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四)
一:认同的观点:当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时,你必须要非常相信你会得到它,甚至已经得到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四)。所以,你要散发出去的,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觉。因此,你的思想应该是:我已经有个温柔美丽的老婆了。“在这个章节中,张德芬老师告诉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自己的信念,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审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觉,最后就能体会到心想事成的幸福!我赞同她的这个观点,相信她的这一观点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市息息相关的。二:联系实际:尊重自己,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经历过的每一件事以及此刻或即将流转于指间的事,都似乎可以与”尊重你自己“牵手,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属于你的那些”牵手“是否正确了方向”成功是做一件事,别人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但你确实做到了,这就是成功。“也许这句话带有”绝对“色彩,管中窥豹。然而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实际上是一个个对自己的证明,从小到大,以少见多,读后感《《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四)》。证明自己的每一步,你一正在寻找着一个有一个”被别人尊重“的理由。这样看来,似乎是当你成功之后,才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而我固执的认为,当你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之后,你才真正的接近成功。以退为进,要学会忍耐,一直忍耐到有一天你的”敌人“不敢再抬头看你的眼睛。一个人的眼镜会说话,有时候”无言以对“胜过”百感交集“,只需要一个坚定的眼神,所有人便都知道你已经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尊重有时候并不对等,因为表面的尊重与内心的折服根本无法同时放在一个天平上。只有你比别人强很多事,别人才有可能来适应你。尊重自己的人,才有被别人尊重的可能,而将可能变为”确实“这才是我们真正寻找的答案。”背后的故事“是一个著名电视栏目的名称,而这五个简单的文字却组成了一个如此发人深思的词语。”尊重"的背后一定有故事,而且是一个个独家记忆。三:重构: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的汗水和泪水,流过,流出一道道记忆的痕迹,留下更加坚定的步伐和心态。曾经的不解和嘲笑,忍过,忍出一步步前行的力量,懂得了忍者无敌的内涵和真谛。曾经的打击和挫折,爬起来过,跌倒冷静出方法,起来找到到达终点信心。一个人奋斗,便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下享乐。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更尊重自己的学生!
第二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通用)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通用9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1暑假以来已经断断续续读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这本书写得着实有些荒诞和不切实际,但随着书中故事的发展,渐渐有了一些脚踏实地的感觉,在感慨作者的良苦用心之余,对照自己的人生际遇,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与所处的环境,也因此有了一些收获。
一、学到的知识这是一本类似于童话的书,讲述了一个叫阿南的青年从梦想出发,寻找人生秘密的故事。故事生动,层层设置悬念,层层铺进,层层解剖,让读者与阿南一起经历了心灵的成长历程。
1、阿南的心灵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我们的成长过程,有些尽管显得稚嫩,但也符合人成长的渐进过程。
2、每个人对梦想的追求,有些时候尽管并不是正确的,如同阿南对公主的追求,也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的。
3、实现梦想需要付出代价,但也会因此获得诸多的际遇,就如同,阿南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最终取得了进行神学院学习的机会。
4、为实现梦想就必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努力,不断修正实现梦想的方法,有时甚至要修正或改变自己的梦想。阿南在神学院学习的历程,就像我们为自己梦想努力的历程一样。
二、联系实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模式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过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想想自己所经历的或者说所成长的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确实应验了这句话。人的一生由于生活的际遇和成长的环境会不知不觉中形成许许多多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自己乐于接受,每天都例行的程序和框框。正由于此,我养成了凡事执着的习惯,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总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获得了一些自己原先想要的东西,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
三、反思重构首先我想我要找一个梦想,当青春逝去,当年华老去,儿时的梦想一些依稀已经成为了现实,但更有一些还活跃在我的脑海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愿景便逐渐企清晰,此刻我也更加明白,要实现她,等、靠、要,每天的冥思苦想,甚至打坐静思,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走出去:让自己从心灵上、从工作上、从生活上走出自己所习惯的这个圈,去看看外面的精彩,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我要给我的家人、我的学生一个广大的空间,让他们种植自己的梦想,学习争取,学习放手,学习信赖,得到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我想我们要的不是炼金师的咒语,要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与成长,要的是青春与活力,要的是与时俱进的能力,生活才能像童话般美好!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2“心想事成”是我从懂事起就一直想的事情,从未断过,但是并不是件件都如我心愿。看完张德芬老师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发现是自己的发愿和方法不对,主要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计划梦想,或是鼓励我们去让梦想成真。中国现下的教育,都是注重于外在的一步一脚印的扎实功夫,不可以好高骛远,但却让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有惊喜,有领悟,也有不解。惊喜的是发现自己和作者一样都时常做白日梦,关键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小时候我总觉得将来长大一定能够让父母住大房子,出门就是大海,真所谓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现在还是坚持。领悟就是让我见识到信念对我们命运的影响有多大,它还让我懂得,做多少挑战自己的事情,不是真正的心灵强大,更重要的是和内心各种情绪和平相处。
全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心想事成的秘密,讲述了心想事成的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对于童话故事的构思,故事衔接性合理巧妙,对我们今后的行动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还增加了一些实际的生活案例,作者用生动的实例和精彩的语言做了解答,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受益匪浅。
我看完书感觉,人首先要有健康积极的信念,通过静默冥想用觉知赶走自身思想情绪里的黑暗劣性,感知他人的点滴帮助,再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争取心想的,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模式,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等待接受,学习放下,让宇宙的力量带领你。
感恩张德芬老师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叩问,感恩《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给予我正面的能量,宇宙的力量,信念的强大,感恩易效能各位老师和伙伴们,让我有所改变,有所进步,让我们下周继续努力寻找心灵深处的秘密!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3生命现象是一个很奇特深奥的现象,有时阅读报章杂志,常常读到一些感叹生命的篇章。例如:在几千米的高空上,都可以发现蝴蝶;在几乎接近沸点的温泉里,也有生命在活动;深深的大洋底层,有水生动物在繁殖;南冰洋零度下的冰水里,也有不少的水族等等。由此可知,我们的生命是很奇妙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快乐成长。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喜马拉雅山谷里有许多蝴蝶扑打着翅膀向高空冲去。一次又一次,尽管屡次失败,它们仍然奋斗不懈,雪地上终于覆盖着大量蝴蝶的黄翅膀……这些蝴蝶用极不平常的行动谱写着生命的壮歌。和这类事情异曲同工的数不胜数,它们在生活中的那种不畏困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不可复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让自己快乐的生活,让生命有价值。
暑期,我阅读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张徳芬创作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它给我的启发很大。
书是从一个遥远的故事开始的。我真为书中的主人公而高兴,他一路上通过不断努力,寻找心想事成的秘诀,并靠着小王子等人的提示与帮助,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到达心想事成的彼岸。从中我知道了真正心想事成的境地,是在处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知道自己真心向往的是什么,而且对阻挠的信念,连接上你的源头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看完这本书,我为自己选了一个远大的梦想,然后照着心想事成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迈进。当然,我还是会记住:生命是如此巨大的一条河流,我们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顺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种手段要求河流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流动。
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是我们真心想要的,这一点很关键。当然,在生活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是不能没有快乐的,就像大地上不能没有阳光。快乐在哪里?快乐在读书明理的过程中,快乐在追求事业的旅途中,快乐在抛却物欲后的淡泊恬静中,快乐在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从容境界中,快乐在奉公守法本分做人的平凡人格中……总的说,快乐就在生命的成长中。
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有许多支撑,少年的理想,青春期的恋情,事业和友情,许许多多。然而这一切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人生中总有几段黑暗的隧洞要我们独自穿行,这些路上没有乐队和鲜花,这时,我们需要学会为自己伴奏,高歌向前。
我成长,我快乐!我们要真心悦纳生命,呵护生命的成长。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4前几天,我阅读了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讲述了遥远大陆的神秘传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很美好。公主招亲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秘密,公主就跟他结婚。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他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在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想清楚,那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所以当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时,发现失去了很多,而变得不快乐。其实追求自己想要的没有错,但追求任何一个目标时,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想要,要想到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得失,要明白什么是自己不能失去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一开始出发的时候,就错了方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盏阿拉丁的神灯,心里想着什么,吹一下神灯,结果就会如愿以偿。这是多么美妙的好事情啊!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盏神灯,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内心真正迫切渴望实现的愿望。我们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才会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能够心想事成,得到内心真正想要的。
诚如书中所言“心想事成”确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能事事都“心想事成”呢?最主要是我们没有听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心灵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他们又是如此脆弱,外界的太多想法遏制了他们的呐喊。我们从一生下来,耳边充斥的就是父母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再大一点,是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到底有没有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没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老师的话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那所谓的信念。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古代的陋习——缠足。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白天一双脚痛得寸步难行,到了晚上一双脚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热燠闷,有时简直像炭火烧着一样痛苦,睡觉时只能把脚放在被子外,半夜起来捱着脚痛哭是常有的事。如此陋习,在当时竟如此风行,这恰恰就是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呐喊,我们听不到那悲凉的哭声,听不到女子在被裹时的痛呼。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心灵,倾听心灵深处的呼喊,让自己时刻都能“心想事成”。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5我用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主要是因为想和书中的主人公阿南一样,尽早找到心想事成的秘密,可以早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吧。
全书以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的阿南为线索,因为见到美如天人的月叶公主,一心想得到她而走上了寻找可以让人得到永恒幸福的镇国秘密为引线。
德芬老师依次安排了各个人物出场,逐渐引导阿南找到心想事成的法则。无论《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是《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德芬老师想阐述的理论条理清晰地逐步铺展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练习,让自己活得更加自在、快乐。勿容赘叙,书中充满了睿智,充满着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阅读、认真思索的两本书。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我们的思想、意念也一样是有能量的,当它们发生振动的时候,根据吸引力法则: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引起共鸣。我们的正能量振动频率很高,当我们把它散发到宇宙之后,就会吸引振动频率相同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事、物来到身边,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所思所想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日常的情绪,以致于进一步影响我们采取的行动,最后导致了结果。但我们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而是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所做的只要感恩就好。
但在看完之后,回过头去看第二遍的时候,却变得越来越混乱,有时候甚至像乱麻一样,没有半点头绪。难道真的因为心想事成的后面藏着秘密的秘密吗?
我觉得不是,而是因为人生有许多的无奈,并不是因为你努力了,你做得有多么好,就会有成功有收获,也因此才会说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吧!
我理解的是真正让自己得到心想事成的结果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把成败都付与笑谈中,成亦感恩,败亦感恩。只有经过不同的结果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坚强起来,睿智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像陈年的醇酒一样发出醉人的芬芳。
看过渔夫的心想事成,就觉得很费人思量,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渔夫一样活着,我也一样。渔夫原本很满意他的生活,每天早上在湖边和朋友聊天、打渔;中午回家吃饭,和老婆睡个午觉,晒晒太阳,做做家里的事;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却因陌生人的一番展望而动了心,求教于王子,王子问:“那样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你辛苦了半天,兜了一个大圈,还不是回到原点。”于是就把他打回了原形,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样满足于现状就算达成心想事成了吗?
但在若干年后,当他老了,回过头来不会因为年轻时没有奋斗却甘于平庸而留下遗憾吗?
如果陌生人点燃了他的梦想,并且付诸于行动,虽然会辛苦,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我却认为他若成功,生活环境会得到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到更好的教育,实是可喜可贺;但若没成功,身为父亲,已经尽力,尽管事与愿违,毕竟努力过,奋斗过,也给孩子做了榜样。
确实,心想事成必须脚踏实地,而不应该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否则也不会有“不配得的情结”,但也不该紧抓不放原有的人生模式,必须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社会都是因为一群“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而在飞速发展中。
既然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为什么我们不去努力达成呢?虽然真正能够达到的又有几人?
确实,很多人都困在自己设置的陷阱中。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思想、言行的影响,经年累月的集聚,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形成很多错误的人生模式。我们应该从迷雾般的思绪中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找到真心想要的,从而付诸于行动。
很多时候,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常常会制约着我们,让我们甘于平庸,屡遭失败。因此要想达到心想事成的彼岸,必须破茧而出,重新审视,塑造新的人生模式,建立新的信念,这是寻求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其实这也是最痛的一步。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6收到这本书前已经回到老家了,饶有兴致的读了一遍电子版。像追剧时那样被吸引着,看完一节就想看下一节,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前最害怕写日记写作文了,今天也是硬着头皮挤牙膏似的写下这些文字。
看完这本书,我决定要找出阻碍自己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感觉好久好久没有心想事成的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有时甚至觉得就是loser。
想想我的状态,剖析自己,这都是有根可寻的。内在的不自信,不能接纳自己,遇事不能定静,对有利于好的状态发生的事没有及时感恩,没有采取有利于梦想实现的行动,思考太少等。外在的表现就是经常一副没精打采或是没睡醒的的样子,说话小声没有重点等。用书中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外在的世界是内在的投射和反映,外面没有别人。
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模式。今天,我试着运用心想事成的方法检视自己一个方面。
梦想句:我要一份有发展能拿高薪的工作,因为成家立业需要很多钱。
阻碍梦想实现的.原因:没有找到存在的价值,打心里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与高薪无缘、没有销培养销售的能力,没有把精力专注在提高专业能力上面,觉得行业没有发展前景。
限制性信念可能是:不相信自己能锻炼出很强的专业能力,觉得独当一面对自己遥遥无期,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做销售的料。
要给自己灌输的正面信念是:
我相信自己
我可以锻炼出很强的专业能力
我也能做到独当一面
我可以培养自己销售的能力
我能用行动、结果证明行业是否有前景
或许本文太过悲观主义,但这确实是我这时所想。《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里面说,这是自我检视的一种工具,希望借助工具,更早实现我的梦想!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7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很多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惊喜,有领悟,也有迷惑不解。
惊喜的是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都和作者一样。原先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
记得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存在一个世界,所有的力量都是由意志力控制的就好了。只要你的意志力比别人更加强大,你就是战无不胜的,自然也是心想事成的了。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意志力比同龄的小孩要坚定,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必须会坚持下去。这有好的一面——从不半途而废;也有坏的一面——倔强,不知变通。
真正开始尝试“心想事成”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的姨姥姥入了基督教,去她家玩的时候就常常借机熏陶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我们去教堂,教我们唱圣歌。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信仰,更多的是好奇。只明白如果你有什么愿望能够向神祈祷。于是我就开始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偷偷的向神祈祷能得到好成绩。结果自然是有的时候灵验,有的时候不灵验。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盛夏深夜,狂风夹着暴雨,姥姥突然心脏病发作,状况十分危急。爸爸把姥姥从楼上背到车里,打算送她去医院。我一向在后面扶着她,当时慌忙之间根本顾不上换衣服拿雨具。坐在车里,我的睡裙都湿透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姥姥,我当时个性的无助。很自然地,我开始祈祷,全神贯注的祈祷,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神阿,只要姥姥能好起来,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之后姥姥就真的被抢救过来了,但是我不明白我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从那以后我就确定这世界上是真的有神存在的,他也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虽然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我并不能确定他是基督还是佛祖。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神,只但是理解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自那件事情之后,我发觉只要把注意力全力地集中在一点上,想着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它就很可能被实现。
但是之后我渐渐地停止了这样去做。因为当发愿的时候我就会个性紧张,个性在意这个结果,反而没法把这个事情做好。最郁闷的时候转成越在意一件事情就越事与愿违。我怕这样会转成强迫症,于是就有意识的不让自己发愿。
我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一不留神就会神游太虚。上学的时候同学都以为我爱沉思,其实我是在发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很容易的就会开始幻想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且十分的具体。这些幻想似乎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就开始了。但让我不解的是事实却往往和我幻想的不一样,甚至相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这些幻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吗?
在“心想事成”的尝试过程中,我还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当你有两个愿望想要实现时,如果你选取实现你认为最重要的而放弃另一个,往往这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会某种程度的实现。今年年初,我在等清华MBA笔试的成绩,并且在紧张的准备面试,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查出了癌症,当时情绪十分的沉重。很想父亲的病赶紧好,也很想考上MBA。最后我默默的发愿:如果父亲的病能好起来,我愿意放弃这次MBA。到此刻为止,父亲的放疗和化疗都结束了,医生说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以后定期复查就能够了。虽然此刻说治好了还为时尚早,但毕竟闯过了一大关。而我因为笔试成绩差了2分没能参加面试,今年清华的分个性高,比北大高出十几分,因为往年他们两所校园分数都差不多。如果我报的北大的话,也许就考上了。所以我宁愿相信是我的愿望成真了。
说到MBA我又想起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资料:找到你真正想实现的愿望。就像书中所说的,很多人追求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但是怎样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呢?我还没有找到答案。就拿MBA来说,当初考是觉得这个方面很有发展,但是当我真正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和这方面的人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的很多观点跟他们格格不入。记得当时一个辅导班的女老师,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她说她就是喜欢强者,她认为搞艺术的都是弱者。从她的语气上能感觉出来她很看不起弱者。对于她的这些观点我很不能理解。虽然我也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一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目标就应是追求心灵上的升华。作为心灵层面的一种反映,艺术一向是我所喜欢和追求的。这使我开始思考MBA是不是我想要的。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有必须的天赋。但是当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能系统的学习。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思考到好找工作而学了理科。我一向想从事和艺术、设计、文化相关的工作,但是身边的人都说这样不太现实。作者说鼓励身边的人“做梦”,这也算是给我的一种鼓励吧!
很佩服像作者这样丢弃浮华而潜心灵性修为的人。我也期盼着自己有这样的觉悟。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这样说,女人的面容30岁之前是父母给的,30岁之后就是自己修来的。我很期望我能有容纳天地的心胸和平和的笑脸,但我明白我此刻还远远没有做到。自从接触瑜伽之后我就觉得这就应是一条引领我到达我所期盼的目的地的路,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都没能坚持不懈地习练。
对于“心想事成”我并没有很大的野心,想如何的功成名就。我只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在这条路上我天天都是开心的,天天都觉得有期望。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820xx年7月,这是我来到实验的有一个暑假。
为了在暑假期间不断充实老师们的生活,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三个一”工程:读一本书、到企业锻炼、写一篇教学或管理的论文。
读一本书:《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书中通过一个神话故事,给我们讲述关于心想事成的提示、探索、引导等。故事大致内容是关于一个农夫阿南为迎娶公主踏上了一段寻求“秘密”的旅程,在一个神秘学院学成“心想事成”,之后又遇见了“心想事成”的创始人“王子”,在“王子“的指引下,他最终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真正的秘密,而他也明白了,其实他真正所爱的人其实并非公主,而是那个对他无微不至的宫女。
心想事成,我想是每个人的愿望吧。要如何使人相信,真的可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看完了全书以后才知道,这个心想事成的方法,是不能转让的,要本人亲自去实践。一边看,我一边将这本书与我自己所有的知识(包括宗教、哲学,甚至武学等知识)融合贯通在一起,用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和分析,尝试以自己最易接受的途径去理解这里所阐述的观点。
一、认同的观点:
书中从科学的角度讲到万物之间频率共振和宇宙中正负能量的吸引原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有形的世界也受到无形的世界的掌控,这个无形的世界,有其内在的运作规律。因为宇宙万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频率,频率相近的事物就会产生共振,正面的能量能聚集吸引过来,负面的能量也互相吸引,所以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趋吉避凶”了。
对于张德芬老师的这一观点我很赞同。
二、联系实际:
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行为,行为影响我们的结果,所以心想事成就要先改变我们的思想,更深刻地说应该是先形成我们强烈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才能产生正面的能量,向宇宙不断地发放这个强烈的信息,将美好的事物吸引过来,通往心想事成之路。凡是我们所关注的,一定会因我们所聚焦的能量而扩大、增强,凡是我们所抗拒的,亦会更加地持续,因为抗拒而赋予了它能量,它的能量会因我们的抗拒而增强,形成一个像钩子一样的东西,从周围招引这些事物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很不喜欢某种负面情绪,但却一直在生活中招惹到它的原因。嫉妒、怨恨、怒气等都是负面的能量,当我们升起负面能量时,其实会让我们想要的东西离自己更远。消极负面的思想只会吸引到不良的人和事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身上积压的情绪是一种堵塞的能量,它们会阻碍宇宙的能量流向自己,因此,我们要关注所有正面的事物,时刻保持积极的思想。
去年是我刚刚来到实验,我所任教的班级都是高一的新生。刚开始觉得他们挺听话的,可是慢慢的发现他们的本性越来越明显了,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给我制造点小麻烦看见我生气了就会以另一种方式让我无法生气,真是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慢慢的自己也摸索到了一点小规律,他们要是跟不听话的,我就用眼睛瞪着那个制造麻烦的当事人,知道教室里边的安静为止。不管我多么厌恶他们的吵闹,我都不能表现在脸上,对于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一微笑对之。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收获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过的,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我的课堂,虽然在教学方法上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们能够每天都拥有一节与众不同的课堂。
三、反思重构:
在实验短短的一年时间了,有过成功的时候,也有过失败的时候,正如张德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认清自己负面的观念和情绪,并取而代之以积极的信念和情绪。这是心想事成的前提,因为负面的态度是实现愿望的阻碍,只有清除了这一阻碍,“心想”与“事成”之间才能一路畅通。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9我一直以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可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常常事与愿违呢?没看完心灵作家张德芬写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找到了答案。
本文以一个天方夜谭似的浪漫童话的故事情节和架构为基调,引出来平民百姓阿南的故事。阿南是一个普通的贫穷农民,为了娶得漂亮的公主,赢得可观的财富,而踏上了一条神秘且危险的道路。
故事曲折有趣,书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得便是那可以察觉自己感受的欢乐树和愁苦树。欢乐树和愁苦树可以通过人的意念和思想所产生的振动频率共鸣,但结果却完全不同:那颗长得特别好的欢乐树,是因为人们一直对它说开心或赞美的话,一直接受快乐的情绪,而那棵接近枯萎的树,是因为无人理睬或接受了太多的愁苦情绪。
通过这两棵树,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态度,将决定自己的人生。世界不会因你大决定而改变,但你的决定却会改变你的世界。要用爱和善意的眼光看待你周遭的一切人、事、物。以一颗乐观向上,懂得接纳和放手,并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全心全意的相信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并且时常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目标的实现就不会离自己太远了。如果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动摇自己的决心,开始打退堂鼓,那么就将像那棵愁苦树一样,毫无生机可言,最后郁郁而终。
其实人生也就这两种态度:悲观与乐观。但不同的人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是每个人的人生都颜色各异,各有各的精彩,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永远都相信会有希望,相信自己的感觉,那么最后就一定会品尝到心想事成的幸福果实!
第三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精选7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1生命现象是一个很奇特深奥的现象,有时阅读报章杂志,常常读到一些感叹生命的篇章。例如:在几千米的高空上,都能够发现蝴蝶;在几乎接近沸点的温泉里,也有生命在活动;深深的大洋底层,有水生动物在繁殖;南冰洋零度下的冰水里,也有不少的水族等等。由此可知,我们的生命是很奇妙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快乐成长。
我以前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喜马拉雅山谷里有许多蝴蝶扑打着翅膀向高空冲去。一次又一次,尽管屡次失败,它们仍然奋斗不懈,雪地上最后覆盖着超多蝴蝶的黄翅膀……这些蝴蝶用极不平常的行动谱写着生命的壮歌。和这类事情异曲同工的数不胜数,它们在生活中的那种不畏困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不可复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让自己快乐的生活,让生命有价值。
暑期,我阅读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张芬创作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它给我的启发很大。
书是从一个遥远的故事开始的。我真为书中的主人公而高兴,他一路上透过不断努力,寻找心想事成的秘诀,并靠着小王子等人的提示与帮忙,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到达心想事成的彼岸。从中我明白了真正心想事成的境地,是在处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明白自己真心向往的是什么,而且对阻挠的信念,连接上你的源头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看完这本书,我为自己选了一个远大的梦想,然后照着心想事成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迈进。当然,我还是会记住:生命是如此巨大的一条河流,我们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顺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种手段要求河流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流动。
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是否贴合实际,是否是我们真心想要的,这一点很关键。当然,在生活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是不能没有快乐的,就像大地上不能没有阳光。快乐在哪里?快乐在读书明理的过程中,快乐在追求事业的旅途中,快乐在抛却物欲后的淡泊恬静中,快乐在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从容境界中,快乐在奉公守法本分做人的平凡人格中……总的说,快乐就在生命的成长中。
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有许多支撑,少年的理想,青春期的恋情,事业和友情,许许多多。然而这一切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人生中总有几段黑暗的隧洞要我们独自穿行,这些路上没有乐队和鲜花,这时,我们需要学会为自己伴奏,高歌向前。
我成长,我快乐!我们要真心悦纳生命,呵护生命的成长。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2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愿与梦想,但却不知如何实现,总觉得你的人生在绕没有好处的远路,那么《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将会是一份属于你的地图。
本书讲述的是22岁的阿南巧逢美貌的公主招亲,谁能学会甚美国的镇国之密,并带回山城国,公主就嫁给谁。阿南因为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甚美国。但是当局者迷,陌生的世界让阿南不知所措,但是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
看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你是否发现“心想事成”就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力呢?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关键在于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所以,我们的旧信念,就象旧衣服一样,都过时了。它但是就是些旧思想罢了,何必抱着不放?如果能够慢慢解除我们的人生模式,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很顺畅。换一种角度看人生,加一点幽默感,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的。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3“心想事成”是我从懂事起就一直想的事情,从未断过,但是并不是件件都如我心愿。看完张德芬老师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发现是自己的发愿和方法不对,主要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计划梦想,或是鼓励我们去让梦想成真。中国现下的教育,都是注重于外在的一步一脚印的扎实功夫,不可以好高骛远,但却让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有惊喜,有领悟,也有不解。惊喜的是发现自己和作者一样都时常做白日梦,关键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小时候我总觉得将来长大一定能够让父母住大房子,出门就是大海,真所谓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现在还是坚持。领悟就是让我见识到信念对我们命运的影响有多大,它还让我懂得,做多少挑战自己的事情,不是真正的心灵强大,更重要的是和内心各种情绪和平相处。
全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心想事成的秘密,讲述了心想事成的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对于童话故事的构思,故事衔接性合理巧妙,对我们今后的行动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还增加了一些实际的生活案例,作者用生动的实例和精彩的语言做了解答,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受益匪浅。
我看完书感觉,人首先要有健康积极的信念,通过静默冥想用觉知赶走自身思想情绪里的黑暗劣性,感知他人的点滴帮助,再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争取心想的,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模式,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等待接受,学习放下,让宇宙的力量带领你。
感恩张德芬老师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叩问,感恩《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给予我正面的能量,宇宙的力量,信念的强大,感恩易效能各位老师和伙伴们,让我有所改变,有所进步,让我们下周继续努力寻找心灵深处的秘密!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4我用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主要是因为想和书中的主人公阿南一样,尽早找到心想事成的秘密,可以早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吧。
全书以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的阿南为线索,因为见到美如天人的月叶公主,一心想得到她而走上了寻找可以让人得到永恒幸福的镇国秘密为引线。
德芬老师依次安排了各个人物出场,逐渐引导阿南找到心想事成的法则。无论《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是《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德芬老师想阐述的理论条理清晰地逐步铺展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练习,让自己活得更加自在、快乐。勿容赘叙,书中充满了睿智,充满着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阅读、认真思索的两本书。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我们的思想、意念也一样是有能量的,当它们发生振动的时候,根据吸引力法则: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引起共鸣。我们的正能量振动频率很高,当我们把它散发到宇宙之后,就会吸引振动频率相同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事、物来到身边,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所思所想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日常的情绪,以致于进一步影响我们采取的行动,最后导致了结果。但我们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而是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所做的只要感恩就好。
但在看完之后,回过头去看第二遍的时候,却变得越来越混乱,有时候甚至像乱麻一样,没有半点头绪。难道真的因为心想事成的后面藏着秘密的秘密吗?
我觉得不是,而是因为人生有许多的无奈,并不是因为你努力了,你做得有多么好,就会有成功有收获,也因此才会说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吧!
我理解的是真正让自己得到心想事成的结果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把成败都付与笑谈中,成亦感恩,败亦感恩。只有经过不同的结果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坚强起来,睿智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像陈年的醇酒一样发出醉人的芬芳。
看过渔夫的心想事成,就觉得很费人思量,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渔夫一样活着,我也一样。渔夫原本很满意他的生活,每天早上在湖边和朋友聊天、打渔;中午回家吃饭,和老婆睡个午觉,晒晒太阳,做做家里的事;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却因陌生人的一番展望而动了心,求教于王子,王子问:“那样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你辛苦了半天,兜了一个大圈,还不是回到原点。”于是就把他打回了原形,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样满足于现状就算达成心想事成了吗?
但在若干年后,当他老了,回过头来不会因为年轻时没有奋斗却甘于平庸而留下遗憾吗?
如果陌生人点燃了他的梦想,并且付诸于行动,虽然会辛苦,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我却认为他若成功,生活环境会得到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到更好的教育,实是可喜可贺;但若没成功,身为父亲,已经尽力,尽管事与愿违,毕竟努力过,奋斗过,也给孩子做了榜样。
确实,心想事成必须脚踏实地,而不应该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否则也不会有“不配得的情结”,但也不该紧抓不放原有的人生模式,必须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社会都是因为一群“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而在飞速发展中。
既然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为什么我们不去努力达成呢?虽然真正能够达到的又有几人?
确实,很多人都困在自己设置的陷阱中。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思想、言行的影响,经年累月的集聚,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形成很多错误的人生模式。我们应该从迷雾般的思绪中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找到真心想要的,从而付诸于行动。
很多时候,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常常会制约着我们,让我们甘于平庸,屡遭失败。因此要想达到心想事成的彼岸,必须破茧而出,重新审视,塑造新的人生模式,建立新的信念,这是寻求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其实这也是最痛的一步。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5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很多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惊喜,有领悟,也有迷惑不解。
惊喜的是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都和作者一样。原先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
记得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存在一个世界,所有的力量都是由意志力控制的就好了。只要你的意志力比别人更加强大,你就是战无不胜的,自然也是心想事成的了。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意志力比同龄的小孩要坚定,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必须会坚持下去。这有好的一面——从不半途而废;也有坏的一面——倔强,不知变通。
真正开始尝试“心想事成”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的姨姥姥入了基督教,去她家玩的时候就常常借机熏陶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我们去教堂,教我们唱圣歌。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信仰,更多的是好奇。只明白如果你有什么愿望能够向神祈祷。于是我就开始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偷偷的向神祈祷能得到好成绩。结果自然是有的时候灵验,有的'时候不灵验。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盛夏深夜,狂风夹着暴雨,姥姥突然心脏病发作,状况十分危急。爸爸把姥姥从楼上背到车里,打算送她去医院。我一向在后面扶着她,当时慌忙之间根本顾不上换衣服拿雨具。坐在车里,我的睡裙都湿透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姥姥,我当时个性的无助。很自然地,我开始祈祷,全神贯注的祈祷,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神阿,只要姥姥能好起来,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之后姥姥就真的被抢救过来了,但是我不明白我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从那以后我就确定这世界上是真的有神存在的,他也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虽然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我并不能确定他是基督还是佛祖。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神,只但是理解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自那件事情之后,我发觉只要把注意力全力地集中在一点上,想着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它就很可能被实现。
但是之后我渐渐地停止了这样去做。因为当发愿的时候我就会个性紧张,个性在意这个结果,反而没法把这个事情做好。最郁闷的时候转成越在意一件事情就越事与愿违。我怕这样会转成强迫症,于是就有意识的不让自己发愿。
我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一不留神就会神游太虚。上学的时候同学都以为我爱沉思,其实我是在发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很容易的就会开始幻想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且十分的具体。这些幻想似乎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就开始了。但让我不解的是事实却往往和我幻想的不一样,甚至相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这些幻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吗?
在“心想事成”的尝试过程中,我还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当你有两个愿望想要实现时,如果你选取实现你认为最重要的而放弃另一个,往往这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会某种程度的实现。今年年初,我在等清华MBA笔试的成绩,并且在紧张的准备面试,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查出了癌症,当时情绪十分的沉重。很想父亲的病赶紧好,也很想考上MBA。最后我默默的发愿:如果父亲的病能好起来,我愿意放弃这次MBA。到此刻为止,父亲的放疗和化疗都结束了,医生说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以后定期复查就能够了。虽然此刻说治好了还为时尚早,但毕竟闯过了一大关。而我因为笔试成绩差了2分没能参加面试,今年清华的分个性高,比北大高出十几分,因为往年他们两所校园分数都差不多。如果我报的北大的话,也许就考上了。所以我宁愿相信是我的愿望成真了。
说到MBA我又想起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资料:找到你真正想实现的愿望。就像书中所说的,很多人追求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但是怎样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呢?我还没有找到答案。就拿MBA来说,当初考是觉得这个方面很有发展,但是当我真正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和这方面的人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的很多观点跟他们格格不入。记得当时一个辅导班的女老师,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她说她就是喜欢强者,她认为搞艺术的都是弱者。从她的语气上能感觉出来她很看不起弱者。对于她的这些观点我很不能理解。虽然我也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一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目标就应是追求心灵上的升华。作为心灵层面的一种反映,艺术一向是我所喜欢和追求的。这使我开始思考MBA是不是我想要的。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有必须的天赋。但是当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能系统的学习。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思考到好找工作而学了理科。我一向想从事和艺术、设计、文化相关的工作,但是身边的人都说这样不太现实。作者说鼓励身边的人“做梦”,这也算是给我的一种鼓励吧^_^
很佩服像作者这样丢弃浮华而潜心灵性修为的人。我也期盼着自己有这样的觉悟。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这样说,女人的面容30岁之前是父母给的,30岁之后就是自己修来的。我很期望我能有容纳天地的心胸和平和的笑脸,但我明白我此刻还远远没有做到。自从接触瑜伽之后我就觉得这就应是一条引领我到达我所期盼的目的地的路,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都没能坚持不懈地习练。
对于“心想事成”我并没有很大的野心,想如何的功成名就。我只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在这条路上我天天都是开心的,天天都觉得有期望。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6前几天,我阅读了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讲述了遥远大陆的神秘传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很美好。公主招亲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秘密,公主就跟他结婚。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他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在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想清楚,那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所以当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时,发现失去了很多,而变得不快乐。其实追求自己想要的没有错,但追求任何一个目标时,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想要,要想到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得失,要明白什么是自己不能失去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一开始出发的时候,就错了方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盏阿拉丁的神灯,心里想着什么,吹一下神灯,结果就会如愿以偿。这是多么美妙的好事情啊!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盏神灯,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内心真正迫切渴望实现的愿望。我们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才会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能够心想事成,得到内心真正想要的。
诚如书中所言“心想事成”确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能事事都“心想事成”呢?最主要是我们没有听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心灵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他们又是如此脆弱,外界的太多想法遏制了他们的呐喊。我们从一生下来,耳边充斥的就是父母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再大一点,是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到底有没有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没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老师的话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那所谓的信念。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古代的陋习——缠足。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白天一双脚痛得寸步难行,到了晚上一双脚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热燠闷,有时简直像炭火烧着一样痛苦,睡觉时只能把脚放在被子外,半夜起来捱着脚痛哭是常有的事。如此陋习,在当时竟如此风行,这恰恰就是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呐喊,我们听不到那悲凉的哭声,听不到女子在被裹时的痛呼。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心灵,倾听心灵深处的呼喊,让自己时刻都能“心想事成”。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7《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书中通过一个神话故事,给我们讲述关于心想事成的提示、探索、引导等。故事大致内容是关于一个农夫阿南为迎娶公主踏上了一段寻求“秘密”的旅程,在一个神秘学院学成“心想事成”,之后又遇见了“心想事成”的创始人“王子”,在“王子“的指引下,他最终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真正的秘密,而他也明白了,其实他真正所爱的人其实并非公主,而是那个对他无微不至的宫女。
心想事成,我想是每个人的愿望吧。要如何使人相信,真的可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看完了全书以后才知道,这个心想事成的方法,是不能转让的,要本人亲自去实践。一边看,我一边将这本书与我自己所有的知识(包括宗教、哲学,甚至武学等知识)融合贯通在一起,用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和分析,尝试以自己最易接受的途径去理解这里所阐述的观点。
一、认同的观点:
书中从科学的角度讲到万物之间频率共振和宇宙中正负能量的吸引原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有形的世界也受到无形的世界的掌控,这个无形的世界,有其内在的运作规律。因为宇宙万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频率,频率相近的事物就会产生共振,正面的能量能聚集吸引过来,负面的能量也互相吸引,所以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趋吉避凶”了。
对于张德芬老师的这一观点我很赞同。
二、联系实际:
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行为,行为影响我们的结果,所以心想事成就要先改变我们的思想,更深刻地说应该是先形成我们强烈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才能产生正面的能量,向宇宙不断地发放这个强烈的信息,将美好的事物吸引过来,通往心想事成之路。
凡是我们所关注的,一定会因我们所聚焦的能量而扩大、增强,凡是我们所抗拒的,亦会更加地持续,因为抗拒而赋予了它能量,它的能量会因我们的抗拒而增强,形成一个像钩子一样的东西,从周围招引这些事物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很不喜欢某种负面情绪,但却一直在生活中招惹到它的原因。嫉妒、怨恨、怒气等都是负面的能量,当我们升起负面能量时,其实会让我们想要的东西离自己更远。消极负面的思想只会吸引到不良的人和事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身上积压的情绪是一种堵塞的能量,它们会阻碍宇宙的能量流向自己,因此,我们要关注所有正面的事物,时刻保持积极的思想。
第四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
刚看到《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时,觉得该书写的太简单,甚至有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嫌疑。以一个浪漫的通话故事为全书的故事情节。主要讲一个穷小子(阿南)为了赢取公主而踏上一段神秘的旅行。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模式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过生活。人的旧有模式行之有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消除。你必须不断努力,像用静坐来培养觉察的能力,用其他各种方法来重新设定你的信念。”我们的头脑是制造戏码和编剧的高手,不停地在愚弄我们,为我们的人生增添很多不必要的煽情戏。不要把人生看得严肃认真,加一点幽默感,你的日子会好过多。
每个人都有许多相似的希望,学生时代希望学有所成,青年时代憧憬甜蜜的恋爱,中年时光更原有温馨的家庭、一份稳定的事业。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父母,我们或许富有、或许贫穷、或许高贵、或许平凡,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工作中,积极发现其中吸引我们的地方;生活上,认真回味让我们欢乐的时刻,正如张德芬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把人生看得严肃认真,加一点幽默感,你的日子会好过多。忧愁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善待自己呢!人生苦短啊!
愈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愈有幽默感:愈是闭锁的环境,愈难让幽默存在。不存在的原因,不是人们没有这份智慧,而是没有这份胸襟:赶快解除让你人生不愉快的模式吧!管好自己的事,接受上天的事,放下别人的事,认真过好每一天!
第五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以一场触动人心的追寻之旅, 书写生命的秘密,揭示心想事成的真相,清除层层的内在阻碍后,心所向往的东西,会毫不费力的来到你我的生命中。
其实我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也从未想过给自己买书或者借书,公司虽有书柜,但对我来说只是个摆设,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不爱看书的我终于在别人的引导下借了这本《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我有时候遇事比较感性,有时也会冲动,失去理智,最主要的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能持续好久,甚至能破坏我一天的好心情。
这本书可能就是专治我这种“疑难杂症的病”,虽然每天晚上看一会书,但它慢慢的改变着我的想法。故事讲述了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美好、喜悦,美丽的公主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秘密,就跟他结婚。全国的青年都出发去寻找,阿南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旅途充满了危险与艰难,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从没怀疑这愿望是否是自己真心想要,也没想过愿望背后要付出种种。其实这就像真实生活的我,听着那些所谓好的东西去一心的追寻,不去想那些过程,可过程往往是最重要的,过程有辛酸有快乐也有痛苦,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到原点,每次遇到开心就想着这个选择没错,但遇到挫折不开心的就后悔为什么不乖乖的做自己本分的事情,出来受罪,为此的“挫折痛苦”久久的持续,不愿面对事实。
主人公阿南在挫折中学到了很多,学到神秘学院的传授的秘密,在王子的指导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到了自己真真开心的像要的东西。其实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只专注在表面──只去看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只活在肉眼可见的世界里,而不去关注那个主宰一切的无形世界。任何的困难和阻碍,只要拿出心想事成的功夫都可以解决的,不要维持自己那点不愉快的心情,那点负能量只能停留在原地,正面的能量加上理智的头脑,最终你会实现愿望。
2013-11-13
秦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