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及期末考试理科生物答案必修2前6章
惠州市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高中生物学分认定及期末考试
高一理科生物(必修②第1-6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2.C3.C 4.D 5.D6.D7.B 8.A9.C10.D
11.C12.A13.B14.B15.B16.D17.A18.C19.A20.B
21.C22.B23.B24.D 25.B26.A 27.A 28.B 29.C 30.D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置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A
32.D 33.B 34.A35.C 45.D 36.C 46.B 37.B 47.A 38.C 39.D 48.D 49.C 40.A 50.C 41.C42.A43.A44.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ABD52.CD53.AD54.AD55.BC
56.BD57.AB58.ACD59.BC60AD
第二部分 能力拓展部分(50分)
61.(无特殊说明的每空2分,共8分)
(1)常(1分)隐(1分)X(1分)隐(1分)
(2)AaXBXb(满分2分。写成XBXbAa 或AaXbXB均只给1分)A AXBXb 或AaXBXb(满分2分,写对一种得1分。)
62.(无特殊说明的每空2分,共12分)(1)转录翻译(2)核糖体tRNA(本小题两空顺序可调换)(3)某种新药A管中无(信使)RNA的形成(1分)而B管中有(信使)RNA的形成(1分)
63.(无特殊说明的每空2分,共17分)(1)A-U T-A G-C(答对一种给1分,共3分)RNA聚合(2分,答转录不给分)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答对一种给1分,共2分)
(2)AGACTT(2分)类囊体(基粒)(2分)光照\温度(答对一种即给2分,共2分)
(3)细胞核(a)和细胞质(叶绿体)(答对一种给1分,共2分)暗反应(2分)
64.(无特殊说明的每空2分,共13分)
(1)ZZ(1分)ZW(1分)此空因题目缺少条件统一不给分(1分)
(2)①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2分)②一对或多(两)(2分)
(3)绿色(2分)AaBb(2分)绿:黄:蓝:白=9:3:3:1(2分)1
第二篇: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卷
惠州市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适用理科生)说明: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2.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最早出现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3.“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
4.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A.商周时期
B.唐朝中叶以后
C.宋元时期
D.明中叶以后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法币 6.与唐朝相比,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
A.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于集镇兴起
C.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7.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商人乔致庸的传奇一生。乔致庸属于 A.徽商
B.晋商
C.浙商
D.粤商
8.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这种思想认识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海禁政策
9.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10.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11.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12.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近代军事工业
B.手工工场
C.近代民族工业
D.官办企业
13.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出现一批近代民
族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其产生的时间是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八九十年代
14.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5.“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謇
16.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繁重的苛捐杂税
17.促进了近代中国“断发放足”习俗变迁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土地革命
18.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穿着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经济的发展 C.思想的解放
D.文化的交流
19.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
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
20.据史料记载:“大量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读苏联小说、唱苏联歌曲、看苏联电影、学习俄语成为国人的时尚„„”。据此判断,该记载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时
D.改革开放后 21.流行词语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上山下乡、样板戏——“大跃进”时期
C.放卫星、赶英超美——“文革”时期 D.网购、微信——改革开放新时期 22.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B.三大改造的成就 C.“大跃进”的成就
D.改革开放的成就
23.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化
B.“大跃进”运动 C.增强企业活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拉开序幕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
成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5.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26.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世界贸易组织
27.近代史上,英国找到了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该办法是
A.联邦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制
D.君主立宪制
28.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的是
A.国会
B.最高法院
C.总统
D.国王
2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总统
B.防止大家族仗势拉选票
C.总统必须从皇族中选举
D.阻断保皇派的复辟之路 3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共产党
宣言》的问世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31.“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材料认为巴黎公社
A.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基础
B.建立了工农联盟的新政治制度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一次伟大尝试 32.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 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3.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A.出台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34.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35.“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美国20世纪初“金元外交”的继续
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援助希腊、土耳
其D.帮助日本复兴经济
36.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指出:“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建设,„„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次年,欧洲六国发起成立了 A.上海合作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煤钢共同体
37.1961年成立的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原则和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不结盟运动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38.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9·11”事件
B.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C.苏联解体
D.不结盟运动兴起
39.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欧共体的建立
B.欧盟的建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
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40.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D.“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单选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它是中国历史上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后有西方传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废除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制度。该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3.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44.白寿彝先生说:“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
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这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 A.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技术工艺不断创新 C.技术传承封闭保守
D.技术交流范围广泛
45.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很繁华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家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唯一的经济中心 46.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
47.《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随时间移动的,时移势异。时势变而制度不变,它们就成为进化的绊脚石,历史的反革命了。下列选项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新文化运动 C.德意志的统一
D.美国的独立
48.“火柴大王”刘鸿生在回顾自己的创业史时,不无感慨地说,“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从材料判断,20世纪初期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鼓
舞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企业家投资热情高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9.1927—1936年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50.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 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
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 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
51.我国农村的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光辉历程,30多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6元,到2012年增加到4140元;30多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到2012年,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该变化是由于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2.“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B.两
党制度的形成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形成 53.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
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54.“(美国)独立战争释放了民间的能量、社会的能量、(各州)自治的能量,(1787年)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给重新往回收了一点。”材料中的“这种能量”“往回收了一点”体现在 A.共和制的确立
B.联邦制的确立 C.三权分立制的确立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55.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联邦法律的 A.公正性
B.至上性
C.多样性
D.民族性
56.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5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那**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当时在俄国掌握实际权力的是 A.沙皇罗曼诺夫王
朝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58.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这些言论 A.强调了科学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C.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D.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多元化 59.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全球化趋势
B.多极化趋势
C.一体化趋势
D.区域集团化
60.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12国加入联合国。这实际上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B.第三世界国家力量逐步壮大
C.战后世界政治体系崩溃
D.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下列概念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特征的有
A.理性时代
B.专制社会
C.农耕时代
D.科举社会
62.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其基本特点有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土地私有制
D.刀耕火种
63.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美国1787年宪法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
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使美国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
B.为美国独立战争指明了方向
C.是一部完善的法律
D.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64.高一某班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97周年举办了一个历史座谈会,同学们就十月革命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成功
B.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C.由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65.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及发展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独立自主的主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同 66.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钢铁业
B.采矿业
C.纺织业
D.面粉业 67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该计划
A.以重工业为主要建设内容
B.实施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处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
D.导致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68.美苏“冷战”被认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列事件与“冷战”相关的有 A.德国分裂
B.欧盟成立
C.北约建立
D.海湾战争
69.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下列关于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出现美苏对峙局面
B.欧、日、中、俄力量壮大
C.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势均力敌
70.二战改变了现代世界政治格局。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单极格局已经形成 后初期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C.欧洲成为世界政治中心
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B.战D.“冷
历史(理科)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I 1-5BCBDC 6-10ABCBA 11-15ACCAD 16-20BCBDB 21-25DADBC 26-30DDCDB 31-35DABAB 36-40DACBD
二、单选题II 41-45ADDCB 46-50DADDC 51-55 DADBB 56-60BCABC
三、双选题
61BC 62AB 63AD 64BC 65BC 66 CD 67 AC 68AC 69BC 70 BD
第三篇:2014年高一汉语必修二期末考试答案
汉语必修二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常识,C记者,B装饰,Asŏng,Dchàng,Achēng;
(二)C前所未有;C控制;B觉得奇怪;D心中带有;B动因;
(三)B解释,B加固,B呼吁,B哪怕……也,C无论……都,B不仅……而且,A盯了我足足有一分钟,D我却拥有一把军刀,A恰与日出日落同步,C一位北京的朋友来我家做客;
(四)C讲究,A喜爱,B才,D服药,A棉布衣服;B一些,D场面,A心情,A双休日去图书馆;
二基础题:
(一)写词语:快马加鞭,心照不宣,沉寂,偏差,绝处逢生,根深蒂固,比比皆是,受用;
(二)组词:无非,冲突,盲目,证书,灰暗,军刀,地理,凶手;
(三)组成词组:报复人类;大声呼吁;高明的办法,力不从心;不约而同;冉冉上升;向往北京/祖国;
(四)连线: 至高无上
概括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收回
挽回
(五)同义词:闻名-著名;参照-参考/对比;状况-情况;气息-气味
(六)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听到这一消息,同学们异常兴奋;2他否认这件事是自己做的,不肯承担责任;3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会被大家孤立的。
(七)造句。
1这里起码有二十人;2要是古丽来就好了;3你可以帮我吗?4她像一只笨拙的大鸟;
(八)修改病句:1好看是好看,就是(但是)贵了点。2这顿饭该吃什么呢?
(九)改写: 1凌晨三点,便拉起妻子,梳洗打扮,等待出发。
2据说昨天晚上十点就有人带着棉垫占位了。
3也许是过于兴奋,或怕误点,整晚上是在看表中度过的。
三写作: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敬爱的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国而感到自豪吗?如果大家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坚定地说:我会的!
在书籍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另外,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国有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巨大。
我国唐代的诗歌最发达,具有盛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写的诗歌都举世闻名。而且唐朝的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唐中期,颜真卿将篆、隶、行、楷四种笔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新书体,称为颜体。
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珠算,是千年不衰的计算单位。地动仪,是世界首架测量地震的仪器。《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著”……现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飞船成功发射……这些伟大的成就使我们的中国更加发达,更加先进。
这就是我的祖国,我为你而感到自豪。
第四篇:黄冈市2014年春季高一期末考试生物答案
黄冈市2014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5CDCAD6~10ABCBA11~15BBCDA
16~20DCCDD21~25DBCBC
26.(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保持细胞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分)(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分)II(3)IIAAXBXB、aaYY或AAYY、aaXBXB(4)1︰l(5)AXBY、a或aXBY、A(2分)
27.(10分,每空1分)
(1)甲花蕾期(或开花前)(2)红色(3)绿色基因突变(突变)(4)自交(或种植豌豆种子,自花传粉,观察子代种子的性状表现)全为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黄色圆粒︰黄色皱粒=3︰1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8.(10分,每空1分)
(1)转录氢键(2)[⑤]核糖体酶ATP(3)密码子tRNA(4)3核孔DNA
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替换GGU或GGC(2)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产生等位基因等(答出两项即可)(2分)(3)D(4)紫外线对细胞内的DNA损伤太大,导致细胞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2分)照射时间(2分)
30.(10分,每空1分)
(1)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染色体变异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2)yyTtYytt(3)Ⅰ、Ⅲ3/64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第五篇: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学科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24个小题,共48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 古代四大发明
④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⑤ 千年古树 ⑥ 园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3.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回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5.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A.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500种语言濒临灭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表示,人类应该像关心世界动植物种消失一样关心濒危语言。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创作于11—14世纪的西藏夏鲁寺佛教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近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处理,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壁画的永续留传。这表明科学技术()①改变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
②改变了文化资源传递、储存的手段与方式 ③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是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0.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2015年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之所以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A.传统文化都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变迁,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B.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面继承
13.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文化发展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 D.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14.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神州十一号”火箭已于2016年11月18号安全返回地面。它成功的发射体现了中国先进的航天水平。与以往的神州火箭系列相比,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站在神舟宽阔的肩膀之上,开始了中华民族叩问天际的新探索。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继承就是要否定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先有继承而后有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B.克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的东西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7.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18.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孔墨老庄,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华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20.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借助方块字,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这说明汉字()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京剧藏戏《文成公主》一折戏中,松赞干布演唱的藏戏和文成公主演唱的京剧巧妙结合,别具韵味,该戏因此入围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史书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B.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C.传统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D.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
22.2016年10月9日晚,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会》迎来收官之夜。作为国庆期间陪伴了观众8个夜晚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在圆满完成节目使命的同时,收获观众好评无数。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1月29日至2月7日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则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具有包容性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 ③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
④改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殊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第II卷
本卷是材料解析题。第25题-第27题为必考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依法治国的理想在我国早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先驱管仲就提出“以法治国”,强调法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尽管从实质上说,中国古代法治实为人治,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从形式上看,中国古代法治的推行对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为了落实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近年来,某市政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文化建设,比如,该市在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法治教育课,通过电视、网络播放丰富多彩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法律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旨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传播法治精神的举措,收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对古代的“以法治国”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市政府的举措对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相关道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理论,24个关键词,丰富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易于我国普通群众和世界理解认同的表述,并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结合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以宽容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总结,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高一政治答案
1.B 2.C
3.B
4.B
5.A
6.D
7.B
8.D
9.A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21.D
22.D
23.C
24.C
25.(16分)(1)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以法治国”思想与“依法治国”思想都是一定社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以法治国”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依法治国”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4分)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政治和经济有重大影响。“以法治国”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工具,其目的在于维护权利,对促进封建社会进步、推动古代文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4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提点。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引领人们迁建,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进而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此外,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也可以。答对三点即可(共8分)
26、(16分)答: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体现时代的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2、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与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守旧主义
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推广中华文化,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4、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中国不同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饮食。
27、(20分)
答:(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又确立了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
(2)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