18日在市体育场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参加的不过是几千人。晚会结束后,宣传资料、入场劵、荧光棒、饮料瓶、食品袋、报纸、纸箱、绳子、气球等等扔满场地及道路,一百多人清洁了半天,装了满满一卡车垃圾。这样的故事对比,不仅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憾,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深刻地教育学生分清美丑,形成讲文明讲礼貌光荣、不文明不讲礼貌可耻的良好氛围,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推动作用。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起到鼓励、激励、影响人的作用,让一个人知道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学生常说:“我们喜欢生物课,因为上课时老师总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教给我们知识和如何做人。”没错,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常插入故事或把课本内容故事化,不仅调节、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学会做人。
联系电话:***
邮编:543200 e-mail:tandeqingtan@163.com
第三篇: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张应华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就暴露无遗,特别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尤其突出,教师面对的是不能说也听不见的学生,他们只能靠直观感觉。因此,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互补作用更显重要。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关键词:体育教学 多媒体 学习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的原因,有三个不利因素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一个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和标准的动作示范,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很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这种现象在传统体育
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教师的年龄影响教材的选择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一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目前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动上有一定的障碍,这样实际上也妨碍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造成教材选择上的单一化、简单化。以上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克服的。
三、动作技术示范难影响教学进程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随着课堂教学手段的巨大变革,多媒体的出现,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灵活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学生智利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录像演示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学生观看以后,他们觉得跳远的动作好像是在空中飞跃,课堂激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全面领会了跳远的全过程。
二、提供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
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青少年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通过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的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运用,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动作细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运用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 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同时运用得体可行的教法显示,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四、电教媒体,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特别聋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动作技术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动作展现给聋生,自始至终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蹲踞式起跑时,用录像演示:“各就位”、“预备”、“鸣枪”的全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加深起跑,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另外利用多媒体画出运动员在100米比赛的四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受力部位与易犯的错误和动作的配合顺序,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的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计算机把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变动为静,变快为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一套完整的单杠联合动作时,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在课件的制作时,我们可以先采用从体操大赛
中截取下来的一段单杠动作让学生欣赏,感受来自体操的美,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接着运用动画效果,把本套单杠的联合动作演示一遍,并穿插上重点、难点,最后,我们把素质好,有一定特长的教师的整套动作拍下来,做进课件,然后演示给学生看,并运用暂停,慢放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弥补了教师的自身缺点或条件的限制,从而为教学的全面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学生也乐于接受。尤其是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效果更显著。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帮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
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制作课件的过程也加深了教师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论纲》
2、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设想 体育学刊
4、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及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2期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现就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运用,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人人都要有事做
小组合作学习,常会出现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有时会产生看似热烈,其实混乱的局面,严重的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学生无目的活动的表现。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1.注意指导学生收集事实,让他们在组内有话说。如在教学《羚
羊木雕》一文时,把一组思考题发给学生各小组进行讨论:(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得出小组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产生更大范围的讨论,扩大思维,集思广益,形成较完善合理的认识。这样学生顺地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2.要设立小组目标。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每个组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成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例如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如要背诵的诗文、文学常识、生词听写等)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积分比赛竞争,优生带动中下生共同进步。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层层管理:老师——科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派人专门记分,每周一次评比,做到各组的进步有目共睹。培养学习语文的优生时多用同质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优生之间的“逐角”。利用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并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逐渐形成好的学习风尚。
3.个人的职责要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
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分工。在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4.要为学生创设均等成功的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
三、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理解得如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一味叫好,廉价表扬。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但是一味叫好,廉价表扬,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都给予表扬,应有选择地加以鼓励。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一难得的创新火花。另一方面,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因素还很多。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组织越巧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高,就越利于开展合作学习。
总之,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莱芜经济开发区张家洼中心小学 李霞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但现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一个弊端——无效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中,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和纠正。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果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科学、合理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我从用心分组,促进互动 ;角色分配,各司其职;技巧分明,鼓励参与;小组联动式评价做起。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各小组成员根据座位的编排互相成为一对一的“联动帮扶”状态。“小老师”必须担负起协助“小学生”的重大责任,“小学生”必须明白自己在学习中该承担的任务。4人小组,1号组长,2号副组长,3号中等生,4号学困生。每个成员在上课讨论时职责明确,即4号提出问题,3号给予讲解,1号、2号补充、改正;展示环节,基础浅显的问题由4号负责,3号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1号则将合作内容进一步升华,提出更好、更多的建议和解释,2号负责完成记录学习任务单,任务单包括自学指导及探究活动。这样小组成员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人人都进步。
(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充分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主要依据两个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即要给予每个小组相同的机会,如按小组顺序依次安排展示,转完一轮后才进入第二轮;二是竞争原则,在公平的基础上,也应该让小组通过竞争获取更多的机会,如一轮展示完后,再抛出一两道更有挑战性,更需创造力的问题,让各小组来争取这个机会。具体做法:①明确任务。学习任务单中预习反馈中的预习作业的订正,合作探究中各种疑难的展示、回答,形成提升的成果的展示,课后作业的订正等等,都可依次交给各小组去展示、回答,而代表小组展示的同学,往往是组内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②及时点评。教师要对学生展示的情况及时、具体的进行点评。小组展示得分将是评选优秀小组的重要参照数据。
(三)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重过程、重应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组间互评等多种评价方法。合作学习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的“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而是将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评价标准,促进了组内互助、合作气氛。这种评价模式让学生明白:只有小组的成功,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在对个人进行评价时,改变了根据个人成绩的高低进行评价和奖励的原则,而是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