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时间:2019-05-12 12: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第一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职能,打造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宋小强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西安毕业生市场作为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服务平台,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就业服务方式,有效落实各项就业促进政策,努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西安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域发展的中央核心城市,据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将有63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再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将超过700万,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总体上就业压力持续的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将更加突出。西安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20余万人,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26万,大量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给西安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作为政府的人才公共服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当前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二、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0年是各项就业促进政策的落实年,为加大力度,进一步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就业政策宣传信息平台,就业政策的充分宣传是促进就业的前提与保障,充分利用西安市人才网、各级媒体、报刊,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宣传国家就业促进政策,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尽快、充分的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设立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就业指导平台。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针对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满意度不高的现状,完善就业指导制度,聘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心理学专家、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就业指导专家信息库,加强就业市场需求调查,设计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实用性。

加强就业见习管理,打造就业实训平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在于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积累机会的矛盾,就业见习制度是目前国家出台的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好适

应市场需求,是解决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的一项有效办法,通过参加就业见习,毕业生能够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弥补缺乏工作经验的不足,提高职业竞争力。并且绝大多数完成见习的毕业生及时实现了就业。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完善与发展,目前已建立了206家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先后组织了五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供需见面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近6000个见习岗位。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尽量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各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带企业进校园,促进毕业生就业。继续推进区域人才合作,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亮出特色。

三、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多措并举促进就业

创建西安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信息交流平台,为毕业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互助服务平台。以配合西安市政府创建创业型城市为目标,更好的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提供服务,建立创业咨询登记和大学生创业QQ群,让创业人员有了一个交流心得的平台,分享创业体会,定期回访帮创业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召开了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交流会,诚邀了在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通过座谈会详细了解大家创业状况和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了解的机会。同时对部分创业成功人员进行了跟踪专访,树立了创业成功的典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续组织西安高校赴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推介活动。在总结首次赴宁波推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西安高校毕业生信息资源,以品牌联盟优势,以名校带动二三类院校,以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同时,深入挖掘活动效能,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就业服务。

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拓展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二篇: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王 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虎溪大学城,401331)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并分析其特点,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就业信息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平台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2005年毕业生人数是338万,初次就业率72.6%;2006年413万,初次就业率71.8%;2007年495万,初次就业率71%;2008年559万,初次就业率70% ;

①2009年611万,初次就业率6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

人,增量压力基本上得到缓解,但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仍很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提出了八项要求。

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

从2002年至今,是一个政府重视,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就业中的 “一把手工程”,“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准则。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开通,要求各地方、各高校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2004年国办35号文要求:“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 2006年11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五部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组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立体化平台,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①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第24期《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一文:截至9月1日,教育部公布的比例为74%

作的“一号工程”,它标志着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这些举措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也预示着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

2.信息化就业平台的现状

信息化就业主要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低成本大范围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实时双选平台,实现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动态信息交换,以及对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分析和效果监控等)。纵观当前形形色色的网上就业平台,呈现如下特点:

(1)由各自为战,到成立联盟,逐步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以及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三网”互连互通,达到降低研发与运营成本、信息共享目的。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由于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更难达到良好的运作效果。

(2)就业信息脱离毕业生的个性需求。目前区域性、行业性的就业网站不下数百,但真正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全过程服务的比较少,特别是优质就业岗位少。网上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包括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发布、视频洽谈、诚信认证、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它摆脱了信息式人才网站的框架,真正达到了网上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从而保证求职与应聘的成功对接。

(3)信息冗沉,信息可信度不高、针对性不强。非本校的网上就业市场仅掌握招聘求职的信息资源,而不具备用人单位的客户资源或毕业生的实际人力资源,单位与求职者对接的成功率、资料的可信度、实地见面的安排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此类网上就业市场的要求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需要,只能以信息发布为主,基本上不能提供全过程就业服务。

3.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的特色。

就业管理平台是将本校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让本校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快速地建立个人资料、浏览招聘信息以及内部管理员修改信息,发布消息等,学校能随时统计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于平台的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和整体的信息维护都采用“适用,简单,智能”的原则,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对于平台的管理员来说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信息的审核、发布、删除、回复等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私密性。私密是把双刃剑,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客观上增加了门槛,限制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人才市场竞争大,为保障学校的联系的招聘单位不被

外校学生竞争走,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系统只对本校学生公开招聘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每年都可以主动出击联系用人单位并发动全校师生提供用人信息,并实现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发布信息的审核、使用分析、统计。

(2)共享与整合特色。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完善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优化平台运行和软硬件系统,统一各外来平台的数据信息。开发整合全国、省级高校联盟、校际内部的资源,采取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开展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增强平台的吸引力。

(3)自助性与互动性。平台具备发布留言及回复功能;开展就业指导咨询,网上答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引入专业化服务,借助就业管理平台逐步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择业观、个人素质提高等多项服务,改变不适应用人单位期待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毕业生并经培训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工程单位等优质就业单位,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4)信息权威、针对性强、可信度高。由于平台的“非职业中介”式特征,就业平台的动态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甄别,又能涵盖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薪酬等重要信息,能满足毕业生的多样性就业信息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指导模块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公务员考试、征兵等信息。

(5)更新及时、便捷。有效的就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公平分享,实现了信息快递,信息来源广,并进行分级分类;还可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捆绑就业推荐;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实现就业反馈;还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进而达到对就业市场的预测。

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使用,除了节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外,还能促进高校优化管理机制,为招生的专业、地区分布提供参考,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参考,减轻就业工作人员事务性劳动,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我们自主开发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做到了四个满意: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院系就业管理工作人员满意,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满意。毕业生用户可以实现修改口令、发布留言、查看专业以及非专业的招聘信息、修改个人资料、查看重要通知、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录用信息、查询所报单位统计、查询面试时间地点、查询近期单位面试报名情况、参与职业测评等功能;用人单位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修正用人信息,查看学生报名情况,公布学生录用情况等;院系管理员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查询学生信息,实现各种统计目的等;学院管理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发布招聘及面试信息,就业录用登记,用人单位信息审核,查询报名录用情况,学院专业介绍,各种数据查询统计等工作。使用两年来,平均每年的点击率接近12万人次。毕业生、用人单位、院系工作人员和就业中心管理员都已经非常喜欢使用平台开展就业活动。

为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自主开发了职业测评系统,选取目前最科学、最实用、最准确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性格、基本素质、心理特征、职业性格、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六大方面42个项目的测评,能准确记录学生测评结果,能详细统计分析学生测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2008年教育部明令就业指导课为必修必选课,通过建立职业发展教学体系、就业讲座体系、就业座谈体系和学生组织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研究水平,加大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力度。推进就业指导的制度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社会化、个性化、分类化以及互助化建设。正视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解决求职难、招聘难、信息不对称的矛

盾,努力建成集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 监测评估为一体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化系统。

总之,中国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迅速,但信息化就业水平偏低,要想达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还需要依托网络技术,找出现有就业网络的缺陷,克服自身困难,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就业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测,完善职前就业技能的网络培训功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就业,进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对“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 2006,(3)

2.刘大为.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3.孙长林,刘锐.大学生就业信息集成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建设思路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6)

4.杨雨龙,徐文.网上教育人才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2)

5.张凤有.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创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作者简介]王文(1968-),男,汉,四川西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招生就业信息化研究。

详细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文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就业处 邮编:401331 电话:***

邮件:27764428@qq.com

第三篇:内蒙古建立高校毕业生专门就业平台

记者昨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提供服务,自治区教育厅特别组建了“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市场”,以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集管理、监督、服务、保障、测评职能于一体,为高校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和创业指导等服务,并公布最新就业信息,接受用人单位委托、代理人才招聘等。

作为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门市场,该中心将定期(每周六)举办各类洽谈活动,并决定于11月20日至21日在呼和浩特市商品交易中心举办“2005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首场就业洽谈会”。参会单位包括区内外国有、三资、股份制、集体和民营企业等。(丁晨、赵海军)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第四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11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十一五”以来,市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建设全市民生殷实首善之区,把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星级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全市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开展为契机,不断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形成了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就业服务为重点,以“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群众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十一五”以来基层平台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平台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

“十一五”以来,全区各镇、街道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配备2名以上专职劳动保障管理员,每个社区配备1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个村确定一名村委成员负责劳动保障联系工作,全区57个社区226个村中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共计283人。全区57个社区已全部建成“一厅式”社区服务中心,并将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纳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窗口,并投入正常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大,功能齐全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十一五”

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265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90人,困难群体就业17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09人。自主创业9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07年全市基层平台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区有4个社区被列为全市基层平台建设示范社区,其中,越河街道古路沟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和谐社区”。2010年南苑街道新园社区、越河街道武胜桥社区又被评为全省“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在近年来的的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中,我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中列为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大责任落实力度。主要做法:一是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出台了居村集体资产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居村集体经济优先吸纳居村劳动力就业。制定了失地群众就业援助计划,建立就业培训基金,加大了失地群众转移就业和困难群众帮扶就业的政策帮扶力度。做到重点倾斜支持,确保就业资金特别是用于基层平台建设的资金及时到位,为社区就业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近年来,投入到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二是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力推进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按照基层平台建设机构、场地、人员、制度、经费、工作“六落实”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基层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由区人社、民政、财政与各镇、街道积极协调配合,充分开发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工作中重点抓了服务平台的“三化”建设:即台账管理规范化、服务流程便捷化、服务职能标准化。明确工作职责,全面掌握各自所辖区域内居民就失业状况,有序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各基层平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重点搞好包括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困难群体申报帮扶、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提供就业信息等在内的各项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各社区广泛开展“送服务、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四是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我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在发展服务业和商贸业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坚持把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作为促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就是一个目标。即全力实现充分就业,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二”就是两个优先。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优先安置失地群众。“三”就是三个围绕。一是围绕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鼓励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围绕城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不定期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群体专场招聘洽谈会,推动、引导城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就业工作。三是围绕城中村改造谋划社区就业岗位。抓住我区城中村改造的机遇,鼓励居村发展

楼宇经济,为困难群众、下岗人员、失地群众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他们经营部分店铺或租赁一些摊位,在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中预留部分岗位安置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四”就是四个结合,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开发便民利民服务岗位;结合辖区单位剥离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社会化服务岗位;结合老年人服务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岗位;结合社区公共管理的需要,开发社区管理公益性岗位。形成社区就业新模式,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

当前,随着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基层平台建设中,一些制约工作深入开展的矛盾和问题日趋突显。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投入欠缺。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需安置和帮扶的城镇失业人员大部分来源于城区市直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原有职工都居住于我区各街道所属的社区居委,企业破产后失业人员的安置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势必会导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的进一步加大。目前我们正积极按照上级制定的就业帮扶政策对城区零就业家庭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有针对性地就业帮扶。但由于我区财政资金紧张,对于就业再就业扶持金和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其次,上级下拨基层平台建设资金缺乏统筹规划。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系统内各部门为满足自身工作需要,分别向基层平台下拨专项建设资金,但这些专项资金都具有严格的使用规定,且各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重复,从而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充分用到基层平台建设最需要的方面,存在资金重复投资,利用率低的现象。二是平台建设场地困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在平台建设工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区,受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场地建设成本过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还不够高,条件还不够完善,各村社区普遍存在工作场所没有安排,有牌子没房子,有机构没队伍的情况。三是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管理体制不统一。目前我区从事公共就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从管理体制上分为两类:一是区级就业管理机构包括各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行政编制归区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二是各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分别归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统一,造成工作开展不同步、不协调现象的发生。

三、基层平台建设下步打算

近期,省厅下发了《关于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划(讨论稿)》。结合我区基层平台建设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机

构。重点加强镇、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解决 镇、村基层平台滞后问题,平衡城乡发展;二是理顺工作管理体制,工作协调统一。不断完善充实工作职能,以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为重点,将其全部纳入服务管理范围。规范简化业务流程,最大限度为群众服务;三是充实基层平台工作人员队伍,继续通过公益性岗位等渠道面向社会聘用。同时对其加强业务培训,熟知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二0一一年五月一日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办理程序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办理程序

一、协议签订程序

1、双向选择要按照国家、省和我市毕业生就业接收原则和规定进行;

2、毕业生应持学校发给的推荐信或就业协议书进行双向选择;

3、毕业生找到接收单位以后,双方要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署意见。然后,经接收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同意,再报市人事局审批。双向选择截至时间:自毕业生毕业当年x月x日至两年后的x月x日止。

协议签订时间:随到随签

二、派遣程序

1、接收毕业生档案材料,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

2、制定就业分配方案;

3、领导审批,办理就业介绍信;

4、毕业生在规定期限内持毕业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市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5、派遣后要求改派的,要出具原接收单位退函和新单位接收证明办,市毕业生就业部门按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办理。

就业派遣时间:三天

三、户口迁移手续

毕业生持报到证、就业介绍信、户口迁移证和接收单位证明到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市区生源毕业生也可到原籍派出所办理。

四、报到需带材料

1、毕业证;

2、就业报到证;

3、户口迁移证;

4、就业协议书;

5、个人档案

五、毕业生就业手续的办理

(一)签订就业协议书

1、在择业期内到我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就业协议书须填写完整,在学校、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后,到市人事局就业办签订就业协议(需带齐三份)。?

2、毕业生签订的单位为各县(市)区、市直局委下属单位时,需要接收单位和其所属县(市)区、局委人事部门先盖章。

4、毕业生签订的单位为私有、民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单位,需在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5、毕业生签订协议时需携带本人毕业证。

6、档案邮寄地址为xx市人事局就业办

(二)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1、领取证件

毕业生将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转交学校,由学校根据本人协议,办理“就业报到证”及相关手续。毕业生需从学校领取“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外地生源还需领取“户口迁移证”。档案由学校根据本人就业协议书上填写的档案转寄地址进行转寄,也可根据学校情况由本人交转我办。

2、就业报到

档案转寄到我市人事局就业办后,毕业生需携带“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就业协议书”到我办报到,由我办进行档案审查并根据本人协议核发“就业介绍信”。

3、领取就业介绍信

交过档案的毕业生一周以后携带“毕业证”、“报到证”、外地生源毕业生还需带“户口迁移证”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管理处办理 “就业介绍信”。

领过介绍信的毕业生在报到期限内到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才中心报到,档案由接收单位主管部门或人才中心提取并保管。

外地毕业生领过“就业介绍信”后可到用人单位或人才中心户籍窗口办理入户手续。

(三)办理改派手续

1、市内改派

毕业生需持原单位同意改派意见(主管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现接收单位接收证明(主管单位人事部门盖章),我办留复印件1份。个人档案在办理过改派手续后由本人到原单位提取。

2、跨省、市改派

改派到外市、外省的毕业生,需另持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接收证明和原单位同意改派意见。毕业生在我办核准后到省教育厅重新换取“就业报到证”。

(四)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毕业生须持报到证,就业介绍信,户口迁移证和接受单位证明到单位所在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市区生源毕业生也可以到原籍派出所办理。

学校送档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需带齐以下材料

本人就业报到证、毕业证

个人自带档案办理就业报到手续的毕业生请带齐以下材料:

毕业证书、报到证、就业协议书、档案。

领取就业介绍信时间:档案交市就业办一周后持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领取就业介绍信,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下载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发布会演讲稿

    大家好!根据人社部的要求,我省定于从9月10日至10月10日举办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参加本次活动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人力资......

    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求职三部曲 对于在目前就业坏境中出于相对弱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再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出发,适......

    高校毕业生就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听取关于侨务工作的汇报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

    公共就业服务

    很高兴能有这个与在座各位一起探讨学习的机会。按照培训要求,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公共就业服务与积极的就业政策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公共就业服务 一、......

    质监:关于构建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材料

    现代外贸形势下,如何加快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山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出一条大质量管理之路,从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

    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试 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

    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和《自治......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