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

时间:2019-05-12 12:4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

第一篇: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

新的一年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强化措施,促进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实现市委提出的“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的总体目标,现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次党代会和*届*次人代会精神,按照扩大就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平等就业为基准点,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和外部环境。巩固06年工作成果,扩大现有规模,拓展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空间,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并力争有新突破,促进我市经济总量三年翻番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07年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既要巩固过去的成果,又要创新意识,开拓新局面。全年工作要以全民创业促就业为载体,以落实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为主线,全面完成如下工作任务并有新发展。

全年预计完成:

1、创造城镇就业岗位***个,其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规划落实数量**个;

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4050)人员再就业***人;

4、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达到***个;

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5、当年新增劳务输出人员***人,累计输出人数*万,劳务经济收入达到**亿元,占全市人均收入的*%,占农村人均收入的**%;吉林保安进北京人数达到***人。

6、农村劳动力培训全年完成**人,其中:三月份前完成**人。

7、小额担保贷款当年新发放 *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07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必保完成省试点县工作任务,以“***”模式为依据,形成特点,抓出特色,走在全省的前列,使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向纵深推进。

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是:07年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要以实施“1144”工程为目标,即:健全一个市场(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配套一个制度(形成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四个服务体系(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劳动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四种就业目标(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围绕这个目标一是要完善乡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没建完的6个乡镇6月份前全部建成,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发挥作用,同时着力使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向村级延伸,今年计划每个乡镇建成3-5个村级人力资源市场。二是配齐统筹城乡就业四级网络网底管理人员,***个社要真正将协理员配备到位。三是要开展针对农民的“三需求”(求职需求、技能需求、政策需求)、“一空间”(吸纳农民就业的空间)专项调查活动,为形成制度和建立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四是利用典型推进整体工作水平,今年要在适当时机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

(二)着力提升劳务输出工作

今年的劳务输出工作要以巩固成果、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争创品牌为目标,一是要继续实施“一品七化”的总框架,打造“***商人”和“***加油工”品牌,创造新效应。二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确保基础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现全市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开发。三是创建基地开辟窗口。对内要加强输入基地建设,今年要在适当时机,对劳务输出的重点乡、重点村进行基地乡、基地村命名,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发挥基地乡、基地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劳务经济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外要加强输出基地建设,开辟新的输出窗口,包括境外、省外输出基地要达到30个,达到乡乡有基地、重点村有输出窗口、户户有输出人员。四是多种形式并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在完善劳务输出组织领导体系基础上,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积极扶持中介组织,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探索加强劳务输出协作、劳务派遣合作方式,科学合理的引导外出人员的流向,实现质量和效益输出。

(三)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

今年的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要在广宣传、多参预、求实效方面下功夫。通过市电视台做再就业政策宣传系列专题,发放活动宣传单,组织全民创业促就业项目推介会,在去年已征集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征集新的创业项目,培训新的创业明星,创建新的企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全面服务于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着力落实创业培训、积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灵活就业补贴发放等各项优惠政策。下大气力,采取措施,保证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将全民创业促就业贯穿于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

(四)扎实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

今年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吉劳社就字[2006]349号)、《关于下达2006年度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通知》(吉劳社就字[2006]350号)文件精神,采取“四个联合”、“三个结合”、“三个贴近”、“突出两个重点”的方式,全面实施培训计划,在培训机构认定上以公办为主,在培训专业确定上以订单为主,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以“两后生”、有劳务输出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为主,培训合格率、就业率和鉴定率分别达到95%、90%、60%以上,一是强化培训机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抓住时机,利用春节冬闲时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三是加强培训券管理,确保参培农民享受到补贴。四是合理规划培训地点,减少农民的支出,达到培训就业一体化目标。

(五)落实好各项阶段性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好“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广泛宣传,积极行动,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服务等各项活动,使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真实的援助,实现再就业。

二是深入开展好07年“春风行动”活动。印制发放“春风卡”,进一步全面开放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增强服务职能。向社会推荐一些民办职业中介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开展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权益保护专项整治活动。

三是做好07年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在去年开发**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总结好的作法,积极筹划好07年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计划开发**个,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重点是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和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岗位重点是治安员和其它事业服务员。进一步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新的工作、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要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确保四个做到,一是做到牢固树立争一流、站排头的创新意识;二是做到真正的落实工作责任,在制度上达到责权利对等;三是做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四是做到落实工作的方法方式得当,能打硬仗,解决棘手问题。将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五个考核指标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

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增就业的城镇各类单位、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形式就业人员的总和。

自然减员人数:指报告期内因退休、伤亡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城镇累计减少的就业人员。

2、城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报告期内,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人数。

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指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一般指大龄、身体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4、城镇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报告期末,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占期末从业人数总数与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之和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

登记失业率×100%期末从业人员总数+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

5、小额担保贷款:按各镇人口数量分配任务

(1)贷款对象: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微利项目认定:除国家限制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其余均视为微利项目(微利项目可以享受财政贴息)。

(3)贷款期限:2—4年(目前我县小额贷款实施办法规定执行两年)。

(4)贷款额度:A、一般2—5万元 B、大中专毕业生10万元 ;C、妇女8万元; D、合伙创业20万元;E、劳动密集型企业200万元。

(5)贴息标准:个人创业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予以贴息;劳动密集型企业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予以贴息。

(6)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向各镇人社所申请,经初步审核符合条件后向县担保中心申报;符合条件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县担保中心申请,经县人社局、财政局审查后;上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担保中心审批。

(7)申报材料:附后。

(8)各镇小额贷款工作职责:一是做好小额贷款宣传工作;二是帮助自主创业贷款人员申报小贷贴息;三是协助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四是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创业大户和创业企业详细情况;五是

及时上报小额贷款统计报表,做好每个自主创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自行贷款贴息的人员的台账建立工作。

二、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1、创业培训

(1)培训对象: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退伍军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

(2)培训时间:不低于150课时;

(3)申请创业培训开班材料:见附件材料单。

2、就业、失业登记

(1)登记范围:按照《陕西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就业登记的范围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从业人员;失业登记的范围为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尚处在失业状态的本县城镇户籍的所有人员均符合申领《登记证》条件。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现役军人、在校学生、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人员除外;

(2)重点发放登记人员:

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②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

③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就业人员;

④享受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的自主创业人员;

⑤当年在本县就业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

生;

⑥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残疾人;

⑦零就业家庭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人员;

⑧城镇所有未就业人员;

⑨当年在本县转移的农村劳动者;

⑩其他享受就业扶持优惠政策的人员。

(3)申请《就业失业登记证》材料:见附件材料单。

3、社会保险补贴

(1)补贴对象: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

(2)补贴条件:

①对各类商贸、服务型企业新增岗位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下岗职工,并与之签订了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

②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下岗职工,并与之签订了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

③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下岗职工,且年龄符合“3848”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

(3)补贴标准:按企业(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之和计算;

(4)补贴期限:①应于劳动合同一致,最长不超过3年;②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可延长到退休;

(5)申报程序:用人企业或单位(灵活就业人员个人

申请)按材料要求向县就业管理局申报,经审核后,提交县就业再就业联席会议研究审批;

(6)申报材料:见附件材料单。

4、公益性岗位补贴

(1)申报范围:公益性岗位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由政府或用人单位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①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政府各工作部门和乡镇招录的协理员、社区治安联防协管员等岗位。

②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县、乡镇、社区开办的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敬老院等机构,城市环卫和乡镇、社区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等岗位。

③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炊事、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后勤岗位。

④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县实际提出并报经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2)安置原则:录用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先特困、后困难”的原则,优先安置年龄大、技能弱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

(3)安置对象:

①下岗职工中“38”、“48”等就业困难人员;

②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成员;

③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

④毕业后超过半年未实现首次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⑤失去土地的被征地农民;

⑥失业的残疾人;

⑦未就业的城镇退役军人和军烈属;

⑧需要抚养未成年人的单亲家庭失业人员;

⑨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4)补贴标准: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当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实际岗位工资的差额具体确定;

(5)补贴期限:①应于劳动合同一致,最长不超过3年。②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可延长到退休;

(6)申报程序:①确有用工需要的用人单位向人社部门提出公益性岗位设立申请,由人社部门对岗位设立进行审核认定,符合设立要求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组织考试考核、录用等工作。②经人社部门组织招聘、录用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由用人单位按材料要求向县就业管理局申报,经审核后,提交县就业再就业联席会议研究审批;

(7)申报材料:见附件材料单。

第三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酷暑难耐,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欢迎。根据南委办函[2006]33号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我县认真地开展了自查,现将我县2006年上半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情况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从中央、省、市去年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它放在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加以认识。今年3月初,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将今年定为再就业工作落实年,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决定,并以蓬委发[2006]13号文件下发各区乡镇和县级部门。为了及时贯彻县委常委会议精神,3月上旬,县政府召集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经贸、民发、建设、宣传、广播电视、相如办、就业等相关部门召开了2006年首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在会上,各部门总结了去年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政府领导对2006年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与部署,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5月26日,县政府分管领导又主持召开了有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卫生、防疫、就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第二次就业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专门对《再就业优惠证》年检工作作了统一安排,就如何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作了专题研究。这些会议,不仅统一了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想,而且对再就业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新的举措。

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从去年以来,县委、政府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2006年4月县目标办以蓬目办发[2006]7号文件将新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县委政府2006年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到各区督导办、相如街道办事处、县级各有关部门,再一次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并定期不定期向县委政府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任务,今年5月,县劳动保障局又以蓬劳社发[2006]40号文,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再就业优惠证》就业人数,帮助“4050”人员就业人数,劳务输人数,发展社区就业实体和网点数,通过社区实体和网点就业人数分解落实到了各基层劳动保障所,并定期考核通报。

(二)拓宽渠道,增加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2005年,我县通过抓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就业岗位2600余个。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县继续把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社区扶贫与再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外来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容量大的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结合经营城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促进跨区域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今年1—6月,全县新增就业岗位2363个,其中净增就业岗位1836个,占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820人的65.1%,帮助1043名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600人的65.2%。

一是招改结合,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创造岗位。今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和改制工业企业,强力推进“两改一加强”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013个,吸纳下岗失业人员837人。上半年,我县引进遂宁客商高兴贵投资买改制企业资产,新组建XX县天府兴贵公司,新增就业岗位259个;南充客商刘定金租赁长期停产的会龙丝绸厂,新组建金伟丝绸纺织公司,新增就业岗位143个;充分利用原XX烟厂部分闲置资产,招引南充玉成实业公司落户XX,新增就业岗位160个;去年落户XX的招商引资企业赛克斯丝绸纺织公司新增岗位46个,金华纺织公司新增岗位84个,齐祥食品公司新增岗位32个,恒星钢铁、嘉宝汽车、金坛电化公司等工业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净增就业岗位289个。

二是政策推动,兴旺商贸服务业创造岗位。上半年,全县商贸流通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18个。其中五星超市、万家超市、双虎家俬、菲菲美容美发中心、同济医院等16户商贸服务性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7人。

三是扩张城镇,加快城市化步伐创造岗位。运用税费减免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经济实体129个,发展社区服务网点196个增加就业岗位61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34人。其中:相如广场周围的餐饮娱乐、保健按摩、美容、花店,新增加了就业岗位317个。同时,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创岗352个,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5人。

四是依托社区,发展公益性事业创造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面向社区居民服务和经营城市、新开发保洁、保绿、托老、托幼、环保、卫生、交通等公益性岗位267个,全部用于安置再就业困难人员。

五是积极开展社区扶贫,帮助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一是结合“三百工程进社区”,为下河街、新华街、小南街329户救助对象建立了救助联系卡,实行定点帮扶,送去资金、技术、就业项目。春节期间,县委政府每位领导、县级各部门领导给特困帮扶对象每户送去慰问金200-500元。二是县总工会、县就业局开展以“奉献一片爱心,关心弱势群体”为主题的再就业救助宣传活动,发动民营企业献岗31个。三是由政府出资在红旗综合市场购买摊位28个,建立再就业示范园,在小南街租用铺面40个,建立再就业救助示范街,完全用于安置再就业救助对象。四是建立健全摸底调查、受理救助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大力开展“一走五送”活动。五是运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鼓励民营企业招用“4050”人员116人。

(三)加大投入,落实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一是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我县在原安排的50万再就业资金、劳动预备制专项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规模不减的情况下,增加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今年,县级财政按南府发[2006]96号,预算安排再就业资金50万元,现已到位20万元。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扶政策。上半年,我县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已基本配套的基础上,重点在简化手续、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免费职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等扶持政策上下功夫,扶持金额达127.9万元。其中,为527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38万元,为8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民营企业减免税费29万元,为296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20.1万元,为575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岗位补贴6.9万元,为747名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介绍,免费金额达5.2万元,为738名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培训,免费金额达28.7万元。通过政策扶持,539名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8家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504人。

三是切实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按照“应发必发”的原则和“个人自愿申请,逐一公示核实,严格审核发证,凭证落实政策”的程序,千方百计加快《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今年上半年,对符合办理《再就业优惠证》条件的216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优惠证,并且采取领证参训的办法对所有领证人员免费进行了创业培训,同时,对五星超市、钟灵电脑、双虎家私、XX宾馆等11家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审核认定,其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基本到位。

(四)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公益介绍所的作用。努力开展职业介绍工作,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月,县就业局、县总工会和森源职介所发布招工信息78条,提供就业岗位2715个,成功介绍836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747人,再就业困难人员98人。

二是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高和社办学单位,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形成了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资金补贴机制。县就业局购置计算机教学设备20台,常年开设计算机培训班;县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占地10余亩,新建一所以缝纫工技能培训为主,集培训、生产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分类,年可培训缝纫工800人(该中心已进入招生准备阶段);从攀枝花引进外地客商张寿云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一所集计算机、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等10余个专业的民办五星职业技术学校;与南充玉成实业公司、赛克斯纺织公司联系,采取定单式的实地培训。今年上半年,我县在各个培训基地共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738名,培训结业后556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75.2%。

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配置了劳动力市场局域网设备。今年5月份,一个占地3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已竣工建成。目前,已按“新三化建设”要求购置了计算机、服务器,规划了局域网,设置了前台服务区,工作人员已进场,办事程序已上墙,并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城乡劳动者服务、个性服务、贴心服务、高效服务、诚信服务,通过人性化服务和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咨询、职业指导、保险接续“一站式”就业服务,帮助37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四是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平台建设。全县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做到了“六到位”,相如街道办事处以及河舒、锦屏、徐家等中心镇和各社区再就业救助站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情况台帐,外出务工人员台帐、职能、职责、办事程序已上墙。特别是相如办和中心镇所在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次的业务培训后,工作很有起色。磨子东街社区就业服务站对辖区的再就业工作开始实行计算机管理。

五是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今年4月,我县以城区为重点,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县政府以蓬府办发[2006]75号文件转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各部门在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中的职责及目标任务。县就业局、相如街道办事处将下河街、磨子东街社区作为首批“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进行了规划,购置了办公培训用的桌椅、黑板、计算机,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收集、整理各种软件资料7本,该社区通过兴办经济实体、服务网点、劳务输出等方式拓展就业门路,已使136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96%。

(五)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打造就业及再就业工作新亮点

一是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就业岗位,逐渐缓解我县的就业矛盾。去年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2600余个;今年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企业,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丝绸、纺织、食品企业,增加就业岗位1030个。

二是始终坚持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社会办学实体,再就业培训基地对下岗失业人员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职业技能和SYB创业培训,帮助738名下岗失业人员提高再就业竞争力。今年5月,县就业局针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投资200多万元,占地10余亩。新建了一个起点高、载规模大,集培训与生产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技能操作、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开设了电车缝纫、电工、焊工、计算机专业。

三是积极关注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就业与生存问题。我县在全省率先对失地农民进行摸底调查,将其作为再就业优惠扶持对象,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将失地无业农民纳入了城市居民低保范围,同时拟定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教授、张时辉博士获悉后,亲临我县进行专题调研。

四是积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小南街建立了再就业救助示范街,对愿意自谋职业、再就业困难的40户下岗失业人员给予了租金补贴。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县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再就业各项工作:继续将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就业岗位1100个,帮助7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弱势群体再就业300人,对符合享受税费减免扶持政策的人员做到应免尽免,大力开展再就业和SYB创业培训,力争使培训人数达到850人。

(一)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通过建立政府责任体系,集中力量解决劳动力市场就业瓶颈,更加有效地调动全社会促进就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在强调政府承担促进就业首要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人民团体、各种经济组织、各个新闻媒体以及各级社会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将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转变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责任,以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促进就业做出贡献,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党和政府的社会目标。同时,对传统行业、产业调整中的减员按照法定程序实施有效监控,重点解决就业特别困难的失业、“协保”人员的就业问题,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切实抑制失业率上升势头,有效改善失业人员的结构。

(二)营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大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自业和自主创业,着力发展小型、微型加工和服务企业,以扩大就业容量。全面系统地营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从创业项目的产生、“孵化”到成长,提供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在企业孵化过程中,充分运用扶持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形式,使更多的项目通过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孵化,脱胎为小型、微型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重点运用开业指导服务平台,通过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并组织更多的志愿者队伍和专业指导机构,支持非正规组织和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成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扶持政策,使实施税费减免、贷款担保和贴息、免费培训、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劳动者创业提供全过程政策指导和支持。

(三)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了更好地化解劳动力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培养一大批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同时又鉴于“4050”人员技能单一导致其市场就业困难的历史教训,把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通过“职业培训运作市场化、社会培训资源集约化,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化”,培养大批高技能职业人才。将培训的工作内容由转岗、上岗培训转向中高层次技能的提升,将培训的目标领域由传统制造业转向核心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一是失地农民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尽量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与县市就业服务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失地农民有就业愿望的,可以到户籍所在的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求职登记,享受与城镇失业和“协保”人员同样的免费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开业指导以及贷款担保、贴息等服务与支持。二是离土农民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基本相同的就业政策。离土农民自谋职业或企业招用离土农民的,可以享受与城镇失业、“协保”人员同样的税费优惠政策。

(五)构建与就业形式多样化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适应各种灵活、弹性和城乡流动就业的要求,我们将按照“覆盖面广一点,网络密一点,支撑牢一点,水平低一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具体措施上,进一步确立社会保险个人参保的主体地位,完善个人独立参保机制,支持多头参保、灵活参保的方式。积极探索研究将过渡时期不同的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待遇计发方式逐步统一,使劳动者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保险环境下参与市场的就业竞争。努力适应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劳动者对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客观需求,在介于中心城区和农村两大社会保险模块之间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并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

(六)完善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服务。逐步建立社会化就业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组织在政府、支撑在社会、工作在基层、落实在社区的管理服务系统,形成四级管理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建立电话咨询中心、开设服务网站、免费发行劳动保障报、发送政策宣传资料等方式,构建了政府与不同市民群体多层次沟通、多形态对话的便捷通道。着力完善以社区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管理服务系统。

三、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恳请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大龄和有特殊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较大。“4050”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观念陈旧,用工单位很少招用,自谋职业和自主 创业能力又较差,再就业比较困难,目前我县有“4050”人员和身体残疾的下岗失业人员4200余人,其中:有就业愿望而未有就业的人员有860人。

(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启动后,我县已按规定全力做好了受理、初审、上报工作,因为经办银行县建行的上级行未批准承办此项业务,所以县建行至今年未启动此项业务工作。恳请上级帮助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经办银行,以便尽快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第四篇: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考

关于我县就业与再就业

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县是全省贫困县之一,经济相对欠发达,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比较复杂,扩大就业与再就业的任务比较繁重。我县一贯高度重视抓好就业与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几年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现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几点思考。

一、我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现状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都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措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扩大了再就业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来,共实现城镇新就业39915人,城镇新增就业34046人,领证人员就业人数28793人,实现城乡劳动力劳务输出96603人次,开发公益岗位495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开展创业培训7170人次,技能培训22300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7840人次,为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发放《再 1

就业优惠证》14610个,为促进再就业提供了坚强后盾。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县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有一丝松懈。截止目前,我县总人口29万,其中:16岁以上人口为万。城镇总人口为万,其中:16岁以上人口为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我县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人,我们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农民工转移进城就业和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四重压力,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二、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是技能人才短缺,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企业岗位由于对技术性岗位要求和年龄要求普遍过高(要求30岁以下的居多)而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求职者劳动技能单一素质不高,且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有些甚至即使年龄和技术条件放宽也不愿意去。还有一些人员对技能培训认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也造成自身就业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目前我县缺少初、中、高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支撑,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尚有待时日。

二是对外劳务合作基地建设缺乏力度,特别是外省地区互通交流机制还没有建立,难以满足劳动力地区间正常流动和企业普遍用工需求。由于缺乏条件支持,我县吸引外省地区劳动力互通

功能一直较为欠缺。从工作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劳务合作基地势在必行,但目前在人力、财力、精力和管理等问题上都还跟不上,加之自身职介服务功能不健全,如缺少职业指导和培训等服务场所、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不足等,影响了整体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到企业用工的有效供给。

三是就业基础设施条件要素缺乏,特别是缺少能够举办大规模招聘活动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场所,难以满足广大企业和求职人员进场参会需要。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开展的力度也还不够平衡,受人员编制、软件技术和配套资金等问题影响,目前各乡镇的劳动保障服务站职能还不能发挥到位。

三、进一步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也是复杂的“攻坚工程”。要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大力改善就业服务环境,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就业再就业“为民办实事”项目又好又快地完成。

二是加快平台建设,健全公共就业的服务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就业要求,打造集职业介绍、失业保险、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服务功能完备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使之早日发挥对就

业再就业整体工作的支撑作用,使劳动保障工作基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工作人员的使用上要达到正规化管理,逐渐解决平台在编人员配备问题,对聘用的人员一定要经过考试,择优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并且解决一人身兼多职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服务流程,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和工作制度,努力实现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专业化和信息化。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改善供需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继续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就业培训和各类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综合性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特色培训,实现就业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无缝衔接,为社会和企业用工提供取之不竭的技能人才。科学利用信息产业基地等载体、平台,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上岗,为企业挑选合适员工,努力打造企业技术人才高地。

四是推动民本工程,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努力创新思路,搭建创业服务载体,将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促进创业的政策向创业人员聚集。扩大小额贷款扶持规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孵化器”,更多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第五篇: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修改稿

2006全区就业再就业

工作情况汇报

日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7年1月8日)

一、去年以来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

2006年以来,日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系列指示要求,结合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的实际,本着整体工作上水平,重点难点工作求突破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安置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去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61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0名,安置困难群体45名,享受社保补贴16人,补贴2.6万元;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1000余人;企业失业金收缴37万元,新接管失业职工1265人,失业金发放52人,发放失业金15万元;职业介绍成功1000人,新增就业备案620人,劳动事务代理856人,享受就业培训830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日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日照经济开发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日照经济开发区创业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日照经济开发区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转发了《日照市劳动就业备案办法》、《日照市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了 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力度,严格按照日办发[2006]23号文件要求,协调各责任部门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与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签订了具体指标落实责任书,把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区直相关部门、两个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办事处分别配备了2-3名专兼职管理人员,全区86个村居村村聘任了劳务信息员,区、街道、村三级联动劳动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已初步形成。积极协调财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办理程序,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再就业优惠证、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金审批等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开展。06年在华德企业集团、商业公司、物资公司、进出口公司、钻石首饰公司等企业陆续改组破产改制后,及时把580余名失业职工纳入失业职工管理队伍,统一补缴了养老保险,发放了失业补助金及解除劳动合同补助金,及时跟进为其办理了档案托管手续,接续了社会保险,开展了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促进了社会稳定。近几年开发区多次被省市授予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探索多元化就业渠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一是广泛开展工业项目就业服务跟进活动。今年威亚发动机、华能日照电厂扩建工程项目、中储粮油等大项目落户开发区陆续开工,对此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了人力资源跟进服务,同时紧紧围绕区内其他项目建设,及时跟进提供就业服务。配合劳动保障年检深入企业广泛开展用工现状、用工需求调查,全面掌握全区就业用工状况,目前已调查企业90余家。两个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也专门组织人员对现有失地农民进行了调查摸底,建档立 卡。根据企业需求采取就业训练、定单培训、跟进服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间的联合培训、就业安置。二是依托第三产业的发展,鼓励自谋职业。随着区内商业区、集贸市场、租赁经济的开发建设,积极宣传落实各类就业优待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进入市场,自谋职业自主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实现自谋职业就业1900余人。三是不断培育新的就业载体,积极探索就业新路子。人力资源派遣服务中心与日照港务局、鸿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劳动局就业办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今年6月18日组织区内10余家企业与贵州方面劳动部门举办了一期劳务合作洽谈会,达成意向输入劳动力协议2000余人。这些举措确保了区内人员充分就业,区外人才合理流入,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三)扎实开展就业再就业宣传活动,营造和谐就业舆论氛围。春节前后相继开展了“就业服务在身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集中招聘日”、“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周”、“春风行动在开发区”等活动,配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大型专场招聘洽谈会。专门组织了兴业集团、华新食品等十几家单位进行了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开发区灯会现场开展了就业服务宣传服务活动,发放《外出务工指南》、《农民工就业春风卡》、《劳动保障工作指南》等资料,现场帮助解决困难。宣传期间共发放资料2000余份,发布招聘信息2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 300多个。5月8日又在开发区中心广场开展《就业促进条例》颁布两周年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免费职业介绍。8月12日在开发区友谊商店分店前开展了新一轮就业政策 集中宣传活动,为“日照市2006年技能岗位对接专题招聘会”发放招聘信息,免费为各类用人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同时北京路街道办事处、奎山街道办事处、郑州路社区分别在辖区内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采取张贴招聘信息、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各村居、生活小区实行无缝隙覆盖宣传,及时把就业政策、岗位信息送到了千家万户。

(四)广泛组织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一方面,在对失业职工、就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实行“免费”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劳动培训预备制度和就业安置制度。充分利用区、街道两级就业培训基地,根据企业急需行业开展定向培训。先后举办5期再就业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培训人员300名;举办4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班,300名农民参加了培训。去年还举办了区驻地企业和奎山工业园新建企业劳动保障分管领导和劳资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征求了企业对今年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区的100多家企业200多人参加了培训。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培训鉴定合格的聘任为区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为企业劳动保障工作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就业办被省就业办授予2006信息宣传先进单位、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配合企业检查,严格要求持证上岗率,目前已完成企业职工培训1000余人,职业资格鉴定100余人。人劳局已在区属3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培训实习基地,其中与双港活塞厂等单位的校企联合技能培训已取得良好成效。去年8月23日成立了日照市首家境外就业培训基地,为我市进一步规范疏通外派劳务渠道,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 管理服务平台。日照市工业学校也在开发区建立了“日照经济开发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企业选拔输送技术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便捷服务。区就业办被省就业办授予2006信息宣传先进单位,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五)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扩大就业覆盖面。一是加大对城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力度。在“五清”的基础上,实施“五送”援助,制定了长期业务咨询、政策援助、职业指导、岗位援助、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续接、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生活援助等再就业援助计划。积极协调财政、税务、工商、民政、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与困难企业、困难下岗失业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落实援助措施。目前已与管委办公室、市政管理处、旭日电子等部门联合开发公益性岗位10余个,已有7名“4050”人员上岗,根据劳动合同鉴定的时间进度逐步落实了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2名就业困难人员按时领取了社会保险补贴2.6万元。同时严格《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已发放再就业优惠证74人,累计减免税收及行政事业收费6.5万元。组织开展了2006技能扶贫招生工作,有8名特困家庭学生已被省、市技校录取,确保他们免费上学。下岗失业职工李宗玲在就业办的扶持帮助下创办了香海旅行社,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再就业明星;失业职工王洪香创办了自己的酒店,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2006创业明星。二是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工调查调研小组,针对农民工就业培训、收入分配、劳动管理、社会保障、权利维护及享受公共服务状况、享受民主权利、土地承包权益等问题,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调研,进一步完善 了农民就业保障制度,多渠道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农民工就业空间。还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同等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三是加快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步伐。10月中旬组织两街道及郑州路社区赴济南市考察学习了社区就业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创新组织领导机制、管理促进机制、岗位开发机制、就业服务机制、就业援助机制、政策推动机制“六大机制”,积极开展“再就业伙伴”计划,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中心配备了微机,初步建起了社区、街道、区三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已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50人;灵活就业参加社会保险扩面征缴600余人,社区就业率达99%。郑州路社区被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等部门授予“创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年工作打算

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亟需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站式服务,合理有序配置人力资源。二是投入不足,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离“六到位”要求差距较大,社区平台建设滞后,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制度的建设进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配备滞后,就业服务人员配备不足。三是结构性失业矛盾仍然突出,技能与岗位匹配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劳动力供需不平衡。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素质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劳动力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企业提供的待遇之间存在差异,致使出现招工人难和找工作难的两难现象。对以上这些问题,今年我们将创新工 作机制,狠抓措施落实,认真加以解决。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夯实劳动保障工作基础、构建就业长效机制这一目标,将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列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同时,着力构建目标责任考核、就业政策、再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五个体系”,努力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确保全区就业局势稳定。今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余人,新增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1000余人。

一是加大投入,全面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就业服务体系 “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劳动力市场软硬件建设,尤其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以“创建2007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契机,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区联网,应用劳动“99”三版软件办理就业业务,全面提高就业

服务水平。继续拓展人力资源派遣服务中心的业务,不断规范失业职工、灵活就业等人员的劳动事务代理工作。

二是用足用活新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在加强社会宣传的同时,继续将各级各部门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免费服务等情况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确保“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效”活动落实到位。继续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加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安置力度,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再就业困难人员48小时内找到工作岗位。同时,简化工作程序,用 足用活各项再就业扶持资金,加快小额担保贷款推进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效。积极做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完善鉴定措施,提高全区企业职工职业资格持证率。继续为进区项目特别威亚发动机等大项目做好人力资源跟进服务,配合企业年检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单位合法用工,完善用工备案手续,加大就业安置力度。

三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将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列为全年工作重点,坚持不懈破解经费、人员、职能不对称等难题,努力实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有效夯实劳动保障工作基础。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重点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关系,明确和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职责,保证各项管理与服务职能的移交与衔接;二是争取部门支持,加大投入,保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人员经费、工作经费以及软硬件建设经费支出;三是加强基层平台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下移。

四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弱势群体就业培训指导工作,加快创业项目开发,大力实施创业培训工程,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面向全区农村新生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全面推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努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五是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管理城 乡就业的组织体系,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提供有效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建立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模式,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和层次,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做好农民工工作,努力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六是大力加强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将非公有制企业纳入覆盖范围,强化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征收管理以及征缴监督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征缴力度,切实发挥失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同时,在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中,加强失业调控,避免失业人员集中释放,缓解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

下载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我局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再......

    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2004年度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申 报 材 料200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我局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

    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2004年度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200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我局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

    2009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

    **市2009年就业工作要点 根据云南省就业局《云南省就业局关于印发云南省2009年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云就局〔2008〕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09年我市就业工作的要点是:以邓小......

    副县长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加快构建和谐**首先,感谢市里创造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发言,受益匪浅,既进一步认清了当前抓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

    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文章标题: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是全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面积××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8个乡镇场(社区),总人口××万,......

    长宁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长宁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刘市长: 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刘市长一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我县调研工作。我谨代表中共长宁县委、县县政府对刘市长一行各位领导的......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标准表述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标准表述 “就业再就业工作”背景:2006年,是近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最好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