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新闻写作

时间:2019-05-12 12: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记者新闻写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记者新闻写作》。

第一篇:小记者新闻写作

小记者新闻写作、采访教程

一、小记者新闻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 如何做个优秀的小记者

1、参加小记者活动的意义

小记者活动的意义。我们每年都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小记者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参加小记者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能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小记者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非分明。小记者是做舆论宣传工作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该十分鲜明。在中小学生的活中,确实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小记者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大力提倡积极的东西。

二、知识丰富。小记者所写的新闻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生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收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小记者对各方面知识不求专与深,但一定要了解当,以免在写稿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高度敏感。当今社会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能够构成新闻。小记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紧追不舍,这样,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如有位小记者采写的《小白露打赢了官司》,就是从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这一角度写出的新闻稿件。

四、吃苦耐劳。当小记者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分辛苦,才能有一分收获。因为好新闻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而需要小记者自己去挖掘。开封市参加采访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小记者,白天采访会议代表,晚上写稿至深夜,非常辛苦,但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五、广交朋友。小记者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越多,新闻窗口就越多。这些朋友有你的同学、小伙伴,也有老师、家长,还有大记者。有许多新闻线索,朋友会及时、主动提供给你的,缺少朋友是当不好小记者的。

六、勤奋写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小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一样所造成的。小记者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如何当好小记者

4、课堂互动:自我介绍、交朋友、5、第二单元 什么是新闻

6、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特点:及时准确真实简洁

7、新闻的基本要素——五个W和一个H

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了的新闻应具备“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5个“W”的理论,在5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H”,即“如何(How)”,便形成了当今新闻学术界所公认的“六要素”。

第二篇:小记者新闻写作

小记者新闻写作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都是抱着美丽的记者之梦走到这里的,为了早日梦想成真,我们有必要加深对新闻常识与写作的了解和认识。大家都知道小记者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写新闻来反映情况,新闻与我们的工作关系紧密,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一、常用新闻体裁的写作:

(一)、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

1、消息的结构:

一是指消息的构成: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1)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它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导语的写作可以是概括性导语、陈述性导语、描写型导语、评论型导语、设问式导语、引语型导语。

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写作: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前面,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后面。

(2)、时间顺序式写作(金字塔式结构):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3)、对比式写作:通过两件事情的比较,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

(4)、提要式写作: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所需的内容以提要形式。

(5)、问答式写作:写作时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

(6)、积累兴趣式写作(悬念式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最后形成高潮。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结尾。

(7)、散文式写作: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

消息的语言要求简洁生动,短小精练,表现活生生的东西,增加吸引力。

2、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通讯的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通讯的特点:详细深入,表现方法多样,报道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人物通讯:

写作要求: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基本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

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明地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进行侧面报道。

(2)、事件通讯:

写作要求: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交代明了,线索要清晰,重点突出,手法多样。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基本写法:运用朴质无华的语言,避免夸张;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可灵活选用通俗语;利用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等来表达浓烈的情感。

3、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

(1)抓住有价值的场面,描述出生动的形象。

(2)反映事件的特征和高潮阶段。

(3)进行有特色的细节描写。

4、新闻标题和标题新闻:

(1)新闻标题:即新闻的题目,它是整个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起的作用等于新闻导语、新闻背景和结尾合起来的作用。要求能满足受众好奇心,给受众语言美感,也可以凭语言形式长见。

(2)标题新闻:这是新闻的一种形式,不需要读者详尽了解新闻内容的时候,用标题新闻的形式概括地表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它一般登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用较大字号,字数显然不多,但能提醒人们注意。它既强化可新闻的重要性,又是对重要新闻的简化处理。

二、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从模仿中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三、日常积累:

1、要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材料,练就布局谋篇的本领,坚持练习才能写出好新闻。

2、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关心国家大事和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抓住“新闻眼”和新闻线索。

虔城小学生时兴开博客

中国赣州网时间:2007年3月31日9:45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专家:家长和老师应进行引导

本报讯 金颂梅、记者彭雪英报道:网上开博客,对于许多成年网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来,虔城有许多小学生也玩起了博客,彼此之间在网上相互交流。

“谁说小学生上网只会玩游戏?我就天天上我们校园的网站的博客群,既可知道当天的新闻大事,也可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听老师的观

点„„”3月27日,赣州市文清实验小学一刘姓学生说起自己的博客,满脸自豪之情。他说,他的博客建了不到2个月,点击数已有近万。

打开文清实验小学校园网站的博客群,学生们的博客内容五花八门,既有日记,也有点滴的生活感受,有的是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配照片、漫画,也有的只有短短一两句。许多博客可在线联系小网民的父母,博客群首页写着“打开一扇窗,开启一扇门,记录属于你自己的日志”,网页上的最新统计显示,该网站建有208个博客,日志912篇。

三年级学生小张是博客爱好者,她说自己回家一有空就会到博客上写文章。“博客很有趣,我写文章,我爸爸帮我上传照片。我们班上大概有10多位同学有博客,同学之间的博客还互相链接。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写到博客里,同学们都能看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这段时间,我的作文写得好多了。”

文清实验小学副校长王惠介绍,该校博客群是去年底依托校园网站开的,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在电话交流、家访的传统基础上拓宽了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渠道。同时,校园博客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能据此开展一些活动,因材施教。

据了解,学生上网写博客,大多数老师还是比较赞成的,他们认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孩子之间加强沟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赣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的一位姓谢的负责人说,网上博客不像网络游戏,会使小孩沉迷其中,通过博客,小学生写些每天的心得体会,学生老师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但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低,网络知识还不全面,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三篇:小记者如何捕捉新闻

创美优品分享

小记者如何捕捉大新闻

县市报记者处于基层,常被人们称为小报、小记者,对宏观事实的把握能力,我们与大报、尤其是中央级媒体记者相比存在着先天不足。毋庸讳言,在宏观把握能力方面的不足,使我们对身边发生着的许多重大新闻,发现和采写时常常失之交臂。但是县市小报记者如果能够多研究和把握大局,深入采访,密切关注社会热难点问题,也能采写出“大新闻”,追踪挖掘出好新闻,甚至是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家新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者宏观把握能力和对宏观事实了解的程度,决定记者发现并采写新闻的深度。同样一件事情、一组数据,在不同记者的眼中,的感觉、“生”出不同的新闻。2001年6月15国大陆获利十强台企七落昆山》堪称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这无疑是一条关注度较高、导向意义深远的“大新闻”这样一条简短的信息:台湾媒体对252家在大陆投资的上市公司获利情况,127家获利,其中排名前10名的企业有7家落户在昆山。如果没有对昆山优化投资环境措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的了解,这条报道可能就是一则简讯。昆山何以能够十强独“享”注和对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的积累,“写”出的深度还远不止于此!在记者的笔下,祖国大陆正在实施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战略,在当年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 “大新闻”,笔下也能写出独家报道。

2004年10一组技术数据,该公会对IT产业的台资企业落户广东和苏州两地的原因,原料价格、投资优惠政策、政府行政服务水平、通关能力、交通条件、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台“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便利”、“含人身安全的生活环境质量”。

“地价最低”、“投资优惠”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手段,频”等现象,记者觉得这是一条导向鲜明和极具指导意义的新闻。并且是将苏州地区与广东进行对比的,如何立足于昆山写好这条新闻?是记者要当机立断必须做好的。记者随后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刘清涛、台湾前行政院顾问叶万安先生和黄鋆钡先生,在围绕这个问题专访叶万安先生时,独家得到一个信息:“这是昆山和苏州地区吸引台资的三大磁场”。记者将这条独家得到的评语做进标题,“抠”出了一篇《“三大磁场”吸引台商“植根”昆山发展》,通讯在昆山日报发表后,许多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了转载。在众多大报记者参加此次报道时,笔者是独家围绕该专题进行采访的,此后,中央、省、市许多大报记者先后找到笔者寻求合作,分别发表了《台湾IT业热捧苏州三大“软件”》《新三样取代老三件——苏州招商“杀手锏”发生可喜嬗变》、,被多家媒体转载,12月13日新华社再度以《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成为苏州吸引大批台资的首要因素》为题转发,被“珠三角”地区的许多媒体及云南日报等在同一天采用。

创美优品分享

领导活动中有许多事关一个地区发展方向的全局性新闻,事关群众生存与命运的新闻。记者要努力身入、“心”入到领导活动的采访中,捕捉能够引起领导和广大群众共鸣与共识的重大新闻。

2003年1月中旬,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第三次访问昆山,看望一名孤残儿童。起初,编辑部只要求记者采写一篇外宾、领导活动新闻。但现场的耳闻目睹,却让记者受到了感染,回到编辑部后记者向编辑部和报社领导做了汇报,领导高度重视,指派记者连夜赶到福利院和爱心学校补充采访,最终写出了一篇颇受称道的独家新闻《一位美国老人与一个中国孤残儿童的忘年交》,近3000字的通讯稿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扬子晚报》、《海口晚报》、《苏州日报》以及数十家新闻门户网站刊发,在昆山日报社和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好新闻评选和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名,在2005年4

在外宾和领导活动中发现并采写出重大新闻,固然有灵机一动、但是这种偶然应当是建立在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基础上,背景有准确深入的把握。县市报记者在采写领导活动或会议报道,闻、领导活动事无巨细有闻必录,2005年2导的一言一行都“摄”在了记者的脑子里。成为深化领导活动报道的支撑。一是昆山实践科学发展观,从2005“基本称职”的镇级干部被改任非领导职务。笔者在报社同仁和领导的”新机制》、《昆山干部考核借力群众性评议》两条解读性报道,也引起省领导和中央媒体的关注。此后不久,昆山的探索和经验,引起两会的关注,成为新华社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观察:中国官员仕途升

更要能敏锐地发现、准确地提炼出主题,这需要记者在日常工”的责任意识,密切研究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

是占全国万分之一土地的昆山能够吸引大批台资、外资企业落户到这里发展的保障,2004年11月上旬,笔者与同事合作采写的一条消息《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写”进国家法规》,可以说是追踪挖掘出来的一家独家新闻。条线记者原是应邀参加昆山国土资源局的一会例会,在会上该局领导对10月28日新颁行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进行传达,其中该领导讲过一句话,触动了记者:昆山许多政策规定比这些都超前。回到报社后,我们议起这个线索,又重新审读新颁行的《决定》,发现新实行的用地投资强度和开发进度两项,昆山早已实行,国务院的这一新法规与昆山有没有联系?条线记者立即采访昆山国土资源局,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条线记者对昆山用地政策相当了解,我们在一起提炼出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在全国推广的主题,由于10月28日颁行的新《决定》时效已过,我们决定立即电话采访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有关负责人,一则核准这一事实,二则找

创美优品分享

到一个最新的消息由头。消息成稿后,经领导同意发出,《新华日报》以《昆山集约用地举措走向全国》为题在报眼位置突出处理发表。

县市报记者身处基层,在接近事实、贴近群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发现并最大程度地挖掘重大新闻,关注并追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应是一个着力点。消息《百万身价“才股东”悄然现鹿城》,在2004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有点偶然,但这条消息成文并引起反响则是记者关注社会热点现象的结果。从2002年11月笔者到昆山工作以来,就对半年前成立的江苏省首家民立的民营担保公司密切关注,追踪采访和报道,2003年笔者的一篇《昆山民营担保实在放贷“禁区”》的经济述评,在本报发表后,先后被《工人日报》和《新华日报》转载,还引起新华社的关注,诚泰成为新华社的调研基地。记者约见江苏诚泰投资担保公司老总张月亭时,原本是想写一篇《“诚泰现象”新观察》的深度报道,在与张月亭先生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请张先生谈一些细节,四名优秀人才被公司配送百万元股金的消息,说出时,一下子让记者兴奋起来,此前笔者知道到2003年2月诚泰招聘20只出了一个“考题”“”的诚泰,在创业之初善于用人和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让记者颇受感动,薪资到单位工作的现象一度被某些媒体“奉”为职场好经验时,导向鲜明的新闻,而是有能求张月亭同意先发这条消息,导语和框架已了然于胸,经与值班总编汇报后,面使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见了报。

第四篇:新闻小记者标准化教案

新闻小记者标准化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例文,学会新闻报道的写法。

2、通过新闻报道的习作,对高年级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进行培养。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留心观察或积极参与学校最近举行的重大活动,也可以班级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作文、辩论等)

2、收集各类报刊,注意浏览上面的新闻报道。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的你,了解新闻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新闻小记者。(引只是连连看)

生: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的是当之无愧的新闻小记者呀!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前几天,老师让大家留心了一下各类报刊,说说看你知道最近发生了哪些事吗?

生:畅谈

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有最近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些事,还了解国外的一些动态,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啊!刚才大家讲的这些新鲜事用一个词来说,叫什么?

生:新闻报道

师:看来,一则好的新闻报道会让人们了解你身边发生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新闻报道

(揭题:学写新闻报道)

二、学习例文,了解新闻的特点

(一)、怎样写好新闻呢?《诗经》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引阅读)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读读这篇报道,你一定会有启发。

A、题目

1、轻声读例文,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

2、其实它的内容在报道中有醒目的表示,谁找到了?(生读标题)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题目就已经告诉我们报道的主要内容了,再去对照全文读读,体会这一特点。(师相机板书:题目 突出主要内容)

3、这个新闻报道的题目形式上与我们平时看到的题目有什么区别?(有两行)老师告诉大家,这上面的一行叫——主标题,下面的一行叫——副标题。如果还有一个题目在主标题的上面——引题。

4、新闻报道的这标题的学问还真不少,每个词语都代表了它的意义所在。为什么它会有这些特点,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联系我们看报纸时的实际想想。(吸引人的注意力;报纸多,节省时间,吸收大量信息„)

B、开头

1、自由读读第一段,写了什么?(板书:主要内容、交代结果)

2、题目已经写了内容了,这里又写了新闻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还写了新闻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情况)

C、中间、结尾

1、第二段写了什么?

2、它与我们平时写的比赛经过有什么不同?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关于篮球比赛的段落,你比较一下。(板书:语言简洁 大致经过)

3、结尾可以怎么写?(板书:相关信息)D、根据板书小结新闻报道的特点

(二)、(出示三则新闻报道)看看,老师分别是从《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上截取下来的几则新闻,读一读,再来体会新闻的特点。

三、选择材料,指导写作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一些精彩的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回小记者,把这些活动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写下来。先闭上眼睛静思默想片刻,有哪些是值得你去写的?(写字、朗诵、歌唱、拔河、篮球比赛„„)

2、想好了,就跟小组的同学去交流交流,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3、在练说的过程,你发现哪一部分相对较为困难?(标题和经过)

A、指导写标题

1、看,老师这里有几个关于刘翔夺冠的新闻标题(上海滩巅峰对决 刘翔后来居上 13秒07再夺桂冠 23日看刘翔独舞 刘翔食指冲天:王者之争,舍我其谁 永不放弃的最后一跨近乎神奇的逆转拒绝悲情 自家地盘飞人玩“心跳” 翔粉皆呼惊魂)

2、看这么多个标题,有什么感受?(同一件事,标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写法)

3、你觉得你选事件的标题可以怎么拟,说给同桌听听,帮你取舍一下!B、指导写中间经过部分

1、根据刚才同学的讲述,你说说你觉得他说时有什么缺点?(一是过于详细,面面俱到

二是过于简洁,含糊不清)

2、以上两点是要避免的,写比赛是语言要简练,要把比赛双方胜败的原因概要地介绍出来,并且能相对的“点面”结合。

3、再指名练说,师生共同点评。

四、方法点津。

每周一招

生活处处新鲜事,新闻报道写发现。

画龙点睛选标题,吸引读者引兴趣。

导语揭示文内容,深化主题展结尾。

叙述清楚细展现,比赛场面现眼前。

新闻的特点:

1、用事实说话。(真)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作者的观点不是明白无误的表述出来,而是隐藏在对事实的描写之中。

2、迅速及时,讲求时效。(新)新闻贵在“新”,反映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陈年老账。比如,我们学校现在举行的各类活动,你及时写出来了,就是新闻。明年这个时候再写今年的事,就不是新闻了,甚至这个星期下个星期写。

3、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广大师生关心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意义)我们学校里每天都发生一些事情,但并不是这些都可以写成新闻。我们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来写。比如,学校里的一些重大决策,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的新气象等等,当然也可以写一点批评类稿件,反映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何写新闻报道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

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新闻的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

1、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力量的凝聚,胜利的曙光

——××学院班级拔河比赛成功举办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开展和谐校园活动。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

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永嘉二中在该校语文组和团委的组织下,于12月9日晚在综合楼举行了“爱国.爱乡.爱校”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3、意义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为推动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日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四、背景

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对新闻报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有人说,新闻背景是新闻中的“维生素”,是新闻写作的“敲门槌”。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意义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长歌当哭,在莘莘学子真情的朗诵声里,蕴含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祝福,同时也歌颂了中华民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英雄本色和热爱祖国、勇敢拼搏的革命精神。这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教育,一次心灵的洗礼。

2、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如:

此次运动会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们期待下次运动会的顺利进行。

五、思路导航

题目:《XX小学拔河比赛报道》《激烈的拔河比赛》《 》„„

开头:直接点出比赛的时间、地点以及参赛的人员,结果怎样。

中间:按照时间顺序把比赛的整个过程写清楚,结尾:补充交代有关情况,并点出比赛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

板书:

学写新闻报道 题目

突出主要内容 开头

交代结果 中间

语言简洁 大致经过

结尾

相关信息

[案例评析]

1、激发兴趣,导入习作。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本次习作教学从学生乐于接受的谈话开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次习作。

2、用好例文,指导习作。首先,新闻“主体”部分的写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把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绘声绘色。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记叙文式的详细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主体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大体经过,为学生后面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其次,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难时,运用“刘翔夺冠”的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以后,学生对于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块摘果子的跳板。

3、取材生活,落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次习作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周围的生活。由准备时的看新闻,到上课伊始的说新闻到品析标题,再到最后写新闻,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习作学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愁煞。

第五篇:小记者采访与写作

第一课 怎样培养新闻敏感性

一、怎样培养“新闻鼻”

有这样一段电视纪录片,不知道小记者们看过没有?

海关警察得到消息,一个身上携带毒品的罪犯要混在人群里,要通过海关。但是,这个罪犯隐藏在哪里呢?怎样在人山人海中及时准确地把他抓到呢?于是,海关警察立刻带上警犬赶到了海关。

一到海关,警犬便翘起鼻子,使劲地闻起来。他不停地闻,不停地搜索,在排除一个又一个过关的行人之后,终于在一个可以的男人面前停住了。警察立即上前搜查,结果在罪犯身上最隐藏的地方搜出了四包海洛因。走私毒品案当即告破。

这个案件的告破,应当归功于警犬。警犬为什么能够破案呢?因为它有一只灵敏的鼻子。

警犬需要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小记者也需要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当然,小记者的鼻子不是用来嗅海洛因,而是用来嗅新闻。于是,我们给小记者的这种鼻子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新闻鼻”。小记者朋友们,“新闻鼻”既然不是指的真正的鼻子,那么它是什么东西呢?

哦,它原来是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就是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锐嗅觉,也叫“新闻敏感性”。所以,“新闻鼻”就是“新闻敏感性”。

好啦,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大家就能知道什么是“新闻鼻”了。第一个例子。

1964年10月15日,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这一消息,前苏联的通讯社塔斯社是在第二天的晚上8点30分公布的。在此之前,绝对保密。但是,法国的记者却早在当天下午6点55分的第一时间就报道了这个消息,比前苏联的通讯社早了25小时35分钟。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一个外国记者怎么能比当事国的通讯社还提早发出消息呢?他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呢?原来,15日之前,这位法国记者就听说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有可能发生变化,他就十分警觉。15日这天,他发现一天之内,在前苏联接连发生了三个重大的“异常现象”:一个是赫鲁晓夫没有出席他必须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一个是在当天出版的前苏联执政党的党报《真理报》上赫鲁晓夫的名字不见了;另一个是当天必定要出版的前苏联执政党的机关报《消息报》竟然没有出报。这位法国记者敏锐地嗅到了这些变动,根据这些异常的现象,他断定:赫鲁晓夫出了大事情。

我们说,这位法国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性”,他具有一只十分称职的“新闻鼻”。第二个例子。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了剧场,发现剧场的没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场演出,因故取消。这位记者便空手而归,归家睡觉去了。半夜,睡梦中他突然接到总编辑的电话。电话里,总编辑对他大吼:“你是怎么搞的!你采访的女演员的消息在哪里?你快起来看看,人家的报纸都登出了消息啦:女演员自杀了!”

同样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的同样是“因故取消”,《纽约时报》的记者没有嗅出什么新闻,而别家报社的记者却嗅到了“女演员自杀”的爆炸性新闻。

我们说,《纽约时报》这位记者没有“新闻敏感性”,他不具备“新闻鼻”;而别家报社的记者有“新闻敏感性”,具备“新闻鼻”。

二、怎样寻找新闻线索

有了“新闻鼻”,怎么就能嗅到新闻呢? 原来,嗅到新闻,首先必须找到“新闻线索”。什么是“新闻线索”呢?

噢,还是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说明吧。第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到农村采访,在一个村子里偶尔听到了一句话:“刘永家挖地挖出个瓦罐罐。”

“挖地挖出个瓦罐罐”,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就找到了刘永家。刘永原来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从他那里了解到,瓦罐罐是他帮助爸爸挖地时挖出来的。开始,爸爸一位这个瓦罐罐是个普通的泥罐子,没什么用,就拿回家放在了院子里。后来,村子里有人说这可能是件文物,是件值钱的宝贝啊!于是,爸爸就做起了发财梦。他偷偷地找到了走私文物的人,想卖一个大价钱。这件事被刘永知道了,他听老师说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应当交给国家,不能私自出卖,就劝爸爸把瓦罐罐献给县博物馆。可是,爸爸不作声,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一天,爸爸趁着天色未良,把瓦罐罐装进竹篓,背起来就悄悄出了村。刘永发现后,知道爸爸要去卖文物了,就立刻追上去。经过一番说理,终于说服了爸爸。父子两人高高兴兴地把瓦罐罐送到了博物馆。博物馆登报表扬了父子俩。

根据这些事实,我写了一篇新闻《保护国家文物的好孩子》,登在了报纸上。

我的这篇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就是听了“刘永家挖地挖出个瓦罐罐”这句话发现的。那么,这句话就是这篇新闻的“新闻线索”。有了“新闻线索”,顺藤摸瓜,就能写出新闻来。

第二个例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位小记者张一弛,在与同学聊天的时候,听说王允同学的大姑妈要从台湾回来探亲。那时候,海峡两岸相互往来刚刚开始。张一弛想:分离了40多年的亲人得以相聚,这里一定有好新闻。他立即找到了王允,问清楚大姑妈到来的时间。在大姑妈到达王允家的当时,张一弛及时赶到了王允家,举起相机,拍下了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场面,充分表现了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迫切愿望。这样的照片在当时十分难得,所以很快就被报社采用了。

张一弛的这张照片新闻是怎样得到的呢?就是来自聊天中“大姑妈要从台湾回来探亲”这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张照片新闻的“新闻线索”。有了这条线索,接着追下去,就能发现好新闻。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什么是“新闻线索”这个问题了。可以这样回答:新闻线索就是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请小记者们记住:新闻线索是一种“初步显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打两个比喻。

有人在山里偶尔发现了一块铁矿石,于是在这个位置挖下去,结果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初步显露”,就是铁矿的线索。

有人在大街上偶尔闻到了一缕酒香,他追寻着酒香走下去,结果在一个深深陶小巷子里发现了一家酒厂。这缕“酒香”就是这家酒厂的“初步显露”,就是酒厂的线索。

可见,要发现铁矿,首先要找到那块“铁矿石”;要找到酒厂,首先要闻到那缕“酒香”。同样,要采访到好新闻,首先就要找到“新闻线索”。

怎样发现“新闻线索”呢?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记者们听说过这句话吗? 是的,小记者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已的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时时处处捕捉新闻线索。要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变成一架不停转动的雷达天线,搜索着一切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你们说;是吗?

那么,怎样通过眼睛和耳朵发现新闻线索呢? 方法一 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

北京有一位小记者张帅。有一天,他接到学校大队辅导员的通知,请他去参加区里的“优秀少先队员表彰大会”。他想,既然是优秀队员表彰大会,那么这些优秀队员每一个人一定都会有生动的故事,一定能写出很好的人物报道来。于是,他决定抓住运个机会做一次采访。

“优秀少先队员表彰大会”召开那天,张帅早早来到会场,他找到大会的主持者,索要了每一位受表彰的队员的事迹材料。这些材料中,有一位队员名叫景达。景达是个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他的事迹十分感人。班里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一碰到作业中不会做的问题就去找景达,他不仅做到热情回答,还能根据每个人在学习上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知道,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景达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细致呢?原来,他为了帮助这几个成绩较差的同学,私下为每一个人做了一个“学习小档案”,记录了每一个人知识缺陷的情况和进步的情况。这样一指导起来,就能做到“治标又治本”。还有,班里每天总有个别同学忘记带圆珠笔,每当这时,景达都会举手站起来,拿出圆珠笔借给同学,解决同学的燃眉之急。为什么能这样?原来他事前准备了好几支圆珠笔,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以备有同学临时忘记带笔的时候借给他。不过,他借笔却不惯同学的坏毛病,借完后,他总要在课后对那个同学说一句:“下一次可不能忘带哦!”还有,同学们想借书,都愿意去找景达;鞋带断了,愿意去找景达;甚至两人打架,也愿意去找景达帮助解决„„小记者张帅越看越感动,表彰大会一结束,便专门采访了景达。事后,他借用“有困难找警察”这句社会上流行的话,写了一篇人物报道《有困难找景达》,受到了好评。

好了,小记者们,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张帅的这次报道,线索是哪里来的呢?就是他从“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中得来的。生活中,重大事情的预告是经常有的。比如,学校要召开什么大会,比如某某节日,大队要举办什么活动,比如社会上要有什么展览,等等,这里面都有新闻线索。小记者们可要多多注意听和看哟!

方法二 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再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

有一天,小记者李欣听到两个同学在一起议论。一个说:“哎,你听说了吗?五(1)班的王超昨天晚上被派出所叫去了。”另一个说:“没听说啊!还有这事呀!”这两句议论,立刻引起了小记者李欣的注意。她想:这两句话后面一定有新闻。于是,她顺着这两句议论追下去,找到知道这件事的同学,找到了派出所,又找到了王超本人。经过一番采访,原来是王超检举了一个偷窃居民楼内消防器材的盗窃分子,为社会治安做了一件大好事。事后,李欣写了一篇很好的新闻报道《他走进了派出所》。

第二个例子。

一天,小记者赵童童听到一个同学大声喊:“嘿,六(1)班的‘小偷公司’破产了!”他立刻警觉起来:什么“小偷公司”?怎么“破产”了?于是,他就紧追不放进行采访,结果了解到是这么回事:六(1)班里有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摆阔气,常常到餐馆里吃喝,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开始跟家长要钱,慢慢发展到偷偷拿家里的钱,被大家称为“小偷公司”。后来,班里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活动。活动中,这几个同学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彻底改掉了坏毛病。小记者赵童童根据采访,写出了一篇很动人的报道《“小偷公司”破产了》。

在以上的两个例子中,《他走进了派出所》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 《“小偷公司”破产了》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它们都是来自“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可见,能够引起人们议论的事情,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又是尚未被大家完全了解的事情,那么这种议论中一定会有新闻线索。

方法三 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让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吧。

有位小记者叫周宁。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宋强上课迟到了,进教室时,只见他裤子上撕了一个口子,脸上也划了一道伤痕。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周宁的注意。他想:宋强是从来不迟到,也从来不打闹的,今天这是怎么啦?宋强今天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有文章。课后他仔细了解,原来,上学的路上,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没有井盖的管道井里,宋强立即跳下去把老爷爷救了上来,自己被剐破了裤子和脸。周宁很快写了一篇报道《他为什么迟到?》,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俗话说,事出有因。事物发生了变化,表明它有了新的发展,它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发展过程。留心这种变化,就能发现新闻线索。好了。“怎样发现新闻线索”,就讲到这里啦。

三、判断新闻价值的五条标准

“啊!有了新闻线索,快快采访去吧!”看,有的小记者高兴得跳起来了。

发现新闻线索,就可以马上去采访了吗?

不,先别着急。发现新闻线索后,要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这条新闻线索有没有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再去采访,没有新闻价值,则不要 去采访,否则就是无效劳动。

“怎样才能看出有没有新闻价值呀?”看,这位小记者又发愁了。别发愁,我来告诉你:怎样判断新闻价值。

判断新闻价值,有五条标准: 标准一 正确

正确,就是这条新闻线索的内容在思想上是正确的。或者说,它对读者是有益的。

新闻的功能,是影响舆论。少年读者模仿力很强,读了新闻便会照着新闻中的言和行去行动。新闻的思想正确了,就能引导读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如果新闻的思想错了,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的方向,产生消极的后果。

比如,新闻的内容讲的是一位少年帮助残疾人克服生活困难的事迹,就会引导公众都来关心社会上的困难者,产生人文关怀的积极效果。如果新闻的内容讲的是一位少年,在自己并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贸然跳下河水抢救落水儿童,就会误导少年儿童片面理解“舍己救人”,只讲勇敢,不讲机智,导致众多少年儿童做无谓牺牲。

思想正确,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看新闻的实质意义对读者有无益处。

标准二 重要

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需要了解信息,需要新闻。但是,每天涌入人们耳朵和眼睛的信息是大量的。人们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只需要了解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对信息做出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呢?当然是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关于教育的重大政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代表新思想、新观念的人和事;具有启发意义的各种课外活动等等,都是重要的。而那些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就是不能选择的。

标淮三 及时

新闻是明日的历史,历史是昨日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必须做到及时。就是要看看这条新闻是不是最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如果这条新闻线索很有意义,但是它已经是一年以前或一个月以前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再是新闻了,也就失去了报道的意义。

新闻是易碎品,特别讲究时效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及时性就没有新闻。

标准四 新意

新意是什么?新意是指已知事物或现象的新的组合、新的发展。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其中有些方面的内容是人们已经知晓的,但还有很多信息却包含着人们尚不知晓的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新意,就是要挖掘那些人们尚不知晓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

比如,有位小记者写过一篇报道《有多少课桌椅不合格?》,内容是反映六年级的学生还在使用一年级时使用的课桌椅的问题。过去,人们也关心课桌椅问题,但大都是关心课桌椅破烂的问题。这篇报道写出了“人在长高,桌椅却不长”的问题,这就发现了新意。

标准五 接近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新闻价值有重要影响。与读者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什么呢?一是地理距离;二是心理距离。

写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新闻,就能够使地理距离缩短。写大家特别关心的新闻,就能使心理距离缩短。有一位小记者写过一篇报道《当我们被朋友“出卖”》,一下子抓住许多同学的兴奋点,拉近了同他们的心理距离。

怎么样?小记者们,这回知道什么样的新闻线索具有新闻价值了吧?希望你们寻找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

有新闻价值了吧?希望你们荨找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

第二课 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

小记者们,前面咱们已经弄懂了“怎样发现新闻线索”。那么,有了新闻线索,是不是就可以马上去采访了呢?

哦,有的同学说可以。理由是:新闻就是要快嘛,不马上去,不就错过时机了吗?说得有道理。

哦,还有的同学说不可以,理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不做好充分准备,怎么能采访得好呢?说得也有道理。

叫我说呀,应当把两种意见结合起来,就是既要快,又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在纸面上做好充分准备;在时间急迫的情况下,来不及在纸面上做准备,也要在脑子里做必要的准备。总之,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这是肯定的。

那么,采访前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了解背景材料

有小记者问,什么是背景材料呀?

背景材料,是指这个新闻事件大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新闻中的主要人物大体是什么样的人物;还牵涉哪些相关的事件等。

举例来说吧。

有一天,报社编辑部收到一封小读者来信。信的内容是7个少先队员告校长的状,说“六一”儿童节这天,校长不为队员们组织活动,反而让全校同学搞了一天卫生,他们很有意见。信的末尾,签了7个人的名字,还摁了7个小手印。

记者们一看,这可是上个很好的新闻线索呀!便决定做一次认真的采访。

采访前奏做哪些准备呢?记者首先想到了要了解背景材料。于是立即给这所学校的上级团委打电话了解情况。经过一番了解,情况是这样的:这所学校“六一”儿童节这天的确没有为队员们组织活动;有意见的不仅是这7个队员,全校的少先队员意见都很大;这位校长的决定并不是有意识地剥夺队员们活动的权利,而是有一定原因的,他过去一直挺重视少先队活动;这件事后来又有了新的进展„„ 了解了这些情况,记者心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底数,知道该怎样制订采访计划了。最后,记者根据采访,写了一篇特别生动的报道,文章发表后,深受小读者欢迎。

再来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在一次“全国少先队学科学、爱科学”表彰会上,有一个农村小学的养羊小组受到了表彰。我得知这个线索后,决定去采访。可是,除了知道有这么一个养羊小组之外,别的情况就知道得很少了。比如:这个养羊小组所在的农村的经济是不是发达?他们养羊的主要意义在哪里?养羊小组有什么主要事迹?共中主要人物有谁?等等。于是,我找到了表彰大会的组织单位了解情况。组织单位为我提供了这个养羊小组的事迹汇报材料,我看后了解到,这个养羊小组所处的农村以牧羊业为主要生计,经济十分落后;当地羊的品种低劣,产毛量低,质量差;养羊小组的主要事迹是进行科学实验,改良羊的品种;这其中还有一位很优秀的辅导老师„„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制订采访计划心里就有了底了。了解背景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找到重要的如情人问询,可以打电话到相关的单位了解,可以查阅寸有关材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同类资料,等等。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新闻事件是什么,到了那里一采访不就知道了吗?还用了解什么背景材料呀!”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吧:“有备而来和无备而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学校冬季锻炼的新闻,由于事前没有了解背景材料,就盲目地去了。到了那里,也不知道找什么人,问了几个问题也问不到点子上,对方应付两句话就没词儿了,结果我只好拍了几张表现学生们冬季锻炼场面的照片就回来了。

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开始就没有认真了解背景材料。

还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采访某中队集体关怀患癌症小伙伴的事迹。采访前,我看了许多介绍这个中队的材料,这其中有患病小伙伴的情况、中队集体的情况、辅导员老师的情况、学生家长的情况等等,这些我都有了大概的了解。采访中,我能提出许多问题,引领着采访一步一步进行。

这是一次成功的采访。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事前了解了大量的背景材料。

二、制订采访计划 国家建设要制定“五年计划”,学校教学要制定“工作计划”,小记者采访怎么能没有计划呢?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咳,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什么计划呀!”这话可不对。变化是对什么而言呢?当然是对计划而言的。那么你连计划都没有,还谈什么变化啊?那不是越变越乱吗?

那么,怎样制订采访计划呢?

哦,还是举例来说吧。

还举上面说的那7个小手印的事情吧。记者在前去采访之前,制订了一个比较周密的采访计划。这个计划是这样的:

“7个小手印”新闻采访计划

1、来访时间:2001年7月10~13日。

2、采访地点:山东省×县×小学。

3、采访对象:a、摁手印的7个同学; b、执笔写“告状信”的同学; c、7个同学所在中队辅导(班主任); d、大队辅导员; e、校长; f、家长。

4、收集材料:照片、相关的笔记。

5、新闻主题预测:可能是“尊重儿童正当权益”。

6、意外情况:事情可能比收到“告状信”时有了新的变化,应根据情况改变采访计划。

7、准备采访工具:采访本、照相机、签名用的笔和白纸等。看,这就是一个“采访计划”。

可能有的小记者会说:“噢,这就是采访计划呀,那我也会制订。”那可是太好了。不过,如果不是照猫画虎,而是能说出制订采访计划的几点要求,那就更好了。

什么是制订采访计划的要求呢?应当这么说:要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收集资料、现场拍照、预测主题、预料变化等。

前边已经讲过,如果采访前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裕,采访计划应当制订得比较详尽一些,并且写在纸上;如果情况比较紧急,来不及详细制定,更没有时间写出来,那也要在脑子里把计划想一遍,有个“心里计划”。总之,制订采访计划这个过程是不能缺少的。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啊呀,采访还要制订计划,这么麻烦哪!”是啊,不麻烦怎么能保证采访成功呢?还是那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嘛!

下载小记者新闻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记者新闻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记者学街舞新闻(共5篇)

    晨报小记者 欢乐学街舞 跳出好活力 2月1日,乌市92中晨报花季周刊小记者70余人来到乌市二宫体育馆篮球馆门口,参加小记者学街舞的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带队记者底海龙首先有序的......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实战篇 (一) 一般的新闻格式: :一、标题 (1)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新闻标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的取舍。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新闻写作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专业报道(总序) 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媒体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 当号子、烽火狼烟、鱼肚尺素、鸿雁传书、招幌等古老媒体成为人们美好记忆的时候,当报刊、......

    新闻写作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

    浅谈新闻写作

    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运用手中的笔向世人展示这大千世界中发生的各种事物呢? 一、坚持真实性。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制......

    新闻写作探讨

    新闻写作探讨 一、怎样写稿 1.新闻的特点:新、短、实、快 新:要避免写新闻稿常见的几种毛病,一是把总结或报告改头换面用来投稿,这样新闻价值不高,机关味很浓,针对性不强,引不起编......

    新闻写作整理

    《新闻写作》题型及相关重点 一、题型 1. 简答题 4题 20分 答题要点: 1) 答出要点,不需要展开 2) 只涉及消息这部分。内容包含:导语、结构、表达等 2. 应用题 3题 30分 答题要......

    新闻写作

    1.新闻的定义:陆定一认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根本。时效是新闻的魅力。舆论引导式新闻的灵魂。 3.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