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9月6日在四川科技馆举行
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9月6日在四川科技馆举行
记者从“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国家人
社部主办,四川省人社厅和成都市人社局承办的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大型现场招聘会,将于9月6日在四川科技馆举行。
据了解,服务月活动历时一个月,服务对象主要是2011届以及往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次活动着重突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两大特点,组织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以及在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窗口等形式,将对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和参加招聘的单位实行免费服务。活动现场共设启动仪式、创业就业成果展示、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人才招聘五个区域。据初步统计,招聘会现场设展位145个,提供招聘岗位4528个,其中不要求工作经验适合高校毕业生选择的岗位3930个,占全部岗位数的86.8%。
据悉,此次服务月活动期间,全省各地要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和各类招聘活动,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开展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掌握实名制信息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帮扶等就业服务工作,甚至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让高校毕业生了解相关政策,为符合条件者落实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台账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高校优质服务。
第二篇: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总结
XX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
服务月活动总结
根据《XX市2011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XXX发[2011]2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未就业大学生尽快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我区在9月集中开展了“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9月,正值全市为争创全国文明城迎接“国检”攻坚之时,我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任然有序的进行。在活动服务月期间,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人力资源市场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绿色窗口、社区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基础台账实施跟踪服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进行实名制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共113人,其中应届毕业生37人,困难毕业生19人;提供就业指导181人次,发布岗位信息331个,推荐就业61人次;提供免费档案托管10人;组织在XX、XX、XX街道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提供岗位46个,签订就业意向18人,提供见习岗位2个;组织开展创业培训21人;开展就业援助79人,实现就业9人,其中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9人。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人员经费安排到位
我区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成立了以人社局XX局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区2011年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方案》,配套活动专项经费3000元,并及时召集劳动保障中心、劳动监察大队和各街道事务所等相关单位进行工作部署,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二)大力开展服务月活动信息和就业政策宣传。
为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了解国家和XX市促进高 1
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以及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具体措施,区、街道、社区各级劳动保障机构都通过张贴文件通知、拉横幅、出黑板报、有电子屏的单位通过电子屏滚动播出等办法,向社会广泛发布服务月的相关活动安排,传达文件精神、宣传就业政策、宣传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典型事例、发布空岗信息。我们还精心制作了《致区企业领导的一份信》,将国家、自治区和XX市政府出台的系列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进行了梳理,摘要了“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政府给岗位补贴”、“建立柳州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小额担保贷款、企业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共五项政策,内容简明而要、并配套申请条件、材料和表格,企业一看一目了然。共发放了《致企业的一封信》(附国家、自治区、柳州市促进大学生政策)、《外出务工指南》、《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3342份。
(三)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工作,面向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活动期间,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入户摸底调查,摸清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就业意向和培训愿望等,建立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此外还对辖区用工单位的岗位信息进行了一次上门登记,建立空岗信息台账,并汇入区用工信息库,全区用工信息达到共享,及时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区劳动保障中心劳动力市场及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都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为各类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在此次摸底调查中,将生活困难家庭中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进行重点摸查,共摸查出19名就业困难大学生,并实施了“一对一”帮扶。
(四)举办家门口式专场招聘会
除组织大学生参加市人才服务中心每周举办的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外,9
月下旬,我区组织在XX、XX、XX街道开展了更有针对性的小型就业交流会,针对一些毕业生总是抱怨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丧失就业信心,宁愿
在家里等工作的现象,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引导其与用工单位面对面交流。共对79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援助,9人已实现了就业。
(五)创新思路,部门联动推进服务月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实现劳动保障和劳动监察两部门联动。以往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宣传主要是由劳动保障就业机构开展,今年我们将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纳入宣传队伍,很好地发挥了劳动保障“两网化平台”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精心制作《致企业领导的一封信》附上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由协查员送到企业。企业反馈称平时他们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信息渠道很有限,这封信讲得很具体、来的很及时,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关爱,有这么好的政策他们也将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截至目前,符合申请条件的有6家企业,47人申请了岗位补贴,1人申请自主创业岗位补贴,申请金额达17.6万元;银翔等两家企业申请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二是实现人社部门与政协、工商联联动。服务月活动期间,正值XX区召开政协会议,很多企业主是区政协代表,我局主动与政协和工商联联系,将《致企业领导的一封信》送到参加会议的代表手中,代表们争相传阅,50份材料不够,代表们主动来索取,又曾印了150份,很好地宣传了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三、几点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比其他就业群体更高,更加不稳定。这就给我们就业服务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基层社区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更难。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当前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二是进一步提高基层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的待遇,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
性;三是建立畅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加快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动态管理的能力。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9月30日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的活动总结
为做好今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开展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205号)要求,盘锦市将8、9、10月定为今年全市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举办了“2012盘锦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按照辽人社[2012]265号文件要求,现将已经完成的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机制
今年是盘锦市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一年。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本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在人社部文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工作和服务范围,将服务月时间贯穿8、9、10月份,着力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创业专项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庆良任组长,确定了全市统一、县区联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好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就业项目
1、公开选派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为做好今年盘锦市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按照全省基层就业成长计划要求,该局继续面向全市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公开选派了106名基层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在有效充实基层社保工作的同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生当年全部就业。
2、开展网络大招聘系列活动
①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开展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招聘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50号)要求,该局于8月20日—26日,以盘锦人事人才网站为载体,组织了163家全市重点项目单位和规模民营企业参加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招聘周活动”,通过网络招聘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次;
②经与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沟通,定于9月3—9日期间,以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平台,召开“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盘锦首场网络招聘会”。此项活动由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共同主办,盘锦市人才服务局承办。从今年9月起,今后每月第一周固定召开。目前,首场网络招聘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本次网络招聘会共有141家用人单位参加,在线提供就业岗位704个;
③为进一步推进辽西五市区域人才合作,促进辽西地区人才资源共享,多渠道为盘锦市引进各类急需专业人才,该局还将同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四市联合,以盘锦人事人才网站为载体,自主开发“辽西五市网络招聘平台”,于9月24—28日举办“2012年辽西五市首场联合网络招聘会”。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举办高校毕业生系列专场招聘会
充分发挥市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便捷高效的对接平台,该局于8月26日在市人才市场(中国东北毕业生人才市场辽宁盘锦分市场)举办了“盘锦市2012年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大型系列人才招聘活动”暨盘锦市与辽河油田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大会。全市共有163家用人单位和2500余名求职毕业生入场洽谈,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根据会后统计,本次大会共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200余人次。下一步,盘锦市还将根据盘锦市重点项目单位和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利用每周二和每月26日定期举办的招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招聘和毕业生双选对接活动。
4、学子家乡行活动之三——盘锦学子家乡采风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态势及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展示滨海盘锦的新风貌,提高大学生们对盘锦的认知度,在鼓励盘锦籍大学生返乡建功立业的同时,吸引更多省内外高校毕业生来盘锦就业创业。该局在成功举办前两届“学子家乡行”活动的基础上,拟利用十一黄金周学子放假返乡的有利时机,会同团市委和盘锦日报社共同举办学子家乡行系列活动之三——“盘锦学子家乡采风活动”。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摄影和文学作品征集活动。
5、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班
为提高盘锦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以推进创业促进就业,该局拟于10月初面向全市有创业愿意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2013届在校大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创业技能培训班,计划培训学员150人。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转变盘锦市大学生创业观念,激发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共服务
为加大本次服务月活动宣传力度,该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盘锦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的通知》(盘人社发[2012]号),并通过报刊、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将本次活动内容、信息通知到每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和招聘单位。同时不断强化公共服务,继续在人才市场大厅设立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发放《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和《盘锦市人才市场免费求职卡》等政策宣传材料,为毕业生报到、求职、政策咨询、档案查询、人事代理等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第四篇:高校就业服务月总结
XX县“2011年喀什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
务月”活动工作总结
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根据喀劳设明电[2011]111号文件关于印发《2011年喀什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的工作安排,我局于2011年9月1日—30日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这次活动严格按照国务院16号文件和自治区新党发
[2010]18号、新政发[2011]55号政策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工作,成效显着,受到广大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大力支持与好评。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就业月活动期间,依托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按照县领导统一部署,推动落实各项政策,积极走访大中专毕业生300余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342人。组织专场招聘会1 次,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89人。
二、援助月活动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做好服务周期间的各项工作。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召开局长会议,专门研究成立以人事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抽调专人负
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做到组织落实、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宣传力度大、效果好。2011年喀什地区高校毕业生 业服务月,是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我局领导非常重视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始终将宣传工作贯彻于整个工作过程中。通过电视循环播放、广播宣传、悬挂横幅、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我局在人力资源市场及社区、繁华地段集中设点宣传、上门政策咨询、开辟就业政策宣传专栏、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势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宣传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以及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广播历年来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通过服务月期间的宣传,进一步使高校毕业生更加地了解了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导了毕业生择业观念,减少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3、开展企业摸底调查,举办就业服务月招聘活动。组织收集用人信息,切实为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局领导小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调查摸底用工单位的需求信息,大力收集岗位,共收集共收集用工单位32家,岗位800余个,参加现场招聘会毕业生高达300余人。在活动中,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受到广大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热烈欢迎。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89人,进
行求职登记128人,就业政策咨询210人/次,有意参加创业指导培训25人。根据用工单位实际的状况,我们有针对性与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填写就业跟踪卡,以此,更加方便了今后的服务工作。同时,我们依据招聘单位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汇总。
4、建立帮扶责任制度,落实援助长效机制。我县人事劳动部门积极调动本单位的力量,重点依托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服务进社区、一对一帮扶、送岗位、送培训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将每一位援助对象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同时,加强与工会、妇联、工商、共青团、残联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协调配合,切实落实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1、就业观念相对滞后,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需要政府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高校毕业生择业方向有偏差,大量大中专毕业生只注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这种就业方向。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四、下一步打算
1、继续大力实施国家的优惠政策,加大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宣传,正确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同时也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
2、大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利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加积极推进企业用工信息平台的建设,使求职信息与企业用工信息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滚动播放和大力宣传,提供服务平台,加大未就业毕业生的订单式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3、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就业宣传活动,使就业优惠政策家喻户晓,进一步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见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五篇: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最终版]
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科生最尴尬(图)热点资讯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13-12-10 07:35
我要分享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127
制图 帅灵茜
成都商报(微博)记者 汪玲
核心提示
本科生
遇尴尬
就201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统计数据来看,高职高专生就业率最高,本科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孝武分析,研究生有学历护驾,而专科生对工作不挑不拣,反倒是本科生近年来面临了就业尴尬。
新闻背景 2014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
教育部日前通报,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人,比今年多出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媒体戏称为“更难就业季”。
都说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数据却表明,今年的就业形势只是个预演,明年还会更难。
昨日,成都商报(微博)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14年,全省95所高校将有毕业生36万余人,比去年增加两万余人,创下恢复高考以来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纪录。与今年相比,2014年四川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主要集中在本、专科层次。有专家预测,由于专科毕业生就业相对不那么挑剔,本科生就业问题反而更值得关注。
数据:
明年毕业生增两万
专科生增长最多
根据省教育厅统计,2013年,全省95所高校有毕业生34.2万人,其中研究生2.3万余人,本科生16.5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5.4万余人。而2014年,毕业生总人数将增加2万余人,达到36万余人,创历史新高。其中,研究生2万余人、本科生17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7万余人。新增的2万余人,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也有少量增加,研究生人数与今年基本一致。
虽然专科层次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多,但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孝武最担心的却是“对工作更为挑剔的本科生”。据李孝武介绍,近年来,多次就业统计中,专科生的就业率都跑赢了本科生。以2013年毕业生离校后的统计数据为例,截至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达29.5万人,就业率86.3%,其中研究生就业19593人,就业率84.19%;本科生就业138496人,就业率83.81%;高职高专生就业137163人,就业率89.3%。本科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
在李孝武看来,研究生有学历护驾,而专科生对工作不挑不拣,反倒是本科生近年来面临了就业尴尬。
新规:
明年起
高校须发布就业质量报告
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让毕业生更符合企业需求,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且应在本校校园网、就业网、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或其他媒体上发布。
教育部为此制订了时间表: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在2014年2月底前、其他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本科高校应在2014年底前、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此后高校应在每年年底前发布当年就业质量报告。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相关信息,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高校也将在2014年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就业报告。省内高校要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