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期末试卷A答案[小编推荐]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赋比兴
2.张若虚
3.秋雨梧桐叶落时
4.刘禹锡
5.江海寄余生
6.易安居士
7.非干病酒
8.丽儿
9.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应照离人妆镜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2.A3.D4.D5.C6.D7.C8.D9.B10.C
三、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营营:往来不绝貌,奔走钻营
2.索:索要,讨
3.杲杲:明亮的样子
4.睡觉:睡醒
5.宝奁:华贵的镜匣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易安写“慵”,意在写愁。“慵”字是词眼,从易安的慵态中能感到她内心深处的愁情。
2.哪里能找到能使人忘忧的谖草,种在住房的北面呢?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妻子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极度痛苦
3.月从初升、高悬到西斜、下落。代表诗句有:海上明月共潮生、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解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小轩窗,正梳妆”描绘的是作者梦到妻子在世时对窗梳妆的情景。2分(2)设想死者的痛苦状况,言其夜夜断肠于明月照射下的孤坟之中。表达了苏轼对亡妻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3分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分(2)豪迈、无畏。3分
3.(1)结尾。2分(2)象征了王雄执著的追求和对命运抗争不可遏制的愤怒。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两个题目均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得到深入解释论证,解释论证时必须结合具体作品:有明确的观点并得以清晰的表达:5分;
能对观点进行合理、充分的解释论证,解释论证时正确使用作品中的细节:10分;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字迹清楚:5分。
第1页,共1页
第二篇:大学语文答案
1、本文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有何特点?
答:《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悲剧性英雄形象并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展现了秦汉之际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垓下之围》自《项羽本纪》的最后一部分。司马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场面具体描述项羽既是一位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更是一位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悲剧英雄。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军情何等急迫!作者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情深无奈的侠骨柔肠。东城突围中项羽虽兵剩无几却能连斩数将展露了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的勇猛英姿。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展现了他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这三个场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本篇还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杂乱之感。作者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突围快战高潮迭起情节连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浑成气势磅礴。篇末的“太史公曰”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批评了他自矜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对他的失败给予了惋惜与同情。作者的评价公允深刻而且寓有作者的身世感使项羽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具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本篇在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最主要的是选择最能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展开具体的描述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的命运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垓下之围》主要写了三个事件垓下绝唱、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当项羽大军被围垓下军情何等急迫!作者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唯有如此描写才能表现出项羽一腔怒愤与英雄失路托身无所的悲情。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地为部下表演“快战”斩将搴旗再现当年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英姿然而描写已多是突出其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征了。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却又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至于以自己的坐骑赠亭长将自己的首级送故人则进一步突出了他慷慨豪爽重义气的风度。
2、本文中项羽个性鲜明突出,试结合课文结构及相关描述具体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
答: 第一.塑造了一个性格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出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奈的心境.第二.同时也暗示出了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在东城之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出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而归咎于上天要灭他.的悲剧性.因失败而无脸见江东父老而自杀.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第三,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之心.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里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
3、对“太史公曰”一段评议和项羽的失败你有何看法?
答: 一是说他确实有前人所没有的本事和魄力但也指出了他的缺点放弃战略,要地废除义帝,不虚心向前人学习,仅仅是靠小聪明,试图以蛮力统治天下,并且至死不悔。功:①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②出生陇亩之间,没有任何的凭借,率领起义军战无不胜,一举摧毁了强秦的残酷统治③攻无不克,威震四方,称霸天下,历史功绩。过:①目光短浅,只知衣锦荣归而背关怀楚,建都不当②放逐义帝而自,丧失天下人心,导致众叛亲离③专恃武力经营天下,杀戮过重④刚愎自用,难以采贤纳言⑤失败而不知自省,却推脱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4、试分析《垓下之围》是如何体现《史记》的艺术特色的? 司马迁是塑造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能手,《垓下之围》的艺术成功也主要体现在这里。这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一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的命运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人物性格,让其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展现得十分鲜明,从而使人物形象浑厚而富于立体感。三是写出了不少有血有肉、生动传神的细节。
第三篇:大学语文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一)已完成
王蒙的()这部作品给使他被错划为右派。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青春万岁》 C、《春尽江南》 D、《中国天机》
我的答案:A 2
大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
A、背诵 B、书写 C、语感 D、文采
我的答案:C 3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是王蒙的一篇演讲词。我的答案:√
一般来讲,作家的理论思考能力都很好。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二)已完成
黑格尔提出,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是()。
A、劳动 B、思维 C、情感 D、语言
我的答案:D 2
《人论》是()的作品。
A、笛卡尔 B、黑格尔 C、笛卡尔 D、卡西尔
我的答案:D 3
“幸福”一词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源于()国家的影响。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
我的答案:C 4
王蒙认同语言工具论的提法。我的答案:×
语言有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三)已完成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的作品。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隆基
我的答案:C 2
“言不尽意”最早是()意识到的问题。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屈原
我的答案:B 3
《日喻说》是()的文章。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杜甫
我的答案:A 4
语言的“狗屎化效应”指语言说得多了,语言往往就失去意义了。我的答案:√
语言会激发思想,但也会扼杀人的创造力。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四)已完成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社会生活”是()的观点。
A、康德 B、萨特 C、维特根斯坦 D、尼采
我的答案:C 2
红色文学的主题是()。
A、爱情 B、青春 C、革命 D、农村
我的答案:C 3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的名言。
A、巴金 B、汪曾祺 C、郭沫若 D、矛盾
我的答案:B 4
语言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否则会产生消极的后果。我的答案:×
艺术的真正魅力来自于语言。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五)已完成
美国“垮掉的一代”反抗的是()。
A、政府 B、体制 C、父辈 D、战争
我的答案:C 2
“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是()的观点。
A、马克思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恩格斯
我的答案:D 3
辨认色彩最强的是()人。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我的答案:B 4
在文学创作中,永远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我的答案:×
语言规定了种种瞬间的体验,甚至可以创造其本身不具有的意味。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六)已完成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是毛泽东的作品,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面向()群体。
A、知识分子 B、农民 C、工人 D、官方
我的答案:B 2
小品《主角和配角》反应了()时期两种群体力量的博弈。
A、抗战 B、大跃进 C、改革开放 D、现代化建设
我的答案:C 3
小品《主角和配角》体现了语言和()的关系。
A、思想 B、意义 C、权力 D、情感
我的答案:C 4
语言不需要表达对象,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我的答案:√
语言本身隐藏着权力,本身可以影响我们的认识和思考。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七)已完成
《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是()的演讲。
A、希特勒 B、斯大林 C、毛泽东 D、丘吉尔
我的答案:D 2
《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是()时期的演讲。
A、法国大革命 B、一战 C、二战 D、解放战争
我的答案:C 3
蒋介石在大陆第一次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电视剧是()。
A、《闯关东》 B、《席卷大西南》 C、《亮剑》 D、《长沙保卫战》
我的答案:D 4
演讲是一种公共话语行为。语言组织总是暗含着鼓动性和说服性。我的答案:√
在演讲中,理性的说服比感情的感染更有效。我的答案:×
金圣叹《不亦快哉》
(一)已完成
“东坡妇”的典故出自苏东坡()文章。
A、《前赤壁赋》 B、《后赤壁赋》 C、《赤壁怀古》 D、《水调歌头》
我的答案:B 2
《虬髯客传》是()时期武侠小说典范。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民国
我的答案:B 3
“不亦快哉”是金圣叹给他作品命名的题目。我的答案:×
《不亦快哉》一文记录了许多奇人奇事。我的答案:√
金圣叹《不亦快哉》
(二)已完成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是()。
A、清朝中期 B、明清之际 C、宋元之际 D、两宋之际
我的答案:B 2
金圣叹一生所热衷的事业是()。
A、小说创作 B、科举考试 C、皓首穷经 D、文学批评
我的答案:D 3
以下()这部作品不在金圣叹所称赞的“六才子书”之列。
A、《庄子》 B、《水浒传》 C、《史记》 D、《红楼梦》
我的答案:D 4
金圣叹《不亦快哉》一文有许多历代文人的仿作,即使到了现当代也不例外。我的答案:√
金圣叹是因为反抗清廷统治者拒绝执行剃发令而被当局处死。我的答案:×
金圣叹《不亦快哉》
(三)已完成
文章有移情换性之功用,传说曹操正是读了()的檄文治愈了头疼病。
A、杨修 B、嵇康 C、陈琳 D、王粲
我的答案:C 2
()先生曾批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方式。
A、鲁迅 B、胡适 C、梁实秋 D、蔡元培
我的答案:B 3
苏东坡晚年模仿()写作诗歌。
A、李白 B、杜甫 C、陶渊明 D、《古诗十九首》
我的答案:C 4
“拷红”是《红楼梦》中的情节。我的答案:×
《不亦快哉》中记录的33个故事,最后都以“不亦快哉”四字结束。我的答案:√
金圣叹《不亦快哉》
(四)已完成
与《不亦快哉》所传达的人生观念类似的“五快活说”是()提出的。
A、金圣叹 B、苏东坡 C、袁中郎 D、李太白
我的答案:C 2
明代中后期,()一地出现独特的“才子崇拜”现象,唐伯虎便是其中代表人物。
A、杭州 B、南京 C、北京 D、苏州
我的答案:D 3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时期文人的人生态度。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宋元
我的答案:B 4
当代小说中,作家常常会出现不合常规语法表达的语言。我的答案:√
金圣叹是中国古代道德君子的杰出代表人物。我的答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已完成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作者是()。
A、李银河 B、王小波 C、鲁迅 D、王蒙
我的答案:B 2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包括()。
A、《黄金时代》 B、《白银时代》 C、《青铜时代》 D、《黑铁时代》
我的答案:D 3
诗人群体性自杀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在上世纪()年代末期。
A、五十 B、六十 C、七十 D、八十
我的答案:D 4
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王小波是热点人物。我的答案:×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是著名的文学家。我的答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二)已完成
“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是古希腊()城邦对人们生活的设计。
A、雅典 B、奥利匹亚 C、斯巴达 D、特洛伊
我的答案:C 2
著名的文学形象祥林嫂是()笔下的人物。
A、巴金 B、矛盾 C、鲁迅 D、梁实秋
我的答案:C 3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行文风格奇特,很难将其归为某一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但最接近于()文体。
A、新闻 B、童话 C、小说 D、自传
我的答案:C 4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真话与假话掺在一起,这是一种文学叙事手法。我的答案:√
一个语词的修辞意义和语法意义常常不一致,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我的答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三)已完成
在《水浒传》中,()是一个看起来外表粗鲁,但内心精明的人物形象。
A、李逵 B、宋江 C、武松 D、鲁智深
我的答案:C 2
到目前为止,金庸一共有()部小说作品问世。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五
我的答案:D 3
金庸小说虽然讲的是荒诞不经的武侠故事,但其开头十分类似()的写法。
A、《红楼梦》 B、《金瓶梅》 C、《史记》 D、《儿女英雄传》
我的答案:C 4
在《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被文学语言神化了的英雄形象。我的答案:×
王小波故事里所讲述的内容是“现实主义”的,讲述故事的姿态却是“荒诞主义”的。我的答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四)已完成
在中国中的文化记忆中,猪是懒惰、贪吃、懦弱和没有理想的象征,()这部名著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关于猪的经典形象。
A、《水浒传》 B、《封神演义》 C、《西游记》 D、《隋唐演义》
我的答案:C 2
“口香糖主义”是形容一个文学作品()。
A、有思想 B、无主题 C、有趣味 D、无个性
我的答案:D 3
《堂吉诃德》颠覆了传统骑士文学,其作者是()。
A、福楼拜 B、莎士比亚 C、塞万提斯 D、歌德
我的答案:C 4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其语法意义而言,这是一句假话。就其修辞意义而言,这是一句真话。我的答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部作品以“猪”作为主人公,既是自嘲,同时又是反讽。我的答案:√
天才梦
(一)已完成
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
A、《半生缘》 B、《小团圆》 C、《倾城之恋》 D、《金锁记》
我的答案:C 2
张爱玲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
A、《金锁记》 B、《半生缘》 C、《琉璃瓦》 D、《第一炉香》
我的答案:D 3
《我的天才梦》是张爱玲参加征文的第一篇文章,首见于()。
A、《西风》 B、《紫罗兰》 C、《流言》 D、《传奇》
我的答案:A 4
《天才梦》是张爱玲晚年的自传。我的答案:×
话剧《倾城之恋》于1944年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上演。我的答案:√
天才梦
(二)已完成
以言情小说家著名的张爱玲只写过一篇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爱情小说,即()。
A、《第一炉香》 B、《传奇》 C、《十八春》 D、《红楼梦魇》
我的答案:C 2
张爱玲的《十八春》,后被改名为()。
A、《流言》 B、《半生缘》 C、《小团圆》 D、《倾城之恋》
我的答案:B 3
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也是推动洋务运动的大臣之一,这个人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我的答案:D 4
《决裂》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影片,极好的图解了毛泽东对“年轻人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观点。我的答案:√
《十八春》这一部小说是以沈世钧的立场回忆往事,描写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在乱世暌隔中的阴差阳错。我的答案:√
天才梦
(三)已完成
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形容自己是一个古怪的人,而这里所谓的“古怪”,主要是指()。
A、张爱玲性格中的怪癖
B、张爱玲本无此意,是自谦的说法 C、张爱玲内心的自卑
D、张爱玲与以实用主义为最高原则的世俗生活的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基本逻辑。
我的答案:D 2
张爱玲所说的“天才”,实际上是指()。
A、一种与充满算计的、冷冰冰的世俗不同的处世态度和生活姿态 B、充满智慧的意思
C、形容她自身在文学上的造诣 D、对她自身的讽刺
我的答案:A 3
从写作手法上看,结束故事的最后一段;结尾,叫做()。
A、议事收尾 B、回应开篇收尾 C、煞尾 D、自然结尾
我的答案:C 4
《西风》杂志走红于50年代,它以“译述夕阳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为办刊宗旨。我的答案:×
胡兰成曾将张爱玲称作“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也曾将她比作古希腊那位有“自恋”情结的美少年。我的答案:√
天才梦
(四)已完成
《我的天才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不包括()。
A、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基本苦恼
B、这篇文章反映出了十里洋场的辉煌与个人生存的无助 C、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国人素质的低下 D、反映了当时人们欲望的分裂和自我的失衡。
我的答案:C 2
《倾城之恋》中的“倾城”,实际上是()。
A、指两个人之间身后的爱情 B、指两个人错综纠葛的感情 C、指白流苏和范柳原感情的肯定
D、张爱玲对被粉饰的虚伪爱情和婚姻的揭穿,是她对维系关系的本质的揭露。
我的答案:D 3
《倾城之恋》和《我的天才梦》之间在核心思想上仍然是一致的,它主要反映的是()。
A、国人素质的低下 B、当时中国社会道德的沦陷
C、都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被物化了的、世俗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揭露和批判。
D、是作者张爱玲对家国的忧思
我的答案:C 4
张爱玲在《天才梦》中所反映出的“生存焦虑”,与鲁迅的“民族焦虑”是一致的,都是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热切关注。我的答案:×
从内在来看,张爱玲的内心是矛盾的,是她个人生命触觉的敏感,与缺乏现实生活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
金岳霖先生
(一)已完成 汪曾祺早年,即40年代就开始学习小说创作,师从于()。
A、老舍 B、郭沫若 C、沈从文 D、巴金
我的答案:C 2
后人对汪曾祺的赞誉很多,下列不是对汪曾祺的赞誉的是()。
A、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B、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C、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D、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歌德
我的答案:D 3
汪曾祺擅长写短篇小说,最著名的除了《受戒》外,还有()。
A、《黄油烙饼》 B、《端午的鸭蛋》 C、《大淖记事》 D、《葡萄月令》
我的答案:C 4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亦精于戏剧,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我的答案:√
汪曾祺组织的演出的第一部戏剧是《沙家浜》,这也是他在戏剧界的成名作。我的答案:×
金岳霖先生
(二)已完成 1
将林徽因看作是当代的墨菲斯特的人是()。
A、郭沫若 B、梁思成 C、徐志摩 D、金岳霖
我的答案:C 2
汪曾祺笔下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其中不包括()。
A、热爱生活 B、为人天真 C、满肚子学问 D、因循守旧
我的答案:D 3
根据汪曾祺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金岳霖先生所想要做的自己,不包括()。
A、不愿受到外在约束的自己 B、不为人所号令的人 C、言行统一,严格自律的人 D、做放浪形骸之外的人
我的答案:D 4
“扪虱而谈”在古代属于一件比较雅致的事情。我的答案:√
金岳霖先生
(三)已完成
汪曾祺喜欢用水来比喻写作,他所讲求的是一种()。 A、变幻不居 B、平淡中见真情 C、柔和雅致 D、顺其自然
我的答案:D 2
对比《金岳霖先生》和《跑警报》两篇文章,二者的内容()。
A、前者内容写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后者写西南联大的学生风貌 B、前者写先生的落拓有趣,后者写学生的自然洒脱 C、主旨不一,不大相关
D、都写出了西南联大人的自然和率真
我的答案:C 3
文章看似散淡,实则有序而苦心经营。这种写作特色,被()看作是中国文章的秘密。
A、汪曾祺 B、启功 C、金岳霖 D、沈从文
我的答案:B 4
汪曾祺写《金岳霖先生》一文,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金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我的答案:×
汪曾祺能用白话文写出文言文的魅力,也特别爱用闲笔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我的答案:√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上)已完成
在中国古代的正史中,常看到皇帝“北狩”、“西狩”等类似记载,这里的“狩”往往是指皇帝()。 A、打猎游玩 B、微服私访 C、地方视察 D、逃亡被俘
我的答案:D 2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一文的体裁是()。
A、小说 B、正史 C、掌故 D、传奇
我的答案:C 3
闲笔看似东拉西扯,内容松散,不得要领,实则“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我的答案:√
李鸿章当外交官时,正值大清帝国衰落之际。因此,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时,不得不对外国人卑躬屈膝。我的答案:×
中国的史料中,只有正史的史料才是绝对准确的。我的答案:×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中)已完成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中所提到的关于李鸿章的许多故事,故事来源于()。
A、道听途说 B、正史记载 C、掌故书 D、海外资料
我的答案:C 2
上世纪90年代,汪道涵与辜振甫就海峡两岸问题谈判达成(),确立“一个中国”原则。
A、“北京共识” B、“台北共识” C、“九二共识” D、“九七共识”
我的答案:C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向中国投降。
A、一九四二 B、一九四三 C、一九四四 D、一九四五
我的答案:D 4
相较于白话文,文言文的文体能做到行文兼具深情、庄重、典雅的特性。我的答案:√
作为外交官,李鸿章并不擅长写作文言文。我的答案:×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下)已完成
1954年,()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陈毅 D、刘少奇
我的答案:A 2
晚清中国,对中国利益侵吞最大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我的答案:D 3
晚清时期德国宰相俾斯麦曾作出论断,将来会在亚洲崛起的国家是()。
A、中国 B、韩国 C、日本 D、印度
我的答案:C 4
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曾评价他的缺点是“虚处多而实处少”。我的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中国近代只有与李鸿章和周恩来二人才能称得上“外交家”。我的答案:√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上)已完成
《民报发刊词》的作者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蔡元培 D、毛泽东
我的答案:A 2
“中庸”是典型的中国()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思维方式。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我的答案:A 3
“乡愿,德之贼也”是()的观点。
A、杨朱 B、墨子 C、孟子 D、孔子
我的答案:D 4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我的答案:√
上世纪民国时期建设的大学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因此发展举步维艰,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很差。我的答案:×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已完成
《多余的话》是()的遗书。
A、鲁迅 B、王国维 C、梁巨川 D、瞿秋白
我的答案:D 2
《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作者是()。
A、波兹曼 B、麦克卢汉 C、托克维尔 D、杜威
我的答案:C 3
《回答》一诗被认为是“喊出了80年代人的心声”,其作者是()。
A、舒婷 B、海子 C、北岛 D、顾城
我的答案:C 4
发刊词是期刊媒介独有的体裁。我的答案:√
媒介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我的答案:×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下)已完成
著名诗人穆旦的代表诗作是()。
A、《春》 B、《夏》 C、《秋》 D、《冬》
我的答案:D 2
多元化和独立思考两件事是并存的,这体现了蔡元培()的办学宗旨。
A、独立自由 B、民主科学 C、兼容并包 D、百花齐放
我的答案:C 3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是()的名言。
A、希特勒 B、戈培尔 C、歌德 D、蔡元培
我的答案:B 4
从语言的使用上来讲,使用反问句去询问他人,通常是不礼貌的。我的答案:√
蔡元培认为学术上的主张和分歧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我的答案:×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一)已完成
以下()不属于清华大学四大导师。
A、梁启超 B、赵元任 C、陈寅恪 D、陈独秀
我的答案:D 2
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A、王国维 B、傅雷 C、老舍 D、梁漱溟
我的答案:D 3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评论观点“意象说”,认为“词应以意象为上”。我的答案:×
《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王国维先生的墓志铭。我的答案:√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二)已完成
以下()是王国维引用西方思想评价《红楼梦》的著述。
A、《红楼梦索引》 B、《红楼梦考证》 C、《红楼梦评论》 D、《红楼梦新证》
我的答案:C 2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最伟大的精神是(),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
A、民主与科学 B、忠君与爱国 C、革命与担当 D、独立与自由
我的答案:D 3
《与妻书》的作者是()。
A、王国维 B、陈寅恪 C、林觉民 D、谭嗣同
我的答案:C 4
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自杀是令人崇敬的殉国行为。我的答案:×
现代知识分子往往将“心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我的答案:×
《庄子·秋水(节选)》(一)已完成
庄子的生平比较模糊,最早可供参考的史料是()。
A、《战国策》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
我的答案:C 2
百家争鸣时期,庄子在论辩上所针对的思想敌手主要是来自()。
A、儒家和法家 B、墨家和名家 C、儒家和墨家 D、法家和墨家
我的答案:C 3
庄子文学体现了中国古典式的()。
A、唯美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我的答案:D 4
百家争鸣时期,按照地理上可划分为北方学派和南方学派,北方学派以儒家为主,南方学派以道家为主。我的答案:√
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思想十分一致,没有任何不同。我的答案:×
《庄子·秋水(节选)》(二)已完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的主张,他主要是为了批驳()的观点。
A、法家 B、阴阳家 C、道家 D、农家
我的答案:D 2
“凤歌笑孔丘”的是楚国狂人()。
A、庄周 B、微子 C、介子推 D、接舆
我的答案:C 3
战国时期()国国君闻说庄子贤明,希望聘之为相,却被庄子拒绝。
A、齐 B、鲁 C、秦 D、楚
我的答案:D 4
庄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建构主义的。我的答案:×
在古典时期,精于一门具体知识的专家是受到众人尊敬的。我的答案:×
《庄子·秋水(节选)》(三)已完成
根据《庄子·秋水》篇的记载,庄子曾在()处垂钓。
A、弱水 B、濠水 C、濮水 D、渭水
我的答案:C 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关于本体的经典讲法,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庄子》 D、《易经》
我的答案:D 3
按照余英时的看法,中国“哲学的突破”出现在()时期。
A、百家争鸣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我的答案:A 4
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治国”,其所指的“国”和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家观念非常相似。我的答案:×
庄子所谓的“道”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我的答案:√
《庄子·秋水(节选)》(四)已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的观点。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孔子
我的答案:B 2
“楚人遗弓”的典故出自()。 A、《庄子》 B、《吕氏春秋》 C、《论语》 D、《老子》
我的答案:B 3
《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
A、道 B、物 C、俗 D、己
我的答案:A 4
道家“无为以至于无不为”的人生观是非常消极、保守的。我的答案:×
在道家看来,只有“道”才是绝对的,其他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我的答案:√
《庄子·秋水(节选)》(五)已完成
“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的创作理想。
A、庄子 B、苏轼 C、司马迁 D、司马光
我的答案:C 2
春秋战国时期,以博学多识、知识丰富闻名于世的思想家是()。 A、孔丘 B、墨翟 C、屈原 D、邹衍
我的答案:A 3
《庄子·秋水》中所谓的“一曲之士”指的是()一类的人。
A、道德低下 B、见识狭隘 C、容貌丑陋 D、地位低贱
我的答案:B 4
《秋水》是《庄子》内七篇中的一篇,当为庄子本人所做。我的答案:×
“望洋兴叹”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我的答案:√
屈原《楚辞·渔父》(上)已完成
《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
A、人生感慨诗 B、爱民闵国诗 C、政治题材叙事诗 D、政治抒情诗
我的答案:D 2
渔父对屈原“莞尔一笑”,其意义不包括()。 A、对屈原内心苦闷的理解 B、对屈原报国无门寻思的讥讽 C、对屈原的不理解
D、对屈原寻思的想法的不赞同
我的答案:C 3
对《楚辞•渔父》一文进行赏析,不包括以下()项。
A、独幕剧式的
B、对话的特点具有比喻性 C、收尾留有余地,给人思考的空间 D、内容丰富,情感突出,篇章主旨明确
我的答案:D 4
一般在独幕剧中,对话的双方在观点立场上可同可不同。我的答案:×
在《楚辞•渔父》一文中,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描写和形象描写来把握屈原的人物特征。我的答案:√
屈原《楚辞·渔父》(下)已完成
我国著名思想家(),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商鞅
我的答案:C 2
屈原的《渔父》与庄子的《渔父》并不相同,下列不能说明二者的差异的是()。 A、立场不同
B、内心的矛盾与对外的批判之不同 C、思想路线之争与人生道路之争的不同 D、开篇和结尾写作手法的不同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屈原《渔父》的艺术特色及价值的是()。
A、成功将内心独白形象化 B、全文充满对人性的反思 C、充满张力的表达
D、精炼、生动的形象描写和语言描写
我的答案:B 4
庄子的《渔父》是为了批判不同的思想。我的答案:√
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都表达了出世和入世的观点。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一)已完成
1913年,吕西安、()利用超外差电路制作成收音机。
A、贝尔 B、费登森 C、莱维利 D、爱迪生
我的答案:C 2
以下不属于新媒介时代的媒介是()项。 A、数字媒介 B、电视媒介 C、网络媒介 D、收音机
我的答案:D 3
不同时代的声音总是与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紧密相关,也是对社会政治的另一种反映。而半音的出现和交响乐的发展,与()相关。
A、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 B、资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D、资本主义的理性化逻辑
我的答案:D 4
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音乐、Flash、MTV、卡拉OK等。我的答案:×
流行音乐并非自古就有,它的形成具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二)已完成
崔健的摇滚乐自成特点,以下描述不符合这些特点的是()。
A、桀骜不驯 B、温情脉脉 C、声音具有破坏性 D、冲破束缚的渴望
我的答案:B 2 以下不能用于形容赵鹏版《花房姑娘》的声音特质的选项是()。
A、耳边絮语的唱法 B、旋律与人声的协调 C、柔情围困的挣扎 D、低音贝司取代吉他音
我的答案:C 3
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于()。
A、上个世纪60年代末 B、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C、上个世纪70年代初
D、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我的答案:D 4
林志炫诠释的《花房姑娘》,充满了一种柔软的不舍和幽怨情调,这与崔健所表达的感情不同。我的答案:√
80年代初内地就已经有作者自己创作的流行歌曲。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三)已完成
按照对流行音乐声音政治的阶段划分,邓丽君属于()。
A、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阶段 B、精英诗语阶段
C、消费主义社会的症候,即日常俗语阶段 D、全球化时段的狂欢,即杂鱼混搭的阶段 我的答案:A 2
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后,流行音乐表现为一种日常化的态势,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齐秦 B、罗大佑 C、周杰伦 D、李宗盛
我的答案:D 3
除了邓丽君以外,()也构成了中国新石器情感启蒙的最早流行文化版本。
A、张爱玲 B、三毛 C、琼瑶 D、罗大佑
我的答案:C 4
台湾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70年代在中国大陆传播,是与当时人们寻求感情的解放密切相关的。我的答案:√
罗大佑被看做是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即私人絮语阶段的代表人物。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四)已完成
罗大佑的歌曲中,既有化优美古典为自然的情绪,同时又有()。
A、桀骜不驯,冲破束缚的狂躁 B、私人叙事般的柔情
C、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的高亢嘹亮 D、诉说现代都市成活所造成的茫然感
我的答案:D 2
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中的“七十二变”实质是指()。
A、社会现象的不断变化 B、城市的日新月异
C、都市生活中的人伦情感变化 D、声音的变化
我的答案:C 3
所谓的“罗大佑模式”,是指内心既迷茫,又有乡愁情思的情感表达。流行音乐的分类从这里分化出来,以下不属于这一分化的是()。
A、现代都市的主体迷茫和失落 B、都市的伦理困境和情感偏执 C、对祖国的无比坚定的爱和主体自信 D、逃离的冲动和无路的出路
我的答案:C 4
齐秦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主义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我的答案:×
罗大佑所代表的时代,更多的是反映都市茫然感、疏离感与浓重的乡愁之间的冲撞。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五)已完成
在罗大佑模式的分化中,其中有一类是对现代城市主体的迷茫与失落。下列的音乐,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A、《笨小孩》 B、《红日》
C、《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D、《阴天》
我的答案:B 2
下列音乐,不能反映一种都市伦理困境和情感的偏执的是()。
A、《红日》 B、《囚鸟》 C、《春天里》 D、《不留》
我的答案:C 3
罗大佑模式中分化的另一种主题是逃离的冲动和无路的出路,对现代生活大压力的回应。其中下列曲目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A、《回到拉萨》 B、《私奔》 C、《简单爱》 D、《执着》
我的答案:C 4
《我家的门前是太平洋》一曲所反映的是对乡土中国的浪漫想象。我的答案:√
《春天里》和《私奔》所反映的情感主题都属于一个类型,都是对爱情美好的憧憬。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六)已完成
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但不包括()。 A、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 B、批判个性的解放
C、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 D、对她自身的讽刺
我的答案:B 2
()时期,声音的政治达到了顶端。
A、80年代中 B、9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我的答案:D 3
齐秦用柔情的唱法,原因不包括()。
A、对纯粹声音的追求
B、用纯粹的声音对抗现实的污浊 C、希冀用柔情拯救人们彼此间的冷漠 D、对纯粹爱情的向往
我的答案:D 4
20世纪流行音乐的声音内部充满了道德对抗的能量。我的答案:√
齐秦和齐豫对纯粹的声音的追求,与罗大佑开创的摇滚音乐之风,其追求的精神实质是不一样的。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七)已完成 校园民谣回溯了罗大佑的音乐所没有的一些情感,其中不包括()。
A、校园组族群的悲伤 B、成人的悲伤
C、少年的狂妄和校园的浪漫 D、反映的是一种悲伤的宿命感。
我的答案:D 2
老狼的成名曲是(),它所反映的是失去话语权的大学生在文化转型期所流露的一种伤感情绪。
A、同桌的你 B、青春再见
C、《关于现在和未来》 D、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我的答案:C 3
校园民谣的悲伤,不包括()。
A、告别青春的悲伤 B、面对冷漠现实的恐惧感
C、告别理想时代所面临的彷徨和忧郁 D、个体无法独立的焦虑
我的答案:D 4
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遭遇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噪音的时代,进入到诗情的时代。我的答案:√
校园民谣的出现,实质上是以另一种形式对崔健式摇滚和理想主义的延续。我的答案:×
现象七十二变
(八)已完成
周杰伦的歌曲呈现的是()景观。
A、先锋时尚与古典主义想象的融合 B、对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C、对青春的无限怀想 D、对个体解放的无言诉说
我的答案:A 2
周杰伦歌曲的歌词特点是()。
A、追求时尚感 B、无意义的拼凑 C、日常叙事 D、以字成诗
我的答案:D 3
摇滚Rock and Roll是一种音乐类型,它起源于美国的()。
A、上个世纪60年代末 B、上个世纪40年代末 C、上个世纪50年代末 D、上个世纪40年代中
我的答案:B 4
罗大佑的歌曲风格更多的是一种深沉,而李宗盛的音乐风格则更为日常化,他更多的表达的是小小的个人的日常情感。我的答案:√ 李宗盛对罗大佑的清算,就相当于商品时代的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清算。我的答案:√
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已完成
按照二分法来看,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是()。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 C、《雨巷》 D、《烦忧》
我的答案:C 2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有很多笔名,下列不是戴望舒的笔名的是()。
A、戴梦鸥 B、江恩 C、艾昂甫 D、公木
我的答案:D 3
郭沫若属于()派诗人代表。
A、新月诗 B、自由诗 C、现代诗 D、象征诗
我的答案:B 4
“丁香”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中,代表的是()固型化的诗学传统。
A、素雅 B、纯洁 C、愁绪 D、哀怨
我的答案:C 5
新诗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在语言上使用白话文,而且它使用现代人的生活作为诗歌的主要表现对象。我的答案:√
“口占”是现代文学的词语。所谓“口占”,就是指口头的,后经过其他人整理成文的。我的答案:×
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二)已完成
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雨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诗人在思想上的返乡之路 B、对乡村文明的回望与眷恋
C、丁香所代表的静谧、含蓄,与都市的动态和张扬,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D、揭露都市情感的虚伪
我的答案:D 2
《雨巷》融合了戴望舒前期诗学的主要特点,其中不包括()。
A、古典化的意象 B、象征主义的手法
C、从诗歌的音乐性、诗歌情绪上影响着诗歌 D、感伤忧郁的诗风
我的答案:C 3 被称为“诗怪”的中国诗人是()。
A、徐志摩 B、李金发 C、戴望舒 D、闻一多
我的答案:B 4
学界有人仅仅从个人情感,即爱情的角度来解读戴望舒的《雨巷》,并非空穴来风。我的答案:√
戴望舒前期和后期在象征手法上的用法是一样的,都是传统象征手法。我的答案:×
传统的悼亡诗,更多着墨于描写逝去的人对诗人有深刻影响的方面,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我的答案:√
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三)已完成
针对戴望舒用红山茶去拜祭萧红的做法,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萧红生前对热烈明快的颜色的喜好 B、山茶花的隐喻赞扬了亡者萧红生命的灿烂 C、山茶花映照了悼亡者戴望舒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D、这是戴望舒根据个人喜好的选择
我的答案:D 2
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被赋予了很多内涵,其中不包括()。
A、高洁 B、清纯 C、朴素 D、妖艳
我的答案:D 3
分析戴望舒的《萧红墓前口占》一诗,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方面上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用了隐喻
B、戴望舒将亡者与悼亡者之间的对话变成了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C、戴望舒在诗中对悼亡者与亡者的关系定位与苏轼的悼亡诗相同,体现的都是主客关系
D、诗中的超现实性鲜明的将两位诗人的个性和主动性都体现了出来。
我的答案:C 4
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的“六小时”是一个虚数,这符合中国传统诗词对数的写法。我的答案:×
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长夜漫漫”的出自《史记》的“长夜漫漫何时旦”。我的答案:√
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四)已完成
骆宾基是我国左翼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边陲线上》 B、《幼年》 C、《春灯》 D、《金文新考》
我的答案:C 2 东北作家群的四个主要人物都与萧红有关,其中不包括()。
A、骆宾基 B、端木蕻良 C、萧军 D、施蛰存
我的答案:D 3
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海涛闲话”主要暗示了三点,其中不包括以下()项。
A、平静的海湾下的长眠者的不平静的睡眠 B、萧红死后也还是摆脱不了寂寞 C、对萧红受伤的寂寞的灵魂的慰藉 D、说明萧红内心的孤高
我的答案:D 4
所谓诗歌的意象,就是指诗人借助于此来表达一种意义的东西,是借情于物的一种方式。我的答案:√
一般来说,表达诗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则立象尽意,一则是直言其意。我的答案:√
古诗十九首
(一)已完成
学习诗词创作首要的任务是()。
A、抄写 B、自行创作 C、背诵 D、知识储备
我的答案:D
第四篇:大学语文答案
一先秦诸子语录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施:旧读shì,动词。众:指众人。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夫:句首发语词。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国君)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把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百姓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百姓也会把国君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与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的道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热闹的道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补充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因而圣人干完事情却没有仗恃,成功了自己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因此,立论一定要有三项标准,是哪三项标准呢?墨子说:是推究来历,查清过程,付诸实践。那么,从哪儿去推究来历呢?要向上去研究古代圣王的事迹。从哪儿去查清过程呢?要向下考察百姓耳闻目睹的实情。从哪儿去考验实践呢?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管子·牧民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
二 赤壁赋
1.本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02.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作为一篇文赋,本文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具有诗歌和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的音乐美。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3.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文中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帷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作者以这些景物为意图,来进行抒情、说理:借江水、清风、明月抒遗世独立之乐,借箫声呜咽和由明月,江水联想到的曹操立于赤壁之雄姿,说人生变化无常之理,抒人生无常之悲。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之不变,宣泄适意自然,热爱生活、抒乐观旷达之情。4.作品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了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箫声的音调之哀怨悲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箫声的描绘,很具艺术功力
1.作者是如何形容萧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箫声:A.用比喻的手法,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B.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C.用对偶、夸张的手法描写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
2.《赤壁赋》中是如何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请、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使江水、明月、清风三者构成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了事物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完美结合。
3.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4.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变”与“不变”的分析?
苏轼既看到事物变的一面,又看到事物不变的一面,既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又看到事物的绝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
5.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应采取什么态度?
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及时进行调整
三、听听那冷雨
1.这一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主题都起到某种作用吗?
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集中到一缕剪不断的乡愁上。落实在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这个主题上。作者从金门街写到厦门街,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从西方的凄风冷雨写到祖国的杏花春雨,黄梅细雨,凄凄切切地诉说着情感,用各种具体的意象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2.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的手法,等等。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会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意境)
3.论文的写作,我们说必须注意有根据、有充分的材料,所谓有所本,从而有所谈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常常依靠作者的想象,依靠某种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宣泄,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作者将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到了极致。请思考,在作者感情的宣泄中,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所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就是“雨”。开始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接着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再接下来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最后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
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
艺术特色
1.感觉美。对于“雨”这一自然现象,作者充分调动了人所具有的全部感觉器官与感知能力,从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展示了“雨”的感性存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是视、听、味、嗅四种感知方式。而“冷雨”之“冷”是人的皮肤与雨相接触的感觉。由此,五官的感觉占全了。此外,作者还运用了“联觉”与“通感”的表现手法。“听听那冷雨”,是听雨声,但能听出那“冷”字与冷的感觉来,却是触觉向听觉的挪移,是一种感觉唤起另一种感觉的联想,使“冷雨”的意象更具奇异感与立体感。
2.意境美。作者运用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熟记的大量古诗名句嵌入行文之中,营造古典意境美的语言氛围。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这是间接引用,糅合了唐代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宋代诗人陆游“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等多重意境。又,“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化用了宋末词人蒋捷的《虞美人》,营造出不同人生阶段的听雨意境。此外,“荡胸生层云”、“商略黄昏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则是直接引用了杜甫、姜夔、王维的诗词,使古诗的意境与韵味荡溢文间。
3.语言美。善于运用连绵字是本篇语言上的重要特色。连绵字一般有三种: 双声即声母相同,叠韵即韵母相同,重言即叠字法,两字相同。作者在文中用淋淋漓漓、淅淅沥沥、潮潮湿湿、点点滴滴、滂滂沱沱、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等词,都是双声叠韵与叠字法的妙用,不仅具有音乐的节律感,而且强化了语词的表现力。这是作者继承古汉语优秀传统的一面。另一面,作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汉语的长处,不拘一格地打破常规的书写顺序和语法结构规则,让句式随情感的节奏而波动起伏,造成语言的奇异感以唤起读者阅读时新鲜的审美感受。如“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句子不用标点、一气呵成,在语法结构上是不合规则的,但它表现了一种急切、连绵而不愿意打断的情绪,是一种即兴的情感语言和充满诗意的句式。
四、容忍与自由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解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一切道理都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从认识角度看,凡认为自己是“绝对之是”时,主观都超越了客观,不能全面、深刻、发展地认识客观世界,都要犯错误。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
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使读者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至理深意。
4.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文章从自身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五、《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概况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 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
避免愚蠢的途径有三条:(1)坚持科学认知态度,要尽量亲自观察,自己的见识要有充分的证据。(2)要谦虚谨慎,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3)认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2.本文是如何通过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
本文用例证方法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层次:(1)在讲用亲自观察避免愚蠢见识的观点时,从反面举亚里斯多德认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为例,正面举了自己不敢妄下断语的例子。
(2)在讲要使自己的见解有充分的证据的观点时,举了“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时“你”的态度为例。
(3)在讲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道理时,举了自己曾在多个国家住过很长时间的例子
(4)在讲要发挥“心理想象力”与“假想的论敌”辩论来检验自己的见识的方法时,举了圣雄甘地反对现代技术的例子。(5)在讲人们要提防狂妄自大的意见的观点时,举了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三个例子。这些例子都真实可信,有典型性代表性,有力地支持了论点。3.本文的行文风格有什么特点? 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
六、《纪念傅雷》
1.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刚直、易怒、直率。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2.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开头运用了倒叙,先写傅雷死了20年的情况,然后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与傅雷交往27年中的若干片断,这样写的好处是节省笔墨,文章有波澜,重点突出,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一、认识傅雷的“怒”的本质是刚直个性,领会这种性格的现实意义。
二、体会文章以“怒”为行文线索的艺术特点,以及本文短小精悍、质朴深情的风格。、这篇散文主要表现了傅雷“易怒”的个性特征,还原了傅雷“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的真实形象,他的“怒”是具有浩然正气的儒家之刚者的怒,而不是个人的意气之怒。
二、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与傅雷交往中见识到的三次“傅雷之怒”: 一是早年傅雷与朋友滕固吵翻,一怒之下回到上海,其怒之烈让人印象深刻;二是因傅雷偏爱黄宾虹之画而起争执,傅雷之怒显露出他执著追求艺术的可爱;三是傅雷在“文革”中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表现了他对昏乱社会的极度抗议,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尊自爱。
三、作者颂扬傅雷的“刚劲”,使傅雷的怒超越了一己的意气,而成为所有知识分子都应学习的浩然正气。作者呼唤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具备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使主题上升到了更为广阔的层面。
四、本文开头使用倒叙笔法,从现在写起,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把自己与傅雷的交往情谊先行托出,使下文的叙述显得更为可信。
一、作者细致地描绘常德的船和船户,为的是表现水乡的社会风情、人民的性格品质。写船只时将呆板无生命的东西写得充满生命活力。如写洪江油船“成排结队停泊河面,俨然是河上的主人”,形象地说明它在常德航运界的重要地位;而洞河船“停泊河面时似乎很羞怯,正如水手们上街时一样羞怯”,前后关联,既写出这种来自边地苗乡船只的小巧玲珑,又写出苗族水手不善交际、胆小怕事的特点。写船与写人浑然一体,民情风俗如在目前。作者写人物则运用小说笔法,形神饱满,气韵生动。如写洪江油船船主的一段,神气、语言、装束、行动,绘声绘色,穷形尽相,使人如见其形貌,如闻其声口。
二、沈从文的创作充满乡土特色,湘西的历史文化岁月在其笔底汩汩流淌。其描写山水则充满牧歌情调,叙写社会风光则呈现古朴诡谲色彩,人物极具楚人的古老气质,兼具传奇色彩。沈从文的创作不刻意追求寓意,然而往往在朦胧蕴藉的作品氛围里写出历史重负和乡民生命的沉重,表达着对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状态的严重关切。文学越是表现出地方的色彩,越能体现民族的特色;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沈从文的小说可说是这一文学原理的最好阐释。因此,我们要重视和提倡乡土文学,从而丰富文学世界的题材、内容、风格。
三、沈从文小说一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汪曾祺曾经对此表达过不平:“评论家、文学史家,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断地对他加以歪曲和误解。他写过《菜园》、《新与旧》,然而人家说他是不革命的。他写过《牛》、《丈夫》、《贵生》,然而人家说他是脱离劳动人民的。他热中于‘民族品德的发现与重造’,写了《边城》和《长河》,人家说他写的是引人怀旧的不真实的牧歌。他被宣称是‘反动’的。一些新文学史里不提他的名字,仿佛沈从文不曾存在过。”今天,沈从文其人其文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乡土文学的复兴有莫大的关系,更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机械比附之风已渐趋消歇,沈从文作品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与诉求。
第五篇:大学语文选择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策》的编定者是(B.刘向)2.冯谖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是C.深谋远虑
3.“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顾”字的意思是A.回头
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D.《冯谖客孟尝君》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B.《论语.先进》6.孔子问志,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的弟子是D.公西华7.孔子点评弟子时所说的“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意思是D.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做小事情的话,那么还有谁能做大事呢 8.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的是(D.庄子9.“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一句中,“夫子”指的是B.惠子10.“箕踞鼓盆而歌”的人物是 C.庄子 11.“听而斫之”中,“听”的意思是A.听任12.被鲁迅评价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的书是D.《世说新语》13.“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人物是A.王子猷 14.“哀孝尼尝学此散”,“尝”的意思是A.曾经
15.嵇康“临刑抚琴”的故事被列入《世说新语》的门类中的D.“雅量”16.《钴鉧潭西小丘记》中,“钴鉧”的意思是 B.熨斗 17.“清泠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句话的作者是 D,柳宗元1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描述的对象是C.曹操 19.以下采用传统赋体主客问答方式的文章是C.《前赤壁赋》20.《前赤壁赋》的结尾语句是B.不知东方之既白 1.“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这句话评价是C.徐文长 2.以“奇”字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文章是 C.《徐文长传》3.“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会”的意思是 A.适逢4.“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一句出自B.《徐文长传》5.“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一句出自C.《西湖七月半》6.“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兼以茶淫桔虐,书蠢诗魔”,这段话自况的是C.张岱 7.“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中,“肉”指的是A.歌声 8.《西湖七月半》中,作者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并将七月半之人分为C.五类
9.《西湖七月半》中,“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是用来形容D.人声鼓吹10.《春末闲谈》中,鲁迅所引“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句的作者是 B.陶渊明 11.《春末闲谈》一文中收入A.杂文集《坟》
12.《春末闲谈》开篇说细腰峰在小青虫的运动神经上一螫,所类比的是C.“特殊知识阶级”为统治阶级服务,麻痹反抗的神经 13.钱钟书对“蝙蝠的故事”赋予新意时运用的思维方式是C.求异思维14.以下作品为四十年代著名的讽刺小说的时B.《围城》15.钱钟书赋古寓言以新解,讽刺了政坛人物贪图权力且善找托辞的是C.天文家的故事16.“假如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是的„„就是写过的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这句话的作者是 B.钱钟书17.张爱玲在《谈音乐》一文中,认为乐器中的“悲旦”是A.凡哑林18.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为B.《传奇》
19.张爱玲认为“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的东西是A.颜色
20.《谈音乐》一文中,“许多人在里面叮叮咚咚弹琴,纷纷的琴字有摇落,寥落的感觉,仿佛是黎明,下着雨,天永远亮不起来了,空空的雨点打在洋铁棚上”,这一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C.通感 1.师从沈从文的作家是A.汪曾祺
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句话的作者是A.钱钟书 3.自称写文章的理想是“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作家 C.汪曾祺 4.在汪曾祺的记忆中,与咸菜汤联结的记忆是A.雪天 5.“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的观点出自A.《一只特立独行的猪》6.《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提到插队生活唯一的消遣是C.看样板戏 7.《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C.独特的猪和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对比 8.《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作者在写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时所运用的描写方法A.行为描写 9.《哲学家皇帝》的作者 B.陈之藩 10.《哲学家皇帝》中说“从生硬的现实上挫断足胫再站起来,从高傲的眉毛下滴下汗珠来赚取自己的衣食”,这一训练帝王的办法源于A.希腊哲人 11.“‘哲学家’皇帝,不仅要受苦,还要有一种训练”,“一种训练”指的是D.人文训练12.“青年们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承受人生所应有的负担,享受人生所应有的快乐”,这句话出自B.《哲学家皇帝》13.“每个灵魂都要把一些秘密带进坟墓,永远藏在里面”,这句话的作者是A.纪德 14.《我的母亲》中,作者更欣赏母亲的B.一切自然的流露 15.《我的母亲》中,作者举母亲最终没能听到自己丈夫的评价一例,是为了说明B.布尔乔亚教育在抑制丰富的感情的流露方面所起的糟糕的作用16.《我的母亲》中,当作者惊讶而痛心地发现母亲身上的习惯势力时,说“我将要与之进行斗争”的对象是D.自己也可能存在的庸俗功利性的情意和伪饰行为17.“美愿意出卖它的花,德性出卖它的最后的残片„„以求赏一赏它的颤动的存在和它造成的图画”,这句话出自D.《我的梦中城市》18.《我的梦中城市》中,作者为说明城市中的有些人只能以见识“城市的色彩、声音和光耀”来补偿一切的不幸时,所举的例子是A.缝衣妇的生活 19.《我的梦中城市》中,“那个介于成功的高树之间的徒然生长的乱莽和丛簇”中的“乱莽和丛簇”指的是A.城市里的底层 20.德莱塞把强者和弱者、聪明人和愚蠢人都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以求居留于纽约这一行为比喻为C.啜一口毒酒
二、多项选择题
1.符合《战国策》一书特点的有(ACD)A.展现了战国时期策士的精神面貌 C.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D.反映了中国先秦社会分崩离析的状况2.以下经孔子整理修订的古代典籍有(BCE)B.《诗经》E.《春秋》
3.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真确的有(ABD)A.名丘,字仲尼B.春秋时期人D.儒家的创始人 4.下列历史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BC)B.老子C.庄子
5.庄子以“匠石运斤成风”的寓言所要表明的是(CDE)C.高山流水需要知音的赏识才有价值
D.失去惠子,庄子就失去能对话的对象E.庄子内心深处对惠子死亡的大悲
6.《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提及的人物有(ABD)A.王子猷 B.左思 D.戴安道
7.下列关于《世说新语》的说法,真确的有(ABD)A.编撰着为刘义庆B.反映了当代士大夫的风神
D.语言清隽约美 8.下列关于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永州八记”的说法,正确的有(AD)A.作者为柳宗元D.是山水游记
9.下列关于苏轼的介绍,正确的有(ABD)A.字子瞻B.北宋人D.四川眉山人 10.《前赤壁赋》一文的特点有(ACD)A.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C.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D.以清风、水光、明月起兴
1.《徐文长传》中,袁宏道认为在文章上徐文长与之相比的人物是(BD)B.韩愈D.曾巩 2.下列关于袁宏道的说法,正确的有(ACE)A.明代作家
C.“公安派”的首领和供表
E.主张为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符合《西湖七月半》的内容的有(ABCDE)A.将游西湖之人分为五类
B.以常人之游湖追求热闹对照“我辈”游湖的怡情C.对故国往事的追忆 D.欣常文人雅士E.表达苍凉、伤感、落寞的怅惘心绪
4.下列作品中,属于张岱的有(AC)A.《西湖梦寻》C.《陶庵梦忆》 5.《春末闲谈》中,鲁迅讽刺的对象有(ABCE)A.遗老的圣经贤传法 B.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
C.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E.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
6.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BD)A.《热风》B.《坟》D.《华盖集》7.在下列钱钟书的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有(AD)A.《围城》D.《人·兽·鬼》
8.《读〈伊索寓言〉》中,钱钟书把我们读《伊索寓言》的心态类比为(ABC)A.今人看古人的心态B.成人看小孩子的心态C.人看禽兽的心态
9.《谈音乐》中,张爱玲谈到中国通俗音乐有(ABD)A.大鼓书B.弹词D.申曲
10.充满了真实、细腻的世俗情调的文章有(AD)A.《故乡的食物》D.《谈音乐》
1.汪曾祺认为与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有关系的食物是(CD)。C.炒米 D.焦屑 2.下列关于汪曾祺的说法,正确的有(BCE)。B.曾入西南联大读书C.创作受京派小说家的影响E.其散文叙述接近于“叙谈体”
3.王小波的作品有(ACD)。A.《时代三部曲》 C.《我的精神家园》 D.《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4.作者在描述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时,予以对照的人物有(ABD)。A.知青 B.老乡D.领导 5.下列关于《哲学家皇帝》一文对美国青年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A.中学生送牛奶、送报等工作已成为教育中的一部分B.独立、勇敢、自尊C.送报而不看报D.偶像是勤苦自立的创业者
6.《哲学家皇帝》中的景物描写所起到的作用有(ABCD)。A.如诗如画的美景给了作者宁静思考的空间B.绿色大地与金色阳光象征了工作的活力C.黄昏中的思考与阳光下的劳作互为衬托D.黑暗中星星亮起暗示了作者的思想已走向澄明
7.《我的母亲》中,作者关于母亲在沙龙和自家花园这两个地方的描述是(ACD)。A.在沙龙时母亲从容而自信C.在自家花园时母亲心事重重而拘谨D.母亲在两处有不同的表现,具有一种强烈的对照性
8.下列关于纪德的说法,正确的有(ACD)。A.法国作家 C.著有《人间食粮》D.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9.《我的梦中城市》一文提到,大城市尤其是纽约,显示了“十分鲜明而同时又无限广泛的对照”,包括(ABDE)。A.迟钝和乖巧 B.强壮和薄 D.富有和贫穷 E.聪明和愚昧10.下列作品,属于美国作家德莱塞的是(ACD)。A.《我的梦中城市》 C.《美国的悲剧》 D.《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