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铁路小区规划设计探讨
现代铁路小区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活动与交流。良好的小区规划设计,应能为铁路职工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体现“以人为本”,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因此,适应与满足职工的需求是铁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近年来,我公司为改善铁路职工生活水平和对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相续建成滨河小区、泰宁花园、青藏花园,东苑小区等铁路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但这些小区目前还除在初级阶段。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独具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是我们需探讨的问题。
一、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首先,规划设计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建设部颁发的生态住宅导则中对新建住宅小区的绿地率底限设定的是35%,而目前我公司的小区并未达到此标准。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
其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1
并且西北高原地区,空气干燥,降雨量少,影响着职工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尽可能增加绿地面积,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第三,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内容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加强对建筑物周围的绿色景观的规划,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置喷泉、假山等。走进小区,这样的景观,常常使人放松心情,给人带来更多的健康。在绿色景观的规划中,用草坪取代空旷处的大片水泥地,草坪坡度宜平缓,在小区的周边用高大的乔木挡住噪音,用开花灌木做小区道路两旁的绿篱,高大的落叶乔木,使住户冬天享受温暖阳光,夏天遮挡炎炎烈日。另外公司在许多小区阳光充足的地方设置了健身器,给小区职工家属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使小区更具人文特色,体现以人为本。
二、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
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
三、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它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保证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区内的景观。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四、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
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对此,小区规划设计应尽量采用次城区或郊区的规划手法,区内主干道采取迂回而不是打格子形式,为路面景观提供变化及惊喜。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建筑设计方面,着重空间层次,令生活小区具备其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对其生活小区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五、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铁路小区应采取封闭式管理,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生活安全感。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六、创建和谐生态小区规划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居住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
为提高居住生活的品质,小区规划设计可以超乎物质和纯功能要求,做到能够与周围环境融合,创造出一个具体而有独特个性的空间。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敢于改革和创新,为职工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独具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
第二篇:现代小区规划设计内容研究论文
摘要:现代居住规划是按照现有建筑物的客观条件进行设计的。通过对现代建筑的高度、位置、形式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街道景观、交通、绿化等内容,完善小区综合规划设计思路,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概念。加强城市自然化、舒适化的建设。本文将针对现代化城市建筑的设计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适合现代小区设计的建筑思路,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需求作用。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
现代小区的规划是组建城市的基础,是形成小社会的标准。现代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量建筑设计的居住环境,分析社会规划建设效益,通过视觉和感知提高小区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可以得到优美的居住环境,适宜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
一、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与环境的设计规划。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从基本居住需求设计开始,通过发挥居住功能特点,逐步发展小区建筑规划,创造更适宜居住,更具有功能性的小区规划设计。在小区中加设读书室、健身室等,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娱乐需求,提高小区自然环境居住和建筑结构居住的需求,这符合小区居住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符合居住的文化要求,适宜居住的休闲和舒适性。
2.居住区域功能的规划设计。居住区域应该具有层次性的布局,以基本居住为主体,在文化、教育、体育、交通、医疗等问题上,实现功能区域的建设,绿地面积应当超过30%,这有利于综合居住环境的优化,绿地分集中和分散两种,采用科学的布局方式,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实现小区周围处处有绿地,处处有景观的效果。加强主体式的绿化公园设计,方便不同群体的人们就近娱乐。在公共场所可以设立儿童游戏区域、老人休闲区域、锻炼健身区域等。通过合理的安排各个区域,方面居民日常的锻炼,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3.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可以设置立体交往空间,在居民楼进行高层、多层的交叉设计。在围合空间的内部搭建绿化空间,方便居民的使用。依山而建的楼房,可以增加建筑群体的层次感,加强设计的排列感,方便居民的群落功能性设计,提高居住层级园林之间的绿地交往空间,提高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性作用。
二、小区建筑设计的内容
1.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作用。居民强调生存功能的主要性,居住舒适的功能性。小区的建筑设计不单单是楼房的建筑设计,更关系到小区内部各个环境范围内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的目标除居住外,还包含教育、文化、社会效应等等,通过建筑设计的功能多元化,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分割,提高居住感受的意义。
2.精品化的建筑设计。根据建筑市场的需求,逐步改良建筑居住设计的基本形式,提高建筑设计方面的各项科技成本,提高设计价值的水平。居住设计需要具有更加顺应市场需求的设计标准。通过对建筑功能、配套、结构、设施等多方面的调整,为改造留有余地,方便后续的变更和更换。及时调整居住环境的分割类型,加强居住室内的布局灵活性,实现多层次、多结构的合体设计、面向不同群体进行空间立体化设计。采用高科技提高居住设计的集成化。居住设计需要按照设计趋势进行发展,多引进各种技术信息知识,其中包含市场设计科技信息、政策导向信息、科技创新价值信息等。通过合理的分析建筑设计标准,提高市场认可的设计结构特点,方便建筑设计的规划和管理。
三、以实例分析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1.分析工程建设目标。选择哈尔滨的一块居住用地,用地规模为70000m2,用地内部地势存在高差,周围有城市道路,其中用地北部为在建城市道路,用地东西两处为农地。规划设计目标是建立有水源的大型绿色水系景观,结合建筑、水系、绿地构成合理的生态建筑环境,营造现代都市的后花园居住环境氛围,致力于打造迷人的绿色都市景观。
2.功能布局。在小区东侧设置主要出入口,同时在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应急出入口。主要出入口是小区的景观入口,通过延伸可以进入到水系的中心,布置大片的绿化,是小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小区以高层建筑为主,同时穿插布置中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沿街设置2层商服。
3.景观设计。小区的建筑风格为简欧,通过设计蜿蜒水系,打造生态景观轴线,方便景观的欣赏。通过点式高层、板式高层、多层和低层建筑结合布置的形式,打造灵活空间结构,构成合理的建筑景观形象。
4.道路设计。小区的安全消防设计极为重要,合理规划小区内部的交通,方便小区人车分流,提高小区交通秩序。小区出入口设置大门,禁止外来车辆驶入。小区内部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小区路红线为12米,路面宽度为7米;组团路红线为8米,路面宽度为4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为2.5米。设置地下停车场,停车泊位按每户1个进行规划。高层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基的承载力需要大于30t,确保消防车对路面的压力。另外,在建筑的不同楼层设置消防应急疏散电梯,加强消防的安全内部疏散路线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生活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面对高层建筑而言,设计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居住小区的居民为准,设身处地的为居民考虑,提高居住的综合生活品质,提高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于基础物质和综合精神品质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确保小区规划设计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有利于我国小区居民生活综合品质改善的,是提高高层居民居住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晓丹.以人为本的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探讨[J].消费导刊.2009(14)
[2]郭玉坤,孙颖涛.设计舒适、环保、宜居的现代住宅小区[J].科技信息.2010(14)
[3]王宜川,李慧.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与中国山水画理的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
第三篇: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有一下书籍为参考文献,结合澜沧县县域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资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
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和房屋建筑部分;
⒉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
⒊民用建筑设计通册GB50352—2005;
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⒎总图制图标准GB/T50003—2001;
⒏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⒐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
⒑居住规划与设计;
⒒规划设计中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实践;
⒓城市规划与设计; ⒔城市规划原理。
二、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设计构想
有了人的存在必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动作{工作、居住、学习、集会、消费、娱乐},人作为所有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发掘“人”与人的活动之间联系,尊重人们的活动,使它们达到和谐统一,并却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为“人”服务为轴线。
因此,我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是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
四、总体规划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东北向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结构分析
两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两 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功能分析
住 宅 ——分为七个组团,以及沿街商业组团;
景观区域——由中心绿化广场区、中心水景区,象山公园以及道路两侧和院落内若干片状绿化带组成;
公共服务设施——由中心广场、幼儿园组成。
分析过程:整个规划区以水景与广场为中心,各住宅组团分片布置在周边。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中心广场和水景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作为小区的中心它不仅是供人们居住的居住区,而却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方便居民我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小区的中间位置(主入口两侧),由于小区的规模的限制,幼儿园只考虑设置3班;会所内有供人们参观和集会的场所,还有为整个小区服务的业务部门。
总结:各个住宅区域、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公共设施布置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主要公共设施包括幼儿园、会所及相应的卫生、商业等设施。
其中,为了更方便居民我将幼儿园、会所布置在小区的主入口出;商业设施南向沿路布置。
⒎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其中,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⒐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排水,在管网的布局中根据原有的地形顺势布置水管网,采用分流制的排水形式。给水管网则是树状和环状两种形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有足够水压、水量;另一方面满足了方便管网的检修要求。
第四篇:小区规划设计
小区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
一、现代小区的景观趋势
1、“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为导向
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现代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现代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现代小区里的主体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9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蓬勃兴起,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亦即住宅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和谐,是否绿意盎然,是否富有活力。这种生态的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人们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理想家园,居住区的综合环境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居住区绿地是综合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也开始日益受到关注,小区环境设计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2、坚持 “ 可持续发展 ” 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长看做是建设强国的唯一目标与动力 ”,在这各思想导向下,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不过人类很快看到了自己对世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1972 年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2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 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现代小区景观的健康理念
2002 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 你最想拥有什么? ” 被调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选择了 “ 健康 ”。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舒适、方便、宜人的现代小区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小区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干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保持健康和具有健康意识有其难度。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现代小区园林绿地规划应从居民的安全、卫生、清洁、减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出发,通过建设高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美观、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大自然生趣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将自然引入现代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现代小区环境。
二、现代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
1、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终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对于居民用户的汽车,必须建设车库。在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滨豪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苏州河边绿带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
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2、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时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 “ 人居 ” 与 “ 人聚 ” 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 “ 人聚 ” 的需要。
三、现代小区景观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在对现代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基于现代居民的健康理念和意识,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可以在现代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雪松、龙柏、罗汉松、粗榧、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门冬草、萱草、玉簪、鸢尾、吉祥草、射干、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紫荆、榆叶梅、樱花、溲疏、喷雪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栀子花、桂花、红枫、鸡爪槭、蜡梅、红瑞木等。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 1 : 3—6 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 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
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红花檵木;绿色块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黄色块有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也有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
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树种,如玉兰院、桂花院、丁香路、樱花街等。还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厂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种植绿篱、花卉、草皮、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环境,从而达到有益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现代小区水景的利用与开发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因此水景是个很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并且也能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验证明,附近有水景的居民比没有水景的居民要健康些。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内容,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
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的面状空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间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界限,延展了空间范围,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波的动感,使水面产生虚空间,产生开阔、深远之感。
空间的层次:水景作为视觉对象,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其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可以灵活组织成各种点、线、面式的水景,通过不同叠合的方式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并利用周围的环境,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实空间,起到点景、对景、背景的作用,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空间的延伸引导:小规模的水面或点式水景,在环境中起着点景作用,构成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起到引导作用,其布置较为灵活;并且这样的水景与水面大面积不同,更易与人直接产生戏水活动,不仅增强了对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也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和增进其健康理念与健康意识。
随着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居住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作为跨世纪的居住小区,仅有交通便利、质量合格及环境幽雅等基本因素是远
远不够的,为此,建设部提出了具有二十一世纪初居住水准的小康型城乡住宅小区的规划要求,使未来崛起的小区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那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居住小区应具有怎样的前瞻性?这是值得所有发展商深思的问题。本文涉及的兴涛小区是建设部试点小区之一,其在小区定位及建设过程中所做出的某些构想与探索颇具现代意识,已远非简单的盖房与售房,而是在构筑一种文化,在销售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目前积压大量商品房无法售出,皆因其远离市区而又缺乏相应配套设施与服务。在众多房地产纠纷中又有60%以上是因为配套设施、环境及物业管理与发展商的承诺不符所致。房地产业的巨额投资,使几乎所有的发展商都采用了滚动开发方式,即建一期房卖一期房,只有在房屋的销售率达到50%以上时才有可能兴建配套设施。因此,即使是目前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小区,也均是先建住宅、后建配套设施,此举虽然相对缓解了发展商的资金压力,却给许多先期入住的居民带来种种不便,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子女入学问题,它深深困扰着众多购房者。兴涛小区地处北京市南部卫星城北侧,位置上并无优势可言,但小区的建设者们深知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决定先建学校、后筑家园,以教育、文化为先导,以学校建设带动房地产发展。他们选择了北京历史最悠久、教学质量一流的两所名牌学校——实验二小和北京四中为合作伙伴,共同兴建了环境、设备俱佳的兴涛学校。它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可吸纳学生1700名,是一所设有高中部的寄宿学校。不仅有22间设施优良的专业教室、阳光阅览室、电脑网络助学等精良的教学设施,而且更有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灯光网球场等现代化配套设施,现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若说子女教育还只是一部分购房者考虑的因素,那么医疗和养老则是所有人都将面临的问题。居住小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关于这方面,国外已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但还需考虑国内的客观情况及生活观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区医疗和养老模式。兴涛小区对此也打算作一番探索,待小区建成后,计划导入“家庭医生”,全面更新医疗、的现有观念及体系。社区将免费为住房建立全面的网上医疗档案并与大医院联网,以备随时之需。提供预约和及时双向服务,随时就诊。此外,还计划根据住户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保健计划。对老人、儿童、产妇等特殊群休,实行定时常规体检及紧急救援保障。引进“心理咨询诊所”概念,从“里”到“外”保持健康。考虑到下个世纪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欲与民政部联手,率先推出老年公寓,计划盖六栋楼,约300户左右。楼内将配有电梯,第套房间在40-50平方米左右,均为一室一厅的套间,室内家具、电器齐全。每栋楼的一层将作为老人的活动功能区,设有各种娱乐室、阅览室、餐厅及医疗保健室。每个楼层设一间专业服务房,实施酒店式管理,提供打扫房间、清洗衣物、送餐送报等各种即时服务,满足老人们的各种需求,使他们能真正拥有
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目前,INTERNET这一信息时代的代表,已成为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将彻底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模式。人们不仅仅是通过网络进行简单的浏览和发送邮件,许多工作与交流将转移到网上进行,网络将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现代化居住小区应为住户提供全面的、超值的网络服务,使每个住户真正领略到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方式。如通过网络收取用户水、电、煤气、停车等费用;对社区内各种信息全面记录、管理、服务;对社区各种管线的24小时全面监控;为用户提供社区内部新闻、消息、通告等各种信息服务;掌握全新世界信息资源,收发电子邮件,进行商务、科技、学术等各类信息交流;通过网络拨打国际长途,信息传递迅捷而价廉;还可通过网上教学服务社会,内外共享,兼收并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社自己的生存空间,向往牧歌般的田园生活。在选择栖身之处时,不仅在意居室内的小环境,而且注重外部环境的优美与清新。以长沙市为例,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
现代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现代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健康理念和健康意识是“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的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对景观方面的健康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这篇文章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现代小区植物造景提出了一些自己及他人的看法,以供园林设计者、爱好者参考。现代小区景观的健康理念与健康意识,为实现城市现代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现代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第五篇:现代风格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建筑部分
一、项目概况
规划****住宅小区位于***市市区东北角,东临***路,南距***路约490M,西南角与现状***村相邻,西面有规划城市次干道通过,规划东西向主干道成功路穿过本区域,将小区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基地原为***村址,现已拆除完毕,地块整体南高北低渐有落差,地势较为平坦,对外交通便利,东面隔***路与***社区相邻,配套设施完善,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区位优势将逐步显现。
规划***小区总用地面积***亩。本项目为居住用地,小区建筑由低多层和高层住宅结合设置,使整体错落有致。
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市总体规划;
4、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5、甲方提供的电子版基地地形和选址图;
6、***市规划局对本案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规划
1、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尊重场地特有的自然特征,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力求塑造一个绿意盎然、环境优雅的居住空间。2)、突出主题原则:从城市的角度思考,使居住区有机的融入城市,以新古典风格建筑与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以水为整个小区的灵魂,使小区规划为城市增光添彩,成为邹城市城市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3)、安全性原则:适度的人车分流,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4)、经济性原则:考虑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道路、建设等都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尽量 减小土方建设量,设计中全面考虑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5)、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2、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围绕自然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主题展开,以大气灵动的景观主轴和水景广场彰显***小区―王者之尊‖的气度。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融入江南景园的布置手法,突出园林系统要素,运用自由流动和规整平缓的构图原则,结合图案、几何造型营造景园特色的三度空间,体现了景观设计重在细节的理念。空间手法上,运用了动与静、开放与私密、简约现代与自然生态的对比,创造出有节奏、有韵律的空间,营造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复合型现代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超常规的住宅小区空间设计为规划指导思想。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分区明确合理,兼容流动布局因素,以人的行为规律为准则,突出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特征。
3、规划目标
与居住区区位特点相融合,营造具有亲水风情、开朗明快、温情闲适、典雅尊贵的―高档景观生态住宅小区‖。营造观景休闲的生活方式。将地域现有的水元素引入社区,使社区景观与周边的原声自然印象产生呼应,使内外环境一脉相承、接连一体。运用景观的手段通过对环境中活动场所的设计,为居住者提供宜人轻松、聚合交流的生活活动平台。运用江南水乡细腻别致的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新古典建筑的尊贵典雅,在社区当中引导新的生活理念、强调优雅闲适的品质生活。力求将人、建筑、自然完美契合,营造充满质感的缤纷水岸生活。
4、规划设计 1)、出入口
沿***路南北侧设置两区域主要出入口,南区沿西侧规划路设次入口一处。2)、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尽量人车分流,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破坏 小区中心景观。
车行系统:规划的主要车行路为方形环路,车辆经过主干环路可快速到达各组团,通过组团路和宅前路深入到各家各户,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紧急情况下的需要。
步行系统:小区的步行主轴由引水路线自然而成,也即小区的景观主轴线,结合主干路两侧深入到各组团中心绿地和各个宅间绿地的小路,和穿插其中的景观小品构成车行系统外的步行交通系统。
小区主要车行道路宽度为7米,其他道路宽度为5米。3)、停车
小区停车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机动车停车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北区按居住户数77%数量设于地下车库内,南区按总居住户数53%设于地下车库,地上设部分公共停车位和商业停车位。
5、建筑分布
小区主要为居住建筑,北区住宅均为高层,分为十一层和十七层两种。南区住宅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部分。低层为三层,布置于地块最南面,西部沿规划路布置多层。南区中部和东部沿牙山路以及北部沿成功路布置高层,高层均为十七层。住宅共36栋,北区中心设置三层幼儿园一处,南区中部设置三层社区服务楼一处。北区沿西面规划路设置二层公共服务用房。
6、建筑退界
东沿***路建筑退界53.5m,沿***路北侧退道路中心线35.5m,南区退道路中心线33.5米 西侧退规划道路分别为4.5m(多层住宅),6m(沿街公建),10m(高层住宅)北侧退用地边界分别为:27.5m(36号楼),24米(33号楼),27米(30号楼)。南侧退用地边界分别为12.5m(低多层),18米(高层)。
四、建筑单体
1、功能 1)、1、12#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两个单元,每单元四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2)、3—6、14、15#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二个单元,每单元二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3)、2、7、13#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一个单元,每单元四户,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4)、8、19#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一个单元,每单元四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5)、9、10、11、16#楼为3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每栋共四户,每户设一部楼梯,住宅层高为3.3m,屋面为双坡屋面。底部设半地下车库和活动室。6)、17、18、25#楼为3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每栋共六户,每户设一部楼梯,住宅层高为3.3m,屋面为双坡屋面。底部设半地下车库和活动室。7)、20—24#楼为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每单元设一部楼梯,6层住宅加底层2.18m的车库,住宅层高为2.7m,屋面为双坡屋面。
2、消防 1)、三层、六层砖混住宅和沿街公建均为二级耐火等级,按GB50016-2006有关规范执行。2)、十一层和十七层框剪住宅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3)、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淋系统,北区设五个防火分区,南区分六个防火分区。4)、高层建筑沿一个长边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为5米。
3、建筑布局 1)、三层、六层住宅日照间距按建筑总高度1.5倍布置。2)、十一层和十七层住宅按照大寒日累积日照不低于三小时的标准进行日照分析。
五、节能设计
***市按照我国热工设计分区属―寒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 – 10℃地区。这一地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节能设计遵循建筑节能法规、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节能要求,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和节能设计要求进行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材料、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系统优化与技术整合。优选选用经国家和省推广认定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
建筑在布局、朝向、间距、层高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建筑主立面均朝南,南面布置低多层,高度由南到北逐渐增加。屋面、外墙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板。外门窗采用中空玻璃,窗框为塑钢窗框。
建议采用中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户式地暖系统等节能环保措施。
六、景观系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项目基址现状水景优势,引水入园,打造生态活水系,将―山灵水动‖的优雅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水势如龙戏珠,如龙者绕水而居,柔美之韵,与细节处体悟曲径通幽的美妙,如珠者,尽显高贵典雅的大气。各景观节点在水景主轴的串联下依次展开,形成环环相扣、张弛有度、具有浓厚生活情趣又各富特色的景观系统。整体景观像音乐一样流畅动听,大出恢弘有度,小处精致宜人,实现开阔和私密的自然过渡。
本案景观系统如龙戏珠的 ―珠‖即为中心水景广场。广场范围以南门主入口 为起点,入口处以规则的树阵和整形灌木引入,中心广场前端得一组水中雕塑作为入口对景,中轴水岸小路蜿蜒至南面喷泉广场,喷泉广场分为喷泉、静水和铺地两部分,动静水结合,并
以广场后的常绿高大乔木作为背景,配以休憩坐凳,造型灯柱围合成为一个时尚典雅的广场。
七、经济技术指标
北区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设计 1 总
则 1.1 项目概况 1.2设计依据:
1.3设计思想及指导原则: 1.3.1设计原则
1.4设计构思及理念: 2 总平面设计 2.1 总平面布置 2.2.1 规划目标 2.2.2 规划思想
2.2.3 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功能分区设计 2.4 竖向设计 2.5 交通组织 2.6 配套设施 3 建筑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建筑风格特点 3.3 无障碍设计 3.4 节能设计
3.5 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 3.6 环境保护
第五章
结构设计 5.1 设计依据 5.2 设计参数 5.3 结构设计
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 6.1 依据: 6.2 给水: 6.3 排水: 6.4管材及卫生设备 6.5给排水节能设计
第七章
电气设计 7.1 依据 7.2 强电 7.3 弱电
7.4 防雷与接地
第八章 暖通设计 8.1.依据: 8.2.设计范围: 8.3.空调设计: 8.4.通风设计:
8.5.动力(天然气供应)设计
第九章 消防设计 9.1 概述 9.2 总图消防 9.4 结构防火 9.5 消防给水 9.6 电气消防 9.7 防排烟设计
第十章
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
建筑节能 11.1 设计依据 11.2 建筑节能 11.3 给排水
11.4 电气
11.5 暖通
第十二章
防灾减灾 12.1 总图
12.2 建筑防火灾详消防设计专篇 12.3 地质炎害防 12.4 地震防治 第十三章
人防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
14.1工程概述 14.2 编制依据 14.3 编制办法 14.4 其它费用 14.5有关问题说明