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婺源幼甜希望小学简介
江西省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简介
秋口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秋口李坑,后几经搬造,于2000年迁建于城南开发区,由美籍华人茹幼甜女士捐资建造,故又命名为江西省婺源幼甜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175㎡,建筑面积4164㎡,自2000年秋季伊始,已建成集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运动场、绿化带等相关设施为一体的校园,配备标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放映室等各一个。目前,中心小学下辖渔潭小学、李坑小学、秋溪小学和梓槎小学四个片区学校,另有27个教学点,在读学生1810人,在编教师75人,代课教师22人。其中中心小学17个教学班,学生778人,教职工41人。
秋口镇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摄影基地——月亮湾”“傩舞发源地——长径”等吸引万千游客的旅游胜地。全镇土地面积达219平方千米,人口两万余人。此处毗连县城,杭瑞高速、京福高铁、婺溪省道从境内通过,交通便捷,自古文风鼎盛,素有”书乡”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秋口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秋口小学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标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先后被评为县、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并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领导下,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秋小人正朝着“农村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第二篇:婺源县情简介
县情简介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7万亩,耕地33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6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全县共出进士552人,留下历代文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朱熹、詹天佑等历史文化名人名扬中外;历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延村、虹关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民居三处13个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5%,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93个,有草、木本物种500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共80余种。境内有世界濒临绝迹的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监测,婺源县城负氧离子浓度为6.63万个/cm、江湾9万个/cm、卧龙谷景区达13.34万个/cm,为世界罕见。良好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众多地方特产,其中红、1 333
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鱼、婺源绿茶、龙尾歙砚、江湾雪梨)享誉古今。
婺源,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分布有黄山、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一小时车程内有黄山、景德镇和衢州三个机场,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已正式建成通车,京福客运专线铁路已开工建设,九景(婺)衢铁路即将开工,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的前沿。
婺源,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是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国首届平安建设先进县。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家乐小额信用贷款等政策惠泽千家万户,全县呈现出富庶平安和谐的社会景象。
婺源,倍受各级领导关爱。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中央部委领导经常来婺源考察调研,省、市领导对婺源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成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县上下呈现出创先争优、进位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婺源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战略,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
展之路,努力把婺源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著名绿茶之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7亿元,财政总收入4.32亿元。以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门票收入1.33亿元,综合收入23亿元。
今天的婺源,区位条件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创业环境优越,处处充满着生机,处处充满着活力。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的战略目标,在历届县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与时代精神相同步、与人民愿望相适应的新内涵,努力谋求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
第三篇:希望小学简介
茗 山 希 望 小 学 简 介
茗山希望小学创建于1996年,座落在茗山乡屋段村荷叶墩上。学校由屋段、柯胡、子禹三村村民集资、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黄石市共青团捐资建成,希望小学牌匾由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时任原黄石市委书记任世茂题词。学校服务于5个行政村的学生,服务半径3公里,在校学生330人,现有9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16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市骨干教师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8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为四层楼结构,面积为2067平方米,拥有普通教室9间,教辅用房8间,办公用房2间,有250米环形石屑跑道,校园“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布局合理。近年来,教学楼整险加固、球场、运动场、道路均已硬化,草坪绿化,校园文化气息浓厚,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学校正在朝着“绿色生态校园”迈进。
办学至今,学校始终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学校分别被大冶市市委、市政府、乡人民政府、乡中心学校评为“安全小区”、“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学校”、“教学工作优胜学校”等殊荣。
2011年秋被大冶市铜草环保协会、大冶市诚敬文化交流中心分别授牌为“大冶市绿化环保基地”、“大冶市传统文化基地”。
为了新时期发展的需要,2014年将在学校东北方位新建一栋综合楼,教师宿舍周转房和一栋学生公寓。希望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朝着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办学目标迈进。
2012年9月8日
第四篇:婺源简介
婺源美食:(重点)婺源 饮食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和糊菜为鲜明特色,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鱼、糖醋鹅颈等,此外还有气糕、糯米子糕等特色小吃,可以令您一饱口福。婺源不靠海,没有海味,但婺源有的是山珍。香菇、木耳、竹笋之类,自是平常;蛇,野鸡,野猪,鸟之类,也不难见。最常见,最实惠的还是淡水鱼,由于婺源山高,水泠,水质好,无污染,所以鱼的味道特别鲜美,甲鱼、荷包红鲤鱼、草鱼、黄丫头、乌鲤是不可错过的。
荷包红鲤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是当地独有的传统养殖鱼类,因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似荷包而得名。荷包红鲤肉质肥美细嫩,汤鲜味美,肥而不腻,香而无腥,味道与平常的鲤鱼确实不一样。除可供食用和观赏外,营美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等医闻明功效,有较高的食疗功能和药用价值。
粉蒸肉(又名面面肉),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粉糯而清香,更为添色。肥而不腻、酱香突出、咸甜适口、回味无穷。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老藕垫底,粉糯而清香。
婺源婚庆婚俗:
婺源的婚俗很讲究,也很热闹。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男方上门提亲——女方准备出嫁(伴亲客)——男方迎亲——辞堂(长辈发辞堂包)——出嫁——办酒席(女方和男方各办一次)——婚宴酒——闹洞房——次日回房
新娘子出嫁当年,不能在外过年,得在公婆家中,同公婆一道过个团圆年。正月里,娘家要为未生育的闺女“添丁”。
当然,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婺源乡村各地的婚俗,还有一些差异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风俗大大简化了,或有了替代,但总体还是保留着这些婚俗。雕刻:
砖雕、木雕、石雕被称为徽州三雕。走进婺源的古宅,常常被跃入眼帘的精美雕刻所震撼: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恰到好处地布满了出神入化的雕刻精品,它们风华绝代,底蕴深厚。这些夕日官邸或商宅中的华美装饰,如今留存在寻常百姓的民居里,仍然向世人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清代的婺源木雕,尤其细腻繁复,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婺源三雕”在徽派建筑中各司其职,砖雕、石雕多用于门楼,木雕用于堂内。龙、人物、花鸟和几何图案等级森严。龙的等级最高,放在最中间、最高处。人物次之。花鸟器皿更次之,几何图案则是辅助性装饰。在几何图案中“万”和“回”字纹用得较多。还有一个特征是雕功艺术化。“婺源三雕”艺术不但图案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而且刀功纯熟,技艺已到了巧夺天工的艺术意境。雕者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至,意随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体现了刀法与艺术的高度一致。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婺源三雕”又是徽派建筑的主要内容,它集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当代的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婺源三雕”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成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它具有学术研究和历史考察价值,有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
婺源书画:
婺源的美令无数诗人画客为之折腰,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艺术创作。比如张徳林的《春到婺源》;李昱志的《婺源写生》;欧国和的《婺源风景》;王志武的《婺源风景》等等。崔珽瑶老师为婺源写生基地题写“艺臻妙境”。但是有些美画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有你亲身体验你才会懂得它究竟有多美。
砚之婺源:
歙砚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被称为四大名砚,历来为文人所喜爱。歙砚要数婺源砚山村龙尾山最为著名,又称龙尾砚,有“金声玉德”之美名。据说歙砚的发现和利用与我叶氏先人有关,是叶氏先人最早发现和用来制砚的,歙砚的纹理十分丰富,主要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五大类。宋代砚藏家大文豪苏东坡“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毂理,金生而玉德”是对歙砚最经典的评价。
中国自助游:(重点)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下面我主要侧重按交通方式和旅游目的来简单的说说。按交通方式可分为:1 :自驾车旅游2: 自行车旅游3 :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1 :休闲度假自助游2 :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1:中国自助旅游发展的背景
随着日益崇尚自我的时代的到来,也正是由于包价旅游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大众出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助旅游(independent travel),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需求,寻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交通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也使自助旅游更加便捷,自助旅游市场得以迅猛发 展,尤其是汽车的普及使驾车自助旅游成为欧美地区最方便、最流行的旅游方式。
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也受到这类国际自助旅游者的影响,这种探险式的旅游方式与一些中国旅游者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因此他们便顺着这些外国背包族的足迹开 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并不断将它发扬光大。这对广大的中国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2:自助旅游市场增长迅猛
3.短程旅行占多数
4.自驾车旅游增幅最快
5. 背包族日益受到关注
6.旅游保险有所突破
7.劣势;
相 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比如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及时发布、明确的路标指示、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志指示、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 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限制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深入研究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将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此外,人们对自助旅游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政府和行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及自助旅游者的安全和权益保障乏力,缺乏价格折扣,旅行中支付、取款、使用 信用卡等金融服务不够方便等等,这些障碍都将影响助旅游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自助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8.自助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首先,自助旅游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其次,针对自助旅游者的配套设施和中介服务将有极大发展
第三,中国公民自助出境旅游将有快速增长。
茶艺茶道
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婺源的茶道,着力表现茶乡人民“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显示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茶道分农家茶、文士茶、新娘茶等。近年,表演茶道的茶庄、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县城就有“青之莲茶庄”、“绿苑茶楼”、“民俗风情展示中心”、“百度情茶艺楼”等。在乡村,还有集观光、采茶、茶叶制作、茶艺表演、品赏香茗、购茶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茶园——“金山生态茶叶观光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奔走在喧嚣繁华的都市里的“弄潮儿”,涉足于险风恶浪市场经济的“下海者”,也需要有一个避风的港湾,要学会忙里偷闲,摆脱文山会海、商务羁绊,在歌罢曲终、酒阑人散之时,不妨安静地沏上一壶茶,或临窗独啜,或邀三两知己共饮,品味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给予的美好享受。
婺源农家乐
婺源农家乐让身处闹市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给予,安逸灵静,家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洪村,婺源北线景点“长寿古里”景区内,距清华镇12公里。七十年代自建全木结构徽派建筑,目前12间客房,三个大客厅(前堂、后堂、侧堂),院内有桂花树,石板凳,院外有宽敞的停车场,门前河水清澈见底,屋后天台可将洪村全景尽收眼底。
婺源洪村农家小院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洪村,婺源北线景点“长寿古里”景区内,距清华镇约12公里。七十年代自建全木结构徽派建筑,四周环境宜人,闹中取静,景色十分秀丽。小院内目前12间客房,三个大客厅(前堂、后堂、侧堂),院内有桂花树,石板凳,院外有宽敞的停车场,门前河水清澈见底,屋后天台可将洪村全景尽收眼底。住宿环境十分温馨,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居停之所。
第五篇:金川希望小学简介
四房吴乡金川希望小学
简介
四房吴乡金川希望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始建于1946年,学校位于会宁县四房吴乡三房吴村国道309线旁。占地面积86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个(含幼儿园大、中班),学生202人。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17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5人,学历达标率100%,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3人,有3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近年来,我校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努力实施“让教育精彩、让孩子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教、质量立校”为特色的办学思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始终秉持严谨治校,勤奋育人的思想,形成了“博学 自立 文明 创新”的校训;“团结 守纪 明礼 诚信”的校风;“厚德博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志存高远勤学创新”的学风;“豁达民主、力行图强”的领导作风。
学校注重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教科研为先导,强化规范管理,努力营造“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继往开来、陶冶情操”的浓郁育人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做到的,我们经过努力,一定也可以做到。我们会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去经营教育事业,励精图治,科学规划,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扩大办学声誉,为把我校建成农村一流学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