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人民关注的建市2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中华龙文化活动周、杂技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听了各县(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可以看出,同志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做法还很有特点。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还需要继续
强化措施,争取更大成效。盛道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市就业再就业面临的形势,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检验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试金石。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满怀深情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利。增加就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劳动力资源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我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3万个,而实际每年需要新安置5.3万人,农村40万剩余劳动力也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再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就业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其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民以食为天,如果生活无着落就会发生一系列问题。失业率达到一定比例,社会将会出现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如果失业率很高,那么如何能说明我们认真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省里、市里也多次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位置,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精力,不断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第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如果就业再就业工作问题解决得不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国企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就难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就不可能有明显推进,各项发展规划也难以落实。只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才能体现经济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和源泉。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在种植面积下调3的情况下,夏季粮食产量117.54万吨,同比增长1,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1—8月完成工业增加值66.3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加值居全省第七位;工业经济运行指数126.7,居全省前列。但由于非典疫情冲击,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市工业总量少、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可以说,就业再就业是一个伴随着我市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甚至于更长时期的重要工作。要保证我市经济在未来20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有成效地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人民关注的建市2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中华龙文化活动周、杂技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听了各县(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可以看出,同志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做法还很有特点。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还需要继续强化措施,争取更大成效。盛道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市就业再就业面临的形势,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检验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试金石。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满怀深情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利。增加就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劳动力资源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我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3万个,而实际每年需要新安置5.3万人,农村40万剩余劳动力也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再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就业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其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民以食为天,如果生活无着落就会发生一系列问题。失业率达到一定比例,社会将会出现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如果失业率很高,那么如何能说明我们认真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省里、市里也多次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位置,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精力,不断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有成效地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创造性地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强力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再就业,关键要有岗位。增加就业岗位,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根本之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积极培育和扩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一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就业岗位。要把盘活存量,安置职工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可能使职工不下岗或少下岗,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推向社会。二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应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三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他们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增岗位。要充分发挥好我市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地处三省交界的商贸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和大财团来濮投资,共同发展。五是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环保、绿化、卫生、治安、交通、便民服务等结合在一起,既使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实惠,又使城市发展受到益处。
(二)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充分运用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项政策,结合实际发展各类服务性企业,开辟一批面向社区的服务网点和实体,如:早、中、晚餐服务等,更多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方式。要全面落实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把减免税费和小额贷款政策落实到位。要全面落实对“4050”困难人员实行特殊就业援助的政策,开发一批诸如看大门、打扫卫生等适合他们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定向提供给这部分人员,并为他们提供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要积极发展劳务派遣和其他类型的就业服务组织,把分散、单个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为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组织依托和帮助。
(三)努力增加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现在需要花钱的事情很多,各级财政并不宽裕,有的相当困难,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资金还是要保证,要把这笔资金打足,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切实调整支出结构,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再就业资金,并逐步形成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要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投入。
(四)切实强化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是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必要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把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推动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就业再就业培训,组织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培训机构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教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主动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用什么样的人就培训什么样的人;需培训什么专业技能就培训什么样的技能。切实提高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养和造就一批成功的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并带动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五)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重要环节。没有良好的就业服务,再好的就业政策也难以落实。要大力改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设施和手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再就业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再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尽可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推广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档案管理和失业保险金申领等方面的便利服务,认真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差等问题。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推行再就业优惠证制度,完善劳务派遣措施,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送信息、送岗位的上门服务。对就业难度大的困难人员,要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优惠的就业援助和服务。
(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近几年,人们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职工下岗后自主创业,还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做法很值得推广。但是,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过来。一些人长期没有实现就业再就业,不能一概归结为没有就业机会,这里也存在一个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有的下岗失业人员往往因不愿干“脏活”、“累活”和“伺候人的活”,限制了他们就业再就业。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摒弃把工作岗位分为高低贵贱的不正确观念,大力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通过多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政治组织保证
现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一是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就业再就业责任重点在基层,就业再就业的岗位也主要在基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想在心上、抓在手上,亲自抓、负总责。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等具体工作,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地方和单位,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始终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贯穿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全过程。要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劳动、财政、工商、金融、税务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又要主动协调、加强部门间的配合,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推动就业再就业的合力。在研究制定经济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时,都要充分考虑就业再就业问题。绝不允许只顾本地、本部门利益,对政策打折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真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要强化督查,形成制度。从上到下都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督促检查制度,对这项工作进行督办、督促和检查评估。建立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社会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制度。要安排专项督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暗访、抽查。今年第四季度,市里将组织力量,对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等情况,以有效地促进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落实。
五是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难点、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各地要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学会用典型推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六是要转变作风,多办实事。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面对企业、面对职工、面对百姓,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企业、社区和群众,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满腔热忱、脚踏实地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中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光荣。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活、更好,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中、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形势,安排部署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任务和措施,XXX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狠抓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县、园区、部门积极落实中、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9123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达到559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今年上半年达到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总体来看,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了组织和工作机制。崔书记一到XX,就对我市的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都要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任市长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适应新的就业再就业形势,市委、市政府重新调整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调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使组织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普遍建立完善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市政府坚持把扩大就业和调控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把新增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了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目标,纳入对区县政府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为下岗失业人员献爱心、送温暖、办实事;共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充分发挥政策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符合我市实际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36号文件精神,按照“有突破、可操作、办得到、能管用”的原则,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再就业新政策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各区县也都出台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并在政策框架内结合实际进行了扩展和充实,形成了一整套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政策体系。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全市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督办检查制度和自下而上的举报监督制度,市委、市政府和市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连续多年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区县、园区进行政策落实的专项督查,劳动保障、监察、税务、工商、物价等市级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监督电话。据统计,从2003年到今年7月底,我市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达到75535人,其中有74 %的人员享受了有关扶持政策并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再就业政策基本落实到位,真正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带来了实惠。
(三)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建立和完善了就业援助制度。一是组织实施再就业救助工程。2003年,市政府将“4050”人员、夫妻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抚养未成年子女,以及身体残疾的下岗失业人员确定为再就业救助对象,明确了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到今年7月底,全市共帮助14153名再就业救助对象实现了再就业。二是组织实施“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为帮助“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缓解“零就业”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难,全市广泛开展了“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仅今年1-7月共帮助1288户“零就业”家庭1638人实现再就业。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活动。各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坚持每年元旦、春节和国庆前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两次就业援助专项活动,通过运用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保障等上门服务,使一大批就业困难对象摆脱了被动吃救济的消极状态,走上了积极的就业之路。
(四)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增强。一是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各区县、园区认真落实免费就业服务政策,组织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提供“一站式”等便捷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2003年以来,全市共组织40949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组织7715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其他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增加的就业岗位,带动了18000余名城乡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二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目前,我市已在城镇所有街道和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城镇所有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落实了工作人员,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三是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通过各项服务活动,把政策落实到基层,把工作做到家门口,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从2004年开展到去年底,全市有6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社区”。我市船山区裕丰社区在8月18日召开的全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被表彰为“充分就业社区”。
(五)坚持统筹兼顾,各项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着力解决失地无业农民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2004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44号文件,要求各区县、园区建立失地无业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并将其纳入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范围。到今年7月底,全市已办理失业登记的失地无业农民有12856人,累计实现再就业的有25067人,就业率达到 85.8%;有4.6万名征地农民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3名失地无业农民享受了失业保险待遇。二是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加的新形势,各区县、园区通过落实政策、加强指导以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等举措,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至2005年,全市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三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清理和取消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改善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各区县、园区普遍加强了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扩大了转移就业渠道。2003年以来,市农业、劳动保障、扶贫等部门组织实施了“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工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还会同有关部门,连续两年开展了“春风行动”,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并存,全市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十一五”期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达4万人左右,而能提供的岗位仅有2.85万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100余万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解决就业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解决就业这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需要出发,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各级政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经济,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强市战略正深入推进,各区县、园区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要进一步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认真落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同时,要把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一条重要途径,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推广劳务派遣、社区组织就业等模式,使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岗位。
(二)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一要落实好税费减免政策,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新老政策的衔接,特别要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放工作,加强对符合条件人员的认定和管理,完善协查和信息交换制度。二要攻克政策落实的难点。过去3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的难度最大,贷款总额只有441万元,今年要争取小额贷款实现较大突破。劳动、财政、人行、银监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要研究一套促进小额贷款发放的机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扩大贷款覆盖范围和贴息项目范围。要按照新政策的要求,加快推进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机制,降低担保门槛,切实抓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落实到位。三要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型岗位和技能鉴定等五项补贴政策,使各项补贴更好地发挥提高政策对象就业积极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使企业和劳动者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扶持和优惠。同时,各区县、园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要明确界定,享受社保补贴要有程序控制,避免失控。随着我市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区县、园区要适当提高岗位补贴标准。上述扶持政策是花钱最多的项目,是对劳动者最实惠的扶助,也是花钱建机制的关键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绝不能打折扣,要认真切实执行到位。省上对各市、州的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将根据各市、州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配调整,我们也要按照省上的要求调整就业再就业资金的分配,推动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
(三)改善创业环境,全力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广开就业门路,以政策推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新时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把以创业促进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努力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营造推动创业的良好环境,形成鼓励劳动者敢于创业、支持劳动者能够创业、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减少劳动者创业风险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创业作为促进就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依托各级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方案和具体计划,付诸实施,力争在年内全面铺开。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各县区要将创业培训作为新时期职业培训的重要形式,将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统筹规划,抓紧组织实施,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增强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好促进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全面推广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的工作经验,用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为创业者铺通一条“绿色通道”,帮助其创业,促进其发展。
(四)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再就业救助工程和“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突出抓好“4050”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对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对社区内的就业困难对象,实行“一人一卡”和“一户一档”。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其他专项援助活动,并采取岗位援助、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对象进行托底安置,确保现有“零就业”家庭在年底前至少有1人就业。要继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调整城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认真落实好在城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设立劳动保障所、在社区确定劳动保障专门人员的工作任务,将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以及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搭建好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劳动保障、财政、民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指导和推动力度。
(五)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各级政府要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和落实,充分调动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加强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就业训练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切实承担起对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的任务。组织实施好“城镇技能再就业”、“能力促创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等专项计划,鼓励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突出能力训练,打造技能就业品牌。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资格证书对劳动者就业和成长的导向作用,促使劳动者凭技能实现就业,凭技能稳定就业。市上和具备条件的区县,要通过政府公共投入和社会筹集资金的方式,建立示范性、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全社会劳动者提供技能操作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一批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通过高端带动,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式培训,帮助农村劳动者通过提高素质和技能实现就业,并加快构建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六)抓好资金筹集,管好用好就业再就业资金。各区县和市级三园区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本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制度性安排,确保就业再就业资金落实到位。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各区县和市级三园区还要努力增加对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投入。要根据本地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情况,逐年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规模,增强担保能力。要按政策规定合理安排和有效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推动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化,特别要重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在,有不少地方的当期就业资金还有较多结余,这反映出我们的政策和服务没有真正落实好,也说明资金使用不畅,门槛较高,该花的钱没有花到位。为推动各区县、园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今年开始,对资金管理不好,使用效益较低、结存资金量大的地区,在下一安排中、省和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就业补助资金时,对结存的就业再就业资金实行倒扣的办法。
(七)统筹城乡就业,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在重点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新成长劳动力、大学生、复员转业退役士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总体规划,组织其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确保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对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失业登记,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并使其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并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要抓紧完成并轨任务,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今年我市要全面实现并轨目标,没有并轨的地区要切实做好并轨人员的再就业、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劳动关系处理和生活保障等项工作,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重点督导,确保年底实现并轨。对并轨后遗留的下岗职工、关闭破产企业职工,要制定专项措施,实施专项行动,集中运用政策和资金,全力予以解决。要组织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探索建立市场就业的长效机制。同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力市场及其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为城乡劳动者通过市场求职择业创造条件。要认真贯彻执行省人大最近颁布的《四川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违规行为。
(八)加强失业调控,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保持就业形势的基本平衡,还需要注意减少失业,进行必要的失业调控。要进一步健全失业预警机制,防止失业过于集中,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支持力度,注意落实好辅业改制经济实体的税收减免和 国有资产使用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保持分流安置的可持续性,并注意把握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改组改制、经济性裁员的步骤,有效控制失业过量,缩短失业周期,做好人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特别要重视社会保险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衔接配套,合理确定各项社会保险的标准,使其既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又有利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形成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各级各部门在做好各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者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继续从建立健全用工制度入手,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着力抓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所有用人单位都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要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以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活动,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要按照中、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第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各项任务已经明确,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责任在各区县、园区,主要工作也在各区县、园区。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预警机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充分发挥就业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搞好组织协调,切实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同时,注意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第二、强化责任,加强督查。各级各部门要把就业再就业纳入当地“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安排。要继续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负总责,认真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展慢的地方,要帮助分析原因,切实加以整改。省上已确定,今年10月份对各区县、园区落实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市政府决定,今年9月底前,将组织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区县、园区落实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第三、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我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县之间差异大,各区县、园区要抓住影响当地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突出矛盾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对新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和效果评估,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当地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推广,推动工作开展。
第四、宣传引导,营造氛围。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受惠面广,政策期限较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十分重要。各级各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抓好就业再就业宣传,把促进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做到家喻户晓。要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调动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积极性。要引导各类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调动他们吸纳就业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再就业工作,坚定信心,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人民关注的建2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中华龙文化活动周、杂技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委、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听了各县(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可以看出,同志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做法还很有特点。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还需要继续强化措
施,争取更大成效。盛道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就业再就业面临的形势,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xiexiebang.com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检验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试金石。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满怀深情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利。增加就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劳动力资源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xiexiebang.com,我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3万个,而实际每年需要新安置5.3万人,农村40万剩余劳动力也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再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就业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按照委、政府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其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民以食为天,如果生活无着落就会发生一系列问题。失业率达到一定比例,社会将会出现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如果失业率很高,那么如何能说明我们认真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里、里也多次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位置,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委wenmi114.com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精力,不断把这项工作推向xiexiebang.com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第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如果就业再就业工作问题解决得不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国企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就难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就不可能有明显推进,各项发展规划也难以落实。只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才能体现经济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和源泉。今年以来,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在种植面积下调3的情况下,夏季粮食产量117.54万吨,同比增长1,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1—8月完成工业增加值66.3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加值居全第七位;工业经济运行指数126.7,居全xiexiebang.com列。但由于xiexiebang.com疫情冲击,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工业总量少、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可以说,就业再就业是一个伴随着我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甚至于更长时期的重要工作。要保证我经济在未来20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有成效地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推向xiexiebang.com进。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再
上新台阶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创造性地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强力推动我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大力开发就业岗
位。实现就业再就业,关键要有岗位。增加就业岗位,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根本之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积极培育和扩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一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就业岗位。要把盘活存量,安置职工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可能使职工不下岗或少下岗,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推向社会。二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应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三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他们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增岗位。要充分发挥好我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地处三交界的商贸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和大财团来濮投资,共同发展。五是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同加强城的环保、绿化、卫生、治安、交通、便民服务等结合在一起,既使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实惠,又使城发展受到益处。
(二)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充分运用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项政策,结合实际发展各类服务性企业,开辟一批面向社区的服务网点和实体,如:早、中、晚餐服务等,更多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方式。要全面落实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把减免税费和小额贷款政策落实到位。要全面落实对“4050”困难人员实行特殊就业援助的政策,开发一批诸如看大门、打扫卫生等适合他们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定向提供给这部分人员,并为他们提供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要积极发展劳务派遣和其他类型的就业服务组织,把分散、单个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为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组织依托和帮助。
(三)努力增加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现在需要花钱的事情很多,各级财政并不宽裕,有的相当困难,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资金还是要保证,要把这笔资金打足,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切实调整支出结构,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再就业资金,并逐步形成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要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投入。
(四)切实强化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是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必要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把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推动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就业再就业培训,组织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培训机构要根据劳动力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教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主动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用什么样的人就培训什么样的人;需培训什么专业技能就培训什么样的技能。切实提高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养和造就一批成功的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并带动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五)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重要环节。没有良好的就业服务,再好的就业政策也难以落实。要大力改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设施和手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再就业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再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尽可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推广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档案管理和失业保险金申领等方面的便利服务,认真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差等问题。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推行再就业优惠证制度,完善劳务派遣措施,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送信息、送岗位的上门服务。对就业难度大的困难人员,要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优惠的就业援助和服务。
(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近几年,人们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职工下岗后自主创业,还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做法很值得推广。但是,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过来。一些人长期没有实现就业再就业,不能一概归结为没有就业机会,这里也存在一个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有的下岗失业人员往往因不愿干“脏活”、“累活”和“伺候人的活”,限制了他们就业再就业。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摒弃把工作岗位分为高低贵贱的不正确观念,大力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通过多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政治组织保证
现在,我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一是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就业再就业责任重点在基层,就业再就业的岗位也主要在基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想在心上、抓在手上,亲自抓、负总责。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等具体工作,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地方和单位,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始终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贯穿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全过程。要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劳动、财政、工商、金融、税务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又要主动协调、加强部门间的配合,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推动就业再就业的合力。在研究制定经济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时,都要充分考虑就业再就业问题。绝不允许只顾本地、本部门利益,对政策打折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真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要强化督查,形成制度。从上到下都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督促检查制度,对这项工作进行督办、督促和检查评估。建立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社会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制度。要安排专项督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暗访、抽查。今年第四季度,里将组织力量,对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等情况,以有效地促进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落实。
五是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难点、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各地要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学会用典型推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六是要转变作风,多办实事。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面对企业、面对职工、面对百姓,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企业、社区和群众,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满腔热忱、脚踏实地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中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光荣。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活、更好,为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007-02-06 09:46:
41同志们:
这次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再就业会议和重庆市再就业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市的再就业工作。刚才×同志对我市近年来再就业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市委、市政府对近五年来在实施再就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再就业明星进行了通报表彰。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就业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下岗失业人员十分关心。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第一,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改革发展稳定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来,我们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企业改革中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现再就业
工程”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等政策措施,确保了绝大多数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并在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难度仍然很大,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市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员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出现。同时,我市的劳动密集性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能量不大。对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好。
第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扩
大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快就能促进充分就业,就业越充分,又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以此达到良性互动。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我们的就业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说到底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就业问题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与坚持实施全市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各大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子紧密结合起来,与努力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
第三,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实现就业是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
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在所难免。尽管我们在“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所提供的毕竟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保障,他们的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等问题很难解决。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体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关系到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饱满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市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贯穿劳动保障工作的主线,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结合新情况,总结新经验,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做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重点做好下
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扩大就业的工作,力争尽快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用加快发展的办法,广开就业门路,真正做到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作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主攻方向;二是加快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建设,以民营企业为主导,通过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发展扩大就业;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
第二,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就业渠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劳务输出的意见》,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务求实效。要面向国内外、省内外市场,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到市外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
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鼓励劳动者境外就业;结合五大产业发展,支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去承包土地,从事种植和养殖业,谋求新的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为扩大就业提供重要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和我市的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多方引导就业。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切实落实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加快建立城市社区社会保障平台,为就业和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抓好社区建设,今年底要完成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方案,并在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实施。市编委、财政、民政、镇街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协作,落实好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工
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网络建设计划,尽快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就业机制,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第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探索就业新机制。要建立以劳动者自主择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推动就业为动力的新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自强、自立、不挑不拣、不依不靠的市场就业观念。二是要不断完善以竞争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引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和双向选择。三是要积极稳妥
解决好下岗职工出中心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问题,及时接续下岗职工社会保险,确保××××年实现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和失业保险的转移。
三、加强领导,把就业和再就业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镇街一定要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第一,要坚持常抓不懈。职工下岗分流安置和再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镇街既要着眼当前、明确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制定长期规划,打好持久战,以确保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第二,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市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
其责,共同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主动做好下岗职工的转岗分流工作;社会各界要关心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下岗职工开展送温暖、送岗位、送技术活动,帮助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第三,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年市委、市政府都下达了帮助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工作指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的再就业工作负总责,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制度,把控制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投入纳入领导干部综合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第四,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工作量大面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深入细
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下岗失业职工家庭,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着重宣传下岗职工中自强不息的典型,引导下岗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激励下岗失业人员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积极创造新生活。
同志们,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实把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