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社区管理
关于加强社区管理,在社区设立宣传栏的通知
为了加强本社区居委会在行政区域内对常住居民和流动居民的管理,同时让本社区的所有居民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的相关政策与社区居委的相关工作。决定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各小区设立社区宣传栏。希各小区物管或业委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设立社区宣传栏有助于加强社区居委会与居民间的联系;有助于社区居委及时地了解居民的生活工作情况,对处于贫困边缘的居民给予帮助;同时有助于居民在社区建设中提供各种不同的意见。
苏上学社区居委会
2011年8月8日
第二篇: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
第一章
1、社区的含义: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构成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
3、社区管理的含义: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②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各种组织和居民)③社区管理的内容是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④社区管理的性质应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⑤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发现群众的需要,满足群众的需要。(理解)
4、社区管理的特征:区域性、互助性、复杂性。
5、社区治理的含义: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含义:①社区主体的多元化②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③社区治理的内容扩大化④社区治理是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第四章
1、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居民委员会的五个特征:①群众性(群众性组织)②自治性(是居民自治组织)③基层性(设立在国家最低一级行政区划之下的社会组织)④地域性⑤普遍性
3、业主委员会的性质:是指物业的所有者,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
4、物业服务企业的性质: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经营的企业法人。
5、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包括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管理方面的业务主要有工程维护管理、治安和消防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车辆道路管理等。
服务方面包括接受业户的委托而提供的特约服务、与社区联合举办的便民利民服务、一般性的中介服务等。
6、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政府机关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第六章
1、广义的社区环境: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状况对社区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经济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体制、技术经济条件、制度和国民经济结构等要素)、文化环境(社会的性质与制度、行政体制的变动、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
2、狭义的社区环境: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区的区位、规划的范围、社区内的绿化、净化和美化状况)、经济环境(社区的生活环境和治安状况)、人文环境(社区的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状况)
3、社区管理的内容:①净化社区环境要做到:进行以脏、乱、差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整治;专业处理坐落在社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等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达到防治环境污染的指标。②绿化社区环境:要求社区有计划地植树、种草、拓宽地表、空间的绿色植被范围和面积。形成配套的社区绿化系统。③美化城市社区环境: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兴建治污工程,整治社区环境,加强城市社区管理。
社区环境管理不仅要求建立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建立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公众参与体制。
4、改善社区环境管理的措施与方法:①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②加大社区环境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③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④注重队伍建设。
5、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噪声污染是指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为造成的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危害人体健康,并超过一定分贝的高强度声音。社区噪声污染的防治主要是依据噪音控制标准和有关法律规定,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吸声、隔声、减振技术对声源进行控制、设置隔声屏障、采用隔声墙、隔声罩,阻挡噪声传播)和管理手段,来限制和减少噪声强度。
建筑施工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建筑施工单位向周围居民生活区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噪声的排放标准;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经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政府部门批准后,可限制其作业时间;禁止在夜间进行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经济条件所限,不能通过防治消除噪声污染的,必须采取措施将污染减少到最小,并与居民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采取其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第七章
1、英国的社区照顾:是指政府雇佣大批工作人员在大型福利院中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集中照顾。具体形式主要有: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开办社区老年公寓、家庭照顾、设立暂托处、上门服务。
2、德国的“邻里之家”:是一种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社区服务机构,但其服务活动得到了政府的资助与监督。邻里之家为社区中的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3、美国的社区服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政府提供的服务和社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参与人数多、无偿服务时间长、无偿服务的设施多、形式多)。
4、社区服务的组织依托:是以街道和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为依托,以基层社区为单位开展的服务。
5、社区服务的内容:
①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③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④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6、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的运作方式: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7、我国社区服务的运作方式:政府推动、街道主管、居委会操作、社区共建
8、推进中国社区服务发展的措施:继续坚持社会化与产业化的方向;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形式;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第八章
1、社区文化的单元系列:家庭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
2、社区文化的功能:娱乐和健身功能;认知和育智功能;传承和整合功能;审美和创造功能;沟通和评价功能
3、社会文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队伍不得力;投入机制不完善;思想认识不到位;政治法规不配套;管理体制不灵活
4、社区文化管理的实施策略: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总体规划、专项计划、计划);制定社区文化规划(社区文化领导体制建设、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社区文化体制;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搞好社区文化市场;发展社区文化事业(P177)
5、社区治安的含义: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治理,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依靠社区居民,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安全,进行各种民事调解工作的一种群防群治活动。
6、社区治安的特点:区域性、法律性、综合性、群众性
7、社区治安的组织结构:
①公安派出所的社区治安责任②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治安责任③居民委员会的社区治安责任④物业管理公司的社区治安责任⑤社区志愿组织的社区治安责任
8、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依法治理;群防群治;专群结合;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9、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论述题)
①打击:是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条件。主要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部门实施。②防范:是减少社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这项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单靠一个机关、团体难以收到成效,必须把公安机关及其他各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控制力量融为一体。
③教育:是预防社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特别是有过前科的青少年。教育大体上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④管理:加强社区内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掌握流动人口的动向;加强社区内的旅店、废旧物品收购站、舞厅责任制;加强社区内文化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社区内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⑤建设:是社区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搞好社区治安,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⑥改造:是教育人、感化人、改造人的特殊预防工作。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这六个方面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只有做好每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社区,才能产生社会稳定的“综合效益”,否则就会顾此失彼。第十章
1、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是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整体、连续、适宜、可及和个性化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
2、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社区疾病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保健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社区康复(包括医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社区计划生育、社区健康教育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①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体制;
②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形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据,以医疗卫生单位医院为主体,建立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使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以二、三级医院为中心,扩大服务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部或家庭预防保健部,医疗人员面向社区主动上门服务;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卫生机构,与地方卫生资源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承担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模式;有社会力量举办;公办民营的建设方向。
4、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的建设:政府补贴下享受税费优惠;使用者付费;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业务用房补偿;家庭健康合同成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筹资渠道;社会捐赠。
5、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6、社区卫生服务财务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制度;盈亏相机调节;建立现代会计管理机制。
7、首诊与双向转诊机制娥建设:社区首诊制建设;双向转诊机制建设。
8、物流机制的建设: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委托物流办代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进行社区药品及办公用品的集中采购。
9、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监督委员会,实行民主监督制,行使民主监督职能。
第三篇:加强社区管理
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指明了方向。社区建设,关键在班子;建设现代新型社区,关键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实行规范化管理,正是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之一。近年来,我区把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规范化管理,作为加强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坚持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管理规范化建设与社区党建及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同步探索、同步实践、同步提高,走出了一条“区委领导,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共同组织实施,上下联动,协同管理,逐步规范,稳步提高”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管理新路子,较好地促进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我区近几年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规范化管理的有益探索
1、把握要求选聘人。坚持把“选聘什么样的人、如何选聘人”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实现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管理规范化首要环节。一是把握社区建设要求。针对社区建设“区域性、自治性、服务性、公益性”特点,我区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选人的标准,要求各街道把“具备群众工作经验、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政治素质优、文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的人用起来。二是把握法律法规要求。尊重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按照《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履行民主程序,由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党组织委员会和居委会;对于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的,在征求党员意见基础上,先在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确立候选人,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书记。三是把握党管干部要求。社区专职工作者候选人的产生在征求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的基础上,由街道党工委研究后向相关社区推荐,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进行选举产生,以体现党组织的意图。2000年,我区以社区组织体制改革为契机,在把握以上三方面要求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了10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近两年来,我区各街道根据本单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情况,结合党员大会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民主测评,调整完善。
2、落实措施培养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些社区专职工作者特别是新录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尽管工作热情高,但业务水平、事业心等仍然显得不足。因此,我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教育。一是建立培训制度。坚持系统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政策理论、业务知识、思维能力的培训。每年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个学时,学习内容包括:党的最新理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理论、社区服务、电脑操作等有关知识;同时由区职能部门、各街道党工委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采取讲座、以会代训等方式,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短训辅导。二是建立岗位交流制度。结合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在确保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稳定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开展社区与社区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交流,给予社区专职工作者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活力。在去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我区怀德路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交流幅度近30%。三是建立“一把手”后备人选制度。结合部分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年龄偏大的实际,在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思想素质较好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确立“一把手”后备人选,采取以老带新、岗位交流、政治关心等方式,提高后备人选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近三年来,我区先后对40多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发展社区专职工作者入党6名。有3名30岁以下的青年走上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一把手岗位。
3、民主管理提高人。紧密结合社区建设实际,采取多种途径,畅通民主渠道,扩大基层民主,做到“社区‘管家’群众选举、群众评判、群众监督”,让社区工作者经受民主锻炼,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一是建立民主制度。主要是建立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落实民主党员评议制度等;同时建立社区居委会议事规则、社区居委会成员分工及职责等多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营造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内部的民主氛围。二是推行民主测评。结合社区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由街道党工委采取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表》,作述职报告等方式,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分别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民主测评,将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三是创新民主途径。主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结合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推行社区“直选”: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强有力领导下,强化舆论引导和工作指导,社区中有选举权的居民民主推荐候选人并经投票选举,直接产生社区专职工作者,既保证了党组织意图的贯彻,又充分保障了社区居民民主权利的行使。去年我区13个社区推行“直选”。怀德路街道党工委在参观学习上海市社区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怀德苑社区进行了“议行分设”试点,对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区组织体制作了有益探索。
4、改善待遇留住人。随着我市对社区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全区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也不断得到改善,先后出台了《关于社区经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社区居委会综合经费标准的通知》等文件。一是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大中专毕业生担任社区书记、主任的,其收入按照学历高低和工作年限的不同,分别领取800至1200元不等的收入。对无收入的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分别领取680元至730元不等收入。同时,各街道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在考核的基础上,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从市、区下拨社区的综合经费(每千户每年4.3万元)中,由街道统筹10%,单独建帐,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缴纳“三金”(养老金、医保金、失业金)的专款,超支部分由街道补贴,积余则转下使用,不得挪作它用。目前,全区需要缴纳“三金”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为76名,养老金已经全部办理,医保金、失业金部分街道也已落实,其余街道将在今年落实,并从1月份起补缴。三是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接受学历教育。凡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凭毕业证均由区民政局报销50%的学费。
5、优化环境激励人。主要是在全区上下营造“社区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关心、支持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社区党的工作和社区服务,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区委分别为每一位常委明确了街道联系点,街道党工委分别为每一位成员明确了社区联系点,要求每一位成员在履行联系人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切实关心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指导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工作。二是区域共建制度。组织区级机关各部门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社区建设,帮助社区专职工作者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据统计,近年来,区各单位(部门)向社区投入经费累计达到180多万元,用于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党员电教室的建设以及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目前,全区各社区党组织基本具备了“八机一室”(电视机、VCD、录音机、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空调、电话以及社区党员活动室)办公、活动条件,大部分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党校。区委组织部将上级党组织下拨的电教专款全部投向社区,并且每年拿出部分留存党费下拨给社区,保障社区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两项费用累计达到50多万元。三是营造争先创优氛围。通过评选“先进社区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示范社区”等,树立社区工作典型,引导社区专职工作者为社区建设作贡献;表现突出的被推荐为市、省和全国先进。
二、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区在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活动中,通过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考核激励等机制和措施,全面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其经验值得总结,其实践给人以启迪:
1、必须以规范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突出扩大基层民主。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民主要求落实到社区专职工作者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中。在选人用人方式上。认真把握《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采取公开招聘、竞争择优、依法选举等方式,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入口”程序,规范“入口”条件,真正使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政治素质优、文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的同志进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来,不断激发队伍的活力。同时,推行从社会上选聘、区街机关下派、大专院校引进“三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引才机制,使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明显优化、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在民主管理上。完善《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社区居委会议事规则》,坚持民主议事制度,把握好民主决策。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听证会”和“质询会”等载体,对社区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应该“还权于民”。继续推行居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群众点题管居务,不断提高居务公开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口内”管理。
2、必须以规范继续教育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为重点,突出加强能力建设。要着眼于社区建设的新发展,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新特点,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新要求,采取有效途径,切实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发展事业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要针对社区建设任务的新变化,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网络,建立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形式,保证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的制度化、经常化。要推行岗位交流。在保证社区班子稳定的前提下,推行岗位与岗位、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实践能力。要探索留人方式。在保障待遇的基础上,探索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的方式。对于社区专职工作者中部分文化程度高、工作实绩好、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实现动态的“公职化”管理。探索从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招考街道工作人员的方法途径,有效解决他们“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盼头、退休后无靠头”的问题,激发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3、必须以规范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突出落实岗位责任。坚持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以居民群众的满意为第一目标,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结合社区组织体制、社区建设任务及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的不同,按照责岗相适要求,制定《社区专职工作者行为规范》、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职责》。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绩效和自身形象进行考核评估,使优秀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在社区群众中“亮”出来,使不称职的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在社区群众中“露”出来。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优秀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并在继续聘用、评先评优、推举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经过考核评估、群众公认度较差、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不称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经教育仍然达不到要求的,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调整,畅通“出口”渠道。
4、必须以规范组织领导机制和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突出长效运作。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加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对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党建,推进社区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要及时把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这项工作常抓不懈,扎实有效。
第四篇: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
我国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单位制的解体构成了探索社区管理体制变革和创新的基础和起点。单位制解体使国家无法将分散在社会底层的成员整合到国家体系中来,由此就可能出现社会秩序的混乱。这就提出了社区建设和重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任务。
社区变迁是社区管理体制的变迁是基础,正因为单位制演变为新型社区,才使得社区制取代单位制成为必然。
本文以深圳为例,从管理重心、管理对象、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来考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从而使社区管理体制的研究更为具体深入。
一、管理重心的演变:城市公共管理的重心向社区转移
从城市政府的管理重心观察,改革开放前后,城市政府的经济、社会、政治的管理,其重心明显的从单位向社区转变。
(一)单位经济解体,政府经济管理的众多事务从单位向社区转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一是计划,即以看得见的手替代看不见的手,以计划调节替代市场调节;二是生产,即是向各单位下达生产服务指标,各单位按指标生产;三是监管,即监督各单位按计划完成生产指标。在上述职能中,计划和监管职能主要由政府的职能部门执行,非政府部门的单位则主要执行生产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由市场决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监管其合法生产经营以及为其提供便捷的服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的计划和生产职能不断地被市场调节所取代,而监管和服务的职能却在不断加强。由于各种经济组织数量大,他们所提供的生产和服务种类繁多,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为了监管到位,政府不得不将经济监督的众多事务从市区层级向社区层级转移。例如,深圳市消防局将消防的许多监管职能下放到街道、社区,越来越依靠社区提供消防监督的信息。综合执法也向社区转移,在街道设立综合执法队。政府也日益重视社区居民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日益打造服务型政府,将很多服务于经济组织的工作向社区转移。
在深圳,政府从2002年起,在街道办事处推行政企分开和收支两条线。例如,深圳福田区通过历时四年的改制转制,使辖区街道企业从“产权、财务、人员、名称”等方面与街道办事处实现政企分开、脱钩。街道办事处从原有的企业中全面退出,一心一意搞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深圳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的社区建设,大量的政府职能下移至社区。例如,2005年深圳市盐田区委区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将22项政府职能下移至社区,包括:区人力局“社区就业与再就业行政工作”;区城管办“协助做好清理各种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问题”;区社保管理处“为居民提供社保咨询服务,协助办理社会保险,采集社区内退休人员有关信息,组织退休人员参加文体活动”等职能。
(二)单位社会解体,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单位向社区演变
单位社会解体的过程,是社会事业改革的过程。在改革进程中 ,“单位办社会”被完全否定,许多过去的单位社会职能正在向社区移交。
医疗的社区转移。2005年深圳颁布《深圳市社区医疗服务站设置规范(试行)》,在全市推行社区医院。截至2008年底,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总数达到634家,实现社区、人口、服务全覆盖,平均每2万人口拥有一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09年出台的深圳新医改方案提出,“将鼓励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计划到2015年,全市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社康中心比例达到80%,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家庭比例达到50%。
教育的社区转移。深圳从1980年代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时,就已经配套了幼儿园、中
小学的建设。目前深圳小学和初中已取消择校录取,按居住地就近读书。深圳大学与附近社区共建和谐社区,附近社区提供了大量安全、卫生、便利的学生租用宿舍以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工作岗位。教育日益与社区联系在一起。
体育的社区转移。1996年深圳出台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住宅区、居民小区要开辟活动场所,为居民健身提供方便”,“市内各体育场馆都要向群众开放”。2005年开始,深圳市政府在各个社区投放健身器材,并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一些区政府还采取购买服务,由文化体育公司组织竞赛等体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从2010年起,深圳福田区属学校在平日、双休日、寒暑假,有计划、有组织、选择适当时间和运动项目,免费向周边居民、单位开放。
养老的社区转移。2005年颁布的《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规定:社区内老年人、残疾人服务实现小型、就近、便利。100%社区建有“星光老年之家”,开设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托管、康复等服务项目。
住宅及其物业管理服务的社区转移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时期,住宅及其物业管理服务主要由单位提供,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住宅供给实行福利房、微利房和商品房三轨制,福利房由政府住宅局和各国有单位向公职人员提供,微利房主要向低收入者提供,除此以外,住宅供给完全市场化。1999年,深圳住宅局取消其下辖的房管所,全部改制为物业管理公司,此后,物业管理全部市场化。
(三)单位政治解体,政治管理的重心从单位向社区演变
我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基本在单位实现,现在则逐渐转移到了社区,在社区中实现。主要表现在: 从单位选举到社区选举。计划经济时期,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是在单位进行的。现在则主要在社区举行。例如,2003年深圳区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人口和地域划分选区,选民可以自主选择在单位或居住地选区登记为选民。街道办和居委会是重要的选举组织者,社区居民开始自主地以自荐等方式竞选人大代表。
社区自治。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中的工会和单位外的居委会是法定的基层民主组织和自治组织,工会高度依附于单位,与此同时,居委会也是高度依赖于国家。2008年,深圳92.82%以上的居委会成员由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的全部政府职责也转交给新成立的社区工作站,并且原来的居委会成员也全部转到社区工作站,成为社区工作站的成员,这就使居委会还原为名副其实的自治组织。现在,深圳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在市总工会的引导和组织下,80%成立了工会,对维护工人权益,协调劳资矛盾日益发挥积极作用。
在社区参政议政。计划经济时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要由单位指派和选出,他们主要为单位人服务。现在,他们开始为社区居民服务。2008年深圳罗湖区建立了24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基本都由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成员担任人大代表联络员。联络员帮助人大代表搜集和调查社情民意,使社情民意通过人大途径进入参政议政范畴。
二、管理对象的演变:从单位人到社区人
市场经济改革使单位人日渐从单位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后,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权益日渐集中在社区实现。我们将这种在社区实现其经济、社会、政治权益的个人称为社区人(犹如过去人们在单位中实现其经济、社会、政治权益因而被称为单位人一样)。
(一)单位经济人演变为社区经济人
简单地说,单位经济人是在单位中实现自己经济权益的人,是在经济上高度依附公权力的人。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人缺少独立的经济权力。他们有工资,但工资只能维持简单的吃穿用,实际上,连维持人们简单再生产也不足够,因为他们的居住等都是公权力提供的。因此在经济上单位人是公权力的附庸。
单位经济解体以来,大量的单位人从单位中分离出来,他们在社区拥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他们在社区拥有房产或成为社区房产的承租人。作为房产主,他们拥有产权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权益。这些权益属于私权力,独立于公权力,因而具有独立性。而且,这些权力获得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确认,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法定权益或权利”,具有合法性。同样,作为承租人,他们向房主交了租金,因而获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私权力。
第二,他们工作在社区并拥有工作所带来的一系列权益,例如,劳动法所规定的权益。这种权益独立于公权力,是公权力不能任意侵犯的。他们所工作的各类经济组织都分布在各个社区中,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利益。例如,善于处理劳资关系的社区,能较好地保障劳资双方的权益;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好的社区,能增加社区中的经济组织的利益,等等。单位人演变为与社区紧密相连的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工作人。
因此,社区人拥有独立于公权力的私权力,并且他们主要在社区实现其经济权益。
(二)单位社会人演变为社区社会人
单位社会人是指在单位中实现自己的社会利益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单位社会人,是因为单位在其内部办社会事业,包括生老病死的各项事业。例如,幼儿园,中小学,住房,养老,医院,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业从单位中剥离,一是由市场根据需求来办社会,二是政府规划越来越考虑社区的需求。例如,深圳规划和鼓励每一个社区兴办私人的社区医院,出台政策和扶持资金兴办社区养老,在住宅建设时统一规划幼儿园、中小学、菜市场等。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划的共同作用下,社区成为社会事业的服务中心,使得居民的社会利益能够在社区里得到较充分的实现。单位社会人由此也成为社区社会人。
(三)单位政治人正走向社区政治人
单位政治人是指在单位实现自己政治权益的人。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选举、参政议政、入党等权益主要在单位实现。现在,人们的政治权益越来越多的在社区实现。从深圳看,单位政治人向社区政治人的转变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尚未形成强烈的公民意识,绝大多数公职人员和很多企业人员仍选择本单位(而非其所居住的社区)为投票地域,尤其是很多人并不重视选举,目前主要是一些需要维权的人士突破种种阻碍参加竞选。二是社区党组织日益健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社区党组织。三是虽然少有居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自治义务或责任,但有重大维权需要的居民热衷于参政议政和担负自治责任履行自治义务。
三、管理方式的演变:从管制到治理
改革开放后,单位人日渐摆脱单位的控制,成为经济、社会、政治权益的社区人。从深圳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看,社区管理方式大体朝着从管制到治理的方向演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在未将公共管理重心下移至基层前,在社区以局部自治的方式来整合社区人,二是政府将公共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基层,并在基层建立政府与自治的良性互动管理体制。
(一)从管制到局部自治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单位制的居委会来管制基层。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方面沿袭过去的惯例,仍然由街道办事处及其下辖的居委会以行政手段推进如计划生育、优抚等工作。另一方面,以自治的方式管理住宅小区公共事务。也就是说,除了管制的方式外,使用了自治的方式。
1980年8月底,深圳市第一个涉外房产工程、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深圳东湖丽苑开工兴建。当时深圳唯一的房地产企业———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决定借鉴香港同行的做法,对该小区实施全新的物业管理。此后,绝大多数商品房小区均实行物业管理。也就是说,1980年代初开始,社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物业管理———就已经以自治的方式进行。它使社区管理除了管制的方式外,还增加了自治方式。
但业主自治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主要在1990年代之后。1991年全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在深圳天景花园成立。1994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业主通过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和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形式集中反映业主的意愿,并参与物业管理事务。2003年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业主对社区建设的重要影响日益彰显。这时自治的方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能够与管制的方式抗衡,典型的例子是景州大厦业主自治。2004年景州大厦业主选出了业主委员会主任,区政府有关部门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罢免该主任,可是业主马上投票选举该主任上任业主委员会主任。
(二)深圳社区治理体系的建立
深圳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的社理职能剥离出来,由社区工作站承接,居委会的原班人马也改为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从而使居委会从繁重的政府事务中摆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开展自助互助服务。行政管理职能的剥离,为居委会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自治功能腾出了空间,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回归独立自主、群众自治组织的本来职能。
2.居委会逐渐直选。在深圳盐田区,居民委员会的全体成员,由社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直选工作非常成功,投票率高达84.49%。深圳其他区没有采取直选居委会成员的办法,而是采取了过渡办法,30%的居委会成员直选产生,70%的成员由社区工作站的成员兼任。
3.建立社区工作站与居委会良性互动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与居委会并列而设,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持与配合的关系,二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性质不同,一个是群众自治组织,一个是政府工作机构。在实践中,一些区政府对如何良性互动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盐田区政府赋予居委会评议社区工作站工作的权力。区建设。其实质是全面推进以“居站分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居站分设”的实质是要建立社区工作站与居委会良性互动的社区管理体制。具体做法是:
1.居改社。一是在社区设立工作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服务平台,承接政府在社区的各项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将居委会的行政管
第五篇: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名词解释
1: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 2:NGO是英文“non-goveinmen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政府组织。界定为非政府组织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3:NPO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一个非政府且非商业性的组织,因此是一个图里的部门,且具有慈善及公共服务等特征。4: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5:物业管理: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
6:物:业管理公司: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
7: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会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8:社区管理的四大主体: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9:社:区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10: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设一个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从业主中选举产生,某物业30%业权为分散业主,30%的委员应该由这些分散的业主推选。二简答题
1: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项目有哪些?
答:(1)工程维护管理(2)安全管理(3)环境卫生管理(4)园林绿化管理(5)车辆道路管理(6)其他管理 2:社区的构成要素有那几点?
答:(1)地域要素(2)人口要素(3)生态要素(4)结构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 3: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有哪些?
答:(1)重心下移,立足基层(2)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党政主导,各方参与(4)管理与服务相结合4:业主委员会的权力有哪些?
答:(1)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2)提出修订《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的议案(3)选聘或解聘物业管理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变更或解除物业管理委托合同(4)审定物业管理企业提出的去也管理服务计划,财务预算和决算(5)监督检查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工作(6)监督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用房的合理使用(7)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和权利 三 案例
1:结合国内外社区卫生谈谈你对社区卫生的看法?
答:(1)社区生服务是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伟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3)“六位”是指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了上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
以英国的例子来说:国外卫生都是全科,英国服务内容有全科医疗服务,中国都是专科。(1)组织健全,体制完善(2)人才齐备,训练有素(3)经费充足,合理投入(4)内容丰富,服务到位(5)全科医疗服务(6)社区护理照顾(家庭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保健)2: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
答:物业管理公司: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
关系是: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属于物业管理机构,二者实行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它们共同管理一定范围内的物业。所不同的是,物业管理公司受业主委员会的委托来管理业主的物业,而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的利益来管理物业。(1)法律上的平等关系(2)经济上的交换关系(3)工作上的合作关系
矛盾是:简单的来说,这是因为业主、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发展商、物业公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物业管理市场尚未成熟(2)物业管理职责模糊(3)物业管理法律责任不清(4)物业管理自律自待规范
业主委员会存在的原因:首先,由于业主委员会从成立筹备组到组建的全过程都不同程度地沾染了行政色彩,致使业主的自治性体现不够。其次,业主委员会的推荐与选举存在弊端。此外,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在有些领域仍存在着利益方面的矛盾,也许正是这些原因,最终让业主的权力只停留在了文件里。.四论述题
1你是怎样认识社区环境?
答:1社区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将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生存,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危害的现象。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社区环境建设的内容:1)净化环境,创建卫生社区。绿化环境,创建绿色社区。美化环境,创建美好社区。2)社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此外还包括视觉污染和嗅觉污染。
2:社区环境保护的原则:1)“三同时”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 3)“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3:社区环境建设的意义:(1)社环境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2)社区环境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3)社区环境建设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4: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社区”有以下建议1)基础网络2)绿色建筑3)绿色消费。运行机制有1)建立社区环保组织2)成立社区发展促进会3)调动广泛的公众参与。
2社区管理的范围、主体、内容性质、目的: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包括几方面:1)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社区管理的主题是多元的。3)社区管理的内容是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经济等具体内容。4)社区管理的性质应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5)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需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的素质;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自治:1)培育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2)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社区管理—名词解释
1: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 2:NGO是英文“non-goveinmen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政府组织。界定为非政府组织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3:NPO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一个非政府且非商业性的组织,因此是一个图里的部门,且具有慈善及公共服务等特征。4: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5:物业管理: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
6:物:业管理公司: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
7: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会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8:社区管理的四大主体: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9:社:区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10: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设一个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从业主中选举产生,某物业30%业权为分散业主,30%的委员应该由这些分散的业主推选。二简答题
1: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项目有哪些?
答:(1)工程维护管理(2)安全管理(3)环境卫生管理(4)园林绿化管理(5)车辆道路管理(6)其他管理 2:社区的构成要素有那几点?
答:(1)地域要素(2)人口要素(3)生态要素(4)结构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 3: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有哪些?
答:(1)重心下移,立足基层(2)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党政主导,各方参与(4)管理与服务相结合4:业主委员会的权力有哪些?
答:(1)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2)提出修订《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的议案(3)选聘或解聘物业管理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变更或解除物业管理委托合同(4)审定物业管理企业提出的去也管理服务计划,财务预算和决算(5)监督检查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工作(6)监督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用房的合理使用(7)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和权利 三 案例
1:结合国内外社区卫生谈谈你对社区卫生的看法?
答:(1)社区生服务是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伟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3)“六位”是指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了上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
以英国的例子来说:国外卫生都是全科,英国服务内容有全科医疗服务,中国都是专科。(1)组织健全,体制完善(2)人才齐备,训练有素(3)经费充足,合理投入(4)内容丰富,服务到位(5)全科医疗服务(6)社区护理照顾(家庭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保健)2: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
答:物业管理公司: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
关系是: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属于物业管理机构,二者实行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它们共同管理一定范围内的物业。所不同的是,物业管理公司受业主委员会的委托来管理业主的物业,而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的利益来管理物业。(1)法律上的平等关系(2)经济上的交换关系(3)工作上的合作关系
矛盾是:简单的来说,这是因为业主、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发展商、物业公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物业管理市场尚未成熟(2)物业管理职责模糊(3)物业管理法律责任不清(4)物业管理自律自待规范
业主委员会存在的原因:首先,由于业主委员会从成立筹备组到组建的全过程都不同程度地沾染了行政色彩,致使业主的自治性体现不够。其次,业主委员会的推荐与选举存在弊端。此外,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在有些领域仍存在着利益方面的矛盾,也许正是这些原因,最终让业主的权力只停留在了文件里。.四论述题
1你是怎样认识社区环境?
答:1社区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将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生存,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危害的现象。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社区环境建设的内容:1)净化环境,创建卫生社区。绿化环境,创建绿色社区。美化环境,创建美好社区。2)社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此外还包括视觉污染和嗅觉污染。
2:社区环境保护的原则:1)“三同时”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 3)“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3:社区环境建设的意义:(1)社环境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2)社区环境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3)社区环境建设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4: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社区”有以下建议1)基础网络2)绿色建筑3)绿色消费。运行机制有1)建立社区环保组织2)成立社区发展促进会3)调动广泛的公众参与。
2社区管理的范围、主体、内容性质、目的: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包括几方面:1)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社区管理的主题是多元的。3)社区管理的内容是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经济等具体内容。4)社区管理的性质应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5)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需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的素质;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自治:1)培育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2)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