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史记自测题答案
读史记自测题答案,请文学社的各位同学自己对照并订正
1、蚩尤是个巨人,力气过人,性情残暴。
2、皇帝与 炎帝 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 炎黄子孙 ”的说法由此而来
3、有关一年共计 365天,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定,就是在夏朝 时完成的。
4、舜帝效仿尧帝,把帝位传给更有才能、更有美德的。
5、商纣王命令卫士剖开 比干的胸膛,挖出一颗血淋淋的心。商纣王在牧野与周武王决一死战。商纣王是 荒诞五度,必败无疑。
6、烽火戏诸侯是 周幽王。
7、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① 统一各国文字 ;② 统一道路宽度;③ 统一当时的货币;④ 统一划分为36郡;⑤ 收缴民间兵器。
8、“ 一饭三吐哺,一净三握发”的意思是周公全力以赴操劳国事,以诚心对待来访的客人。每当听到有人来访的通报,马上把 自己的事情丢在一边,以迎接客人。他的这种态度感动了天下的 才人贤士,使得很多人投奔到周朝来
9、晋献公用 玉璧和骏马贿赂虞国国君虞公,达到了与虞国和好 的目的,不仅灭了虢国,回国时还顺道灭掉了 虞国。
10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在外流亡 19年,重耳登基成为君王,号 晋文帝,那时他已经 62 岁了。
1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对楚庄王写照。
12、郑庄公这种 孝顺、忍让的做法,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
13、为了保护赵氏孤儿,门客 赵朔,朋友 程婴一个以身殒责,一个扶立孤儿,直到完成任务才自杀。
14、孔子 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在他参与国政的三个月里,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 分开行走,人们不捡遗失在路边的东西,宾客来鲁国办事也不必送礼。晚年,孔子在家乡开办学校,用《 诗 》《书》《 礼 》《乐》等作教材,就读的弟子 三千 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15、张良一直辅助刘邦,是个忠臣。一生清正廉洁,不计前仇,让他的对头 兼何接替他的职务。
16、“ 不食周粟”这个成语肯定了伯夷、叔齐的 忠诚,同时又点出了他们那不可思议的固执。
17、铁面无私的司马穰苴,文才能够让对方佩服,武功能够让敌人低头。他说过:将帅在接受任务的日子里,就应该 忘掉自己的小家庭;身在军队,受纪律约束,就要 不徇私情 ;击鼓进军的战场上,就应该舍生忘死。
18、大军事家孙子名武,著有《 孙子兵法 》。在孙武训练宫女时,对吴王宠爱的两个违反 军纪的爱妃当场斩首示众,也让吴王 阖闾知道了他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将军。成了吴王最得力的助手。
19、孙膑年轻时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砍断了孙膑的双腿,田忌 把他推荐给了 齐威王。在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时,他用 围魏救赵 的方法,并设计让庞涓 上当,落得个 生擒的下场。
20、伍子胥 回到楚国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骨用 鞭子抽打,以解父兄被杀的心头大恨。“掘墓鞭尸”的传说,就是禹为了众人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生动写照。
21、子贡一次次出使,以 巧言游说各国,使得齐国 乱,吴国从此 破落,晋国变得 强,越国称霸东方。后来子贡担任了鲁国的相国。
22、范睢被魏齐鞭打装死 得以逃生,改名换姓张禄,到秦昭王处,受到重用,在秦国做了相国。报了仇:让囚徒强行喂加害过他的马料;让 魏齐 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23、楚怀王听信了 上官 大夫的诽谤,罢免了 屈原的职务。屈原悲痛交加,写下了《离骚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其中的一个的名句。屈原在流放中投 汨罗江自尽了。屈原投江这一天已经成为纪念屈原为主要内容的 端午节。
24、荆轲答应 太子丹 刺杀 秦王。当樊将军 知道荆轲要用他的人头接见秦王,便自杀来成全刺杀秦王的计划。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了天下 最锋利涂上毒药。但荆轲没有刺死 秦王,自己却被刺死了。
25、指鹿为马的是 赵高。李斯也被他胁迫而自杀
26、蒙恬奉命 筑长城,秦二世听从 赵高 的馋言,要杀他,他便 自杀了。
27、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心心相印,一起过日子。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辞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 》《长门赋》等,大多数 散佚,注意避免再犯负心郎错误。
28、淳于髡 就是这样一个人,外表的滑嵇以及所擅长的 察言观色,其实表明了他是一个最懂得在 什么场合 说什么样的话的人,以 喝酒的故事 切中事理,从而 劝解齐威王,达到兴国利民的目的。
29、纸上谈兵是对赵括不切实际的写照。渑池之会是蔺相如升为
2赵国大夫的奖赏。将相和 又是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保证。
qq251645582
随笔专题
2010-6-10 16:06:43
薛小丽
等级:光明使者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3223
金钱:4612
声望:156
经验:3221
发帖数:1794
注册:2006年2月14日
资料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12楼
读《史记》自测题,请文学社的孩子对照答案订正:
1、蚩尤是个巨人,力气过人,性情残暴。
2、皇帝与 炎帝 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 炎黄子孙 ”的说法由此而来
3、有关一年共计 365天,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定,就是在夏朝 时完成的。
4、舜帝效仿尧帝,把帝位传给更有才能、更有美德的。
5、商纣王命令卫士剖开 比干的胸膛,挖出一颗血淋淋的心。商纣王在牧野与周武王决一死战。商纣王是 荒诞五度,必败无疑。
6、烽火戏诸侯是 周幽王。
7、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① 统一各国文字 ;② 统一道路宽度;③ 统一当时的货币;④ 统一划分为36郡;⑤ 收缴民间兵器。
8、“ 一饭三吐哺,一净三握发”的意思是周公全力以赴操劳国事,以诚心对待来访的客人。每当听到有人来访的通报,马上把 自己的事情丢在一边,以迎接客人。他的这种态度感动了天下的 才人贤士,使得很多人投奔到周朝来
9、晋献公用 玉璧和骏马贿赂虞国国君虞公,达到了与虞国和好 的目的,不仅灭了虢国,回国时还顺道灭掉了 虞国。
10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在外流亡 19年,重耳登基成为君王,号 晋文帝,那时他已经 62 岁了。
1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对楚庄王写照。
12、郑庄公这种 孝顺、忍让的做法,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
13、为了保护赵氏孤儿,门客 赵朔,朋友 程婴一个以身殒责,一个扶立孤儿,直到完成任务才自杀。
14、孔子 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在他参与国政的三个月里,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 分开行走,人们不捡遗失在路边的东西,宾客来鲁国办事也不必送礼。晚年,孔子在家乡开办学校,用《 诗 》《书》《 礼 》《乐》等作教材,就读的弟子 三千 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15、张良一直辅助刘邦,是个忠臣。一生清正廉洁,不计前仇,让他的对头 兼何接替他的职务。
16、“ 不食周粟”这个成语肯定了伯夷、叔齐的 忠诚,同时又点出了他们那不可思议的固执。
17、铁面无私的司马穰苴,文才能够让对方佩服,武功能够让敌人低头。他说过:将帅在接受任务的日子里,就应该 忘掉自己的小家庭;身在军队,受纪律约束,就要 不徇私情 ;击鼓进军的战场上,就应该舍生忘死。
18、大军事家孙子名武,著有《 孙子兵法 》。在孙武训练宫女时,对吴王宠爱的两个违反 军纪的爱妃当场斩首示众,也让吴王 阖闾知道了他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将军。成了吴王最得力的助手。
19、孙膑年轻时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砍断了孙膑的双腿,田忌 把他推荐给了 齐威王。在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时,他用 围魏救赵 的方法,并设计让庞涓 上当,落得个 生擒的下场。
20、伍子胥 回到楚国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骨用 鞭子抽打,4以解父兄被杀的心头大恨。“掘墓鞭尸”的传说,就是禹为了众人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生动写照。
21、子贡一次次出使,以 巧言游说各国,使得齐国 乱,吴国从此 破落,晋国变得 强,越国称霸东方。后来子贡担任了鲁国的相国。
22、范睢被魏齐鞭打装死 得以逃生,改名换姓张禄,到秦昭王处,受到重用,在秦国做了相国。报了仇:让囚徒强行喂加害过他的马料;让 魏齐 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23、楚怀王听信了 上官 大夫的诽谤,罢免了 屈原的职务。屈原悲痛交加,写下了《离骚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其中的一个的名句。屈原在流放中投 汨罗江自尽了。屈原投江这一天已经成为纪念屈原为主要内容的 端午节。
24、荆轲答应 太子丹 刺杀 秦王。当樊将军 知道荆轲要用他的人头接见秦王,便自杀来成全刺杀秦王的计划。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了天下 最锋利涂上毒药。但荆轲没有刺死 秦王,自己却被刺死了。
25、指鹿为马的是 赵高。李斯也被他胁迫而自杀
26、蒙恬奉命 筑长城,秦二世听从 赵高 的馋言,要杀他,他便 自杀了。
27、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心心相印,一起过日子。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辞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 》《长门赋》等,大多数 散佚,注意避免再犯负心郎错误。
28、淳于髡 就是这样一个人,外表的滑嵇以及所擅长的 察言观色,其实表明了他是一个最懂得在 什么场合 说什么样的话的人,以 喝酒的故事 切中事理,从而 劝解齐威王,达到兴国利民的目的。
29、纸上谈兵是对赵括不切实际的写照。渑池之会是蔺相如升为赵国大夫的奖赏。将相和 又是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保证。
第二篇:读史记
一招胜败
——读《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有感
落叶堆了一层又一层,故事编了一次又一次,骗得了时间,骗不了结局。历史没有选择的余地,告诉你,败的是自己。
——题记今日无事,管窥王立群《品项羽》而为感。
项羽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有的人恨他,有的人爱他,恨他的优柔寡断不成大器,爱他的风度翩翩潇洒从容。也有人喜欢拿他和刘邦那个痞子比,来比较二者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成大事者的种种特征。今天我们不谈这个,仅仅把项羽这个人剖析出来,读读他的人生,看看他的经历,结合王老先生的观点,来单纯的看这段历史故事,来祭奠千年之前的战魂……
Part1:感性•败亦为王
我看见他,西楚霸王项羽。
我看见他,乌骓长戟,红缨素衣。
我看见他,星目剑眉,英勇无敌。
只是,我看见他的时候,亦看见了结局。
我看到他勇冠三军,怎样在巨鹿破釜沉舟,大灭秦军,怎样的光明磊落霸气十足……但是,我还是清楚的看见,历史,不会因他改写。这一战过后,明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江山,已不再是他的。任他是一代霸王也好,任他是自古豪杰也罢,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今天,我清楚的看到,这个平日里刚毅坚强的男人,扑在虞姬的怀里,像一个孩童般,泪流满面,他忘不了垓下一战,他是如此的狼狈,蒙受怎样的耻辱,风尘之后,他早已无力回天,他无奈地看清,王室里的帝王宝座上,刻的分明不是“项”,而是“刘”,他的心,很痛很痛。他可曾想过,有这样一天,他堂堂西楚霸王,也会有如此四面楚歌的境地?笑话,笑话……天亮了,项羽走出军帐。军士们衣衫褴褛,早已没了生气。夜晚的篝火还未熄灭,枯木树枝也很配合的无力耸搭着。硝烟四起的远处,那,是刘邦的军队吧……项羽笑了,笑得凄凉。他解下佩剑,发出最后一次的命令——“凡有妻儿老母者,弃甲还乡,皆可降刘,都走吧!”士卒们怔怔地看着他,他仿佛一夜间苍老了许多,虽然他仅仅31岁,该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今天,他却如生了一场大病一般,没了英姿。
虞姬在帘后垂泪,他爱的男人,她知道,他不会投降,那么,只有一死。项羽转身,对着身后的虞姬唱出那更古不变的心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心碎,“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自刎以谢,血流于地,长出美人花,凄凄如血。泪水溢出我的双眼,我知道,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心,也在抽搐……不久,他只率28铁骑,只身破敌,最后一战里,他一人力斩百将,立于乌江边,依稀见到昨日的飒爽容颜。士兵们苦苦哀求,他只闭着双眼,固执的不肯回
头。丢下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拔剑,自刎。剑出手,人首分离,血溅三尺,涛声依旧,日暮如血……一代天骄,以这样悲壮而从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辉煌壮烈的一生。戎马岁月里,他的光明磊落,不过是一剂毒药。古往今来凡欲成大事者,无一不心机重重,各有手段,然,他太正直了,以至于死前还这般潇洒。
一切的一切,过了,散了,没法重来……王立群言:“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错坐在了用人之人上。”是啊,要怪那也只能怪上天安排错了位置,从一开始,这,便是一出悲剧……今天的我们,再怎么想象,再怎么希望他卷土重来,都只是梦罢了后悔,只因一念之差。败一笑,成一笑,自逍遥。
我们只能说,历史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的卷轴里,只会铭记强者。但是,项羽是个例外。他,败亦为王!
Part2:理性•败亦应当
流氓什么都没有,却有胆量。而且,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只有胆量。你想吧,他们没有家财,不怕破产;没有职务,不怕罢官;没有地位,不怕丢人;没有知识,不怕说错话。那他们还怕什么?怕死?笑话!谁不会死?不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吗?我本来就买不起棺材。不就是身败名裂吗?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名。不就是不得好死,要千刀万剐吗?对不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只要能把皇帝拉下马,咱就赚了。就算拉不下,能吓他一跳,咱们也算没有白活。反正,“我是流氓,我怕谁”?当年的刘小,后来的刘邦,大约就是这种心态。但,如果你以为刘邦只是个“傻大胆”,那就大错特错了。
刘邦虽然是在并无太多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出场的,但他一上场,就有了明确的现场感,也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过,这里说的成功,是指“最终的”。因此,也允许暂时的失败,却一定要反败为胜。像项羽那样,觉得胜利无望便自暴自弃,只求一个漂亮的亮相和谢幕,以维护自己的英雄体面,这样的傻事,刘邦是不会干的。
所以,为了那最终的胜利,刘邦做了许多项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礼贤下士,倾听忠言,改正错误,克制欲望,以及在入秦之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等等。这使他大得人心。既得天下百姓之心,又得谋臣将士之心。事实上,刘邦最大的长处,就是知人善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曾和群臣讨论项羽为什么失天下、自己为什么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却能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能不失败吗?
这是实话。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刘邦却能运用集体的智慧。所以刘邦虽然一无所能,却又无所不能。可以说,项羽遇上这样“No face"的对手,也是天意了。
这是从刘邦的角度来看项羽的失败的,我们再来看看项羽自身有没有什么毛病。
第一个是性格方面。项羽的性格可以用韩信的一句话来形容,妇人之仁,匹夫之勇!而在史记里面,项羽的性格是多疑,嗜杀,任人唯亲。项羽打仗是很能打,“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但是他却过分地迷信自己的武力。打仗的时候,他作为一个主将,却亲自去冲锋陷阵,而不是从战略或者战术上指挥军队;士兵受了伤,他亲自拎着饭菜去慰劳士兵,但是一到了封赏下属的时候,他却吝啬起来,不能封赏。每每攻破一座城池,都喜欢屠城,可以讲是“城无遗类”,遇到对他说话有点过分的人,烹之,对待俘虏无不坑杀,从不手软!分封天下诸侯,和自己关系好的就多封一点,和自己关系不好的要么少封,要么凉拌。对自己的手下诸多猜忌,逼走范增,打压英布,自己砍掉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第二个方面则是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秦朝灭亡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和部下达成了共识,想要夺得天下,就必须要灭掉项羽集团。所以,刘邦集团在后期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都是瞄准了项羽集团;而项羽此时在做什么呢?攻入咸阳,烧杀抢掠,一把火烧掉阿房宫,抢够了,分好地盘了,衣锦还乡。以至在鸿门宴上,放走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刘邦,养虎为患,最终兵败自刎。
第三个方面是军事战略上的表现。项羽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武力,喜欢和刘邦直接的干,甚至愚蠢到在两军对阵,提出要和刘邦单挑的要求!他不从战略和战术上入手,就死死地盯着刘邦的人头,刘邦的人头去到哪就追到哪,所以项羽的地盘是得来艰难,失去容易,兵力和粮食被刘邦一天天地消耗完,最终因“少助,食尽”,被逼和刘邦“鸿沟议和”。
所以,在作为一个军事和政治集团的领导者身份上,平心而论,刘邦比项羽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他们争夺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成败,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天下!无需要去考虑过多的儿女私情,只需要想着如何去消灭对手就够了。项羽,远远比不上刘邦。而政治,本来就是如此。因而项羽虽称一世英雄,败亦应当了。
不管怎么说,从楚汉之争开始的一瞬,项羽便决定了他要走下去的路,哪怕是一条凶险无比的不归路,他还是坚定无比的走了下去。这一点也确实令人佩服。无论于公于私,项羽都是一代霸王,这无可厚非。但是从一个史学家的角度看来,项羽的兵败也是必然,历史的冰凉与无情也成就了这个铁铮铮的汉子……
第三篇:唐诗三百首自测题答案
唐诗三百首自测题答案
答案:
一、给下列诗句找对偶句,将答案连起来
1.大漠孤烟直d a.清晖玉臂寒
2.细雨鱼儿出e b.游子身上衣
3.脚著谢公屐f c.江入大荒流
4.浮云游子意g d.长河落日圆
5.香雾云鬟湿a e.微风燕子斜
6.慈母手中线b f.身登青云梯
7.山随平野尽c g.落日故人情
8.草枯鹰眼疾j h.青山郭外斜
9.绿树村边合h i.双桥落彩虹
10.两水夹明镜i j.雪尽马蹄轻
二、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有关色彩的词
11.一枝红杏出墙来 12.野径云俱黑
13.千里莺啼绿映红14.日照香炉生紫烟
15.风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6.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填地名
17.即从巴峡穿巫峡 18.夜泊秦淮近酒家
19.西出阳关无故人 20.春风不度玉门关
21.洛阳亲友如相问 22.烟花三月下扬州
23.此地空余黄鹤楼 24.孤山寺北贾亭西
25.坑灰未冷山东乱 26.长安回望绣成堆
四、让鸟儿栖息在诗句中
27.几处早莺争暖树28.谁家新燕啄春泥
29.画眉深浅入时无 30.两只黄鹂鸣翠柳
3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3.庄生晓梦迷蝴蝶 34.芳草萋萋鹦鹉洲
35.杨花落尽子规啼 36.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填出下列各种形态的水
37.桃花潭水深千尺 38.巴山夜雨涨秋池
39.开窗放入大江来 40.海上明月共潮生
41.奔流到海不复回 42.遥看瀑布挂前川
43.最爱湖东行不足 44.独怜幽草涧边生
45.烟波江上使人愁 46.渭城朝雨浥轻尘
六、让鲜花点缀诗句
4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8.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49.待到重阳日,还是就菊花。
50.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5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
52.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5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4.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七、给诗句填上数字
5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6.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5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5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6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6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八、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6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
6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1.今夜明月人相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
7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8.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九、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7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8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8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十、唐诗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些流派。请按要求填空。
85.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性诗句分别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6.边塞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代表诗句有: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篇古城万仞山。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7.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代诗人。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
88.元白诗派。是以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一代诗人。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十一、唐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根据内容要求,用诗句填空(选做题)
89.当你想漫游祖国名山大川,便可徜徉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之中,感受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壮(或清爽、其他感情,答案不限)。
90.你若想感怀亲情友情,便可吟咏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美妙诗句。
91.你若想眷恋友情,则可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同时也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灵慰藉。
92.你若希望了解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戎马生活,则可吟咏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等诗篇。(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
十二、填空
93.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94.诗圣杜甫,字子美,官至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9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语言通俗,老妪能解。
96.王维,字摩碣,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其诗多以歌咏山水田园为主。人称诗佛。
9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98.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曾担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刺史。
99.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官至中书舍人,后人多称之为“杜樊川”。
100.李贺,人称诗鬼;孟郊、贾岛,人称诗囚;刘禹锡,人称诗豪。
古 诗 文 复习题 精 选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颧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韩愈《春雪》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赞美柳树的诗: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赞美小草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赞美春雨的诗: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4、《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借物写人,其中“梅”具有高洁特点,“竹”具有坚韧不拔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慎行的”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促浪,散作满河星",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七步诗》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首诗表达了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李杜。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你还知道杜甫写景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和《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写到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写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其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由景入理,劝人们珍惜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发愤学习。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你知道的词牌名有西江月、清平乐、鹊桥仙、破阵子、蝶恋花、鹧鸪天、采桑子、虞美人。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沁园春。雪》,词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面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语文综合知识
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
1、含有动物名称的:
狐假虎威.马到成功.牛马不及,画蛇添足,三羊开泰.蛇虫鼠蚁.鸡鸣狗盗.鸡犬升天.虎虎生风
2、表示知识渊博的: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博大精深学识渊博泰山北斗
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飞蛾投火(自取灭亡)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照样子,成语接龙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1、握手言欢—→(欢天喜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书香门第)
2、人一己百—→(百战百胜)---(胜负难料)----(料事如神)----(神通广大)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捡了芝麻—(丢了绿豆)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
猫哭耗子—————(假慈悲)太阳底下点灯——(多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起重机吊鸡毛——(多此一举、大材小用)水中捞月—————(一场空 看得见摸不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2、(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孙武 韩信)用兵——以一当十
4、(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5、(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7、(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8、(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第四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终于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依旧需要中华民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找到我们的幸福未来。
第五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从深层涵义来说就是:文化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和力量,但在这个日新月异,传媒喧杂的年代,你是否依然保持那最初的本心?
我们先后学习了古人的许多经典文学之作,他们独到的思想见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学习了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中,蔺相如出身低微贫贱,仅是一个小小的宦官,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却挺身而出,担下了出使秦国的重任。拿着和氏璧到了危险的秦国,蔺相如毫无畏惧之色,面对强势的秦王,他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使秦王暂时妥协了,但他知道秦王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让人把和氏璧从小路偷偷地带回了赵国,自己留在秦国应对这件事。而在渑池之会上,秦王咄咄逼人,蔺相如有勇有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为了国家安危不惜牺牲自己,这是何等的高尚啊!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不缺乏这样的人。1945年8月29日,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主席重庆谈判,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个陷阱,蒋介石以这样的方式逼得毛泽东进退两难:要是去吧,就是狼入虎口,凶多吉少。蒋介石一定不会轻易放毛泽东回来;要是不去吧,蒋介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旁人都劝毛泽东不要去了。可毛泽东大腿一拍,“去啊,干嘛不去呢。”于是带上周恩来义无反顾地去了重庆。到10月10日,历经了43天的时间,毛泽东终于平安归来,并且与蒋介石签订了《双十协定》。在困难面前,不慌张也不妥协,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经过这两件事以后,赵王惊叹于蔺相如的智慧与胆识,于是“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为此愤愤不平,“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并扬言道“我见相如,必辱之。”但即使廉颇一再地挑衅,一再地恶言相如,可是蔺相如的“先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境界,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这不是胆怯,不是懦弱。这是大度,是包容,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说到宽容,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周总理。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声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可社会却也不乏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为了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为了别人的一些小小错误而耿耿于怀。殊不知,他们这样做的最后只会是双方都不得愉快,身边的朋友也会一个一个地离开。
包容是什么?是被议员们讽刺的林肯,在宴会上给予微笑的谦让;是被廉颇挑衅的蔺相如,能够不怒不惊,平静安详。包容,是宽广的胸怀,是深沉的涵养。
一个人拥有此生也是不够的,还更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对于每个炎黄子孙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无疑是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